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6201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态观光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汤阴县彤菩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

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建设单位:

汤阴县彤菩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暂定名)

法人代表:

所有制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4、建设地点、规模及期限

建设地点:

汤阴县白营乡尧石得人民路东段路南

建设规模:

新建生态观光园占地面积1000亩及配套餐饮娱乐设施

建设期限:

3年(2011年10月—2014年9月)

二、项目可行性报告研究范围

1、项目建设背景及市场分析预测

2、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3、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4、建设方案

5、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6、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

7、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8、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

三、项目建设内容

新建面积为1000亩的生态观光园,形成一处集名优果品种植、盆景培育、果品采摘、农业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娱乐、餐饮、洗浴等服务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名优特果品种植900亩,盆景培育设施50亩,包装车间、仓库及餐饮娱乐设施占地50亩;配套建设采摘园、围墙、大门、娱乐室、餐饮包间、露天餐桌、住宿、浴池、娱乐园等建筑及停车场、道路硬化、给排水、供电、绿化等辅助设施。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87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1050万元,设备投资820万元,项目流动资金待投产后陆续投入。

资金筹措全部由公司自筹解决。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静态分析,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豫黄果4000吨,无红果750吨,每年销售10000盆盆景梨,接待游客2万人次,年销售收入为6200万元,年利税为1462.6万元,税后净利润为1097万元。

年投资回收期为1.7年。

六、项目辐射范围和带动能力

建设该项目,可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拓展农业的功能,延伸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带动当地名特优果品的种植,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项目实施后,预计可辐射带动周边果品种植5000亩,带动3000户农户靠种植名优果品致富,人均增收3000元。

项目还可直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12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七、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项目地处豫北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优越。

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政策和当地农业发展规划,有利于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项目投资人前期已经种植豫黄梨、无红果200亩,积累了许多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产品销售市场前景广阔。

通过对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项目收益较好,有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建设条件具备,满足项目建设的要求;

(3)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指标合理;

(4)财务可行性研究结论可行;

(5)项目风险在合理的限度内。

2、论证结论

汤阴县彤菩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通过从技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反复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该项目选项合理,技术方案具有先进性,承建单位在经济实力、技术人才、管理措施、运行机制、产品销售、基地建设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

项目本身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的要求,项目完全可行,建设非常必要。

八、存在问题和建议

1、存在问题

项目种植的果品属于名优特产品,质量要求非常高,对外观、药残都有苛刻的要求。

同时项目设计了观光采摘和餐饮、娱乐项目,对管理体系也有很高的要求。

2、建议

果品种植管理要按照有机绿色标准进行管理。

基地实行标准化种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好果品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施肥、浇水及剪枝、套袋、疏花疏果等管理问题,确保产品质量。

要引进餐饮、娱乐管理人才,搞好生态园的日常管理,确保项目正常运作,取得预期效果。

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1、农业观光旅游成为消费者新的消费热点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活动日益成为人们新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自从实行双体日制,“五一”、“十一”旅游假期以来,城镇居民外出旅游、休闲娱乐的时间和次数频繁增加,旅游消费日益提高,从而大大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国乃至全球兴起了绿色生态旅游的浪潮,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心轻体健的欲望与需求越来越强烈。

国内旅游业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游客对名山大川尽收眼底,现已逐步向具有自然特色的中小景点,特别是生态旅游景点转移。

把生态旅游与观光农业结合起来,建设生态观光园,是近几年来发展农业农村经济过程中,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行农业市场化、集约化经营,因地制宜引导休闲旅游消费,提升农业总体经营效益的方式之一,也是提升地方知名度的新亮点。

国内现有的生态观光园,如北京蟹岛、上海孙桥等,虽然项目不同,经营方式有异,但大都取得了成倍增值创收的效果,同时在保护生态、治理环境、建造绿色家园方面也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2、国家高度重视发展高效休闲农业

高效休闲农业是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为消费者提供休闲、观光、体验等服务,实现农业多功能、高效益的新型产业。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而且可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转化升级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

”2009年国务院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

“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

”最近,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已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战略支撑点,建设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促进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极,作为“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工作重点加以推进。

3、我国农业生产目前进入结构调整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全国人民几十年的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农民问题、这是目前困扰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已进入农业生产结构大调整的时期。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就是要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

要保证实现现代,必须采用以新技术、新品种、新形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业产业。

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国大城市都在逐步缩小甚至退出传统农业生产,转而发展为城市服务的休闲观光农业与设施农业。

汤阴县高效休闲农业产业带项目,是一个从多方面服务城市的农业旅游项目,既迎合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需要,符合国家农业发展政策,又适应了安阳市农业、旅游两大经济支柱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旅游业在国际上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旅游业已被列入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对于果品种植业,由于具有经济和生态效益,国家出台了林业生态县建设扶持政策,大力支持发展名优果品基地。

本项目的建设就是根据汤阴旅游资源实际,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

生态观光旅游作为综合性产业,具有农产品生产、饮食、住宿、娱乐等多种功能。

发展生态旅游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会带来资金流、文化流、信息流,实现真正全社会共同受益的三大效益。

因此,建设果品生态观光园,不仅可发展果品种植,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与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紧密结合,而且会优化旅游资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3、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以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消费用于旅游度假和休闲娱乐。

建设彤菩生态观光园,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有利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并为市场提供大量的优质果品,满足人们对休闲旅游和果品的需求。

项目位于县城东3公里处,紧邻京珠高速和人民路东段,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依托该基地开发建设生态观光园,发展果品种植、采摘、餐饮、娱乐等项目,可以向广大消费者提供一处既休闲娱乐,又寓教于乐,乐中消费,乐中受益的现代生态观光庄园。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一、市场分析

1、农业观光旅游市场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旅游业已由原来的配角行业上升为主角行业,成为关联度最大、发展势头最猛、带动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龙头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

按照国际旅游业发展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国内旅游业就会兴旺起来;达到3000美元,就会选择到生态环境优美的景区度假。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在21世纪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和加入WTO后,旅游业将飞速发展。

据专家预测,旅游业将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

同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全球化和大众化,旅游活动的形式也由普通观光型向纵深发展。

据旅游专家研究,回归自然生态旅游、认同知识文化旅游、休闲保健康体旅游将成为21世纪人们旅游活动的三大主要形式。

本项目以水产养殖为依托,着力开发和创造生态旅游环境,满足了人们的旅游心理需求,顺应了当前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2、果品市场分析

生态园的主要产品豫黄梨、无红果、盆景梨,均为果中精品,具有有以下特点:

一是挂果早。

在苗圃即可挂果,栽植一周岁,每株挂果2--6个;三年进入丰产期,四年亩产一般在万斤以上;二是产量高。

进入盛产期后一般亩产在8000--12000斤左右;三是品质佳。

皮薄核小、无石细胞、果肉细滑、洁白清香、无纤维、果糖含量高、可溶性固定物12.8%;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E;四是耐储运。

果皮中含有一层薄膜,可以锁住水分,在常温下可以存放六个月之久。

由于果品品质好、产量高,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国际市场缺口更大,东盟十国梨果全靠进口,大部分梨果是从韩国、日本、中国进口。

我国产品具有成本低的绝对优势,只要品质得到保证,产品出口有望取代韩国、日本。

该项目产品无论从国际、国内市场分析,市场空间大、前景广阔,并且具有较强的创汇能力。

3、项目产品市场竞争优势

该产品具有以下市场竞争优势。

(1)果品标准化生产起点高。

企业自建近千亩果品基地,从种苗选择、定植、浇水、除草、施肥、用药、采收等,严格执行有机果品生产规程,建立健全一整套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并示范带动周边基地发展。

产品质量好、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2)项目区位优势明显。

项目位于汤阴县人民路东段,并紧邻规划中的安阳至豫北支线机场快速通道,交通便利,距安阳市区15公里,距汤阴县城3公里,再加上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安汤新城,潜在消费群体巨大,项目竞争优势显著。

二、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

1、按照生产有机食品的标准,将项目基地建成能够提供高品质原料、示范效果好、景色优美、可供参观学习的生态果园。

三年后园区千亩基地实现标准化生产,基地果品达到盛果期,可辐射带动全县林果产业快速发展。

2、根据项目发展战略、产品质量特性及市场营销需求,进行科学、明晰的品牌定位,主要围绕“优美环境”和“有机果品”的品牌,开发高端产品,主打知名品牌,并保持品牌形象的稳定性、连续性和成长性。

同时,加强社会协作、分销渠道、市场终端等途径的品牌展示;并通过广播电视、平面媒体(报刊)、户外广告、互联网等途经,针对性地宣传推广我们的有机产品品牌。

3、营销方案

(1)完善物流配套设施,原有的销售渠道继续巩固,一、二级市场卖场达到全面覆盖。

(2)开辟网络营销渠道,电话订购、送货上门、网络团购等形式。

(3)形象、高档产品进专业休闲场所,如将优质果品进商务休闲场所、宾馆、度假村等,利用生态园旅游优势,开发旅游产品,供游客现场采摘和选购。

第4章建设条件与建设选址

一、项目区概况

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汤阴县位于豫北地区,总面积646平方公里,人口46万人,设3乡7镇,现有耕地69万亩,人均1.5亩,全县以平原为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全年无霜期206天以上,降水量582毫米,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汤阴县彤菩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位于汤阴县白营乡尧石得人民路东段路南,项目总面积1000亩,其中果品种植面积950亩,餐饮娱乐及车间仓库占地50亩。

厂区前为人民路,交通便利,适合本项目建设。

2、自然资源状况

气象部门提供历年资料

极端最高气温41.7℃

最热月平均气温26.8℃

年最低气温-21.7℃

夏季主要风向:

东南风

冬季主要风向:

西北风

风最大风速11.7m/s

年平均风速2.2m/s

年平均降雨量582.3毫米

最大积雪厚度18厘米

最大冻土深度34厘米

地下水位:

6米

水文地质条件:

厂址地势平坦,地质承载力为26吨/平方米,经对水文地质及资源分析,该地没有不良地段,不处于地震烈度区、滑坡区、溶岩和泥流区,地下水无腐蚀性,土壤为中性。

3、社会经济状况

“十一五”以来,汤阴县县域经济保持了快速稳步增长,各项社会事业繁荣进步。

2011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万元,城镇职工收入14872元,农民人均收入7425元,培育壮大了食品、冶金、纺织、机械、医药、工程塑料六大支柱产业集群,先后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和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及安阳市唯一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具有较强的社会经济基础。

二、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1、政策环境

国家对发展生态林业和农业观光产业十分支持,对有机林果业日益重视,制定出台了许多关于发展有机林果业的规划以及相关的措施。

对于该生态农林园的建设,县乡两级政府对生态园的发展思路看好,对园区的建设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意见》,制定了扶持奖励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高效农业园区,进行奖补,项目所在地白营镇也出台了相应的奖励政策,为本项目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政策环境。

2、资源优势

一是土地资源。

当地政府十分重视高效农业发展,积极配合群众将土地连片流转,使用权长期稳定,群众在得到地租的同时,不出家门还可为公司从事务工,得到不少劳务报酬,深得群众支持,能形成大规模的优质有机果业发展空间,有利于集约经营。

二是交通资源。

汤阴地处中原腹地,在方圆2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密集分布着郑州、石家庄、济南、太原4座省会城市。

京广铁路与汤鹤支线和汤濮铁路连接南北西东,使汤阴成为豫北地区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

京港澳高速、107国道和鹤台、汤上省道公路在境内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汤阴南至新郑国际机场、北到邯郸国际机场仅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路程。

这些都为园区的发展以及有机产品的集散与外输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三是苗木资源。

河南是果品种植主产区,有大量优质种苗生产基地。

汤阴县属太行山区的余脉,与主产区地理相连,条件近似,完全可就近采购优质苗木。

公司通过近年来的种植,在当地林业部门支持下也开始大量培育苗木,项目建设需要的苗木有充足保证。

3、基础设施优势

供水:

项目区地下水十分丰富,机井出水量达200立方米/小时,水压0.4兆帕,可满足项目浇灌及生活用水。

供电:

本项目所用电源由汤阴县电业局供给,厂区距供电中心仅5公里,有35千伏和10千伏供电线路从厂区附近经过,电业局承诺保证项目用电需求。

交通通讯;项目所在地紧邻人民路,交通便利,通讯设施健全。

4、技术优势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有成功的优良品种和种植经验。

科技支撑单位为安阳市经济林和林木种苗管理站,成立于1988年,技术力量雄厚,共有技术人员10名,其中教授级高级1人,高级工程师3人,中级职称3人,助理工程师3人。

技术人员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工作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实践重大科技项目、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施工及技术管理等各项工作的能力,曾多次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具有保障本项目顺利实施的技术实力和实践经验。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项目建设任务主要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立足点,搞好精品果蔬种植和旅游观光开发。

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面积为1000亩的生态观光园,形成一处集名优果品种植、盆景培育、果品采摘、农业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娱乐、餐饮、洗浴等服务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名优特果品种植900亩,盆景培育设施50亩,包装车间、仓库及餐饮娱乐设施占地50亩;配套建设采摘园、围墙、大门、娱乐室、餐饮包间、露天餐桌、住宿、浴池、娱乐园等建筑及停车场、道路硬化、给排水、供电、绿化等辅助设施。

二、项目规划和布局

该项目占地面积1000亩,根据该地块的特点,生态园入口位于北部,朝向人民路,大门设置自动伸缩门、门岗。

入口道路正前建设1栋5层主体楼,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内设娱乐室、餐饮包间、住宿、洗浴、产品展示、办公等房间,楼前院内是停车场、蓄水池(假山、喷泉);院内左右两侧建设二层配楼,主要为后厨、职工宿舍、工具间等。

产品分拣包装车间和仓库(含冷库)建在后院,并配套建设露天餐厅、娱乐园、沼气池。

园区一侧建设占地50亩的盆景梨培育基地,其中连栋温室1座占地2000平方米,高档钢架温棚10栋,每栋占地3亩。

在后边布置采摘园30亩,用钢丝网进行隔离,其余地方种植果树,配套机井、滴灌等水利设施。

三、项目建设内容

1、土建

主体楼1栋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配楼2栋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分级包装车间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仓库(含冷库)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蓄水池(假山、喷泉)1座;

露天餐厅500平方米;

游园1500平方米;

沼气池100立方米;

道路硬化8000平方米;

场地硬化2000平方米;

围墙1000米;

门岗20平方米;

绿化200平方米;

井房10个共100平方米。

2、设备

连栋温室2000平方米;

高档钢架温棚10栋,每栋占地3亩共30亩;

30亩采摘园围网;

种苗15.3万棵;

花盆15000个;

有机肥2000吨;

地膜2吨;

机井10眼;

潜水泵及配套10套;

滴灌管网950亩;

输电线8000米;

杀虫灯40盏;

供排水设施;

供电设施、通讯设施;

自动伸缩门1套;

餐饮设施;

娱乐设施;

住宿设施。

四、工程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1、生产技术方案

本项目以安阳市经济林和林木种苗管理站为技术依托,根据国内外市场要求,在生产工艺技术上,严格按照有机绿色果品生产要求,开发生产优质、安全、营养、无污染的新鲜果品,突破TBT(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产品达到有机产品标准。

2、工艺流程

种苗→栽植→管理→开花→人工授粉→挂果→套袋→采收→分级→包装→入库→销售

3、生产工艺说明

(1)种苗。

基地建设的核桃苗木均选择一级二年生嫁接良种壮苗,苗高0.8米以上,地径1.2厘米以上,无病虫害,生长健壮,保证品种纯正。

预备补植的苗木第一年购买后,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能够灌溉的土地,按株行距集中栽植,深秋或第二年春季补植。

(2)栽植密度。

本基地所确定豫黄梨、无红果的栽植密度是根据品种结果早、树冠小、平原立地条件综合确定的。

盆景梨根据花盆大小确定放置密度。

豫黄梨、无红果株行距选择1.5×2.6米,每亩保证成苗170株,有利于早期丰产。

盆景梨放置密度为每亩200-500盆。

(3)整地及栽植。

细致整地是保证造林质量的前提。

整地方式主要采取条沟状加大穴方式,沟宽1.2m,深0.8m,回填时先回表土。

栽植时在回填沟上挖规格为0.8×0.8×0.8m的穴。

回填时做到先表土后生土,捡出石块和杂草根系。

栽植时做到根直苗正、砸实、高封土。

根据“三埋一提三踩”的方法,一定要做到栽紧踏实。

平坡大穴,在栽植后要用1m2见方的地膜覆盖于树盘周围,防止水分散失,提高抗旱能力。

栽植时间早春为最佳适期,宜选择雨后阴天或晴天无风时进行,及时浇足定根水。

栽植时将有机肥施入回填的土壤中,拌匀,不得使苗根直接接触肥料。

每个栽植穴施基肥数量为:

有机肥20kg。

造林后每周检查一次土壤水分,发现干旱及时浇水。

(4)土肥水管理。

果园管理在栽植时立即进行,特别是第一年多浇水,保证成活。

管理包括补植、培土、追肥、浇水、松土除草或以耕代抚,果树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按技术标准实施。

有机肥采用经3~4个月堆制、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或腐熟鸡粪、牛粪或猪粪,追肥从次年开始,每三年提高一次追肥量,2~4年每株追有机肥5公斤,4~7年每株追肥10公斤,8~10年每株追施20公斤,11年以后每株追肥30公斤。

建园1~4年,可适当套种辣椒等低杆作物,增加效益。

间作的作物杆可直接作肥料翻埋入土,也可作土壤覆盖物铺于行间。

为体现有机种植特色,本项目不使用化肥,从栽植到追肥全部使用有机肥。

幼树种植后,结合打机井,全部铺设地埋管,实行滴灌技术进行节水灌溉。

(5)整形修枝。

整形修枝的目的是培育高产树型,幼树原则上前二年不修剪,但由于果品结果很早,有的第一年就有结果,应将幼果及时摘除,防止养分过渡消耗。

第三年对长枝可以拉枝定型,降低树高,找开光路,保证通风透光的环境,开阔的树形。

要保证植株生长整齐,树冠大小、高度和树形基本一致。

对于明显徒长枝应在没有伤流时修剪。

第二年可以有少量结果形成初步产量,第三年达到丰产。

(6)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必须按照核桃的有机生产技术实施。

a.新建园选用检疫苗木,严禁携带病虫害苗木造林。

要及时观察监测病虫发生情况,并采取人工方法摘除病枝、病叶或灯光诱捕。

适时耕作、除草、采摘和修剪果树,将病虫枝叶带出果园;

b.害虫主要有:

云斑天牛、木橑尺蠖、刺蛾类、铜绿金龟等,利用害虫的趋光性,本项目造林地均匀布置40台杀虫灯,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c.对于可能发生的草履介壳虫,用灯光诱杀可能效果不好,则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树干涂6—10cm宽的粘胶带,防止若虫上树。

粘胶带配方为废机油1份,石油沥清1份,加热溶解后拌匀即成,如在胶带上再包一层塑料布,下端呈喇叭状,效果更好。

第二,若虫上树初期,用6%的柴油乳剂喷洒根颈部周围土壤。

第三,保护、利用黑缘红瓢虫等天敌。

d.对于病害,重点防治如下几种:

①炭疽病,防治方法如下:

第一,清除病枝、落叶和落果并集中烧毁,加强树体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第二,发病前喷1:

1:

200(硫酸铜:

石灰:

水)的波尔多液;第三,发病期间喷4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速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每隔半月喷一次,喷2-3次。

②腐烂病,防治方法如下:

第一,冬、夏树干刷白,防止冻害和日灼,加强树体综合管理;第二,刮除老皮和病斑,然后涂100倍的福美胂液。

刮下的病皮等集中烧毁。

e.秋冬季使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有机农业生产许可的药物封园。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

一、环境保护

在彤菩生态旅游观光庄园内建设果品基地、餐饮、洗浴、娱乐设施,可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美的休闲娱乐环境。

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噪音和废气。

1、生活垃圾处理

厨房及餐饮处设置垃圾收集设施,娱乐场所及道路两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与环境相适应的垃圾箱,既起到收集垃圾的作用,又能协调、美化环境。

所有生活垃圾均要做到随时清扫和保洁,定期清运,由环卫部门集中运至城市垃圾场统一处理。

2、生活污水处理

园区内公共厕所均采用水冲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道。

厨房废水经过滤、隔油池处理后同生活污水一起排放至园区污水处理站,经沼气池处理达标后用作灌溉水,污泥经压滤晾干后作有机肥施用。

3、噪音处理

选用低噪音的机器设备,并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