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6218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docx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

法约尔认为,(B)。

A.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C.管理就是决策

2.企业要正常运转,必须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管理的(B)职能。

A.组织B.协调C.控制

3.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C),其手段都是管理。

A.对人的合理使用B.科学技术的高度应用C.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

三.名词解释

管理——管理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控制的过程。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

3管理的艺术性

2、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因素有哪些?

1.社会环境

2.政治环境

3.科学技术环境

4.经济环境

5.文化教育环境

6.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B)。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理论》

2、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

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由此创立了(C)。

A.行为科学学说B.人文关系学说C.人际关系学说

3、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

 A.提高劳动生产率B.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C.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

4、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个,即(B),这五种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A.计划、决策、组织、人员配备和控制

B.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

C.计划、组织、人员配备、协调和控制

5、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A)。

A.社会技术系统B.社会经济组织C.社会经济系统

6、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C)。

 A.科研部门B.学校C.军队

7、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就是(B)的核心。

 A.经营管理B.战略管理C.企业战略

8、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C)。

A.企业精神B.企业价值观C.企业文化

9、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界的轰动,这就是(C)。

 A.《企业再造工程》B.《管理的革命》

 C.《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10、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A)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A.生产流程B.生产管理C.作业管理

二.判断题

1、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被誉为“一般管理理论之父”。

(错)经营管理之父

2、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他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此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

他就是法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韦伯。

(错)德国

3、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

这就构成了“人的组织”。

(错)非正式组织

4、“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非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错)情感

5、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教学.(错)

6、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并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非程序性决策。

(对)

7、权变理论学派试图通过“权宜应变”融各学派学说于一体,在美国等地遭到排斥,毫无价值。

(错)

8、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

(对)

9、企业战略管理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业务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错)

10、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同。

(错)

三.名词解释

1、行为科学——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或人类集合体的行为,在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语言学等的边缘领域协作的一门科学

2、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

3、战略管理——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四.简答题

1、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

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是将管理理论同管理人员所执行的管理职能,也就是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

他们认为,无论组织的性质多么不同(如经济组织、政府组织、宗教组织和军事组织等),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不同,但管理人员所从事的管理职能却是相同的,管理活动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职能逐步展开和实现的过程。

因此,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的职能作为研究的对象,他们先把管理的工作划分为若干职能,然后对这些职能进行研究,阐明每项职能的性质、特点和重要性,论述实现这些职能的原则和方法。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应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把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加以理论概括并有助于建立起系统的管理理论,用以指导管理的实践。

2、简述经验学派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

一.选择题

按计划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C)。

A.生产计划和财务计划B.政策和策略C.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二.判断题

它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它就是预测。

(错)

三.名词解释

计划工作——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

四.简答题

什么是计划工作的特征?

答:

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效率性

第四章

1、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

请结合自身体验谈谈你的见解

2、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在我国,根据大多数企业目前的状况是否完全具备实行目标管理的条件?

3、目标制定得科学、合理又可行,是决定目标管理成败的关键。

作为一个业务主管在制定本部门目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进行目标成果考核时,如何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一.选择题

1.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实现(A),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A.资源配置的优化B.利益的再分配C.劳动力的合理利用

2.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

其中,(A)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顾客的目标。

A.主要目标B.并行目标C.次要目标

3.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宗旨。

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B)原则。

A.关键性B.权变性C.现实性

4.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

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A)。

A.层次性B.多重性C.变动性

5.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就是企业目标的(C)。

A.层次性B.多重性C.变动性

6.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C)。

A.科学管理理论B.行为科学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7.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A),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目标的设立。

A.参与制目标设定法B.专家目标设定法C.员工目标设定法

8.在目标设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

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B)以内。

A.4个B.5个C.6个

9.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A)。

A.日本B.德国C.法国

10.(B)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

11.美国对70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

若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高度重视,并亲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生产率的平均改进程度可达到56%;否则,生产管理效率仅提高(B)。

A.5%B.6%C.7%

二.判断题

1.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

2.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3.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

4.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效益至上”。

错管理至上

5.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6.强调短期目标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强调企业的中长期目标。

7.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出版了《管理革命》一书,提出目标管理思想,他强调,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所有方面都必须建立目标。

8.目标设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期限要适中。

在大多数情况下,目标设置可以与年度预算或主要项目的完成期限相一致。

9.目标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进行控制。

有力的领导控制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10.在实践中,结合日本企业管理的特点,将目标管理理论赋予人性化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

三.名词解释

1.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的和外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

2.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

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四.简答题

1、对目标管理该如何评价?

2、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1、现实性原则。

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其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

2、关键性原则。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要以合理的成本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实现这一宗旨的企业发展目标很多,企业必须保证其将有关大局的,决定经营成果的关键内容作为企业目标的主体。

3、定量化原则。

组织目标要实现由上至下的逐级量化,使其具有可测度性。

四、协调性原则。

各层次目标之间,同一层次目标之间要协调,保证分目标实现的同时,企业总体目标必然实现。

五、权变性原则。

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参与,使其更好的实现企业宗旨。

第五章

一.选择题

1.定量预测是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定量、具体的描述。

它需要有充分、有效的(A)做支持。

A.数据资料B.科学技术C.信息

2.预测方法很多,不同的预测方法往往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有的方法适用于长期预测,有的则适用于中、短期预测,等等。

例如定性方法往往适合于(A)。

A.长期预测B.中、短期预测C.技术预测

3.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采用(B)的方法。

A、市场预测B、定性预测C、定量预测

4.在进行产品价格决策时,需要做的是(C)。

A、长期预测B、中期预测C、短期预测

二.判断题

1.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销售预测。

2.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经济预测。

它往往用于对事物远期前景的预测。

3.定量预测往往用于对事物中短期变化趋势的预测,如对未来几个月的销售量的预测等。

第六章

一.选择题

1.例外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的决策活动,其方法和步骤也是难以程序化、标准化,不能重复使用的。

这类决策属于(C)。

A、风险型决策B、不确定型决策C、非程序化决策

2.业务决策,如任务的日常安排、常用物资的订货与采购等诸如此类的决策属于(C)。

A、风险型决策B、不确定型决策C、程序化决策

3.假如各种可行方案的条件大部分是已知的,且每个方案执行后可能出现几种结果,各种结果的概率已知,那么,这种决策属于(A)决策。

A、风险型B、不确定型C、确定型

4.根据决策目标在决策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一般将其分为三类:

即必须达到的目标、希望完成的目标和不予重视的目标。

其中,(B)对组织和决策是绝对重要的,完成它就意味着决策取得了成功。

A、希望完成的目标B、必须完成(达到)的目标C、不予重视的目标

5.在确定决策目标时,要注意把目标建立在C)的基础上。

A、需要B、可能C、需要和可能

6.用特尔菲法进行预测与决策,对专家人数的确定要视所预测或决策问题的复杂性而定。

人数太少会限制学科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人数太多则难以组织。

一般以(B)人为宜。

A、5~10B、10~15C、15~20

二.判断题

1.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待解决的新问题以及将来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决策是行动的基础。

这就是决策的目标性特征。

2.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

这就是决策的科学性特征。

3.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或策略决策,它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

它主要由企业高层领导制订。

4.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就是确定型决策。

5.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大政方针所作决策。

如企业方针、目标与计划等,都属于高层决策。

6.由于企业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决策者不可能对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全部掌握,也不可能对未来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准确预测。

因此,决策者不可能作出“最优化”的决策。

亦即产生了决策的相对最优化原则。

7.决策者在作决策时,应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组织与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局部利益的基础上,把提高整体效用放在首位,实现决策方案的整体满意。

这就是决策的综合效益原则。

三.名词解释

决策——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决策?

它具有哪些特征?

决策就是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程过。

目标性(即决策必须有一个既定的目标,没有目标,决策就失去了标准和依据)

优化性(决策的要求是在既定的目标和条件下寻求优化目标和最佳地实现目标)

选择性(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条件是拟定尽可能多的可行方案以供选择)

实施性(一个管理决策是否正确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

2.正确的决策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一)依法决策原则。

在决策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遵循法律的制约和规范,坚持法律优先原则,确保行政决策各个环节在法律的范围内运行。

(二)科学决策原则。

在决策过程中广泛应用先进的科学思想、理论和技术,尊重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为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质量。

(三)民主决策原则。

在决策过程中要使不同意见和利益得到充分和客观的表达,行政决策应当坚持集体讨论、表决,防止和杜绝个人专断。

决策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要在决策前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群众意见。

(四)公开决策原则。

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事项外,行政决策的内容、依据和结果要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示,保障市民对行政决策事项的知情权、监督权和救济权。

五.计算题

1.某企业在下年度有甲、乙两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滞销、一般和畅销三种市场状态,各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市场状态  滞销 一般 畅销

概率0.20.30.5

甲方案损益值60160300

乙方案损益值0180360 

用决策树法选择最佳方案。

滞销:

0.2x60

一般:

0.3x160

畅销:

0.5x300

0.2x60+0.3x160+0.5x300=210

乙:

滞销0.2x0

一般0.3x180

畅销:

0.5x360

0.2x0+0.3x180+0.5x360=234

因此乙方案最佳

2.某企业在下年度有A、B、C三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滞销、一般和畅销三种市场状态,各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市场状态 滞销一般畅销

 概率0.20.30.5

A方案损益值60160300

B方案损益值80120320

C方案损益值0180360 

用决策树法选择最佳方案。

A:

0.2*60

0.3*160

0.5*300

0.2*60+0.3*160+0.5*300=210

B:

0.2*80

0.3*120

0.5*320

0.2*80+0.3*120+0.5*320=212

C:

0.2*0

0.3*180

0.5*360

0.2*0+0.3*180+0.5*360+224

最佳方案为A方案

第七章

案例分析

刘教授到一个国有大型企业去咨询,该企业张总在办公室热情接待了刘教授,并向刘教授介绍企业的总体情况。

张总讲了不到15分钟,办公室的门就开了一条缝,有人在外面叫张总出去一下。

于是张总就说:

“对不起,我先出去一下。

”10分钟后回来继续介绍情况。

不到15分钟,办公室的门又开了,又有人叫张总出去一下,这回张总又去了10分钟。

整个下午3小时,张总共出去了10次之多,使企业情况介绍时断时续,刘教授显得很不耐烦。

这说明:

A、  张总不重视管理咨询

B、  张总的公司可能这几天正好遇到了紧急情况

C、  张总可能过于集权

D、  张总重视民主管理。

分析:

题中显示出的基本信息是张总的管理工作有问题,总经理属于高层管理人员,其主要任务是决策而不是具体的指挥和指导。

所以,从理论上讲,C是正确的,过分集中必然导致下属遇到事情都必须请示汇报。

一.选择题

1.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巴纳德提出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它们包括:

(B)。

A、共同的目标,相互的协调,信息的交流B、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信息的交流C、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情感的沟通

2.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本世纪早期提出了理想的组织模式,即:

所谓的“理想行政组织”。

韦伯主要依据(C)来描述他的理想的组织模式。

A、劳动分工B、职权等级C、权威关系

3.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可以得出:

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A)。

A、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B、权责利关系的划分C、企业目标

4.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

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A)原则。

A、责权利相结合B、分工协作C、目标任务

5.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

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A)较为合适。

A、4~8人B、6~8人C、8~10人

6.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A)。

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C、企业结构

二.判断题

1.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就是管理学意义上的组织。

譬如某企业、某协会等。

2.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

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权等级。

3.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责权利关系的划分。

错职工分工合作做

4.企业中存在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在正式组织中,其成员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协作关系,以完成企业目标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5.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的工作中,由于工作关系、兴趣爱好、血缘关系等原因自发产生的,具有生产协作关系的团体。

6.英国管理学家厄威克曾比较系统地归纳了古典管理学家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的观点,提出了十五条组织原则。

错提出8条

7.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等人在继承古典管理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八项基本原则。

错15条

8.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错反比

三.名词解释

四.简答题

1.如何准确理解组织的含义?

答:

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

2.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目标任务原则、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适宜管理幅度原则、统一指挥原则和权利制衡原则、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3.如何理解企业组织结构的内涵?

答:

(1)、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

(2)、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权责利关系的划分;

(3)、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与依据是企业目标。

第八章

一.选择题

1.授权时应依被授权者的才能和知识水平的高低而定。

这就是授权的(A)原则。

A、因事设人,视能授权B、因人设职,视能授权C、任人唯贤

2.管理者授权时,必须向被授权人明确所授事项的任务目标及权责范围,亦即授权的(A)原则。

A、明确责任B、目标明确C、权责对等

3.为了充分运用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常常采用(B)部门的方法。

A、按产品划分B、按职能划分C、按专业划分

二.判断题

1.究竟采取扁平型或是高层型组织结构,主要取决于组织规模的大小和组织领导者的有效管理幅度等因素。

因为在管理幅度不变时,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

规模大,层次多,则呈高层型结构;反之亦然。

2.影响组织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很多。

从组织成长的不同方式来看,如果组织是靠其内部积累由小到大逐级发展起来的,则分权程度较高。

3.组织规模的大小,也是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之一。

规模越大,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越多,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集权程度就应高些;相反亦然。

三.名词解释

1、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管理层次是指一个组织设立的行政等级的数目。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

2、集权与分权——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

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四.简答题

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是什么?

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是什么?

(1)决策的数量。

组织中较低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