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642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运用“从内容到思想”的学习方法阅读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都很喜欢听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表现了群众美好的愿望。

你们知道哪些民间故事。

生:

白蛇传...

出示民间文学概念,民间故事特点。

引入本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自学提示:

1.思考: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读后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2.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

画下来,

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含讨论)生概括出小标题。

三、精读感悟

1、小组合作研讨

想一想,从使你感动的地方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画出一两处最打去动你的描写海力布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你的体会。

2、生汇报

课件出示描写海力布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

3、抓重点词语指导朗读(急忙、急得掉下眼泪、镇定)

4、在这里有几个描写动作的词,谁能找到,如果让你描述人物动作时你会运用这些动作的字、词吗?

试一试。

5、还有吗?

(生找说感受)现在情况十分危急,尽管海力布全乡亲们避免灾难,但是乡亲们都不听他的,所以他流着眼泪着急的说(引读“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

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

再晚就来不及了!

”)焦急地说(引读)镇定的说(引读)

6、为什么由着急变得非常镇定,是,虽然他很着急,但他没有乱了方寸,是因为他已经决定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7、谁能找到最后一部分对海力布心理描写的句子。

8、读课件说体会。

这里有两个词“迟延、灾难”谁来读一读这句话什么意义。

9、难道他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吗?

(生答)对这是何等可贵呀。

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难道他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吗?

10、当乡亲们看到海力布变成石头的时候,他们心里会怎么想呢?

会怎么说呢?

谁来模拟乡亲们来说一说。

11、乡亲们得救了,可我们可爱的猎人变成了石头,找同学们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2、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为什么用据说这个词呢?

13、猎人海力布虽然只是一个民间故事,但是海力布舍己为人的精神代代流传,你想说点什么呢?

 

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生配合读。

14、结合小标题复述课文(加上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15、改编其中的一个情节。

16、续写大屏幕上的三个小故事。

17、介绍讲故事大家,发扬传统文化。

四、小结

老师建议你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周围的人听,我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一定会把海力布的这种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精神发扬光大,我也相信同学们时刻能做到心中有他人,处处留美名。

板书

乐于助人

9、猎人海力布 

见义勇为

舍己为人

教学反思:

《猎人海力布》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景谷课文,是一则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的民间故事,故事描写了善良、诚实的海力布,为了拯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自己变成一块石头。

人们因此世世代代纪念他。

这则故事虽然篇幅较长,但语言通俗易懂,围绕海力布“舍己救乡亲”的中心事件,层层铺垫,寓理寓情于故事中,给人强烈的感染和教育。

要学生简要复述课文,首先要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因此第一个教学目标定位为熟悉课文,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要学生复述好课文,可以借助列小标题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找出要点。

除了熟悉课文内容外,还要理解把握理解课文内容及把握人物的品质,因此,第二个目标定位品读课文,感悟人物的形象、品质。

第三目标定位简要复述故事,并初步学习将人物对话改成一般叙述的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我根据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学结构、用结构”长程两段式教学方法。

以生动故事情节为载体,要求学生边默读边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通过朗读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默读、思考交流,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知识结构化的方法。

因此,本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代讲,以练为主,读思统一”的导学式教学法。

10、牛郎织女

(一)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词意思。

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3、从语言文字中理解牛郎与老牛的亲密关系。

4、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听过哪些民间故事?

交流一下。

(《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等)

  2、我国的民间故事非常丰富,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有关《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

二、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朗读生词,正音。

  2、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意思。

  3、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4、讨论课文主要内容。

  5、质疑。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

  2、从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牛郎的孤苦伶仃。

  3、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五、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划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2、讨论:

从哪些语言文字中可以体会到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

说说自己的感受。

  3、圈划词句,体会老牛对牛郎的亲密感情。

  4、指导感情朗读,体味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及老牛的善解人意。

六、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生词。

  2、朗读2、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2、3自然段。

2、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老牛善解人意,知恩图报,让牛郎到湖边的树林去找美丽的姑娘织女,也就有了下面发生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默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读后所得。

2、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感受在“微弱的星光下”老牛说话的情景。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

1、各自轻声朗读5—7自然段,交流各自读后所得。

a、牛郎在湖边的树林里认识了谁?

b、织女为什么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c、听说织女要留在人间,其他仙女有什么想法?

2、默读第五自然段,划出描写织女的句子。

“过了一会儿,-------------原来她是-----------”

a、用“原来”练习造句。

b、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黄昏时湖边的树林景象。

3、指名读第6自然段,讨论:

织女为什么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a、这一段的三句话分别讲了哪三层意思?

 b、课文哪些地方描写了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

 c、从文中你能体会到织女的什么品格?

4、姐妹们为什么都佩服织女的勇气?

a、朗读第五自然段有关内容,体会众仙女在人间的快乐。

b、齐读第七自然段。

5、质疑。

 

(1)为什么众仙女不劝阻织女?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老牛看到织女跟牛郎在一起,心情怎样?

2、朗读体会。

五、总结课文: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动人的故事?

2、给课文划分段落。

 a、第一段

(1)写牛郎是个孤苦伶仃的穷孩子。

 b、第二段(2-3)写牛郎与老牛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c、第三段(4)写老牛叫牛郎去找一位美丽的姑娘。

 d、第四段(5-7)写织女留在人间作了牛郎的妻子。

 e、第五段(8)写老牛看到牛郎与织女在一起很高兴。

3、根据课文主要内容和各段大意复述课文。

  

六、课后作业

阅读其它的民间故事。

附板书:

             牛郎织女

            老牛(善解人意)

       牛郎(心眼好、能吃苦)  

织女(心地善良、留在人间)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由于以前,我在讲课时,谈到过四大民间传说,所以,一上课,我就让学生分别来讲一下,其它三部民间传说的内容。

学生听得也很认真。

在回到今天所学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由于这个故事,孩子们大多已经从书报电视上了解,再加上课文浅显易懂,于是课上,在轻声的朗读中,在和学生们的交流讨论中,我们轻松地结束了对整个故事的学习。

孩子们通过课文,不但重新认识了善良、诚实、勤劳和敢于通过斗争来追求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夫妇,也知晓了古代劳动人民就是通过这么一个个浅显移动、便于流传的民间故事来表达当时他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男耕女织普通生活的追求,这一最朴素的思想。

11牛郎织女

(二)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观察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

教学过程:

  指名复述《牛郎织女

(一)》的主要内容。

  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

(揭题)

二、初读指导: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4.检查自读情况:

朗读生字,正音。

  5.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学习第一部分:

指名朗读,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

(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生儿育女------)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思考本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学习第二部分:

(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

老牛又讲了什么话?

(2)老牛讲话时的神情怎样?

(3)老牛死了,牛郎和织女心情怎样?

4.学习第三部分:

(1)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也会发愁,为什么?

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有何表现?

(2)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3)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4)划出描写牛郎与织女的句子。

(5)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

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a、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b、闯入家里,抓走织女。

c、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5.学习第四部分:

(1)指名读6、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想象:

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

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时又会说些什么呢?

四、课堂小结:

  牛郎织女流传千古,表达着人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

无论社会怎样变迁,这是永恒不变的。

五、布置作业:

  1、造句:

  心急如焚——

  霎时间——

  2、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出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果写下来。

板书:

牛郎织女

(二)

(生活美满)

☆(王母娘娘:

残暴、专制)

牛郎  隔河相望 织女

(老牛:

病死、剥皮)

《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民间故事,说的是古时候一位孤儿牛郎在湖边的树林里结识了织女,织女同情牛郎的遭遇,留在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

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后非常愤怒,派天兵天将到人间捉织女回天庭,牛郎披上牛皮、挑起孩子就去追,最后被天河隔开,后来变成了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故事,赞扬了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

现就自己这节课的教学做以下反思。

首先,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导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连线,这道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牢记民间节日所不同的习俗,归类区分。

这样一来,顺理成章的就讲到了“七夕节”的由来。

又该孩子们大显身手了,关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先让他们讲讲自己听说的内容,然后再结合课文,激情学习。

然后,理清思路,概括标题。

说起概括内容,课堂上学生总是做的不尽人意,说是概括,可是总是没完没了,于是,我在这里设计让学生根据内容概括小标题,这样的效果真的不错,句式整齐,内容醒目,容易理解,又能抓住重点,学生兴趣也很浓厚。

其次,抓住重点,突出主题。

同样的年龄,牛郎却有非人的遭遇,他的“可怜”不言而喻,孩子们以自己仅有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加以评价,哥嫂的虐待,命运的不公,都没有让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折服,他“出淤泥而不染”、“浊者自浊、清者自清”,他的善良、勤劳表现的是淋漓尽致,毫不含糊,这也是本堂课所重点突出的问题。

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再次,循循善诱,解决问题。

牛郎的勤劳善良,会让此刻正幸福着的孩子们感动、深思,他和老牛之间的深情更感动着所有的人,动物也有感情,这一点也不假,牛郎善待老牛,老牛陪伴牛郎。

课堂上有学生这样问我,:

“老师,哥嫂对牛郎不好,牛郎为什么不跑,跑到很远的地方,说不定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应该有反抗啊!

孩子们的答案丰富多彩,“为了手足之情”“为了相依为命的老牛”……此刻,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因为文章内容的精彩,也因为孩子们的义愤填膺,争先恐后的为牛郎出谋划策,孩子们也是善良的,牛郎的善良启发了孩子们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善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阴”。

我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并且也懂得了,循循善诱也是一种更好的教学方法,给孩子充分的空间,他们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答卷。

习作 

缩写故事

教学目标

1、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

2、学会缩写故事,明确什么地方需要删减,哪些地方需要改写,哪些地方需要概括;

3、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

难点:

学会缩写故事,明确什么地方需要删减,哪些地方需要改写,哪些地方需要概括。

教学时间

教学准备

故事《草船借箭》

一、激趣导入

(出示故事《草船借箭》)同学们,谁能给我们概括一下,这个故事说了什么呢?

(学生看故事,自由发言)对比一下原来的故事内容和你们讲的,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己讲的比原来的内容短)那么故事的情节完整吗?

(完整)你们能听清楚来龙去脉吗?

(能)像刚刚同学们这种用概括的语言来讲故事的方式,我们就称为缩写。

(板书:

缩写)但是,口头表述的和我们书面表达的,还是有区别的。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如何缩写故事。

缩写故事)

二、启发思路

理解什么是“摘录和删减”(判断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不要改变故事的原意)

理解什么是“改写和概括”(把长句子缩为短句子,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或者用自己的话把故事中具体的描写改得更简洁)

结合实例,理解概念

齐读《猎人海力布》1-4自然段缩写,对照原文,看看保留了什么,删减了什么,哪些句子是改写,哪些句子是概括。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

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删减:

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有一天,海力布打猎时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一条小白蛇,他急忙救下了小白蛇。

(改写)小白蛇告诉海力布,她是龙王的女儿。

为了感谢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蛇要送给海力布许多珍宝。

小白蛇还告诉他,龙王嘴里含着一颗宝石,谁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不过动物说的话只能他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他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概括)

在保留原意的情况下,什么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

(故事的引入部分一般可以删去,故事的主人公、起因、经过、结果必须保留)

三、习作指导

以《猎人海力布》5-6自然段为例,进行讲解:

来到龙宫,老龙王十分感激海力布救了小白蛇,要重重地酬谢他。

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

海力布什么珍宝也没拿,他对龙王说:

“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

”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

“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

如果说了,您马上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

”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齐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哪些地方可以删减?

(“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

”)

哪些地方需要改写?

(海力布什么珍宝也没拿,他对龙王说:

”)要怎么改?

(海力布什么也没拿,只是要了龙王嘴里的宝石。

剩下的内容要用什么方式缩写?

结合上面删减和改写的内容,概括这两个自然段。

(海力布来到龙宫,龙王想送他珍宝表示感谢,海力布什么也没拿,只是要了龙王嘴里的宝石,龙王稍加思索后就给他了。

临走时,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不要忘记刚才它说过的话,海力布谢过小白蛇便回家了。

除了把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之外,还要注意两点:

1.不能改变故事的原意;

2.改写之后的语言必须通顺。

学生交流并练习概括其他自然段,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选择其中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点评,最好有优秀作品和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学生对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五、小结

总而言之,缩写故事就是要注意以下三点:

要体现原文的风格和面貌。

也就是说,缩写不允许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甚至连人称也不能变。

要保持原文的主要事件,保持原文人物的基本特点。

要按缩写的要求将原文的篇幅缩短或者去掉部分描写语句,或者把有些次要事件加以概括,或者删去无关紧要的介绍。

要衔接自然,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

板书设计 

摘录和删减

缩写故事 

保留原意,浑然一体

改写和概括

教学反思

1.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学会判断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

2.在懂得判断的基础上,学会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情况下概括文章内容,必须注意的是,改写完的文章应做到衔接自然、语言通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