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6511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高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高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x

《江西省上高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高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上高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x

江西省上高县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

2019届高一年级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

(2017.3.5)

一、选择题(37*2=74)

读某气象站(1oN,35oE,海拔1875米)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3题。

1月

4月

7月

10月

气温(oC)

27.0

25.8

23.3

25.1

降水量(mm)

20.4

190.3

123.3

91.5

日平均日照时数(小时)

8.3

6.5

6.2

7.2

1.该气象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与同纬度的刚

果盆地比较,形成该地气候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

3.该气象站1月日平均日照时数高于7月,主要是因为该地1月

A.正午太阳高度大   B.白昼时间长           C.太阳辐射强           D.晴朗天气多

4.亚热带地区东西两侧海岸气候差异的原因

A.大气环流B.纬度C.洋流D.地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表一为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

据此,完成5—6题。

表一:

5.关于该水库储水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12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3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C.6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D.8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6.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

A.刚果盆地 B.新西兰南岛C.澳大利亚东南部D.南美洲西南沿海

下列三幅部分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题。

  

7.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①洋流,增温增湿                 B.②洋流,降温减湿

C.③洋流,可促进沿岸荒漠的形成     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有一自南向北的河流,西岸冲刷较重。

某日北京时间18:

50时,该地旗杆影子缩为一个点。

读图回答8-9题。

8.有关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非洲地中海沿岸

B.可能为热带荒漠景观

C.盛行风为东

北风

D.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9.图示地区中

A.甲处构造为典型的储

油构造

B.乙处

钻探到的岩层最复杂

C.丙处钻井可能发现变质岩

D.丁处地下铁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读甲、乙两河间地形及地质剖面图,完成10—11题。

10.若N与④都是岩浆活动的结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与④两者形成时间相同B.N岩浆活动比④早

C.二者顶部的岩石特点相同D.二者下部的岩石特点不同

11.在甲、乙两河间的黄土地上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可能会导致

A.甲、乙两河年径流量增加B.甲河年径流量减少,乙河年径流量增加

C.甲、乙两河含沙量增加D.甲河年径流量增加,乙河年径流量减少

某地质大学的王教授在我国某沙漠探险考察,于夏至日日出时刻绘制了新月形沙丘的素描图(右图),。

据此回答12-13题。

12图示地区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13关于该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与阿拉伯沙漠气候成因相同

B此地河流与海河丰水期相同

C.此地认地貌与华北平原地貌成因相同

D.此地植物与撒哈拉地区植物种类相同

右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15。

14.影响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B.海陆位置

C.地形D.人类活动

15.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

C.d>e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

下面左图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右图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

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水

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

A.t1B.t2C.t1之前D.t2之前

17.读图,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C.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

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①板块主要位于经度10°W~60°E之间。

读图完成18~19题。

18.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①、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安第斯山脉C.落基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

19.主要位于①板块上的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分布

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渔场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

据此完成20题。

20.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下图为某季节北印度洋局部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图中

虚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可能是

A.深海沟B.1月0℃等温线

C.板块生长边界D.岛弧链

22.判断右图代表的季节及图中洋流的流向

A.夏季向东北流

B.夏季向西南流

C.冬季向东北流

D.冬季向西南流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回答23-24题。

 

23.图示地区

A.①处地质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②处适合修建水库

C.③处是背斜山D.岩层中可能存在化石

24.如果图中①河、②河为同一条河流。

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

A.①河段自西向东流B.②河段自东向西流

C.该河从图中③山岭东侧绕过D.该河从图中③山岭西侧绕过

读某区域图,图中P、Q为河流的两个水文站,R为河流的一条支流,回答25~26题.

25.关于图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P水文站河段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小于Q

B.P水文站河段河流的含沙量小于Q

C.R河有凌汛现象

D.该河右岸侵蚀,左岸堆积

26.河流的入海口处往往形成三角洲,但该河的河口处三角洲发育不充分,其原因不可能是

A.流域内植被覆盖良好B.河口附近地壳下降

C.海水侵蚀严重D.河流下游落差太小

下图为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甲河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

读图,回答27~28题。

 

27.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南半球           B.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C.沿岸海域有寒流经过  D.图中河谷东侧受流水侵蚀作用明显

28.乙河流域内                                                  

A.河流有凌汛现象发生            B.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C.Q湖南侧深度变化大于北侧      D.Q湖最大湖面b出现在冬季

读右图,完成29~30题。

29.图中甲、乙、丙、丁按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丙、丁、甲、乙

30.有关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在A地修建采石厂

B.岩浆岩乙可能含有化石

C.若A处有河谷形成,是因为A位于向斜顶部,

容易被侵蚀

D.可以在A处修建水库堤坝,是因为A位于岩性坚硬的背斜顶部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

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

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31-33题。

 

3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C.16℃ D.18℃

3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33.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北疆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的河流,常在4~5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

结合材料,回答34--35题。

34.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为:

 A.季节性积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冰川融水       D.湖泊决堤

35.“一日一峰”反映的当地环境特征是:

 A.降水变率大  B.

自然灾害多        C.冰雪融化快     D.气候大陆性强

“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好体现。

下图是2004

年、2008年、2012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地雅典(38°N,23°43′E)、北京(40°N,116°E)、伦敦(0°,52°N)相应的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36~37题。

36.与雅典相关的正确叙述是

A.对应

的气候资料是甲B.奥运会举办季节降水最少

C.气温年较差比北京大D.奥运会举办季节多吹西南风

37.关于北京、伦敦两地的正确叙述是

A.均位于大陆东部B.自然景观均为常绿林

C.自然景观均为落叶阔叶林D.伦敦比北京洪涝灾害频繁

 

2019届高一年级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37*2=7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二、非选择题

38、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及局部景观图,据此回答:

(1)说出丁所对应的地质构造及地貌类型:

(2)丙处地貌的名称是           ,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3)  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             循环,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是       环节(填图中数字表示);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       环节(用数字表示)。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

(4)图中深度最大处的海底地形的名称为,它对应的板块边界类型为。

39.图甲表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乙表示两个大陆的纬度分布组合,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

(1)甲图表示 ______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其中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带。

(2)在乙图A、B、C、D四地气候中,由甲图中⑥常年控制的是 _____地。

(3)乙图中20℃等温线在大陆的西侧向_____弯曲,其原因主要是受的__________影响.

(4)图乙中H地与A、B、C、D四地中的______气候类型相同,成因是受图甲中______和______(填序号)交替控制。

(5)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图乙中E、F两地所示的气流运动方向的正确的是:

______。

40.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甲和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甲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

(2)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渔场,它位于d洋流和________(洋流名称)的交汇处。

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______  __渔场和北海渔场等。

(3)若②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负面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

              

(4)若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环流与甲图示环流方向相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①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     

②开罗正值多雨时节      ③正是南极科考的良好时期

④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北京市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将达最小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乙图中能正确表

示甲图b洋流的是 ()。

 

2019届高一年级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

1--5BCDAB6--10CCBCB11--15DDBAD16-20BADAD21-25CADCD26-30DBDCA31-35CBCAD36-37BC

38(10分)

(1)背斜谷地

(2)冲积扇流水的沉积作用

(3)海陆间循环④②陆地内循环(或内陆循环)

(4)海沟消亡边界

39(9分)

(1)北 极地东风

(2)B (3)北 本格拉寒流 

(4)C;②;⑥(5)F

40.(7分)

(1)北

(2)北海道   千岛寒流    纽芬兰

(3)扩大污染范围(4)A(5)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