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6650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docx

回转窑的安装要求1

 

回转窑安装要求

 

一、安装前主要零、部件的检测:

 

(1)筒体检测:

 

①检查窑体的下列尺寸:

a.窑体的长度尺寸;b.轮带中心线位置至窑体接

 

口边缘的尺寸;c.大齿圈中心位置至窑体接口边缘的尺寸;d.窑体壁厚。

 

②圆度检测:

采用特制的测量杆检测窑筒体圆度,要求圆度公差小于8mm。

③接口圆周长检查:

圆周长公差小于8mm。

④测量各档轮带径和各档垫板外径,计算其间隙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⑤检察筒体部焊缝,焊缝不得有裂纹,部焊缝应打平,焊缝表面高出筒体面

 

不得超过0.5mm。

 

(2)支承装置的检查:

 

①托轮钢底座的检查:

依据图纸,对照实物,对外形尺寸、螺栓孔间距等进

 

行检查,并划底座横纵向中心线。

②轴承座不允许有砂眼、气孔、裂纹等铸造缺陷。

 

③球面瓦的检查:

铸件应致密,不得有夹砂、缩孔等缺陷;对球面底瓦进行

 

水压试验,在0.6MPa的试验压力下,保持10分钟,检查有无渗漏现象;

 

球面底瓦与衬瓦应贴合密实,检查其贴合接触点,要求25mm×25mm面积上的接触点不少于3点。

 

④支承装置部件预组装后的检查:

a、部件进行分层预组装后,检查托轮直

 

径和轴承中心高两个尺寸,要求两组托轮的两端中心高相等。

b、衬瓦与托轮轴颈的配合:

衬瓦与托轮轴颈的接触角度为38°,每10mm×10mm面积上的接触点为1~2点。

c、球面底瓦与轴承座球面配合:

检查球面底瓦凸球面与轴承座凹球面的配合,每25mm×25mm面积上的接触点不少

 

于1~2点。

 

(3)轮带的检查:

轮带的工作表面不得有铸造缺陷,精加工后的轮带表面不允许焊补,并检测轮带外径、径、宽度以及垫板直径。

 

(4)大齿圈的检查:

齿表面不得有铸造缺陷,两半齿圈接口处应贴合紧密,

 

接口四周用0.04mm厚塞尺检查,塞入区域不应大于周边长的1/5,塞入深度不得大于接合面该方向尺寸的1/5(安装规要求不得大于100mm);大齿圈与弹簧板连接孔径、孔距是否相吻合,并核对大齿圈及弹簧板的

 

规格尺寸,大齿圈径应比窑体外径与弹簧板的高度的尺寸之和大于

 

3~5mm;齿形用样板检查,两半齿圈接口处的齿距是否与其它齿距相等,

 

最大误差不得超过0.005M=0.005×40=0.2mm。

 

(5)传动设备的检查:

核对小齿轮的规格及齿轮轴和轴承配合尺寸。

 

(6)加固圈及轮带挡圈检查:

加固圈与轮带挡圈不得有变形,其径尺寸应比窑体加固板的外圈尺寸大2~3mm。

 

二、钢底座安装

 

砂浆养护强度达75%时,即可吊装钢底座。

各基础上的底座就位后,开始找正:

 

(1)校对钢底座纵横向中心线与基础上的与基础上的纵横向中心线,使其相互重合,偏差不得大于±0.5mm。

 

(2)用钢卷尺量取各钢底座横向中心线距离,再在横向中心点两侧的等长两点测量对角线,核对平行度。

 

(3)用水平仪和斜度规,检查钢底座纵横向水平度,偏差均不得大于0.1mm/m。

 

(4)用水准仪测量各钢底座相对标高,测量时均以钢底座中心点为基准测量点,相对偏差不得大于±0.5mm。

 

在找正时,每调整一处都会影响到各相关数据发生变化,所以每次

 

调整后,都要复查其它相关数据的偏差,直到全部符合规定要求为止。

 

当初步找正完毕后,检查地脚螺栓是否于地脚孔垂直对中,螺栓杆

 

距孔壁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0mm,拧动螺母使螺栓头部露出螺母2~3扣

 

螺纹,而螺栓底端不得碰孔底。

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一次灌浆,灌浆混凝土标号比基础混凝土高一个标号。

 

一次灌浆混凝土经养护达到设计强度75%时,对钢底座进行精找,并在拧紧地脚螺栓后,再用经纬仪核对中心线,用水准仪复查标高,用水平仪检查水平度。

底座经精确找正后应满足如下要求:

 

(1)底座纵向中心线允许偏差为0.5mm。

 

(2)相邻两档底座中心距允许偏差1.5mm。

 

(3)首尾两档底座中心距允许偏差3mm。

 

(4)相邻两档底座标高允许偏差0.5mm。

 

(5)首尾两档底座标高允许偏差1mm。

 

(6)底座加工表面斜度允许偏差0.05mm/m。

 

(7)支承装置装配后托轮两侧止推圈与衬瓦间的间隙总和为4±0.5mm,应

 

将该总间隙只留在入料端轴承。

 

(8)第Ⅰ、Ⅲ档支承装置每个托轮的两侧轴承中心距允许偏差不得超过1

 

mm,同一档托轮轴承底座的中心高应相等,偏差不得超过0.1mm;托

 

轮中心线应平行于筒体中心线安装,平行度公差为0.1mm/m,其中窑头

 

档应在平行度公差围偏向斜度减小的方向;顶丝座上的螺塞孔应经常充

 

满防锈润滑剂,并注意盖好防护罩。

 

(9)第Ⅱ档支承装置每个托轮的两侧轴承中心距允许偏差不得超过1mm;同

 

一档托轮轴承底座的中心高相等,偏差不得超过0.25mm;托轮中心线

 

应平行于筒体中心线安装,平行度公差为0.1mm/m,其中窑头档应在平

 

行度公差围偏向斜度减小的方向;顶丝座上的螺塞孔应经常充满防锈润

 

滑剂,并注意盖好防护罩。

 

三、托轮组的安装

 

1、中心位置测量

 

(1)中心位置找正,应以底座的中心十字线对准基础中心十字线;

 

(2)两托轮纵向中心线距底座纵向中心线应相等,偏差不得大于

 

0.5mm;

(3)托轮横向中心线应与底座的横向中心线重合,偏差不应大于±

0.5mm,

同时应使托轮两侧的串动量

c相等;

2、标高及斜度测量

 

(1)找正时,应以托

 

轮顶面中心点为准,

 

来测定托轮顶面的标

 

高,相邻两档的允许

 

偏差不得超过0.5

 

mm,首尾两档的允许

 

偏差不得超过1mm。

 

(2)托轮的斜度测量应与测量标高同时进行,偏差不得大于0.05mm/m。

 

(3)两个托轮顶面(位于与纵向中心线垂直的两个铅垂面顶点)应呈水平面,偏差不得大于0.05mm/m。

 

3、相邻两道托轮组横向中心跨距L的相对差不得大于1.5mm,L1,L2相对

 

差不得大于1mm,对角线A、B之差不得大于3mm。

 

4、托轮轴低端(靠出料端)的止推圈应与衬瓦的端面接触,而高端则留有4

 

±0.5mm间隙;两托轮在低端的轮缘侧面应在同一平面,用直尺检查,允

 

许误差为0.5mm。

 

各道托轮组安装的总检查:

 

1、中心位置的总检查:

 

(1)纵向中心位置的复查:

在窑头或窑尾用经纬仪检查各组托轮中心位置,纵向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0.5mm。

 

(2)横向中心距的复查:

以传动基础上的托轮组横向中心线为准,分别向

 

窑头和窑尾测量相邻两托轮组的横向中心跨距尺寸,偏差不大于±1.5

 

mm,窑首尾两托轮的横向中心距偏差不得大于±3mm,相邻两托轮组

 

横向中心跨距对角线之差不得大于±3mm。

 

2、标高及斜度的总检查:

 

相邻两道托轮组的相对标高差偏差不得大于0.5mm,首尾两道托轮组的

 

标高差允许偏差不得超过1mm。

 

各组托轮组安装总复查完毕,应立即在底座和轴承的相互位置打上标记,然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清除地脚螺栓孔的杂物,然后灌注混凝土,灌至距基础面200~300mm处。

 

四、挡轮安装

 

1、安装前应将轴和轴承清洗干净,填满润滑脂,必要时应进行刮研。

 

2、挡轮吊装就位:

在吊装轮带及窑筒体前把挡轮吊装就会。

使挡轮底座中

 

心点重合于托轮钢底座纵向中心线,当轮带定位后调整挡轮最终位置。

 

3、挡轮找正定位:

当轮带定位后,才可将挡轮找正定位。

挡轮底座安装在

 

托轮的钢底座上,安装找正时,将挡轮大头端面与轮带外圈的最低点对

 

齐,挡轮和轮带接触线投到钢底座上应与纵向中心线重合;液压挡轮应

 

使两支承轴轴线与钢底座纵向中心线平行,挡轮的中心点与钢底座纵向

 

中心线重合,挡轮与轮带斜面的贴合应紧密。

安装时应使挡轮处在窑筒

 

体上下游动中间位置,即挡轮处在支承轴的中间位置。

 

4、液压系统应通过油压试验,在15MPa的压力下保压10min,无渗漏。

 

5、挡轮和轮带接触面采用石墨润滑,导轨轴承采用2号极压锂基润滑脂。

 

五、轮带装配

 

1、轮带与窑体装配,一般在地面上初步定位。

 

2、套装前应把轮带、套圈(挡块)和垫板上的漆、锈等除净,并涂上一层

 

润滑脂。

 

3、检查轮带与垫板的间隙,最后把轮带两面的挡圈装上(注意挡圈的字码

 

对好窑体上的字码),轮带的挡圈与窑体垫板应紧密贴合,不得有间隙,

 

轮带与垫板的间隙Ⅰ、Ⅱ、Ⅲ档分别为10mm、10mm、8mm。

 

4、轮带与挡圈的间隙一般为2~3mm。

 

六、窑体对接

 

1、在对接前应清除飞边、毛刺、油漆、铁锈等污物,如有凹凸不平处须事先修理。

 

2、窑的对接口应符合下列要求:

纵向焊缝应互相错开,错开角度不应小于

 

45°,窑体错边量不得大于2mm。

 

3、在筒体大段节组对时(Ⅱ档轮带下的筒体横断面中心降低前)各档轮带

 

的中心应位于同一几何中心线上,其径向圆跳动公差为1mm,端面跳动

 

公差为2mm。

 

七、窑体轴线检查

 

1、以首尾两档轮带处筒体中心的连线为基准,筒体中心线的直线度公差:

 

齿圈和轮带处为¢4mm,其余部位为¢12mm。

 

2、筒体中心的径向圆跳动不得大于如下数值:

大齿圈及轮带处筒体中心为2mm,

 

其余部位筒体中心为6mm,窑头及窑尾处为5mm,调整合格后,方能焊接。

 

3、窑体与托轮接触面长度不应小于其工作面的70%。

 

4、窑体轴线调整后,检查轮带宽度中心线与托轮宽度中心线的距离(考虑了

 

设计规定的膨胀量后)偏差不应大于±3mm。

 

5、筒体检查合格后,对筒体焊缝立即进行点焊。

 

6、筒体焊接后,如图所示长度和间距公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相邻两轮带中心距L1的△1=0.25/1000L1;

 

(2)任意两轮带中心距L2的△2=0.2/1000L2;

 

(3)首尾轮带中心到窑端面距离L3的

 

△3=0.3/1000L3

 

(4)全长L的△=0.25/1000L;

 

Δ1

Δ2Δ3

 

八、大齿圈安装

 

1、大齿圈吊装时,应注意将弹簧板和齿圈上的螺栓孔编号对好。

 

2、转动窑体,调整大齿圈,测量大齿圈的径向、端面摆动值,偏差为:

 

(1)径向摆动偏差不得大于1.5mm;

 

(2)端面摆动偏差不得大于1mm。

 

3、大齿圈与相邻轮带的横向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3mm。

 

4、切线弹簧板应在大齿圈吊装前安装好,顺切线方向固定在齿圈上,吊装调整后,将弹簧板监时固定于筒体上,复测径向、端面摆动偏差,符合要求后,才能钻眼铆接。

 

5、弹簧板的安装方向应满足当窑正常运转时,它只受拉力的要求,弹簧板与齿圈联接的铰孔螺栓装上后,其一侧的垫圈与弹簧板轭板间应先塞入0.3mm垫片,待拧紧开槽螺母,装好开口销后,再撤去该垫片,以保持规定的间隙0.3mm。

 

6、大齿圈下筒体段节的纵焊缝必须用砂轮打平,宽度应比弹簧板两侧各宽

 

50mm。

 

九、传动设备的安装

 

1、以大齿圈为基准,安装小齿轮装置,偏差不大于2mm,小齿轮轴向中心

 

线与窑纵向中心线平行,用斜度规找正斜度,允许误差不得超过0.05

 

mm/m。

 

2、冷态转窑一圈时,小齿轮与大齿圈的顶隙应为13~14mm。

窑体达到正

 

常工作温度后,其齿顶间隙不得小于10mm。

 

3、大小齿轮齿面的接触斑点,沿齿高不应少于40%,沿齿长不应少于50%。

 

4、小齿轮轴和减速器联接,应根据小齿轮的位置来安装,各传动轴应平行,

 

同轴度为0.2mm;主减速器的低速轴与小齿轮轴同轴度公差为0.2mm,在减速器机件与机盖的剖分面上测量其横向水平偏差,轴向斜度偏差均不得大于0.05mm/m。

 

十、窑体焊接

 

1、窑体焊接工作,必须在窑体找正合格后进行。

 

2、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3、视现场条件,筒体大段节的焊接可采用部手工封底,外部自动焊或手工

 

焊。

自动焊时,采用相当于H08A的焊丝;手工焊时,采用相当于E4315

 

(GB5117-95)的焊条。

焊条使用前在250℃温度下烘干2小时,以确保干燥;烘干后降至150℃左右恒温保存,随用随取,避负在空气中停留较长时间。

 

4、焊接筒体时,窑不得同时进行任何其他作业。

 

5、下雨、大风、飘雪时,不应进行筒体筒接。

气温低于5℃,坡口要预热,焊后要保温,焊接工艺要相应调整。

筒体受日光曝晒时,“阴阳”两面的温差引起筒体中心线的弯曲,此时不宜焊接,筒体单侧受热或辐射也会引起欲焊筒体中心线的弯曲,此时,应采用石棉板墙防护等隔热措施后,再进行焊接。

 

6、焊缝各层间起,熄弧点不得重叠,焊缝不得有缺肉,咬边,夹渣,气孔,

 

裂纹等外观缺陷,接点处无凹凸现象;每条焊缝都必须进行探伤检验。

纵、

 

环焊缝汇交处及其他可疑部位必须进行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检验。

检验

 

结果,射线探伤必须符合GB3323中Ⅲ级的要求;超声波探伤必须符合

 

JB1152中Ⅱ级的要求。

不符合者必须返修,检验规则按JC333执行。

 

7、筒体焊完后,再次检查轮带与托轮的实际相对位置是否符合图纸上冷态的

 

尺寸要求,允许偏差。

 

8、整个窑体按上述要求调整安装完毕后,以Ⅰ、Ⅲ两档轮带下的筒体横断面

 

中心为连线,第Ⅱ档轮带下的筒体横断面中心宜稍低,降低量不小于

 

2.5mm,但不得大于3mm。

 

9、焊接前对筒体的坡口形式、尺寸应进行检查,坡口处不得有分层、裂纹、

 

夹渣等影响质量的缺陷,坡口角度一般为60°,偏差不大于±5°,对接

 

口偏差不大于±0.5mm。

 

α

 

S为筒体板厚度

α=60°±5°

e=2±1mm

S1=2±1mm

 

10、焊缝高度:

筒体外部不得大于3mm,筒体部烧成带不得大于0.5mm,其

 

它区段不得大于1.5mm;焊缝的最低点不得低于筒体表面,并应饶满。

 

十一、润滑

 

润滑项目表

 

润滑部位润滑剂

 

使用周期

名称

 

主传动减

1

速器

 

辅助传动

2

减速器

 

3托轮轴承

 

4挡轮轴承

 

小齿轮装

5置轴承

 

大齿圈与

6

小齿轮

轮带与托

7轮、挡轮

润滑方式推荐牌号

 

集中循环齿轮油L-CKC320(一等品)

润滑(GB5903-1995)

 

浸油同主传动减速器润滑剂牌号

 

油勺连续

齿轮油L-CKC460(一等品)

润滑

浸油同托轮轴承润滑剂牌号

 

极压锂基润滑脂2号

油杯

(GB7323-1994)

 

带油轮连普通开式齿轮油

续润滑220(SH/T0363-1992)

连续接触石墨块(材质参照钢厂电极)

 

首次

一次加

正常更

换油

油量

换周期

500~800

650L

0.75~1

以标牌

小时

为准

5000

45L

以标牌

2年

小时

为准

600

500L

0.5~1.5

小时

600

60L

0.5~1.5

小时

填充滚

动轴承

600

部及轴

每班一

承端盖

小时

空腔

2/3空

600

365L

1~1.5年

小时

0.25~0.5

 

轮带表面

8

 

喷射

7602号高温密封剂

(SH/T0446-1992)

每天喷

射润滑

与垫板

4号高温润滑脂(50号高温润滑脂)(SH0376-1992)

一次

回转窑润滑和冷却要注意下列事项:

 

1、润滑油、润滑脂应按规定使用。

使用代用品时必须符合规定的油质性能的

 

要求,如供应困难,只能用粘度较大的同种润滑剂代替粘度较小的;

 

2、新窑连续运转400~500小时,齿轮及轴承已得到跑合,这时润滑油应全部

 

排净,并将油池清洗干净,再加新油。

以后按6~8个月为周期更换新油,为

 

了挡轮装置长期安全运行,也必须清洗和换油。

 

3、每班检查一次油位,如果低于油位下限时,必须立即加油至其上限;

 

4、发现漏油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止漏。

若油漏到基础上应及时处理,以免侵

 

蚀基础,酿成隐患;

 

5、窑经过长期停转后,若窑再启动,不宜直接使用主传动。

而应采用辅助传

 

动转窑1~2圈,然后再用主传动转窑,这时须注意托轮轴承应预先浇油润滑;

 

6、维护工要经常检查托轮轴承循环水系统。

检查水流指示器是否有水循环流

 

动。

停窑时间较长或冰冻时节停窑时,应将各处冷却水全部放净,以免冰冻

 

造成胀裂。

为从球面瓦放水,应将出水管处的截止阀关闭片刻,再迅速地将

 

进水口处的三通阀旋转90°,使之接通大气,同时打开截止阀,冷却水基于

 

虹吸管的原理将自然流出。

如仍流不干净,则可从三通阀大气的孔处,用压

 

缩空气将残水吹净。

 

主减速器润滑油通过减速器稀油润滑装置的冷却过滤器来冷却和过滤。

 

本系统选用SEW减速机旁稀油润滑装置。

 

7、托轮浸水冷却有害于轮带与托轮的工作表面,不应采用。

 

十二、试车

 

1、试运转前要检查基础标高是否有变动;各处螺栓是否拧紧,各润滑点润

 

滑油、脂是否加足(在转窑前托轮轴颈应用油壶先浇上一层油);转动部

 

位是否有东西卡住;各冷却水管是否畅通。

各处检查无误后才能进行试

 

运转。

 

2、窑整机试运转前必须进行单机试运转:

主、辅电动机各空运转2小时,

 

主、辅电动机带动主、辅减速器各空运转2小时。

记录电流和温升,注

 

意是否有异常声音。

 

3、窑筒体砌衬前试运转。

由辅助电动机带动,试运转2小时;主电动机带

 

动试运转8小时。

要求进行下列检查:

 

(1)检查各润滑点情况,如温升、电流、漏油等。

温升不应超过30℃;电动机负荷不应超过额定功率15%;

 

(2)检查传动装置有无振动、冲击等异常音响;大齿圈与小齿轮接触是否正常;

 

(3)轮带与托轮的接触是否正常;托轮轴上止推圈与轴承衬瓦之间间隙是否正常;

 

(4)窑体两端的密封装置、各冷却风装置是否保持良好状态,不允许不过大的漏风;

 

(5)各处螺栓是否松动等。

 

4、窑体砌衬后的试运转与窑衬烘干同时进行。

要求进行下列检查:

 

检查油箱温升不得超过35℃;轴承温升不得超过40℃;电动机负荷不应超过额定功率的25%;检查托轮调整是否正确;托轮与轮带表面是否均匀接触等。

 

其他规定和检查项目与砌衬前试运转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