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6764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设计.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设计.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13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设计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学习目标

1.了解蒸汽机过程,理解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

2.了解电气时代的发明,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

3.了解网络技术发展的历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预习内容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

(1) 。

 

(2) 。

 

(3) 。

 

2.过程

(1) 。

 

(2) 。

 

3.影响

(1) 。

 

(2) 。

 

(3) 。

 

(4) 。

 

(二)“电气时代”的到来

1.理论:

 。

 

2.过程:

 。

 

3.影响

(1) 。

 

(2) 。

 

(3) 。

 

(4) 。

 

(三)“信息时代”的到来

1.背景

(1) 。

 

(2) 。

 

(3) 。

 

2.历程

20世纪40年代 。

 

20世纪60年代 。

 

20世纪90年代 。

 

3.影响

积极:

(1) 。

 

(2) 。

 

(3) 。

 

(4) 。

 

消极

(1) 。

 

(2) 。

 

(3) 。

 

(4) 。

 

合作探究

1.蒸汽机为什么被称作是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

2.20世纪,电力取代蒸汽动力而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的原因是什么?

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评价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给我们什么启示?

课堂练习

1.马克思这样评价“它消耗煤和水而自行产生动力,它的能力完全受人控制……这种原动机是在城市使用的,不像水车那样是在农村使用的……它的应用是普遍的,在地址选择上不太受地点条件的限制……”这种原动机的改进者是(  )

A.爱迪生       B.瓦特

C.史蒂芬孙D.富尔顿

2.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

“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衔已成为无用之物。

”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

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

3.下图为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电母形象,人类用电的梦想成为现实是在(  )

A.19世纪二十年代

B.19世纪中晚期

C.20世纪上半期

D.20世纪六七十年代

4.“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这一“革命力量”的影响不包括(  )

A.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B.推动了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C.促进了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D.导致了能源结构发生变化

5.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次局部战争中,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需要一天的时间,在科索沃战争中这个时间差已缩小到一个小时,在阿富汗战争中仅需要10分钟。

这一状况与哪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直接相关(  )

A.信息技术B.原子能技术 

C.激光技术D.宇航技术

6.某大学著名的历史教授为学生作报告,其报告的纲要如下图所列,据此推断,这个报告的主题是(  )

  一、最强大的竞选宣传媒体——电视。

1.电视辩论:

1960年,美国首次举行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

2.电视广告。

二、强势的竞选宣传媒体——互联网

1.官方(个人)网站/电子邮件。

2.在线视频。

3.社交网站。

4.博客。

A.互联网与政治选举

B.大众传媒在政治选举中的运用

C.影视艺术的发展

D.电视与互联网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它们各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电力比蒸汽动力的优越之处。

材料三 1967年,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在《媒介即信息》一书中首次提出:

“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团结就是力量》

(3)根据材料三,分析“地球村”的特点。

列举近代以来的两次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一例。

检测反馈

1.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对工业革命最大的影响是(  )

A.它促进了英国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B.它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C.它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D.它使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结束

2.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大致经历了煤炭替代传统生物质能(木材)、石油替代煤炭以及目前的化石能源为主、多种新能源互补三个阶段。

导致“石油替代煤炭”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汽车和飞机研制成功

B.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

D.电力的广泛应用

3.“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

”下列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科技成果是(  )

A.哥白尼创立日心说

B.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理论

C.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D.法拉第创立电磁感应理论

4.下列人们日常生活中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  )

①打电话拜年 ②乘公共汽车上班 ③坐飞机旅行 ④上网聊天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5.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

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

”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

“是的,就是你。

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

”这本质反映了(  )

A.《时代》杂志的预言非常准确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技术已经普及

6.有位英国人说:

“印刷机彻底改变了个人获取的事实,记录其他人的思想和遥远文化的方式,‘一便士即时邮’改变了我们从朋友处获得新闻和我们与其他团体进行通信的方式,电话改变了我们谈话的方式,并扩大了可相互切磋问题的联系人的范围。

互联网所改变的不仅概括了这一切,而且还将远胜于此。

”这段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是(  )

A.科学技术发展变化的过程

B.网络技术发展变化的过程

C.信息交流发展变化的过程

D.人类文明发展变化的过程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位决定时代发展的科学家和他们的成果

材料二 两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

材料三

材料四 到目前为止,因特网可以支持综合的社会服务……因特网可以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看到的世界的运行方式……因特网可以支持我们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为公司工作……因特网也许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

——[英]巴雷特著《塞伯族状态》

(1)材料一认为“两位科学家决定时代发展”。

这种观点对不对?

说明理由。

 

(2)阅读材料二,两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生活发生哪些重大变化?

 

  (3)材料三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概括说明互联网是怎样改变世界的。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提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所有成果都是基于蒸汽机来的。

2.提示:

(1)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

(2)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3)电力的优势(方便、便宜、能量大)。

3.提示:

(1)积极影响: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信息社会更加深入发展,引起了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将人类带入到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引起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引起了一场学习革命。

(2)消极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也影响了国家政治、经济的安全问题;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犯罪,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等社会问题在不断加重;无序竞争影响到了社会稳定等等都引起了各国的关注。

(3)启示:

科技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发展,我们要趋利避害,正确运用现代科技。

课堂练习

1.B 解析:

依据材料消耗煤和水产生动力得知是万能蒸汽机。

故选B项。

2.A 解析:

司汤达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伴随着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上带来的革命火车的出现,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材料中贵族的头衔已成无用武之地正是对着这种社会关系冲击的反映。

故选A项。

3.B 解析:

把握材料关键信息“电的发明”是在19世纪中期。

因此选B项。

4.B 解析:

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电力的火花”产生的影响。

推动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因此B项错误。

5.A 解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不断发展,在军事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材料展示的是信息技术在军事斗争中的运用。

6.B 解析:

从报告的纲要来看主要是分析了电视、互联网是强势的竞选宣传媒体,故体现出大众传媒在政治选举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最符合题意要求。

7.

(1)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使人类告别了油灯照明的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2)用途更广,动力更大,应用更方便。

(3)特点:

全球各地的时空联系日益紧密,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

举例:

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等;(答出一项即可)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等。

(答一项即可)

检测反馈

1.C 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在轻工业部门,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机器大生产逐步取代了手工劳动,故B、D两项错误。

2.C 解析:

工业革命导致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题文中“石油代替煤炭”所以是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燃烧石油的机器为内燃机。

A项的实现也在于内燃机的发明。

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能源主要是煤炭。

D项与题干无关,故选C项。

3.D 解析:

法拉第创立的电磁感应理论,促使了电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在19世纪末开始进入到了电气时代。

A项发生在16世纪,B项与题干无关,C项发生在17世纪不符合材料要求。

4.B 解析:

上网聊天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5.B 解析:

据题干分析材料中出现的一些信息:

“个人电脑”“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60%的美国人上网”“YOU(你,指所有网民)”“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可以分析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

6.C 解析:

材料主要讲述的是从印刷机到电话再到互联网分别带来的影响。

因此核心内容是C项。

7.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问题。

(1)问,要注意结合图片人物对时代的贡献进行分析;第

(2)问,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第(3)问,主要从工业革命带来的积极、消极影响分析作答;第(4)问依据材料分析互联网的影响。

答案:

(1)观点:

对。

理由:

瓦特改良研制成“万能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社会化大生产渐形成,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在他的理论指导下,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产生,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带动机器生产,并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变化:

蒸汽机车和电车的出现,使人类交通运输事业发生彻底改变,尤其是电车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了方便。

(3)积极:

促进了新的城市形成,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变得更加繁荣,城市变得日益重要;消极:

污染环境更加严重,影响了可持续性发展。

(4)互联网使人类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进而逐渐改变世界,改变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