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087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docx

北京市交通十二五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

【字号

小】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2年7月

目录

  前言

  一、交通发展形势

  二、交通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二)规划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

  

(一)着力推进公交城市建设

  

(二)着力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三)着力推进实施交通需求管理

  (四)着力推进交通精细化管理

  (五)着力推进绿色交通体系建设

  (六)着力推进交通科技创新与信息化

  (七)着力推进交通文明建设

  (八)着力推进实施人才工程

  四、实施保障

  

(一)规划与用地保障

  

(二)资金与政策保障

  (三)体制与机制保障

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北京建设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特征的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阶段。

为了更好地指导“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加快推进《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04—2020)》和《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2015年)》各项目标的完成,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会同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等部门以及民航、铁路、邮政等相关单位开展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总结了“十一五”时期交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并通过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交通发展的形势分析,按照首都功能定位的要求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的目标和战略对策,确定了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并制定了相关的保障措施。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遵循“开放、科学、务实、创新”的编制原则,举办了国家部委、周边省市交通部门、北京市相关委办局、区县政府等十余次座谈会,召开了院士、国务院参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交通专家、市民代表等多次咨询会,开设了网上公众建言献策专栏,在广泛吸收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

  规划实施期限:

2011年-2015年。

一、交通发展形势

  “十一五”期间是北京市机动车增长最快、交通投入最大、交通结构改善最明显、交通管理最有效、市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交通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克服重重困难,加快构建以“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为特征的新北京交通体系,应对了5年净增200多万辆机动车的挑战,基本满足了市民不断增长和变化的交通需求,适应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十一五”时期市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达到约2118亿元,占同期GDP的4.0%,比“十五”时期增长101.3%。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公共交通投资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59%。

实施公共交通低票价优惠政策。

建成10条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到336公里。

优化调整地面公交线网,实现全市行政村“村村通公交”。

2010年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达到68.98亿人次,比“十五”末增长33.2%。

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由“十五”末的29.8%提高到39.7%。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市区城市道路总里程达到6355公里,其中城市快速路达到263公里,比“十五”末增长14.3%。

市域公路总里程达到211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903公里,比“十五”末增长64.8%,实现了“区区通高速”。

干线公路里程达到3462公里,比“十五”末增长15.6%,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占干线公路总里程的比例从63.5%提高到88.6%,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油路”。

建成了T3航站楼、北京南站、我国第一条自主创新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等对外交通设施。

建成了东直门、西直门等5个综合客运枢纽。

  建成了城市交通智能指挥控制系统、轨道交通运行指挥系统、国内首个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等一批智能化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建立了三级交通应急预案体系,形成了治超、治安等多项职能为一体的公路综合执法检查网络。

实施了市政交通一卡通应用技术等30多项地方交通标准。

推广使用了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推进了废旧轮胶粉改性沥青等一批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应用。

  分阶段实施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工作,完成了1000多项疏堵工程项目。

实施了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错时上下班、重点区域停车价格调整等需求管理措施。

科学筹划,精心组织,实现了安全、准点、可靠、便利的奥运交通总目标,赛事交通和社会交通和谐运转,圆满完成了国庆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交通保障工作。

  “十一五”期间北京交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人口、就业岗位和城市主要功能区建设仍集中在中心城,出行时空分布更为集中,潮汐特征更为明显,中心城交通聚集效应进一步加剧;机动车发展呈现高速度增长、高强度使用、高密度聚集的态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低,地面公交运行速度慢,换乘设施不完善、衔接不畅,难以与小客车出行方式竞争;路网结构不合理,微循环不畅;枢纽场站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有效的换乘衔接,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缓慢,占路停车等问题凸显;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恶化;市民现代交通意识、绿色出行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交通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尚需进一步理顺。

  “十二五”时期首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首都交通发展的关键时期。

  随着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现代化、机动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加剧,未来五年,北京交通形势依然严峻。

人口规模突破城市总体规划预期,出行总量将持续增长、出行需求更为复杂多样。

“十二五”末全市日均出行总量将达到5400~5900万人次,平均出行距离增加到11公里。

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很难自行减缓,中心城路网承载能力难以支撑。

出行结构优化调整将面临巨大挑战,绿色交通出行比例提升难度大。

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主要取决于运行速度、衔接换乘条件、线网布局、舒适度等,而受用地、专用道网络等条件的制约,改善难度极大。

同时,改善自行车出行环境,保持步行和自行车在中短距离出行中的合理比例,也将面临巨大挑战。

  未来五年北京交通将面临人口、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的严峻考验。

影响交通发展的“六大关键”是:

有效调控人口和城市功能布局,从源头上抑制交通需求过快增长;强化交通的引导与支撑作用,协调城市开发建设与交通发展;控制机动车过快增长,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继续保持交通投入与经济同步增长,提高交通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政策,大幅改善交通出行结构;进一步强化交通管理,提高路网运行效率。

“十二五”时期必须在发展方式、途径和策略上有新的突破。

二、交通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力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进一步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为中心,以建设公交城市为主线,努力构建以“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为特征的新北京交通体系,进一步增强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促进首都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要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以为市民提供安全、方便、快捷、公平、和谐的交通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坚持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并重、建设管理与养护并重、交通设施规模扩充与结构调整并重、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并重、中心城和新城交通发展并重;坚持标本兼治,通过扩大基础设施供给、挖掘基础设施潜力、改善路网设施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强化需求管理政策,加大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力度,实行精细化管理等综合措施,努力缓解交通拥堵;坚持体制机制管理创新,理顺市区两级交通体制,创新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融资体制,特别要注重公交场站、公共停车场和道路微循环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停车管理体制机制。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要确保首都交通整体安全顺畅,确保中心城特别是核心区交通运行状况不恶化并逐步得到改善,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持。

  具体目标为:

  1、公共交通吸引力明显增强,出行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力争达到50%,小客车出行比例控制在25%以下,自行车出行比例保持在18%左右。

  2、交通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中心城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

城市快速路达到300公里,建设城市主干路200公里,建设城市次干路支路微循环系统400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660公里;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力争达到14个;建设5万个公共停车位、2.1万个驻车换乘停车位、5万辆规模的公共租赁自行车系统;力争交通设施承载能力提高20%,中心城路网拥堵指数控制在7左右。

  3、构建一体化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对外辐射能力显著提高。

基本建成21500公里市域公路网,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000公里;加快铁路枢纽建设,强化高速铁路的区域辐射能力;打造适应北京未来发展的世界级大型国际枢纽机场,航空旅客年吞吐能力超过1.2亿人次,中转旅客比例达到20%以上,货邮吞吐量超过300万吨;加快出海通道建设。

  4、交通出行效率不断提升,交通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形成“1—1—2”小时交通圈,即中心城内通勤出行时间平均不超过1小时,最远新城到中心城(五环路)出行时间平均不超过1小时,北京到环渤海经济圈(华北、京津冀)中心城市出行时间平均不超过2小时;交通安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年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7以下。

  5、交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交通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全行业核心业务实现信息化;大幅提高工程科研成果的推广使用率;通过管理、经济、技术手段降低全行业能耗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用能大幅降低;力争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削减10%左右。

表2-1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指标体系

类别

指标

规划目标

一、交通出行效率

1

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力争达到50%

2

中心城小汽车出行比例

25%以下

3

中心城自行车出行比例

18%

4

中心城拥堵指数

7左右

5

中心城内通勤出行时间

平均不超过1小时

6

最远新城到中心城(五环路)出行时间

平均不超过1小时

7

北京到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城市出行时间

平均不超过2小时

二、交通基础设施

8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660公里

9

城市快速路总里程

300公里

10

城市主干道建设里程

200公里

11

城市次干路、支路建设里程

400公里

12

公路总里程

21500公里

13

高速公路里程

1000公里

14

干线公路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比例

92%

15

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力争达到14个

16

建成公交中心站

5处

17

建设公共停车位

5万个

18

驻车换乘停车位

2.1万个

19

北京新机场

力争完成一期工程

20

铁路客运枢纽

达到7座

21

建设邮政局所网点

1000个

22

城市快速路完好率

92%

23

城市主干道完好率

90%

24

高速公路平均PQI(路面使用性能指数)

大于92

25

普通干线公路平均PQI

大于90

26

县级路平均PQI

大于88

三、交通运输

27

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

1200万人次以上

28

中心城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

1300至1500万人次

29

中心城公共电汽车数量

2.3万辆

30

中心城公交专用道里程

450公里

31

航空旅客年吞吐能力

1.2亿人次以上

32

航空货邮年吞吐量

300万吨

33

铁路旅客年发送量

1.8亿人次

34

铁路货物年发送量

2900万吨

35

公路省际年客运量

2640万人次

四、交通安全

36

年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

1.7以下

五、绿色交通

37

公共租赁自行车规模

5万辆

38

货运“绿色车队”规模

5万辆

39

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

“十一五”末基础上削

减10%

六、交通科技

40

新一代智能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体系

建立以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为核心,包括信息基础、行业监管、交通安全应急综合运输管理与协调、决策支持、多方式公众出行服务平台六个方面的“一个中心、六大平台”

七、交通人才

41

实施“十百千万”人才工程

十名领军人物;百名拔尖人才;千名青年骨干人才;万名技术能手

三、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

  

(一)着力推进公交城市建设

  全方位深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措施,以方便广大市民出行、最大限度减少路网交通负荷为目标,推进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的公交城市建设,实现交通与城市和谐发展。

  1、大力发展轨道交通

  

(1)加快轨道交通建设

  确立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中的骨干地位,发挥其引导与支撑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调整的作用,按照安全、质量、功能、成本、效率五统一原则,加快轨道交通新线建设,扩大线网规模,增加中心城线网密度。

建设完成6号线、8号线二期、9号线、10号线二期、7号线、14号线、西郊线、S1线、昌平线二期等10条线路,全面完成2015年轨道交通561公里近期线网建设规划。

加快实施中心城轨道交通加密工程,重点推进16号线、8号线三期、海淀山后线、燕房线建设,2015年全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行总里程达到660公里,五环路内线网密度达到0.5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平均步行1000米即可到达地铁车站。

  随轨道交通新线同步规划、投资、建设完善的接驳换乘系统,实现轨道交通与公共电汽车、出租汽车、社会车辆、自行车、步行之间的舒适、顺畅、便捷衔接。

同时,在既有轨道交通线路的四环路外站点逐步增加建设驻车换乘停车场。

驻车换乘停车位建设2.1万个,“十二五”末达3万个以上。

  

(2)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

  按照安全、高效、服务相统一和骨干线网集中运营的原则,运营主体提前介入轨道交通新线建设,依托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实现轨道交通运营主体间的协调运营和统一指挥。

中心城新投入运营的骨干线路最小发车间隔2-2.5分钟。

实施既有轨道交通线路改造工程,更新运营线路老旧车辆,缩短发车间隔,提高运输能力,实现地铁1号线、2号线、4号线、5号线、10号线一期高峰发车间隔2分钟。

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达到1200万人次以上。

  (3)加强轨道交通养护

  健全完善轨道设施监测和养护维修体系。

配备完善设施监测和养护设备,实现养护维修作业对全线网的覆盖,实现工务大车维修检测作业的全面覆盖,对既有线路进行车站、桥梁及线路、场区以及结构等方面的检测和维修,加强运营的安全保障。

  2、优化完善地面公交系统

  充分发挥地面公交的主体作用,规划、实施以快线网为骨架、普线网为基础、支线网为补充,覆盖中心城、新城、乡镇的公共电汽车服务网络。

  优化调整地面公交线网,加强与轨道交通的衔接,增加支线网密度,增设小区延伸线路和区域“袖珍线路”,提供多样化公交服务,完善线网功能结构。

公共电汽车线路条数达到760条,中心城日均客运量达到1300~1500万人次,90%乘客步行到最近车站距离不超过500米,高峰时段主要干线候车时间3至5分钟,高峰时段平均满载率控制在70%左右。

  重点建设地面公交快速通勤系统,在主要客流走廊和快速路上施划公交专用道150公里,总里程达450公里以上并连续成网;建设完成阜石路、广渠路等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完善朝阳路、安立路快速公交线路的道路设施条件,基本实现与社会车辆的物理隔离;依托专用道,重点发展市区公交环线、快线及与新城之间联络线。

  优化车型结构,适当增加地面公交运力,提高车辆的安全、舒适、环保性。

中心城公共电汽车数量达到2.3万辆,其中空调车比例由50%提高到70%,车辆能源结构以国Ⅳ和国Ⅴ柴油公共汽车为主,以天然气公共汽车为辅,以无轨电车、纯电动、混合动力公共汽车为补充。

  3、加快枢纽场站建设

  

(1)综合交通枢纽

  重点建设四惠、宋家庄、苹果园、北苑北、望京西、丰台火车站、菜户营、北苑、通州核心区、霍营等10个客运枢纽;推动开展首钢、海淀山后、新国展、芍药居、奥体南区、首都机场、商务中心区(CBD)、星火站、北京新机场、门头沟等枢纽的前期研究工作。

保证内外交通及各种交通方式的合理衔接,改善换乘条件。

  

(2)公交场站

  加快永久性公交场站建设,建成温泉、北七家、后沙峪、郭公庄、丽泽南5处中心站,西直门南、西直门北、冷泉、青塔等25处首末站;将一批临时场站转化为永久场站;重点在公主坟、大北窑等10处区域建设多港湾式中途换乘站,建设临时场站40处;合理调整车辆保养布局,建成五里店、清河2处保养场;鼓励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使用,建成小营、四惠2处电动车公交场站;规划建设木樨园、方庄、右安门、和平里等多处立体停车场,提高现有场站停车能力。

  4、加强郊区客运体系建设

  完善郊区客运场站建设,新建五级客运站80个,实现乡镇客运站覆盖率达到100%的目标。

推动郊区客运经营主体公司化、经营方式公交化、经营行为规范化,建立以轨道交通、大容量快速公交、市区公交放射线为快线、区县城区到乡镇线路为干线、乡镇到行政村线路为支线的三级客运体系,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

  

(二)着力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强化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作用,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设施承载能力和安全应急保障能力。

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干道系统和次支路系统建设,利用地下空间完善路网结构,加大中心城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改善停车环境,缓解中心城交通拥堵。

加大新城内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建立多模式交通走廊,引导新城开发。

加快以高速公路和国、市道为骨干,功能和结构完善的市域及区域公路网建设,构建公路、铁路、民航为一体的交通设施体系,提升对外辐射能力。

  1、提高中心城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1)城市道路

  完善“环路+放射线”架构的快速路系统。

建设广渠路二期、京良路、怀丰路、西外大街西延、京新高速公路(北四环至北五环段)、丽泽路,总里程达300公里。

加快推进建国门桥、十八里店桥、远通桥、太阳宫桥等11处快速路节点改造,打通“瓶颈”,完善快速路功能。

  继续推进主干路系统建设。

增加南北贯通通道,建设城东干道、城西干道、万寿路南延、上庄路(含西山隧道)等;推进建设新街口北大街、台基厂大街、学院南路东延、北辰东路南延和首体南路南延等,打通断头路;建设柳村路、金中都南路、西客站南路南延、梅市口路西延、射击场路、翠湖南路、定福庄路、长安街西延、古城大街南延和北辛安路南延等,支撑城市重点功能区及城南地区、园博会等重点地区发展。

建设主干路200余公里。

  着力推进次支路建设,改善微循环系统。

重点改造中心城的主要拥堵节点,打通一批断头路,改善街坊路及居住区内道路系统;建设干道系统和轨道交通沿线的微循环系统;建设城市重点功能区、交通枢纽及交通拥堵区域周边微循环系统。

建设次干路、支路里程约400公里。

  提高城市道路养护水平。

大修道路870万平方米,大修桥梁20座,加强桥梁抗震改造、车辙治理、桥梁安保、道路桥梁检测等日常养护工作。

城区主干路完好率达到90%,快速路完好率提高到92%,步道完好率达到88%,A、B级桥梁占90%,无E级桥梁。

  

(2)停车设施

  本着“以静制动”的原则,着重改善居住停车条件,适度满足出行停车需求,逐步形成以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路侧停车为补充的城市停车格局,推动城市静态交通资源社会共享。

落实规划公共停车场用地,以解放军总医院、同仁医院、北京医院和人民医院公共停车楼(库)建设为试点,推进中心城5万个公共停车位建设;在开展老旧小区停车改造试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设20万个简易式、机械式停车位。

  2、推进区域、城乡交通一体化

  

(1)公路

  全面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市域内高速公路,推进国、市道高速公路系统建设,提高高速公路网络整体承载能力。

配合河北省加快推进首都大外环高速公路建设,有效疏解过境交通。

建设G3京台高速(五环—市界)、G5京昆高速(大苑村—市界)、G7京新高速(五环—六环、德胜口—延庆县城)、京密高速一期(京承高速—开放环岛),共计126.9公里。

“十二五”末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000公里。

推进G45大广高速通州平谷段、密涿支线(机场第二高速—市界)、连接北京新机场的高速公路、京密高速二期(北五环—京承高速)、109国道高速(六环军庄立交—市界)、京承高速-大广高速联络线等高速公路建设。

适时拓宽改造六环路。

完善国道网布局,加大国道提级改造力度。

按照一级公路标准改造101国道绕城线(密云县彩虹门—沙河铁桥)、108国道(小园—河北镇)、110辅线应急线(黑龙潭北部停车场—衮天沟停车场)、111国道(汤河口—市界)等,共计80公里。

启动建设104国道(青云店—市界)、107国道(六环—市界)、111国道昌平、怀柔段等。

加强市道建设。

改建国道间联络线,东部发展带联络线,南部、北部横向联系道路;重点改造昌金路、怀长路、密兴路等。

市道新、改建里程共计200公里。

  完善区县之间、区县内部县道网布局,支持山区旅游产业及沟域经济发展,新、改建县道300公里。

  推进农村道路建设,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

完善重点镇、一般镇、行政村之间的联络道路,提升乡村道通行条件。

完善村道路面状况,推进村内干道和街坊路道路硬化。

  完善战备公路系统建设,加强驻京部队出行联络线的道路建设;完善大件运输通道系统建设,满足大型设备运输需求;以防止和减少事故为重点,加快推进铁路道口“平改立”。

提高公路养护水平,公路养护覆盖全部公路网。

加强桥梁抗震、交通工程改善、绿化工程改善、地质灾害防护工程等。

到2015年,平均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高速公路大于92,普通干线公路大于90,县级路大于88,普通公路小于70的比重下降至7%以内;国省干线公路每年大中修的比例不少于13%,其中大修不少于8%;及时消除国省干线上的危桥,每年国省县公路一二类桥梁比例保持在90%以上。

全市公路养护废旧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达到50%,国省干线公路废旧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达到80%以上。

实现一般灾害情况下公路应急救援2小时内到达,建立健全应急保障体系和队伍。

  完善货运场站体系。

扩建马驹桥、阎村、黄村、丰台等货运站,新建大庄、东坝、孙村、豆各庄等货运场站,完善平谷马坊物流基地,加快具有口岸功能的马驹桥物流基地建设。

同时,对现有货运场站进行整顿规范。

初步建成专业化、多方式整合的货运场站体系,支撑城市产业布局及各项功能发挥。

  

(2)民航

  力争建成北京新机场一期工程,同步建设周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首都国际机场第四条跑道及相关配套设施,完成2号航站楼升级改造及西区A380运行区域改造,完善周边交通基础设施。

到2015年,航空旅客年吞吐能力达到1.2亿人次,中转旅客比例达到20%以上,货邮年吞吐量达到300万吨。

  提升首都国际机场功能和地位,将其建设成大型国际枢纽机场。

实施首都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修编;争取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