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304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导学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导学案新人教版

课题

经济大危机

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一战”后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及经济危机在美国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学习,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帮助学生懂得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难点:

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和《国家工业复兴法》中的一些内容

自主学习

反思

一、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_______年到________年)

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1、时间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国开始

2、特点:

___________特别广、___________比较长、__________特别大。

3、危害:

(1)人民深受其害;(失业人数超过________)

(2)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三、美、日、德、意为摆脱危机的措施及结果:

㈠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措施——____________:

1、背景;严重的_______引起______,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2、时间______,总统_______

3、目的:

在___________内部进行调整,加强______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_______;

4、中心措施:

对_______的调整,1933年通过《______________》,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_________,加强______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______与_______。

5、成效:

⑴美国经济_________________,人民生活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⑶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得到加强;

(4)美国__________________的权利明显加强。

㈡意大利强化_________政权:

时间________党名__________法西斯头目___________

㈢德国建立_________政权:

时间_______党名_________法西斯头目________;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标志:

______________。

1933年制造______________

㈣日本建立_____________专政:

1936年_______,建立_______法西斯专政,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7年________日本走向全面法西斯化。

㈤轴心国集团形成:

20世纪30年代________三国结成___________,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合作交流

总结

新政能否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为什么?

 

教师指导

总结

反馈拓展练习

1.“我们对未来并不失望,因为美国人民并没有失败……让我明确地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总统为克服“恐惧”而采取的核心措施是()

A.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B.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C.加强公共工程建设,增加就业D.压缩农业生产,实行政府补偿

2.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对策。

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这次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

C.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D.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统治的建立

3.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实施了一系列克服经济危机的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

下面有关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C.经济得以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D.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4.阅读下列德国与美国失业率变化图,你认为造成两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失业率的主要原因是()

 

图一德国失业率的变化图二美国失业率的变化

A.经济大危机B.希特勒上台C.罗斯福新政D.二战爆发

5.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

让农民缩减大量耕地,宰杀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

这种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维持农产品的价格水平B.制止农业生产的盲目竞争

C.扩大资本主义再生产D.吸纳就业政善人民生活

6.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飞涨B.西方世界平静安宁

C.找工作非常困难D.各国同心协力,共度难关

7.“新政”时期,罗斯福总统多次发表“炉边谈话”,其话题可能是()

A.欧洲对美国的威胁B.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国家产业复兴法》D.古巴导弹危机

8.美国总统奥巴马说:

“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懂得改变。

”下列堪称“懂得改变”的成功范例的是()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苏联抗衡B.罗斯福“新政”

C.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D.越过联合国轰炸南联盟

9.右图足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祛》的实施,美国政府实行“蓝鹰行动”的标志。

它体现了美国政府()

A.加强对经济实行干预B.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D.做反法西斯战争的准备

10.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①波及范围特别广②持续时间比较长③破坏性特别大④资本特别集中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1.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

请你参加以“美国的历史”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材料一:

《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国家,即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

材料二:

1861~1865年,美国发生了一场关乎美利坚民族命运的战争,这场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材料三:

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开启了电气时代,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材料四:

1933年美国工业总产值比1929年减少了46%。

……成千上万的工厂停工了,失业大军达到1700万人。

失业者流落街头,靠捡破烂维持生计和用报纸裹身来取暖。

为摆脱困境,罗斯福政府通过国会制定了七百多个法案。

如整顿金融的《紧急银行法》,以及《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和《社会保障法》,历史上称之为“罗斯福新政”。

(1)依据材料一,美国于何时诞生的?

(2)谈谈材料二反映的这一重大事件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通过以上探究,请你写出18—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对美国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三件大事。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简要归纳出美国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鲁教版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经过及法西斯国家最终被打败的史实。

进一步说明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

二、课程标准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雅尔塔会议及主要协议。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

意大利投降。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

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影响。

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雅尔塔会议等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国家召开的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用。

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全面深入地把握法西斯集团瓦解灭亡的过程,提高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基本掌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后,各国团结协作,相互联系,共同为反对法西斯侵略集团作出贡献,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2.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其作用

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难点:

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认识以及对二战影响的理解。

 

五、教学流程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

引导讨论“为什么在二战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

”哪些事件的爆发使得二战规模不断扩大?

学生:

回顾回答。

教师:

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再靠各自的独立作战是否能打败法西斯国家?

世界被侵略国家如何才能有效的制止法西斯国家的不断侵略并打败法西斯国家?

(学生思考,教师由此导入新课)

说明:

通过回顾复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是有效对抗法西斯国家的明智选择。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思考:

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的基础是什么?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什么组织,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有何作用、意义?

(学生看书,思考回答)

教师:

明确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各参加国有彻底击败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并且承担了义务,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不断壮大,改变了力量的对比,成为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有力保障。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异;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援助。

展示:

“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住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思考:

(1)上述资料出自什么文件?

它的签署标志着什么?

(2)其中“三国同盟成员国”是指哪三国?

(3)这一文件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在当今世界你认为还会出现这种局面吗?

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

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

展示:

 

二战期间的世界形势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苏军解放全部国土,并从东面向德国逼近;美英盟军粉碎西线德军的抵抗,解放法国并从西面攻入德国。

展示:

1945年初,德国统治集团试图与美英单独媾和;在战争胜利进程中,英美与苏联的矛盾日益明显;如何处置战后德国和欧洲事务及打败日本等问题急需解决。

2月4日至11日,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会议。

经过激烈争论,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1)关于处置德国问题:

要共同使纳粹德国接受无条件投降条款;战后德国必须解除武装,拆除军事设备和军事工业;惩办战犯;消灭纳粹党及其影响;同意苏联提出的德国赔款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一半应归苏联所有;三国部队各自占领德国的一个区域,苏联占领东部,英国占领西北部,美国占领西南部(法国后来也取得一块占领区);“大柏林”由三国军队共同占领,苏军占领东北部,英美占领西南部。

(2)会议决定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参战条件是①外蒙古现状予以维持。

②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归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保证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苏联租用旅顺为军港;中东、南满铁路中苏合办,保证苏联的优越权益;千岛群岛交与苏联。

③苏联准备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友好同盟条约,以武力协助中国从日本枷锁下获得解放。

(3)为了确保战后的和平与安全,会议决定成立国际组织──联合国。

将联合国最重要的职能交给安全理事会,安理会由五个常任理事国(中、苏、美、英、法)和六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1965年非常任理事国增加到10个)。

教师:

请同学们简练归纳出这次会议达成了哪些协议?

依据上述资料谈谈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并说出此次会议侵犯了哪一个国家的利益?

(学生分析思考,归纳解答)

教师:

明确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①积极因素:

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②消极因素:

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说明:

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对事件发生的必然性有个客观的认识,并促进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说明:

资料分析练习,使学生对新学内容进一步巩固、加深记忆与理解。

 

说明:

材料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雅尔塔会议的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其影响。

 

二、最后的胜利

展示:

播放视频“俄罗斯纪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70周年”。

教师:

70年前希特勒为什么要进攻斯大林格勒呢?

展示:

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使德国已无力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

因此,它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线发动了夏季攻势,其中以50个师的兵力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

目的是包抄莫斯科,改变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最后征服苏联。

斯大林格勒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交通的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的交通要道。

希特勒的目的,是要切断苏联的这条交通命脉,从东南方向包围和夺取莫斯科,同时夺取巴库油田和顿巴斯的煤,以加强德国的战争经济。

因此,斯大林格勒的得失关系着战争全局的命运。

教师: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激烈、残酷、艰难。

思考: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

法西斯国家以希特勒德国为中心,它的生命是建立在闪击进攻之上的,一旦停止进攻,它的生命就完了。

斯大林格勒战役关系全局,德国集中主力争夺,最后遭到全歼的惨败,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此一蹶不振。

不久,法西斯轴心便开始瓦解。

所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教师: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在军事上的联合还表现在另外一场著名的登陆战役中——诺曼底登陆。

展示:

 

展示:

苏军在苏德战场转入进攻后,美军、英军在太平洋和北非相继取得作战胜利,意大利退出战争,日军在太平洋战区转为守势,整个战争形势发生根本变化。

诺曼底登陆目的是夺取集团军群登陆场,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发展对西欧的进攻,配合苏德战场最后击败纳粹德国创造条件。

此役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①利用了有利的国际形势,特别是苏军在苏德战场的胜利反攻;②战役前进行了充分周密的准备;③采取了战役伪装措施;④正确选择了登陆方向;⑤准确地进行了天气预报;⑥在主要方向集中了优势兵力、兵器;⑦较好地组织了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⑧法国地下抵抗运动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此外,德军防御薄弱,对登陆方向判断错误,指挥失误,致使塞纳河以北的部队不能适时调动和投入作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教师:

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成功加快了法西斯国家的灭亡。

请同学们说一说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经过。

展示:

 

德国签署投降书日本签署投降书

教师:

请同学们说出上面两幅图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意义。

教师:

战争结束了,但战争留给人们的伤痛远没有消除。

抚摸痛处,人们不禁要问,人类为什么要爆发这样残酷的战争,战争是否可以避免,一旦爆发战争,人类要怎样才能使它尽快的停止下来。

对于已经取得胜利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要吸取怎样的经验和教训?

同学们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请同学们思考,交流,谈谈对战争的认识以及怎样才能避免战争,二战为什么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给我们什么启示?

展示:

根据1988年成立的专门委员会所作出的最新和最准确的统计,苏联在四年多的战争期间共死亡2700万人,其中军人为870万。

中国在八年抗战中,死伤约3500万人,其中仅南京大屠杀即有30余万人死于日本侵略军屠刀之下。

波兰死亡人数达600余万,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22%。

南斯拉夫死亡人数为170余万,每9人中便有1人身亡。

美、英、法三国死亡的人数分别为40.5万、37.5万和60余万。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以千百万人的宝贵生命赢得的,值得全世界人民世世代代永远铭记。

发动侵略的轴心国为这场战争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代价:

德国死亡650万人、德国在欧洲的仆从国死亡160万人,另据德国官方承认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共有239.5万人阵亡,而苏方公布的德军阵亡数字则为692.37万人(其中包括奥地利人、阿尔萨斯人—洛林人、苏台德人),其仆从国军队在苏德前线共死亡172.58万人。

,日本则有250万人在战争中丧生。

 

尽管上述数字并不完全精确,但也足以显示,人类在短短的6年间蒙受了多么大的牺牲!

教师: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爱好和平的人们为了打败共同的敌人走到一起,相信用智慧和正义的力量,将残酷的战争进行到底,最终会打败敌人。

 

说明:

帮助学生理解斯大林格勒的重要性。

 

说明:

帮助学生简单了解诺曼底登陆的背景、目的、及胜利的原因。

 

说明: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谈认识,谈想法。

对学生的独到见解以鼓励为主。

时间上可以依据课堂展开情况进行主要的几个方面的讨论,也可适当减少问题。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教师:

在当今世界上,第三世界国家为了争取独立与平等,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权,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最终避免战争。

六、课堂检测

1、按照时间顺序说出二战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

2、二战给我们的启迪是什么?

3、练习:

历史助学本课相关内容。

 

学生进一步思考,准备下一课的学习。

 

七、板书设计

背景:

法西斯国家大肆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

国际反法西标志:

1942年1月1日,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斯联盟的建立影响:

反法西斯国家相互协调,协同作战,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世界时间:

1945年2月

反法雅尔塔会议内容:

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

西斯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战争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的胜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利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

战争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性质: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八、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主线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在它建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义力量开始形成合力,对法西斯国家进行了有力的打击。

本课选取的资料在帮助学生对事件理解上,有一定的作用,视频的选取是今年的最新事件,但整个过程看显然有太多的不足,需要更好地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