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350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3.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0页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0页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0页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0页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0页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0页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0页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0页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0页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0页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0页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0页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0页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0页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docx

《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指导

 

《多媒体技术原理》

上机实验指导书

黎才茂、邢诒杏编

 

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实验室

二○○七年八月

目录

实验一

图像的基本编辑处理……………………………………………

1

实验二

图像的合成、图层、路径与通道的使用………………………

3

实验三

图像处理钢笔与路径及描边的使用……………………………

5

实验四

文字与图片的集成及自行编辑的渐变色的使用………………

8

实验五

图像增强…………………………………………………………

15

实验六

音频的编辑与处理………………………………………………

17

实验七

视频的编辑与处理………………………………………………

21

实验八

多媒体作品制作…………………………………………………

35

实验九

图像编码…………………………………………………………

68

实验十

多媒体程序设计…………………………………………………

69

实验十一

流媒体编码处理…………………………………………………

70

 

实验一图像的基本编辑处理

建议2学时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图形、图像处理工具——PHOTOSHOP工具箱。

2、掌握图像文件尺寸的修改、层复制、选取和使用滤镜

使用的菜单:

【文件】、【图像】、【编辑】、【图层】、【选择】、【滤镜】和【窗口】菜单。

使用的工具:

【移动工具】、【设置前景色】工具。

使用的浮动面板:

【图层】浮动面板。

二、实验内容

打开图像文件增加阴影背景,制作效果如图所示。

效果图

制作步骤

(1)打开一图像文件之后,打开【窗口】菜单,选择【显示图层】命令,打开【图层】浮动面板。

(2)调整图像大小。

打开【图像】菜单,选择【图像大小】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图像的宽度设为:

8cm、高度设为:

6cm,结果如图1下所示。

图1调整大小后的图

(3)新建文件。

打开【文件】菜单,选择【新建】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宽度为:

8.6cm、高度为:

6.4cm,分辨率及图像模式与前述文件同,【背景】选:

透明,并取名为Shadow-Pic,则新文件如图2所示。

注意此时的【图层】浮动面板中出现【图层1】。

图2新建文件

(4)选中1图。

单击1图,打开【选择】菜单,选择【全选】命令,选中图像。

(5)移动整个画面到新文件中。

单击【移动工具】,用鼠标将画面拖动到新文件中,其效果如图3所示;将【图层1】更名为:

阴影层,并关闭图6.28中所示的文件。

图3图像移动后的结果

(6)复制【阴影层】。

单击【图层】面板上的按钮,选择【复制图层】命令,得到【阴影层副本】的新层,此时层面板中出现了画面相同的两层,新层在上。

(7)用黑色填充【阴影层】。

单击【阴影层】使其成为当前层;之后,单击【设置前景色】工具,设前景为黑色;打开【编辑】菜单,选择【填充】命令,弹出【填充】对话框,在【使用】中选:

前景色,【模式】:

正常,【不透明度】:

100%,单击选中【保留透明区域】复选框以保证填充时透明区不受影响。

(8)产生阴影并对阴影作模糊处理。

用【移动工具】把当前层向右下方作适当的移动;打开【滤镜】菜单,选择【模糊】│【高斯模糊】命令,在对话框中设模糊【半径】为2,单击【好】按钮关闭对话框。

打开【图层】菜单,选择【拼合图层】命令。

拼合图层后的效果如图1所示。

三、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2、写出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体会

实验二图像的合成、图层、路径与通道的使用

建议2~4学时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多层图像信息的合成方法

2、熟练掌握使用滤镜、图像模式转换、色阶调整和通道合成

制作用到的菜单及工具:

使用的菜单:

【文件】、【滤镜】、【选择】和【图像】、【图层】等。

使用的工具:

【设置前景色】、【油漆桶工具】和【渐变工具】、【文字工具】、【移动工具】、【魔棒工具】等。

使用的浮动面板:

【通道】、【图层】浮动面板。

二、实验内容

1、将图像经过Photoshop处理后形成一种木雕画效果,如图所示。

最后效果

制作步骤:

(9)开一副如图1所示的RGB图像文件。

1木雕源图

(10)

给图像勾边。

打开【滤镜】菜单,选择【风格化】│【查找边缘】命令,完成勾勒图像边缘工作;打开【图像】菜单,选择【调整】│【色阶】命令,调整色阶以增强边缘的对比度,使边缘更清晰。

(11)把RGB模式转换为灰度模式。

打开【图像】菜单,选择【模式】│【灰度】命令,把RGB模式转换为灰度模式。

(12)抹平图像中的斑点。

打开【滤镜】菜单,选择【杂色】│【蒙尘与划痕】命令,给对话框中的【半径】和【阀值】设适当数值,使杂点尽量消失。

如果必要可再调整色阶。

(13)产生浮雕效果。

打开【滤镜】菜单,选择【风格化】│【浮雕效果】命令,在对话框中,设【角度】:

180,【高度】:

5,【数量】:

100,单击【好】按钮关闭对话框,使图像产生如图2所示的较强浮雕效果。

(14)选取与复制。

打开【选择】菜单,选择【全选图像】命令,选中图像;打开【编辑】菜单,选择【拷贝】命令,将其复制到剪贴板中;之后,关闭该文件。

(15)新建文件。

打开【文件】菜单,选择【新建】命令,在对话框中,为新文件设定与前一文件相同的宽度、高度和分辨率,【模式】:

RGB颜色,【内容】:

白色。

(16)设前景为浅黄色,用【油漆桶工具】填充画板,或用【渐变工具】作一渐变色。

(17)建立通道。

打开【通道】面板,单击面板上的按钮弹出菜单,选择【新通道】命令,命名为4通道;打开【编辑】菜单,选择【粘贴】命令,将剪贴板中的图像复制到4通道;之后,单击RGB通道,使其成为当前工作通道。

(18)用通道合成运算产生压模效果。

打开【图像】菜单,选择【应用图像】命令,在对话框中,设【通道】:

4,【混合】:

变暗,【不透明度】:

100%。

运用灯光特效。

打开【滤镜】菜单,选择【渲染】│【光照效果】命令,在对话框中,设【光照类型】:

全光源,并适当调整光源中心点位置,最后效果如图所示。

2、将“火烧赤壁”制作成燃烧状的特效文字,如图所示。

三、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2、写出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体会

实验三图像处理钢笔与路径及描边的使用

建议2学时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钢笔工具与路径的使用

2、熟练掌握特技变换

3、掌握羽化与描边功能的使用

制作用到的菜单及工具:

使用的菜单及命令:

【文件】、【编辑】│【定义画笔】和【滤镜】│【渲染】等。

使用的工具:

【文字工具】、【矩形选取框工具】、【设置前景色】、【设置背景色】、【油漆桶工具】、【自由钢笔工具】、【喷枪工具】、【直接选取工具】、【魔棒工具】、【渐变工具】等。

使用的浮动面板:

【图层】和【路径】浮动面板。

二、实验内容

1、将“我心飞翔”制作成呈曲线运动的文字,效果如图下所示:

第1题制作步骤:

(19)建立新图像文件。

打开【文件】│【新建】菜单,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作如下设置:

选取适当的宽度、高度和分辨率,【模式】选:

RGB颜色,【内容】选:

白色。

(20)准备定义文字画笔。

用【文字工具】输入“我心飞翔”,并用工具选项栏设定字体、字号,单击选项栏右边

按钮以确认文字输入。

(21)将“我心飞翔”定义为画笔。

用【矩形选框工具】选取文字,打开【编辑】菜单,选择【定义画笔】命令。

之后,将【我心飞翔】文字层拖入层面板垃圾箱中。

菜单和文字层参见1图。

图1定义文字画笔

(22)单击【设置前景色】工具,设前景为深蓝;单击【设置背景色】工具,设背景为白色,并用【油漆桶工具】填充前景色至图像中。

(23)产生云彩效果。

打开【滤镜】菜单,选择【渲染】│【云彩】命令,图中随即获得云彩效果。

(24)用【自由钢笔工具】在画板上拉出弯曲路径。

(25)设前景为蓝色、背景为黄色。

(26)选喷枪工具并设间距。

单击【喷枪工具】,从喷枪工具选项栏中选择【我心飞翔】画笔使其成为当前画笔,如图6.36所示;再击此画笔,从弹出的对话框中设定【间距】为:

1%,再击画笔关闭对话框。

(27)设置喷枪工具。

单击喷枪工具选项栏最右边的【动态画笔】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颜色】设为:

渐隐,【步长】设为:

100。

如图2所示。

(28)

图2描画文字画笔飞翔路径

(29)沿着路径填充。

单击【路径】浮动面板右边按钮,选择【描边路径】命令,再从【描边路径】对话框中选喷枪工具,单击【好】按钮。

图3是沿路径填充的效果。

(30)选取待删除路径点。

单击【直接选取工具】后,在按Shift键的同时,单击路径中各点,以选中这些点(最后一点除外)。

(31)删除所选路径点。

打开【编辑】菜单,选择【清除】命令清除所选路径点,操作结束后,图像中只剩下最后一点,如图4所示。

(32)重复步骤十,填充最后一点构成的路径,将“我心飞翔”文字拉回到前面。

如图4所示。

把【路径】浮动面板中的【工作路径】拖进该面板的垃圾箱中。

图4文字拉前的效果图

图3用喷枪填充的效果图

(33)用【魔棒工具】选取图中文字,在选取时加按Shift键以选中全部文字。

(34)修改前景、背景色(也可不改),用【渐变工具】在文字范围作渐变。

运用【镜头光晕】滤镜。

打开【滤镜】菜单,选择【渲染】│【镜头光晕】命令,从弹出的对话中调整【光晕中心】点的位置,并适当选择【镜头类型】,为文字作透镜闪光处理,最后效果如图所示

2、将“第一百货商店”文字制作成霓虹灯招牌效果,如图所示

三、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2、写出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体会

实验四文字与图片的集成及自行编辑的渐变色的使用

建议2学时

一、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文字的输入、导入文本

2、掌握绘制、导入图片,并进行相应设置

3、学习利用现有图片制作标签、招牌

4、掌握用渐变的明暗变化或颜色变化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选择适当的背景图制作成酒瓶标签,其效果如图所示

2.用自行编辑的渐变文件去制作像框,其效果如图所示。

(1)用的菜单及工具

●使用的菜单:

●使用的工具:

●使用的浮动面板:

第2题制作步骤

(35)新建文件。

打开“文件”菜单,选择“新建”命令,在“新建”对话框中,适当选择宽度、高度尺寸(22cm×15cm),“分辨率”:

72像素/英寸,“模式”:

RGB颜色,“内容”:

白色。

(36)为自编渐变文件准备。

将前景和背景分别设为黑白色,单击“渐变工具”,从选项栏的渐变工具组中单击“线性渐变”工具,得到黑白渐变。

(37)自编渐变文件。

单击选项栏左边的渐变色框,随即打开“渐变编辑器”窗口,如图1所示。

在窗口中作如下设置:

渐变样式预置框

渐变编辑预览框

图1渐变编辑器

“渐变类型”设为:

实底,“平滑度”为:

100%,之后,在渐变编辑预览框下边线处点击鼠标,每按一次,即得一“颜色”色标。

依据下列数据从左至右点按鼠标,并逐一调整“颜色”色标的位置和RGB颜色值:

1%-RGB(9,9,9);

2%-RGB(73,73,73);

4%-RGB(40,40,40);

5%-RGB(111,111,111);

6%-RGB(11,11,11);

7%-RGB(6,6,6);

8%-RGB(6,6,6);

9%-RGB(63,63,63);

10%-RGB(63,63,63);

11%-RGB(81,81,81);

12%-RGB(8,8,8);

13%-RGB(0,0,0),将颜色中点设为92%;

14%-RGB(78,78,78),颜色中点设为80%;

15%-RGB(30,30,30);

16%-RGB(50,50,50)。

其编辑所得各颜色色标的排列情况如图1所示。

至此,渐变预览框中出现的就是本例将要用到的渐变样式。

(38)保存渐变文件。

在6.54的窗口中输入新建渐变的名称:

photo_frame,之后,单击“新建”按钮,结果新建渐变出现在该窗口的渐变样式预置框中,单击“好”按钮退出该窗口。

接着,打开“编辑”菜单,选择“预设管理器”命令,随即弹出如图2所示“预设管理器”窗口。

图2用预设管理器窗口保存渐变文件示意图

将预设类型设为:

渐变,用鼠标单击前述步骤建好的渐变样式之后,单击“存储设置”按钮,弹出如图3所示“存储”对话框,选取合适的名称将该渐变以文件方式保存在Gradients文件夹中。

退回图2,单击“完成”按钮结束存盘。

以后,自建的渐变便可随时调用了。

图3保存渐变文件对话框

(39)确定像框选区。

打开“图层”菜单,选择“新建|图层”命令,新建一图层,并将其命名为“左框”。

单击“矩形选框工具”,在图中画出一选框作为待制作像框的范围。

(40)像框左边框渐变。

单击“渐变工具”,从渐变工具选项栏中点选前面自建的渐变样式,按住Shift键,用鼠标从选框的左边线拖到右边线,得到如图4所示渐变。

(41)像框上边框渐变。

保持选区,如上步骤,新建一层,命名为“上框”,用同样渐变样式,按住Shift键,用鼠标从选框的上边线拖到下边线,得到如图5所示渐变。

完成后取消选区。

 

图4图5

(42)裁减、压缩左框渐变。

点击图层浮动面板中“上框”层前的“眼睛”图标,将“上框”层暂时关闭,置“左框”层为当前层。

将图4中右边仅为黑白渐变的部分剪去。

接着,打开“窗口”菜单,选择“显示信息”命令,得到信息浮动面板,之后,打开“编辑”菜单,选择“自由变换”命令,压缩左框宽度,使“信息”浮动面板中“W”:

2.4cm,最后确定压缩效果。

如图6所示。

(43)裁减、压缩上框渐变。

如上步骤,用图层浮动面板暂时关闭“左框”层,打开“上框”层,置“上框”层为当前层。

将图5中下边仅为黑白渐变的部分剪去。

打开“编辑”菜单,选择“自由变换”命令,压缩上框高度,使“信息”浮动面板中“H”:

2.4cm,以保证其高度与“左框”层的宽度相同,最后确定压缩效果。

如图7所示。

(44)

图6图7

(45)使左框与上框对接。

用放大镜工具将图像放大,用“多边形套索工具”,从“上框”层的左上角顶点起,勾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按住Shift键,确保套索路径呈45°角,如图8所示。

闭合路径后,删除“上框”层内的选区图像。

使“上框”层与“左框”层的渐变完美对合,如图9所示。

图8图9

(46)

获得“右框”层和“下框”层。

用图层复制命令,复制左框和上框,将“左框”层副本更名为“右框”,“上框”层副本更名为“下框”,从下到上依次按照左框、右框、下框、上框的顺序排列图层。

先将“右框”层用“编辑|变换”命令水平翻转,再和“上框”层对接,并保证上边界和右边界对齐;又将“下框”层垂直翻转,再和左右框对接,并使其与左框实现完美对合。

如图10所示。

图10

(47)使像框右边两个直角完美对合。

用“多边形套索工具”勾出选区,结合“剪切”命令删除像框右上角、右下角的多余部分。

方法同第10步。

到此为止,像框就基本成形,如图11所示。

 

图11

(48)为像框上色。

单击图层浮动面板下方的“

”图标,得到如图12所示“色相/饱和度”对话框,按图设置色相和亮度均为0,饱和度为37,包括选中“着色”复选框,单击“好”按钮,于是,在所有图层之上新建一个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不要选择和前一层编组。

像框上色的结果如图13所示。

图12

 

图13

(14)往像框中加入相片。

打开一幅图片,用“矩形选框工具”将其选中,打开“编辑”菜单,选择“拷贝”命令,将图片复制到剪切板上。

将像框文档作为当前文档,将像框内部空白区域选中,打开“编辑”菜单,选择“粘贴入”命令,得到如图14所示结果。

图14效果图

三、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2、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体会

实验五图像增强

建议1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基本的图象增强方法,观察图象增强的效果,加深对灰度直方图的理解。

熟悉图象格式、颜色系统间的转换。

2、对比度增强,灰度变换,直方图均衡化,图象平滑,图象锐化。

二、实验内容

1、对比度增强

1)在Photoshop中打开一黑白灰度图象文件。

2)在图象菜单中选直方图项,观察原始图象的直方图。

3)在图象菜单调整子菜单中选亮度/对比度项,调节对比度滑块,观察图象变化。

4)在图象菜单中选直方图项,观察处理后图象的直方图,并同2)中的直方图比较。

2、灰度变换

1)在Photoshop中打开一黑白灰度图象文件。

2)在图象菜单中选直方图项,观察原始图象的直方图。

3)在图象菜单调整子菜单中选反相项,观察图象变化。

4)在图象菜单中选直方图项,观察处理后图象的直方图,并同2)中的直方图比较。

5)画出灰度变换曲线。

6)在编辑菜单中选返回项,恢复原始图象。

7)在图象菜单调整子菜单中阈值项,调节阈值色阶滑块,观察图象变化。

8)在图象菜单中选直方图项,观察处理后图象的直方图,并同2)中的直方图比较。

9)画出灰度变换曲线。

3、直方图均衡化

1)在Photoshop中打开一黑白灰度图象文件。

2)在图象菜单中选直方图项,观察原始图象的直方图。

3)在图象菜单调整子菜单中选色调均化项,观察图象变化。

4)在图象菜单中选直方图项,观察处理后图象的直方图,并同2)中的直方图比较。

4、图象平滑

1)在Photoshop中打开一黑白灰度图象文件。

2)在图象菜单中选直方图项,观察原始图象的直方图。

3)在滤镜菜单模糊子菜单中选进一步模糊项,观察图象变化。

4)在图象菜单中选直方图项,观察处理后图象的直方图,并同2)中的直方图比较。

5)在编辑菜单中选返回项,恢复原始图象。

6)在滤镜菜单模糊子菜单中选高斯模糊项,观察图象变化。

7)在图象菜单中选直方图项,观察处理后图象的直方图,并同2)中的直方图比较。

5、图象锐化

1)在Photoshop中打开一黑白灰度图象文件。

2)在图象菜单中选直方图项,观察原始图象的直方图。

3)在滤镜菜单锐化子菜单中选进一步锐化项,观察图象变化。

4)在图象菜单中选直方图项,观察处理后图象的直方图,并同2)中的直方图比较。

5)在编辑菜单中选返回项,恢复原始图象。

6)在滤镜菜单锐化子菜单中选USM锐化项,观察图象变化。

7)在图象菜单中选直方图项,观察处理后图象的直方图,并同2)中的直方图比较。

8)在编辑菜单中选返回项,恢复原始图象。

9)在滤镜菜单风格化子菜单中选查找边缘项,观察图象变化。

10)在图象菜单中选直方图项,观察处理后图象的直方图,并同

(2)中的直方图比较。

11)在编辑菜单中选返回项,恢复原始图象。

12)在滤镜菜单风格化子菜单中选照亮边缘项,观察图象变化。

13)在图象菜单中选直方图项,观察处理后图象的直方图,并同2)中的直方图比较。

6、模板匹配

1)在Photoshop中打开一黑白灰度图象文件。

2)在滤镜菜单其他子菜单中选自定项。

3)在自定界面中输入点模板。

4)按“确定”键。

5)观察处理后图象。

6)在编辑菜单中选返回项,恢复原始图象。

7)在滤镜菜单其他子菜单中选自定项。

8)在自定界面中分别输入线模板、方向模板,重做(4)-(5)。

9)在Photoshop中其他黑白灰度图象文件,重做

(2)-(8)。

三、实验报告要求

1、分析图像处理过程的不同;

2、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体会。

 

实验六音频的编辑与处理

建议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结合第4章内容,了解不同数字音频指标对所生成声音文件音质的影响。

2、掌握音频播放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3、利用声音编辑工具软件录制声音文件,并对声音文件进行简单的编辑和特殊效果处理。

4、了解不同编码算法对音质的影响。

5、比较wav文件与midi文件在格式、容量及声音效果上的不同。

二、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及材料

设备:

多媒体计算机;耳机;

软件:

Windows的“录音机“软件;CoolEdit;其他素材处理软件根据需要自选。

材料:

CD唱片;声音素材光盘;其他媒体素材(自选)。

三、实验知识准备

1、使用CoolEdit录制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可由录音机、CD唱机等输出的模拟音频获取。

首先保证外界音源设备与声卡的LineIn接口正确相连。

步骤1:

选择【开始】/【程序】/【CoolEdit】/【CoolEdit】,打开CoolEdit,如图1所示。

图1CoolEdit主界面

 

步骤2:

单击工具栏的【Record】按钮,如图2所示。

图2CoolEdit的工具栏

出现【NewWaveform】对话框,分别选择【SampleRate】为44100,【Channels】为【Stereo】,【Resolution】为【16-bits】,单击【OK】按钮开始录音,如图3所示。

图3【NewWaveform】对话框

步骤3:

录音结束,单击工具栏的【Stop】按钮完成录音,如图2所示。

步骤4:

执行【File】/【SaveAs…】,打开保存对话框,如图1.10所示。

选择好路径,文件名存为【示例1_2】,保存类型选【WindowsPCM(*.Wav)】,单击【保存】完成对音乐文件的录制。

图4保存【Music.wav】音乐文件

2.使用CoolEdit进行混音处理

步骤1:

打开【示例1_1】,执行【Edit】/【Mixpaste…】命令,打开【Mixpaste】对话框。

如图5所示。

图5【Mixpaste】对话框

1)在Volume框中,【VolumeL,R】代表左右声道音量,若为单声道文件,则只有一个声道音量调节,若选中【Invert】,则文件在被粘贴前声音数据将会颠倒。

当【Lockleft/Right】被选中时,左右声道调节钮将被锁定,调节时将一齐变化。

2)在合成方式框中,选定【Insert】,则被粘贴的文件插入当前文件之中。

选定【Overlap】时,则被粘贴的文件不会取代当前文件中的选定部分,而是以选定的部分与当前文件叠加。

若被粘贴的文件比当前文件的选定部分长,则超出范围的部分将继续被粘贴。

选定【Replace】,则被粘贴的声音文件将覆盖源文件。

选定【Modulate】,则被粘贴的声音文件与当前文件一起调制,即将每采样点的幅值相乘混合后输出。

激活【Crossfade】,输入时间(ms),则在粘贴前后粘贴的文件有一定的淡入淡出。

3)在选择被粘贴的文件来源框中,选中【FromClipboard】表示被粘贴的文件来源于剪贴板。

【FromwindowsClipboard】表示被粘贴的文件来源于Windows剪贴板。

【FromFile】表示被粘贴的文件来源于新文件,单击【SelectFile…】按钮可选择文件。

4)【Looppast】指粘贴文件的次数。

在本实验中设置【VolumeL,R】为90,选中【Overlap】,设置【Crossfade】值为50,选中【FromFile】,单击【SelectFile…】选择作为背景音乐的文件,【Looppast】为1,单击【OK】完成设置。

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