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397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表演课课程大纲.docx

表演课课程大纲

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表演专业的主干课,学时多、学分高,既要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实践掌握表演技能和技巧.

上:

让学生逐步了解和初步掌握诸元素及元素间的有机联系,达到消除紧张,放松自己,解放天性,能够让学生在自己假设的规定情境中还原生活,真实地积极地有机行动,能独立完成单人行动小品的构思和表演。

下:

仍是表演基础教学阶段,要求学生进一步解放天性,通过交流元素的学习,能掌握与对手进行真实有机的交流。

通过动模,人模的训练初步了解人物创作的基本方法,建立正确的创作方法和观察生活能力-—源于生活、还原生活到高于生活.创作并表演观察生活小品.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理论阐述:

a、什么是表演,影视表演与其他表演的根本区别,在假设的情况下以假当真、假戏真做、掩盖自己、冒充别人;

b、表演艺术的主要特征:

①虚构及假定性;②当众;③是一门行动学;④再创造(二度创作);⑤是时间艺术也是空间艺术;⑥是一门综合艺术.

基本要求:

学生做好笔记,了解什么是表演及基本特征

2、游戏与练习。

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游戏能初步解放天性,自如地进入表演练习:

a、“发疯练习”;b、当众思维练习;c、肌肉松弛练习;d、艺术操;e、苦笑练习;f、编故事等。

3、各种表演证实练习。

内容上可做四种证实即:

a、物体证实;b、环境证实;c、动作证实;d、情绪证实等。

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与初步掌握表演诸元素及元素间的有机联系,通过练习,学生能开展想象力,增强假设能力及信念感、感应力,注意力集中等。

学会对生活有逻辑有顺序的组织能力,真实的还原生活。

4、感觉练习:

阐述什么是感觉,演员的三种感觉。

a、生理性感觉;b、心理性感觉;c、人物的自我感觉。

①做各种感觉练习:

包括静态种的生理感觉、动态中的各种生理感觉、情绪感觉、心理性感觉(人物自我感觉到二年级再进入)。

②示范感觉练习:

包括闻花-—发现花、观花、赏花、闻花、摘花、被花刺到、公园一角.

基本要求:

让学生能够以假当真,找到真实的感觉并反应出来.

5、无实物练习:

a、什么叫无实物练习;b、为什么要做无实物练习;c、怎样做好无实物练习。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在观察(熟悉)生活的基础上根据生活的真实,形体动作组织的逻辑顺序构思好无实物练习,通过无实物练习达到训练演员的想象力、注意力集中、信念感,按照生活组织动作的能力,掌握重要环节:

三感(分寸感、质感、重量感)、两性(真实性、逻辑顺序性).

6、行动

a、行动是戏剧艺术、演员艺术的基础;b、行动的三要素:

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

基本要求:

懂得怎样行动;行动是纲;c、行动练习:

三个动作组成一个行动—-敲门、洗衣、过河等。

7、规定情境与行动的关系和行动练习。

基本要求:

能在规定情境中组织行动练习。

8、在自己假设的规定情境中真实的、积极的有机行动—-单人行动小品

9、加工与初排

10、细排

8、9、10基本要求:

a、在表演中以行动为纲组织动作;

b、要有一个具体的自己假设的规定情境;

c、行动要积极;

d、行动中要有困难和障碍.

1、复习和巩固单人行动小品。

2、交流与适应:

a、理论阐述;b、从游戏到交流练习;c、无言交流练习;d、有言交流练习;

3、动物观察及模拟训练。

4、人物观察及模仿练习。

5、观察生活练习。

6、观察生活小品:

a、观察生活小品初排;b、观察生活小品定稿、细排。

基本要求:

表演

(一)下依然是表演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能在上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交流适应这一重要表演元素,能在表演中进行真实的、有机的交流和适应;并通过观察生活、深入生活进行由表及里,由外到内,从现象到本质的筛选和提炼,组织成观察生活小品,逐渐向人物塑造过渡。

影视表演教学计划

第一阶段

片段阶段教学指从小说、影视文学及戏曲折子戏、话剧剧本中选择改编对教学有意义的片段进行教学排演。

第一阶段是小说与影视作品片段排练,因为小说与影视比之话剧有更多的叙事及人物心理描述,有更丰富的文学特点,学生掌握起来更容易些.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不长,理解能力有限,生活阅历少的原因,所以在第一阶段教学我们重点是在改编,一是要让学生了解我们改编的是取自艺术作品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作品全部,这样,在我们选取的时候就要有一个标准,是适合演出的需要。

二是根据原作,在充分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必须经过自己的二次艺术加工,最后完成的实际是自己的作品。

什么样的文学作品适合改编?

第一,这个作品应该能打动自己,让自己有创作的冲动。

选择之初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不要被作品的名气和围绕在作品上面的光环所迷惑,应该是自己一读就爱不释手,又能反复阅读的作品。

第二,作品要适合在舞台上演出,最根本的一条是有没有“戏”就是指故事性(戏剧冲突),另外,由于舞台的特点,舞台上所有的活动必须限制在小小的舞台空间中,限制在规定时间发生的事情。

在文学作品改编阶段,要求必须遵循“三一律”的创作规律,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事件完成作品。

如何进行文学作品的改编?

第一,规定情景的设定。

舞台艺术是行动的艺术,而行动必须是要有目的的,不是盲的,它只能是在特定的情况之下出现的非如此不可的行为,这就是规定情景。

第二,故事的设定。

故事的好坏与否决定了作品的成功与否,故事的线索越集中,越容易集中笔墨来叙述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所以要抓好主要矛盾,抓住了,就能看清故事的发展脉络、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个戏的走向。

第三,人物的设置。

在改编作品时,经常会出现选取的一段情节搬上舞台后观众看不懂,那么其中问题就有人物的设置,要根据情况,仔细斟酌,可以增添作品里曾经出现过的或者没有出现过的人物来帮助情节讲述,也可以删除在选取的情节中不需要的人物。

教学选材有:

①小说片段

《阿Q正传》《夜店》②电影及电视剧片段

《霓虹灯下的哨兵》《红岩》

第二阶段

话剧片段是这一阶段的主题部分。

舞台剧的实践对培养演员的演技及掌握一整套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具有许多优势和特别意义。

话剧剧本没有小说、影视剧本那样的人物心理描述,所以对学生难度较大,在第二阶段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一套正确的塑造角色的方法是关键,是核心问题。

(一)如何读剧本,分析剧本?

第一,熟读剧本.一定要仔细反复阅读剧本,不是泛泛浏览,而是理性参与其中,进行真正的分析。

第二,了解时代背景。

人物的心态,生存状态,包括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查阅大量的图片影像资料,写人物自传。

第三,分析剧本。

必须从剧作的总体上来看待角色,而不是马上投入到角色的细部去,所以学生在分析时写下动作总谱。

(二)如何塑造人物?

第一,在剧本的规定情景下塑造人物.首先必须认识人物,从角色的最高任务开始,最高任务的确定,通过分析剧本分析人物找到人物的贯穿行动和最高任务,最高任务贯穿作品始终,从这一点出发,很好的把握角色在作品中的种种地位与关系.

第二,尽快的在心中建立一个比较明确的心象。

内心有对角色的构思,创造出角色的形象.那么怎样建立心象呢?

①熟读剧本。

②从生活中攫取创作源泉。

找人物时,先从类型入手,形成典型.

第三,创作形象.从心象出发创作形象,对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了解,对角色的外形进行选择.

(三)排练

第一,坐排a,教师和学生座谈,讨论分析剧本的时代背景,人物的主要矛盾,人物关系b,对台词,采用各种方法对台词(①使学生在对台词中找到人物的动作和行为走向,②在对台词中帮助学生挖掘台词中的潜台词,找出台词的动作性,③在对台词中帮助学生达到真听真看,真的交流)。

第二,动作构图。

根据学生和剧本的情况分为4种a、教师把片段开个头,学生自己往后排b、学生自己先排练,教师再做指导c、教师指出大概调度,学生去丰富内容d、教师可以挑出片段中较难部分排练,其于部分留给学生。

第三,细排.经过几轮排练和修改选择后,对保留下来进行考试汇报的片段进行仔细加工。

教学选材有:

《雷雨》:

(繁漪与周萍)(周朴园与鲁妈)

(周冲与四凤)(四凤与周萍)

《日出》:

(李石清与潘月亭)(陈白露、王福升与小东西)、

(李石清与其妻)。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是教学规定片段,指教师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针对性的选择教材,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问题。

并能更好的地发挥学生的创作个性与创作优势。

这一阶段以中国戏曲剧目与外国话剧为主,由于风格、体裁、社会背景以及表现手段上的不同,所以难度较前两个教学阶段有所加大,这个阶段的教学过程有:

(一)根据学生情况选择片段。

1、把握从量变到质变这个原则,让学生多做多实践.2、把握均衡的原则,做到每人都有,份量大致相当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二)合理分配角色。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安排角色,目的是弥补和纠正学生的不足和缺点。

(三)进行详细的座排与案头工作。

1、给学生仔细讲解大量片段的风格样式(外国和戏曲),2、要求学生大量翻阅图书影像资料,建立心象.3、细致的对词,达到不同的风格语言有不同的要求(外国戏大多要求语速要快,语调偏高,戏曲则要求程式化)。

(四)合理安排时间排练。

每4课时做到排两个片段,按剧团导演排练方式要求学生。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学生已基本了解片段教学阶段的规律和要求,所以在第四阶段实行半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规定较难剧目和学生自选片段相结合,古今中外、风格样式不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进入高年级进行完整人物形象塑造做最后的冲刺。

教学过程有:

(一)选择整理材料.师生一起选择和整理材料,确定剧目。

(二)学生自行排练,教师指导。

(三)每半月集体回作业一次,教师点评.

(四)两至三轮后定下最终考试举目,进行排练。

影视表演课的部分名词

一、感觉,信念与真实

影视艺术是感觉的艺术,感觉对了一通百通。

信念:

就是指将剧本中一切虚构的事务都看成真实存在的东西,相信是真的就是信念.信念也是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1、模仿:

指外部仿效,是表演的最初形式,也是演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没有模仿也就谈不上表现力(外部动作,从人物的外部入手)

2、模拟:

指内心的体验(人物内部的特点)

创造:

必须在观察生活素材的基础上去进行创造,观察生活要细,模仿要像,体验要深。

表现要精.

三、想象

想像是情绪恢复的重要手段,是表演创作的重要心理技术,在原有感情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就是想象.

1、什么是注意力集中?

根据角色明确的目的,把自己的注意力控制在一定的创造性的“注意圈”的注意范围。

并时时不停的有机的注意一个必要的对象就是注意力集中。

2、什么是影视艺术的注意?

影视艺术的注意就是从有意识强制的开始达到自然有机的注意。

3、什么是交叉注意?

注意力同时分散到几个对象上。

4、什么是动作、行动、行为?

动作:

是指人体外部看得见的具体的属于身体四肢的形体活动。

行动:

是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通过动作和语言完成动作的过程(是一个有目的、由动作和语言完成的活动过程)动作和语言是完成行动的手段。

在一定规定情境下受意识支配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

行为:

是涉及到人的思想品质,通过行动,动作揭示人的思想品质(是行动的抽象,涉及人的思想品质)。

5、什么是戏剧动作?

是有思想有目的,凡属于人类行为的动作,不同于实际生活的动作,实际生活中人们自己的行动是自然形态的,而戏剧动作是经过选择加工的,具有表现性质的,由意志产生,有一定属于人类行为的活动。

6、戏剧动作三元素是什么?

①做什么?

②为什么?

③怎么做?

①动作即我做什么。

②即目的我为什么做。

③调度即我怎么做(适应)

行动的特点在一定的规定情境下完成的、有意识支配、都有一定的目的、行动的目的就是改变行动的对象、都是心理行动和形体行动的统一体、停顿是特殊的行动

7、假设的作用有哪些?

①假设是创造的开端②它能在短期内引起心理的变化与变动③能推动想象,能够触发幻想④能激起内部和外部的活动,是内心创造活动的推动力和刺激物。

能推动创造进一步附合逻辑的发展。

8、假使的种类?

①单层假使②多层假使③有魔力的假使.

9、什么是规定情境?

剧本的故事情节,剧本的事实,事件,时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生活环境,人物关系。

布景,服饰,照明,音响效果,演员与导演,对剧本的理解,即一个演员在他的角色创造过程中剧本所规定的一切东西都属于规定情境,演员在创造角色中所规定的一切都是规定情境,规定情境也是假定虚构的想象的规定情境,包括剧中的时代背景,剧中的时间地点。

10、规定情境和假使的关系?

①规定情境就是假使②规定情境和假使是一种想象和虚构③规定情境是假使的发展能引起心理活动的变化。

11、动作的种类?

①心理动作(包括表情动作和语言动作)②形体动作。

12、什么是反动作?

就是主观的活动受到客观的障碍,而克服障碍就是反动作。

13、什么是情绪?

内心情感通过动作表现于外就是情绪.

14、什么是信念,信念与真实感的关系?

把一切虚构的东西都看成真实存在的东西,把人为假的关系都看成相信它是真的关系就是信念。

信念与真实感的关系:

①信念只是凭想象把虚构的一切取符合理化,把虚构的想象成真的取符合正确而严肃的态度,信你的对象是真的,信念自己对他的态度来创造真实感②只有自己相信观众才能相信、自己感到真实观众才能感到真实。

如果对象态度不对就不能产生信念真实感③演员要有像儿童般的真实态度,能坚定不移的以假当真④没有信念真实感就不能进行创造,就不能生活在影视中,形体动作就不能做到真实可信⑤有了表演真实,演员在影视中要随时运用真实感来监督自己,戏剧的真实是相对的,它是产生在假使的信念上同时产生自我控制上。

15、什么是信念与真实感?

演员通过想象与假使,自己做的一切动作和情绪的表现都必须符合逻辑而产生的信念感与真实感。

16、什么是节奏、速度?

节奏是音乐术语,是音响运动,轻、重、缓、急所形成的,其中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规律,速度节奏由规定情境,对象的认识而产生态度的内在和精神表现,精神兴奋和内外合谐的动作,表现速度是情景的标志,速度是时间性的,它只能表现动作。

语言的快慢,节奏和速度是统一的。

17、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情绪恢复的重要手段,是表演创造的重要心理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影视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就是想象。

18、想象的标准是什么?

想象的标准是创造一条具体的内心视觉形象贯串线。

19、什么是交流?

交流有几种形态?

指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与对手之间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动作。

相互传递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指演员在表演时和某一对象相互传递和接受影响的心理现象,也就是与各种对象之间思想情感等活动的相互吸取与给予)

交流的形态:

①演员自我交流,即理智与理智,情感与情感,理智与情感.②演员与想象中的对象交流。

③演员与周围环境的交流。

④演员与演员之间的交流。

⑤演员与观众的交流.

20、交流在表演中的重要性?

①它是表演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

②就动作来说,影视上一切动作都是以演员之间的交流为基础,没有交流就没有影视表演的动作,没有了动作也就没有了交流.③演员之间的交流内容是内在思想精神活动。

没有交流,就没有内心的活动。

21、什么是适应?

指演员在表演过程与对手的交流时彼此做出的不同反映,并影响对手的一种技能,我们在不同环境中,不同关系中为达到不同的目的用的调节自己内部的外部活动的一种方法。

也是影响对方的一种助力。

22、松驰?

演员要做到当众孤独,消除紧张情绪,解放肌体,解放演员的创造天性。

23、什么叫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也叫情感记忆,是指演员创造角色中调动自己过去的体验过的感情和激情。

24、什么叫单位?

单位指一个完整的大剧本把它分成若干个小的单位,在这个小单位中找出它的事件冲突,人物关系,人物行动.

25、演员自身有哪三个特点?

二天从起床做的一系列动作形成一个行动链条叫行动链条,它是通过动作和行动来表现的。

27、如何观察生活?

观察生活的总要求?

①要用演员的眼光去观察。

②要紧紧抓住人物的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③演员在观察人物的同时还要观察事,观察环境.④演员要做到眼勤、手勤、腿勤,观察生活要做到三勤。

观察生活的总要求:

观察要细,模仿要像,体验要深,表现要精。

28、什么是小品?

小品是指短小的表演动作的作品。

一般是在同一时间里安排出一两个障碍中有可见的行动、情节简单、结构有趣、有吸引力,能表达一种健康的思想.

29、小品的要求:

环境具体,事件明确,动作真实,情节合理,立意清楚。

30、如何构思一个单人小品?

①从生活出发:

展开想象对直接间接观察生活的材料进行加工。

②要从事件入手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③从某种职业入手,什么人?

干什么的?

干什么职业?

为什么?

怎么干?

④从假设的内外规定情节入手。

31、如何加工整理小品?

明确小品事件划分单位段落,例如小品“约会"。

①打电话②准备情人来家③换装④化妆⑤等待⑥放音乐⑦客人来临。

小品练习:

①捉蛐蛐②捉蝴蝶

在表演某段小品时或做小品练习当中要注意视像(眼睛)内心独白,心理活动,要把虚构的东西看成真实存在的东西,看成真实存在的对象。

表演部分内容

一、交流

交流就是有对象的表演:

交流就是与他人的思想、动作、情绪的互相给予与接受。

进而言之,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与对手之间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动作等的相互传递、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交流主要有:

与对手演员(角色)之间的直接交流;

自我交流,即是演员(角色)理智与感情的斗争或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所形成的交流;

与不存在的或想象的对象交流,即演员与自己头脑中想象对象的交流;

与集体对象的交流,即在群众场面中演员同其他众多演员的交流或剧场中与观众的间接交流.

在影视演员的表演中,经常运用与想象对象交术。

演员要用具有内心根据的虚构把所体验到的思想情感与对手相互交流,要感觉到在言语交流和无言交流时彼此之间形成的内在联系(联结),如果使体验和情感合乎逻辑而有顺序地联系起来,就会发展成为一种交流的力量.

交流有外部的形体的交流过程;还有更重要的内部的精神的交流过程.如不能做到从内部交流到外部交流,也可用一些手法从外部达到内部,先激起交流过程,然后激起情感.

由于电影表演的特性,掌握言语交流有其特有的方式:

与对手处于同一画面中,可以直接交流;交流双方被分切在单独的画面中,演员要与想象的对手交流.

在自我交流时,人物处于画面中,独自与画面是同步的;人物处于画面外,独自与画面是对位的。

常以旁白和解说的方式,与想象的观众交流.

后期配音阶段,演员面对画面中人物的表演,要重新唤起人物内心的感受,使角色的言语交流与画面融合。

注:

本世纪四十年代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相继问世后,欧美国家一些学者、专家和戏剧家运用这些学科的某些原理和方法对表演艺术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新的交流理论,主要有:

交流的模式、交流这的信息反馈、多层次交流等。

2.*交流的练习:

哥哥在工作,妹妹去看书,哥哥把书抢来不许妹妹看,但妹妹对这本书很感兴趣,又把书偷到手,其实哥哥早就发现了,当妹妹拿书要走时,哥哥说:

“把书放下.”

一个技术不熟练的理发师给一个爱挑剔的客人理发,理发师越小心越出毛病,客人越看越不顺心。

星期六姐妹两人都在等自己的男朋友,都不想让对方发现,都想把对方支走,但谁都不肯走.外面有人,都认为是‘他’来了,跑出去,结果是邻居家来客,最后二人都明白彼此的意图了。

二、规定情境

1.规定情境是角色展开行动的依据和条件,它制约着角色行动的性质、样式和航速的心里活动。

同生活里一样,影视剧中脱离规定情境的动作是不存在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都是在一定的规定情境中进行的。

同样的动作,一旦改变了规定情境,则必然使人物动作的方式和心里活动发生相应的变化.

a)规定情境是演员扮演的角色面临身处的各种情况的总称。

包括剧本的情节、事件、时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人物活动的环境、人物关系、人物在此之前和此时此刻所处的境况等。

b)演员对角色感受得越具体、深入、敏锐,他的动作越鲜明、生动和恰如其分。

反之,动作就流于一般化。

c)演员要从剧本的情节、事件、人物关系及台词中去挖掘和丰富角色的规定情境,展开想象,真实地生活于规定的情境 中,从规定情境中出发去完成角色的行动任务,激起内心逼真的情感和有机思维。

*规定情境的练习:

5、夏天的深夜下着雨,去寻找心爱的小猫。

(注意:

当时的天气状况、寻找爱物的心情、找到前后的不同表现)

6、在炮火连天的前线,身负重伤,接通电话线。

三、

a)适应:

演员在表演中与对手交流时彼此作出各种不同反映并影响对手的技术。

b适应能力和作用有多种多样,而每一个演员都有自己独特的适应方式:

2。

每种新的生活条件(即:

环境、地点和时间)的改变都会使适应起相应的变化;

a)b、演员表达所体验到的每种情感,都要求有极细致的适应特点;

b)c、一切交流形式及在各种场合下进行交流都需要有相应的适应.演员在表演时必须善于去适应环境、时间和每种人物。

演员的适应有时能补充语言的不足,能把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东西传达给对方。

3。

适应的产生一般可分为二个步骤:

1、选择适应;  2、完全适应

a)适应在生活中通常是下意识完成的,但在当众创作时,下意识的适应只是在情感自然高潮的瞬间自行产生出来。

通过排练往往能寻找到准确的适应,当然有时也会在实拍过程中产生即兴的适应.

4.*适应的练习

7、你需要到城外去看朋友,希望在那里很愉快地度过一段时间,火车是二点开,现在已经一点钟了。

你怎么才能早点从学校里溜出去呢?

到底该怎么办?

(不但要骗过我,而且还要骗过你的全体同学)

8、在夜里,当大家都睡着的时候,你所用的适应方式跟你在白天当着人们的面所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用动作表达出来)

四、单位与任务

为了分析剧本和掌握人物的行动线,将整个剧本或角色按其一定内容划为若干段落.每一段即为一个单位。

演员在准备角色过程中,为了要求有比较细致的发挥,需要把大单位一步步分割为小单位,直到这些细小的单位能反映出所有典型的细节.在创作时,则要把有关的单位有机地造成最大单位,形成动作的‘航线'使演员不致失去整体感。

a)任务是指每个单位中所含有的一个创作任务,即角色要‘做什么'的意向、欲求。

在各种情境中,要达到生活的某一目标都会有若干障碍,每一种障碍都产生克服这种障碍的任务和动作,找到单位中的任务,是为了推动演员去执行任务,积极动作。

从单位中引出任务的心里技术是给单位想出一个最能说明其内在实质的名称并用动词来规定单位中的任务。

如:

我要争取他;我要压迫他;我要找到吃的等等。

b)真正的人生分出许多阶段。

c)如:

出生到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到死亡。

导演在拍一部戏时,为了方便,把剧本分成许多段落,同时,要适当地分别轻重来处理每一段落。

而演员也应把自己的角色由心情上分成段落去表演。

这主要是便利演员在镜头前逼真地创作。

d)如:

从前线侦察归来,发现敌人上房顶藏起来,被敌人发现、逃跑。

 那么如何侦察?

侦察什么?

藏到什么地方去?

演员要根据作者和导演的指示,想象补充,完成这任务,同时要分好段落。

e)第一段:

上房顶后看有没有人?

f)第二段:

看房上有否藏身之处?

发现一烟筒。

g)第三段:

到烟筒后休息一下,等到天黑。

h)第四段:

忽然听到声音,看是否敌人来了?

i)第五段:

发现敌人,不能马上开枪,看是否有退路,发现无路可逃,开枪,发现子弹没了,跳下房逃跑.

j)总之,表演的任务就是创作的任务。

3。

*单位与任务的练习:

9、去食堂吃饭,没有钱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