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一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441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一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一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一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一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一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一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一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一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一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一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一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一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一教学设计.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一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一教学设计.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一教学设计

课外古诗词

(一)

设计教师:

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

2、理解诗意

3、赏析诗句

4、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诗意,赏析诗句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掌握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文朗读视频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峨眉山月歌》

2、学习《江南逢李龟年》

一、导入新课: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在唐诗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会在不经意间邂逅李杜,李白的把酒问月,饮酒,赏月,他写的诗总是那么豪放;而杜甫,见证安史之乱的动荡的历史,他的诗吟唱着一曲盛世的悲歌。

今天让我们走进唐诗,走近李杜,感受他们诗的魅力,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初识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2、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这首诗大约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的时候)以前,他怀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

然而作者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3、诗歌朗读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朗读指导

(1)读音正确,读准语气。

(2)把握好感情的变化。

(3)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4、词语注解

半轮秋:

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平羌(qiāng):

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发:

出发。

清溪:

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

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君:

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

顺流而下。

5、明确诗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想念你啊!

6、内容理解

(1)诗歌前两句点出怎样的远游时令?

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点出远游的时令——秋夜;描绘了月映平羌江的美景。

(2)这首诗构思精巧,诗中连用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有何作用?

全诗用了五个地名,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使人感觉到行船之快,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3)《峨眉山月歌》借哪两种景物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的?

诗人借“山中月”和“江水流”两种景物来传送眷念之情,这样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

另外,诗歌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

7、赏析语句

(1)说说“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两个动词的妙处。

“入”、“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

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月影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2)选择一个角度对“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作赏析。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月亮人格化,并当作亲密的朋友看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8、课堂小结

年轻的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自然而然地流露在诗中,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

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

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而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三、学习《江南逢李龟年》

1.初识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有《杜工部集》。

2、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当时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沙)。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宫廷歌唱家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

和流落江、潭的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首诗。

3、诗歌朗读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朗读指导

(1)读音正确,读准语气。

(2)把握好感情的变化。

(3)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4、词语注解

李龟年: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

岐王:

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封岐王。

寻常:

经常。

崔九:

指殿中监崔涤,唐玄宗的宠臣。

在兄弟中排行第九。

落花时节:

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

指李龟年。

5、明确诗意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岐王府第里时常相见,崔九堂前您的音乐多次听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在落花时节又重逢李君。

6、内容理解

(1)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一语双关,蕴含着对人世沧桑、盛世不再的惋惜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7、课堂小结

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

诗中抚今思昔,世境的离乱,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

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了出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读者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

四、背诵古诗

背诵《峨眉山月歌》和《江南逢李龟年》。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学习《夜上受降城闻笛》

一、导入新课:

打开唐诗作品,乡思是唐代边塞诗中的独特主题。

借望月来写征人乡思,脱物寄情表达乡愁,昔日他们向往边塞、今日身置边境的军人的复杂感情,他们把乡思乡愁的细腻情感融入诗歌,真实感人。

今天让我们走进唐诗,让感情融入作者浓浓的乡愁之中,感受唐代征人的思乡之情。

二、学习《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荆州江陵人。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嘉州刺史,后人因称“岑嘉州”。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

他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

著有《岑嘉州诗集》。

2、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这首诗原有小注说:

“时未收长安”。

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3、诗歌朗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朗读指导

(1)读音正确,读准语气。

(2)把握好感情的变化。

(3)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4、词语注解

九日:

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故园:

故乡。

原诗注:

“时未收长安”。

  

强:

勉强。

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送酒:

此处化用陶渊明的典故。

据南朝梁萧统《南史·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重阳节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正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于是醉饮而归。

怜:

可怜。

傍:

靠近。

5、明确诗意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6、内容理解

(1)这首诗写到哪个传统节日?

从诗中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

重阳节;“九日”、“登高”“送酒”、“菊”。

注: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2)重阳节大家都喜欢登高,首句为何要说“强欲?

“强欲”二字,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诗人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

(3)第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效果如何?

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

读者会联想和猜测:

不知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

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4)“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抒发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之心和对平定战乱的渴望。

登高有望远思人的意义,诗中“故园”,表明诗人的思乡之情,此时写于长安被陷之时,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7、赏析语句

(1)“遥怜”二字别有韵味,请从艺术手法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加以简析。

  

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

8、课堂小结

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

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三、学习《夜上受降城闻笛》

1、作者简介

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

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

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

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

2、诗歌朗读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朗读指导

(1)读音正确,读准语气。

(2)把握好感情的变化。

(3)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3、词语注解

受降城:

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

   

回乐烽:

烽火台名,在西受降城附近。

一说,当作“回乐峰”,山峰名,在回乐县(今宁夏灵武西南)。

芦管:

乐器名,这里指笛子。

征人:

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4、明确诗意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5、内容理解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

大漠月夜图;荒凉、凄冷。

夜晚登城远望,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边城夜色,凄神寒骨。

(2)诗歌前两句的写景有什么作用?

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为后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作铺垫。

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

(3)诗歌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

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

6、赏析语句

(1)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沙比作雪,将月比作霜。

生动形象地渲染了边塞的荒凉、空寂的环境氛围。

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悲凉、幽怨之情。

(2)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不知”两字写出回家之期茫然,表现出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这两个词写出征人思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7、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

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

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

  

四、背诵古诗

背诵《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和《夜上受降城闻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