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482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4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docx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联考二模物化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上)

21.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

A.牛顿B.焦耳C.奥斯特D.法拉第

22.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

B.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3.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

B.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

24.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妙无穷.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不同B.雨后彩虹是由于光发生反射形成的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发生折射形成的D.日食和月食现象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造成的

25.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A.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B.用热值较高的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

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

26.下列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理现象,其中解释正确的是

A.放在水平讲台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因为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推课桌时会运动,而不用力推就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

C.足球在空中沿曲线飞行,是因为受到重力和踢力的共同作用

D.竖直上抛的足球飞行到最高处时,如果所有力突然消失,足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7.如图所示,物体G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0.2m.

已知G=18N,F=10N.这一过程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绳子自由端上升0.4mB.拉力F做功4J

C.动滑轮重为2ND.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

28.如图,小球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小球上下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小球向下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受的重力对小球做功

C.小球对弹簧施加拉力,弹簧对小球也施加拉力

D.小球上下运动过程中,动能与势能不断相互转化

29.某工厂通过一智能电路实现对甲、乙两机器工作状态的及时监控.机器都正常工作相当于开关断开,对应指示灯不亮,电铃不响;若任一机器出现故障相当于相应开关闭合,对应指示灯亮,电铃响.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3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

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A1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和变小

B.电压表V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

C.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31.我国科研人员研发了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使中国跻身该技术领域国际先进行列.

假如所有导体都成了常温下的超导体,那么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炽灯仍然能发光B.电动机仍能转动

C.电饭锅仍然能煮饭D.电熨斗仍然能熨烫衣服

32.为了研究光的传播,我们引入了“光线”,下列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通过小灯泡的亮暗,分辨电流的大小B.通过磁感线研究磁场的分布

C.通过水流来学习电流D.通过扩散现象感知分子的运动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每空格1分共25分)

33.某校科技节上,老师将液氮“倒”在装有超导物质的磁悬浮列车模型上,

由于液氮迅速汽化并  热量,超导物质降温后变为超导体,

使模型能悬浮在通电的环形轨道上.当模型在环形轨道上运行时,其运动状态  (填“改变”或“不变”).

34.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  (选填“红外线”“紫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适当的  (选填“红外线”“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35.如图所示.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所形成的虚像,

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

  进入了水中.

36.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2km的隧洞,火车完全在洞中的时间是  s,火车上乘客看见洞中的路灯在后退,乘客是以  为参照物.

37.美丽的鄂州“襟江抱湖枕名山”,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市区及周边的湖泊,可以大大减弱该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  大的特性;春夏季节,漫步在洋澜湖畔,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  现象.

38.图为某款雪地自行车,它的前轮被替换成滑雪板以增大受力面积,

减小  ;后轮则被改装成履带,可以增大接触面的

粗糙程度,增大  ,使该车便于雪地骑行.

39.小华质量为50kg,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他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a,他走路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g=10N/kg)

40.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可以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若西瓜的质量大于李子,则漂浮的西瓜受到的浮力  下沉的李子受到的浮力,西瓜的密度

  李子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1.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大众化的一种交通工具,小乔

对家里的电动自行车进行了测试,他骑车在平直

的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获得如图所示的速度v

和牵引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已知匀速

行驶时,电动机输入电压48V,输入电流5A,

由图可知,7~12s电动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为  N;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  %.

42.中国南海海底探明有大量的“可燃冰”,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  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使  kg的水从20℃加热至60℃.[q煤气=4.2×107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43.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1A”,乙标有“15Ω0.6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总电阻是  Ω;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V.

44.现在医学上使用的心肺机的功能之一是用“电动泵”

替代心脏,推动血液循环.如图所示,当线圈中的

电流从a流向b时,线圈的左端为  极,

此时活塞将向  运动.

三、解答题(共51分)

45.(6分)

(1)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如图所示为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其质量分布均匀,请在图中作出吊桥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绳拉力F的力臂。

(3)如图所示的插座和电灯(带开关)是组成家庭电路的常用器件,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器件分别正确连入电路中

46.(8分)压路机是一种利用碾轮的碾压作用,使土壤、路基垫层和路面铺砌层压实的工程机械,广泛用于筑路、筑堤和筑坝等工程。

某型号压路机质量为3×104千克,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20千瓦,g取10牛/千克。

求:

(1)如图所示该压路机在沥青路面辗压时,压路机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为

2×105帕,压路机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为多少牛?

压路机与路面的接触

面积为多少米2?

(1分+2分)

(2)该压路机发动机正常工作,压路机在沥青路面上行驶500秒,发动机所做的功为多少焦?

(2分)

(3)该压路机发动机正常工作,压路机在水平地面以4米/秒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则压路机的牵引力为多少牛?

压路机受到的阻力为多少牛?

(2分+1分)

47.(6分)现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逐渐普及,它们都采用电动机来获得动力。

某直流电动机的铭牌上标有“220V5.5kW”,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0.4Ω。

(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分)

(2)该电动机正常工作1h,消耗多少电能?

电动机线圈产生多少热量?

(2分+2分)

(3)在工作过程中,电动机因故障卡住无法转动,很快就闻到焦糊味道,请你从能量转化角度解释这个现象。

(1分)

48.(4分)某同学利用两支同样的蜡烛等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时,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作为平面镜。

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可以看到它在镜后的像。

再拿一支的蜡烛,竖立着在镜后移动,直到看上

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___。

(2)他在白纸上记下了两支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A、B分别

表示两支蜡烛,请画出该同学在S处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49.(6分)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

(1)为了测定纸锥下落的快慢,小明用频闪相机拍下某一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如图

甲所示.再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AC之间的距离是cm.由照片可知,

纸锥下落到B位置时受到的空气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纸锥下落到C位置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已知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照片的缩

放比例为1:

30,则纸锥经过B位置时的实际速度为m/s.

(2)实验中,小明还发现不同纸锥由静止释放下落相同高度所经历的时间不同.通过

观察分析,他猜想这可能与纸锥的锥角、锥边的长度、纸锥的质量以及纸面粗糙

程度有关.于是他利用同一规格的纸张按相同的方法制作纸锥:

先裁剪出一个圆,

再剪下一个缺口,最后用胶水将缺口两边粘合住,制作了a、b、c三个不同的纸

锥,如图乙所示.其中锥边r1>r2=r3,锥角α1=α2>α3.

①为了研究纸锥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与纸锥锥边长度的关系,小明应选择纸锥(选填“a”、“b”、“c”)来进行对比实验.

②在研究纸锥下落的时间与纸锥锥角的关系时,小明将a、c两个纸锥分别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落到地面,用秒表分别测出两纸锥下落的时间,再进行比较总结,得出结论.请你评估小明的实验方案并在现有器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评估意见:

改进方法:

50.(3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

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填“考虑”、“不考虑”)

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

挂钩码的个数。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

________

(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

平衡.

(3)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

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51.(4分)小凡同学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图如下图所示.

(1)在探究定滑轮时,照图乙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

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动滑轮时,照图丙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大于物重G的一半,与课本结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给出一条减小此差异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物重G/N

测力计的示数F/N

1

1.00

0.65

2

1.50

0.90

3

2.00

1.15

52.(7分)小明和小华同学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两个烧瓶A、B中盛有质量、初温相等的煤油,RA与RB是阻值不同的电热丝。

(1)RA与RB采用串联的连接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控制通电时间、相等。

(2)小明同学为比较RA与RB阻值的大小,用电压表分别测出RA与RB两端电压大小,发现UA”、“<”或“=”)。

(3)在相同时间内,可通过观察来

比较电流通过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多少;为了升温较快,

实验液体选用煤油而不选用水,主要是水的比热容

比煤油。

(4)小华想改装实验装置用来“测量煤油的比热容大小”,

则他们应将烧瓶A中煤油换成与其(选填

“质量”或“体积”)相等的水,并将电热丝RA换成

的电热丝。

测量时,水和煤油的初温均为t0,

通电一段时间后,水和煤油的末温分别为t水、t煤油,请写出煤油比热容的表达式:

c煤油=。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

53.(7分)一个额定电压是6V的小灯泡,其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0.3A.小组想测定这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两个规格分别为“10Ω1A”、“50Ω0.5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电源一只(电压为12V).

(1)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电路图,通过分析你认为小明应选用规格为的滑动变阻器。

(2)图b已连接了部分电路,请你根据图a所示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使

滑片向左移动时灯变亮。

(3)小组正确选择了滑动变阻器,将图b的电路补充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发光较暗,电流表有示数.任意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不变(示数不为零)且小于6V.具体原因是;若灯不亮,电流表示数为0而电压表有示数,可能故障是。

(4)小组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眼睛应注意观察,当时,

表明灯正常发光,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5)小组又通过实验测得小灯泡电流随电压变化曲线如图c。

由图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_______W。

 

命题:

初三物理备课组(物二模)(01机2014春)

初三物理二模试题参考答案

2014.6

50.不考虑旋转测力计未校零或两个滑轮的摩擦不同读数误差

51.变小忽略了测力计的重力动滑轮本身有重力将动滑轮的重力计算在提升的物体的重力里

52.

(1)通过RA与RB的电流

(2)<(3)温度计上升的示数快慢(或温度计变化的示数多少)大(4)质量与RB阻值相等

53.

(1)“50Ω0.5A”

(2)见答图

(3)将滑动变阻器的下面两接线柱(C、D)连入电路

灯丝断了

(4)电压表读数为6V(5)1.8

第1题~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蛋清遇浓硝酸变黄

C.煤的炼焦D.葡萄酿成葡萄酒

2.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使用节水型马桶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铁丝B.红磷C.酒精D.木炭

4.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不需要的仪器是

A.烧杯B.量筒C.蒸发皿D.玻璃棒

5.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水通电能分解,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6.野炊结束后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B.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7.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材料

重金属中毒—可喝鲜牛奶解毒

煤气泄漏—应关闭气阀、开窗通风

水泥、玻璃—都是无机材料

玻璃钢、铝合金—都是金属材料

C.化学与食品

D.化学与健康

蛋白质、淀粉—用碘酒可鉴别

糖类、油脂—组成元素相同

缺锌—易得侏儒症

缺铁—易得贫血症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1%的稀盐酸比35%的浓盐酸PH大

9.除去H2中混有的的少量HCl和水蒸气,下列装置和药品均正确的是

10.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

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

C.20℃时,100g水中加入20g甲可得到饱和溶液

D.50℃时,100g水中加入20g乙并降温至20℃,

溶液由不饱和变饱和

第11题~第15题,每小题有1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

一个且正确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1.第四类新材料——玉米塑料由乳酸(C3H6O3)合成。

下列关于乳酸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完全燃烧可生成CO2和H2O

C.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1D.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和3个水分子

12.在学习化学的一年中,同学们做了教材上的八个基础实验,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B.“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

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

A

N2

O2

灼热的铜网

B

二氧化锰

氯化钾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CaO

CaCO3

适量的稀盐酸

D

CuSO4溶液

硫酸

氧化铜

14.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

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A.Fe(NO3)3B.Cu(NO3)2C.AgNO3D.Fe(NO3)2

15.取露置于空气中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能正确反映其变化的图像是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注意:

请考生答在答题纸上。

16.(8分)

(1)以下内容请你用最合适的化学式或微粒符号填空:

①2个氢原子▲,②硝酸铵中的阳离子▲,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

④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⑤最简单的有机物▲.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铁锅是厨房中常用的炊具,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①铁锅作炊具主要是利用铁的▲性;②使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因为▲;

③请你说出一个厨房中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

17.(7分)已知下图中A、B、C、D、E、F、G、H是八种固体,A是含有四种元素的盐,C是

厨房中常见的调味品,D、H是黑色固体单质,F是红棕色固体氧化物,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态氧化物。

试推断:

(1)写出A的俗名▲,

C的化学式▲,

F的化学式▲;

(2)反应

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写出②、

的化学方程式

②▲,

▲,

▲。

18.(9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编号仪器名称:

a▲、b▲;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则①~⑤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装置序号);

(4)小波同学将装置

进行了改进,如图Ⅰ和Ⅱ。

改进后的装置与装置②相比,装置Ⅰ的优点

是▲,装置Ⅱ的优点是▲;

(5)实验室若用装置Ⅰ制取二氧化碳,铜网上常放置的药品应为▲(填名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8分)柠檬酸(C6H8O7)是一种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

下图是两种不同方法制备一水柠檬酸晶体(C6H8O7·H2O)的工艺流程图。

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卡片】:

①柠檬酸水溶液显酸性,柠檬酸钙不溶于水;

②工业生产柠檬酸,原料预处理后,得到的发酵液中

含有柠檬酸及其他可溶性杂质;

③一水柠檬酸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96

118

146

183

216

④某种专用树脂对柠檬酸的吸附率和水温的关系如右图:

【钙盐法制备】

 

(1)气体X是▲(填化学式),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1、2的名称是▲;

(3)操作3的目的是得到一水柠檬酸晶体,操作顺序是b→▲→a;(填序号)

a.过滤b.加热浓缩c.冷却结晶d.蒸发结晶

(4)工业生产中,可加入▲(填序号)进行脱色处理;

A.活性炭B.明矾C.肥皂水

(5)洗涤CaSO4滤渣的目的是▲;

(6)母液可以循环,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变温色谱分离法制备】

 

(7)对比“变温色谱分离法”,请你说出“钙盐法”的劣势▲。

20、(8分)石灰石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1)以石灰石为原料,可以生产生石灰,生石灰可做干燥剂,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品厂某批次包装完整、粉状的生石灰成分进行质量检测。

【提出问题】该批次的生石灰成分及含量是否与标签相符?

(标签如右图所示)

【猜想与假设】固体成分为:

A:

全部是碳酸钙和杂质B:

既有碳酸钙,也有氧化钙和杂质

C:

全部是▲和杂质。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第一步操作: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说明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第二步操作:

再取少量固体于另一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生成

说明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实验结论】该兴趣小组同学得出的结论:

剩余固体成分与【猜想与

假设】中的▲(填A、B或C)相同。

【定量测定】称取10克该批次的生石灰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向其中

缓慢加稀盐酸,直至无气泡产生,电子天平读数变小0.88克,将锥形

瓶中残留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质量为0.2克。

【问题讨论】由于生石灰与酸反应放出热量,导致水蒸气随CO2一起从

导管口逸出,这一因素使测得的生石灰的最终含量将▲(选填“偏小”“偏大”或“无影

响”)。

反应生成的CO2也会代替原有的空气残留在锥形瓶中,这一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