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517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9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docx

国考笔试资料常识判断之地理知识

行测高频考点技巧荟萃第4期:

常识判断之地理常识

城市、建筑与工程类旅游资源篇

城市旅游资源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又是泱泱大国。

远在四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就开始有城池建设。

从夏商以来直至现代,我国城市不断发展变化,既给我们留下大量的故城遗址,又有历代遗留的历史名城,还有大批的现代化都市。

因此,我国城市旅游资源数量众多,蕴涵丰富

城市旅游资源

一、我国城市与旅游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又是泱泱大国。

远在四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就开始有城池建设。

从夏商以来直至现代,我国城市不断发展变化,既给我们留下大量的故城遗址,又有历代遗留的历史名城,还有大批的现代化都市。

因此,我国城市旅游资源数量众多,蕴涵丰富。

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对城市进行统一规划的国家。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考工记》上,最早记载了王都规划的模式。

(一)、城市模式

在世界城市建设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

一种是欧洲模式,一种是中国模式。

欧洲模式的城市特点主要有:

1、圆形的城市。

城市有一个明显中心,包括广场、教堂、市场、政府机构等。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城市便由此中心逐渐向外发展,形成一个大体呈圆形的城市。

2、放射状的道路。

道路从圆形的城市中心广场出发,呈放射状向各方向延伸,相隔一段距离修建一条环形道路,所以鸟瞰城市,好像一个个巨大的同心圆。

3、一般没有城墙。

4、主要建筑材料多为石材。

5、同心圆似的平面布局。

中国模式的城市特点主要有:

1、方形的城市。

城池平面呈方形,周长多少、城门多少要根据城市的等级而定。

2、纵横交织的道路。

城市道路为东西走向与南北走向,经纬交织把城市分成方形网格。

3、一般有城墙和护城河。

中国古代城市十分重视城防建筑。

城市又称城郭,在旧时其实指的就是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一般有两重,里面的一重称为“城”,外面的一重称为“郭”。

4、主要建筑材料多为木材。

5、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

俯瞰城市好像一个巨大的棋盘,这种结构最便于将城市分片管理。

(二)、城市旅游优势

首先,一座城市的兴建,必然要尽可能选择自然环境较理想的地点。

其次,城市各种人文资源众多。

第三,很多城市具有自身的特色。

第四,城市各项旅游条件设施完备。

二、我国历史文化名城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指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某一方面具有独特地位,有丰富历史文化遗存或兼有风景名胜的城市。

这些城市因为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或在某些方面独特的风格特征,因而具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某些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以来一直是旅游热点城市。

我国从1982年至1993年,分三批先后确定和公布了99座历史文化名城。

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中,作为旅游资源,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类。

(一)、六大古都

洛阳、西安、开封、北京、南京、杭州,是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

(如果加上殷墟安阳,便成为七大古都。

洛阳

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

东周、东汉、北魏、隋、唐、等九个朝代,为九朝古都。

白马寺、龙门石窟、牡丹之乡。

西安

陕西省关中平原,渭河南岸。

西汉、隋、唐等十余个朝代,前后历时千余年。

大、小雁塔、碑林、钟鼓楼。

开封

河南省豫东平原,黄河南岸。

魏国、北宋、金。

相国寺、铁塔、龙亭、禹王台。

北京

我国首都,华北平原西北边缘。

元、明、清。

故宫、明十三陵、八达岭长城、天坛、颐和园、香山、卢沟桥。

南京

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

六朝、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为十朝都会。

玄武湖、秦淮河、明孝陵、中山陵。

杭州

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

吴越、南宋

西湖、六合塔、灵隐寺、岳坟岳庙。

(二)、文化名城

指人杰地灵、环境优雅、具有特色文化景观的历史名城。

如以“三孔”著称的山东曲阜,以鲁迅故居著称的浙江绍兴等;有文化景观和山水景观相得益彰的苏州、杭州、济南、桂林、岳阳、昆明等;有以古城风貌或特色民居著称的如山西平遥、祁县、云南丽江等。

(三)、革命纪念地

包括自鸦片战争以来具有突出革命历史意义的历史名城。

如贵州遵义、陕西延安、以及上海、武汉、南昌、广州等。

(四)、少数民族文化名城

历史上或现代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以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著称,如新疆乌鲁木齐、西藏拉萨、日喀则、内蒙古呼和浩特、云南大理等。

建筑类旅游资源

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建筑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石头的史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旅游者。

中国古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以其独特的结构

建筑类旅游资源

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建筑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石头的史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旅游者。

中国古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以其独特的结构、优美的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及典雅的内外陈设闻名于世。

一、宫廷建筑

(一)、北京故宫

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皇宫。

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

它规模宏大,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殿宇9000余间,保存有大量珍贵文物,1925年设故宫博物院,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故宫的建筑模式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中轴对称

故宫内有一条严格的建筑中轴线,所有重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其他次要建筑则对称分布于中轴线之两侧。

这条中轴线也是整个北京皇城的中轴线。

2、前朝后寝

故宫以乾清门为界,分前朝和后寝两部分。

前朝是皇帝举行各种大典,行使朝政权力的地方。

中轴线上有三大建筑:

太和殿,是故宫最宏伟的大殿,俗称“金銮殿”。

高达35米,开间为11间,进深5间,正中安放皇帝宝座,是明、清两朝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中和殿,在太和殿之后,为一座四方形四角攒尖式建筑。

是皇帝举行大典之前休息、接受大臣和执事人员跪拜之处;保和殿,是前朝最后一个大殿,开间9间,进深5间。

清代每年除夕和元宵节,皇帝在此宴会王公阁僚,乾隆以后作为殿试场所。

在前朝三大殿东西,还有文华殿和武英殿等建筑为两翼。

后寝也叫内廷,是皇帝家族日常生活之处。

主体建筑是后三宫:

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和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交泰殿,是册封皇后及举行皇后诞辰等仪式的地方;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和皇帝新婚的洞房。

这三大宫殿都分布在中轴线上,其两侧便是东西六宫。

3、左祖右社

左祖就是在宫殿的左前方设祖庙,即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右社就是在宫殿的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就是帝王祭祀土地神五谷神的地方。

太庙和社稷坛今已改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

4、等级森严

故宫的建筑,充分表现出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从建筑物的规模、彩画装饰、脊兽数量、台基等级、以及内部陈设等方面,都有鲜明的等级差别。

(二)、沈阳故宫

位于辽宁沈阳,是清初前两代帝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所营建、使用的宫殿。

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以后乾隆、嘉庆时又有增建,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和满汉两族的建筑风格。

沈阳故宫占地约6万平方米,全部建筑300余间,组成十多个院落。

四周有高大的围墙,正门为大清门,中路有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主要宫殿建筑,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东路以大政殿为中心,两翼辅以十王亭,为八旗大臣议事之所。

西路以收藏四库全书的文溯阁为中心,配以戏台、斋堂等。

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的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群。

二、礼制建筑

礼制建筑指的是体现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宗法礼制的坛庙、祠堂等建筑。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作为一套完整的宗法礼制,礼在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集中体现了封建社会中的天人关系、阶级与等级关系、人伦关系、行为准则等,成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封建统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体现这一宗法礼制的建筑,无论从规模、等级和技术各方面,都是高标准的。

其中以坛、庙最具有代表性。

(一)、我国主要庙、坛类型

在皇家庙坛中,祭天在天坛,祭地有地坛,祭日有日坛,祭月有月坛,祭五谷有社稷坛,祭祖先有太庙,祭先农有先农坛。

在我国各地,分布有历代名人的纪念祠庙,如山东曲阜的孔庙、浙江杭州的岳庙、全国最大的关帝庙----解州关帝庙,以及山西的晋祠,湖南汨罗的屈子祠,陕西韩成的司马迁祠,四川成都的武侯祠,广西柳州的柳侯祠,河南开封的包公祠,四川眉山的三苏祠等等。

在我国民间,也有各种祭祀建筑,但规模和建筑艺术远不如皇家庙坛。

主要有城隍庙、关帝庙、妈祖庙等,大的家族往往有祭祀先祖的家庙。

(二)、北京天坛

在我国现存的各类坛庙中,北京天坛是最大的皇家庙坛。

天坛位于北京崇文区正阳门外,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祭天古建筑群。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约270万平方米,是明、清两朝帝王祭天祈谷之所。

天坛有两重围墙,都呈北圆南方的形状,用以表示“天圆地方”。

天坛内有三大主建筑:

圜丘坛、皇穹宇和祈年殿,它们都分布在天坛主轴线----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上。

圜丘坛在中轴线的最南端,围以两道?

墙,外方内圆,四面设门,中央为圜丘坛,也称祭台或祭天台。

祭天仪式在此举行,所以圜丘应是天坛中最重要的建筑。

皇穹宇在圜丘坛之北,是一组圆形建筑,其正殿是“昊天上帝”神位供奉之处。

皇穹宇圆形围墙磨砖对缝,平整光洁,是世界上著名的回音建筑----回音壁。

祈年殿位于丹陛桥最北端,是祈雨祈丰收之所。

祈年殿是一座圆形三重檐大殿,高38米,直径为30米,三重檐皆覆以蓝色琉璃瓦,象征天是蓝色之意。

大殿有三圈支柱,中间的四根龙井柱,代表一年分四季;中圈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有十二个时辰;金柱与檐柱合计有二十四根,表示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祈年殿处处体现出当时人们的天文知识与天人合一的思想。

古代伟大工程

长城是我国古代修建的军事防御工程,它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工程,也是世界上极其伟大的古代工程。

长城修建历史悠久,前后历经十余个朝代,延续了2700多年,分布在17个省市自治区,总长度超过50000余千米。

其修筑历史之长,工程量之大,建筑之宏伟

古代伟大工程 

一、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修建的军事防御工程,它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工程,也是世界上极其伟大的古代工程。

长城修建历史悠久,前后历经十余个朝代,延续了2700多年,分布在17个省市自治区,总长度超过50000余千米。

其修筑历史之长,工程量之大,建筑之宏伟,影响之深远,举世罕见。

 

(一)、长城修建的历史与规模

一般认为,我国长城的修建始于西周,先后有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直到明朝,前后有14个朝代有过筑城之举,其中秦、汉、明是历史上三个筑城的高峰。

秦统一中国后,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连接加固原有的秦、赵、燕等国长城,使长城“起临洮,止辽东,延袤一万余里”(《世纪。

蒙恬列传》)。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筑城高峰,我国从此有万里长城之说。

如此巨大的工程,劳民伤财,非当时国力所能承受,因此在中国流传很久的“孟姜女”的传说,以及历代文人的诗文中,对秦始皇修长城一直是谴责痛恨的。

汉代时北方匈奴族入侵一直是朝廷之大患,故一方面与匈奴征战,另一方面大力修筑长城,成为历史上修城的第二个高峰。

汉代长城西起罗布泊,东到鸭绿江,成为通向西域的河西走廊的保护屏障,保证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

它总长度超过10000余千米,是我国历代长城中最长的一条。

明代建国后,采取“高筑城”的基本国策,成为我国第三个筑城高峰。

从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元年(1368年)派大将徐达修筑居庸关长城起,历经200余载,明朝对长城的修建从未中断。

我们今天作为旅游资源观光游览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

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老龙头(后向东延至鸭绿江边),西到甘肃嘉峪关,全长12700余华里,这就是我们今天号称的“万里长城”。

(二)、长城的旅游价值

1985年,我国举办十大风景评选,万里长城以最多数票当选,并成为十大风景之冠。

长城的旅游价值首先体现为美感价值。

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腾飞在中国大地上。

它蜿蜒起伏,气势磅礴,或盘踞在重峦叠嶂之间,或蜿蜒于大漠荒丘之上,“上临星斗三千丈,下看燕云十六州”。

长城就像一幅壮丽的长卷,成为人们心中最美的风景。

 

长城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从秦始皇修长城至今,2000余年过去了,长城仍雄峙于我国北方大地上,充满顽强的生命力。

它阅尽人间春色,是中国历史的见证人和博物馆。

它见证过秦时明月汉时关,也见证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听过燕赵悲歌,也见过抗日烽火。

长城还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长城的选址、走向的设计、建材的使用、烽燧制度、防御结构等各方面,充分放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许多方面至今仍具有重大研究意义与价值。

长城的文化价值也极高,是人文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产物。

从古至今,描写长城的诗文不胜枚举,关于长城的传说代代流传,长城的形象已经成为中国的象征。

长城有许多著名游览点。

如北京八达岭长城,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河北山海关老龙头及“天下第一关”关城,河北滦平县金山岭长城,天津蓟县黄崖关长城,山西雁门关长城,甘肃嘉峪关长城等。

其中北京八达岭长城是接待游人最多的景点。

二、水利工程 

我国四大水利工程

三、道路与桥梁 

(一)、著名故道

我国历史上曾修建过多种道路,按类型大致可分为驰道、驿道、栈道三类。

其规模和工程的难度不仅在当时堪称壮举,即使在今天也令人叹为观止。

驰道是天子专用之道路。

史载秦始皇修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

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

”秦之驰道不仅平坦宽阔,而且通达全国各地。

现在陕北榆林地区发现的120余千米秦驰道遗址,宽达百米,可并行六、七辆卡车。

道两侧还分布有兵城、烽火台、馆驿、行宫等遗址,极适于开展访古旅游。

驿道是供邮传和民间之用的道路。

其规格较低,但长度远在驰道之上。

我国汉代时驿道已通达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总长度在几十万千米,沿途设有邮亭。

现存古驿道以四川境内最著名,为秦汉时所凿蜀道之遗存,在四川北部从剑阁至阆中,绵延150余千米。

绝危岩,度崇岭,形如鸟道。

行道两旁,广植松柏,夏日不知炎暑,故名“翠云廊”。

壮观秀丽,是古时沟通秦蜀之咽喉。

蜀道自古有名,唐朝大诗人李白曾有《蜀道难》一诗,惊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现在以剑门关为中心的蜀道已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路线,有“剑门天下险”之说。

栈道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支架木桩,铺上木板而形成的窄道。

在我国古代《三十六计》中,有一计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汉代大将军韩信所创,是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成功战例。

至今在我国一些陡峭的山崖上,还保存有古老的栈道,其特点不在长,而在险。

如长江三峡栈道,在三峡南岸,栈道临空,与高峡江流蜿蜒并行,景象奇绝;陕西华山的长空栈道,高悬千仞,令人望而生畏;四川峨眉山的黑龙江栈道,则陡壁夹峙,下临清溪,幽曲可爱。

(二)、著名古桥

1、赵州桥

位于河北赵州?

河之上,又名安济桥,当地俗称大石桥。

此桥为隋代工匠李春设计建造,至今已有1300余年,在我国古代桥梁中最为驰名。

赵州桥是一座单曲敞肩石拱桥,长为50.82米,跨度37米,在桥梁两端石拱上,各开有两个小孔券,成为“敞肩拱”。

欧洲同类桥梁早700余年。

2、洛阳桥

位于福建泉州东北的洛阳江入海处,又称万安桥。

这是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建于北宋。

全长1200余米,宽约5米。

当年造桥工匠首创“筏型基础”式桥墩,并采取“养蛎固基”法保护桥基。

桥南有“蔡忠惠工祠”,以纪念主修桥人北宋官员蔡襄。

3、安平桥

位于福建泉州晋江,俗称五里桥。

建于南宋,全长2200余米,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说,是我国现存古代第一长桥,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梁式石桥。

此桥结构严谨,工程浩大,雄伟壮观,驰名中外。

4、卢沟桥

位于北京西南永定河上,永定河原称卢沟河,故名卢沟桥。

建于金代,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

卢沟桥为一大型联拱石桥,长266米,宽7.5米,桥身共有11孔,由建筑、雕刻、绘画、文学相结合构成艺术美。

桥两边桥拦望柱上,雕刻有各种姿态的石狮子,达485个之多。

 

5、程阳风雨桥

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村林溪河上。

为具有浓郁侗族建筑风格的桥梁,建于1916年。

长约76米,有五孔四墩,桥上建有避风遮雨的长廊,故名“风雨桥”。

五个桥墩上各建有楼亭一座,塔式飞檐,层层翘起,活波轻盈,风格独特。

程阳风雨桥不仅有交通之用,而且遮风避雨,也是当地群众贸易集会的场所。

此外,我国四川大渡河上的铁索桥、苏州的宝带桥、杭州的西湖断桥、扬州瘦西湖上的五亭桥、北京颐和园中的十七孔桥、青岛海滨的栈桥等,也都是我国有名的古代桥梁。

动植物旅游资源

在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质地形、气象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环境,就称为

动植物旅游资源

在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质地形、气象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环境,就称为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既是一个完整的统一整体,又存在着地域差异。

其各组成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地球表面丰富多样的自然带景观。

动植物,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动植物,可以说是气候环境的镜子,是生态环境的主体,是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最重要标志。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

再加上第四纪冰川期期间,我国东南部许多地区未受冰川覆盖,为大陆上的物种和生物群落提供了冰期避难所,所以我国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类型多样,并有许多珍稀的古老孑遗物种。

一、动植物与旅游

其旅游功能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一是构景功能。

二是康乐功能。

三是求知功能。

二、我国动物旅游资源

我国动物种类繁多,约占世界总数的10% 左右。

还有许多特有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褐马鸡、扬子鳄、白唇鹿、朱?

等,均为我国所独有。

“国宝”大熊猫堪称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其形象已经成为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标志,还成为我国进行国际交往的友好使者。

为保护我国珍贵的动物资源,国家将一些特有物种和珍稀濒危物种列为保护动物,通过立法等形式加以重点保护,如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白唇鹿、丹顶鹤、绿孔雀、朱?

、褐马鸡、牛羚、野骆驼、亚洲象、扬子鳄、白鳍豚、大鲵等,都已被列为一类或二类保护动物。

我国有很多以动物著名的旅游区,其中以鸟类著名的有:

鄱阳湖鸟类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大连老铁山“鸟站”,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新疆南疆的巴音布鲁克草原等;

以猴类著名的有:

峨眉山的猴群,湖北神农架与贵州梵净山的金丝猴,海南南湾的猴岛等;

以蛇类著名的有:

大连的“蛇岛”,福建武夷山的蛇园,浙江千岛湖的蛇岛等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动物还被赋予了鲜明的人文含义,如:

虎----百兽之王,狮----勇猛无畏,象----憨厚善良,马----龙马精神,鸽----和平象征,雁----爱情专一,鸳鸯----夫妻恩爱,喜鹊----吉祥之兆,龟、鹤----延年益寿,鹰----鹏程万里,狐----阴险狡诈,蛇蝎----狠毒至极,豺狼----恶毒凶残,乌鸦----不祥之兆等等。

三、我国植物旅游资源

我国是世界植物宝库,计有高等植物20000余种,其中很多种属为我国所特有,银杏、水杉、银杉、金钱松、台湾松、珙桐、香果树、鹅掌楸等,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

尤其是水杉、银杏、鹅掌楸,被列为世界“三大活化石植物”

以植物著名的旅游地

北京香山的红叶,“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洛阳与菏泽的牡丹,昆明的山茶,漳州的水仙,杭州、无锡、南京等地的梅花,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四川的“蜀南竹海”,广东小揽的菊花,都中外驰名。

黄山的奇松、泰山的五大夫松、陕西黄陵县黄帝陵前的轩辕柏、山西晋祠的周柏、河南嵩山嵩阳书院的大将军柏与二将军柏、台湾阿里山的“神木”等名木古树,享誉海内外。

全国各地举办的“牡丹节”、“菊花会”、“荔枝节”、“槐花节”等节日盛会此起彼伏,盛况空前。

牡丹和菊花,还被选为我国的国花,备受我国人民的喜爱。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很多植物也被赋予了文化内涵,如:

松柏----长寿、坚贞不屈,梅----独傲霜雪,竹----虚心有节,菊----谦谦君子,荷----洁身自好,桂----才华冠群,兰----隐逸君子,牡丹----富贵荣华,水仙----凌波仙子,柳----柔弱轻浮,菟丝----趋炎附势,昙花----好景不长。

一些文化内涵相近的花木,还形成固定的组合。

如:

“岁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园中三杰”----玫瑰、蔷薇、月季等等。

从草原旅游资源来说,我国草原面积广阔,有内蒙古草原、新疆高山草地、青藏高寒草原、以及南方山地丘陵草地。

类型多样,适宜开展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

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东南林区和西南林区。

其中东北林区面积最大,冬季有林海雪原景观,还开发了许多滑雪场、狩猎场等,旅游价值从目前来看,是最高的,也是开发最好的。

东北林区还出产“东北三宝”,颇受游客们的青睐。

四、我国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各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及其环境,拯救濒危物种,保护自然历史遗产而划定的特殊区域,并对其进行保护与管理,不允许任意破坏。

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自此以后,世界各国陆续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目前发达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已经占到其国土面积的10% 左右。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始于1956年,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肇庆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到2000年,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一千余个,总面积达八十余万平方千米,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50多个。

我国自然保护区大致可分为六种类型:

(一)、以保护完整的综合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的保护区

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等。

(二)、以保护珍贵动物为主的保护区

如扎龙自然保护区和盐城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水禽为主。

四川的卧龙以保护大熊猫为主。

(三)、以保护珍稀孑遗植被为主的保护区

如广西花坪和重庆金佛山,以保护银杉等珍贵树种为主。

(四)、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的保护区

如四川九寨沟、重庆缙云山、江西庐山等。

(五)、以保护地质剖面和特殊地貌为主的保护区

如四川黄龙寺、黑龙江五大连池、云南腾冲等。

(六)、以保护沿海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主的保护区

如以保护红树林为目的的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等。

我国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的部分自然保护区

园林旅游资源篇

中国园林发展简史、特点和成就

一、发展简史

(一)、我国园林起源于商周时期

商周时的园林叫做“囿”,是供帝王、后妃、大臣及奴隶主贵族们游览、观赏及打猎的地方。

从商周到秦代,“囿”的范围一般都很大,《孟子》中记载,周“文王有囿方七十里”,“囿”中饲养珍禽异兽,栽种名贵花木,还要修建大量的楼台殿阁,供统治者享受

中国园林发展简史、特点和成就 

一、发展简史

(一)、我国园林起源于商周时期

商周时的园林叫做“囿”,是供帝王、后妃、大臣及奴隶主贵族们游览、观赏及打猎的地方。

从商周到秦代,“囿” 的范围一般都很大,《孟子》中记载,周“文王有囿方七十里”,“囿”中饲养珍禽异兽,栽种名贵花木,还要修建大量的楼台殿阁,供统治者享受。

(二)、秦汉时期大筑宫苑

秦汉时,帝“囿”改称“苑”或“苑囿”、“宫苑”。

“苑囿”就是古代的帝王园林。

秦汉时期“苑囿”规模极大,如《三秦记》中记载,秦时在咸阳筑上林苑, “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

” 

汉武帝把秦的上林苑又扩大充实,在园中建离宫七十余所,名花异草、珍禽异兽莫不具备。

汉武帝又经营了规模更为宏大的甘泉苑,周围五百四十里,苑内宫殿楼台不下百余处。

他还在建章宫内开辟了太液池,池中造海上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开创了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主要模式,此种造园手法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