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洋水仙的种植说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567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洋水仙的种植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品洋水仙的种植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品洋水仙的种植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品洋水仙的种植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品洋水仙的种植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精品洋水仙的种植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精品洋水仙的种植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精品洋水仙的种植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精品洋水仙的种植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精品洋水仙的种植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精品洋水仙的种植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精品洋水仙的种植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洋水仙的种植说明.docx

《精品洋水仙的种植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洋水仙的种植说明.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洋水仙的种植说明.docx

精品洋水仙的种植说明

洋水仙的栽培

栽培方法

需冷性

洋水仙与许多其他球根花卉相似,需要冷周期。

冷周期使洋水仙能够迅速生长和开花。

这与郁金香不同:

冷周期使郁金香的花茎增长,以利开花。

洋水仙冷周期的温度为9℃或9℃以下,但2℃~5℃冷周期生产出的植株会比9℃冷周期的要短。

有两种促成洋水仙的方法:

箱式栽培和温室畦土栽培。

每种培养方法都需要一次或多次的冷周期处理。

花的发育

由于在挖出洋水仙球根前花芽分化已基本完成,球根挖出后的温度处理对花的成形影响不大,但较早地挖出球根并进行温度处理可以将开花期提前到11月份。

若要在圣诞节或在1月份生产洋水仙,可对其球根进行短期的热处理。

这种热处理可以提前开花,缩短在温室中的时间,保证作物生长发育整齐。

在对球根冷处理或种植前,最少应将球根置于17℃的温度下两个星期。

这种温度处理不仅有利于迅速开花,而且还有利于作物的发育和花品质的提高。

用途洋水仙可以作为切花或盆栽花卉进入市场。

在温室畦土中栽培或盆栽的洋水仙均可开花。

温室畦土中只适合种植切花洋水仙。

塑箱促成法

9℃预冷或未预冷处理洋水仙:

方法是将洋水仙球根种植在塑料箱中,随后将其放入生根室或室外种植台面上,接受全部冷周期,采用这种方法的洋水仙称为“未冷处理洋水仙”

另外,在球根种植在塑箱前,也可以对干球根进行部分冷周期处理,之后再给予剩余的冷周期处理,这种洋水仙称为“9℃(预冷)洋水仙”。

温室畦土促成法

9℃预冷或未预冷处理洋水仙:

这些洋水仙在温室的畦土自然地接受全部或大部分冷周期。

若要干球根接受部分冷周期,则需要将其置于9℃的冷藏室中。

            

温室、塑箱和堆放

温室塑箱促成在温室中进行,畦土促成是在固定的或活动的温室中进行。

由于洋水仙对光并不十分敏感,温室并不需要特别的光照设备。

塑箱促成由于洋水仙与郁金香相比对水分更敏感,促成用的塑箱要满足一定的要求。

理想的情况是根系应保留在塑箱中,以防缺水和伤害。

根系受到伤害会阻碍生长,损害品质。

此外,不要使用平底、无盖的塑箱。

根系生长不仅与促成塑料箱的类型有关,而且与球根下土壤的深度有关。

球根下要保证有8~10cm厚的土层,这对健康根系的发育十分必要。

此外,土层还可起到蓄水的作用。

在选择促成箱时,要注意到有些塑箱太宽太深,在种植和收获时会带来额外的负担。

堆放种植后,洋水仙需要空间生长发育。

通常,洋水仙球顶部与堆放箱之间要有10cm的空间。

若洋水仙的箭触到上面的塑箱,植株会生长得弯弯曲曲。

如果在种植前期或在球根尚未获得必要的冷周期前便将温室的温度降低到7℃以下会减缓箭的发育,导致植株在温室中生长得较矮。

若球根已经接受了所有的冷周期,在种植期的后期温度可降低到5℃~7℃甚至2℃

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虽然大部分花箭在温室里会慢慢长直,但是如果花箭有可能会长弯的话,可以采用以下的措施:

(1)增加支持物,架高塑箱;

(2)交叉地堆放塑箱;(3)在所有的塑箱上放一个倒置的塑箱。

球根的选择和到货后的处理

品种要求用于促成栽培的品种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

(1)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出有一定长度的洋水仙;

(2)花必须大、强健,并高出叶片,植株长势不能弱;(3)叶鞘必须紧紧包住叶片和花箭;(4)每公斤球根能有较高的花产量;(5)收获的产品必须容易保存。

球根大小除去子球和小于10cm的球根,一般球根均适合促成栽培,最佳的球根大小主要取决于品种。

选择球根大小时注意以下两点:

(1)球根大小对于11月和12月开花的洋水仙很重要,大的球根与小的球根相比有更好的产量和品质。

短小的圆球根容易发生花枯萎。

(2)根据市场所供应球根的大小来决定是否选择这些月份作为开花时节。

大小在15~16cm的圆球根适合在圣诞节时开花,较小的圆球根在圣诞节后才会开花。

球根到货后的处理

订购的球根到达后应尽快种植。

如果必须储藏的话,可将球根置于无盖塑料箱中,放在通风良好、温度在15℃~17℃(未冷处理洋水仙)或9℃(冷处理洋水仙)的空气中。

对空气循环所需空间大小和相对温度的要求是:

在17℃下,每100升球根需6立方米/小时;在9℃下,每100升球根需0.5立方米/小时。

在这两个储藏温度条件下不要让相对湿度超过75%。

温度也不能过高,过高的温度会抑制生长,导致植株矮小。

当将洋水仙球根储藏在9℃温度下时,相对湿度可能高达95%,甚至更高。

此时,若空气循环差可引起过早的生根,该问题可通过增强空气循环和降低空气湿度得到解决。

若想降低空气湿度,可以将空气冷却到7℃

,这样,可使水分冷凝到蒸凝器上,之后,再将温度上升到9℃。

9℃预冷处理和未冷处理洋水仙的塑箱促成栽培

冷处理冷处理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品种和球根入室的时间。

也可通过组合处理,如洋水仙球根以干球根的形式接受冷处理(干冷),剩余的冷处理在种植后进行;或者在种植后才进行全部的冷处理(湿冷)。

干冷处理干冷作为冷处理的一部分,其时间可为2~10周。

若干冷时间超过10周会引起过多的根系生长或导致种植后根系很弱,收获时需要将球根用力拉开。

种植床的土壤温度超过9℃时,早期开花的球根至少要接受9周时间的干冷。

若球根在9℃下冷处理了9周之后,便可以种植在不超过13℃的土壤里。

若只经过6~7周的冷处理,土温过高会抑制这些球根的生长,延迟开花时间。

在正常环境下,土温在10月初将会降到适宜的程度。

干球根冷处理所需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以下因素:

(1)球根的生根时间:

一般9月中旬前不会生根;

(2)冷处理所需的费用:

干冷比对在生根室塑箱里种植起来的球根进行冷处理所需的空间小,因此费用较低;(3)计划开始进行冷周期的时间。

若打算将塑箱放置在屋外的种植床上,要求土温降到11℃。

种植后冷处理根据球根入室的时间,可以对种植的球根进行全部或部分的冷处理。

为保证足够的生根和适宜的茎生长,在入室前,球根必须种植至少5周以上。

一旦球根接受了所需的冷处理,可以将塑箱放置在温室中。

也可以在种植之后,在温室里进行最后阶段的冷处理。

延长冷周期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假如冷周期延长了一周,在温室中的时间将会缩短3天,这可以节约能源。

当然,延长冷周期可引起其他问题,如植株因长势过旺而倒伏。

温度对洋水仙最适宜的冷处理温度是9℃。

温度如果超过9℃

,会抑制植株的发育,还会延长冷周期处理时间。

温度超过最适温度时,每过一个星期,需要延长半个星期的冷处理来弥补。

温度低于9℃会影响植株高度。

5℃处理或2℃处理的植株会比9℃处理的时间要短。

温度过低(低于5℃)也会抑制植株的发育。

种植时间根据预期开花的时间和各生长季的适应性,可将洋水仙种植并放置在生根室直到11月中旬。

一般生根是从9月中旬才开始,所以建议不要过早种植。

计划在三四月份开花的球根,建议在5℃的温度下推迟种植,并且要及时降低温度(不低于2℃)。

根据茎的发育情况,可以进一步地降低温度。

过度的冷处理会增加温室植株倒伏的可能。

11月中旬后,由于土温太低,此时不要种植。

土温低于5℃将延缓根系的发育。

这将影响品质,使植株变矮变短。

当然如果可以人工控制温度,在11月中旬后还是可以种植的。

种植方法在塑箱中促成,球根应头向上种植。

撒播种球效果差。

种植时将球根紧紧地放在一起。

泥炭基质混合土保水性好,适合采用。

种植后应在球根上覆盖2~3cm的沙,以防止球根向上凸起,这对晚期种植的球根极为重要,因为这些球根的根系发育特别快。

最好使用粗粒沙土,以防止土壤因浇水而板结。

种植数量和种植深度每平方米种植的球根数量取决于所采用的球根大小。

大球每平方米种植的重量比小球要多。

60cm×40cm的塑箱可以种植大约6公斤的种球。

种植深度为8~10cm(从球根底部算起)。

球根要种植在土壤层上,这层土壤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并且起到蓄水的作用。

灌溉

种植并覆盖沙后,应对塑箱浇水。

让土壤充分湿透,因为洋水仙对缺水高度敏感。

种植后充分浇水,因为之后在生根室中浇水难以均匀。

通过安装在堆箱上的洒水器浇水会造成积水和水分不均匀的问题。

如果使用细颗粒的沙作为覆盖层,会压紧下面的土壤,导致根系腐烂,造成大量的废品。

塑箱中的土壤缺水也会造成废品。

应检查土壤的水分含量,在有问题时及时浇水。

生根室

(1)温度:

种植的早期(到12月底)开花的球根,在生根室的整个阶段的温度要维持在9℃。

从12月起,在这个温度下,茎将显著地发育。

为防止植株弯曲生长,使用足够深的塑箱或在堆放的塑箱间留足够的空间。

晚期开ù?

月开花)的球根,其最低温度不能低于7℃。

只有在茎即将长得过高的不利情况下,才将温度降低到5℃。

与室外种植床上的球根相比,过长时间(4周或更长)生长在5℃温度下会造成植株矮小,而且延长在温室中的时间。

(2)郁金香、风信子和洋水仙的组合。

郁金香在生根室的处理温度建议如下:

10月20日前9℃,11月10日前7℃,之后5℃,如果茎有长得过高的迹象,可将温度降至0℃~2℃。

12月份开花的洋水仙在生根室中的建议温度为9℃。

当生根室中有种植的郁金香时,可以使用“郁金香处理法”。

较低的温度不仅抑制茎的发育,导致短茎洋水仙,而且延长在温室中的时期。

在生根室里郁金香和洋水仙的组合只适用于早期促成的洋水仙(到12月1日)。

从12月份起,生根室中郁金香和洋水仙所需要的温度是不一样的,不能组合在一起,除非靠延长冷周期来弥补。

在2月之前,洋水仙和风信子需要相似的温度,两者可放在同一生根室中,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是,从2月起对风信子建议使用的温度(5℃)会导致洋水仙植株矮小、生长缓慢。

这时同样需要延长冷周期以弥补冷量的缺乏。

(3)湿度和相对湿度:

种植后立刻对球根彻底浇水,这样,球根在生根室期间可以不用浇水。

但是,要经常检查基质的湿度,并在必要时浇水。

生根室中的空气相对湿度,必须保持有90%~95%,并经常检查温室不同部位的相对湿度。

必要时,可通过打湿温室中的地面或将蒸发器里的冷凝水排放到地面的方法提高湿度。

生根室中缺水,将造成温室植株生长不壮。

(4)通风和空气循环:

储藏种植的球根时并不需要经常通风,偶尔开关生根室的门已经足够,例如检查植物或者搬入搬出货物时。

空气必须能够循环以保证一致的温度分布,要避免基质和根系脱水。

9℃预冷处理和未处理洋水仙的温室畦土促成栽培

冷处理在温室畦土促成洋水仙,也可以同样在冷藏室对干种球进行部分冷处理之后,余下的冷周期在球根种植在温室后,进行全部的冷处理。

一旦洋水仙接受必要的冷处理后,温室中的温度应提高。

温度为了使球根生根良好,室外种植洋水仙的土温要能在9℃下至少持续4周。

种植时间土温降到9℃之后才能在温室畦土中种植洋水仙。

未冷处理球根应在适宜的时间种植,具体时间取决于期望开花的时间和促成时期的适应性,为使生根良好,需要4周5℃的温度。

这是最低的时间和温度界限,不要太晚种植,以免到时温度会继续下降。

种植方法在温室促成洋水仙通常是撒播种植的,相比起来,种球向上种植具有以下的优点:

(1)植株发育更为一致,这样将缩短在温室中的时期和减少每批生产的能量消耗;

(2)每公斤球根花产量高,比撒播要高10%~20%;(3)在收获时球根很少被挖出,显著简化了收获的过程;(4)假若球根仅用薄层土壤覆盖,可用小刀收获鲜花;(5)保持叶片和花在一起的苞片通常与花一起收获,这可以改进其外观品质;(6)花的品质会更好,因为花的长度比较整齐,并且花茎很少会弯曲。

缺点是在种球向上种植过程中所需的劳动量大,这与花卉损失、低等品质和在温室中需要更长时间比较起来更为不利。

种植数量和温度种球要紧紧地种在一起。

用公斤数表示的种植密度取决于所使用的种球的大小。

大种球每平方米种植公斤数大于小种球。

在温室中,平均每平方米大约种植25公斤种球。

种植深度为10~15cm,从球根基部量起。

近几年,有种新的种植法,将球根插入土壤里至球根顶部之下1~2cm,在这上面覆盖上厚厚的稻草,这样,以后收获起来比较容易,也比较干净,而且可以有发育良好的苞片,不过这种种植法对霜害非常敏感。

覆盖种植球根后,要覆盖田间的土壤以防止霜害,一般使用的是稻草。

在温和的秋季,加覆盖物还有轻微降低土温的作用。

这在10月份能起很大的作用。

所需覆盖物的数量取决于种植的深度。

对种植10~15cm深度而言,每平方米3~4公斤已足够。

不过,如果球根仅使用数厘米沙覆盖的话,那就要使用更多的稻草。

在预计有较长的霜冻期或严重的霜冻时期,应该用塑料薄膜将种植的球根覆盖起来。

要在土壤冻结前完成该项工作,不然无法盖好薄膜,薄膜可防止在严重霜冻期尤其是由干风引起的霜害。

水分供应球根正常生根需要适宜的水分的供应,尤其是用于早期开花的球根只有数周的时间生根。

所需的水分取决于球根种植的方法和种植的深度。

通过土壤灌溉还可降低温度,在10月更是如此。

塑箱促成和温室畦土的栽培要求

塑箱放置在种植床边以及加快球根发育从第二批起,可以将种植好洋水仙的塑箱放到种植床边直到第一批的花采收,这样每季都可多收一批或两批。

但由于劳动密集,这种方法还不十分普遍。

另一种缩短在温室中的周期的方法是通过微升温以加速球根的发育。

塑箱可以平放,也可以堆放起来。

如果将塑箱堆放起来,要保证温度分布均匀。

在堆放的底部和顶部,温度差异可能较大,造成温室中球根生长不均匀。

在不使用额外光照的情况下(在种植床下或在堆箱中),升温处理的霎时间长短取决于塑箱放室内时茎的长度。

茎越长,时间越短,假如茎太长,就在开花时“倒伏”的危险。

一般来说,塑箱在促成室中至少需要两周的时间。

入室在冷周期完成之后,应将塑箱移入室内,或者开始加热(活动室)温室。

冷周期所需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品种及其入室的时间,或者在栽培在温室畦土时,温室加热的时间。

在有霜冻的时期,从种植床上转移到温室的过程中植株容易受到霜害,茎对霜冻特别敏感。

在除去稻草或塑料薄膜时要加倍小心,如有可能,在温室中才除去稻草。

在塑箱转运到温室的过程中,茎可能冻结。

最好是中午无风的时候搬运塑箱以减少伤害的可能。

移到温室后,最好用塑料薄膜将茎覆盖起来,使其逐渐地适应高温的环境,而且可以减小脱水的危险。

浇水球根花卉,尤其是洋水仙,对缺水特别敏感。

缺水会导致植株矮小甚至造成花的枯萎。

在塑箱中促成比温室畦土中促成需要更多的浇水。

最早一批入室洋水仙的根系发育通常较差,与后批种植的洋水仙相比,对缺水更加敏感,因此要经常检查塑箱中基质的水分情况。

更要注意塑箱的边缘,该部位失水更快。

植株如果生长在活动式的温室畦土中,浇水就不需要这么频繁。

若在球根下部的土壤能很容易形成球状,说明土壤水分是充足的。

不过,一定要保证温室中空气湿度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可以通过定期的少量浇水来提高空气湿度。

温室环境

(1)温度:

温室中的温度不应超过18℃。

高温不会促进开花,反而会影响花的品质,增加得花枯萎的可能性,而且会降低花的保存期。

对于双冠和红冠洋水仙,建议的最高温室温度是16℃。

尽管该温度可能延长洋水仙在温室中的时间,但可增进花朵的颜色密度并降低花枯萎的可能性。

如果冷周期超过建议的两周以上,则建议大大降低温室的温度,甚至温室根本不加热。

因为延长了冷周期,植株生长会特别快,结果是植株太弱,容易倒伏。

(2)湿度:

洋水仙需要较高的相对空气湿度,若空气相对湿度太低,植株的品质受到损害。

建议空气相对湿度稳定保持在90%以上。

通过定期少量的水或弄湿种植床之间的通道而提高相对湿度。

要保证温室是保温的,这样控制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容易,并且可以节能,适宜的保温材料是塑料薄膜和发泡塑料。

在霜冻期和使用空气加热的时候容易造成空气相对湿度过低。

阳光强烈的时候需要通通空气,升温太快会导致芽枯萎。

(3)在温室中的周期:

在温室中的时间取决于温度处理和开花时间。

与塑箱促成相比,在温室的促成周期在12月份要长11天,在1月份长4天,在2月份长3天。

在活动式温室撤除后,土壤达到所希望的温度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

而且在要开花的时候,往往会降低温室温度,让洋水仙在不同的时间开花。

收获和准备销售

(1)收获时间:

正确的收获时间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产品的品质。

洋水仙花的成熟期按以下进行分类:

a.第一阶段(未成熟期):

蕾不成熟,顶部空(“针”);b.第二阶段(蕾成熟期):

佛焰苞(包围蕾的苞片)充实(“成熟蕾”

);c.第三阶段(蕾开裂期):

佛焰苞开裂,蕾的颜色清晰可见(“开裂蕾”);d.第四阶段(过熟期):

花半开(“过熟”)。

必须在花成熟适当的发育阶段采收以保证用户能获得高品质的花。

在1月份中旬之前,应在第三阶段采收花。

从1月中旬后,在第二和第三阶段(成熟,花蕾微开)时收获。

重瓣洋水仙一定要在蕾开放(第三阶段)时收获。

收获,储藏和准备销售花箭和叶片要一起采收。

塑箱促成的洋水仙要在球根上部一点割断。

在活动式温室促成的花可折段,这可以根据种植深度和所撒播球根的情况,将花和球根拉开。

向上种植而深度不太深的洋水仙通常用刀切断。

收获时要特别注意将花连同苞片一起收获。

洋水仙花连同叶片一起上市有较大的观赏价值,对球根进行的冷处理要彻底,以避免苞片过短。

采收的洋水仙必须立刻运离温室并放入冷藏室,最好是向上直放在1℃~2℃的冷水中,并且提供较高的相对湿度(90%)。

相对湿度高可以保证佛焰苞柔软,防止日后在花瓶中开花产生问题。

在花温度降低到约2℃时,将其束扎,每束10支花。

束扎之后,应将花束向上直放或放在水中,移回到冷藏室或移到预冷运输车上。

尽量减短鲜花储放在种花场的时间,储放时间不要超过3天。

花容器在使用后要要彻底地清洁,因为洋水仙会释放一种粘性物质,该物质影响其他花卉的保鲜期。

病虫害防治

土壤的一般处理最好是通过种植槽的作物轮作来预防病害,轮作后可以不进行常规土壤处理。

可是,在种植槽中的土壤如果重复用于盆栽或覆盖种球时,则需要进行土壤处理。

真菌病害

(1)镰刀菌(球根腐烂):

感染开始于基部,常常在根盘,该病害逐渐扩散到整个茎盘及鳞片。

鳞片内部感染没有外面感染快。

被感染的组织变为黑灰色到黑褐色,在鳞片之间,在褐色皮膜下有白色或浅红色真菌发育,有时被一层大量孢子粉状物覆盖,好像被染过粉一样。

明显受到感染的球根不会出芽或者茎长得短而弯曲,而且茎很快死去;受到轻微感染的球根所发育的植株较矮,叶片薄、弯曲,叶片比正常的绿。

球根腐烂是由真菌洋水仙镰刀菌所引起的,该菌只感染洋水仙,它可以在土壤中生存达6年之久。

预防:

a.货到后在土温14℃以下或将其短期储藏在规定的温度、湿度、空气循环和通风的环境中;b.种植时去除被感染的球根;c.若种植时温度高于14℃,在种植床和温室畦土中实行较广的作物轮作。

(2)灰霉病/葡萄孢菌:

当球根入室后或在塑箱中出芽,一些叶片的顶端变褐并可能粘在一起,也可能影响处于土壤水平面的茎和叶片。

茎下垂,叶片弯曲生长并变黄。

感染球根的表皮,使之比正常球根更暗褐色同时影响球根的生长。

在严重情况下,茎的发育很慢或根本不发育。

暗斑硬化之后变成黑色。

基片有时变褐色和木栓状,这影响球根的生根。

病因:

叶片感染是由真菌洋水仙葡萄孢菌引起的,球根的感染是由真菌灰葡萄孢菌引起的。

所有的其他症状均与这两种真菌有关。

预防:

a.球根到后立即种植或储藏在有足够的通风和空气循环的环境下;b.防止球根的损伤;c.对所有盆栽品种、比较敏感的切花品种以及怀疑受到感染的球根进行消毒;d.使用有较大比例黑泥炭土和沙的混合基质;e.在种植时减压基质,将球根放在顶部,上面覆盖薄层的粗粒河沙;f.在种植后才对球根进行冷处理。

生理病害

(1)花枯萎:

指花苞不能完全开放的不正常情况。

最通常的情况是在出售时花蕾干枯、绿色萼片、白色叶片顶端及花朵不能充分开放。

原因:

使用的球根规格太小,在促成时期太早开始冷周期,或太早移入温室,或温室温度太高,或缺水,或空气湿度低。

预防:

a.控制好冷处理的时间;b.在促成期间温度不要太高;c.保持足够的水分,保持温室内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

(2)佛焰苞褐变:

佛焰苞褐变,开花出现困难。

该病与植株生长不均匀有关。

原因:

可能是塑箱过早移入温室,或在促成期湿度过低所引起。

预防:

a.遵守建议的冷周期,塑箱不要过早入室;b.保持温度内较高的相对湿度;c.储藏花束的相对湿度至少为90%。

(3)短茎:

使用生根室会使叶鞘的长度产生问题,叶鞘的长度是收获洋水仙的一个重要因素。

若叶鞘太短收获时花和茎会分散开,这将降低花打捆的速度并降低观赏品质。

原因:

叶鞘的长度与品种有关,入室时茎越长,叶鞘也越长。

促成时间、冷周期的长短和温度会影响到茎的长度。

预防:

a.遵守建议的冷周期时间长短和正确的温度;b.收获时防止对叶鞘的损伤;c.洋水仙入室后,在起初的几天用黑塑料布遮盖起来。

(4)植株倒伏:

是在促成洋水仙中常常出现的问题,会导致产量减少、品质下降及收获困难。

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是冷周期过长,温室温度过高,造成植株在温室里生长过快,结果导致植株不够坚挺、容易倒伏。

预防:

a.选择正确的品种用于晚期促成;b.遵守建议的冷周期时间长短,按照开花期调整种植时间,在20℃的温度下储藏球根直至种植;c.种植球根不要过于靠近,尤其在(活动式)温室的畦土中生产时更应注意;d.遵守建议的温室温度;e.假如植株有出现倒伏的可能,降低温室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并提供足够的光照。

(5)霜害:

在植株生长阶段前的霜害会阻碍生长,造成叶片生长弯曲。

许多叶片变为黄绿色,手感较粗糙。

在花茎中形成空洞,茎很容易折断。

根盘呈玻璃状,颜色为白灰色。

霜害严重的植株将不会生长。

原因:

在低于-1℃的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球根就会受到霜害;在低于-2℃下两天后就会受到霜害。

在低温的时间越长,霜害也越严重。

温度如果低于-5℃,在数小时内就会出现严重的霜害。

预防:

a.将球根向上种植;b.在种植床及温室中防止热量散发及土壤干燥;c.将塑箱放在种植床上,不要有空间;d.将种植床及畦土种植的洋水仙覆盖起来。

在严重霜冻季节,及时准备好塑料或泡沫薄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