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机学院多轴实训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920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电机学院多轴实训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电机学院多轴实训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电机学院多轴实训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海电机学院多轴实训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海电机学院多轴实训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上海电机学院多轴实训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上海电机学院多轴实训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上海电机学院多轴实训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上海电机学院多轴实训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上海电机学院多轴实训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电机学院多轴实训报告.docx

《上海电机学院多轴实训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电机学院多轴实训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电机学院多轴实训报告.docx

上海电机学院多轴实训报告

上海电机学院

机械学院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训练

学生姓名:

朱唯奕学号:

0910********

专业班级:

BJ1005

时间:

指导教师:

侯培红

 

2013年月

 

目录

1车削类零件工艺设计2

1.1零件图样及其工艺分析2

1.1.1零件图样分析2

1.1.2零件图样工艺分析3

1.2工艺方案设计3

1.2.1确定生产类型3

1.2.2拟定工艺路线3

1.2.3设计数控车床加工工序4

1.2.4编制数控技术文档5

1.3小结5

2铣削类零件工艺设计6

2.1零件图样及其工艺分析6

2.1.1零件图样分析6

2.1.2零件图样工艺分析6

2.2工艺方案设计7

2.2.1确定生产类型7

2.2.2拟定工艺路线7

2.2.3设计数控铣床加工工序7

2.2.4编制数控技术文档8

2.3小结8

3心得体会9

4参考文献9

1车削类零件工艺设计

1.1零件图样及其工艺分析

1.1.1零件图样分析

(1)零件图完整正确,视图正确清楚,尺寸、表面粗糙度及有关技术要求齐全明确,个别尺寸公差不明确,缺少行为公差。

(2)零件的技术要求合理,未注倒角C1,设端面中心为坐标原点,直径值编程。

(3)只须以轴心作为定位基准,故定位基准可靠,基准统一。

(4)可使用三爪卡盘或四爪卡盘。

(5)加工内容:

SR10,宽7的圆弧面,M24宽20的外螺纹,Φ20宽4的退刀槽,

Φ30宽8的外圆柱面,Φ30-Φ38宽10的圆锥面,Φ38宽11的外圆柱面,Φ26宽20的外圆柱面

1.1.2零件图样工艺分析

(1)架构分析:

该零件属于轴类零件,其外形尺寸为Φ50×82mm,加工内容包括圆柱面、螺纹、倒角、退刀槽。

(2)表面粗糙度分析:

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均为3.2。

(3)尺寸分析:

Φ26+0.040:

经查表,加工精度为IT9。

Φ38+0.040:

经查表,加工精度为IT8。

Φ300-0.033:

经查表,加工精度为IT8。

1.2工艺方案设计

1.2.1确定生产类型

零件数量为100件,属于小批量生产。

1.2.2拟定工艺路线

(1)确定工件的定位基准,确定胚料轴线为定位基准。

(2)选择加工方法

由于该零件最高加工精度等级为IT8,表面粗糙度为3.2

Ⅰ加工外圆表面采用:

粗车→半精车→精车

Ⅱ螺纹加工:

在车床上加工

Ⅲ退刀槽:

在车床上加工

(3)拟定工艺路线

①按Φ50×82下料

②夹住右端加工左端面

③车削左外表面

④调头加工右端面

⑤加工右外圆面

⑥车退刀槽

⑦去车螺纹

⑧去毛刺

⑨入库

1.2.3设计数控车床加工工序

(1)选择加工设备,选用数控机床,系统为FANUCOi,配置后置式刀架。

(2)选择工艺装备

①该零件采用三爪定心卡盘加紧

②刀具选择如下

车外圆车刀T0101:

车端面,圆柱面

退槽刀T0202:

车退槽刀

车外螺纹刀T0303:

车外螺纹

切断刀T0404:

切断

③量具选择

量程为200mm,分度值为0.02的游标卡尺

(3)确定工步:

车端面→粗车外圆柱面→半精车外圆柱面→精车外圆柱面

(4)确定切削用量

①背吃刀量:

粗车时确定背吃刀量为2mm,半精车背吃刀量为1mm,精车时确定背吃刀量为0.5mm。

②主轴转速:

粗车主轴转速为800r/min,半精车主轴转速为1000r/min,精车主轴转速为1500r/min,车螺纹主轴转速为800r/min,切槽时主轴转速为500r/min,切断时主轴转速为500r/min。

③进给量:

粗车时确定进给量为0.2mm/r,半精车时确定进给量为0.1mm/r,精车时确定进给量为0.08mm/r,切槽时确定进给量为0.05mm/r,切断时确定进给量为0.05mm/r。

1.2.4编制数控技术文档

机加工工艺过程卡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工艺装备

1

下料

按Φ50×82下料

数控车床

2

粗车

三爪卡盘夹住右端,粗加工左端面及外轮廓Φ26+0.040

数控车床

3

粗车

调头,粗加工右端面及其外轮廓SR10,宽7的圆弧面Φ30-Φ38宽10的圆锥面等

数控车床

4

半精车

调头,半加工左端面及外轮廓Φ26+0.040

数控车床

5

半精车

调头,半精加工右端面及其外轮廓SR10,宽7的圆弧面Φ30-Φ38宽10的圆锥面等

数控车床

6

精车

调头,精加工左端面及外轮廓Φ26+0.040

数控车床

7

精车

调头,精加工右端面及其外轮廓SR10,宽7的圆弧面Φ30-Φ38宽10的圆锥面,车削Φ20宽4的退刀槽,M24宽20的外螺纹

数控车床

8

去毛刺

钳工

9

检验入库

 

1.3小结

通过本车床零件的分析和工艺理论设计,加深对车床工艺理解。

在图样分析中,通过零件的设计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可以选出合理的加工路线,从而达到需要的表面质量。

使我对车床零件工艺设计有了初步的基础理解。

 

 

2铣削类零件工艺设计

2.1零件图样及其工艺分析

2.1.1零件图样分析

(1)零件图完整正确,视图正确清楚,尺寸、表面粗糙度及有关技术要求齐全明确,个别尺寸公差不明确。

(2)技术要求:

作图求出A、B、C、D各点坐标(设工件左下角为坐标原点),毛坯上下表面不加工,Φ6孔直接采用Φ6键槽铣刀加工,毛坯100×80×20。

(3)尺寸标注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

(4)用平口钳进行一次装夹即可加工,基准统一,定位基准可靠。

(5)加工内容:

深4+0.050的凸台,R10的缺口,8×Φ6的孔,R6×50°的深3+0.050的圆弧槽。

2.1.2零件图样工艺分析

(1)该零件属于盘类零件,加工内容包括:

外轮廓、凹槽、孔。

(2)尺寸分析:

880-0.05经查表,加工精度等级为IT8。

4+0.050经查表,加工等级为IT10。

3+0.050经查表,加工等级为IT11。

(3)表面粗糙度:

全部表面粗糙度为3.2。

2.2工艺方案设计

2.2.1确定生产类型

零件数量为1000件,属于中批量生产。

2.2.2拟定工艺路线

(1)确定工件的定位基准,以工件底面和两侧面为定位基准。

(2)选择加工方法:

该零件的加工表面为外轮廓、凹槽、孔,其最高加工精度等级为IT8,表面粗糙度为3.2,采用加工方法为粗铣、精铣。

(3)拟定工艺路线

①按毛坯100×80×20下料

②铣外轮廓和凹槽

③铣孔

④去毛刺

⑤检验入库

2.2.3设计数控铣床加工工序

(1)选择加工设备:

数控铣床,系统位FANUCOi。

(2)选择工艺装备

①该零件采用平口钳定位夹紧

②刀具选择:

Φ6硬质合金平底铣刀。

③量具选择:

量程为100mm,分度值为0.02的游标卡尺。

(3)确定走刀路线

先粗加工外轮廓、凹槽、孔,再精铣外轮廓、凹槽、孔,为了提高表面的质量,采用顺铣方式铣削。

(4)确定切削用量

粗铣时,进给量为0.5mm/r,主轴转速为800r/min

精铣事,进给量为0.01mm/r,主轴转速为1200r/min

2.2.4编制数控技术文档

机加工工艺过程卡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工艺装备

1

下料

毛坯100×80×20mm

2

粗铣

深4+0.050的凸台,R10的缺口,8×Φ6的孔,R6×50°的深3+0.050的圆弧槽。

数控铣床

3

精铣

深4+0.050的凸台,R10的缺口,8×Φ6的孔,R6×50°的深3+0.050的圆弧槽。

数控铣床

4

去毛刺

钳工

5

检验

6

入库

 

2.3小结

通过通过本铣床零件的工艺分析与设计,加深对铣床工艺理解。

在图样分析中,通过零件的设计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可以选出合理的加工路线,从而达到需要的表面质量。

使我对铣床零件工艺设计有了初步的基础理解。

3心得体会

经过这一个学期对数控加工工艺这门课程的学习,加上之前的这一学期3周数控的实训,让我了解了一些数控加工的过程,让我理论结合实际,将所学到是知识掌握的更好。

在这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经过和老师同学讨论以及翻阅参考书等途径,困难一点点的被解决。

在具体做的过程中,从设计到计算,让我更进一步的明白了要有严谨的态度和不厌其烦的细心,要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一种精神。

从开始的读图,让我清楚的了解了自己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也很好的锻炼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计算和最终的选择过程中,不但考验了自己计算过程中的细心程度还提高了自己快速资料的一种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些许的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自己曾焦虑,但是最后还是解决了。

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现在把这个设计做完了才对以前学的知识点有了更好的理解,知识只有放在实践运用上才能体现他的价值,所以这个设计是很有必要开设的,也是大家很有必要去认真做的。

在老师的讲解下让我对整个设计过程以及绘图过程有了很好的了解,对我后面的毕业设计很大的帮助。

4参考文献

【1】陈吉红、胡涛、李民、王军.数控机床现代加工工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侯德政.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陈宏钧、方向明.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生产实例.机械工艺出版社.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