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959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docx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第1课:

《春天说了什么》

教学目标:

1.学习儿歌,认识春天的特征。

2.主动观察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变化。

3.涂涂画画,读读诵诵,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材分析:

以春天的景物图引人,展现了春天的典型季节特征:

柳树绿了,桃花开了,学生去观察发现更多春天的足迹。

在添诗添画的游戏中,强化对春天大自然的美好体验。

教学活动及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学习。

结合单元图,用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观察,也可以让学生听听流水的声音,听听小鸟的叫声,让学生进入春天的美丽情境(如果有条件,可以把学生带到教室外如公园、花园等进行实景体验)。

二、观察想像,提高认识。

1.看图:

你觉得哪些景物最美?

帮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景色.

2.朗读诗园,想想春天说了什么话?

(春天到啦!

冰雪快快融化吧,化成甜甜的水让小苗喝个饱。

春天到啦!

花儿快快张开笑脸吧,蜜蜂要来采蜜啦!

……)体会春天里大自然景物的无限活力,感受春天的美好。

3.想像: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了解到的春天景物变化,交流春天还对(谁)说了(什么)。

4.总结: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大自然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到处充满各种各样的声音:

沙沙沙、轰隆隆、呱呱呱、嘟嘟嘟•…••说说是什么发出了这些声音。

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还可适当介绍春雨、春雷等有关自然现象。

三、交流表达,强化体悟。

鼓励学生走出教室,看看春天的美景,听听春天的声音。

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观察,和小伙伴交流,加深体悟。

四、游戏活动:

和春天捉迷藏。

1.读诗园《和春天捉迷藏》,可让学生自由诵读或由教师领读(有兴趣的同学可配上动作进行表演诵读),重在体验诗的整体意境。

2.可以《春天在哪里》为背景音乐,创设一种宽松、偷悦的氛围。

引导儿童从观察课本插图入手,找找春天在哪里。

3.教师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可适当进行一些常识教学,如:

春天到了,燕子飞回来了(认识燕子的外形,主要是黑色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知道燕子是候鸟儿春天到了,油菜花开了(认识油菜花的形状,颜色为金黄色,油菜子可以榨泊)。

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认识人们衣着的变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注意春天的身体保健)。

4.自由交流,说说你发现春天还有哪些变化。

结合本地春天的实际情况,先组内交流"我找到的春天"小组向全班汇报。

五、小结,创作表达。

1.说说春天给你留下的最深、最美的印象是什么。

这是一位同学没有完成的《春天多美》的诗配画作品,请同学们帮助他完成。

2.自由创作,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3.交流,评评谁创作的春天最美。

总结"春天的美丽、快乐需要我们用双眼去发现、双手去描绘"。

第2课:

《和小树一起长大》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种植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认识泥土,玩玩泥土,初步了解各有关特点,增强对生活中各种自然现象进行探究的兴趣,并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探究方法。

3.在活动中进行合作、友爱、保持教室的整洁卫生等生活常规教育,养成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4.知道春天是植树绿化的大好时光,积极参与绿化环保活动。

5.了解植树种花的一般过程,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材分析:

本课由观察图画开始熟悉认知植树的一般过程。

组织学生玩泥土,通过动手体验引导探究活动。

读读诗园《小青蛙去种树》,了解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

提倡人人种花、植树,指导为小树、小花做成长记录,和自己种的小树或小花合影,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情景导入。

可带领孩子们参观校园,感受植物与校园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校园、公园、马路等各种植物和我们生活密切关系的情景。

二、看图明白种植基本步骤:

1.出示环保标语:

植树绿化,人人有责。

学习它的含义。

2.结合课文插图,观察找出同学们在做什么。

(挖坑、填土、抬水、浇水、扶苗3.把这些动作按种植过程按顺序排列。

(挖坑、扶苗、填土、抬水、浇水。

4.说说植树要准备些什么?

(工具、树苗。

)种完后要注意什么?

(爱护树苗,及时施肥、浇水、除虫,保证小树顺利长大。

三、出示实物,激发兴趣。

1.这是什么?

让学生观察泥土,说说名称、颜色、形状、作用,激发研究兴趣。

2.分组让学生玩泥土。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玩,通过感性接触认识泥土的特征。

四、交流感受,巩固发现。

1.说说每人玩泥土的感受,鼓励不同角度的发现。

交流:

泥土是黑黑的,(眼睛看颜色)泥土是软软的,(用手触摸)泥土是香香的,(用鼻子闻)

2.小结:

观察要用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小手摸,甚至可用嘴巴尝,要用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进行。

五、朗读诗园,了解植树节。

对植树节的设立作简单介绍,帮助儿童认识植树绿化的重要性。

教师可结合本班儿童的实际情况介绍植树节的来历和其他国家的植树节,参见本单元附录部分的内容。

六、了解本地的植树绿化情况,鼓励儿童参加种植活动。

建议教师在课前了解本地植树绿化的情况,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儿童进行一次种树或种花活动,还可指导儿童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为小树、小花做成长记录,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责任感和坚持性。

教学后记:

1、本课的学习中充分注意让学生参与动手实践,在实践中获取相关体验,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加深相应的情感体悟。

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绿化环保活动,使所学知识、技能落到实处。

2、提倡学生在课外利用各种方法学习查询资料。

第3课:

《快乐的春游》

教学目标:

1.了解春游前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提高自理能力及环保意识。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春天的有益活动。

3.能积极地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赞美情感。

教材分析:

由大幅春游图引人,展现快乐的、丰富的春游活动内容,激发儿童向往大自然、投身大自然的情感。

看图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春游前的各方面准备工作,增强生自理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放风筝、挖野菜、赏花、采集标本等各种活动,从中学到

相关技能,感受春天生活的美好。

在交流春天的新发现时,能从不同角度获得体验。

以自己的方式如画画、诗朗诵、唱歌等形式抒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一、看图讨论,激发兴趣。

1.看引人图,说说小朋友们去干什么。

(知道春天是外出活动的大好时光,可以进行快乐的春游,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

)2.猜一猜:

他们会去哪里?

会玩些什么?

(想像)

3.教师小结,说明春游是春天到郊外去散步游玩,是一种很好的活动。

二、讨论春游前的准备工作。

1.春游前要准备些什么呢?

(由学生自由讨论)

2.代表发言交流,教师小结归纳。

内容可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穿着:

穿球鞋,背双肩背包,目的:

方便活动。

(2)必带物品:

干粮和水。

原则:

注意节约,不宜过重。

(3)自选物品:

环保垃圾袋、画板、标本夹……

(4)对春游地点的了解,可包括:

a.位置确定:

b.环境特色了解;c.历史故事了解。

(5)安全事项:

如过马路、上下车、玩耍时注意安全等。

三、向大家推荐一个春游的好去处。

可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推荐一个春游的好去处,小组结合前面对春游地点了解的各项要素,向全班汇报推荐地点的理由。

四、创设情景,了解活动类型。

1.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的同学们在春游中有哪些活动。

2.小组交流:

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活动?

五、在这些活动中,你最拿手的是什么?

介绍给大家。

这一环节可以小组教学的方式进行,将爱好相同的同学分为一组,对自己拿手的活动进行介绍,也可让同学们在课前就进行一些准备,如:

放风筝:

可介绍放风筝的方法经验。

挖野菜:

可介绍野菜种类。

捉蝴蝶:

可介绍工具、方法。

采集标本:

可介绍制作方法。

赏花:

介绍花的名字、颜色、形状。

应指出的是,教材上出现的活动只是一种引导,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当地的生活习俗,引进教材中没有涉及的活动。

六、小观察作业。

1.看图,下面画的是什么花?

哪些花是春天开的?

请在方框内打2.以小组为单位说说当地春天的花,小组向全班汇报。

也可将这作为一项春游作业结合春游活动一起进行。

七、集体交流,鼓励发现。

1.谈话引人,回忆春游活动。

请学生回顾在春游活动中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景物或事情,和同桌小朋友说说。

2.学生发言,师生共同评价、小结。

交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如:

景物类:

树、花、春雨、春泥

(要注重学生对春天景物的美的感悟,提倡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独特的东西,用自己的话发表想法。

动物:

蚂蚁、蜓蚓、小鸟。

(要关注生命的存在,懂得关爱,善于想像。

事:

互相帮助范例、环保好事等。

(要学会观察身边发生的事,积极加入集体活动。

教师在指导这一活动的过程中,对积极发言、有独到发现和认真倾听的同学应给予鼓励。

3.写出自己的新发现。

(鼓励学生把最精彩的发现用简单的话写下来。

八、进行作品展示,学会评价。

教师可结合春游安排,进行标本展、画展等。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进行多种类型作品的综合展示。

九、朗诵会。

可根据情况利用班会课、晨会课进行。

第二单元第1课:

《上超市》

教学目标:

1.学会在购物前要有计划,知道购物要根据需要来进行。

2.知道在超市购物的一般程序和常识,能尝试着自主购物。

3.能评判有关行为,学会文明购物。

教材分析:

本课由"小调查"、"小评判"、"游戏场"、"展示台"四个部分组成,在设计上从了解购物需要、与购物有关的良好行为习惯认识超市、一般购物程序和技巧四个方面指导儿童学会购物。

"展示台"的设计既是儿童对自己购物后的一次总结,同时亦是对前面一系列购物指导的再次强化。

教学活动及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学习。

教师可以以《小鬼当家》的电影引人,结合首页背景图,让学生感受到小鬼当家的乐趣。

激发学生愿意尝试当家,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使之产生自己照顾自己的美好愿望。

并由此引人《上超市》一课的学习。

二、开展课前小调查活动。

1.课前布置学生开展购物前的家庭小调查。

调查可分三项:

第一项的调查内容"家里还需要什么?

"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我们应当买我们需要用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不应该随心所欲地购买。

第二项调查"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

"是为了教育孩子购物时心中要有家人,不能一味地光想着自己的喜好与兴趣。

在教学时,要强调一点,如果家中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人或客人,也要考虑到他们的需求,要顾全大家的需要。

第三项调查"我准备买什么?

"是为了让儿童知道,购物还要有计划性,要考虑自己的购物能力和家庭经济条件。

如果经济能力有限,应当先购买急需要用的东西。

2.课堂交流、汇报调查结果。

三项调查的意图不一定要向学生直接说出,可以在孩子们的调查过程和汇报调查结果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抓住关键问题进行专题讨论,鼓励让学生在交流中自行感悟到购物前需要考虑的几方面内容。

三、以"小评判"强化购物行为规范

"小评判",是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行为表现进行判断,帮助儿童认清是非,努力在购物过程中表现好的行为。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让儿童以小品表演的方式呈现画面中的有关行为,同时也可以以小品表演的方式演示正确的、文明的行为。

如:

了解购买食物要看商品保质期等.基本的常识,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外读物或生活经验,说说这样做的原因。

而帮父母提物品、不对父母提过分的要求等,则都是结合活动进行地孝敬长辈的教育。

教师应当抓住这种时机,适时进行教育。

四、在游戏中掌握超市购物的方法。

1.在学生确定好各自需要购买的物品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学学买东西》中用画面展示的模拟情境。

在这个模拟情境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两项任务1)知道超市的大致布局,了解到超市购物的大致程序;

(2)知道在超市购物必须掌握的一些技能技巧。

2.在"游戏场"活动中,教师应鼓励每一个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购物路线及安排原因充分地讲清楚。

在同学汇报后,可以让学生评选出最佳购物方案。

也可以以一位同学的购物方案为基础,鼓励全班同学一起帮助修改,修改时要说明原因,在共同商讨的过程中,掌握超市购物的一般技巧和方法。

五、运用所学知识,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1.教师在儿童进行购物活动前,可以给每位学生家长发一个通知,请家长在儿童的购物过程中,尽量多指导,少干预。

并将爸爸妈妈的话(也就是鼓励性的评价),及时填写在课本上。

让儿童充分运用课堂中习得的购物一般步骤和技巧,自主进行一次购物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理能力。

2.活动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谈话环境,让儿童尽情交流购物心得,以及购物过程中的趣事。

根据不同孩子的个性和表现,评选出"礼貌奖"、"勇敢奖"、"理财奖",后面的空格是留给教师和同学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自立奖项。

应尽量使每个儿童都受到鼓励,并且有兴趣继续为家庭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购物活动o

第2课:

《进厨房》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初步懂得一日三餐营养搭配均衡才能促进身体健康的道理。

2.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文明用餐;知道一些有关的环保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付诸行动。

3.能动手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家人带来快乐。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科书分析:

本课由"我的一日三餐"、"我来试着做一做"、"做个水果拼盘"三个部分组成,以一首富有孩子情趣的诗歌引入,通过对诗歌的诵读知道蔬菜、粮食的营养丰富,饮食不应挑拣。

"我的一日三餐"里设计了配餐游戏和三餐调查两个环节,同时通过"聪明谷"向儿童介绍一些初步的营养知识,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

第二部分"我来试着做一做",是按"用餐前"、"用餐时"、"用餐后"的顺序,采用画面呈现并留白补充讨论的方式,告诉孩子在用餐前后的文明,并渗透环保知识和劳动教育。

最后"做个水果拼盘"部分,是对孩子创造性、动手能力、卫生习惯的培养,其中也蕴涵了爱心教育和使用厨具的安全教育,同时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劳动给家人带来了快乐。

教学活动及过程:

一、诵读诗歌,激发情感。

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用Flash动画制作的课件展示厨房里可爱的"蔬菜"、"粮食",并配上诗歌,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诵读诗歌促进孩子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教师可以用简练的语言告诉学生这些食物一定要"走进厨房"经过清洗或烹饪后才能食用,才能汲取其中的营养。

这一环节的学习可视教学需要,灵活安排在教学过程的开始、中间或结束时进行。

二、活动感知,强化体验。

1.模拟实践活动:

为家人配制一日三餐。

可以"我是小厨师"等形式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以单个或小组形式为家人配制一日三餐。

这一环节的活动可事先准备厨师纸帽和食物彩图卡片,以增强趣味性。

2.我的一日三餐调查活动:

对全班一日三餐饮食情况进行简单的调查了解,指导学生对三餐饮食情况进行初步的汇总整理。

3.在对调查结果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学习"聪明谷"有关内容,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常见食物的主要成分,体会饮食结构合理的重要性,老师可适当推荐一两种三餐搭配的方案。

三、创设情境,学习讨论。

1.教师通过简短的小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到讨论中。

情境一:

爷爷奶奶来家做客了,用餐前自己能做些什么或要注意些什么呢?

除了书上提示的三件事以外,教师应当引导孩子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招呼爷爷奶奶,给爷爷奶奶倒茶、拿点心,陪他们聊天;买菜时考虑购买适合老人吃的、合爷爷奶奶口味的菜,这其中也就渗透了尊重长辈的教育。

其次还可以帮助做购买饮料、摆放碗筷、端菜上桌等事情。

情境二:

j、弟弟、小妹妹来做客了,教师要引导孩子除了可以做以上的一些事情以外,还要注意主动带小弟弟、小妹妹玩,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看电视或拿玩具给他们玩。

另外,教师在对孩子进行这一环节的教学时,要渗透买菜时少使用塑料袋、洗菜时要节约用水的环保教育和摆放碗筷、倒茶时的安全教育。

2.教学"用餐时"教师也同样可以以小品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孩子寻找不文明的用餐习惯,引导他们思考并提出改进的办法,最后讨论总结出用餐的礼仪,如用餐时不挑食:

距离很远的菜可以请大人帮忙夹一点到碗里;夹菜不翻盘底的菜:

主动招呼客人用餐;用餐时注意细嚼慢咽等。

教师可以适当地介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用餐礼仪,如少数民族的用餐礼仪、西餐的用餐礼仪等。

值得提醒的是这一环暨节也同样渗透环保教育,如杜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子和一次性塑料饭盒等。

3.教学"用餐后"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说说自己平时用餐后都会做些什么。

总结用餐后的正确行为,除课本上所介绍的,还有帮忙擦餐桌;饭后不做剧烈运动,但可进行半小时散步;喝少许茶有助于消化;为家人和客人送上水果。

从而引出最后一部分"做个水果拼盘"。

"用餐后"这一环节中同样也可渗透环保教育内容,如厨房垃圾和废瓶废罐应分开投放等。

四、鼓励孩子动脑动手,进行爱心教育。

1.教师可在班级中现场举行"爱心水果拼盘"比赛,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与他人合作或自己独立完成水果拼盘。

引导孩子为自己的水果拼盘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说说自己最想把水果拼盘送给谁,并结合拼盘说说自己的创意和所取名字的含义。

2.师生共同列出评判标准。

可以邀请其他任课老师和学生一起评出"最佳爱心奖"、"最佳创意奖"等奖项,这样的活动不仅对孩子进行了爱心教育,同时也得到了成功的体验。

教师可以把各色各样的水果拼盘以照片的形式保留下来,其中得奖的同学可和自己的作品一起拍照留念。

以后还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出一期黑板报。

3.教师在这一环节教学前可视情况进行卫生和安全教育,如:

吃水果应洗净、吃完水果应及时清理等。

如现场制作水果拼盘过程中需要用刀,教师最好进行用刀安全教育,并进行示范,学生在操作时,教师要巡回指导。

第3课:

《有人生病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常见病的病症及其防治措施。

2.能同情病人,学会细心地照顾病人。

3.初步培养要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的意识,掌握一些照顾自己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课由"有病真难受"、"我来照顾您"两部分组成,其中"有病真难受"是通过儿童以往的生活体验,告诉儿童一些常见病的症状,并因此产生对病人的同情,知道病痛会给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我们应当预防疾病,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接下来的"小调查"一-我们为什么会生病",目的是为了告诉学生一些卫生保健知识,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诊所"是为了告诉儿童一些有助于常见病康复的办法;"聪明谷"是介绍一些有关打预防针的知识:

"诗园"则是通过儿歌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最后的"我来照顾您"是告诉学生一些照顾病人的方法,在学会照顾的同时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激活生活体验,了解生病症状。

1.结合课文插图,教师向学生讲述感冒的病状,也可以结合教师自身感冒时的体验,向学生讲述感冒给自身工作、学习带来的不便。

引发学生讲述自己生病时的各种症状。

2.学生交流自己生病时的感受,教师结合交流,可以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些常见病的症状,帮助学生判断自己的病情。

3.教师总结,过渡到下一部分的学习:

生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那么,人究竟为什么会生病?

我们又应该怎样防治疾病呢?

二、开展课外调查,了解疾病预防。

1.课前可布置学生展开小调查,从各种渠道了解生病的原因。

2.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看图,了解生病的四种常见原因:

手不干净;饮食不卫生;缺少锻炼;没有及时增添衣服。

3.学生结合课前调查,交流汇报生病的其他原因,如:

挑食、偏食;教室、房间空气不流通;有病不及时治疗,小病变成大病等等。

4.讨论:

我们应当养成怎样的生活习惯,才能使疾病远离我们?

三、学习医学常识,养成良好习惯。

1.结合课文插图,了解有助于感冒全愈的方法。

2.汇报交流课前搜集的一些常见病(拉肚子、手挫伤、发烧等)的康复办法,在课堂中交流。

如果学生说得不够全面,教师可加以必要的补充。

3.诵读"诗园"中的儿歌,帮助学生体会到身体健康和卫生习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关心照顾病人,学习关爱他人。

1.结合课文插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几种照顾病人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主动为病人倒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陪伴病人散步;轻手轻脚地走路,不打搅病人的休息;可以送一束鲜花,为病人带来一种温馨等。

2.讨论:

我们还可以怎么做?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考虑,如:

给病中的爷爷奶奶讲故事:

为爷爷捶背;给病人做好吃的食品;及时对病人说一些安慰话等等。

教学后记:

儿童因为年幼的关系,对疾病的痛苦感受不一定很深刻。

在"有病真难受"的教学中更多地讲解疾病的症状,或者以游戏的方式出现:

把几种症状摆出来,请儿童扮演小医生,告诉病人他们得的是什么病。

这样效果比较好。

第4课:

《当好小主人》

款学目标:

1.掌握接听电话的礼仪,知道三个常用电话的用途。

2.能友好地接待客人,知道接待客人时应有的礼貌,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3.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待客方式,知道要尊重他人的习俗。

教材分析:

本课由"小剧场"、"客人来了"、"不同的待客方式"三部分组成,"小剧场"设置的目的是让教师先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各种表演,从而在游戏中掌握接听电话应有的礼貌。

"客人来了"先展示了儿童在有客人到家来时的不同表现,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何招待客人才是有礼貌的。

《客人来了我欢迎》是对礼貌接待客人行为的总结,教师可在讨论后学习。

"不同的待客方式"目的是为了开阔儿童的知识面,拓展儿童的视野,使儿童在了解不同的待客方式后,学会尊重他人的习俗。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创设情境,掌握接昕电话的礼仪。

1.上课开始,教师引导学生开始接电话的游戏,为了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接听电话的技巧,教师可创设以下几种情境:

儿童主动打电话,邀请小朋友一起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大扫除。

爸爸妈妈不在家,爸爸单位的同事打电话来,请你转告爸爸给他回个电话。

爸爸出差去了,妈妈突然生重病昏倒了,你要打电话求救。

你在路上看见旁边的一处房子着火了,就打电话求援。

妈妈的同学打来电话找妈妈,你接电话后转交给妈妈。

2.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表演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在评价中掌握接昕电话的技巧。

如:

电话铃响2~3声时去接比较好;记录电话号码时最好重复一遍;接听电话开始要问"您好",结束要说"再见";为了尊重对方,最好等对方说完再见后再挂电话等等。

3.学习"110、119、120"电话的用途,教育学生不能随便拨打这几个电话号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并耽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二、判断评析,懂得接待客人的礼貌。

1.教师可创设一个客人到家里来的情境,事先请有关学生按图中画面排演好小品,然后请学生评析:

这样做好不好?

2.学习《客人来了我欢迎》的儿歌,总结接待客人的礼仪。

3.讨论:

如果来了陌生人敲门,我们应该怎么办?

鼓励学生多角度展开讨论,在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不宜过多地渲染社会中的不良现象。

三、交流汇报,学习尊重他人习俗。

1.教师结合插图,向学生介绍白族、藏族和蒙古族的待客方式。

引导学生懂得要尊重其他民族的待客习俗。

2.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其他民族待客方式的资料,结合课文讨论进行交流。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以录像或光盘演示的方式进行介绍。

3.总结:

虽然各国、各民族的待客方式不同,但热情待客的心是相同的。

礼貌待客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

教学后记:

本课多次运用了创设模拟情境的教学方法,在创设情境时,针对本地和班级的实际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对在活动中体现出综合处理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能及时加以肯定。

评价时不拘泥于教条,引导学生灵活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第三单元第1课:

《我们分享,我们快乐》

1、我们分享,我们快乐(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分享能带给别人快乐,愿意和别人分享快乐;

2.认阔别人的快乐,学会真心祝贺和悦纳别人的快乐;

3.能够对同学间不接纳和不欣赏的行为进行阻止,并运用正确的方式使大家一同分享快乐。

教科书分析:

本课由"做一做"、"回音壁"、"小评判"和"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