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081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39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6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6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6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6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6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6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6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6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6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6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6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6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6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6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线索一:

古代农业

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

线索二:

古代手工业

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三:

古代商业

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

线索四:

古代的经济政策

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1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随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日益完善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兴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在中国形成并日臻成熟。

2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3从春秋战国时起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土地国有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4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5各种手工业经营形态相结合;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6中国的手工业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始终是农业经济的附属存在,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受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中国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

一、“你耕田来我织布”的田园风情—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一、生产模式

——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

  1.概念

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综合技术体系。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基础。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农业体系的总目标,其作用是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2.表现

(1)耕作方式:

①刀耕火种:

距今七八千年,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石犁,依肥力变化而迁徙。

②石器锄耕:

商周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③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

两汉

西汉赵过发明耦犁,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

隋唐

江东出现曲辕犁,安装犁评,耕犁已相当完善

(2)耕作技术:

春秋战国

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垄作法

汉朝

赵过推行代田法

魏晋南北朝

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我国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

(3)耕作制度:

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宋朝以后江南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4)水利灌溉:

水利工程

战国出现了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等

灌溉工具

曹魏时改制的翻车,唐朝创制筒车,宋朝出现水力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3.影响

(1)精耕细作为中华文明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对亚、欧农业生产产生深远影响。

①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古代农业强大的生命力正是中华文明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与以精耕细作为重要特点的传统农业是相互作用的,精耕细作是天人相参和天人相协的结果。

②精耕细作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使单位面积土地可能养活更多的人口,这就为人口较快的增长提供了物质条件。

中国历史上人口增长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是大致吻合的。

(2)中国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局限性或不足,是导致中国在传统社会逐步落伍的重要原因。

①中国传统农业科技重综合而轻分析,重定性而轻定量,重应用而轻机理,注意对农业生物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外部特征及相互关系的观察和利用,而忽视对其自身要素和内部结构的深入研究,始终没有达到可控实验的水平,缺乏精确的数据和概念体系。

②中国传统农业提高生产率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为农法的进步与农器的改进的“节劳型”;一为“多劳型”(即投入大量劳动力,一般不采用铁犁牛耕)。

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营的制约、人口的增多、经营规模的缩小、农牧矛盾的发展等因素,牛耕的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型”的轨道,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停滞以至下降的趋向。

这一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的提升。

  二、经营方式——从“千耦其耘”到“男耕女织”

  1.集体劳动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1)形成原因: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

②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发展使劳动者有能力进行独立的生产活动。

③政府为保证财源,多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2)地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传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中国专制集权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阶级基础,关系到古代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的安危。

3.地主庄园经济(田庄经济)

(1)概念:

田庄是汉代地主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它占有大量的土地,控制着众多的依附人口,是一个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实体。

(2)形成:

汉代田庄的形成固然离不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的发展,但更离不开它的物质基础——土地和人口。

土地和人口是汉代田庄形成、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西汉后期以来,有权有势的大地主都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佃农,世代称霸一方,至东汉时,随着这一局面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地主庄园。

对地主庄园而言,属于田庄范围的田地不仅为地主所有,而且其中的山林川泽也为地主霸占。

在地主庄园内,绝大多数农民是地主的佃客,实际上是农奴。

山林川泽的私有化和农民的农奴化,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标志。

(3)生产方式:

在地主庄园中,以满足地主的生活和享乐需要为目的组织生产。

佃农们在地主或其代理人的指挥下,按照时令,从事农业或手工业(副业)生产。

田庄的经营活动以大田作物栽培为主,兼及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种植的竹木除竹、桐、梓、松、柏外,还有漆,蚕桑作业也受到重视。

药材的采集,以及酒、醋、酱、饴糖等物的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的修造等,也都被列入详密的安排之中。

由此可见,汉代田庄是“一个基本自给自足的半封闭式经济单位”。

田庄内部能够“闭门成市”,甚至可以“有求必给”,即农林牧副渔诸业并兴,又有做功“巧不可言”的手工业,其基本生活消费,可以不依赖田庄以外的市场,但其剩余产品也进入商品流通之中。

(4)影响:

①在田庄里,剥削者和劳动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

豪强地主利用宗族血缘关系作为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手段。

田庄的依附农民除了向田庄主交纳实物地租外,还要为田庄主服各种劳役。

地主田庄还拥有私家武装,称“部曲”“家兵”,由依附农民组成。

可见,田庄就是一个相当完备的微型社会,甚至是“独立王国”。

②东汉地主田庄的大量存在,使东汉社会的发展不是表现为封建国家的强大和统一的巩固,而是表现为封建国家的贫弱和政治局势的不稳定。

地主田庄的私人武装虽然在平时起到了维护封建秩序、镇压人民反抗、保卫地主田庄的作用,但由于它是地主田庄经济的产物,在中央控制无力的情况下,它又可以表现为统一的对立物,成为封建割据的重要因素。

  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从“国有”到“私有”

  1.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

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3.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所有制。

(1)确立:

春秋时期的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2)类型:

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

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专制王朝生产关系的基础。

农民占有的土地较少,为了生存,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把部分劳动成果作为地租交给地主。

(3)问题: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原因

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加上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影响

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导致租佃关系出现并日趋普遍化,引起阶级矛盾激化和农民起义

措施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收取赋税等

结果

起到了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的兼并

4.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1)王田制(王莽时期):

把民间的田地更名为“王田”,归国家所有,禁止自由买卖。

从形式上看与井田制相似,但本质上属于地主土地所有制。

目的在于托古改制,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

由于脱离社会实际,并招致豪强地主阶级的反对而失败。

(2)屯田制(曹魏时期):

国家以军事强制形式要求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生产军粮或征收田租的土地制度。

屯田制对解决军粮供应、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曹魏、金朝、元朝、明初、清初都实行过屯田。

(3)均田制(北魏到唐朝前期):

在长期战乱之后,大批人民死丧逃亡,土地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

为恢复生产,保证赋税来源,北魏到唐朝前期的封建政府曾颁布均田制。

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

均田制的推行是以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为前提的,并没有取消土地私有制,更没有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国家兵役、徭役的征发和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佃农,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

5.宋元以来的土地制度和租佃关系

(1)土地私有制化日趋明显:

宋代奉行“不抑兼并”,此后,我国的封建土地私有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国家和皇室保有大量土地,这些土地以“皇庄”“官庄”的名义出现;由大地主兼并土地而建成的则为“私庄”。

土地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影响到政府的财政命脉,历朝政府虽已无力改变土地占有关系,但也采取措施来限制土地兼并:

宋代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土地买卖合法化,对于土地契约也有规范的管理制度。

元朝建立后,继承实行不限制私有土地买卖和兼并的政策。

明代清丈土地,绘制“鱼鳞图册”,确定土地的私有权。

清代实行“更名地”,康熙八年(1669年),将明代各藩王田产分归现佃户所有,并将其编入所在州县缴纳赋税,此后又推行“摊丁入亩”。

但土地私有制始终是土地制度的主体。

(2)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地租以实物为主,有分成租(按比例提成)和定额租(租额固定,地主不干预生产)两种形式,分成租较为流行,定额租多见于租佃官田或官僚地主田产。

无力租田者沦为雇工,“计岁受值”者是长工,“计时受值”者为短工。

租佃关系下,佃户有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法律地位有显著的提高。

  四、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由人丁到财产的标准转变

1.概念

赋役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度。

赋税主要是田亩税,有时还包括人头税和资产税。

役,亦称徭役,即在位统治者强制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和军役。

2.中国古代重要的赋税制度

(1)“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

(2)编户制度:

是汉代对百姓的一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比较完备的赋税制度。

被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他们依据人口和资产向国家承担人口税、田租、徭役和兵役,国家对他们控制十分严格。

(3)租调制:

东汉末年,曹操进驻冀州后试行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每亩土地征收田租谷四升,每户征收户调绢二匹、绵二斤。

户调取代汉代沉重的人头税,对农民有好处,也有利于大族豪强庇荫佃客。

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租(即土地税,征粮)和调(即户税,征布帛),还要服兵役和徭役。

北魏租调制规定:

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二石、调帛或布一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

(4)租庸调制:

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役制,后规定50岁以上可以缴纳一定绢代替劳役,叫“庸”。

唐朝在隋的基础上实行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税制度,“庸”不再有年龄限制。

租庸调制规定:

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庸”。

这样,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5)两税法:

天宝年间(唐玄宗年号),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实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它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

扩大了税源,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正式废除。

(6)“一条鞭法”:

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纳银代役的规定,说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7)“摊丁入亩”和“地丁银”:

康熙时进行局部试点,规定以1712年为界,今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

雍正时期,在全国推行,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赋税。

“摊丁入亩”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头税,进一步放松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中国人口迅速膨胀,增加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当时国家的发展。

3.认识

我国的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相适应,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我国赋税制度的变化呈现出两种趋势:

一是以人丁为主逐渐变为以土地为主,说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一是纳税物品由实物和力役为主逐渐变为货币地租,说明我国商品经济在不断地发展。

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君主专制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历代赋税改革虽短期内减轻了农民负担,但随后又增长到比改革进行前更高的水平(这一定律后被学者总结命名为“黄宗羲定律”)。

综上所述,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过程,可以绘制如下示意图:

  五、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由北方到南方

  1.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

黄河流域是我国最早的经济重心,魏晋南北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在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到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2.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过程

阶段

特征

南移的表现

南移的原因

基础

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楚、吴、越等对江南有所开发。

秦汉时期,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①随着南方人口增加,开荒增多,土地逐渐熟化;②气候日益适宜农业生产

东晋南朝:

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兴修了很多农田水利,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两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①北方战乱,经济破坏严重;②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③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④统治者推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⑤南方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隋唐五代:

开始并逐渐南移

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至唐朝后期,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扬州的经济地位超过长安和洛阳。

“安史之乱”以后,形成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①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且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冲击中原农耕区;②隋朝大运河开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③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两宋:

最终完成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农业已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两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

①北方战火蔓延,自然灾害频繁,农田水利失修,经济日渐衰败;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③南方除农业外,纺织业发达,商业繁荣

明清:

地位巩固

江南出现许多重要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①统治者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正确措施;②科技的发展,人民的勤劳;③宋元时期奠定的基础

特征

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封建割据或战乱时期最为突出

3.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多重影响

(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探究主题——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

[史料一]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

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摘自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T24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吕氏春秋·上农》是战国末年吕不韦组织编写,由此可断定时间。

史料反映了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思考]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春秋战国时期,推动农业耕作方式由集体耕作制向个体耕作制转变的主要因素。

[提示] 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史料二]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

[史料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教你读史] 史料二信息“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体现了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个体生产。

史料三主要论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生活、生产状况,从本质上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思考] 根据史料二、三,概括古代小农经济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提示]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负担沉重的赋税徭役,土地兼并严重,具有脆弱性。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

1.基本特点

(1)分散性:

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2)封闭性: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除盐铁外,一般不外求。

(3)自足性:

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4)脆弱性:

是一种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等特点的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

(5)落后性:

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

(6)保守性:

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2.影响因素

(1)生产力因素:

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

(2)小农经济自身特点:

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抗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等。

(3)政府政策因素:

封建政府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4)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严重的自然灾害。

1.(2017·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

“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7石),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亩十石(合今2.89石)。

”这说明(  )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C.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

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

解析:

选B 精耕细作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中战国初期到西汉粮食亩产量的大幅提高,正说明了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

2.(2016·永州模拟)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

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

上述规定反映了(  )

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

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解析:

选C 上述规定保障了农业生产需要的畜力,体现出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

3.(2017·安徽六校联考)统一后的秦,除皇室以外,明显有军功地主和宗法地主两类,前者主要来源于秦国,后者是原六国依靠宗法血缘关系的地主、贵族,两类地主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土地。

这表明(  )

A.宗法制度顽强存续

B.封建土地制度占据主导

C.秦尚未真正完成统一

D.秦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解析:

选B 根据“两类地主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土地”可知,地主土地所有制成为社会的主要方式,故B项正确。

4.唐代中叶,“官授田之法尽费废,则之所谓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有官员认为“按籍而征之”的传统方法弊病重重。

为此,政府纳税改革的合理方向应是(  )

A.减免纳税     B.按人纳税

C.加征商税D.按地征税

解析:

选D 题干中提到税制的弊端是“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并不是赋税过重,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按籍而征之’的传统方法弊病重重”说明按人头征税已不可取,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出现了“多无田之大矣”的现象,说明与土地有关,与商税无关,故C项错误,D项正确。

5.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小农经济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生产工具简单

解析:

选B 小农经济靠天吃饭,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小农经济可以通过简单的劳动工具就能够组织生产,体现了其顽强生命力,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小农经济的软弱性,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生产工具简单是材料的表象,而非实质,故D项错误。

6.(2016·湖南十三校联考)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

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  )

A.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B.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C.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D.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解析:

选D 题目中强调的是京杭运河对北宋朝廷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材料说京杭运河是北宋朝廷的生命线,北方的京师依赖南方的粮食,并没有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