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297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物流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物流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物流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物流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物流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物流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物流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物流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物流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物流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物流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物流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物流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物流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物流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物流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物流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物流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物流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学.docx

《物流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流学.docx

物流学

认识物流

摘要:

本文通过对物流的概念、分类、管理等方面去了解物流,从而进一步了解物流。

关键词:

物流活动信息管理

物流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将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准确的、及时的、安全的、保质保量的、门到门的合理化服务模式和先进的服务流程。

物流是随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随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所以物流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经济活动。

物流的概念有4个解释:

1、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物流构成:

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

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用户服务、需求预测、定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

2、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物流中的“物”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和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

“流”是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有其限定的含义,就是以地球为参照系,相对于地球而发生的物理性运动,称之为"位移"。

流的范围可以是地理性的大范围,也可以是在同一地域、同一环境中的微观运动,小范围位移。

“物”和“流”的组合,是一种建立在自然运动基础上的高级的运动形式。

其互相联系是在经济目的和实物之间,在军事目的和实物之间,甚至在某种社会目的和实物之间,寻找运动的规律。

因此,物流不仅是上述限定条件下的“物”和“流”的组合,而更重要在于,是限定于军事、经济、社会条件下的组合,是从军事、经济、社会角度来观察物的运输,达到某种军事、经济、社会的要求。

4、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化学或物理变化的物料常常以气态或液态参与生产过程,并以管道输送,这样参与过程的原料、中间产物、产品等称为物流。

在连续操作过程中不断地加入或排出的固体物料也可称为物流。

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的不同,物流范围、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物流。

以下是物流的分类:

  

(一)宏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

宏观物流还可以从空间范畴来理解,在很大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宏观性,在很小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则往往带有微观性。

宏观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

宏观物流主要研究内容是,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社会之关系在社会中之地位,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等。

(二)微观物流。

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

在整个物流活动中,之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

在一个小地域空间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

  (三)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

  (四)企业物流。

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

  (五)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系统发展很快、规模很大的一个物流领域,国际物流是伴随和支撑国际间经济交往、贸易活动和其它国际交流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六)区域物流。

相对于国际物流而言,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物流,一个城市的物流,一个经济区域的物流都处于同一法律、规章、制度之下,都受相同文化及社会因素影响,都处于基本相同的科技水平和装备水平之中。

  (七)一般物流。

一般物流是指物流活动的共同点和一般性,物流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涉及全社会、各企业,因此,物流系统的建立,物流活动的开展必须有普遍的适用性。

(八)特殊物流。

专门范围、专门领域、特殊行业,在遵循一般物流规律基础上,带有特殊制约因素、特殊应用领域、特殊管理方式、特殊劳动对象、特殊机械装备特点的物流,皆属于特殊物流范围。

然而物流速度由运输工具和管理工具及天气因素决定的。

传统观念只注重在运输工具上提高物流速度。

现代观念则同时注重管理工具,既自动识别系统的物流中的重要作用。

条形码的应用,大大加快了物品的入库、分拣、归类速度。

 而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物流管理主要有4个特点

  

(1)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

  

(2)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3)以信息为中心;

  (4)重效率更重效果。

  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

  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

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

  物流管理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

现代物流通常被认为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诸环节构成。

各环节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观念。

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使各个环节共享总体信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服务。

系统方法认为,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

系统方法意味着,对于出现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要对全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

从这一思想出发,物流系统并不简单地追求在各个环节上各自的最低成本,因为物流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倾向,存在着交替易损的关系。

比如过分强调包装材料的节约,就可能因其易于破损造成运输和装卸费用的上升。

因此,系统方法强调要进行总成本分析,以及避免次佳效应和成本权衡应用的分析,以达到总成本最低,同时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目的。

现代物流不仅单纯的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

因此,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

这与传统物流把它仅看作是“后勤保障系统”和“销售活动中起桥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

什么事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而电子商务物流又称网上物流,就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旨在创造性的推动物流行业发展的新商业模式;通过互联网,物流公司能够被更大范围内的货主客户主动找到,能够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拓展业务;贸易公司和工厂能够更加快捷的找到性价比最适合的物流公司;网上物流致力把世界范围内最大数量的有物流需求的货主企业和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公司都吸引到一起,提供中立、诚信、自由的网上物流交易市场,帮助物流供需双方高效达成交易。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客户通过网上物流交易市场找到了客户,找到了合作伙伴,找到了海外代理。

网上物流提供的最大价值,就是更多的机会。

  在当今的电子商务时代,全球物流产业有了新的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服务的核心目标是在物流全过程中以最小的综合成本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现代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紧密结合;现代物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统一;电子商务物流是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结合;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也都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模式的新特点。

  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使物流行业重新崛起,目前美国的物流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已远远超过了仓储、分拨和运送等服务。

物流公司提供的仓储、分拨设施、维修服务、电子跟踪和其他具有附加值的服务日益增加。

物流服务商正在变为客户服务中心、加工和维修中心、信息处理中心和金融中心,根据顾客需要而增加新的服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观念。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是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己初露端倪,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二是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走出以企业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发展第三方物流,己是中国物流业发展当务之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简单认识到物流的一些知识,从而进一步了解物流。

我国第三方物流(3PL)的发展现状

  

  目前在内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形成结构看,大体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由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物流企业,代表有中外运、中远、邮政、中铁快运、中储、中集等。

他们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

其特点为:

  

  都有着较为完善的全国性网络,规模大、资金实力较雄厚,原来或以运输为主,或以仓储为主,在自身的专业领域上经验丰富;

  

  都已将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提升到战略高度,目前都在延伸服务领域,积极扩展综合物流服务;网络优势难以真正发挥。

这类公司的地方子公司都是独立核算,因此,虽然是全国性的公司,但各地网点间缺乏信息沟通,作业不能配合与协调,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除非很大的客户,多数客户难以享受到较为全面的物流服务,各网点实际处于分散的结点状态,网络并未真正形成;

  

  价格无竞争力。

这类企业一般都能提供运输、仓储服务,但由于规模大,要负担庞大的人力成本,价格要稍高于区域性的中小物流企业;

  

  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较差。

除了中外运、中远这样的已有多年涉外经营经验的企业,其它企业在观念上还较落后,对客户需求不够重视,部分企业还残留着行业老大的痕迹,灵活性差,运作效率不是很高。

  

  第二类是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主要为地方性商业储运企业,是现代企业改革的产物,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

如中海物流公司,从仓储开始发展物流业务,现发展成能为国际大型知名跨国公司提供包括仓储、运输、配送、报关等多功能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其主要特点是:

  

  一般依托原来的仓储系统,并拥有自己的车队,可在本地区提供运输、仓储等基本服务;服务价格较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他们也开始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以适应客户的需求。

个别企业随着不断的积累,也能做得比较出色。

  

  其存在的问题是:

尚不能成为全国性企业;仓库结构和设施比较陈旧;由于历史遗留的体制问题,多数企业负担沉重;在管理方法和对物流服务的认识上,多数企业还局限于传统、分离、单一的基本业务。

  

  第三类是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它们一方面为原有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另一方面用它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吸引中国企业,逐渐向中国物流市场渗透,如大通、近铁、夏晖、马士基、宝隆洋行(EAC)、和记黄埔、英之杰(Inchape)、海陆(Sea-Land)、华商、山九等。

  

  外企在资金、人才、理念、管理方法、服务及技术(尤其是IT)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凭借着这些优势,它们占据了外资企业物流供给的大部分市场。

现在,不少跨国公司已以结盟或并购股权的形式与国内物流企业合作,成立专业化的物流公司。

他们正在大张旗鼓地寻找国内合作伙伴,有的已获得了成功,如DHL与中外运结盟,FedEx与大田合作扩张网络等。

但目前结盟的多数还是国际快递公司,今后将会有更多的跨国物流公司寻求与国内有实力的物流企业的合作。

  

  第四类是新兴跨区域的民营物流企业,它们由于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发展迅速,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最具朝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如宝供、九川、新杰物流等。

  

  其主要特点是:

作为后进入市场者,定位一般都是成为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要在短期内打入市场,规避物流设施投资大、回收期长的风险,很多都采取了非资产型的第三方物流代理模式;服务水平与外资物流企业相近,但服务地域要广些,不仅仅限于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与外资企业相比,在当地市场的运作上更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在服务、管理方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要高于一般国内物流企业。

  

  其存在的问题是:

价格相对较高;资金实力有限,业务拓展、规模扩张和网点铺设都受到限制;属于新进企业,在基本业务操作上经验积累不够。

  

  综上所述,我们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来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

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单纯仓储占21%、干线运输36%、市内配送28%、包装4%;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仓储占37%、干线运输21%、市内配送43%、包装14%。

可见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为主,即将不同功能的业务分别委托给不同的企业,这从物流供给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用户提供一揽子服务的比重不大。

  

  随着物流热的兴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长足发展。

从宏观方面看,1999年-2001年,中国仓储协会对物流市场供求状况进行的三次抽样调查显示:

在生产企业成品销售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的比重分别是9.1%、16.1%和21%,呈明显上升势头。

从微观方面来看,国内物流企业出现了“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2001年仅北京市注册为“物流”的企业就有120多家,上海截至2001年底挂“物流”名称的企业也已超过1000家;并且,物流服务功能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出现了像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那样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业。

有分析表明,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的年增长率将达到10%以上;而近五年内的年增长可能达25%以上。

  

  但是,我们也应该冷静地看到,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还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甚至也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优势,这基本构成了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症结所在。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启示

  

  由于,中国已加入WTO,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从而会有更多的外资物流供应商进入国内物流市场,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形成严峻的挑战。

当务之急是利用短暂的从2002-2005三年的过渡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加快产权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我国现有的物流企业多数是从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带有许多计划经济的遗迹,实践证明它已经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

因此,必须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彻底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激发企业活力,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化。

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一方面要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还需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企业上市,克服资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业快速成长。

  

  2.大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物流集团。

  

  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最看重的是时间、价格及安全性。

现今大部分企业认为在当地没有符合要求的物流企业,首先指的是物流企业不能够满足其以合理价格将产品在指定的时间内运达各地的需求。

  

  这反映了企业对物流公司三个层次的要求:

一是保证低廉的价格;二是保证时间;三是网络健全,能够承担企业大部分或全部不同方向的运输业务。

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具备一定规模,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目前,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都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彼此间竞争不大。

若要适应入世后激烈竞争需要,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业,鼓励强强联合,组建跨区域的大型集团,而且只有兼并联合,才有可能延伸触角至海外,才能合理地最佳地实现资源配置及健全经营网络,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加强物流结点建设。

  

  物流信息化、网络化的完善和发展,不但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发展现代物流企业坚实可靠的基础。

现在世界上许多跨国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定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计算机信息网络。

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广泛的电子商务服务网络,使企业能够整合业务流程,使企业能够融入客户的生产经营过程,以建立一种“效率式交易”的管理与生产模式。

尤其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物流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际,所以能否有四通八达的网络就显得愈发重要。

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就必须要双管齐下,大力抓好网络建设:

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若企业规模大、业务多,可自建经营网点;若仅有零星业务,可考虑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和共用网点;还可以与大客户合资或合作,共建网点。

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网络,通过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EDI)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这样作既可以形成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4.要高度重视物流人才培养。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人员的差距。

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业。

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物流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发展第三方物流是系统工程

  

  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大力宣传和提倡第三方物流在新兴的中国物流市场中的作用和功能,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积极扶值和支持它的发展,纠正某些人对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物流市场中地位的缺乏信心和扭曲认识,尤其是要屏弃缺乏现代物流意识和那种处于低水平的粗方式的经营理念,为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创造各种必要的生存条件。

  

  在这里我们也建议:

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特别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发挥其推动和调控的功能,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特别是加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有法可依、有据可依;二是尽快建立规范的行业标准,实施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使物流业务运作有规可循;三是发挥组织、协调、规划职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现代物流中心,克服条块分割的弊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以促进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于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交通物流论文

一、中国物流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新中国自1949年建立至1978年的近30年间,一直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与此相对应,企业生产按计划组织,物资供应按计划调拨,产品销售按计划分配,交通运输按计划执行,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是由各级政府按部门,按行政区域通过计划手段进行分配和供应的。

涉及“物流”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等,均完全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和控制,企业基本没有自主经营的空间。

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方式,在生产规模小、产业结构简单、基础设施短缺、物资供应匮乏的经济发展阶段,虽然使政府比较容易掌握当时的社会物资供应状况,能在一定范围内调剂余缺,保持社会供应的相对稳定,但却导致了条块分割,自成体系,机构重叠,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相互分离,社会库存量大,物资周转缓慢,资金占用较多,给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可以说,这个时期中国还没有“物流”的概念。

1979年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宏观经济环境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加,多种经济成分进入市场,国民经济步入高速发展时期。

与此同时,中国的物资分配体制、商品流通体制、交通运输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政府逐步放开了对企业生产、物资、价格的管理,工业企业开始摆脱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自主决定其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商贸企业根据流通体制改革和供应方式的调整变化,开展了商品物流配送中心的试点工作。

交通运输企业突破传统的经营观念,把业务范围向运输前后的两头延伸。

货运代理企业作为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开办了代理货物托运、接取送达、订舱配载、联运服务等多项业务。

在外商投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现代物流的概念及管理方式开始引入我国。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逐步转型,经济总体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社会商品供应日益丰富,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供求关系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整个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

国内市场上开始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物流服务企业,大致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商业、物资储运企业经过重组改造,利用原有仓储设施建设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向用户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第二种是交通运输企业和货运代理(含联运、集装箱)企业通过扩大业务经营范围,开展门到门运输,进而转向为用户提供部分物流服务;第三种是工业生产企业自身成立相对独立的机构或实体,自己全部承担其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后勤保障服务;第四种是少数专业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面向社会提供公用型物流服务。

此外还出现了连锁商业代理配送、航空快件运输和专递服务等。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的现代物流虽有一些发展,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表现在:

一是国内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不足,现代物流的观念尚未在工商企业中得到普及,对现代物流的认识有待提高;二是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工作质量不高,服务内容有限,绝大多数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三是有点无网或有网不畅,信息交换渠道不完善,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专业人才匮乏;四是市场机制不健全,竞争秩序不规范,现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尚不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五是关于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比较滞后,特别是实际运作,更为滞后。

二、中国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现代物流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实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需要发展现代物流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发展社会化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