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377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docx

76合成氨硝酸工业12页44题

合成氨、硝酸工业

A组

.工业上用氢气合成氨,氢气的主要来源是

A水和燃料B电解水C锌与稀硫酸反应D液化空气

.工业上合成氨,为了兼顾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和设备条件等因素,我国目前一般采用的压强和温度

A常温常压B1000℃,1MPaC100℃,0.1MPaD500℃,20~50MPa

.工业上合成氨时一般采用500℃左右的温度,其原因是

①适当提高NH3的合成速率②适当提高H2或NH3的转化率

③提高NH3的产率④催化剂在500℃左右活性最大

A①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④

.合成氨工业常用的N2和H2在进入合成塔前,必须除去所含各种杂质,是为了

A提高N2、H2浓度B减少副反应

C防止催化剂中毒D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从N2+3H2

2NH3(正反应放热)的反应看,为了提高氨的平衡浓度,可选用的条件有

A升温、加压B降温、加压C升温、降压D降温、降压

.合成氨时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A提高N2、H2的浓度B提高NH3平衡浓度

C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D提高合成氨的单位时间产量

.下面是合成氨的简要流程示意图:

沿X路线回去的物质是

AN2和H2B催化剂CN2DH2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B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

C加催化剂有利于氨的氧化

D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对于合成氨的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和施以高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能提高反应速率,都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

B都对化学平衡状态有影响,都不影响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

C都能缩短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只有压强对化学平衡状态有影响

D催化剂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而压强无此作用

.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其中NH3只占15%,所以生产氨的工厂的效率很低

B由于氨易液化,N2、H2是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很高

C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500℃左右,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厂采用的压强是20~50MPa,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

.用焦炭、水、空气为原料制氨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参加反应的焦炭与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3︰4B3︰2C2︰3D1︰2

.NO2溶于水制硝酸的反应为3NO2(g)+H2O(l)

2HNO3+NO(g)(正反应放热),为了提高硝酸的产率,硝酸厂实际生产中均采用的措施是

A升温B加压C通入过量O2D降温

.将一定量的氨完全氧化而转化为HNO3,且使之全部溶解在反应生成的水中,则此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75.8%B76.8%C77.8%D78.8%

.将一定量的NH3完全氧化成硝酸并全部溶解在反应生成的水中,所得这种硝酸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精确到0.1%)。

.某化肥厂用NH3制硝酸,再进一步制NH4NO3。

已知由NH3制HNO3时产率为88%,由NH3与HNO3反应制NH4NO3时产率为98%,用100tNH3制硝酸铵时,用于制HNO3的氨为t,可制出NH4NO3t。

.在合成塔反应中,入口气体体积比为N2︰H2︰NH3=6︰18︰1,出口气体体积比为N2︰H2︰NH3=9︰27︰8。

则H2的转化率为。

.已知N2+3H2

2NH3(正反应放热),请回答:

(1)从影响速率的因素分析,要有利于NH3生成,理论上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从影响平衡的因素分析,要有利于NH3生成,理论上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而实际生产中采取的措施是。

(2)在实际生产的合成氨过程中,要分离出氨气,目的是。

.利用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依据上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

(1)天然气脱硫时的化学方程式是

(2)nmolCH4经一次转化后产生CO0.9nmol、产生H2mol(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3)K2CO3(aq)和CO2反应在加压下进行,加压的理论依据是(多选扣分)

(a)相似相溶原理(b)勒沙特列原理(c)酸碱中和原理

(4)由KHCO3分解得到的CO2可以用于

(写出CO2的一种重要用途)。

(5)整个流程有三处循环,一是Fe(OH)3循环,二是K2CO3(aq)循环,请在上述流程图中标出第三处循环(循环方向、循环物质)。

.某工厂以天然气、水蒸气和空气为原料加能源合成氨的流程如下:

上述流程中外热式一级烃转化器:

系指以CH4为燃料在烃气转化器外面加热使之维持800℃高温的工业装置。

内热式二级烃气转化器:

系指以H2在装置内燃烧为能量维护一级烃气转化器所生成的CO与H2O(气)反应生成CO2和H2所需1000℃高温的装置。

在编号为

的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ACH4+2O2=CO2+2H2OBCH4+H2O(g)=CO+3H2

C2CH4+3H2O(g)=CO+CO2+7H2DK2CO3+CO2+H2O=2KHCO3

ECO+H2O(g)

CO2+H2+热F2H2+O2=2H2O

(1)填写下列空白:

甲:

反应A发生在编号为的反应器中,它的作用是。

乙:

反应F发生在编号为的反应器中,它的作用是。

丙:

属于制备合成氨原料气的反应有(填编号),反应D的作用是。

(2)为什么转化反应要分两步——第一步在400℃时进行,第二步在200℃时进行?

.今有某学生设计的用氨催化氧化法制取少量HNO3溶液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备NH3,下列方法中适宜选用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固态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加热②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

③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④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过程中,加热Pt丝红热后,移去酒精灯,发现Pt丝还继续保持红热,由此可判断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为确保D中尽可能多生成HNO3,所通入O2和NH3的体积比应大于__________。

(4)氨在高温下催化氧化时还常有副反应发生:

4NH3+3O2

2N2+6H2O。

若忽略装置中残留的气体体积,测得D中有1.0mol/L的HNO3溶液150mL,气球中收集的混合气体体积为1400mL(标准状况),其中NO2、O2与N2的体积比为2:

2:

1,则氧化成NO的氨占被氧化的氨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Ⅰ.合成氨工业对化学的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写出氨的两种重要用途。

Ⅱ.实验室制备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宜选用的是。

①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②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浓氨水

③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④固态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加热

III.为了在实验室利用工业原料制备少量氨气,有人设计了如下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实验操作]

①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关闭弹簧夹a、b、c、d、e。

在A中加入锌粒,向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稀硫酸。

打开弹簧夹c、d、e,则A中有氢气发生。

在F出口处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

②关闭弹簧夹c,取下截去底部的细口瓶C,打开弹簧夹a,将氢气经导管B验纯后点燃,然后立即罩上无底细口瓶C,塞紧瓶塞,如图所示。

氢气继续在瓶内燃烧,几分钟后火焰熄灭。

③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E,继续通氢气,待无底细口瓶C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打开弹簧夹b,无底细口瓶C内气体经D进入反应管E,片刻后F中的溶液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氢气纯度的目的是。

(2)C瓶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A装置内发生的现象是,防止了实验装置中压强过大。

此时再打开弹簧夹b的原因是,C瓶内气体的成份是。

(3)在步骤③中,先加热铁触媒的原因是。

反应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某合成氨厂,日生产能力为30吨,现以NH3为原料生产NH4NO3,若硝酸车间的原料转化率为92%,氨被吸收为NH4NO3的吸收率为98%,则硝酸车间日生产能力应为多少吨才合理?

.氨氧化法可制得50%的HNO3,加脱水剂可进一步制得90%的HNO3。

某工厂同时生产50%的HNO3与90%的HNO3,两种产品的质量比为m1/m2=x(其中m1为50%HNO3的质量,m2为90%HNO3的质量)。

若以17t液氨为原料生产:

(1)导出理论上所需水量y(L)与质量x的数学表达式(假定NH3的转化率为100%)。

(2)根据导出的数学关系式求出只生产50%HNO3的所需的水量与只生产90%HNO3的所需的水量。

(3)质量比为多少时,进出的水量保持平衡?

此时两种产品的总质量为多少?

.合成氨工业用氢和氮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合成,下表表示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作用下达到动态平衡时氨的含量。

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中氨的含量(体积百分比)(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3)

右图是一透热性能很好的坚固容器,活塞C可左右移动。

其总体积为44.8L,现将400℃、300大气压的氢气33.6L和400℃、300大气压的氮气11.2L充入容器中,当两者反应达到动态平衡时,若保持混合气体的压强仍为400℃和300大气压,求:

(1)容器是向外界放热,还是吸热?

(2)试计算充入容器中氮气质量是多少克?

(3)活塞C要向左倒移动的距离与容器全长之比是多大?

.合成氨原料可以由天然气制取其主要反应为:

CH4(g)+H2O(g)→CO(g)+3H2(g)

(1)1m3(标准状况)CH4按上式完全反应,产生H2mol。

(2)CH4和O2的反应为:

2CH4(s)+O2(s)→2CO(g)+4H2(s)。

设CH4同时和H2O(g)及O2(g)反应,1m3(标准状况)CH4按上述两式完全反应,产物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3)CH4和H2O(g)及富氧空气(O2含量较高,不同富氧空气氧气含量不同)混合反应,产物气体组成如下表:

气体

CO

H2

N2

O2

体积/L

25

60

15

2.5

计算该富氧空气中O2和N2的体积比V(O2)/V(N2)。

(4)若CH4和H2O(g)及富氧空气混合反应的产物中,V(H2)/V(N2)=3︰1(合成氨反应的最佳比)。

则反应中的H2O(g)和富氧空气的体积比为何值?

.工业中通过如下系列反应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氨气;

CH4+H2O→CO+3H2(a)

2CH4+O2→2CO+4H2(b)

CO+H2O→CO+H2(c)

N2+3H2→2NH3(d)

假定(i)只发生上述化学反应,以及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吸收,(ii)天然气只含有甲烷,(iii)空气含有0.80摩尔分数的氮气和0.20摩尔分数的氧气,(iv)甲烷在过程(a)和(b)中的转化率是利用调节通入反应(b)中的氧气量来控制的,即通入适量的空气使氮气和氢气的摩尔比刚好保持在1︰3;同时还考虑反应的总效率,即S.T.P.时1200m3的天然气要生成1.00t氨气。

试求:

(1)根据以上假定,若天然气的转化率为100%,则每摩尔天然气可生成多少摩尔氨气?

(2)在

(1)中得出的实际产量是最大产量的百分之几?

.硝酸工业生产中的尾气可用纯碱溶液吸收,有关的化学反应为:

2NO2+Na2CO3→NaNO3+NaNO3+CO2↑①

NO+NO2+Na2CO3→2NaNO2+CO2↑②

(1)根据反应①,每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CO2,吸收液质量将增加g。

(2)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需Na2CO3·10H2O多少克?

(3)现有1000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吸收硝酸工业尾气,每产生22.4L(标准状况)CO2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4g。

①计算吸收液中NaNO2和NaNO3物质的量之比。

②1000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在20℃经充分吸收硝酸工业尾气后,蒸发掉688g水,冷却到0℃,最多可析出NaNO2多少克?

(0℃时,NaNO2的溶解度为71.2g/100g水)

.在硝酸生产过程中所排放出来的废气中含有NO和NO2,它们污染环境。

(1)现用氨催化还原法将它们转化为无毒气体(填名称)直接排入空气中,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假设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恰好为1︰1,则两者的混合物相当于一种酸酐。

(2)写出由烧碱溶液吸收这种酸酐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用碱液吸收法处理尾气。

将含有NO、NO2的废气通入NaOH溶液中,NO、NO2转化为NaNO3、NaNO2而被吸收,消除了污染。

2NO2+2NaOH=NaNO3+NaNO2+H2ONO+NO2+2NaOH=2NaNO2十H2O

①下列气体中不可能完全被过量NaOH溶液吸收的是

A1molO2与4molNO2B1molNO与4molNO2

C1molO2与4molNOD1molNO与4molNO2

②若YNO2︰VNO=x,则x在什么取值范围内,NO、NO2混和气体可能被过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

答:

B组

.采用循环操作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下列工业生产中,没有采用循环操作的是

A硫酸工业B合成氨工业C硝酸工业D氯碱工业

.在NH3、HNO3、H2SO4的工业生产中,具有的共同点是

A使用吸收塔设备B使用尾气吸收装置

C使用H2作原料D使用催化剂

.参考右图中温度、压强对平衡氨的百分含量的关系,试评判当前合成氨的最有前途的研究发展方向是

A研制耐强高压的合成塔

B采用超大规模生产以提高经济效益

C提高分离技术

D研制低温催化剂

.下列有关化工生产的设备、原料和反应条件等项均正确的是

A合成氨:

合成塔、空气、水和焦炭、铁触媒、500℃、3×107Pa

B氨氧化法制硝酸:

沸腾炉、氨气、铂铑合金、800℃

C接触法制硫酸:

氧化炉、硫铁矿、V2O5、400℃~500℃

D炼钢:

转炉、白口铁、生石灰、1600℃

.下列关于化工生产原理的几种叙述中,均不符合目前工业生产实际情况的是

A在催化剂作用下氨被空气氧化,将两次氧化的产物被水吸收制成硝酸

B氯气和氢气混和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氯化氢,用水吸收成盐酸

C二氧化硫在接触室被氧化成三氧化硫,再在吸收塔内被水吸收制成浓硫酸

D用硝酸镁作吸水剂,将稀硝酸浓缩蒸馏得96%以上的浓硝酸

.氨是最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厂产品之一。

目前,世界上采用的合成氨技术是德国人哈伯在1905年发明的.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哈伯法合成氨需要在20~50MPa的高压和500℃的高温下,并用铁催化剂,且氨转化率仅10%~15%.然而,2001年有两位希腊化学家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如图),氢气和氮气在电极上合成了氨,而且转化率可高达78%!

(图中涂黑处表示新法合成氨中所用的电解质,它能传导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法合成氨的电解地中可以用水溶液作电解质

B新法合成氨的电解池中不能用水溶液作电解质

C新法合成氨的阳极反应为:

3H2-6e=6H+

D新法合成氨的电解反应为:

N2+3H2

2NH3

.氨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旧法亦称哈伯法,是在20~50MPa,500℃,铁做催化剂下合成的;希腊化学家发明了一种新法,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利用能通过氢离子的多孔陶瓷固体作电解质,氢气和氮气在电极上合成了氨,转化率达到78%,有关新法合成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法与旧法相比不需要高温

B新法与旧法相比氮气的转化率高

C新法阴极的电极反应为:

N2+6H++6e=2NH3

D电解时H+从阳极向阴极移动

.1998年两位希腊化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右图)中,氢和氮在电极上合成了氨,且转化率达到了78%。

用来合成氨的电解质在电解池里起传导H+离子的作用右(右图),它是一种固体复合氧化物(缩写为SCY),具有钙钛矿晶体构型(最小重复单元见右下图),电解池的两个电极则是吸附在SCY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

(1)写出上述电解池阴、阳两极发生的反应和电解池的总反应方程式。

阳极;

阴极;

总反应方程式。

(2)钙钛矿晶体中,每个钛原子周围与它最接近且等距离的钛原子共有个,氧、钙、钛(Ti)的原子个数比是。

.氨氧化制硝酸的反应为:

4NH3+5O2

4NO+6H2O(a)2NO+O2→2NO2(b)

(空气中)(空气中)

3NO2+H2O→2HNO3+NO(c)

试设计制备HNO3的实验装置图。

并指明反应(a)(b)(c)在何装置中发生。

所用的试剂和药品除空气外还有氨水、Cr2O3、铂丝和水。

所用仪器是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的。

.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Cu(NH3)2]Ac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其反应为:

[Cu(NH3)2]Ac+CO+NH3

[Cu(NH3)3]Ac·CO+Q

(1)命名:

[Cu(NH3)2]Ac

(2)必须除去原料气中的CO的原因是;

(3)[Cu(NH3)2]Ac吸收CO的生产适宜条件应是;

(4)吸收CO的[Cu(NH3)2]Ac溶液经适当处理后又可再生,恢复其CO的吸收能力以供循环使用,[Cu(NH3)2]Ac再生的适宜条件是。

.HNO3是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

工业上制备HNO3采用NH3催化氧化法,将中间产生的NO2在密闭容器中多次循环用水吸收制备的。

(1)工业上用水吸收二氧化氮生产硝酸,生成的气体经过多次氧化、吸收的循环操作使其充分转化为硝酸(假定上述过程中无其它损失)。

①试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设循环操作的次数为n,试写出NO2→HNO3转化率与循环操作的次数n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③计算一定量的二氧化氮气体要经过多少次循环操作,才能使95%的二氧化氮转变为硝酸?

(2)上述方法制备的HNO3为稀HNO3,将它用水稀释或蒸馏、浓缩可制得不同浓度的HNO3。

实验证明:

不同浓度的HNO3与同一金属反应可生成不同的还原产物。

例如,镁与硝酸反应实验中,测得其气相产物有H2、N2、NO、NO2,液相产物有Mg(NO3)2,NH4NO3和H2O。

生成这些产物的HNO3浓度范围为:

H2:

C<6.6mol/L;N2和NH4+:

C<10mol/L;NO:

0.1mol/L<C<10mol/L;NO2:

C>0.1mol/L。

各气相产物成分及含量随HNO3浓度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④写出Mg与11mol/L的HNO3反应的方程式;

⑤960mgMg与1L4mol/L的HNO3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224mL气体(S.T.P)气体,试通过计算写出反应方程式。

C组

.通过Haber反应用N2和H2制取氨时,总压为200atm。

试解释为什么需要如此大的压力?

.如果通过Haber反应制取氨,设计反应条件。

N2(g)+3H2(g)

2NH3(g)△H=-22kca1

.在氮的化合物的生产中,其中有以下的工艺过程,请你解释:

(1)合成氨反应未达平衡,但又接近平衡时,从氨合成塔中放出的气体具有怎样的反应速度?

(2)循环气的一部分未返回氨合成塔中,而不断地由一个循环周期中放出?

(3)在生产NO的接触器中,当接触时间为10-4S时,达到NH3转化为NO的最大限度。

当接触时间变化时,会发生怎样的不良过程?

为什么气流的实际速度要保持稍大于对应于最大转化率的速度?

.在氮的化合物的生产中,其中有以下的工艺过程,请你解释:

(1)合成氨反应未达平衡,但又接近平衡时,从氨合成塔中放出的气体具有怎样的反应速度?

(2)循环气的一部分未返回氨合成塔中,而不断地由一个循环周期中放出?

(3)在生产NO的接触器中,当接触时间为10-4S时,达到NH3转化为NO的最大限度。

当接触时间变化时,会发生怎样的不良过程?

为什么气流的实际速度要保持稍大于对应于最大转化率的速度?

.化学工业特别注重化学工艺的探索,电解法是科学家不懈探索的课题。

下面列举两例:

(1)上采用的合成氨技术是德国人哈伯在1905年发明的。

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哈伯法合成氨需要20~50MPa的高压和500℃的高温下,并用铁催化剂,且氨转化率仅10%~15%。

然而,2001年有两位希腊化学家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如图),氢气和氮气在电极上合成了氨,而且转化率可高达78%!

试问:

①新法合成氨的电解池中_______(填“能”、“不能”)用水溶液作电解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新法合成氨中所用的电解质(图中涂黑处)能传导H+,则阳极反应为__________

_________,阴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糖酸钠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工业上通常用NaClO氧化法或空气氧化法制备。

据2002年的《化学世界》杂志报道:

最近,我国化学家摸索出在碱性介质中电解葡萄糖法制备葡萄糖酸钠,其过程是:

将葡萄糖水溶液(可表示为C6H12O6

H2O)进行电解,并同时滴加NaOH溶液。

电解过程中需维持较稳定的pH值。

试问:

③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值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制备葡萄糖酸钠的电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