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重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410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史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心理学史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心理学史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心理学史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心理学史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心理学史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心理学史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心理学史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心理学史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心理学史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心理学史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心理学史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心理学史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心理学史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心理学史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心理学史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心理学史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史重点.docx

《心理学史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史重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史重点.docx

心理学史重点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l、社会心理学与生理心理学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

分别从生物自然属性与社会制约性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2、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偏向社会性质的分支领域。

 

  1、 变量:

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

 

  2、 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

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

 

  3、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是相关关系,又可能是因果关系。

 

  4、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是可信的。

   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

 

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有信度不一定意味着有效度。

 

  6、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档案研究法。

(大致了解其优缺点) 

  

(1)观察法的优点:

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主要研究在现实生活条件下自然发生的过程,并可以在长时间内进行,因而能得到有关行为发生顺序和发展过程的资料。

缺点:

对自变量缺乏控制,难于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同时由于被试者主观意识到他们是被观察者,在行为表现上可能有所不同,而研究者的主观童识也易于影响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2)实验法的优点:

对实验情景的控制程度高,因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清楚、明确。

缺点:

使用这种方法时,实验情境和实验者对被试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更加突出,需要小心处理;实验情境与生活现实距离过远,使研究结果往往缺乏概括力。

 

  (3)调查法的优点:

直截了当,针对性强。

问卷法比访谈法更经济,更省时,可以同时收集到大量的信息,结果也有较大的概括性。

缺点:

主要问题在准确性上,被试者回答问题可能发生有意无意的偏差。

调查法又称询问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4)档案研究法的优点:

跨越时间空间,有些纪录可追溯到几百年,这是其他方法难以胜任的。

 

缺点:

是受现有材料的局限,而且材料的准确可靠性如何也难以断定。

  

  个体社会化:

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

一句话,通过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

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个体社会化的机制有:

依从、认同、内化。

依从基于强化的原则,自居基于“榜样人物”的吸引。

     

  1、自我:

在心理学中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

觉察是一种心理经验,是一种主观意识,故心理学中讲自我就是讲自我意识,两者是同义语。

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

 

  2、自我,自我意识是怎样形成、发展起来的?

 

  第一阶段(生理的自我):

个体对躯体的自我意识是靠通过活动、接触,通过大脑神经活动的分化抑制过程才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第二阶段(社会的自我):

正式在与外界事物或他人交往中,通过与他人打交道,孩子通过建立联系,建立分化,才逐渐形成了自我身体(身躯)的意识。

社会的自我在幼儿时期是通过游戏,扮演角色形成的,也依靠对父母行为的模仿,进入小学后是依靠学校教育,意识到与同学的伙伴关系,明确当学生的义务责任,完成作业,以符合学校的要求,才逐渐建立起社会的自我意识。

 

  第三阶段(心理的自我):

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青春期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过去一切随成人尤其是随家长的观点和做法,如今表现出青年人的独立感、自我理想,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在看法和行为上带有浓厚的自主的个人色彩,形成并发展着“心理的自我”。

  

  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在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上。

自我表现往往只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而非它的全部。

   

1、自我评价:

指个体对它自己的判断,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的自我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

 

  2、自我评价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什么不同?

 

  自我经历着躯体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发展阶段,自我评价相应地也经历了三个阶段,而在评价内容和自我追求上也就出现了相应的变化。

(1)第一阶段个体主要是从自己的身体、衣着、物品、以及家庭和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来作自我判断,从而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的情绪。

(2)第二阶段主要从自己的名誉、地位,社会中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方面来作自我评价和判断,表露出自尊或自卑的自我体验。

(3)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自己智慧、才干、自己的道德水平的方面的评价和判断,从而产生如自我优越感等自我体验,追求政治上的、事业上、道德上的上进和发挥自己的才智。

   第四节  正确认识并实现自我 

  正确认识并实现自我应遵循什么基本原则?

 

  1、首先,得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用辨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武装自己,否则,就会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从而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就会使自我实现成为一句空话,甚至迷失方向,走上邪路。

 

  2、其次,重要的问题在于认真实践,所以为了正确认识并实现自我,必须大处着眼又能小处着手,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不断实践中总结自我,提高自我。

     

   社会动机:

是指这些动机都具有社会的意义和性质,它们是推动个体具有某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和力量。

    1、需要和需求:

是个体在生活中缺乏某种东西在人脑中的反映。

这缺乏些什么叫需求,它既包括生理的方面,也包括社会的方面。

需求是客观的,需要则是主观的,是对客观需求的一种主观映象,一种主观意识。

   2、目的是个体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推动个体去达到目的的心理活动。

   

  l、按动机性质分类:

自然动机和社会动机。

自然动机也称为物质性动机;社会动机也称为精神性动机。

社会动机比自然动机更重要。

 

  2、按照动机的作用归类:

主导动机和一般动机。

主导动机也称优势动机;一般动机也称辅助动机或非主导动机。

游戏对儿童说来是主导的动机。

 

  3、按照动机的范围归类:

广泛动机和局部动机。

广泛动机也称概括动机;局部动机也称具体动机。

 

  4、按照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来归类: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1、动机强度是动机的第一特征,它表明动机在强度上有强弱之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主导动机常常是比较强的动机。

   2、动机清晰度是动机的另一个特征,它表明动机指向的目标,在意识程度上有高低之分。

 

  3、动机转换是动机的第三个特征,它指一个动机为另一个动机所替代,也称动机更替,它对改变个体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4、挫折:

是一种主观感觉,它是在个体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在个体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而感到灰心丧气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l、侵犯:

是个体的行为,也称侵犯行为,这种行为涉及个体对他人的伤害和危害。

凡是侵犯行为都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侵犯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是有明确动机所驱使的。

 

 2、侵犯的几种理论?

 

  

(1)本能论:

这是早期心理学家看法,认为人天生带来一种侵犯冲动、好斗的本能。

人类在战争中相互残杀只是这种本能的表现,正如人类祖先动物身上所经常表现出来的那样。

 

  

(2)挫折论:

早期一些西方心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挫折这种消极的主观状态总会引起侵犯行为。

现在西方挫折论由原先挫折→情绪→侵犯这一公式转向挫折→情绪→理解→侵犯消除这一公式。

 

  (3)学习论:

是与本能论在观点上正好相反的一种侵犯理论。

学习论认为个体的社会行为,包括个人的侵犯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是环境影响造成的。

这种理论认为只要改变外界的环境条件,就能改变人的社会行为,改变个体的侵犯行为。

    

  1、弗里德曼吸收了认知论与学习论的要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态度的心理成分:

(1)认知成分:

指个人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

它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等。

认知成分是个人知觉和判断的参考,也是态度的其余部分的基础。

(2)情感成分:

表明人对某一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或情感。

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3)行为倾向成分:

指个人对外界的人或物所预备采取的反应或行动倾向。

 

  3、态度的一般特征:

(1)态度的社会性;

(2)态度的具体性;(3)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4、态度的内在特征:

(1)认知的复杂性;

(2)评价的单纯性。

    1、态度形成的条件:

 

  

(1)态度是在满足个人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当某一事物能满足个人的需要,并能排除由需要引起的心理紧张,人们便会对态度对象形成积极的态度。

反之,当某一事物不是缓和而是增加人的紧张状态,则形成对该事物消极的态度。

 

  

(2)态度的形成离不开外界环境。

态度属于个体与外界事物的关系范畴,离开了外界环境,态度就失去了对象。

   (3)态度是经验作用的结果。

态度是个人实际生活经验的结晶。

   

2、态度形成的过程:

 

(1)依从:

是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2)认同:

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

   (3)内化:

是态度形成中最重要的阶段。

 

  3、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个人因素;

(2)人际因素。

4、态度的理论:

 

(1)学习论:

霍夫兰德提出的学习论的基本假设是:

态度与其他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

联想、强化、模仿是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

 

  

(2)诱因论:

诱因论把态度的形成看成是对利益或损失的衡量过程,并在衡量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

诱因论的具体形式有:

认知反应论和预期价值论。

①认知反应论:

最早由格林沃德提出,后被布若克发展。

假设人们对某种报道可能产生正性或负性思考,这些思考决定了他是否会因这种报道而改变态度。

②预期价值论:

由爱德华提出,人们尽量从各种可能的预期结果中选择价值最大的一种态度。

 

  (3)认知一致性理论:

①平衡理论:

海德1958提出的平衡理论的假设主要有两个。

a.强调我们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趋向平衡的压力”。

 b.不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成平衡结构,这个假设是平衡理论的核心。

②认知-情感一致性理论:

认为人们都在努力使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相一致。

③失调理论:

为了维持与外显行为间的一致性,态度会随行为而改变。

费斯汀格1957的提出。

④归因理论:

由贝姆1972年提出,人们并不是通过检查或反省自己的内部来了解自己的态度,而是从自己的行为及对当时情境的知觉推论自己的态度。

   

  一、说服模型:

由4部分组成;外部刺激、目标对象、作用过程及结果。

 

  1、外在刺激与说服对象:

这种传播信息是在某种情景下呈现的。

这三者构成了说服模型的外部刺激:

(1)信息来源;

(2)信息内容;(3)信息传播的环境。

 

  2、态度改变的过程:

(1)学习信息内容;

(2)情感转移;(3)一致性压力;(4)反驳。

   3、对传播信息的反应:

(1)贬低信息来源;

(2)歪曲信息;(3)掩盖拒绝。

   二、传播者的影响力   三、传播信息的特性:

 

  1、差距:

伊格列等人1972得出了差距与态度改变量之间关系的结论,在某一限度内,态度改变随着差距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限度后,如果差距继续增加,态度的改变反而减少。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倒U形关系。

 

  2、信息唤起的恐惧感:

贾尼斯在认为,恐惧与态度之间的关系并不如此简单。

其中恐惧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

他认为被唤起的恐惧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时,恐惧越高所产生的态度改变愈大,超过某一限度后,由于唤起的恐惧太强烈反而会引起防卫作用,因此所产生的态度改变反而变小。

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倒U形曲线关系。

   四、说服对象的特点:

 

  1、 人格因素

(1)个体的可说服性

(2)智力:

智力高的人与智能低的人一样容易被说服(3)自尊   2、 承诺:

(1)以某种明确的态度为基础所表现出的行为,其承诺较大。

(2)公开表示的态度,其   承诺较大。

(3)对某一观点有自由选择权时的承诺大。

  

情境的影响:

(1)预先警告;

(2)分散注意   

  人的态度和行为经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甚至假设,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

人的态度与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

 

  问答:

说明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以及如何减少认知失调?

 

  1、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的,成为以后许多理论的基础,他指出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叫作失调。

2、认知失调理论认为:

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变态度与行为。

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比如做了一些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

  

 3、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四种:

 

  

(1)改变认知:

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它与另一个相一致。

 

  

(2)增加新的认知:

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

   

(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

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

 

  (4)改变行为:

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

 

  4、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最终选择的评估来减少决策后失调。

例如,增加对我们所选择的事物的正向评估,或贬低对所放弃的事物的评估都能减少失调。

人们在决策后常倾向于增加对所选事物的喜爱程度,而减少对没选择事物的喜爱。

随着选择与放弃的方案之间的主观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失调也随之减少。

   

  1、人际关系:

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这种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的满足程度。

 

  2、社会测量法:

是由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的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3、 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三种形式:

矩阵分析、图解分析和指数分析。

 

  

(1)社会测量矩阵分析:

这种方法对团体心理特征的研究最有效。

通常利用n×n的方形矩阵(n为团体人数)。

(2)社会测量图解分析:

又称“指向图分析”(3)社会测量指数分析:

对心理学研究的实际意义更大,它以一个综合性的指数表示了团体的社会结构关系。

 

  公式:

个人社会测量指数 = ∑j列中被选数目/n—1  (n:

团体成员人数,∑:

被选数目之和。

)   团体社会测量指数 = 相互选择数目之和/所有可能的相互选择总数(整个团体内聚力指标) 

  4、评价:

社会测量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其中最大的局限之一是选择模式并不能说明选择的理由与原因,选择数据只说明表面性的关系,不能解释其中的因果关系。

   第二节  人际吸引 

  l、所谓吸引:

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它是人际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2、人们为什么会相互吸引?

(1)人类具有亲和倾向

(2)为了克服寂寞3、寂寞:

是指当我们的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的特色时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

寂寞是个人的内部感受,无法由人的外在表现加以判断。

 

  4、寂寞类型:

(1)情绪性寂寞:

由于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所引起的寂寞。

(2)社会性寂寞:

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团体归属感时所引起的寂寞感。

   5、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1)强化原则:

强化是学习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运用到人际吸引中,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奖励的人。

   

(2)联结原则:

联结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学习原则。

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

(3)社会交换原则:

这一观点认为,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喜欢与否,是基于成本与利益所做的评价。

   6、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

(1)个人特质;

(2)相似性;(3)熟悉性;(4)接近性。

   

7、个人特质:

(1)个人的温暖;

(2)能力;(3)外表的吸引力。

 

  8、曝光效应:

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1、社会交换理论:

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所付出的成本及获得的酬赏是决定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们在发展与他人的关系时,选择能给自己最大酬赏的人,为了获得酬赏还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

 

  2、酬赏:

指个体从人际关系中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被爱的感觉或得到经济上的援助。

   3、满意感和承诺是维持亲密关系的两个重要基础。

 

  4、自我揭露:

指一个人向别人说心里话,与他人共享内心的感受及信息。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通过自我揭露让他人在一定程了解自己,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

 

  5、自我揭露的作用:

(1)发泄

(2)自我澄清(3)社会认可(4)社会控制(5)促进关系的发展6、爱又叫爱情,它是比人际吸引更复杂更高层的概念,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及生理唤起和共同生活愿望在内的一种强烈的情感状态。

   7、恋爱时的想法:

(1)依附:

指需要及渴望对方的感觉。

(2)关怀:

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对方获得幸福并满足其需求。

(3)信任及自我揭露。

 

  8、恋爱时的行为:

(1)对爱情的口头描述

(2)自我揭露(3)无形的爱情表征(4)以非语言方式表达感情(5)有形的爱情表征(6)以身体行为表达爱情(7)表示愿意容忍对方9、恋爱时的感受最普遍的是有强烈的幸福感。

   10、爱的三角理论:

斯滕伯格认为爱包含三种成分,分别是亲密、激情和承诺。

   11、爱的依恋过程理论:

哈扎恩提出的。

 

  12、爱的破裂:

(1)向对方说明

(2)忠诚等待(3)置之不理(4)分手   第四节  冲突与合作 

  1、人际冲突:

是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2、“冲突”与“竞争”这两个术语是不同的。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互不相容。

“冲突”则存在于目标一致的人之间,只是在如何达到目标的最佳方法上意见不一致。

 

  3、人际冲突的分类:

(1)零-总和冲突:

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

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2)非零-总和冲突:

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的损失。

“囚犯两难”情景很好地说明了这种形式的冲突。

 

  4、 简答:

如何运用协商策略减少人际冲突?

 

  

(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

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获得更大的让步。

 

  

(2)让步:

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

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

 

  (3)逐渐回报策略:

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出呼吁。

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

(4)中间人调解:

中间人被看成中立的,中间人的调解能使双方在不失面子的情况下做出让步,从而使协商双方都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5、合作:

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得权力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宁肯多让几次。

 

  6、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

(1)权力均等

(2)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3)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

 

  7、合作的权力理论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则三方不可能合作。

如果三方有同等权力,合作便可能形成。

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于他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

   8、合作的协商理论认为,在合作过程中,每个成员有着最大的期望结果、最小的期望和最可能的期望结果。

   第八章  团体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团体的基本特征 

  1、团体:

指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结成的集合体,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2、团体的心理功能:

团体对个人心理方面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1)团体使个人心理上具有归属感;

(2)团体使个体具有认同感;(3)团体的社会性支持力量。

 

  3、团体规范;为了保证团体目标的实现,团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的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这种每个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与行为准则就是团体规范。

 

  4、团体规范的作用:

(1)保持团体的一致性;

(2)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3)规范的负性作用。

   5、凝聚力:

指使成员继续留在团体的所有正性或负性力量。

 

  6、凝聚力的决定因素:

(1)正性力量:

①凝聚力最重要的正面力量来自于团体成员的人际吸引;②其次,成员继续留在团体的动机也受到团体的作用所影响;③第三,是团体的有效性及和谐程度。

   

(2)负性力量:

使得成员即使不满意也不会离开团体。

 

  7、团体内的沟通:

(1)发言的不平等性;

(2)领导的主导作用;(3)沟通网络。

 

  第二节  团体领导者l、领导者的产生:

(1)由团体之外的上级任命

(2)选举产生领导(3)自然形成的方式产生领导2、领导者的分类:

(1)任务型领导:

关心的是团体目标的达成-使团体成功地完成任务

(2)社会型领导:

重于团体互动中的社会与情绪方面,看重团体的快乐与和谐,关心成员的心理与情绪。

 

  3、领导产生的理论:

(1)个人特质论:

①领导者通常具有可使团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卓越能力② 领导者具有很强的处理团体内人际关系的能力③第三项因素是动机

(2)情境特质论:

强调沟通对领导是必须的,因此越能自由沟通的个体越可能成为领导者。

(3)个体与情境的匹配理论:

谁将成为领导不仅仅取决于个体的能力以及他所处的情景,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个体特质与团体所面临的特定情境的匹配程度。

   4、领导的模式:

探究哪类领导在哪种情境中最好?

 

  

(1)费德勒模式:

团体的活动效率受领导者的领导方式与团体实际情况之间匹配程度的影响。

某一特定领导者方式的效果决定与团体本身的不同特质。

这类研究中最有价值的当数费德勒的领导效能的列联模式,简称费德勒模式。

   

(2)费德勒的主要目的是想探究哪类领导者在哪类情境中最有效。

此模式表明团体的工作效率决定于领导者的活动方式及情境控制,当控制极低或极高时,工作取向的领导者在激励生产力上有效。

当情境为中等控制时,关系取向的领导者较有效。

第三节  团体动力学 

  1、社会促进作用:

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2、社会抑制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把这种团体情境使个体作业水平降低的现象称为社会抑制作用。

   3、社会影响理论:

(1)人数;

(2)社会力量的强度;(3)他人的直接性。

 

  4、奥斯本还制定了震脑术的几个原则:

(1)禁止批评他人

(2)鼓励自由想象(3)鼓励多样化(4)寻求整合与改进 

  5、黎格曼把这种个体在团体中较不卖力气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

 

  6、社会懈怠产生的原因:

(1)他认为社会促进或社会懈怠产生于不同的情境中。

(2)认知过程也影响了社会懈怠。

   7、如何克服团体思维以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呢,贾尼斯提出了五条建议:

 

  

(1)领导者应鼓励每一成员踊跃发言,并且对已经提出的主张质疑。

为了保证这一方式的有效进行,领导者必须能接受成员对其意见的批评。

 

  

(2)领导者应在讨论中保持公正,在所有成员表明他们的观点之后,才可表示自己的爱好与期望。

   (3)团体应先分小组讨论,然后一起讨论,以找出其差异。

 

  (4)应时常邀请专家参与讨论且鼓励专家对成员的意见提批评性建议。

   (5)每次团体讨论时,应至少有一人扮演批评角色,向团体的主张挑战。

 

  这些建议的设计主要目的在于要使团体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