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旭水控.docx
《梁旭水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旭水控.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梁旭水控
名词解释:
最高日用水量:
在设定的年限内,用水最多一日的用水量,叫做最高日用水量。
日变化系数(Kd):
在一年中,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叫做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Kh):
最高一小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叫做时变化系数.混凝:
就是水中胶体粒子以及微小悬浮物的聚集过程。
絮凝:
指脱稳的胶体或微小悬浮物聚结成大的絮凝体的过程。
凝聚:
指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胶体稳定性:
是指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
同向絮凝:
是指由水力和机械搅拌推动水流运动引起的脱稳颗粒间的碰撞絮凝异向絮凝:
指脱稳胶体由于布朗运动相碰撞产生的絮凝。
表面负荷:
是指单位沉淀面积上承受的水流量。
澄清:
在澄清池同时完成混凝和沉淀的两个过程,依靠循还泥渣起到混凝作用的过程。
自由沉淀:
颗粒沉淀过程中,彼此没有干扰,只受到颗粒本身在水中的重力和水流阻力的作用,称为自由沉淀。
拥挤沉淀:
颗粒沉淀过程中,彼此相互干扰,或者受到容器壁的干扰,虽然其粒度和自由沉淀时相同,但沉淀速度却较小,称为拥挤沉淀。
絮凝沉降:
在沉淀过程中能发生凝聚或絮凝作用,浓度低的悬浮物颗粒的沉淀,由于絮凝作用颗粒质量增加,沉降速度加快,沉降随深度而增加。
等速过滤:
当滤池过滤速度保持不变,亦即滤池流量保持不变时,称“等速过滤”。
变速过滤:
滤速随过滤时间而逐渐减小的过滤称“变速过滤”或“减速过滤”负水头:
在过滤过程中,当滤层截留了大量杂质以致砂面以下某一深度处的水头损失超过该处水深时,所出现的现象即为“负水头”。
滤速:
在滤池中水的过滤速度定义为水的流量除以过滤面积。
强制滤速:
部分滤池因进行检修或翻砂而停运时,在总滤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其它运行滤池的滤速。
不均一(匀)系数:
与10%对应的粒径称为有效粒径d10,与50%对应的粒径为d50,与80%对应的粒径为d80,d80与d10的比值称为滤料的不均匀系数。
湿密度:
活性炭自身空隙中充满水时测得的密度。
吸附容量:
单位重量活性炭可吸附的溶质量。
吸附等温线:
单位吸附剂的吸附容量qe和平衡溶液浓度ce之间的关系曲线。
(离子交换树脂)湿真密度:
指单位真体积(不包括树脂颗粒间隙空隙的体积)内湿态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
(离子交换树脂)湿视密度:
指单位视体积内紧密紧密无规律排列的湿态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
MLSS: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是指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含量。
MLVSS: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指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
SV(30):
污泥沉降比又称30min沉降率,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
SVI:
污泥容积指数,指曝气池出口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每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以mL计。
污泥回流比(R):
指从二沉池返回到曝气池的回流污泥量QR与污水流量Q之比。
水力停留时间(HRT):
指待处理污水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是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作用的平均反应时间。
污泥比重:
湿污泥质量与水重量的比值。
氧的利用率(氧的转移速率):
通过鼓风曝气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占总供氧量的百分比。
氧的传递速率: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界面扩散的物质数量。
污泥龄:
又称污泥平均停留时间,指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污泥排放总量之比值。
消毒:
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氯消毒:
利用含氯化学药剂或是氯气与水中的次氯酸根扩散到带负荷的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壁到达细菌内部进行氧化破坏使其死亡的方法。
臭氧化:
是指臭氧与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BOD:
即生物化学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在水温20℃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
CODcr:
用重铬酸钾作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CO2与H2O所消耗的氧量,即称为化学需氧量,用CODcr表示,一般简写为COD。
CODMn:
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但其氧化能力较重铬酸钾弱,测出的耗氧量也较低,故称为耗氧量,用CODMn或OC表示。
总需氧量:
有机物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S等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
总有机碳:
是指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用TOC表示。
氨氮:
等于游离氮与离子状态铵盐之和。
总氮:
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总量称为总氮(TN)。
污泥负荷:
指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去除的污染物的量。
总磷:
是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凯式氮:
有机氮和氨氮之和(KN)。
污泥含水率:
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容积负荷:
每立方米池容积每日负担的有机物量,一般指单位时间负担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公斤数(曝气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生物滤池)或挥发性悬浮固体公斤数(污泥消化池)。
消化池投配率:
每日投加新鲜污泥体积占消化池污泥总体积的百分数。
活性污泥法:
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废水一类好氧生物的处理方法。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
厌氧消化:
是由细菌体的内酶和外酶与底物进行的接触反应。
好氧消化:
污泥经过较长时间的曝气,其中一部分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进行降解和稳定的过程。
氧化塘:
氧化塘即稳定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就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污水投配在土地上,通过土壤—植物系统,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净化过程,使污水得到净化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
环境容量:
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
水环境容量:
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条件下,水体所能接纳的最大允许污染物负荷量,又称水体纳污能力
简答、论述:
给水系统由哪些工程设施组成:
1.取水构筑物,用以从选定的水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
2.水处理构筑物,是将取水构筑物的来水进行处理,以期符合用户对水质的要求。
这些构筑物常集中布置在水厂范围内。
3.泵站,用以将所需水量提升到要求的高度,可分抽取原水的一级泵站、输送清水的二级泵站和设于管网中的增压泵站等。
4.输水灌渠和管网,输水管渠是将原水送到水厂的管渠,管网则是将处理后的水送到各个给水区的全部管道。
5.调节构筑物,它包括各种类型的贮水构筑物,例如高地水池、水塔、清水池等,用以贮存和调节水量。
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
1.城市规划的影响:
水源选择、给水系统布置和水源卫生防护地带的确定,都应以城市和工业区的建设规划为基础。
城市规划与给水系统设计的关系极为密切。
2.水源的影响:
任何城市,都会因水源种类、水源距水区的远近、水质条件的不同,影响到给水系统的布置。
3.地形的影响:
中小城市如地形比较平坦,而工业用水量小、对水压又无特殊要求时,可用统一给水系统。
大中城市被河流分隔时,两岸工业和居民用水一般先分别供给,自成给水系统,随着城市的发展,再考虑将两岸管网相互沟通,成为多水源的给水系统。
取用地下水时,可能考虑到近凿井取水的原则,而采用分地区供水的系统。
地形起伏较大的城市,可采用分区给水或局部加压的给水系统。
设计用水量考虑哪几个方面:
1.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3.消防用水。
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5.未预计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DLVO理论(憎水性脱稳机理,不能解释为亲水性脱稳机理):
即从胶体之间相互作用能的角度阐明胶体相互作用理论:
当两个胶粒相互接近以至双电层发生重叠时,便产生静电斥力。
静电斥力与两胶粒表面间距x有关,用排斥势能ER表示,则ER随x增大而按指数关系减小,然而,相互接近的两胶粒之间除了静电斥力外,还存在范德华引力。
此力同样与胶体间距有关。
用吸引势能EA表示。
球形颗粒的EA与x成反比。
将排斥势能ER和吸引势能EA相加即为总势能E。
相互接近的两胶粒能否凝聚,取决于总势能E
水温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1.低温水混凝剂水解困难。
2.低温水的黏度大,使水中杂质颗粒布朗运动强度减弱,碰撞机会减少,不利于胶体脱稳凝聚。
同时,水的黏度大时,水流剪力增大,影响絮凝体的成长。
3.水温低时,胶体颗粒水化作用增强,妨碍胶体凝聚。
而且水化膜内的水由于粘度和重度增大,影响了颗粒之间粘附强度。
4.水温与水的ph值有关。
水温低时,水的ph值提高,相应地混凝最佳ph值也将提高。
凝聚作用的影响:
原水通过絮凝池后,悬浮杂质的絮凝过程在平流式沉淀内仍继续进行,池内水流流速分布实际上是不均匀的,水流中存在的速度梯度将引起颗粒相互碰撞而促进絮凝。
此外,水中絮凝颗粒的大小也是不均匀的,它们将具有不同的沉速,沉速大的颗粒在沉淀过程中能追上沉速小的颗粒而引起絮凝。
水在池内的沉淀时间越长,有速度梯度引起的絮凝便进行越完善,所以沉淀时间对沉淀效果是有影响的,池中的水深越大,因颗粒沉速不同而引起的絮凝也进行的越完善,所以沉淀池的水深对混凝效果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因此,由于实际沉淀池的沉淀时间和水深所产生的絮凝过程均影响了沉淀效果,实际沉淀池也就偏离了理想沉淀池的假定条件。
负水头为什么出现,怎样解决:
当滤层截留了大量杂质以致砂面以下某一深度处的水头损失超过该处水深时,便会出现负水头现象;避免出现负水头的方法是增加砂面上水深,或令滤池出口位置等于或高于滤层表面,虹吸滤池和无阀滤池所以不会出现负水头现象即是这个原因。
给水处理所用的滤料有什么要求:
1)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防冲洗时滤料产生磨损和破碎现象2)具有足够的化学稳定性,以免滤料与水产生化学反应而恶化水质。
尤其不能含有对人类健康和生产有害物质;3.具有一定的颗粒级配和适当的空隙率。
承托层作用:
主要防治滤料从配水系统中流失,同时对均布冲洗水也有一定作用。
气、水反冲洗的操作方式:
1.先用空气反冲,然后再用水反冲。
2.先用气、水同时反冲,然后再用水反冲。
3.先用空气反冲,然后用气、水同时反冲,最后再用水反冲
气、水反冲的原理:
利用上升空气气泡的振动可有效地将附着于滤料表面污物擦洗下来使之悬浮于水中,然后再用水反冲把污物排出池外。
因为气泡能有效地使滤料表面污物破碎、脱落,故水冲强度可降低,即可采用所谓“低速反冲”
配水系统中的两种基本形式,有何优缺点:
有“大阻力配水系统”和“小阻力配水系统”两种基本形式。
大阻力配水系统,优点:
配水均匀性好;缺点:
结构复杂、孔口水头损失大,冲洗时消耗大、管道易结垢,增加检修困难、对冲洗水头有限的虹吸滤池和无阀滤池不能采用。
小阻力配水系统:
优点:
配水均匀性好、结构简单、孔口水头损失小,冲洗时消耗小、管道不易结垢、可以采用对冲洗水头有限的虹吸滤池和无阀滤池
大阻力配水系统原理是什么,哪种适用于大阻力配水系统:
如果孔口内压头相差最大的a孔和c孔出流量相等,则可认为整个滤池布水是均匀的。
由于排水槽上缘水平,可认为冲洗时水流自各孔口流出后的终点水头在同一水平面上,这一水平面相当于排水槽的水位。
孔口内压头与孔口流出后的终点水头之差,即为水流经孔口、承托层和滤料层的总水头损失,但是两孔口出流量不可能相等,但使孔口a处的流量尽量接近孔口c出流量是可能的,其措施之一就是减小孔口总面积以增大孔口阻力系数,增大孔口阻力系数就削弱了承托层、滤料层阻力系数及配水系统压力不均匀的影响,这就是“大阻力”一词的含义。
V型滤池(也是提高过滤效率的一种方法)的主要特点:
1.可采用较粗滤料较厚滤层以增加过滤周期。
由于反冲洗时滤层不膨胀,故整个滤层在深度方向的粒径分布基本均匀,不发生水力分级现象,即所谓“均质滤料”,使滤层含污能力提高。
一般采用沙滤料,有效粒径dm=0.95-1.50mm,不均匀系数K60=
(1)2-1.5,滤层厚约0.95-1.5m。
2.气、水反冲再加始终存在的横向表面扫洗,冲洗效果好,冲洗水量大大减少。
消毒的概念,目的:
为防止通过饮用水传播疾病,在生活饮用水处理中,消毒是必不可少的,消毒并非要把水中微生物全部消灭,只是要消除水中致病微生物的致病作用,致病微生物包括病菌、病毒及原生动物包囊等。
目的:
防止感染,不会出现微生物致癌,不会对人类引起感染。
(将传播介质上的微生物全部杀灭或清除,达到无菌程度,则称为灭菌)
地下水除铁方法:
一般用氧化方法,将水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为三价铁而从水中沉淀出来。
氧化剂有氧、氯和高锰酸钾等,因为利用空气中的氧既方便又经济,所以生产上应用最广。
工艺流程:
原水→曝气→催化氧化过滤
除氟的方法:
1活性氧化铝法,活性氧化铝是两性物质,等电点约在9.5,当水的pH值小于9.5时可吸附阴离子,大于9.5时可去除阳离子,因此,在酸性溶液中活性氧化铝为阴离子交换剂,对氟有极大的选择性。
活性氧化铝使用前可用硫酸铝溶液活化,使转化成硫酸盐型,反应如下:
(Al2O3)n·2H2O+SO2-4→(Al2O3)n·H2SO4+2OH-。
除氟时的反应为:
(Al2O3)n·H2SO4+2F—→(Al2O3)n·2HF+SO2-4。
活性氧化铝失去除氟能力后,可用1%-2%浓度的硫酸铝溶液再生:
(Al2O3)n·2HF+SO2-4→(Al2O3)n·H2SO4+2F—。
2。
骨炭法,又称磷酸三钙法,主要成份是羟基磷酸钙,除氟原理:
Ca10(PO4)6(OH)2+2F—=Ca10(PO4)6·F2+2OH—3混凝法,4电渗析法
除盐以后水(水的纯度)可分为几类;1)淡化水:
一般指将高含盐量的水经过局部除盐处理后,成为生活及生产用的淡水。
海水及盐水的淡化属于此类2)脱盐水:
相当于普通蒸馏水。
水中强电解质大部分已去除,剩余含盐量约为1-5mg/L。
25℃时,水的电阻率为0.1-1.0×106Ω·cm3)纯水:
亦称去离子水。
水中强电解质的绝大部分已去除,而弱电解质如硅酸和碳酸等也去除到一定程度,剩余含盐量在1.0mg/L以下。
25℃时,水的电阻率为1.0-1.0×106Ω·cm4)高纯水:
又称超纯水。
此时,水中的导电介质几乎已全部去除,而水中胶体微粒、微生物、溶解气体和有机物等亦已去除到最低的程度。
在使用之前,还需进行终端处理以确保水的高纯度。
高纯水的剩余含盐量应在0.1mg/L以下。
25℃时,水的电阻率为10×106Ω·cm以上。
而理论上纯水的电阻率应等于18.3×106Ω·cm.
强碱树脂的工艺特性:
在水的除盐过程中,经H离子交换的出水含有各种强酸、弱酸阴离子,这些离子的去除则有赖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亦即除盐过程的第二步,阴离子交换出水应呈弱碱性,这是由于阳床出水中总有数量Na+泄露,致使阴床出水含有微量氢氧化钠的缘故。
强碱树脂的选择性顺序一般为:
SO2-4>NO3->CI->F->HCO3->HSiO3-,在交换过程中,SO2-4能置换出先前吸附了的CI-,而CI-又能置换出先前吸附了的弱酸阴离子
强碱阴床设置在强酸阳床之后的原因:
1)若进水先通过阴床,容易生成CaCO3、Mg(OH)2沉积在树脂层内,使强碱树脂交换容量降低2)阴床在酸性介质中易于进行离子交换,若进水先经过阴床,更不利于去除硅酸,因为弱碱树脂对硅酸盐的吸附要比对硅酸的吸附差的多3)强碱树脂抗有机物污染的能力胜过强碱树脂4)若原水先通过阴床,本应由除二氧化碳器去除的碳酸,都要由阴床承担,从而增加了再生剂耗用量。
影响沉淀的因素。
2个,内容全部看,理解原理1)自由沉淀:
颗粒沉淀过程中,彼此没有干扰,只受到颗粒本身在水中的重力和水流阻力的作用,称为自由沉淀2)拥挤沉淀:
颗粒沉淀过程中,彼此相互干扰,或者受到容器壁的干扰,虽然其粒度和自由沉淀时相同,但沉淀速度却较小,称为拥挤沉淀。
混凝剂的选取原则:
1)处理效果好,对希望去除的污染物有较高的去除率,能满足设计要求2)混凝剂价格便宜,投加量适中3)混凝剂来源应可靠,产品性能比较稳定,并应宜于储存和投加方便4)所有的混凝剂都不应对处理出水产生二次污染。
当处理出水有回用要求时,要适当考虑出水混凝残余量所造成的轻微色度等影响。
消毒剂的选取原则:
1)消毒谱广,对各种微生物都有效2)高效,低浓度时仍具有很好的杀菌能力3)消毒速度快,作用持久4)在低温下使用仍然有效5)受有机质影响较小,耐酸碱环境6)易溶于水,使用方便7)无刺激性、无腐蚀性、无毒性、对人畜安全8)无臭无味,消毒后易于除去残留药物9)不易燃易爆,便于运输10)性质稳定,不易分解、降解,耐贮存。
在絮凝池中GT值前后变化的原因,G越往后越小在絮凝反应过程中,絮凝体尺寸逐渐增大,粒径变化可从微米级增大到毫米级,变化幅度达到几个数量级,但大尺寸絮凝体在强的剪切力作用下容易破碎,若为了不使生成的大絮凝体破碎而采用很小的G值,就需要很长的絮凝时间,这就会加大絮凝池的容积,增大建设费用。
为了使絮凝池容积不致过大,工程中于絮凝开始颗粒很小时采用大的G值,并随着絮凝体尺寸增大逐渐减小G值,最后絮凝体增至最大时采用最小的G值,这样既保证了絮凝体不被打碎,又能使絮凝池容积较小。
澄清池的原理颗粒在某时刻的颗粒浓度,其值与水中絮体的体积浓度有关,在给定Gt值的条件下,随水中絮体体积浓度的增大而迅速减小。
如果能在池内形成一个絮体体积浓度足够高的区域,使投药后的原水进入该区域与具有很高体积浓度的粗粒絮体接触,就能大大提高原水中细粒悬浮物的絮凝速率。
澄清池就是按照这个原理设计出来的。
过滤池配水系统的分类,配水均匀性的判定方法配水系统有大阻力系统和小阻力系统两种两种基本形式,还有中阻力配水系统。
配水系统的均匀程度可以孔眼最小流量与最大流量之比表示,小阻力配水系统的孔眼流速越高,均匀配水的可靠性也越高
折点加氯法,氯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及防治措施副产物:
三卤甲烷。
防治措施:
采取去除有机物预处理或深度处理和其他消毒法。
在过滤之后加氯,因消耗氯的物质已大部分去除,所以加氯量很少。
滤后消毒为饮用水处理的最后一步。
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臭氧即是消毒剂,又是氧化能力很强的氧化剂。
在水中投入臭氧进行消毒或氧化通称臭氧化。
作为消毒剂,由于臭氧在水中不稳定,易消失,故在臭氧消毒后,往往仍需投加少量氧、二氧化氯或氮铵以维持水中剩余消毒剂。
臭氧作为唯一消毒剂的极少。
当前,臭氧作为氧化剂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更为广泛。
臭氧的氧化作用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
臭氧直接与水中物质反应称为直接作用。
直接氧化作用有选择性且反应较慢。
间接作用是指臭氧在水中可分解产生二级氧化剂-氢氧自由基·OH。
臭氧消毒机理实际上仍是氧化作用。
水厂除藻的方法:
1)对于进入水厂的含藻水,可以采用预氧化杀藻的方法。
常用的预氧化剂有氯、臭氧、高猛酸钾等。
用氯杀藻效果好,但会生成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氯化副产物。
臭氧杀藻效果也很好。
高锰酸钾杀藻效果不如氯和臭氧,但与氯联用,能获得很高的杀藻效果2)混凝是提高除藻效果的重要方法,藻类一般带负电,经混凝后可显著提高沉淀和过滤的除藻效率3)气浮用于除藻,特别有效,因为藻类密度小,混凝后不易沉淀,但用气浮法使之上浮比较适宜,所以气浮除藻效率一般都比沉淀高得多4)向水中投加粉末活性炭或采用颗粒活性炭过滤吸附除藻,也有一定作用5)在常规工艺之前设置生物处理构筑物,也有一定除藻作用,可以减轻后续工艺的除藻负荷。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系统工艺特点:
1)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特别是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2)在处理效果相同的条件下,其负荷率较高于推流式曝气池3)曝气池内混合液的需氧速度均衡,动力消耗低于推流式曝气池。
活性污泥易于产生膨胀现象。
鼓风曝气原理:
鼓风曝气是将由空压机送出的压缩空气通过一系列的管道系统送到安装在曝气池池底的空气扩散装置,空气从那里以微小气泡的形式逸出,并在混合液中扩散,使气泡中的氧转移到混合液中去;而气泡在混合液的强烈扩散、搅动,使混合液处于剧烈混合、搅拌状态
机械曝气原理:
则是利用安装在水面上下的叶轮高速转动,剧烈地搅动水面,产生水跃,使液面与空气接触的表面不断更新,使空气中的氧转移到混合液中去.
双膜理论:
1)在气、液两相接触的界面两侧存在着处于层流状态的气膜和液膜,在其外侧则分别为气相主体和液相主体,两个主体均处于紊流状态。
气体分子以分子扩散方式从气相主体通过气膜与液膜而进入液相主体2)由于气、液两相的主体均处于紊流状态,其中物质浓度基本上是均与的,不存在浓度差,也不存在传质阻力,气体分子从气体主体传递到液相主体,阻力仅存在于气、液两层层流膜中3)在气膜(易溶于水)中存在着氧的分压梯度,在液膜(难溶于水)中存在着氧的浓度梯度,它们是氧转移的推动力4)氧难溶于水,因此,氧转移决定性的阻力又集中在液膜上,因此,氧分子通过液膜是氧转移过程的控制步骤,通过液膜的转移速度是氧转移过程的控制速度。
氧转移的影响因素:
气相(Cs)中氧分压梯度增大,氧的传递速度越快,氧在水中的饱和度增加;液相(C)中氧的浓度梯度增大,氧的传递速度越快;气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和接触时间长,氧的转移速度越快;水温降低有利于氧的转移;污水中含盐氧的转移速率加快;紊流程度大,氧的传递速度快。
生物膜处理法的主要特征:
1)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
A.参与净化反应微生物多样化,生物膜上的微生物不需要像活性污泥那样承受强烈的搅拌冲击,宜于生长增殖;B.生物的食物链长,产生的污泥量较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少1/4左右;C.能够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D.分段运行与优占种属;2)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
A.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B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宜于固液分离;C.能够处理低浓度的污水,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不适宜处理低浓度的污水;D.与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相较,易于维护运行、节能。
生物流化床的构造1)床体,平面多呈圆形,多由钢板焊制,需要时也可以由钢筋混凝土浇灌砌制2)载体,是生物流化床的核心部件3)布水装置均匀布水对生物流化床能够发挥正常的净化功能是至为重要的环节,布水装置又是填料的承托层,在停水时,载体不流失,并易于再次启动4)脱膜装置,及时脱除老化的生物膜,使生物膜经常保持一定的活性,是生物流化床维持正常净化功能的重要环节。
曝气塘特点:
曝气塘是经过人工强化的稳定塘,可分为好氧曝气塘和兼性曝气塘两类,曝气塘是介于活性污泥法中的延时曝气法与稳定塘之间的处理工艺,由于经过人工强化,曝气塘的净化功能、净化效果以及工作效率都明显地高于一般类型的稳定塘。
污水在塘内的停留时间短,曝气塘所需容积及占地面积均较小,这是曝气塘的主要优点,但由于采用人工曝气措施,耗能增加,运行费用也有所提高。
土地处理系统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机理:
1)物理过滤,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具有截留、滤除水中悬浮颗粒的性能,污水流经土壤,悬浮物被截留,污水得到净化2)物理吸附与物理化学吸附,在非极性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的作用下,土壤中粘土矿物颗粒能够吸附土壤中的中性分子3)化学反应与化学沉淀,重金属离子与土壤的某些组分进行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化合物而沉淀4)微生物代谢作用下的有机物分解,在土壤中生存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土壤微生物,它们对土壤颗粒中的有机固体和溶解性有机物具有强大的降解与转化能力,这也是土壤具有强大的自净能力的原因。
生物脱氮原理1)氨化反应:
在氨化菌作用下,有机氮被分解转化为氨态氮,这一过程称为氨化过程,氨化过程很容易进行。
2)硝化反应硝化反应由好氧自养型微生物完成,在有氧状态下,利用无机碳为碳源将NH4+化成NO2-,然后再氧化成NO3-的过程。
硝化过程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亚硝化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NO2-),第二阶段由硝化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NO3-)3)反硝化反应:
反硝化反应是在缺氧状态下,反硝化菌将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还原成气态氮(N2)的过程。
反硝化菌为异养型微生物,多属于兼性细菌,在缺氧状态时,利用硝酸盐中的氧作为电子受体,以有机物(污水中的BOD成分)作为电子供体,提供能量并被氧化稳定。
生物除磷原理:
所谓生物除磷,是利用聚磷菌一类的微生物,能够过量地,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从外部环境摄取磷,并将磷以聚合的形态贮藏在菌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外,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效果。
(1)聚磷菌对磷的过量摄取,即好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