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461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三.docx

《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三.docx

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检测三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检测题(三)

一、选择题

1.下表中所示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右图的是

X

Y

Z

A.

钠元素

主族元素

短周期元素

B.

电解质

化合物

纯净物

C.

氢氧化铁

胶体

分散系

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放热反应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酸性氧化物:

SO2、NO、CO2、SiO2

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硫酸钡、HClO均为电解质

④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

⑤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

A.①和③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⑤

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③根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④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

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④⑤

4.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

①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Cl﹣O

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③蛋白质、漂白粉、苛性钾、液氨分别为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④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和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⑤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但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4C中含有14个中子B.1H、2H、3H是同一种核素

C.根据酸溶液中c(H+)大小,可将酸分为强酸和弱酸

D.根据分散质颗粒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浊液、胶体和溶液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将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

SO2+2ClO﹣+H2O=SO32﹣+2HClO

B.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

2Fe2++4Br﹣+2Cl2=2Fe3++2Br2+4Cl﹣

C.向硫酸氢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

2H++SO42﹣+Ba2++2OH﹣=BaSO4↓+2H2O

D.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

NH4++OH﹣=NH3↑+H2O

7.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①无色溶液中:

Al3+,Cl﹣,Na+,HCO3﹣,SO42﹣

②使pH=11的溶液中:

Na+,AlO2﹣,NO3﹣,S2﹣,SO32﹣

③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

Mg2+,NH4+,Cl﹣,K+,SO42﹣

④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

Fe3+,MnO4﹣,Na+,SO42﹣

⑤酸性溶液中:

Fe2+,Al3+,NO3﹣,I﹣.

A.①②④B.①⑤C.②③④D.①②③

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

K+、Al3+、MnO4﹣、C2O42﹣

 

B.

加入铝产生氢气的溶液:

H+、Mg2+、NO3﹣、SO42﹣

 

C.

pH=12的溶液中:

Na+、Ba2+、NO3﹣、Cl﹣

 

D.

含Al2Fe(SO4)4的溶液:

Na+、NH4+、S2O32﹣、ClO﹣

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用盐酸清洗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固体:

CO32﹣+2H+═CO2↑+H2O

 

B.

用酸性KMnO4溶液判断FeCl2是否完全变质:

5Fe2++MnO4﹣+8H+═5Fe3++Mn2++4H2O

 

C.

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CH3COOH+OH﹣═CH3COO﹣+H2O

 

D.

在Mg(0H)2悬浊液中滴几滴饱和FeCl3溶液证明Fe(0H)3溶解度小于Mg(OH)2:

3Mg(OH)2+2Fe3+═3Mg2++2Fe(0H)3

 

10.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失效:

ClO﹣+CO2+H2O=HClO+HCO3﹣

 

B.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AlO2﹣+CO2+2H2O=Al(OH)3↓+HCO3﹣

 

C.

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S2O32﹣+2Cl2+3H2O=2SO32﹣+4Cl﹣+6H+

 

D.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

3ClO﹣+Fe(OH)3=FeO42﹣+3Cl﹣+H2O+4H+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氯气跟水反应:

Cl2+H2O=2H++Cl﹣+ClO﹣

 

B.

硫酸铜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SO42﹣=BaSO4↓

 

C.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CO32﹣+H+=HCO3﹣

 

D.

铜与稀盐酸反应:

Cu+2H+=Cu2++H2↑

12.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A.1:

4B.1:

2 C.2:

1D.4:

1

13.工业上用金红石(主要成分TiO2)制金属钛可通过以下反应进行:

①TiO2+2C+2Cl2

TiCl4+2CO②TiCl4+2Mg

Ti+2MgCl2

对于上述两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都是置换反应

C.反应中钛元素都被还原D.加热时金属钛和氩气(Ar)能反应

14.已知X和Y是两种单质,X+Y→X2++Y2-,现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Y2-是还原产物④X2+具有氧化性⑤Y2-具有还原性⑥Y单质氧化性比X2+氧化性强

A.①②③B.①②⑥C.①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

15.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

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B.若生成1molHNO3,则转移2mol电子

C.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

1

D.每消耗0.2mol氧化剂,可收集到5.418L气体

16.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发生反应:

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H为-1价)

A.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B.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D.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7.Cl2是纺织工业常用的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S2O32﹣和Cl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SO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还原剂是S2O32﹣

 

B.

H2O参与该反应,且作氧化剂

 

C.

根据该反应可判断氧化性:

Cl2>SO42﹣

 

D.

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SO42﹣,可脱去2molCl2

 

18.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中,若有5mol水做还原剂时,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是(  )

 

A.

3mol

B.

2mol

C.

mol

D.

mol

19.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

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40.0LN2(标准状况)B.有0.250molKNO3被氧化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mol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5mol

20.往100mL碘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3.36L(标准状况)氯气,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1/2的Fe2+被氧化成Fe3+。

则原碘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1mol·L-1B.1.5mol·L-1C.1.2mol·L-1D.1.0mol·L-1

二、非选择题

21.

(1)若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使原溶液中的SO42﹣恰好完全沉淀,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明矾是一种无色晶体,可溶于水并形成Al(OH)3胶体来净水.已知明矾水溶液的主要成分是KAl(SO4)2,现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当Al3+恰好全部沉淀时,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2.工业上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高锰酸钾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强弱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在酸性条件下其氧化性较强.下列酸能用于酸化高锰酸钾溶液的是(填序号).

a.盐酸b.稀硫酸c.硝酸d.氢硫酸

(2)操作Ⅰ、Ⅱ、Ⅲ的名称分别是、、.

(3)软锰矿与过量固体KOH和KClO3在熔融状态下反应时的氧化剂是(填化学式).反应后加水溶解得到的滤液中主要含有KCl和K2MnO4,则滤液酸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已知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取上述制得的KMnO4产品0.33g,恰好与0.67gNa2C2O4完全反应,则KMnO4的纯度为.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主族元素有短周期元素也有长周期元素,故A错误;B、纯净物包含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包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故B正确;C、氢氧化铁不一定是胶体,故C错误;D、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2.B

解析:

①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NO不是酸性氧化物,①错误;②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②错误;③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明矾、小苏打、硫酸钡、HClO均为电解质,③正确;④漂粉精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不是胶体,④错误;⑤由不同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液氯是单质,⑤错误,答案选B。

3.B

解析:

①根据酸分子能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故①错误;

②金属氧化物包括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过氧化物,所以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故②正确;③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三大类,不能根据丁达尔效应分类,故③错误;④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则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④正确;⑤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转化,根据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故⑤正确.

综上所述:

②④⑤正确。

4.C

解析:

①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故①错误;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故②正确;③苛性钾为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氨气为非电解质,蛋白质和漂白粉都是混合物,故③错误;④胶体用一速光照射会有光亮的通路,所以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是气溶胶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④正确;⑤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但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⑤正确。

5.D

6.C

解析:

A、SO2气体具有还原性,NaClO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42﹣和Cl﹣,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

SO2+ClO﹣+H2O=SO42﹣+Cl﹣+2H+,故A错误;B、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

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B错误;C、向硫酸氢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时,硫酸氢钾与氢氧化钡以2:

1的物质的量比来反应,过量SO42﹣离子实际不参加反应,故C正确;D、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时,HCO3﹣与OH﹣也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HCO3﹣+2OH﹣=NH3•H2O+CO32﹣,故D错误.

7.C

解析:

①Al3+与HCO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不能大量共存,故①错误;②使pH=11的溶液呈碱性,在碱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②正确;③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③正确;

④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④正确;⑤酸性条件下,Fe2+、I﹣与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⑤错误。

8.C

解析:

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显酸性,MnO4﹣、C2O42﹣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加入铝产生氢气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酸性溶液中H+、Al、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生成氢气,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Mg2+,故B错误;C.pH=12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D.含Al2Fe(SO4)4的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S2O32﹣、ClO﹣,H+、S2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9.D

解析:

A、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钙不溶于水,用盐酸清洗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固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aCO3+2H+═CO2↑+H2O+Ca2+,故A错误;B、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亚铁离子和氯离子都可以被氧化,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判断FeCl2是否完全变质,故B错误;C、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会水解生成乙酸钠和乙醇,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故C错误;D、依据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分析判断,反应向更难溶的方向进行,在Mg(0H)2悬浊液中滴几滴饱和FeCl3溶液证明Fe(0H)3溶解度小于Mg(OH)2,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3Mg(OH)2+2Fe3+═3Mg2++2Fe(0H)3,故D正确。

10.B

解析:

A.Ca(ClO)2是漂白粉中有效成分,漂白粉置于空气中易失效的原因是发生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

2HCl+O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Ca2++2ClO﹣+H2O+CO2=CaCO3↓+2HClO,故A错误;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反应生成的是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AlO2﹣+CO2+2H2O═Al(OH)3↓+HCO3﹣,故B正确;C.硫代硫酸钠与氯气反应生成硫酸、氯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2S2O3+4Cl2+5H2O═2NaCl+6HCl+2H2SO4,离子方程式为:

S2O32﹣+4Cl2+5H2O=2SO42﹣+8Cl﹣+10H+,故C错误;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的离子反应为3ClO﹣+2Fe(OH)3+4OH﹣=2FeO42﹣+3Cl﹣+5H2O,故D错误。

11.C

解析:

A.氯气跟水反应,离子方程式:

Cl2+H2O=H++Cl﹣+HClO,故A错误;

B.硫酸铜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

2H++2OH﹣+Ba2++SO42﹣=BaSO4↓+2H2O,故B错误;C.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离子方程式:

CO32﹣+H+=HCO3﹣,故C正确;D.铜与盐酸不反应,故D错误。

12.B

解析:

反应方程式是:

3(NH4)2SO4

3SO2↑+N2↑+4NH3↑+6H2O该方程式中铵根离子和氨气分子中氮原子的化合价都是-3价,化合价不变,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1×2):

(4×1)=1:

2。

13.A

解析:

A、两个反应中都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反应①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C、反应①中钛元素化合价没发生变化,故C错误;D、氩气做反应的保护气,加热时金属钛和氩气(Ar)一定不反应,故D错误。

14.C

解析:

根据X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X是还原剂,X2+是氧化产物;Y化合价降低被还原,Y是氧化剂,Y2-是还原产物;氧化剂和氧化产物都有氧化性,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有还原性,正确的是①③④⑤⑥,故C正确。

15.B

解析:

A、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A错误;B、生成1molHNO3,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5-3)=2mol,故B正确;C、NF3生成NO,被还原,做氧化剂,NF3生成HNO3,被氧化,做还原剂,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故C错误;D、每消耗0.2mol氧化剂,可收集0.2molNO,0.9molHF,共1.1mol,标况下体积为24.64L,,故D错误。

16.B

解析:

A、NaB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NaBH4是还原剂,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水是氧化剂,故A错误;B、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NaBH4中的氢元素,被氧化,水中的氢元素被还原,氧化剂和还原剂中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数值相同,物质的量之比为1:

1,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

1,故B正确;C、NaB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硼元素化合价不变,故C错误;D、NaB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NaBH4是还原剂,故D错误,答案选B。

17.B

解析: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4Cl2+10OH﹣=2SO42﹣+8Cl﹣+5H2O,则A.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则S2O32﹣为还原剂,故A正确;B.反应中H2O为产物,不是氧化剂,氧化剂为反应物,故B错误;C.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中氧化性:

Cl2>SO42﹣,故C正确;D.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每生成lmolSO42﹣,可脱去2molCl2,故D正确。

18.D

解析:

在反应3BrF3+5H2O=HBrO3+Br2+9HF+O2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为:

溴元素由+3价升高为+5价,溴元素由+3价降低为0价,氧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价,所以BrF3既起氧化剂也起还原剂作用,同时水也起还原剂作用.若5molH2O被氧化,氧原子提供电子物质的量为5mol×2,令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x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

5mol×2=xmol×(3﹣0)解得x=

19.C.

20.C

21.

(1)H++SO42﹣+Ba2++OH﹣=BaSO4↓+H2O 

(2)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 

22.解析:

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与过量固体KOH和KClO3在熔融状态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2中+4的锰元素被氧化为+6价,反应后加水溶解、过滤得到的滤液中主要含有KCl和K2MnO4,酸化后,K2MnO4转化为Mn02和KMnO4,过滤得高锰酸钾溶液,蒸发后得高锰酸钾晶体;

(1)高锰酸钾能氧化盐酸和氢硫酸,硝酸本身具有强氧化性,故选硫酸

(2)软锰矿与过量固体KOH和KClO3在熔融后,加水,进行操作Ⅰ后得滤液,故操作Ⅰ应为过滤;由于MnO2难溶于水操作Ⅱ后得KMnO4溶液,故操作Ⅱ为过滤;操作Ⅲ后使溶液变成了晶体,故操作Ⅲ为蒸发;(3)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与过量固体KOH和KClO3在熔融状态下反应,反应后加水溶解得到的滤液中主要含有KCl和K2MnO4,由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氧化剂应为KClO3;滤液中主要成分是K2MnO4,酸化后得到KMnO4和MnO2,故该反应物有K2MnO4,生成物有KMnO4和MnO2,此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故方程式为:

3MnO42﹣+4H+=2MnO4﹣+MnO2↓+2H2O;

(4)KMnO4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1molKMnO4得5mol电子,1molNa2C2O4失2mol电子,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

2KMnO4~5NaC2O4

2×158g5×134g

m0.67g

解得m=0.316g,即0.33gKMnO4产品,含有KMnO40.316g,KMnO4的纯度为=

×100%=

×100%=96%,

答案:

(1)b;

(2)过滤;过滤;蒸发;

(3)KClO3;3MnO42﹣+4H+=2MnO4﹣+MnO2↓+2H2O;

(4)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