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1596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考纲定位

全国卷5年考情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6.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017年:

Ⅱ卷T7;Ⅲ卷T7

2015年:

Ⅰ卷T7;Ⅱ卷T7

2014年:

Ⅰ卷T8;Ⅱ卷T7

2013年:

Ⅰ卷T7;Ⅱ卷T7

考点1|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对应学生用书第14页)

[考纲知识整合]

1.物质的组成

(1)构成粒子

(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组成,

(3)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

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

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提醒: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他们之间的转化为化学变化;它们混合后形成混合物。

如O2与O3,金刚石与石墨等。

2.物质的分类

(1)分类方法

①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②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①硫黄 ②HClO ③苛性钠 ④铜 ⑤小苏打 ⑥氧化钠 ⑦Fe(OH)3胶体 ⑧NaCl溶液

(2)几类物质的概念

①纯净物:

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

由几种不同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③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④酸:

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⑤碱:

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⑥盐:

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高考命题点突破]

命题点1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粒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是原子或分子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可以变化但原子不可变化

(3)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4)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

(5)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6)CuSO4·5H2O中含有CuSO4和H2O,故CuSO4·5H2O为混合物

(7)任何化合物均由原子构成

(8)OH-和—OH属于相同的原子团

(9)NH

、OH-、H3O+的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

(10)O2与O3形成的混合气体为纯净物,O2与O3的转化为化学变化

(11)正丁烷与异丁烷的分子式均为C4H10,但二者的混合气体为混合物

【答案】 

(2)(3)(4)(11)

[易错防范] 误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1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由12C和13C组成的石墨则是纯净物。

2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一物质。

如C4H10的结构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二者组成混合物。

命题点2 物质的分类

2.(2018·铜陵模拟)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①陶瓷 ②水泥 ③玻璃 ④漂白粉 ⑤胆矾 ⑥氯水 ⑦液氯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⑤⑦D.⑥⑦

C [①陶瓷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硅酸盐,属于混合物;②水泥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的混合物;③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SiO2的混合物;④漂白粉是CaCl2、Ca(ClO)2的混合物;⑤胆矾是CuSO4·5H2O,属于纯净物;⑥氯水是Cl2的水溶液,含有多种微粒,属于混合物;⑦液氯是液态氯的单质,属于纯净物。

]

3.下列物质按照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导学号:

97500017】

A.盐酸、水煤气、醋酸、干冰

B.天然气、空气、苛性钾、石灰石

C.液氨、氯水、硫酸钠、乙醇

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氯气

C [A项,盐酸是混合物,水煤气是混合物,醋酸是电解质,干冰是非电解质,错误;B项,天然气是混合物,空气是混合物,苛性钾是电解质,石灰石是混合物,错误;C项,液氨是纯净物,氯水是混合物,硫酸钠是电解质,乙醇是非电解质,正确;D项,胆矾是纯净物,漂白粉是混合物,氯化钾是电解质,氯气是单质(单质不属于非电解质),错误。

]

4.有下列氧化物

①CaO ②SO2 ③N2O5 ④Mn2O7 ⑤Na2O2

⑥Al2O3 ⑦FeO ⑧SiO2 ⑨CO ⑩P2O5 ⑪NO2 ⑫Cl2O3

请回答:

(1)金属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碱性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性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性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④⑤⑥⑦ 

(2)①⑦ (3)②③④⑧⑩⑫ (4)⑥

1氧化物判断

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

2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如淀粉。

3一个一元强酸分子一定能电离出一个H+,电离出一个H+的不一定是一元酸如NaHSO4。

4盐中的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阳离子,也可能是NH

5溶于水形成溶液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为电解质如SO2、NO2、NH3等。

1.由不同种类的原子构成的物质可能是(  )

①纯净物 ②混合物 ③单质 ④化合物 ⑤金属

⑥非金属 ⑦酸 ⑧碱 ⑨盐 ⑩氧化物

A.①③⑤⑦⑨B.②④⑥⑧⑩

C.①③D.全部

D [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是不同元素的原子,也可以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

]

2.(2018·济南模拟)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iO2不能和水反应,所以它不是酸性氧化物

B.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必然是纯净物

C.烧碱、冰醋酸、石墨均为电解质

D.海水、氯水、氨水均为混合物

D [A项,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作酸性氧化物,SiO2虽然不与水反应,但Si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所以是酸性氧化物,错误;B项,O2和O3的混合物只含有一种元素氧,但属于混合物,错误;C项,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石墨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D项,海水为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氯水为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氨水为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正确。

]

考点2|分散系 胶体

(对应学生用书第15页)

[考纲知识整合]

1.分散系

(1)组成

(2)分类

①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标准是:

分散质粒子大小。

可用如下方式直观地表示:

②若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类,可分为9种分散系,如图:

如烟属于固气分散系;雾属于液气分散系;

悬浊液属于固液分散系;合金属于固固分散系。

(3)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高分子或多分子集合体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性质

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不能

不能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有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或沉淀

2.胶体

(1)本质特征: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_nm。

(2)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

①方法:

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②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3)性质与应用

提醒:

常见的胶体有①烟或雾、②鸡蛋白的溶液、③血液、④淀粉溶液、⑤豆浆、⑥牛奶、⑦墨水、⑧Fe(OH)3胶体、⑨硅酸胶体。

[应用体验]

 实验探究

(1)饱和FeCl3溶液加入沸水中生成Fe(OH)3胶体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写出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FeCl3溶液加入氨水或NaOH溶液中能形成Fe(OH)3胶体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制备的Fe(OH)3胶体做电泳实验,一段时间后,阴极附近颜色加深,可证明Fe(OH)3胶粒带什么电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Fe(OH)3胶体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Fe(OH)3胶体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FeCl3与H2O发生水解反应,Fe3++3H2O

Fe(OH)3(胶体)+3H+

(2)不能;氨水或NaOH溶液中的c(OH-)较大,生成的是Fe(OH)3沉淀

(3)正电荷

(4)产生红褐色沉淀 (NH4)2SO4为电解质使胶体聚沉

(5)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开始加稀H2SO4,胶体聚沉生成Fe(OH)3沉淀,当酸过量时,Fe(OH)3沉淀又溶于酸

[高考命题点突破]

命题点1 常见分散系的判断与性质

1.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和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静置不易产生沉淀

B.蔗糖、淀粉、蛋白质的水溶液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

D.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

B [蔗糖的水溶液不属于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2.(2018·石家庄模拟)“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D.①③④⑥

C [纳米材料的粒子直径为1~100nm,满足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故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

]

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胶体)+

3CO2↑+3Ca2+

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 [A项,因胶体可透过滤纸而固体不能透过,正确;B项,X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氯化铁,而Z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氢氧化铁胶粒,错误;C项,FeCl3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H2O

Fe(OH)3+3H+,加入CaCO3时发生反应CaCO3+2H+===CO2↑+Ca2++H2O,从而促进Fe3+水解,正确;D项,该分散系为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

]

命题点2 胶体性质的应用

4.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②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③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和NaCl溶液可鉴别二者

④河海交汇处易形成三角洲

⑤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⑥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⑦明矾和FeCl3可用作净水剂

⑧O3、H2O2均可用于水的净化杀菌

⑨型号不同的钢笔水混用易造成笔不出水

⑩石膏加入豆浆中形成豆腐

【解析】 ①土壤胶体中胶粒带有电荷,对离子有吸附和交换作用,可起到保肥的效果;②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的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静置后分层,油层在水层的上面,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③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④河中胶体遇到海中盐发生聚沉形成沉淀;⑤血液透析的原理是利用渗析净化血液胶体;⑥静电除尘的原理是电泳现象;⑦明矾、FeCl3净水的原理是生成胶体,胶体吸附杂质而净水;⑧O3、H2O2的净水是利用强氧化性氧化细菌蛋白质而杀菌;⑨型号不同的钢笔水中胶粒带不同的电荷,混用发生聚沉造成堵塞;⑩CaSO4使豆浆胶体聚沉。

【答案】 ②⑧

1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是电中性的。

2FeOH3胶体粒子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1molFe3+完全水解得到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NA。

3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力很强,能在水中吸附悬浮固体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这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胶体一般没有杀菌的作用。

考点3|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其常见转化

(对应学生用书第17页)

[考纲知识整合]

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物质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主要表现在颜色、熔沸点、硬度、状态、气味、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密度、光泽和延展性等。

②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金属性、非金属性、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2)物质的变化

①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即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②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即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3)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示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蒸馏、分馏

干馏

四色

焰色反应

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

七解

溶解、潮解

分解、裂解、水解、电解、降解

十八化

熔化、汽化、液化、酸化

氧化、氢化、水化、风化、钝化、皂化、碳化、催化、硫化、酯化、硝化、裂化、卤化、油脂硬化

2.酸、碱、盐、氧化物和单质之间的转化

(1)网络关系

(2)四种常见转化规律

①强酸制弱酸:

如实验室制CO2和SO2,其离子方程式分别为CaCO3+2H+===Ca2++CO2↑+H2O,SO

+2H+===SO2↑+H2O。

②强碱制弱碱:

如制NH3,NH4Cl+NaOH

NaCl+NH3↑+H2O。

③易溶物转化为难溶物:

如AgNO3+NaCl===AgCl↓+NaNO3。

④难溶物转化为更难溶物:

如3Mg(OH)2+2FeCl3===3MgCl2+2Fe(OH)3。

3.化学反应类型的三种分类

(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与数目

(2)按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分为

(3)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

[高考命题点突破]

命题点1 物质性质、变化及其应用

1.(2014·全国Ⅱ卷)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A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正确。

B.油污属于酯类物质,可以在热碱水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和有机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正确。

C.该过程利用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水果产生的乙烯,属于化学变化,故不正确。

D.硅胶起吸水作用,铁粉起还原剂作用,防止食物被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不正确。

]

2.(2018·湖北四校联考)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性质

实际应用

A

SO2具有强还原性

漂白纸浆

B

明矾溶于水能生成氢氧化铝胶体

用作净水剂

C

Fe3+的氧化性强于Cu2+

用FeCl3腐蚀印刷电路板

D

二氧化硅的熔点高

制作石英坩埚

A [选项A中漂白纸浆利用了SO2的漂白性,A项错误。

选项B中利用了胶体的吸附性,B项正确。

选项C中涉及反应:

2Fe3++Cu===Cu2++2Fe2+,C项正确。

选项D中制作坩埚需要使用耐高温材料,D项正确。

]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  )

A.BaCO3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MgO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品红、织物等

D.NH3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B [A项,BaCO3能和HCl反应,但Ba2+能使蛋白质变性;C项,SO2具有漂白性,能与有色物质化合成无色物质,可作漂白剂;D项,NH3能作制冷剂的原因是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

]

命题点2 常见物质的一般转化

4.(2018·廊坊统考)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 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生成强酸 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 ⑤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两种含氧化合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

A.全部  B.只有②④⑤⑥

C.只有①②③⑤D.只有③④⑤⑥

A [SO2可与NaOH溶液反应,①可以实现;氢硫酸可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

H2S+CuSO4===CuS↓+H2SO4,②可以实现;稀硫酸与醋酸钠溶液发生反应:

H2SO4+2CH3COONa===2CH3COOH+Na2SO4,没有水、沉淀和气体生成,③可以实现;氢硫酸和亚硫酸发生反应:

H2SO3+2H2S===3S↓+3H2O,④可以实现;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有单质参加,⑤可以实现;水和过氧化钠发生反应:

2Na2O2+2H2O===4NaOH+O2↑,⑥可以实现。

]

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A.Cu

CuO

Cu(OH)2

B.S

SO3

H2SO4

C.Al

NaAlO2(aq)

Al(OH)3

D.SiO2

H2SiO3

Na2SiO3

C [选项A中CuO与H2O不能反应,A项错误。

选项B中S在O2中燃烧生成SO2,B项错误。

选项D中SiO2不能与H2O反应生成H2SiO3,D项错误。

]

6.(2018·兰州模拟)如图所示的反应均是在高温引燃后进行,选项中的物质表示A和B,不合理的是(  )

A.MgO Al

B.CO2 Mg

C.Fe3O4 Al

D.CuO H2

A [MgO与Al在高温下不反应。

]

1S燃烧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

2Al2O3、SiO2、Fe2O3与H2O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AlOH3、H2SiO3、FeOH3。

3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

4Fe与Cl2反应不能生成FeCl2。

5Fe与H+、Cu2+、S、I2反应不能生成Fe3+。

1.(2015·福建高考)纯净物X、Y、Z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金属铜

B.Y不可能是氢气

C.Z可能是氯化钠

D.Z可能是三氧化硫

A [H2和Cl2或Cu和Cl2反应分别可以生成HCl、CuCl2,电解两种溶液可以产生相应的单质,A项正确、B项错误;电解NaCl溶液产生H2、Cl2,两种气体化合得到的是HCl,不是NaCl,C项错误;SO3溶于水得到的是H2SO4,电解H2SO4溶液生成的是H2、O2,D项错误。

]

2.(2018·石家庄模拟)已知X和Y能发生反应:

X+Y===H2O+盐,下列有关物质X和Y所属种类的判断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X

碱性氧化物

羧酸

Y

D [羧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H2O,酯不属于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