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613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11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7页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7页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7页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7页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7页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7页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7页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7页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7页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7页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7页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7页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7页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7页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docx

中考语文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

道德情操类主题读写攻略

阅读地带

【真题助跑】

(2011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阅读试题)阅读下文,完成1~6题。

水边的文字屋

①小时候在田野上或在河边玩耍,常常会在一棵大树下,用泥巴、树枝和野草做一座小屋。

有时,几个孩子一起做,忙忙碌碌的,就像一个人家真的盖房子,有泥瓦工、木工,还有听使唤的小工。

一边盖,一边想象着这个屋子的用场。

屋子盖起来了,大家嘴里发出噼里啪啦一阵响,表示这是在放爆竹。

然后,就坐在或跪在小屋前,静静地看着它。

终于要离去了,孩子们会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很依依不舍的样子。

回到家,还会不时地惦记着它,有时就有一个孩子在过了一阵子时间后,又跑回来看看,仿佛一个人离开了他的家,到外面的世界去流浪了一些时候,现在又回来了,回到他的屋子、他的家的面前。

②再后来就有了一种玩具——积木。

③我用这些大大小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积木,建了一座又一座屋子,与田野上用泥巴、树枝和野草盖屋子不同的是,我可以不停地盖,不停地推倒再盖——盖一座不一样的屋子。

我很惊讶,就是那么多的木块,却居然能盖出那么多不一样的屋子来。

除了按图纸上的样式盖,我还会别出心裁地利用这些木块的灵活性,盖出一座又一座图纸上并没有的屋子来。

总有罢手的时候,那时,必定有一座我心中理想的屋子矗立在床边的桌子上。

那座屋子,是谁也不能动的,只可以欣赏。

直到一只母鸡或是一只猫跳上桌子毁掉了它。

④屋子就是家。

⑤屋子是人类最古老的记忆。

⑥屋子的出现,是跟人类对家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

家就是庇护,就是温暖,就是灵魂的安置之地,就是生命延续的根本理由。

其实,世界上发生的许许多多事情,都是和家有关的。

幸福、苦难、拒绝、祈求、拼搏、隐退、牺牲、逃逸、战争与和平,所有这一切,都与家有关的。

成千上万的人呼啸而过,杀声震天,血沃沙场,只是为了保卫家园,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这就像高高的槐树顶上一个鸟窝不可侵犯一样。

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看到的一个情景:

一只喜鹊窝被人捅掉在了地上,无数喜鹊飞来,不住地俯冲,不住地叫唤,一只只都显出不顾一切的样子,对靠近鸟窝的人居然敢突然劈杀下来,让在场的人不能不感到震惊。

⑦家的意义是不可穷尽的。

⑧当我长大之后,儿时的建屋欲望却并没有消退——不仅没有消退,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感悟的不断加深,而变本加厉。

只不过材料变了,不再是泥巴、树枝和野草,也不再是积木,而是文字。

⑨文字构建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

⑩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

无论是抒发,还是安抚,文字永远是我无法离开的。

特别是当我在这个世界里碰得头破血流时,我就需要它——由它建成的屋,我的家,虽有时简直就是铩羽而归,但毕竟我有可归的地方——文字屋。

而此时,我会发现,那个由钢筋水泥筑成的家,其实只能解决我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我全部的问题。

{11}多少年过去了,写了不少文字,出了不少书,其实都是在建屋,这屋既是给我自己建的,也是——如果别人不介意、不嫌弃的话,也尽可以当成你自己的屋子。

{12}我想,其他作家之所以亲近文字,和我对文字的理解大概是一样的。

不一样的是,我是一个在水边长大的人,我的屋子是建在水边上的。

1.联系全文看,“文字屋”指什么?

本文标题“水边的文字屋”有什么含义?

2.选文共写了哪几种屋子?

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请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第⑨段、第{10}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4.第{11}段中,作者说“这屋既是给我自己建的”,又说“也是——如果别人不介意、不嫌弃的话,也尽可以当成你自己的屋子”,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说法?

5.本文在语言和结构上都具有显著特色,请就其中一个地方举例分析。

6.冰心的文字屋明丽典雅,晶莹剔透,闪耀着爱与美的光辉;沈从文的文字屋,古朴厚实,如诗如画,散发着浓郁的地方气息……虽然现在的你还没有建好自己的文字屋,但在亲近文字的过程中一定也有独特的感悟,请将你的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解析:

《水边的文字屋》属于典型的道德情操类文。

作者先用细腻的笔墨,回忆童年时代在水边建造泥巴小屋和后来盖积木屋的趣事,继而点明家在自己心中的位置,指出“屋子的出现,是跟人类对家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

家就是庇护,就是温暖,就是灵魂的安置之地,就是生命延续的根本理由”,并由此拓展,引出自己爱好文学,并陶醉于搭建“文字屋”,去寻找心灵慰藉的故事。

在本文中,作者实际上是按时间顺序,通过叙写现实生活来反映自己的精神追求。

因此,考生解题时必需依照这种由浅入深的思路,来品读作者内心美好的追求。

前两题重在考查考生从原文中提取、加工文字信息的能力,故不赘述了。

而第4题、第6题则需要考生随文入境,了解作家的人生经历,感悟作家的思想情感。

虽都是探究题,答案却并非可随意写出,考生应该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脉络,并结合自身的感悟来作答,两者缺一不可。

就道德情操类现代文阅读而言,2011年明显升温,像《弱种子也要发芽》(浙江省丽水市)、《还原善意的本来模样》(河北省承德市)等现代文阅读篇目便格外抢眼。

【解题妙招】

道德情操类现代文,多以抒情散文的形式出现。

同学们阅读此类文章得把握好三点:

一是从整体上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调。

抒情散文的材料看似零散,但均是围绕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这条主线来展开。

因此阅读抒情散文,尤其是阅读以反映手足之情、朋友之情、自然之情为题材的抒情散文,一定要从整体入手,从宏观上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真实情感,进而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文章主旨。

二是从结构上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

叶圣陶先生说过:

“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散文的材料组织亦是如此。

中考阅读题常常就此设题,考查同学们对作品行文思路的把握能力。

因此,阅读抒情散文时,同学们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并通过它们来理清文章的情感脉络。

三是从字句上挖掘语言的情感内涵。

中考现代文阅读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求同学们对文中负载信息量大、内容含蓄、意义深刻、表现力强的句子或词语进行鉴赏。

这就要求同学们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联系文章主旨,细加品味,认真揣摩。

写作地带

【真题助跑】

(2011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微笑是一束馨香的百合花。

给家人一个微笑,让花香沁入彼此的心间;给朋友一个微笑,让花影在彼此的记忆中;给陌生人一个微笑,让花朵绽放在每个人的心中。

请以“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内容充实,感情健康真实;②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③标点正确,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和校名。

解析:

本文题是典型的“道德情操”类作文题。

微笑虽然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其思想与情感内涵却非常丰富。

从写作对象上看,可写的内容有很多。

因此考生的构思立意要视野开阔。

当别人满足于讲述自我微笑故事的时候,考生可以将目光聚焦到他人身上,描写他人那美得让人心动的微笑,如写课堂上老师的笑容、家中父母的笑容、街上陌生人的一个微笑;当别人满足于写现实生活时,考生可以将目光放到历史长河里,如写陶渊明用微笑面对生活的故事;当别人将写作对象聚集于人的时候,考生可以展开想象,如写一朵花的微笑、一条鱼的微笑、一朵云的微笑。

从文体选择上看,当其他同学按传统思路用记叙文展开的时候,你不妨采用议论文的形式下笔,用精彩的论据吸引人;也可以写抒情性散文,用诗意的文字、整齐的句式和动人的情感吸引人。

对掌握了丰富素材的同学而言,写作本文用议论文的形式展开显然更容易切入。

例如用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名言:

“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到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把别人耳朵听到的音乐当做我的交响乐,把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幸福”,带出她那痛苦而快乐的生活,材料自然会极为充实。

综观2011年中考,道德情操类作文命题的面貌焕然一新,不少作文题以充满情感的命题或话题作文出现,像“善良的魅力”(重庆市)、“有温度的话语”(辽宁省沈阳市)、“容纳”(辽宁省大连市)、“报答”(新疆)、“想看见你的笑”(陕西省)、“幸福”(甘肃省)、“守护诚信”(山东省临沂市)、“最美”(浙江省衢州市)、“说真话”(湖北省黄冈市)、“一言一行总关情”(湖北省襄阳市)等便是典型的道德情操类作文题。

【解题妙招】

要想写好中考道德情操类作文,广大备考同学得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文章:

一、主题积极,表现自我的思想情怀。

一篇成功的中考作文,离不开健康积极的主题,尤其是写作道德情操类文章,同学们一定得表现出自己对美德情操的向往与追求。

二、雕琢细节,发现人物的美德之光。

因为道德情操类作文题往往具有“大”而“全”的特点,同学们取材时从小处切入是写作成功的关键。

其实,看似抽象的美德,无不源自生活的细节。

从一个细节入手构建全篇,然后由事而悟,这样才能收到滴水生辉的效果。

如2011年广西中考满分作文《一碗面条》,考生便是借“一碗面条”来赞美子女孝顺父母的美德。

三、材料经典,展示语言的丰厚底蕴。

面对道德情操类作文题,采用议论文写作的同学很多。

你可以从历史的长河里选取经典的论据。

如讲到爱国,就想起杜甫的忧国忧民、文天祥的爱国之心;讲到孝顺,就想起东汉黄香扇枕温衾、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的典故;讲到诚信,就想起曾子杀猪、尾生抱柱的故事。

●中考趋势

综观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道德情操类现代文阅读与作文题,分量不少,而且此类现代文阅读、写作命题呈逐年增多趋势。

在社会这本百科全书里,“道德情操”是极为重要的一章。

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德的渴望日益强烈。

笔者分析得出,无论阅读还是写作的命题,都在日益加大对这一方向的考查力度:

或崇尚美好品德,引导考生培养诚信、善良、热情、奉献等美好品质;或陶冶美好情操,鼓励考生加强阅读,重视对美好情感的体验。

像“责任”“合作”“信任”“微笑”“感恩的心”“承诺”“诚信”“奉献的美丽”“关爱”等,均是值得广大备考同学关注的道德情操类子题。

由此可见,大力提倡向真之心、行善之举,让“美”成为常驻中学生心中的素质并外化为自觉行动,已经成为命题者重视的理念指向。

 

知恩报恩 温暖人心

主题解说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一个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能帮助自己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悲观中获得力量。

学会感恩,为自己能拥有的一切而感恩,感谢生活对你的赠予。

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和健康的心态。

养成感恩的习惯并不难:

一张表达谢意的纸条、一个小小的拥抱、一次不求回报的善意帮助、一份小小的礼物、列一份你感谢别人的理由并公开地感谢他(她)、给朋友意外的惊喜,对不幸也心怀感激……

知恩报恩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美德,也是一个人拥有健康心理的表现。

生活、工作、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得到别人给自己的帮助和关心,也许我们不能一一地回报,但是对他们表示感恩是必需的。

美文在线一

怀着感恩之心生活

□林润翰

①在美国,感恩节是个快乐的日子。

可是在许多年以前,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却是以绝望的心情迎接它的到来,因为他们太穷了,想都不敢想节日的“大餐”。

看着心情糟透的父母大吵起来,儿子只能无助地站在旁边。

正在这时,响起了敲门声。

男孩看到门外站着一个满面笑容的男人,手里提着一个大篮子,里头装满了各式各样过节用的东西。

这家人一时都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②那人说:

“这份东西是别人让我送来的,他希望你们知道还有人在关怀和爱着你们。

”看着这份陌生人送来的礼物,夫妇俩推辞着。

可那人把篮子搁在男孩子的臂弯里就转身离开了,临走时还留下一句温暖的话语:

“祝感恩节快乐!

③感恩之心在男孩的心底油然而生,他暗暗发誓:

日后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去帮助别人。

④18岁那年,男孩终于可以养活自己了。

虽然他的收入很少,可在这年的感恩节,他还是花钱买了不少的食物,装做一个送货员,把这些食物送给了一个很穷的家庭。

当他走进那个破落的房子时,前来开门的妇女警惕地盯着他。

他对那妇女说:

“我是受人之托来送货的,请你收下这些东西吧。

”说着男孩从自己那辆破车上取下了那些食物。

孩子们高兴得欢呼了起来。

“你是上帝派来的使者。

”那妇女语无伦次地说。

男孩忙说:

“不,不,是一个朋友托我送的,祝你们快乐!

”说完他把一张字条交给了这位妇女。

字条上写着:

“我是你们的一位朋友,愿你们能过个快乐的节日,也希望你们知道有人在默默地爱着你们。

今后如果你们有能力,请同样把这样的礼物送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⑤这个年轻人怀着一个美好的心愿生活着、奋斗着,终于成为影响了许多美国人心灵的大师。

他的名字叫罗宾。

⑥每个人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接受过他人的恩惠,可我们是不是都用心记住了这些,并因此多了一份感恩之心呢?

其实,如果我们能怀着感恩之心面对生活,那么即使处在最困厄的环境里,我们也能看到生命的绿洲,从而怀着更多的希望面对未来。

感恩之心还是一颗美好的种子,假如我们不光懂得收藏,还懂得适时播种,那么我们就能给他人带来爱和希望,并因此挽救他们,或是改变他们的内心世界。

(选自《现代妇女》2002年第5期,有改动)

阅读品鉴

应该说,罗宾是一个善于感受别人的爱心,同时也乐于送出自己的爱心的人。

文章告诉我们:

怀着感恩的心面对生活会更有勇气;要懂得感谢别人的爱心,更要懂得付出自己的爱心。

本文语言也有特色,暗用比喻的辞格,如“绿洲”和“种子”,形象生动;后面以“收藏”与“播种”来呼应,形成警句式的收尾,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本文隽永而精练的抒情性语言是写作借鉴的难点。

阅读练兵

1.阅读第①段回答:

“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却是以绝望的心情迎接它的到来”,这是为什么?

2.阅读第④段回答:

“虽然他的收入很少,可在这年的感恩节,他还是花钱买了不少的食物”,句中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3.阅读第⑥段回答:

“懂得收藏”是要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时播种”是要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了两件事体现播种感恩之心能给他人带来爱和希望,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两件事。

5.找出文中两件事之间的过渡句。

美文在线二

友好的报答

□[美国]格雷夫斯

1956年我生儿子那时,在医院里和一位年轻妇女住一间病房,她在同一天也生了一个儿子。

也许是由于我的双亲开有一家花店吧,我们的病房里很快就充满了玫瑰花的甜香。

在第七次给我送来花束时,我却感到有些不安起来,因为和我住同屋的妇女从没有收到过一朵鲜花。

她年轻、漂亮,但她褐色的大眼睛中的某种神情使我感到对她这样的年纪来说,似乎已经历了过多人生的艰难和忧伤了。

我感到她过去也总是只能欣赏别人的花朵。

要是有那么一种神奇的按钮,我只要一按就能消除她眼中的忧郁,那该有多好哇!

不过,我想至少我还可以给她搞点花来。

那天当我父母来看望我时,我便要他们给安也送点花来。

正当我和安用完晚餐,鲜花就送来了。

“又给你送花来啦。

”她笑着说。

“不,这回可不是给我的。

”我看着卡片说,“这是给你的!

安默默地长久地凝视着鲜花。

她的手指在浅蓝色的靴形瓷瓶上抚摸着,又轻轻地触摸每一朵插在瓶中的艳美的玫瑰花,似乎想把这一切深深地铭刻在心上。

“我该怎么谢谢你才好呢?

”她终于柔声问道。

我有点窘。

对我来说,这一点点好意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在1956年那一天生的儿子成了我们夫妇的独生子。

将近二十一年来,他用爱和欢笑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感到心满意足。

但是,1977年4月复活节的一个早晨,经过一场与癌症进行的漫长而又痛苦的搏斗之后,他静静地死在我们的怀抱中了!

丧礼是在家中举行的。

当我孤零零地跟儿子待在一间弥漫着玫瑰花香的屋里时,有一个信差送来一小瓷瓶鲜花,直到我们乘车上公墓去的路上我才看了卡片:

“献给约翰·格雷夫斯——与你同一天出生在纪念医院里的孩子和他的母亲谨上。

这时,我才认出多年以前我送给一位忧郁的年轻妇女的这只靴形瓷瓶。

“这是一种友好的报答。

”母亲说。

几天后,我们夫妇和家里人一起上公墓去给约翰扫墓。

我丈夫静静地抽出鲜花,将那只靴形瓷瓶递给我。

我捧着它,像当年安所做的那样,用手指抚摸着它,一边思索其中包含的种种含意:

我想到岁月流逝,但友谊依然常让人想起记忆长河中的感激之情;还有最重要的是希望。

现在正是这些在安抚着我们的心。

(选自《世界文化》1983年第4期)

阅读品鉴

本文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谱写了一曲赞颂感恩的友谊之歌。

二十一年前“我”和家人只是给予了安一点微小的好意,而二十一年后,安也将这份珍藏了二十一年的好意在“我”痛失爱子的艰难时刻回报给了“我”和家人,使“我”和家人痛苦的心灵获得了巨大的安慰。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学会善待他人,你就会得到他人的感恩。

阅读练兵

1.在文章第二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说“她过去也总是只能欣赏别人的花朵”?

2.文中“我”给安的“一点点好意”指什么?

为什么“我”说这只是“一点点好意”?

3.请揣摩一下“我”收到安的鲜花时的内心感受。

4.安送还靴形瓷瓶的目的是什么?

5.阅读本文结尾,你认为靴形瓷瓶有什么含意?

美文在线三

好心的回报

□王中云

石根是一个船工,在黄河边往返摆渡送客。

他心里有杆秤,大凡老弱病残者过渡,他一律不收费。

虽然会被别人误解,但他不为所动,一如既往。

这天晚上,石根在睡梦中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他开了门,一个中年人神色焦虑,对他说自己是镇中心医院的大夫,对岸有一个垂危的病人需急救,能否马上送他过河。

石根问怎么不就近找人摆渡,大夫说找了几个都怕出事。

这天晚上没有月亮,只有几颗寒星闪着微弱的光。

而黄河这天正值大汛,波涛汹涌,在这种时候绝对是禁渡的。

石根虽然渡技不错,却也从未敢在这种情况下出船。

石根没有敢一口应承下来,心里十分犹豫。

大夫一看他不像先前那些船工一口回绝,有所松动,忙央求起来。

石根最受不了人家说软话,一横心,低沉有力地从牙缝挤出一个字:

“走!

黄河边涛声隆隆,河流似一条巨龙上下翻滚,气势夺人。

大夫不由吸了口冷气。

上了船,石根让大夫抓紧船帮,小船就向对岸划去。

小船在波涛中上下起伏,如同风中摇摆的树叶,身不由己。

石根心里有些后悔,但他还是咬紧牙关,使出了浑身解数,借着黯淡的星光,睁大双眼,紧张地注视着河面,回避着急流旋涡,双手拼命地划着桨。

小船在急流中艰难地行进着,大夫紧张得几乎昏过去。

有好几次差点翻了船,幸好半个小时后,船顺流漂到对岸……

一星期后,那个被石根渡过河的大夫,又去黄河对岸出诊。

几家渡船,他专挑了石根家的。

他对石根说,那天如果不是石根伸手相助的话,那个病人就没命了。

大夫表示十分感谢。

可石根听了,没动声色,问道:

“你是不是给天岭中学一个学生治病?

大夫奇怪道:

“你怎么知道?

石根激动地说:

“昨天我儿子放假回来,说起了这桩事,我一听就知道,那天你过河抢救的是我儿子!

(选自《圆的正方形》)

阅读品鉴

《好心的回报》一文向我们展示了小小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奇特魅力:

大夫深夜出诊,正遇黄河大汛,无人愿意为他摆渡,只有石根冒着船覆人亡的危险帮他渡河。

在我们意料之外的是,大夫渡河出诊正是为了抢救石根的儿子。

可是细细想来,这又是情理之中的事,正因为有石根与大夫这样善良的人,人们在不幸中才能有万幸,多行善事必有好报其实并非上天安排的,而是善良的人靠自己的付出自然而然得到的。

阅读练兵

1.文章开头对石根的介绍有什么作用?

2.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

(1)大夫一看他不像先前那些船工一口回绝,有所松动,忙央求起来。

(2)小船在波涛中上下起伏,如同风中摇摆的树叶,身不由己。

3.一星期后,大夫为什么在出诊时专找石根摆渡?

4.简析下面句子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这天晚上没有月亮,只有几颗寒星闪着微弱的光。

5.大夫抢救的竟然就是为他摆渡的石根的儿子,你认为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是否仅是为设置一种巧合?

写作前言

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命题,关注他人、关注社会这一方向逐渐引起了命题者的重视,因此感恩类题目成为命题的热点。

这类作文题目紧扣时代脉搏,以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为追求,体现了积极、和谐的命题理念。

如每一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活动,都会在国人心中掀起情感的波澜,这自然也会影响到中考作文的命题方向。

俗话说: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涌泉相报”,也许难以做到,但留点感激在心中,应该是人人都可以办到的。

在十几年的成长经历中,同学们得到过父母家人的细心呵护,得到过老师的悉心教导,得到过同学朋友的热心帮助,得到过社会的爱心扶持……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让你心潮起伏,有许多感人的情景令你难以忘怀,这都是同学们成长中的精神财富,更是写作的好题材。

专题训练

1.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草木感恩于春天,吐露新芽作为回报;鲜花感恩于夏天,竞相开放作为回报;硕果感恩于秋天,挂满枝头作为回报;雪花感恩于冬天,银装素裹作为回报。

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会发生许多事情,使感恩的心产生触动。

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你生活中值得感恩的情和爱。

请以“感恩”为话题,自主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

关于审题。

文题提示语用富有文采的形象化的语言来描述自然界中感恩的现象,让同学们对感恩有直观而深刻的理解。

感恩的意思是:

“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感恩”有将感激之情落实在行动上的意味。

关于选材。

清楚“感恩”的意义,定好主题,同学们就要从生活中选取合适的素材了。

既然“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曾发生过许多事情”,没有具体限制写作的范围,那么同学们的写作范围也更广,可以叙写他人的经历,也可写自己的体验。

不管怎样选材,你所写的内容一定要紧紧围绕并有力突出“从中感恩,有所回报”这个中心。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感恩的心》

一个人不但要能够接受爱,更要懂得用爱报答。

懂得报答就是懂得感恩,我们要脚踏实地地承担责任,不断地追求进取,将他人的爱化为坚强的力量,并向更多人传递。

要求: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提示:

首先,同学们要认真审读文题材料和提示语,正确理解材料含意,弄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这道作文题的材料是《感恩的心》的歌词,关键词是“感谢你”“感谢命运”“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文题提示语部分主要包含两层意义:

人要懂得感恩和怎么去感恩。

其次,紧紧围绕“感恩”组织材料。

“感恩”就是你要视对方的给予为恩情,因为这种给予对你具有深远的影响。

比如,如果是在平常时候,他人出于尊重或礼貌,为你倒一杯水、送给你一个关爱的嘱咐,这些都只需要感谢即可;但当一杯水、一个嘱咐是出现在你急需帮助的特殊时刻,甚至出现在关系到你的前途命运、生死存亡之时,这就需要你对施与者感恩了。

你可以或者需要感恩的对象是很多的,自然、社会、生活、亲情、友情,甚至民族、传统、经典等,只要在成长中给予了你重大影响的对象皆可入文。

立意时,你也不是只能从“向谁感恩”这一角度去写,你还可以从“为什么要感恩”“如何感恩”“感恩的意义”“如何培养感恩情操”等角度构思立意。

3.父母养育了你,老师培育了你,朋友帮助了你;社会给你经验,挫折使你成熟,成功让你奋起……对此,你一定心怀感激。

请以“感谢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

在具体作文时,同学们要适当运用以小见大、化大为小的写作手法,从身边的小事切入,做到“以我手写我心”,从个人的生活经历中来获取素材,让文章内容充满生活情趣。

你可以从“感谢生命”的角度,写一篇以抒情为主的散文,赞美生命,因为它不仅给生物以形体,还赋予它们无可比拟的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