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376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1 大小:5.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1页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1页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1页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1页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1页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1页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1页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1页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1页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1页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1页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1页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1页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1页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1页
亲,该文档总共1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1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docx

北师三年数学上册教案

三年数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时间

课时

教学内容

备注

1

8.24-8.28

4

小熊购物2买文具2

2

8.31-9.4

4

过河2练习一2

3

9.7-9.11

4

第一单元测试看一看2单元测试

4

9.14-9.18

4

捐书活动运白菜节余多少钱2

5

9.21-9.25

4

里程表2练习二单元测试

6

9.28-10.9

4

机动

国庆节

7

10.12-10.16

4

小树有多少棵需要多少钱丰收了植树

8

10.19-10.23

4

练习三整理与复习单元测试成长足迹

9

10.26-10.30

4

什么是周长2长方形周长练习四

10

11.2-11.6

4

单元测试蚂蚁做操去游乐园乘火车

11

11.9-11.13

4

去奶奶家0x5=?

买矿泉水练习五

12

11.16-11.20

4

单元测试看日历2一天的时间

13

11.23-11.27

4

时间表校园中的测量搭配中的学问

时间与数学

14

11.30-12.4

4

文具店货比三家存零用钱寄书

15

12.7-12.11

4

能通过吗练习六单元测试总复习

16

12.14-12.18

4

总复习4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

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

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本册教材在数学好玩中安排了“校园中的测量”“搭配中的学问” “时间与数学”三个专题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全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2、第三单元“加与减”。

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运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例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

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经历比较商品单价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通过实际观察,体会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景物,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应的照片,并可以通过观察多个物体组合之间的联系,判断观察的方向和角度。

 

2、第五单元“周长”。

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数学好玩”安排了“校园中的测量”、“搭配中的学问”和“时间与数学”三个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数学的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是四则运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上的综合应用。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小熊购物》导学案设计

数学学科绿园学区绿园小学姓名:

别立英

教学内容

北师版二年级下册

P2—P4《小熊购物》

设计

教师

绿小

别立英

课题

小熊购物

周节

1-1

目标设定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掌握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两步式题的计算。

3.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教师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学案前置,自主学习

1.计算

7×6=9×6=

34-15=64-28=

2.仔细观察P2主题图,

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要解决什么问题?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1.运用课件出示P2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2.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3.请学生解释清楚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

2.引出例题:

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

二、探索新知,合作完成

1.提出问题:

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

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3.解答过程

3×4=12(元)

12+6=18(元)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4+6或者( 6+3×4 )算式中的数字各表示什么意思。

3、知识总结

有加法又有乘法时,你觉得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三、讨论算法,总结知识

1.引导学生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

四、巩固提升,达成测学

提问:

如果买四包饼干和两袋花生米需要多少钱?

四、巩固提升,实践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五、自我评价,感受成功

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

          小熊购物

    3×4=12(元)12+6=18(元)

     3×4+6=18(元)

答胖胖应该付18元

 

《小熊购物》导学案设计

数学学科绿园学区绿园小学姓名别立英

教学内容

北师版 二年级下册P2-P4

《小熊购物》试一试

设计

教师

绿小

别立英

课题

小熊购物2

周节

1-2

目标设定

1.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乘减的运算顺序。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的密切联系。

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教师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学案前置,自主学习

1.计算

4×6-7=7×6+9=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通过课件演示小能购物的后续故事。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请学生仔细观察课件主题图然后提问新的问题

2.学生讨论后汇报

3.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

二、合作探究,独立完成

2.运用课件出示P2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3.在上节课基础上还能够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整理问题并板书

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整理出两种方法解答

三、比较讨论,知识总结

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三、发散思维,小组交流

3、重点讨论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4、认识:

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四、巩固提升,达成测学

1.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24-3×69×7-18

2笑笑有50元钱,想买2.包花生米还剩多少钱?

四.巩固提升,知识总结

 1、P3“结合主题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

 2、试一试第1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讨论先算什么,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五、自我评价,感受成功

说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熊购物

3×4=12(元)20-12=8(元)

    20-3×4 =8  (元)

答:

该付18元..。

《买文具1》导学案设计

数学学科绿园学区绿园小学姓名:

郭忠秋

教学内容

北师版二年级下册P5《买文具》

设计教师

绿小

郭忠秋

课题

买文具

周节

1-3

目标设定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

1.重点:

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难点:

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教师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学案前置,自主学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

2.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

3本作文本一共18元。

问题:

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

3、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方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1.出示P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2.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3.分析问题:

笑笑买了一本作为本和一本英文本。

先要解决一本作文本多少元的问题,再算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全班讨论:

18÷3+4表示什么意思?

二、探索新知,合作完成同学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三、比较讨论,知识总结

除加、除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1、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该相等。

2、现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讨论算法,总结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带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四、巩固提升,达成测学

哪种算法对?

四、巩固提升,实践练习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五、自我评价,感受成功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买文具(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

解法一:

18÷3=6(元),6+4=10(元)

答:

笑笑一共需要10元。

解法二:

18÷3+4

=6+4

=10(元)

答:

笑笑一共需要10元。

 

《买文具2》导学案设计

数学学科绿园学区绿园小学姓名:

郭忠秋

教学内容

北师版二年级下册P6-P7《买文具》试一试

设计教师

绿小

郭忠秋

课题

买文具2

周节

1-4

目标设定

1.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3.在书写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教师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学案前置,自主学习

1.计算

99-78÷3

25÷5+3

2.在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淘气上次买了2支钢笔,花了16元,现在钢笔7元,贵了多少元?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从丰富的信息中选择相关的信息,解决淘气的问题。

2、列式:

16÷2-7

二、合作探究,独立完成

1.出示P6试一试

2.提示:

先算淘气买的钢笔一支是多少元。

3.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4.为什么先算16÷2

三、比较讨论,知识总结

除加除减的运算数学和乘加乘减有什么不同?

三、发散思维,小组交流

结合情境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计算。

3×7+125-12÷4

四、巩固提升,达成测学

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先自己试一试,然后同桌之间交流

四.巩固提升,知识总结

小结: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知道了什么?

运算顺序怎样?

能举例说明吗?

五、自我评价,感受成功

说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试一试

3×9+159+18÷6

 

 

《过河》导学案设计

数学学科绿园学区绿园小学姓名:

宋婷婷

教学内容

北师版二年级下册P8—P9《过河》

设计教师

绿小

宋婷婷

课题

过河

周节

2-1

目标设定

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1.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教师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学案前置,自主学习

1.计算

32-8÷830-4×5

2.仔细观察P8主题图,

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2.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2.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3.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

你能自己列出算式吗?

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

3.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

二、探索新知,合作完成

1.同学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解答过程

(29+25)÷9

=54÷9

=6(条)答(略)

三、比较讨论,知识总结

你觉得这个小括号的式子有什么好处吗?

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这种算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讨论算法,总结知识

1.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四、巩固提升,达成测学

提问:

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

四、巩固提升,实践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五、自我评价,感受成功

说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过河都坐大船,需要几条?

(29+25)÷9

=54÷9

=6(条)

 

《过河2》导学案设计

数学学科绿园学区绿园小学姓名宋婷婷

教学内容

北师版二年级下册P8-P9《过河》试一试

设计教师

绿小

宋婷婷

课题

过河2

周节

2-2

目标设定

1.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教师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学案前置,自主学习

1.计算

(99-78)÷3

100-(72+28)

2.在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引导学生回忆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请你仔细观察P9试一试,提问:

一共70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

二、合作探究,独立完成

1.出示P9试一试

2.提示:

先计算坐满大车后还剩多少人,再计算需要多少辆小车。

算式:

(70-46)÷8

3.根据提示,独立完成。

三、比较讨论,知识总结

这个算式还能解决下图中哪些问题?

三、发散思维,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从算式-问题的逆向思维。

四、巩固提升,达成测学

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24+16÷8(24+16)÷8

1.先自己试一试,然后同桌之间交流

2.全班交流

你知道了什么?

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

能举例说明吗?

四.巩固提升,知识总结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顺序、结果不一样。

小结: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

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中的。

五、自我评价,感受成功

说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试一试:

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

(70-46)÷8

 

《练习一》导学案设计

数学学科绿园学区绿园小学姓名韩凤雪

教学内容

北师版三上册P11—P12《练习一》

设计教师

绿小韩凤雪

课题

练习一

周节

2-3

目标设定

1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从而抽象出混合算式的过程及意义,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借助直观图等方式,分析、表达数量关系,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练习抽象出混合算式的过程及理解混合算式的意义。

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1枝红笔

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教师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学案前置,自主学习

1复习提问: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你收获了什么知识?

试着做一做11页第一题吧。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知识?

(汇报总结)

 

2、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拿出红笔进行组内小测并互批。

遇到错题时组员进行讲解

 

组内合作交流,汇报思路及过程。

为组内挣得奖励。

1.组内小测验

为了验证大家的学习成果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知识进行计算小测验吧。

课件出示书上11页2题脱式计算。

组内互批,并集体讲解更正。

2.小组比一比

课件出示11页1组内交流做题思路及过程。

再集体汇报,表达清晰的组给予加分奖励。

3、比较讨论,知识总结

学生讨论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计算顺序、格式、书写……)

刚刚我们做的几道题,用到哪些知识?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总结汇报

4、巩固提升,达成测学

独立完成,并认真检查,注意书写、格式、坐姿等。

独立思考,表明自己做题思路。

同学们总结的特别到位,下面完成书上11页4、5题;12页6题

课件出事问题,学生将做题过程进行展示,并进行讲解。

为组内加分。

教师对每一道题进行总结。

5、自我评价,感受成功

学生积极参与,表明想法。

数学扑克游戏

获得数学信息-解决问题(横式、脱式、单位、答……)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乘加(减)、除加(减)练习》导学案设计

数学学科绿园学区绿园小学姓名韩凤雪

教学内容

北师版三上册P2—P7《练习》

设计教师

绿小韩凤雪

课题

《乘加(减)、除加(减)练习》

周节

2-4

目标设定

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历抽象出混合算式的过程,理解混合算式的意义和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2、能用直观图、分布算式、综合算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