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9392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docx

老中医谈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专题讲座——王庆其老师养生讲座

会议时间:

2012年7月27日14:

00—17:

00

会议地点: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史带楼204室(国福路政肃路)

会议嘉宾:

王庆其老师

王庆其:

各位朋友,很高兴利用暑假期间为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有关养生的问题,刚才刘老师介绍了,我是临床医生,后来粉碎四人帮之后考了研究生,在大学里面教《黄帝内经》,同时在龙华医院以及岳阳医院做临床医生,一个星期看几次门诊,今天刘老师安排我们三个小时,我们两个半小时我来讲一下,半小时互动一下,你们有什么问题,我不是万宝全书,但是我在内科范围里面懂的大家可以交流一下,尤其欢迎在中医养生方面和消化系统方面多提一些问题更加好。

今天讲的题目是“健康是人生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基地”,我们国家要发展,需要能源。

那么我们的人生要发展,也需要能源,这个能源就是健康。

那么父母传给我们的健康资本,一般来说,按照我们中医所讲的,大概到40岁左右,我们在座的朋友都是40岁左右的人,你的能源用的差不多了。

要开始走下坡路了,你的生理功能,脏器的功能慢慢开始逐步逐步的走下坡路了,也就是说开始衰老了,我们《黄帝内经》里面有一句话“年四十而阴气亏败”,阴气就是指肾中的精气开始亏虚了,我们老百姓讲就是肾虚了,身体虚了之后,人就是开始人开始衰老了,表现为各种内脏的功能减退,表现对病毒和细菌的耐生能力降低,表现对工作和生活的精力没有过去充沛了等等。

那么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经济发展了,人们都在考虑一个问题,怎么样来提高生活的品质?

我觉得要提高生活的品质最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因为你没有了健康,你有钱没有办法花,吃东西不香,而且不能乱吃,生活也没有质量。

那么身体不好了,干什么事情都不顺。

所以过去有一句话,40岁之前是透支健康来换取金钱,40岁之后呢,妄图用金钱来买回健康,我给它加一个横批,晚了。

那么我们现在在座的各位那么热的天来听我讲,说明大家对于健康的追求和提高生活品质有强烈的渴望,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我们赚钱干什么?

赚钱就是为了生活好一点,生活好一点,什么叫生活好?

就是健康为前提,有了健康你吃东西香了,睡觉质量高了,工作,学习,生活才有滋有味,才有充沛的精力,否则的话,这个日子不知道怎么过了。

今天我们以《黄帝内经》为蓝本,跟大家讨论一下一些有关养生的知识和技术。

我先讲一讲我们对待健康社会上有不同的态度,首先第一种就是健康的人往往忽视健康,为什么这么讲呢?

我想每个同志都有体会,一个身体好的人,往往你讲的养生之道我觉得很重要,但是我现在不需要,因为我现在身体很好,爸爸妈妈给我老本还没有吃光,所以你现在讲养生我不爱听,他忽视健康。

第二个就是糊涂人,经常透支健康,也许为了事业,也许为了养家糊口,也许为了提高生活品质,透支健康。

第三个就是明白人学会储蓄健康,如果我们家里有钱存在银行,你心里有底气了,你在外面工作生活如果来一个天灾人祸,不害怕了,健康也是需要储蓄的,因为你的老本到35岁—40岁之后,慢慢老本吃光了,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不投资一点健康,储蓄一点健康的话,老本就会吃光了,就会慢慢出现问题,所以聪明的人就是要积极的投资健康,投资健康不是让你花多少钱,我们今天就是投资健康,掌握一些养生之道和一些养生的技术。

这个就是投资健康,这个很重要,不需要钱的,所以分析一下大概就是这样四种人,四种情况。

下面我先讲一讲当前有关养生的一些误区,第一个我刚才讲了我现在年轻力壮,身体很好,不需要养生。

这个观点对不对呢?

我是这样理解的,人的生命过程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一般的人生下来总是健康的,从健康到亚健康,然后呢,出现一些功能的紊乱,再接下来就是出现器质性的病变,再接下来出现脏器损害,再接下来就是脏器衰竭,再接下来就是死亡。

上苍是非常重要的公平,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不管中国人,外国人,年轻人,老年人,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衡量一下我自己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人生有两件事情是一去不复返的,一个就是青春,一个就是健康,人只有越来越衰老,不可能越来越年轻,不可能越来越好,只会越来越坏,只不过就是衰老的慢一点。

所以两件事情无法抗拒的,一个就是衰老还有一个就是死亡,人生是难以预测的,但是掌握了一些养生之道之后,我们可以延缓衰老,不能说青春永驻,但是我们延缓一点衰老的脚步,保持持续的健康,这样生命的质量和生活的质量就会高一点。

我们从临床实际来看,过去为了我们健康去疾病,解放初期一些烈性的传染病和重大的感染性疾病,肺炎,痢疾,脑炎,脑膜炎,这些病现在发生的越来越少了,为什么?

已经有办法预防和控制了,这些烈性的传染病和重大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低了。

现在危害我们健康的最主要疾病就是高血压,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等,这些病一旦染上了,都是终生治疗,终生吃药,没有办法打预防针,也没有办法预防一下。

所以一旦染上这些病,你会终生跟医生和医院打交道。

到目前为止,危害我们健康的第一位的是心脑血管病,第二位就是恶性肿瘤,也是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这些疾病的发生都跟我们人的行为,跟我们的心理,跟我们的生活习惯有莫大的关系。

跟细菌,病毒一般来说关系不大,说的在直白一点,都是我们自作自受,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祸害,那么既然得了这些病,现在缺少根除的方法,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没有得这种病的时候,我们不要让它产生这样的疾病。

所以养生和预防应该从没有病的时候开始。

从亚健康和健康这个时候开始,等到已经到了器质性病变的时候再来养生来不及了。

所以我做医生40多年,我体会到一个道理,养生应该是从没有病的时候开始,我们每一个同志都可能有体会,或者曾经住过医院,住了医院才感觉到失去健康的痛苦,看到人家走路很轻快,吃饭吃的很香,我力气都没有,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下,一肚子的痛苦非常难受,当他失去健康的时候,他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如果早一点醒悟过来的时候,那么你就是掌握一点养生之道,这样就比较好。

我们复旦大学有一位俞娟老师,大家都知道的,生了乳腺癌,报纸上都登了,她临死之前写了一个《死亡日记》,我也是仔细读了,她有几句话非常感人,她在年轻的时候又要读硕士,又要读博士,又要升职称,志气高昂,很有事业心的一位女性,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面,不努力,不竞争是不行的。

但是她忽视了一条,她临死之前才感悟到,我是透支了健康,忽视了健康,懊悔来不及了。

早知道现在要死的,何必一定要读博士,何必升了中级职称,还要副高,副高之后还要正高,不是说这些东西不要,包括王医生在内,这些东西也是很喜欢的。

但是我们要适可而止,如果身体没有力量够上,硬拼的话,那么就是透支健康,就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她就是一个懊悔,说的非常实在。

当我们拥有健康的时候,我们不要透支健康,不要浪费健康,这是一个临死之前对我们的痛悔。

其实养生非常简单,不是很复杂的东西,养成一个良好的,科学的生活习惯,一分钱都不要,你同样可以获得健康长寿,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就是我现在工作学习太忙,没有时间养生,养生保健等退休之后再说,或者等我空一点再说,你什么时候空呢?

退休之后再养生来得及吗?

退休60岁,女同志55岁退休,很多人都已经有病了,这个时候再养生来不及了。

养生应该从年轻的时候开始,从没有病的时候开始。

等到有病的时候再养生,这个病拿不掉了。

也许有些同志讲,我这个高血压是爸爸妈妈遗传的,我没有办法,养生养的再好,也是有高血压,这个观念不对。

但是你养生养的好,你虽然身体当中有高血压的遗传基因,但并不是遗传了一个高血压病,跟你遗传了一个高血压的易感因素,这是我们二医大的院士讲的,所谓遗传因素就是遗传了一种易感因素,你容易得高血压的这个易感因素。

虽然我不可以选择,因为爸爸妈妈有高血压,养了我这个身体,我身体里具有高血压易感,易发的因素,但是如果我可以做好养生,我推迟高血压的发生,或者不发生高血压。

比如说我们现在独生子女养一个孩子,过去爸爸妈妈养很多孩子,如果爸爸妈妈有高血压,这几个孩子未必都有高血压,这是一个。

第二个就是未必20,30岁都得高血压的,有的可能是30岁得高血压,有的可能是50岁得高血压,有的是到70岁血压才会升高,这个什么原因呢?

遗传基因没有办法改变,但是,养生决定了他发病的早或者晚。

一般高血压15—20年之后,才开始出现并发症,什么并发症?

心脑肾的并发症,高血压本身不会死人的,往往一旦产生并发症之后就不可逆续。

比如说高血压,心脏病,要死的。

高血压脑病,脑溢血,脑梗塞,要死的。

高血压肾病就是会造成死亡。

高血压本身不会死,有三种情况造成死亡。

如果20—30年得高血压之后,出现并发症,如果60岁得高血压,30年都已经90岁了,没有问题了,如果30岁得高血压,60岁就已经差不多了,死去活来了,同样是高血压的遗传基因,我通过养生,把这个基因让它推迟这个发病,或者不发病,这样就不是好了嘛,这是比较科学的。

那么你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养生,如果你要住院,非住不可,但是我工作太忙,不住院,你不要活了吗?

我们再忙,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正像我们科学发展观一样,不能以牺牲环境来取得我们的发展速度和GDP,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第三个,有的同志说我非常注重养生,虽然我很忙,没有时间锻炼身体,但是天天吃西洋参,枸杞,冬虫夏草,有人条件好的,吃点野山参,尽管正宗的野山参是没有的,但是他愿意花那个钱,这种观念对不对呢?

看上去是对的,实际上是错的。

把吃补药当作养生,这也是社会上的一大误区,有的同志说我没有时间睡觉,工作太忙了,事业搞的红红火火,我没有时间睡觉。

我吃一点参提精神,我吃一点咖啡,提提精神,这个想法是对的,这个做法是愚蠢的。

因为人参是没办法代替睡眠的。

世界上最好的补药不是人参,是睡觉。

睡觉是最好的补药,没有任何一个药可以代替睡觉来补充你的能量和精力,你睡眠不足,或者没有时间睡眠,来吃一点人参补,这个是错误的。

第一个是补不回来的,第二个是没有用的。

再说我们中医有一句话,你之所以要吃补药,肯定就是某种虚,你怎么知道你是虚的呢?

你又不懂,你又不是医生。

我们中医说虚则补之,如果不虚呢,就是不需要补了。

我做医生做了这么多年,碰到的情况太多了,有一位上海的离休干部,他的女儿在上海进出口公司工作的,买来打折的高丽参,高丽参就是朝鲜参,很热性的,女儿孝敬老人,女儿跟他讲一天不能多吃的,一天吃3—5克,老人说我很虚的,他吃了12克,15克,多吃一点,吃了一个月,满嘴都是溃烂,大便出血,他的儿子跟我认识,让我去家里看一下,一看毛病很重,我让他住医院,花了一万多元,虽然离休干部是可以报销的,但是自己吃了很多苦头,非但没有达到补的目的,反而补出问题了。

我们老百姓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即使你年龄大了,需要补,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补,我们中医对于虚分为气虚和血虚,阴虚和阳虚,还有心肝脾肺肾的哪一个虚,我们补有轻补,温补,平补,均补等等,这个你不懂的,乱吃补药就是吃出问题来的,我碰到一个温州人,在上海做生意不错,钱挺多的,他一直来我这里看病的,有一次他跟我打电话,王医生我不行了,我住院了,住在什么地方?

住在华山医院,他说肚子非常胀,我说怎么搞的?

就是因为吃了野山参,肚子胀的不得了,我说你不要住院,是静安寺买四两萝卜吃,煮汤,吃了两顿就好了,一分钱都不要,退院。

这个就是乱吃补药,肚子胀的不得了,结果差点就是住院,要花很多钱,吃了苦头,所以绝对不要乱吃补药。

我们现代社会上的人,营养过剩的多,真正虚的有的,往往虚中加实,不能乱补的,我做医生的,你们看我的气色还不错吧,我从来不吃补药的,我的家里不是没有补药,但是我不吃的,最好的补药就是饭,菜,睡眠,心情愉快,这个是最好的补药,是药三分毒,不能乱补的。

过去前苏联的西伯利亚冷带地方也是出人参的,他们吃人参中毒的报道很多,我们现在小孩子家长溺爱他,乱吃补药多了,又吃肯德基,汉堡包,又是乱吃补药,导致性早熟。

女孩子七岁,八岁来月经,我们儿童医院性早熟的门诊门庭若市,我是内科医生,不是小儿科医生,但是也有亲戚朋友来找我看的,都是乱吃营养补品,人参蜂皇浆乱吃,给孩子乱吃补品,就是认为孩子读书很辛苦,很早给他吃补品,结果补了性早熟,七、八岁的孩子来月经,月经来的越早,或者月经时间拖的越晚,最容易得妇科的子宫癌和乳腺癌,这是不争的事实。

不仅害了她的上半生,还有害了她的下半生,将来因为这个里面有一定的激素,吃了之后就是内分泌紊乱,导致她月经失调,为什么现在不孕症,不育症的人很多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我们食物当中有很多的激素和毒素,还有乱吃补药,还有动物性的食物乱吃,也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不孕不育症的女士很多的,内分泌紊乱的情况很多的,乱吃补药是一个重大的原因。

第四个误区就是有些同志为了保持身材苗条,防止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病,天天吃素,特别是两拨人最多见,一种是小女孩,女孩子17,18岁为了苗条,都吃素。

还有一种就是中年人,她自然会胖,为了防止发胖,为了防止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就是天天吃素,这个也不对。

人体当中的脂肪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光知道胆固醇太高可以引起动脉硬化,脂肪斑块,心脑血管病,但是你不知道胆固醇太低,也会引起心脏病的。

我们几个体检表上也有几个指标,一个是胆固醇,一个是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有几个指标,那个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是对人的心血管有好处的,高密度脂蛋白越高对人体有好处,低密度脂蛋白要低对人体有好处,如果反过来,低密度脂蛋白高了,高密度脂蛋白低了,你是早期的应激性的冠心病,你去看一下体检表上。

我们现在血管B超,单位里面体检经常碰到两侧颈动脉做B超有斑块,还有冠状动脉有斑块,还有下肢血管有斑块,B超现在都可以做出来,这个都是一种危险的信号,这个就是什么东西呢?

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这个低密度脂蛋白太高了,形成了斑块,堵塞了血管。

这个就是我们都知道的,但是高密度脂蛋白低了,也会出现毛病的,也可能出现心脏功能紊乱,心率不齐,同时呢,它可以导致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容易患传染病,比如过去的SARS,甲流,H1N1,还有禽流感,这些都是新生的病毒性疾病。

都可以要命的。

这个时候就靠我们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个可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

还有就是可以预防癌症,促进防止细胞的老化,如果高密度脂蛋白低了可以促进细胞老化,就是导致未老先衰。

我们有的女同志弄的骨瘦如柴,就是叫做骨感美,这个是错误的,这个就是缺少皮下脂肪,这个人不美的,这个女同志皮肤好,首先就是要有一定数量的皮下脂肪,皮肤有弹性,有光泽,健康。

因为有了这个东西之后,冬天不怕冷。

为什么冬天怕冷?

就是皮下脂肪太少。

接下来就是细胞的老化,你不是要年轻嘛,结果反而老化的更快,这个道理很清楚,稍微有一点胖乎乎的,就是皮肤好看,如果骨瘦如柴的,皮肤就是没有弹性,不美了,皱纹多,衰老的快,而且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没有好处。

我们为什么要养生?

为什么要健康?

这个叫享受人生,你这个不吃,那个不吃,活那么长干什么呢?

活100岁什么都不吃,天天吃咸菜,干什么呢?

我宁愿活到60岁吃死,也不要饿死。

你没有享受到人生,我们吃红烧肉,上面那个胶原蛋白,那个皮很香的,特别是那块皮里面的脂肪胆固醇很高,味道很香,那块精肉不好吃的,不香的,如果血脂不高,血脂正常的,你吃一点无妨,这是人生的享受。

有一个年轻人请教一个老者,他说要请教你健康长寿的秘诀,你有什么秘诀?

这个年轻人自我介绍,我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不喝咖啡,不近女色,为什么身体好是不好?

长者说你可以走了,你为什么要活这么久?

你不会享受人生,活这么长干什么呢,人活在世界上就是享受生命和生活,搞事业就是为了享受生命,我们三个代表当中最最重要的就是代表最广大的利益,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这是最重要的,离开了这一条,其他都是假的。

我们工作这么辛苦跟什么呢?

钱挣的这么多干什么呢?

享受生活,如果不享受生活,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但是我们有了钱之后要讲究科学的生活,科学的生活就是把钱花在刀口上,这样生活品质就是高了,不是乱吃,乱吃非但身体没有健康,吃光了就是早点走,这个也不好,这四个误区就是简单叙述一下。

我们简单说一下,讲到健康长寿,讲一下什么是健康?

我们要知道一点,我们一般人讲身体当中几个检查表上都是好的,自己没有什么病痛,这个就是健康。

这个观点对不对?

不全对,只有四分之一的健康,这个就是生理健康,生理健康就是个人没有什么感觉,没有什么痛,没有什么痒,饮食,睡觉,大小便都很好,检查表上几个指标都是很好,这个就是生理健康。

我们现在社会上比较多的就是心理不健康的情况很多,所以健康的第二条就是心理健康。

我在龙华医院看病,对面上海市精神病医院,我也是天天从门口走过,也是住了几十年了,我是住在龙华医院附近,老是看精神病院搞基建,扩建,扩建再扩建。

我就问一下精神病院的院长为什么老是搞扩建?

住不下,精神病人太多,这个地方老是扩建,就是精神病人太多。

现代社会上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竞争什么呢?

竞争利益,利益的竞争由竞争变成一种压力,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当这个压力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的能力,他开始产生心理的障碍,功能的紊乱,接下来就是出现了很多的新生疾病,像高血压,恶性肿瘤,都是跟心理因素有关的。

我们现在社会当中,多的是什么呢?

无形的心理压力,我经常看病碰到一个女士,问她有什么不舒服?

说不出来,没有力气,只感觉心理压力很大,这个心理压力就是无形的心理压力,你们周围很多都是搞企业的,或者自己做老板,我知道钱赚的比我多,但是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是比我大。

吃国家的饭稍微好一点,如果自己搞企业,心理压力很大,这个心理压力是重要的致命因素。

美国的心脏病专家讲了,没有紧张,就没有高血压,长期的心理压力使一个人处在一个慢性的应激状态,这样的人最容易得高血压,冠心病,恶性肿瘤,中山医院的肝癌专家说了一句话,他说知识分子,白领阶层得癌症死的快,没有工人,农民得恶性肿瘤,反而死的慢。

为什么?

你们想的多,心理压力大,长期处在一个慢性应激状态,大多数两年之内都要走路了,心理的健康看不出来的。

甚至于你的夫人,你的父母都不一定看出你有心理问题,你在心里想什么,他们都不知道,所以心理的健康很重要。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做过统计,现在就诊的门诊病人当中70%的人不同程度都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我看消化系统疾病,每天看几十个,我发现消化系统疾病就是胃肠肝胆胰五个脏器的病,80%都是不同的心理问题。

有些人拿到萎缩性胃炎的胃镜报告之后,他开始茶饭不思了,他开始网上查,电台里面听萎缩性胃炎会胃癌的,他从此茶饭不思,真的像得了癌症一样,心事重重,这个胃病本身是不要紧的,结果呢,这个心理问题超过了疾病本身对他的危害性,所以我经常讲一句话,对于疾病的恐惧,比疾病本身的危害性更大。

第三个就是自然社会适应的健康,首先对自然环境适应,我们生在上海,长在上海,我是上海本地人,对于上海的气候比较习惯,但是我在北京读书,不适应了,鼻子老是干燥,大便经常密集,有时候要痔疮,环境适应能力差。

我们一般上海市教委组织我们到云南去旅游,都是年龄比较大的教授,第一天头痛的人四分之一,第二天恶心呕吐,胃口不好的人又是四分之一,第三天将近一半的人在旅馆里面旅游了,吃不下,躺不着,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差,不健康。

还有对于社会适应的健康,我们在社会上每个人都是承担了一定的角色,今天我是老板,在家里就是爸爸妈妈的儿子,是爱人的妻子或者丈夫,是儿子,女儿的爸爸或者妈妈,这个角色不断的转换,这个转换过程当中适应不了。

或者这个单位到那个单位去适应不了,我们中医药大学招收的博士生,找了一个外地人,从上海火车站下来,我们大学在张江,他找不到了,后来找了四个小时没有找到我们张江,后来找到了,嚎啕大哭,他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其实非常简单,地铁很快就是到了。

适应不了这个环境,独生子女太娇惯了,社会适应能力太差,不是一个健康人。

有一个退休的高级知识分子,单位里面他是高工,到70岁单位里面才让他退休,他说挺好,终于可以退休了,退休之后夫妻两个人都是高工,女儿在国外,有一个外甥,蛮开心的,其乐融融。

后来外甥长大了,读小学,读中学,不要他们了,不要他们带了,开始没有事情干了,回到家里老夫妻两个人没有事情干了,没有事情干了忧郁了,变忧郁症了,社会不需要我了。

单位不要我了,女儿忙的很,顾不上我,外甥也不要我了,他长大了,跟老头,老太有什么好讲的,不要我了。

社会都不要我了,我这个人是多余的人,他开始得忧郁症了。

他给女儿发了一个邮件,他说3天之后打电话过来,如果没有人接电话,赶紧回来,钥匙就在门底下,这个女儿听了还了得,就是马上打电话给单位,单位里面工会派人来看,夫妻两个人双双吊死在家里,这个就是社会适应不了,现在是空巢老人,经常有人得忧郁症和焦虑症,自杀的情况经常碰到,我们小区里面有一个单位的党委书记,儿子女儿都是很好,在国外读博士,老太太去年死了,他自己孤单了,就是从楼上跳下来自杀了。

这个就是角色适应不了。

第四个就是道德健康。

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大德必得其寿,我们上海有200多位百岁老人,电视台经常采访他们,有哪些长寿养生的秘诀,有一条就是共鸣的,这些老人大多数都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家庭和睦,子女孝顺,邻里关系非常融洽。

四川大地震就是把自己不多的退休工资拿出来支援灾区,这个就是良心好,有好报,长寿。

从医学角度上讲,一个道德健康的人,他的心理是阳光的,帮助别人他自己很高兴,这样反而长寿,这个是四条标准,一条都不可以少。

讲到健康,一定要讲到亚健康,人群当中我们从医学的眼光来看,一个就是健康人,一个就是有病的人,鉴于两者之间的就是亚健康的人。

亚健康又叫做中间状态,日本人叫做灰色状态,美国人叫做第三种状态,什么叫做亚健康?

就是既不健康,也没有疾病的状态。

我们换一个角度讲,我有这样那样不舒服,但是查出来没有问题,这个就是亚健康,体检表上都是很好,但是吃不好,睡不香,浑身没有劲,东痛西痛,说不清楚的不愉快,我又不缺钱,又不缺房子,不知道哪里不舒服,总是不开心,就是查查还好的,这个就是亚健康。

亚健康这样的人在人群当中占了多数,这种人最重要的就是讲究养生之道,我经常讲亚健康好像汽车上发动机的黄灯,警告你,你的仪表出了毛病,你的发动机有一点磨损了,要去检查检查,去4S店检修一下,我们人体的亚健康就是去医院检查一下,哪个地方亮黄灯了,你要注意一下,有针对性的进行养生,也许可以回到健康的轨道上,如果执迷不悟,走向疾病,而有了疾病就是很难彻底痊愈。

那么具体来讲,我们可以讲有这样几个方面,六高一低,高心理压力,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体重,高血粘度,还有免疫能力低下。

我们的体检表上,血脂凝结型高一点,血脂正常就是6.1,你们正常是6.2,6.3或者是5.8,血压也是凝结型的忽上忽下,体重开始慢慢胖了,超标了,这些都是信号,你开始走下坡路了。

这个就是亚健康,你说他什么病,没有病。

有的人没有不舒服,但是指标上看出来不太好了,已经有一点疾病的边缘了。

也许没有症状,也许有一点症状。

根据调查,健康人群占整个社会的15%,确诊为疾病的也是15%,亚健康的70%左右,所以亚健康这样的人,我们在座的同志这个年龄可能或多或少有一点不舒服。

这个时候实际上就是告诉你40岁以上的人,要注意了,要定期的做做体检,发现哪个地方有黄灯了,4S店要去查一下,哪一个地方有黄灯,要注意一下。

关注健康很重要的,早期发现,你有针对性的进行养生,养生不可能从头养到底,缺什么补什么,哪一个地方不好,重点哪一个地方修修补补,正像4S店一样,不要亮一个黄灯,就把整个汽车都换掉,不是的,人不可能全部都换掉,你有针对性的,如果你血脂高,就是控制饮食,如果你的尿酸高,那就是啤酒少喝一点,海鲜少吃一点,豆制品少吃一点,如果血压高就是生活节奏放慢一点,有针对性的养生,这个效果是最好。

你糊里糊涂不查,就是一笔糊涂账,等到发现一个正儿八经的病,就是来不及了。

我们单位去年也是知识分子一年一次体检,排在我前面的一位老师,我说李老师你怎么这么瘦最近,你有什么不舒服?

好像还好,人没有力气,结果B超一做,有一个结节,CT一做,肝癌,四个月死掉了,去年体检排在我前面,今年体检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