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9414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docx

八厂基础管理改进方案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第八冶炼厂

(二○一七年度)

前言

2017年,五矿集团公司在水口山建设铜铅锌基地正式启航,深度融合的水口山铅冶炼系统肩负着为水口山百年长青开基立业的历史使命。

八厂作为水口山铅冶炼的“龙头”,必须以五矿集团、有色控股工作会及基础管理和对标管理现场推进会会议精神为指引,依托“党建+对标管理”课题研究平台,深入分析生产运营过程中基础管理薄弱环节,修订完善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实现企业管理流程再造,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掀起管理督查问责风暴,把“严、细、实”的管理要求执行到位,全方位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确保八厂2017年度预算目标全面完成,打造基础管理升级版的新八厂。

八厂党政工希望各级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全员参与、转变观念,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为把八厂建设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花园式”炼铅企业而努力奋斗!

 

签发人:

2017年3月18日

 

组织领导

 

行动指南索引

一个总体目标:

中国第一、世界一流

两项工作任务:

提升基础管理,实现效益增长

四大行动举措:

文化育人装备升级

管理再造督查执行

八大支撑体系:

安全环保技术创新

设备保障定额管理

质量贯标现场整治

人力优化制度管控

 

阶段

工作内容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完成时间

 

宣传发动

阶段

学习贯彻、宣传发动

党委行政

党群工作室

1-2月份

全面摸底、查摆问题

综合企管室

各车间科室

2月底

深入分析、专题推进

厂行政

综合企管室

3月中旬

制定工作指南

综合企管室

综合企管室

3月20日

公共区域、机关现场整治

综合企管室

各车间科室

3月份

设备设施升级改造

机动工程室

各车间

3月份

全面梳理管理流程

综合企管室

各科室

3月底

 

全面推进阶段

制定督查方案及清单

党群工作室

综合企管室

3月底

全面开展督查问责

厂督查组

长期执行

科室制定工作标准

综合企管室

各科室

3月底

车间制定岗位责任制

人力资源室

各车间

3月底

生产车间现场整治

厂督查组

各车间

4月10日

修订管理标准汇编成册

综合企管室

各科室

4月底

修订“三大”操作规程

生产技术室

相关单位

5月底

改进提高阶段

生产作业现场大幅改善

厂督查组

各车间

长期坚持

职工自主管理意识显著提高

厂督查组

各车间科室

长期坚持

厂区靓化绿化

集团公司

八厂

7-8月份

通过上级验收、总结提高

八厂

各单位

12月份

建立基础管理长效机制

八厂

长期保持

加强和改进基础管理工作进度安排表

一、总体目标

建设“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花园式”炼铅企业

二、两项任务——夯实管理

1、管理理念:

聚力责任担当卓越

2、管理原则:

制度为王问题管控结果导向持之以恒

3、管理文化:

(1)管理的核心在检查考核纠偏

管理的标准是放弃无序选择

(2)执行不讲借口,只讲结果

(3)滴水石穿,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二、两项任务——企业目标

1、生产经营目标

(1)粗铅金属量:

80750吨/年

(2)氧化锌金属量:

10000吨/年

(3)底吹炉处理量:

15000吨/月

(4)铅系统利润额:

2000万元/年

2、管理提升目标

文化育人转变观念完善制度提高效率

安全第一绿色发展按效生产优化指标

设备优良质量为天现场如家对标领先

三、四大举措

1、文化育人:

认真学习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制定详细的行动方案;召开动员会、专题推进会,充分利用各类会议、班前学习和厂务公开栏、宣传标语等形式载体,广泛持续宣传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的目标意义和必要性、重要性,营造良好的管理文化氛围,切实发挥企业文化软实力的作用,真正做到“文化育人”,让全体员工形成了解、参与、支持、监督改进基础管理工作的自发和自觉,从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推进基础管理工作改善。

2、装备升级:

认真分析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存在的先天缺陷,针对存在的扬尘点、低空污染泄漏点和设备密封点的跑冒滴漏,重点在年度大修期间进行硬件设施上技术改造。

通过增加防护罩、遮盖、密闭和整体更换等技术手段,整治冶金炉座配料系统和烟灰输送系统的扬尘,治理现场卫生污染源;通过技改技措和规范设置卫生收尘设施,治理炉座放渣口、出铅口的低空污染;通过对全厂水泵、减速机、蒸汽管道密封点的泄露进行检修紧固、更换阀门、补漏保温,杜绝积水、积油和泄露,并按规定进行清灰除锈、刷漆防护,保证设备见本色;大力推行全员设备维护(TPM),确保日常设备受控和重点设备装备的管理升级。

三、四大举措

3、管理再造:

通过听、看、查的方式认真进行调研,诊断安全环保、生产技术、消耗定额、设备能源、计量监督、现场管理、人力资源七大核心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根据管理流程风险控制要求,科学组织进行管理流程设计,绘制新的管理流程图,进一步流程再造配套管理制度的完善修订并汇编成册,付诸实施后严格执行,本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边整边改,同时运用PDCA循环方法对管理流程再造工作进行绩效优化,以达到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夯实基础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

4、持续督查:

厂部抽调七名管理人员兼职成立督查办公室(组),制定详细的督查方案和考核细则清单,保证考核有理有据,全方位对加强和改进基础管理工作进行常态化日常督查考核,做到“日检查、周讲评、月考核”,日检查情况在管理微信群公布,周讲评形成会议记录下发,月考核结果在常公示栏张贴公示,月度考核结果与车间(科室)管理干部绩效挂钩30%。

厂部对督查组成员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制度,督查组成员责任目标为10万元/年·人,与每位成员的月度绩效挂钩,挂钩比例为目标责任金额的30%,实行奖罚并举、对等考核。

四、八大支撑体系

支撑体系总体要求:

管理体系在制定和运行过程中必须切合八厂管理实际,适应对标管理的“高标准、严要求”,切实为打造“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炼铅企业的总目标做强力支撑。

体系建设遵照“PDCA循环”(计划Plan、行动Do、检查Check、改进Action)管理方法,做到“有计划目标、有具体措施、有检查考核、有反馈提高”。

 

水口山八厂基础管理分析及改进方向

类别

问题及不足

改进举措

HSE管理

1

安全学习培训流于形式

将安全教育与个人职务晋升、评优相结合

2

全厂没有风险分级管理

建立班组车间厂部三级风险管理制度

3

职工源头防污意识不足

从源头强化职工防治意识

4

低空污染技改投入不足

加大低空污染的科技攻关

生产

管理

5

生产管控模式相对粗放

继续抓好精益生产

6

生产组织方式缺乏创新

鼓励班组生产革新

7

劳动工艺纪律执行不严

强化工艺纪律检查考核

设备能源管理

8

设备基础管理不全

建立健全设备基础档案

9

全员设备维护不力

加大操作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

10

跑冒滴漏时有发生

加强日常检查考核与员工责任心建设

11

能源管理考核不到位

加强监控分析与考核

现场

管理

12

车间管理人员意识不强

提高认识,对标先进企业

13

职工现场管理意识淡薄

培训与考核相结合提高职工认识

14

现场管理基础不牢

加强基础管理资金及人力投入

15

现管管理检查流于形式

车间自查自纠与厂部检查考核结合

16

车辆运输管理不规范

规范物流运输线路与车辆卫生标准

一般

职能

管理

17

制度流程老化

修订优化现有制度实现流程再造

18

用工制度固化

以“三定”为契机促进用工形式优化

19

重点关键岗位人员流动性差

出台重点关键岗人员定期轮换制度

20

物资采购验收缺位

全面加强物资验收的监察

HSE(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

HSE管理体系是依托中国五矿管理体系平台,依据(ISO9001:

2000、ISO14001:

2004、GB/T18001-2001等)一系列相关标准,吸取经济发达国家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现制订HSE管理体系。

一、HSE考核指标

1.全厂实现工亡事故为零;

2.年度千人重伤事故为零;

3.年度千人轻伤率低于12‰;

4.生产性冶炼岗位粉尘合格率96%;

5.全年重大人身事故、重大环保污染事故、重大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交通事故、急性职业中暑和中毒事故为零;

6.隐患整改率:

上级下达的安全隐患整改率100%,自检自查的隐患整改率98%以上;

7.安全培训、安全学习、持证上岗率100%。

8.作业场所尘、毒浓度,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较上年度提高20%以上,铅、砷、镉等职业健康体检超标人数较上年度下降20%以上。

9.环保污染事故发生率为0;

10.环保违法处罚案件为0;

11.环保设施完好运行率100%;

12.固体废物产生量下降10%;

二、管理措施

1、落实HSE责任制:

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进一步完善“HSE部门综合监管、专业部门直线管理、属地全面管理”的立体管理模式。

2、加强学习教育培训工作,坚持每周一小时学习制度和三级安全环保教育培训制度。

3、落实班前安全确认制度,提升全员危险源辨识能力,安全风险控制能力。

4、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建立健全各级风险检查台帐;执行安全确认制度和特殊作业许可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实行PDCA闭环管理;加强环保管理,确保废水、废气达标排放;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加强对物料堆存、运输管控,防止污染环境。

5、推进安全环保精细化管理:

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精准化监管”,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通过提升员工素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施安全环保“精细化管理”,实现对人、机、物、环、法等生产要素实施严格控制和高效管理。

6、加强职业病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加强设施防护与配备防护用品;公告与告知,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设置警示标识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八厂技术指标对标管理体系

坚决执行公司“按效生产”决策,以开展2017年度对标管理要求为目标,以提高作业率、增加下料量、降低能耗、优化指标、努力提高综合回收创效能力。

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以2017年预算指标为对标标杆)

1、铅粗炼回收率≥98.5%

2、粗铅金回收率≥99.0%

3、粗铅银回收率≥98.5%

4、粗铅含量消耗原料含量≤1038kg/t

5、副产氧化锌(实物)煤耗≤1600kg/t

6、侧吹炉粗铅煤耗≤215kg/t

7、粗铅含铅直冶费≤968.8元/t

8、底吹炉作业率≥94.0%

9、侧吹炉处理量≥17500t/月

10、侧吹炉作业率≥98.0%

11、侧吹炉渣含铅≤2%

12、烟化炉作业率≥95.0%

13、硫酸系统作业率≥98.0%

14、制氧站作业率达到100%

二、加强生产过程控制,保证技术指标优化措施

以对标管理、优化技术指标为突破口,积极开展精益生产、科学生产、努力挖掘生产潜能,具体措施:

1、严抓工艺控制,加强工序间协调配合,强化生产管理执行力;

2、狠抓配料管理和工艺控制,实行精确配料,提高配料的精准度,科学确定渣型,实行“三炉一体化”配料管理;

3、重点抓好工艺纪律、操作纪律管理,提高各冶金炉座的处理量和作业率;

4、精心操作,加大考核力度,控制好渣含铅、渣含银、能耗指标,努力提高铅粗炼回收率、金、银回收率指标、降低副产氧化锌煤耗、侧吹炉煤耗、侧吹炉渣含铅等指标。

 

八厂消耗定额管理体系

为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结合对标管理要求,现制订产品材料消耗定额管理体系如下。

一、粗铅材料消耗定额:

消耗定额84.97元/吨,其中:

河砂4.91元/吨、细白石5.42元/吨、粗白石9.56元/吨、氧枪及套砖3.77元/吨、吹氧管1.39元/吨、钢钎1.24元/吨、粗铅模18.68元/吨、其他材料40元/吨。

项目

单位

单位用量

金额

材料消耗定额

 

 

84.97

其中:

河沙

t

0.0458

4.91

细白石

t

0.0650

5.42

粗白石

t

0.1238

9.56

氧枪及套砖

0.0000

3.77

吹氧管

kg

0.4620

1.39

钢钎

kg

0.3608

1.24

粗铅模

kg

0.5123

18.68

其他材料

 

40.00

二、氧化锌消耗定额:

消耗定额107.74元/吨,其中:

编织袋22.21元/吨、其他材料86.54元/吨。

项目

单位

单位用量

金额

材料消耗定额

 

108.74

其中:

编织袋

14.05

22.21

其他材料

 

86.54

三、硫酸材料消耗定额:

消耗定额20.31元/吨,其中:

石灰2.06元/吨、次氯酸钙0.84元/吨、其他材料17.41元/吨

项目

单位

单位用量

金额

材料消耗定额

 

 

20.31

其中:

石灰

kg

3.7246

2.06

次氯酸钙

kg

0.1640

0.84

其他材料

 

17.41

四、氧气材料消耗定额:

消耗定额9.98元/吨。

项目

单位

单位用量

金额

材料消耗定额

 

9.98

其中:

其他材料

 

 

9.98

五、主要措施

1、对公司招标采购的辅助材料在进厂入库时严把质量验收关,督促职能部门采购“物美价廉”的辅助材料。

2、加强生产车间材料领用和存库物资的清理整顿,规范了辅材领用程序,在材料领用时,明确车间主任“一支笔”审核程序,车间主任对材料领用、消耗负全责,通过考核监督,改变了过去生产车间辅材领用、使用管理比较混乱的局面。

3、加强考核。

建立健全了月度消耗信息反馈机制和考核处罚制度,生产车间每月的材料消耗得到有效控制和监管,对消耗超标的车间进行了相应处罚。

4、技术创新。

大胆研究尝试用新型材料替代现在正在使用但消耗偏高的材料,进步降低消耗,有效控制单位成本。

 

八厂设备管理体系

为加强和改进设备管理基础工作,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为正常生产提供充分条件,特制订设备管理基础体系。

一、设备管理工作目标

1、全年无一例重大设备和一般设备事故

2、重点设备完好率:

100%

3、主要生产设备的开动率:

98%

4、生产作业率:

底吹炉车间95%,侧吹炉车间99%,烟化炉车间99%,硫酸车间95%,制氧车间99%。

二、设备管理基础工作

1、完善管理制度。

修订完善《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制订《全员设备维护(TPM)管理制度》、《设备备件供应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设备事故管理制度》、《设备润滑制度》与《设备点巡检制度》。

2、建立设备档案。

分门别类建立设备技术档案,为设备正常经济运行和维护保养检修提供了基本技术支持。

设备档案主要内容:

设备选型的依据;设备出厂合格证和检验单;设备入库验收单、领用单和开箱验收单;设备安装质量检验单、试车记录;设备精度检验记录、性能记录和预防性试验记录等;设备保养记录、维修卡、大修理内容表和完工验收单;设备故障记录;设备事故报告单及事故修理完工单;设备普查登记表及检查记录表;设备改进、改装、改造设计。

三、建立点检定修管理模式和制定点检定修标准

1、点检管理模式

2、定修管理

点检定修制坚持预防为主,推行设备倾向管理,精准把握设备运行状态,防止过维修和欠维修,最大限度的减少设备事故和故障的发生,降低维修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建立完整的维修标准体系,采用PDCA循环工作法,从维修计划编制到维修实施、再到实绩统计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形成闭环管理,确保设备管理水平阶梯式提升。

3、点检实施与标准:

(1)根据设备分类制定详细的点检内容和点检周期。

(见表)

(2)制定设备卫生清扫周期和清扫标准。

(3)对点检的设备详细记录部位、运行情况,对发现异常情况

要详细记录故障情况、处理过程、更换元器件的型号、种类和数量。

(4)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在生产中无法处理的

问题要记录和汇报,在下次计划停产检修时进行处理。

重点设备日常点检基准表

设备名

XXX

日常点检基准表

设备编号

001

点检周期

每班三次(班前、班中、班后)

部位

序号

点检项目

点检方法

判定基准

电动机

1

运转电流

电流表目视

≤200A

2

异音、振动

手摸、听觉

与平时运转比较

3

电机定子温度

电脑上目视

≤85℃

4

轴承温度

电脑上目视

≤70℃

5

轴承润滑

现场目视

润滑良好

6

碳刷

现场目视

无严重磨损、无火花

压缩机

7

空气吸入滤清器

现场目视

自动反吹、阻值符合规定

8

进口导叶

现场目视

现场位置与电脑相符

9

现场各级排气压力指示

现场目视

0.06、0.16、0.31、0.517MPa

10

中间冷却器

现场目视

冷疑水排放

11

压缩机组

现场目视

无异常、无振动

12

管道连接

现场目视、听觉

无漏气、无振动

13

压缩机振动值

电脑上目视

低速端<60.4um、高速端<51.9um

润滑油站

14

油位

现场目视

不低与1.035m

15

油质

现场目视

透明、无乳化、无杂质

16

油压、油温

现场目视

PG0.15-0.25MPa;28-50℃

17

漏油

现场目视

无渗漏

18

油泵是否正常

现场目视

无异常

19

冷却器水压

现场目视

0.25-0.3MPa

20

油过滤器阻力

现场目视

小于0.15MPa

21

排油烟机

现场目视

有烟排出、无异常

仪器仪表

22

电源控制屏

现场目视

元件工作正常、电接头接触良好

23

电器仪表

现场目视

仪表完好、读数准确

24

仪表控制系统

现场目视

仪表完好、系统正常

25

指示仪表

现场目视

仪表完好、读数正常

文明卫生

26

设备见本色

现场目视

无油污、无灰尘、无锈蚀

 

八厂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目标:

坚持以效益为中心,贯彻“质量第一、顾客至上、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质量方针,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贯标为基础,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物资验收为重点,深入开展质量管理,努力把八厂打造成为世界一流铅业冶炼厂。

质量管理实施措施:

1.对标先进,提升管理,开展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知识培训。

2.强化产品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指标完成率达到90%。

3.从源头开始管控,把好原料、燃料以及关键材料的验收和入库关,确保质判差错率为0。

4.注重创新创效,积极谋划发展,做好金属物料管理,确保金属物料进、产、销全过程平衡。

5.做好供应商的调查评价和顾客满意度调查工作,确保合格供方评价覆盖率100%。

 

八厂现场管理体系

为充分调动和激发全体职工的自主管理意识和主体管理功能,推行“家庭式管理”的现场管理模式,强化定置管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建设“花园式”工厂。

特制订现场管理体系如下。

一、厂内主干道线路运输管理标准

(一)物流车辆管理

1、制定进厂物流货车行驶定置路线:

原料燃料货车进厂过磅后,沿制氧站东面、南面马路进入指定库房,卸货后原路返回过皮出厂;装载粗铅、氧化锌、铅泥、硫酸、水淬、废铁货车及租赁库房存放的原料进厂过皮后,沿制氧站东面、南面主干道进入3#路,到达装货地点完成装卸货后原路返回过磅出厂。

2、在制氧车间东侧7#主干道路口段:

设置一个洗车池和沉淀池,对进厂物流货车车轮进行冲洗,洗车回用水泵回废水系统处理。

原精矿库旁洗车池继续使用,物流车辆在完成货物卸车后,先在精矿库旁洗车池进行冲洗,行经7#主干道进行二次清洗。

3、在关键路口竖立醒目的货车行驶路线指示牌;对口业务科室负责告知物流车辆按规定路线行驶。

否则对主管业务科室进行考核。

(二)平面运输车辆管理

1、厂内装压滤渣、转运冷料的货车,必须按规定路线行驶。

2、厂内所有运输车辆在完成物料转运后必须进洗车池进行清洗。

3、铲车、叉车、运渣车在精矿库、铅泥库、烟灰库作业完后,必须在洗车池将车轮、车厢冲洗干净;未冲洗干净不得进入厂区其他现场作业。

(三)进出厂小车的定置管理

1、规范小车停放点:

第一个停车点为篮球场。

按标准画好小车泊车位置线;第二个停车点为办公楼南侧通道,老烟化炉收尘系统前坪作为临时停车点,但停车必须摆放整齐。

2、凡进厂小车一律从2#主干道进入停车场,不得停放在泊车位置线以外,严禁驶入1#主干道和生产区域。

3、选择在关键路口位置设置标识牌、标识线,限制车辆驶入;

4、规范摩托车停放,厂内摩托车一律停放在80吨磅房南面围墙边;外来摩托车一律整齐停放在厂大门外南面。

(四)主干道卫生管理标准:

卫生队每天清扫干净,见水泥本色,无积水积灰,无白色垃圾、烟蒂、摈榔渣等杂物,无油污、明显车轮印等污渍。

二、厂内绿化带现场管理标准

1、绿化带内不能有白色垃圾、烟蒂、枯叶等杂物。

2、绿化带内无杂草,树木保养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灌水、施肥、修剪枝叶。

3、绿化带维护保养按责任区域落实到各党支部;各党支部每月组织党、团员义务开展除草、修枝、捡垃圾等活动。

4、因工程建设损毁绿化带,必须报请厂部相关领导,并将损毁处的绿色植被、花草树木找别处移栽。

三、工艺管道现场管理标准

1、管道表面按标准粉刷识别色,并保持管道表面清洁

根据管道内物质的一般性能,基本识别色和颜色标准如下。

物质种类

基本识别色

颜色标准编号

色样

艳绿

G03

水蒸气

大红

R03

空气

淡灰

B03

气体

中黄

Y07

酸或碱

P02

可燃液体

YR05

其他液体

-

淡蓝

PB06

2、管道表面按标准标示清晰的识别符号,包括流经管道的物质名称、物质流向和主要工艺参数等。

3、危险化学物质管道必须设置危险标识,在管道上涂150mm宽黄色,在黄色两侧各涂25mm宽黑色的色环或色带,安全色范围应符合GB2893的规定。

4、消防专用管道上应标识“消防专用”识别字符。

5、对于采暖装置一律涂刷银漆,不注字。

6、通风管道(塑料管除外)一律涂灰色。

7、对于不锈钢管、有色金属管、玻璃管、塑料管以及保温外用铅皮薄护罩时,均不涂色。

8、对于室外地沟的管道不涂色,但在阴井内接头处应按介质进行涂色。

四、设备现场管理标准

1、保持设备工作环境的整洁,设备名牌清楚,使设备达到“四无”(无积灰、无杂物、无松动、无油污)和“六不漏”(不漏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