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435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docx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

大班上册整合课程教案

【篇一:

学前班上册绘画教案】

学前班上册绘画教案

第一课小燕子看到了什么(两课时)

活动目标:

1.让孩子通过将各种图形组合画出小燕子看到的东西,从而

组成一幅画。

2.激发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感受,培养幼儿作画的技能。

活动准备:

幼儿绘画工具、范例

活动过程:

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通过动

手操作画小燕子看到的东西,以便于提高小肌肉的发达。

并让幼

儿展开想象力,进行添画

屋檐等等。

从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

重点:

能画出小燕子看到的景物。

难点:

能添画出合理的画面。

教学过程:

激趣——师示范——幼儿操作——评价

引起兴趣:

小燕子在空中飞行看到了什么?

一、师示范:

1.画出小燕子看到的景物。

2.提要求:

看清楚景物特征。

二、幼儿操作,师指导:

引导幼儿画出景物的特征。

重点:

能添画出合理的画面。

三、评价:

表扬画的好的幼儿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小燕子儿歌。

教学反思:

孩子们对小燕子很感兴趣,画起来很认真,但是有的

孩子不敢大胆构思,迟迟没有下笔,不能完成作业,还存在幼儿

园可写不写的习惯,有待进一步纠正。

第二课我的家像花园(两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线条的方法装饰房子。

2.在欣赏范例的基础上,积累装饰经验,大胆创造装饰房子。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勾线笔。

活动过程:

1.出示一座房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座房子,我们一起来看看漂亮吗?

(2)你们觉得这座房子漂亮吗?

(3)他和我们平时看见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2.教师示范装饰房子。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座房子的轮廓线,启发幼儿想想:

想怎样装饰房子呢?

(2)让幼儿讲述,可以用哪些线条、图案进行装饰,然后教师

在黑板上装饰房子。

3.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让幼儿观察欣赏各种各样的房子,

进一步了解线描装饰房子的基本方法。

4.幼儿绘画装饰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用各种线条装饰房子,

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

5.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你用了哪些

线条来装饰房子的,并表扬画面整洁、装饰的漂亮的幼儿。

幼儿绘画活动时表现的非常认真,细心,大部分幼儿完成的作品

较好。

活动反思:

线描画,对我班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已掌握了

基本的线形,但在画面的切割、分布、线条的疏密排列上还不够

适宜。

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每个孩子都从始至终兴趣盎然,积

极投入到线的造型活动中。

我注重观察指导,十分珍惜把每一点

成功的机会留给孩子,他们可以自由表现、不受限制,使能力弱

的孩子也能享受成功、获得自信,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最后

的作品欣赏,我不作好与坏的绝对评价,而是让孩子们相互表述

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孩子发现同伴作品中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

都有成功感。

最后启发幼儿怎样用这些作品去装扮自己周围的环

境,既可以让孩子获得自信,又可以焕发孩子们主人翁的意识。

第三课画五官(两课时)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愿意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2.初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引导幼儿从头到身体有序地添画,并能均匀涂色。

二、教学重点:

幼儿能够添画五官和服饰。

三、教学难点:

幼儿能画准五官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花纹装饰衣服。

四、活动准备:

娃娃1个、范画、水彩笔、纸

五、活动过程

1.出示娃娃,引导幼儿观察五官和服饰。

教师:

小朋友你们喜欢娃娃吗?

你都见过什么娃娃?

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个娃娃,我们看看它长得什么样?

脸上有什么?

娃娃穿得什么衣服?

是什么颜色?

2.出示范画,引导幼儿学习添画五官和服饰。

教师:

丁老师可喜欢娃娃了,还给娃娃画了个像呢。

(引导幼儿从头到身体有序地添画,画准五官的位置,启发幼儿运用简单的花纹装饰服饰。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绘画要求:

1)画的时候要先画五官再给娃娃画漂亮的衣服,涂色要均匀。

2)画画时注意坐姿,眼睛不要离画纸太近保护好眼睛。

4.作品展示及点评。

教师:

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娃娃?

哪个娃娃画的好?

是五官画的好还是衣服装饰得漂亮?

小朋友给娃娃画上漂亮的五官和服饰,娃娃的心情会怎么样?

六、教学反思

孩子对自己的五官来了第一次认真审视,会看但是画出来却发现不一样,稚气的笔调泛出更多的天真和可爱,不管画成什么,都愿意承认是自己,老师就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

部分孩子还能在自己的画上加与想象。

第四课一封图画信(两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习有序地观察单页两幅画面,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根据画面的提示有序地讲述故事。

2.学会阅读用绘画形式表达的信,大胆想象,理解信的内容。

活动准备:

1.一本大图书、图片(蓝鼠、红鼠)、一封图画信

2.每人一封图画信、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封信,导入活动:

二、阅读(1—2幅图)

1.一天,红鼠收到了蓝鼠的来信。

红鼠看不懂信的意思,真着急!

2.信里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打开信封,取出信纸)啊!

原来是一封图画信。

3.蓝鼠信上画的是什么?

(木盆)那么他画这只木盆是想告诉红鼠什么呢?

三、引导幼儿猜测信的含义

1.请幼儿讨论猜测。

2.小朋友刚才说出了很多不一样的想法,你们想知道红鼠的小伙伴看了这封信是怎么想的吗?

3.自由阅读图书(3—6幅图)。

4.提问:

小猪是怎么说的?

小猴是怎么想的?

小象是认为什么意思呢?

小狗是怎么想的?

你们觉得谁说的有道理呢?

四、出示图书(第7幅图)

1.后来红鼠到底怎么做的?

(自己阅读第7页)

3.第二天正是大热天,红鼠顶了一只木盆到蓝鼠家去。

4.蓝鼠住哪?

(河对岸)如果你是红鼠,你如何过河?

5.可是红鼠从很远的桥上过了河,快到中午时才满头大汗地赶到蓝鼠家。

五、出示第8幅图

1.红鼠蓝鼠终于见面了,蓝鼠却哈哈大笑,蓝鼠为什么要笑呢?

(阅读第8页,按图片内容猜测)

2.见了面,红鼠才知道那封图画信说的是让他乘木盆过河。

六、完整欣赏故事《一封图画信》

教师讲故事,幼儿阅读图书。

七、引导幼儿思考怎样画,这封信才能一看就懂呢?

1.这封图画信红鼠没能看得懂,理解错了,所以害他那么辛苦,大热天顶着木盆绕了远路满头大汗地去看朋友。

2.如果你是蓝鼠,你会怎样画这封信,让红鼠一看就明白呢?

(讨论)

八、鼓励幼儿看其他图画信

1.小朋友真棒!

比蓝鼠聪明多了!

不过,蓝鼠从这以后也吸取了教训,后来写的信啊可详细了。

看,石老师这还有很多蓝鼠和红鼠写的信呢!

想看看吗?

2.幼儿自由阅读图画信,可以和同伴、老师交流。

九、引导孩子想给谁写信,就画出什么,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反思:

孩子能联系季节画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不同景物,突出特点,在老师的指导下还能根据不同季节图上不同颜色。

但是部分孩子理解能力低,接受不到,有待改进。

【篇二: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延边大学出版社】

语言

教案

龙坪幼儿园张艳娟

上学前班

活动目标

1、激发小朋友对学习语言的兴趣。

2、培养小朋友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小红花,小星星奖励。

2、音乐光盘。

活动过程

1、教师开学讲话。

2、让小朋友都讲讲自己在刚刚过完的春节的生活。

看看大家都是怎么过年的,讲得好的小

朋友奖励小红花。

3、老师带领小朋友做操。

4、老师领唱儿歌《上学前班》。

5、放儿歌音乐,带领小朋友一起唱。

6、游戏:

小朋友轮流唱儿歌,每人一句。

看图组词、学句

(一)

活动目标

1、丰富小朋友的词汇,提高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小朋友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活动准备

字、词语卡片和有关图片。

活动过程

1学词语

(1)教师出示“花”的识字卡片,提问:

小朋友,这个是什么字?

你知道哪些花的名字?

(花有很多种,如:

桃花、迎春花等。

(2)教师出示“伞”的识字卡片,提问:

小朋友,你们见过伞吗?

见过哪些伞呢?

(伞也有很多种,如:

雨伞、太阳伞、降落伞等。

2认读词语。

(1)出示“迎春花”的词语卡片和有关图片。

提问:

这是什么花?

(迎春花)迎春花什

么时候开?

是什么颜色呢?

(春天开,它的花是黄色的)教小朋友反复朗读词语“迎春花”。

(2)出示“桃花”的词语卡片和有关图片。

提问:

这是什么花?

(桃花)桃花什么时候开?

(春天开)并告诉小朋友,桃花石粉红色的,结出的果实叫桃子,可以吃。

小朋友反复朗读词语“桃花”。

(3)出示“牡丹花”的词语卡片和有关图片。

提问:

图片上的是什么花?

(牡丹花)牡

丹花什么时候开?

(初夏)并告诉小朋友,牡丹花有红、白、紫等颜色,很美丽,

有花王之称。

教小朋友反复朗读词语“牡丹花”。

(4)教师朗读词语“迎春花”、“桃花”、“牡丹花”,顺便引出儿歌“花儿红,花儿黄,朵朵花儿向太阳”,从而激发小朋友学习词语的兴趣,并初步了解用字组句子的方法。

(5)出示“雨伞”的词语卡和有关的图片。

提问:

图片上画的是什么?

(雨伞)雨伞有什么用?

(可以挡雨)教小朋友反复读词语“雨伞”。

(6)出示“太阳伞”的词语卡片和有关图片。

提问:

图片上的是什么?

(太阳伞)太阳

伞有什么用?

(可以挡太阳)教小朋友反复朗读词语“太阳伞”。

(7)出示“降落伞”的词语卡片和有关图片。

提问:

这卡片上画的是什么呢?

(降落伞)降落伞有什么用?

(教师提示:

当飞机在天上坏了的时候,飞行员打开降落伞就可以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教小朋友反复朗读词语“降落伞”。

(8)教师朗读“雨伞”、“太阳伞”、“降落伞”,顺便引出儿歌“小小伞儿用处大,遮阳挡

雨都靠它”,从而激发小朋友对学习词语的兴趣,并初步了解用字组句子的方法。

看图组词、学句

(二)

教学目标

1.认识:

电视、电脑、电扇、灯泡、吊灯、台灯。

2.学习它们手语。

3.培养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

电视、电脑、电扇、灯泡、吊灯、台灯。

2.学习它们手语。

3.培养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1.认识:

电视、电脑、电扇、灯泡、吊灯、台灯。

2.学习它们手语。

3.培养学习习惯。

教学具

电视、电脑、电扇、电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电视”。

出示课件。

1.问:

这些是什么?

教“电视”的手语。

一一指导,要求手势正确。

齐读、点名读。

2.你们找一找,看我们教室里还有没有电视呢?

再次复习手语。

3.你们喜欢看电视吗?

看电视的时间不能太长,这样对眼睛不好,知道吗?

(二)“电脑”。

出示课件。

1.问:

这是什么?

教“电脑”的手语。

一一指导,要求手势正确。

齐读、点名读。

2.你们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没有呢?

再次复习手语。

3.你们会不会用电脑呢?

有的同学喜欢来动电脑,可是又不会弄,就容易把电脑弄坏,弄坏了我们就没法用它上课了,所以你们不要来乱动教室的电脑知道吗?

学前班语文教案4.再次齐读。

(三)“电扇”出示课件。

1.问:

这是什么?

教“电扇”的手语。

一一指导,要求手势正确。

齐读、点名读。

2.你们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没有呢?

你们家里有没有呢?

再次复习手语。

3.有的同学站在桌子上用棍子去捅电扇,这样是很危险的,进行教育。

(四)“电灯”出示课件。

1.问:

这是什么?

教“电灯”的手语。

一一指导,要求手势正确。

齐读、点名读。

2.你们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没有呢?

你们家里有没有呢?

再次复习手语。

3.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灯泡问:

这是什么?

复习“电灯”的手语。

4.学生在本子上画一画,不会画的老师帮忙画,然后自由涂色。

教师指着本上的电灯问:

这是什么?

再次强调手语。

四、复习。

齐读,开火车读,点名读。

对不会读的进行纠正。

五、总结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朋友,你们课后去找一找看一看,我们身边的这些朋友在哪里啊?

照例学句子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观察画面,了解教材内容,学会照例句说一句话。

2、学会生字“报”、“纸”,注意发音准确。

活动准备

“报”、“纸”的识字卡片和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识字卡,教小朋友认读生字“报”、“纸”。

2、让小朋友翻到教材第4页,引导小朋友观察画面。

教师提问:

(1)爸爸在做什么?

(看报纸)爸爸在什么地方看报纸?

(在客厅里看报纸)

(2)妈妈在做什么?

(织毛衣)妈妈在什么地方织毛衣?

(在家里织毛衣)

(3)同样的方法引导小朋友说出:

奶奶在做什么?

在什么地方做?

爷爷在做什么?

在什

么地方做?

3、创设情境让小朋友进行练习,比如让一个小朋友做动作,其他小朋友更具动作说一句话。

提高小朋友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延伸

家长做出动作,小朋友说出相应的动词,然后再用动词说一句话。

【篇三:

学前班《数》上册教案(修改稿)】

学前班《数》上册教案

宁州镇新庄小学

肖艳春2013-9-1

教学内容:

1和许多

教学目标:

1、区别1和许多,能正确说出什么是一个,什么上许多。

2、学习由同类物体组成许多,并把许多分成一个一个物体。

3、感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珍惜。

重点:

区别1和许多。

难点:

在情景中找出1和许多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1、小朋友观察教师里有些什么人?

(老师和小朋友)分别是几个?

(老师1个,小朋友有许多个)。

2、揭示板书课题《1和许多》,教读课题。

二、打开课本仔细观察图画,`回答问题。

1、这是什么地方?

(学校)有些什么景物和人物?

各有多少?

(小组讨论)2、汇报。

举手回答。

教师要给观察仔细的小朋友表扬。

(如1栋教学楼和许多教室;1个老师和许多学生;一个红皮球和许多花皮球;1颗大星和许多小星;1棵红树和许多绿树;还有1面红旗。

)3、听指令画圈:

把是1的东西圈起来。

三、游戏:

1、听口令做动作:

如拍1下手、拍许多下手。

3、在自己身上找一找哪些东西是1?

哪些东西是许多?

四、教师小结:

许多物体可以分成1个1个的,1个1个相同的物体合起来

成为许多个。

户外活动:

到操场上找一找哪些东西是1?

哪些东西是许多?

五、用小楷书写一页1,空格空行写。

教学内容:

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多少,一样多2、会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使不同的两组物体一样多。

3、学会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

重点:

学会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难点:

比较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和同学谁多?

谁少?

(揭示课题板书)二、活动一:

认识一样多

1、数一数你的左手有几个手指头?

右手有几个手指?

(左手和右手的手指头

都是5,我们就说“一样多”。

2、观察图一:

图一画了什么?

一个碗放一个豆和一把勺?

有没有剩下的碗、

豆或勺呢?

没有,我们就说碗、豆和勺一样多。

3、找找你身上或你周围什么和什么一样多?

三、活动二:

比较多少。

创设情景1:

一把刀削一个苹果,刀够吗?

谁多?

谁少?

要怎样才使他们一样多?

(教幼儿用一一对应比较,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是他们一样多)创设情景2:

一只小狗啃一个骨头,够吗?

谁多?

谁少?

要怎样才使他们一样多?

(教幼儿用一一对应比较,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是他们一样多)四、小结:

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又快又对。

五、巩固练习:

教师设计两组物体让幼儿判断。

教学内容:

谁大谁小,谁长谁短

教学目标:

1、会用目测或对齐一端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长短。

2、会听指令做标记。

重点:

会用目测或对齐一端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长短难点:

听指令做标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老师和小朋友比,比出什么?

(大小、高矮、胖瘦)2、(揭示课题板书)二、活动一:

比大小

1、创设情景:

小熊贝贝有3件衣服,请小朋友比一比,哪件衣服最大?

哪件衣服最小?

你怎么知道?

2、听指令做题:

把最大的一件涂上漂亮的颜色?

教师要加以指导涂色方法。

三、活动二:

比长短

1、出示3根不同颜色、造型(打结、弯曲、垂直)、长短的毛线,先让幼儿目测比较哪根最长?

哪根最短?

你怎么知道?

然后拉直、解结,对齐一端让幼儿验证。

2、教师小结:

要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要把他们拉直,然后对齐一端看另一端。

2、听指令做题:

把最短的用笔圈出来,教师巡回指导

四、巩固练习:

教师设计两组不同长短的3个物体让幼儿比较。

五、想一想:

哪些东西可以比长短?

教学内容:

认识数字2

教学目标:

1、能目测点数2以内物体的数量,会说出总数。

2、知道2的实际意义。

3、会安静听老师讲课,倾听小朋友发言。

重点:

能目测点数2以内物体的数量,会说出总数。

难点:

2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1、小熊贝贝有1个苹果,想变成两个苹果怎么办?

(专心

听讲,老师就奖1个就是两个,用数字2表示,2像小鸭水上漂。

2、(揭示课题板书)

二、活动一:

2是怎么得来的?

出1个手指,变2个,怎么办?

教师教读:

1个添上1个是2个。

提问:

几个添上1个是2个?

1个添上几个是2个?

1个添上1个是几个?

二、活动二:

找一找2。

丛书4页中,帮小熊贝贝把数量是2圈起来。

教师巡回指导,集体订正。

三、活动三:

2的意义

看图数数什么东西有几个?

四、小结:

凡是数量是2的物体都可以用2表示。

2还表示第2,还表示电话号码,还表示车牌号、门牌号、编号、速度、电度、长度、重量等。

五、巩固练习:

1、看图写数。

2、看数画图。

3、数量相同的连线。

六、用小楷书写一页2,空格空行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