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生化处理分析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947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废水生化处理分析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废水生化处理分析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废水生化处理分析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废水生化处理分析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废水生化处理分析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废水生化处理分析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废水生化处理分析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废水生化处理分析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废水生化处理分析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废水生化处理分析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废水生化处理分析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废水生化处理分析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

《废水生化处理分析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废水生化处理分析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废水生化处理分析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

培养优良、驯化成熟的生物系统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但如果pH值在大幅度内变化,则会影响反应器的效率,甚至对微生物造成毒性而使反应器实效,因为pH值的改变可能引起细胞电荷的变化,进而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微生物代谢中酶的活性。

综上所述,在生物系统处理废水过程中,应提供微生物最佳的pH值X围,以使其在最优化条件下运行。

3、化学需氧量(COD)。

COD的测试方法严格遵守废水水质分析国家标准测试方法。

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用氧量(mg/L)表示。

化学需氧量越高,也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

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

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Mn或简称OC。

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Cr,或简称COD。

如果废水中有机物的组成相对稳定,则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之间有一点个比例关系。

一般说,重铬酸钾化学需氧量与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之差,可以粗略的表示为不能被需氧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

COD的测试分析是废水处理调试运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掌握工艺流程中各处理单元的进出水情况,确保进水稳定,不至于产生较大的波动和对系统的冲击;

另一方面,通过各处理单元前后进出水的COD变化情况,了解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和效率。

其重要作用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1)提供详细的进出水浓度,使管理人员根据浓度变化情况相应的对运行工况作出调整,保证废水处理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2)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反映各处理单元的运行情况及处理效率等;

3)为整个系统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及异常情况的分析判断及合理解释提供依据。

4、活性污泥的生物相

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观察在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作用极其重要,它不仅反映微生物培养程度和污泥驯化程度,并直接反映废水的处理情况。

活性污泥是由细菌类、真菌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多种微生物群体所组成的混合培养体。

细菌具有较高的增殖速率和较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真菌也具有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原生动物以摄食游离的细菌为主,起到进一步净化水质的作用,后生动物则以摄食原生动物为主。

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真菌类的丝状菌和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的生物相,通过观察与辨别其种属和数量可以判断污泥的质量和处理水质的优劣,因此,将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称为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指示性生物。

除活性污泥宏观指标外,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污泥的微观生物指标,即污泥的生物相。

生物相观察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观察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指示性生物的数量及种类变化。

不同质量的活性污泥中存在不同的指示生物,通过指示性生物的观察,可以间接评估活性污泥的质量。

另一部分是观察活性污泥中丝状菌的数量。

不同质量的活性污泥中丝状菌的量是不同的,通过丝状菌数量的测量,也可间接反映活性污泥的质量。

(1)指示性生物的观察:

对于某一特定的污水处理系统,当活性污泥系统运行正常时,其生物相也基本保持稳定,如果出现变化,则表示活性污泥质量发生了变化,应进一步观察并采取处理措施。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其命名方法也非常复杂。

从实际出发,运行人员应熟练掌握活性污泥中最常见的微型指示生物:

变形虫、鞭毛虫、草履虫、钟虫、线虫等。

这些微生物中的某一种或几种是否占优势以及比例多少,将取决于工艺的运行状态。

在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活性污泥很少或基本没有,此时镜检会出现大量的变形虫,当变形虫占优势时,对污水基本没有处理效果。

在超高负荷的活性污泥系统中,鞭毛虫占优势,出水质量很差。

但在活性污泥培养过程中,鞭毛虫的出现并占优势,则说明活性污泥已经形成,并且向良性方向发展。

在中等负荷的活性污泥中,草履虫将占优势,此时的处理效果好,活性污泥发育正常,沉降性能和生物活性良好,出水水质好。

在低负荷延时曝气活性污泥系统中,轮虫和线虫将占优势,此时出水中可能挟带大量的针状絮体。

轮虫和线虫大量出现表明活性污泥正常。

如发现钟虫不活跃,往往表示曝气不足,如果出现钟虫等原生动物死亡,则说明曝气池内有有毒物进入。

在大量钟虫存在的情况下,楯线虫数量多而且活跃,这有可能会令污泥变得松散,如果钟虫数量递减,而楯纤虫数量增加,则潜伏着污泥膨胀的危险。

镜检中发现各类原生动物极少,球衣菌或硫丝细菌很多时,说明污泥已发生膨胀,若发现单个钟虫活跃,其体内的食物泡都能清晰可见,说明污水处理程度高,DO充足。

若在二沉池中有许多水蚤(鱼虫),其体内血色素低,说明DO高;

水蚤的颜色很红时,则说明出水几乎无溶解氧。

当轮虫数量剧增时,则指示污泥老化,结构松散并解体,应加强排泥。

(2)丝状菌的观察:

在活性污泥系统中,并不是丝状菌越少越好,因为丝状菌在污泥絮体中起骨架作用。

通过显微镜观察丝状菌的数量及长度、丰度等可直接反映工艺的运行情况。

需要补充的是:

生物相观察只是一种定性的方法,运行中只能作为理化方法的补充手段,不可作为主要的工艺检测方法,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出本工程的生物相变化规律。

5、MLSS、MLVSS、F/M、SRT等污泥理化指标

①SV30(污泥的沉降比):

污泥的沉降比是指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1000ml的量筒中,静置30min后,沉降污泥与混合液的体积之比,一般用SV30表示。

SV30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和浓缩性能的一个指标。

对于某种浓度的活性污泥,SV30越小,说明其沉降性能和浓缩性能越好。

正常的活性污泥其MLSS浓度为1500~4000mg/L。

SV30一般在15%~30%的X围内。

②SVI30(污泥的体积指数):

污泥的体积指数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0ml量筒中,静置30min后,1g活性污泥悬浮固体所占的体积,常用SVI30表示,单位为ml/g,SVI30与SV30存在以下关系:

SVI30=SV30/MLSS×

1000

沉降比SV与污泥的浓度有关,沉降性能相同的污泥,当MLSS较大时,SV也越大;

当曝气池中混合液MLSS变化较大时,SV值就无法与历史数据比较,反映的污泥情况失真。

测量SV或SVI的目的是反映污泥在二沉池内的沉降浓缩状况。

SVI既是衡量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也是衡量污泥吸附性能的一个指标。

一般来说,SVI值越大,沉降性能越差,但吸附性能好;

反之,SVI越小,沉降性能越好,而吸附性能越差。

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一般认为,SVI值在100左右,综合效果最好,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出水质量的提高。

③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指曝气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数量,用MLSS表示,单位是mg/L。

它近似的表示曝气池中活性微生物的浓度,是运行管理的一个重要参数。

④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指混合液中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含量,用MLVSS表示,它较MLSS更能确切的代表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数量。

⑤SRT(污泥龄或称平均细胞停留时间):

是活性污泥在整个系统中的平均停留时间,一般用SRT表示:

SRT=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活性污泥总量/每天从系统内排出的活性污泥量

=(Ma+Mc+MR)/(Mw+Me)

其中Ma,为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量;

Mc,为二沉池的污泥量;

MR,为回流系统的污泥量;

Mw,为每天排放剩余污泥量;

Me,为二沉池出水每天带走的污泥量。

⑥F/M(污泥负荷):

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要保证一定的处理效果所能承受的有机物量。

单位是kgBOD5/kg(MLVSS•d),通常用F/M表示有机负荷,F代表食料,即进入系统中的食物量;

M代表活性微生物量,即曝气过程中的挥发性固体量。

F/M=Q•BOD5(每天进入系统中的食料量)/MLVSS•Va(曝气过程中的微生物量)

式中:

Q为进水流量(m3/d);

BOD5为进水的BOD5值(mg/L);

Va为曝气池的有效容积(m3);

MLVSS为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浓度(mg/L)。

6、营养元素。

营养元素在工业废水生化处理中作用至关重要。

生物培养的微生物按照其细胞组成及代谢性质,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营养元素,主要以氮磷为主。

所以工业废水生物培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性的投加营养物质,以保证废水中有足够的氮和磷。

BOD:

N:

P=100:

5:

1,这是好氧生化系统中的比例,在好氧生化培养中,缺乏氮元素将导致丝状的或者分散状的微生物群体产生,使其沉降性能差。

另外,缺乏氮元素使新的细胞难以形成,而老的细胞继续去除BOD物质,结果微生物向细胞壁外排泄过量的副产物——绒毛状絮状物,这些絮状物沉淀性能差。

根据经验,从废水中每去除100kgBOD需要加5kg氮和1kg磷。

在许多条件下,氮以氨形式,磷以磷酸形式加入废水中。

细菌需要氮以产生蛋白质,需要磷以产生分解废水中有机物质的酶。

一般细菌较易利用氨态氮,在处理工业废水时,如果废水含氮量低,不能满足微生物的需要,需要另外补加氮营养,如尿素、硫酸铵、粪水等。

微生物中主要以细菌对磷的要求较多,工业废水中一般需要补加磷元素,如磷酸钾、磷酸钠等。

德信诚精品培训课程(部分)

(按住CTRL并点击课程名称打开课程详细介绍)

内审员系列培训课程 

 

查看详情

A01ISO9001:

2008内审员培训班(ISO9001内审员)

A02ISO14001:

2004内审员培训班

A03ISO/TS16949:

2009内审员培训

A04OHSAS18001:

2007标准理解及内审员培训

A05IECQ-HSPMQC080000内审员培训

A06ISO13485:

2003医疗器械质量体系内审员培训

A07SA8000社会责任内审员培训(SA8000内审员)

A08ICTI玩具商业行为守则内审员培训班

A09ISO14064:

2006内审员培训班

A10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A15量规仪器校验与管理实务(仪校员培训内校员培训)

A16ISO管理代表及体系推行专员训练营

A17ISO文控员培训/文管员培训实务课程

A18优秀管理者代表训练营(MR管理代表训练)

JIT精益生产现场管理系列课程 

P01JIT精益生产与现场改善培训班

P02生产合理化改善-IE工业工程实务训练营

P03PMC生产计划管理实务培训班(生管员培训)

P04高效仓储管理与盘点技巧培训班(仓管员培训)

P05目视管理与5S运动推行实务培训班

P06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实务(采购员培训)

中基层管理干部TWI系列训练 

M01优秀班组长管理实务公开课(班组长公培训)

M02优秀班组长现场管理实务培训班

M03优秀班组长品质管理实务培训班

M04优秀班组长生产安全管理实务培训班

M06提升团队执行力训练课程(执行力培训)

M07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现场主管培训班

M08中基层现场干部TWI管理技能提升(TWI培训)

M09有效沟通技巧培训班(团队沟通企业内外部沟通)

M10企业内部讲师培训班(TTT培训)

M11MTP中阶主管管理才能提升培训班(MTP培训)

M12高效能时间管理培训班

TS16949五大工具与QC/QA/QE品质管理类 

Q05TS16949五大工具实战训练(五大工具培训)

Q06APQP&

CP先期质量策划及控制计划培训

Q07DFMEA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培训(DFMEA培训)

Q08PFMEA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训练营

Q09MSA测量系统分析与仪器校验实务

Q10SPC统计过程控制培训课程(SPC训练)

Q11CPK制程能力分析与SPC统计制程管制应用训练

Q12QC七大手法与SPC实战训练班(QC7&

SPC培训)

Q03品质工程师(QE质量工程师)实务培训班

Q02品质主管训练营(品质经理人训练)

Q01杰出品质检验员QC培训班

Q13品管常用工具QC七大手法培训(旧QC7培训)

Q14新QC七大手法实战培训(新QC7培训)

Q04QCC品管圈活动训练课程(QCC培训)

节能环保安全EHS公开课程 

E01节约能源管理培训(节能降耗培训)

E03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知识(GBT23331标准理解)

A18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ISO50001内审员)

A12ISO9000/ISO14000一体化内审员培训班

A13ISO14001/OHSAS18001体系二合一内审员培训班

A14ISO9000/ISO14000/OHSAS18001一体化内审员培训班

德信诚精品企业内训课程 

M05优秀班组长管理技能提升内训班(1-3天)

P07年终盘点与库存管理实务内训班(1-2天课程)

M13高绩效团队及执行力提升训练营(团队执行力1-2天)

Q15FMEA失效模式分析实战训练内训(FMEA内训1-3天)

Q16新旧QC七大手法实战内训(QC7内训1-2天)

A11ISO内审员审核技巧提高班(ISO内审员提高班)

A23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ISO10012内审员)

A22C-TPAT体系反恐验厂培训班(精品内训课程)

A21ISO20000IT服务管理体系标准理解与实施培训

A20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理解及内审员培训

A19ISO10015培训管理体系标准理解与实施培训

>

德信诚某某培训中心 

.55top.:

55top55top.报名表下载>

公开课计划表

7、BOD5。

BOD5的测试方法严格遵守废水水质分析国家标准测试方法。

水中有机污染物备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以mg/L为单位)。

它反映了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量。

生化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需氧有机物越多。

有机物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家分解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有机物被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氨;

第二阶段主要是氨被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污水的生化需氧量通常只指第一阶段有机物生物氧化所需的氧量。

微生物的活动与温度有关,测定生化需氧量时一般以20℃作为测定的标准温度。

一般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需20天左右才能基本上完成第一阶段的分解氧化过程,即测定第一阶段的生化需氧量至少需要20天时间。

这在实际工作中有困难。

目前以5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简称5日生化需氧量(用BOD5表示)。

据试验研究,一般有机物的5日生化需氧量约为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的70%左右,对其他工业废水来说,他们的5日生化需氧量与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之差,可以较大或比较接近,不能一概而论。

BOD的测试分析在废水处理工程中非常关键,BOD/COD的值可表示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能,BOD/COD的值越高,说明废水的可生化性越强,通过生物处理办法就越适合。

其中废水的物化预处理单元、厌氧生物反应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进而提高好氧生化系统的处理效率和效果。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部分物质的经验可降解性:

物质名称

乙酸

乙酸乙酯

乙酸钠

乙醛酸

丙酮

甲苯

氨基酸

甘露醇

BOD5/COD

0.805

0.80

0.76

0.59

0.774

0.588

0.86

0.74

甲醛

邻苯二甲酸

甲醇

邻甲氧基苯酸

邻甲酚

甲酸

环乙醇

0.673

0.828

0.651

0.68

0.62

0.788

0.684

8、溶解氧(DO)。

DO的测试方法严格遵守废水水质分析国家标准测试方法,或者采用高精密度溶解氧分析仪器。

DO的测试在生化处理废水中起重要作用,各种生化反应对溶解氧浓度的要求都很高,在反应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废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以保证微生物具有最高的活性,生化处理达到最优处理效果。

溶解氧是影响生化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好氧生物处理中,如果溶解氧不足,好氧微生物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氧,其活性受到影响,新陈代谢能力降低,同时对溶解氧要求较低的微生物将应运而生,影响正常的生化反应过程,造成处理效率下降。

好氧生物处理的溶解氧一般2~4mg/L为宜,在这种情况下,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结构正常,沉降、絮凝性能好。

供氧过高,能耗浪费,而且代谢活动增强,营养供应不足而使微生物缺乏营养,促使污泥老化,结构松散。

因此,在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溶解氧应该经常测试,以保证曝气池中的溶解氧浓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确保好氧微生物正常生长,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9、有毒物质。

本项目废水中存在着对微生物有抑制和杀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其毒害作用主要表现为细胞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以及菌体内的酶变质,并使之失去活性。

下表简单列出部分物质的有毒物抑制浓度。

毒物名称

允许浓度(mg/L)

605~20

氯苯

200

游离氯

0.1~1

1000100

氯化钠

10000

苯胺

100

硫化物

4010~30

吡啶

400

300100

二氯甲烷

250

氯仿

50

10、含盐量。

含盐量过高,对微生物具有抑制甚至毒害作用。

一般生化系统的处理废水盐分以不超过5000mg/L为宜。

11、色度。

色度的测试方法严格遵守废水水质分析国家标准测试方法。

色度是一项感官性指标。

纯净的天然水是清澈透明的,即无色的。

但带有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等有色污染物的污水呈现各种颜色。

将有色污水用蒸馏水稀释后与参照水样对比,一直稀释到二水样色差一样,此时污水的稀释倍数即为色度。

12、氯离子

①通过对氯离子的测试考察废水中盐酸盐的浓度;

②氯离子含量过高,直接影响COD的测定。

13、SS(悬浮物)。

SS的测试方法严格遵守废水水质分析国家标准测试方法。

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物质(DS)和悬浮固体(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FS)。

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量即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体性物质(FS)。

溶解性固体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的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量。

SS是评价混凝反应处理效果的最重要指标,混凝反应的主要作用就是去除废水的悬浮固体和胶体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