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583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0 大小:11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0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0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0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0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0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0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0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0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0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0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0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0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0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0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0页
亲,该文档总共1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1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圆课题:

圆的认识

(一)课时:

第1课时

内容

圆的认识

(一)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圆各部分的名称,

并体会出圆的基本特征。

2.认识圆规,会用圆规画圆。

3.通过观察操作发展空间概念。

重难点

认识圆,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方法

自主探究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

认识圆

1、(呈现教材套圈游戏的第一幅图)

一些小朋友像图中这样站立进行套圈游戏,比谁能套中小旗。

对于这样的方式,你有什么想法?

3、看来这样是不太公平,那么站成正方形怎么样呢?

(出示第二幅图)

4、(出示第三幅图)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

5、看来圆确实与正方形等图形有不同之处,圆与正方形等图形还有什么不同吗?

6、你能举出周围物体哪里有圆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乒乓球、硬币)这两类物体有什么区别?

师小结:

对!

所以我们把“圆”这样的图形叫做曲线图形。

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活动二:

动手画圆

1、圆是曲线围成的图形,你能自己想办法画一个圆吗?

2、谁能展示你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3、圆规是画圆的专用工具,我们通常用圆规画圆。

请大家想一想刚才两种画圆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4、每个同学都用圆规画一个圆并剪下来。

活动三:

探究圆的特征

1、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1)有同学举例说车轮是圆的,那么车轮不做成圆的会怎么样呢?

动画演示:

车轮为椭圆的轿车上下颠簸着驶入画面。

(2)车轮做成圆的为什么就会平稳行驶呢?

——下面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圆的奥秘。

2、操作讨论,发现特点

3、汇报讨论结果

(3)(板书:

都相等)可以折出多少条折痕?

(学生回答后板书:

有无数条)我们把对折后的折痕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圆上画出直径。

4、显示图形:

下面圆中的线段是直径吗?

说出理由。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直径的意义。

师小结:

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

(在黑板上的圆中标出半径及字母。

5、请大家在圆形纸片上画出半径。

6、显示图形:

下面的线段是半径吗?

(回答后引导学生概括半径的意义。

师:

谁能用字母表示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7、

(1)口答:

如果圆的半径是4厘米,直径是多少?

如果直径是12厘米,半径是多少厘米?

(2)“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这句话对不对?

(学生回答后板书:

在同圆或等圆中)

8、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什么知识?

9、练习:

完成第5页练一练。

 

同桌间先交流一下。

汇报交流结果。

(学生自由说)

学生自由说(引导学生说出站成圆形)。

 

学生动手画圆

A、(用绳子画)真是一个好办法,其他同学想一想,这样画圆要注意什么呢?

B、还有其他的画圆的方法吗?

……

 

(1)现在四人一组,用发下的圆形纸片来研究圆的特点。

“折一折、量一量、议一议,看有什么发现?

(2)生操作,讨论。

教师巡视。

(1)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我们发现多次对折后,折痕都通过同一个交点,这个交点在圆的中心。

(2)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

(在黑板上贴出圆,画出圆心并标出字母o。

A、我通过测量还发现了对折后的折痕长度都相等,每条都是X厘米。

B、我这个圆的每条折痕都是X厘米,我共测量了B条。

……

(引导学生说出d=2rr=d/2并板书。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圆课题:

圆的认识

(二)课时:

第2课时

内容

圆的认识

(二)

1.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

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重难点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圆规,用圆规画圆是难点,掌握圆的特征是重点。

方法

自主探究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呢?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圆形,如有的钟面是圆形的,当然钟面也可以做成方的;现在的硬币有多边形的,也有圆形的。

唯独车轮子,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不管是大车还是小车的车轮子,为什么都要做成圆的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圆的认识)

(二)学习探究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想画一个比较标准的大圆,可以怎么画?

(老师在黑板上演示用绳子画圆)

老师刚才画圆时,中间的点怎么样?

我们把这个不动的点叫定点。

(板书:

定点)

粉笔画出的线为什么能首尾相接呢?

应该说圆上任意一点到定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我们把这段相等的距离叫定长。

(板书:

定长)

如果我们在本上画圆,用我们刚才画圆的方法方便吗?

(不方便)那可以怎么画?

(出示圆规)这是我们画圆的工具——圆规。

圆规有两个脚,一脚带尖,另一脚带笔。

认真看老师怎样用圆规画圆。

画圆时,先定好一点,然后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的距离,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这点上,把带有铅笔的一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

(老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你们会用圆规画圆吗?

哪儿是“定长”?

老师在圆上画出这段定长,观察这条线段两端在什么地方?

这条线段叫“半径”。

(板书:

半径)

谁说说什么叫半径?

(指名回答)

(老师再在圆上画出直径。

)老师边画你们边观察,这条线段通过哪儿?

两端在哪儿?

像这样,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板书:

直径)

谁再说说什么叫直径?

(指名回答)

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

书上对这些概念做了准确的叙述,同学们打开书,看看我们刚才概括的跟书上完全一样吗?

有没有补充?

练一练

(1)判断这几条线段中哪一条是半径?

(2)判断哪条线段画的是直径?

(3)这四条线段中哪一条是半径?

哪一条是直径?

(学生举数字卡片判断)

同学们对于半径、直径的概念掌握得很好,我们继续研究圆还有什么特征?

2.研究圆的特征。

用我们准备好的学具转动A面,你发现半径有什么特征?

转动B面,你发现直径有什么特征?

(板书)无数条相等

刚才同学们自己发现了直径、半径有这些特征。

在下面两个圆中:

甲圆的半径和乙圆半径相等吗?

甲圆直径是乙圆直径的2倍吗?

那么圆在什么情况下才存在这些特征?

(板书:

同一圆里)

练一练(正确画“√”,错误画“×”。

(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2)在同一圆里,半径是4厘米,直径一定是2厘米。

()

(3)圆心在圆上。

()

(三)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你能用我们刚学的圆的知识来解答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世界上的车轮子都是圆的”吗?

 

指名回答:

先取一段绳子,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一点上,另一端套在石头和棍棒上,然后拉紧绳子,绕着这个固定的点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

 

请你在本上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边画边想,画圆时要注意什么?

(指名回答)

画圆时,要先定点,再定长,刚才我们用圆规画圆时哪是定点?

哪是定长?

(先让学生动手画圆,边画边体会出哪是定点,哪是定长。

先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

“定点”,用数学语言说叫“圆心”。

(板书:

圆心)

什么叫圆心?

(指名回答)

(学生补充:

圆心用字母“O”表示,半径用字母“r”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

(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出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这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再通过看书,使总结出的结论更准确,更完善。

老师想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这些概念。

学生分小组讨论。

 

(指导学生说出用直尺在圆面上从下往上推,推到最长的一段,就是直径。

 

指名回答,用刚学的圆的知识来回答刚才上课时提出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圆课题:

圆的周长

(一)课时:

第3课时

内容

圆的周长

(一)

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线绕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在测量活动中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用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能运用圆的周长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方法

自主探究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

国王多次受到阿凡提的捉弄,非常恼火。

有一天,他又想出了一个新招,想为难阿凡提。

国王从全国精选出了一头身强力壮的小花驴要和阿凡提的小黑驴赛跑,并且规定小花驴沿着圆形路线跑,小黑驴沿着正方形路线跑。

(课件出示小花驴和小黑驴赛跑)

同学们看,比赛开始了——紧张的比赛结束了。

今天的比赛谁获胜了?

可是,对于这场比赛小黑驴觉得很委屈,阿凡提也大喊比赛不公平。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那到底他们的路程是不是一样长呢?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判断一下呢?

谁能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也就是说只要测出正方形的一条边长就可以知道正方形的周长,是吗?

那小花驴围着圆形路线跑一圈的长度又是圆的什么呢?

有的同学反映可真快,对!

这就是圆的周长,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圆的周长?

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得出: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圆的周长。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发现测量圆的周长的不同方法

下面请同学们把准备的圆拿出来,那“圆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同桌互相比画一下。

好,想一想圆的周长怎样测量?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把你的好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板:

线绕、滚动、拉直 化曲为直

(2)探究发现圆周率和圆的计算公式

我们同学真是太棒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这么多的好方法。

那我们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测量出圆形跑道的周长是多少?

哦,太大了不容易测量。

那大家看,老师画一个小圆,你能不能帮老师测量出来它的周长?

那咱们能找到一种更简便、更科学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们知道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呢?

有道理!

那大家来猜一猜,周长和直径有怎样的关系?

大家猜得可真起劲呀!

那到底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呢?

怎么才能知道?

说的真好,这可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动手做来验证一下。

同学们想试试吗?

每组拿出大小不同的三个圆,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测量。

听好要求:

1、小组同学作好分工,选好测量员、记录员、汇报员。

2、记录员要及时地把测量员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

3、可以用科学计算器帮忙算一算周长和直径的商。

3、可以用科学计算器帮忙算一算周长和直径的商。

看来大家的发现都一样,那我们再来看看电脑小博士是不是也发现了这样的规律?

(课件直观展示三倍多一点)

人们通常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这个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板书: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你能通过圆的直径求它的周长吗?

用字母表示出来。

通过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

C÷d=π→C=πd→C÷π=d

d=2r→C=2πr→C÷2π=r

三拓展练习,实践应用

五、板书设计

 

国王的小花驴获得了胜利

他们的小毛驴跑的路程不是一样长。

量一量就知道了。

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

 

上台交流测量的方法:

我们的方法是用线绕圆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我们小组觉得直接用米尺绕圆一周就可以读出圆的周长。

我们把圆沿着尺子滚动一周,这一周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

我们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我们是用线量出圆周长的一半在乘以2,就可以求出圆的周长。

不行,圆太大了,测量不出来!

有些圆的周长没办法用绕线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出来

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有关系,直径越长圆越大,所以周长也就越大。

周长是直径的2倍,他们一样长,生:

我觉得这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4倍)(3.5倍)

 

动手量一量,算一算,我发现了这三个圆的大小虽然不一样,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商都是三点几。

生:

所有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C÷d=π→C=πd→C÷π=d

d=2r→C=2πr→C÷2π=r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圆课题:

圆的周长

(二)课时:

第4课时

内容

圆的周长

(二)

1.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并能根据圆周长公式,

灵活地进行直径和半径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方法

自主探究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那么圆的周长跟谁有关?

通过以上回顾,我发现同学们对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以及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已经基本理解,这节课老师想通过练习来检验一下你们的掌握情况,有信心吗?

二、巩固练习:

同学们请看题:

出示:

第一关:

(一).填一填:

1.圆周率是()和()的比值,用字母()表示。

它是一个()小数,计算周长时通常取近似值()。

  2.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或是半径的()倍。

  3.绕着一个圆形的人工湖岸边跑一圈,求跑了多少路程是求圆的(    )。

4.在一张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纸长12厘米,宽8厘米,圆的直径应选()厘米.

5.在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14倍。

   ()

2.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要大些。

()

3.圆的周长越长,圆周率就越大。

()

4.半圆形的周长就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

(   )

第二关:

1.有一奶牛场准备用粗铁丝围成一个半径是10米的圆形牛栏(如图),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至少需要买多少铁丝才能把牛栏围3圈?

(接头处忽略不计。

2.一元硬币的周长是7.85厘米。

这个储钱罐能否放进一元的硬币?

第三关:

1.圆形水池四周种了40棵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1.57米。

这个水池的半径是多少米?

3.如图所示:

从学校到书店有A、B两条小路,沿那条路走比较近?

为什么?

思考:

课本11页12题

谁一路顺利过关了,请举手。

你们真棒!

同学们掌声鼓励一下,没有顺利关的同学,希望课后加倍努力,争取下节课有好的表现。

三、合作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掌握了有关圆周长的计算(结合板书)谁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希望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能及时提出来,养成不懂及时问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学生交流。

 

2×3.14×10×3

=6.28×10×3

=62.8×3

=188.4(米)

答:

至少需要188.4米的铁丝。

7.85÷3.14=2.5(cm)

2.5cm<2.6cm

答:

这个储钱罐能放进一元的硬币。

让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先求出水池的周长,再用周长÷2÷∏

1.57×40÷2÷3.14

=62.8÷2÷3.14

=31.4÷3.14

=10(米)

答:

这个水池的半径是10米。

读题后,引导学生分析,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并订正。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圆课题:

圆周率的历史课时:

第5课时

内容

圆周率的历史(数学阅读课)

1、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

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2、体会人们探索圆周率的过程及方法的演变。

重难点

体会人们探索圆周率的过程及方法的演变。

方法

自主探究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课件回放教材14页第一幅图。

画外音:

轮子是古代的重要发明,由于轮子的普遍应用,人们很容易想到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轮子滚一圈可以滚多远?

它与轮子的直径之间有没有关系?

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二、合作探究

三、阅读,交流。

1、独立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

2、小组交流

①从资料中“我”了解到了什么?

(可以说说每幅图所展示的内容。

②看完资料后有什么感受?

四、深入探究。

1、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和我国魏晋时期的刘徽在探究圆周率方面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说说祖冲之在探究圆周率方面所取的成就从及这一成就获得的国际声誉。

3、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给计算圆周率带来了怎样的突破性进度?

有着怎样的作用?

五、交流收获。

六、布置作业:

 

1、把课前收集的资料集中,并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然后分小组做成报告。

2、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交流。

①从资料中“我”了解到了什么?

(可以说说每幅图所展示的内容。

②看完资料后有什么感受?

交流收获。

板书设计:

圆周率的历史

测量——正多边形逼近——近代人的方法和成就。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圆课题:

圆的面积

(一)课时:

第6课时

内容

圆的面积

(一)

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

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

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重难点

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方法

自主探究

课前

准备

课件,等分好的圆形纸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插图,说说从图中你能发现数学知识吗?

同学们说得很好。

晴大家说说这个圆形的面积指的是哪部分呢?

说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喷水头转动一周浇灌的面积有多大。

(板书:

圆的面积)

二、探究思考。

解决问题

1、估计圆面积大小

请大家估计半径为5米的圆面积大约是多大?

2、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圆面积大小

①投影出示P16方格图,让同学们看懂图意后估算圆的面积,学生可以讨论交流。

②指明反馈估算结果,并说明估算方法及依据。

同学们的估计很有道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要有一个精确的结果,我们接下来就来讨论一个能计算圆面积的方法。

三、探索规律

1、由旧知引入新知

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的面积来的吗?

那么圆形的面积可由什么图形面积得来呢。

2、探索圆面积公式

拿出我们剪好的图形拼一拼,看看能成为一个什么图形?

并考虑你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圆形有什么关系?

(同学们开始操作,教师巡视)

说得很好,大家看看自己拼成的图形与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是否一样呢?

现在请大家来观察一下刚才两个同学拼成的图形,哪个更接近长方形呢?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把一个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什么图形呢?

下面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板书,你能否由平行四边形或者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到圆形面积公式呢?

并说出你的理由。

用字母怎么表示圆面积公式呢?

这说明求圆的面积只需要知道半径即可,那我只告诉你们圆的直径又如何求出圆的面积呢,请大家自己把这个公式写出来。

教师板书。

3、应用圆面积公式

现在请大家用圆面积公式计算喷水头转动一周可以浇灌多大面积的农田。

四、应用圆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P18,试一试第一题

2、P18,试一试第一题

五、课堂总结:

师: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学生观察并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生1:

我能发现喷水头转动一周所走过的地方刚好是一个圆形。

生2:

对,这个圆形的半径就是喷头喷水的距离,也就是5米;周长也就是喷水所走过的路线;

生3:

我补充一点,这个圆形的中心就是喷头所在的地方。

生4:

被喷到水的草坪大小就是这个圆形的面积。

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感官,估计草坪面积大小

生1、我是根据圆里面的正方形来估计的,外面方格图面积为10×10=100平方米,圆里面的正方形面积大约为50平方米,那么这个圆形的面积大约在50——100平方米之间;

生2:

我是用数方格的方法来估计的。

我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大约为20平方米,那么这个圆形的面积约有80平方米;

我拼成的图形接近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也就是圆形周长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圆形的半径。

我拼成的图形更接近于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也就是圆形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就是圆形的半径。

等分为32份的更接近长方形。

等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形。

生1:

因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也就是圆形周长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圆形的半径。

而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那么圆形面积公式=圆周长的1/2×半径即可。

生2:

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也就是圆形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就是圆形的半径。

而长方形面积=长×宽,那么那么圆形面积=圆周长的1/2×半径即可。

S=∏r2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的时候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计算过程和依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圆课题:

圆的面积

(二)课时:

第7课时

内容

圆的面积

(二)

1.进一步练习圆的面积的有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求圆面积的的方法

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感受数学的实际价值,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2.进一步认识周长,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掌握直径的判断方法。

3.培养合作意识、评价意识、自控意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

重难点

运用求圆面积的的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方法

自主探究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问题情境

小明家新置了一个圆桌,妈妈让他去配一个与桌面相同大小的玻璃桌面。

这把小明难住了,这圆桌面有多大呢?

我要配的玻璃桌面又该多大呢?

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明解决他的问题吗?

如果这些条件妈妈都没有告诉小明,小明能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吗?

你们能帮助他吗?

二、设计解决方案

提供材料,并对实验提出相应要求。

用圆形硬纸板代替桌面,提供部分测量工具,可以到老师这里领取,(卷尺,绳等)也可以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

请同学们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套或者几套测量,计算方案,比一比那个小组的方案设计最合理,最巧妙。

方案应包括:

1.准备

2.测量什么条件?

3.要使用哪些工具?

4.如何测量?

5.根据测量结果如何算玻璃桌面的面积?

6.如何分工?

三、汇报交流分享

小结:

同学们想出的方法非常好,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要进

一步思考,当圆形饭桌的桌面无法滚动时,该选择怎样的测量方法最合理。

四、拓展提高升华

说一说:

下面这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你准备如何解决?

1.你能用游标2.卡尺,3.绳子,4.直尺,5.三角板等工具,6.测量,7.计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