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657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景润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陈景润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陈景润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陈景润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陈景润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陈景润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陈景润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陈景润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陈景润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陈景润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陈景润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陈景润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陈景润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陈景润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陈景润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陈景润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景润资料.docx

《陈景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景润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陈景润资料.docx

陈景润资料

人物简介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汉族,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人,

陈景润的生活(22张)

1953年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中国著名数学家,也是国际著名数学家。

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学校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

后被“停职回乡养病”,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

1955年2月经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推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

1956年,发表《他利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先生在《堆垒素数论》中的结果[1]

1957年9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重视,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1]

1960-1962年,转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工作[1]

1962年任助理研究员

197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后任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

1977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院士)

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8年被定为一级研究员

[2]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荣获首届华罗庚数学奖[1]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被誉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

发表研究论文25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

编辑本段生平履历

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

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

1965年称自己已经证明(1+2),由师兄王元审查后于1966年6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

1974年被重病在身的周总理亲自推荐为四届人大代表,并被选为人大常委。

1979年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大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

1979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邀前往讲学与访问,受到外国同行的广泛关注。

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

1984年4月陈景润从家中骑车到魏公村的新华书店买书,被一辆急行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当即昏迷,在治疗中被诊断患上了帕金森氏综合症。

事隔几个月,陈景润乘公共汽车到友谊宾馆开会,车到站时被拥挤的人群从车上挤下,摔昏在地。

从此,生活一直需要人护理。

1996年3月19日,因呼吸循环衰竭,经抢救无效于1996年3月19日13时10分逝世,享年62岁。

[1]

荣誉职位

陈景润在解析数论的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多项奖励。

任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

《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

《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数学趣味谈》

《组合数学》,河南教育出版社,1984。

《哥德巴赫猜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

《初等数论》,科学出版社,第一、二、三部分别出版于1978,1982,1989.

编辑本段相关信息

陈景润在钻研学问(18张)

这曾是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

一位屈居于6平方米小屋的数学家,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6麻袋的草稿纸,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有一步之遥的辉煌。

创造这个奇迹的正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

他从小是个瘦弱、内向的孩子,却独独爱上了数学。

演算数学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饶有趣味的代数方程式使他充满了幸福感。

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由于他对数论中一系列问题的出色研究,受到华罗庚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

上世纪50年代,陈景润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

上世纪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哥德巴赫猜想”这一200多年悬而未决的世界级数学难题,曾吸引了各国成千上万位数学家的注意,而真正能对这一难题提出挑战的人却很少。

陈景润在高中时代,就听老师极富哲理地讲:

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这一至关重要的启迪之言,成了他一生为之呕心沥血、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陈景润在夜以继日的研究数学

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摘取这颗世界瞩目的数学明珠,陈景润以惊人的毅力,在数学领域里艰苦卓绝地跋涉。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1965年,陈景润终于找到了一条简单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当他的成果发表后,立刻轰动世界。

其中“1+2”被命名为“陈氏定理”,同时被誉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

华罗庚等老一辈数学家对陈景润的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

世界各国的数学家也纷纷发表文章,赞扬陈景润的研究成果是“当前世界上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最好的一个成果”。

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1978年和1982年,陈景润两次受到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最高规格)的邀请。

陈景润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他毫不自满,他说:

“在科学的道路上我只是翻过了一个小山包,真正高峰还没有攀上去,还要继续努力。

1996年3月19日,在患视力衰竭症12年之后,由于走在路上思考数学题时没看清路撞上电线杆,陈景润终因抢救无效逝世,终年63岁。

编辑本段少年景润

3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数学奇才陈景润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

1973年,他发表了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与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即“1+2”),把几百年来人们未曾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引起轰动,在国际上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他有着超人的勤奋和顽强的毅力,多年来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数学研究,废寝忘食,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

在遭受疾病折磨时,他都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追求,为我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事迹和拼搏献身的精神在全国广为传颂,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目中传奇式的人物和学习楷模。

在福建省三明市档案馆里,珍藏着三明一中(前身为

  陈景润1946年初一成绩单1

三元县立初级中学)全宗档案,历经55年的岁月风尘,它们仿佛在述说着历史的沧桑。

翻开第一号目录第三卷,透过其中几页薄薄的毛边纸,有些字迹虽然有些褪色,但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三明留下的足迹:

1945年2月升入三元县立初级中学,全班学生共有18名,修业年限定为三年;1947年1月,陈景润上完初二、上初三之前随父亲离开三元县返回福州。

有关陈景润高中以后的小故事和传说广为流传,但他在三明的求学过程和生活经历却几乎没有被提及。

翻阅他的生平资料,里面也只有简单的一句话:

“1938-1948年先后在福州市三一小学、三元县小学、三元县立初中、福州市三一中学及英华中学就读。

”在寻找、发现、阅读有关他的档案资料过程中,笔者有幸了解到一些他少年时期鲜为人知的故事。

家境贫寒

1933年5月22日,在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郊)胪雷村,随着产婆的一声贺喜,一个瘦弱的男婴降临了,因为在兄弟中排行第九,在家里大家都叫他“九哥”。

陈景润出生的时候,父亲陈元俊在闽侯县的邮局工作,全家只靠他的微薄收入和少量土地出租,维持生活,父亲给九哥起名景润是希望他过上幸福的生活。

尽管父亲拼命工作,尽管母亲精打细算,天生体弱的陈景润由于营养不良而常常生病。

[1]

从福州到山区

陈景润出生于1933年,家境优于乡间的普通百姓。

正是由

  陈景润1946年初一成绩单2

于家庭条件优越,他才有幸在当时国家衰败、民不聊生的年代,接受着良好的教育。

1938年,他先在福州仓山上三一小学,尽管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火绵延不绝,但这片外国人聚居的风景胜地,仍是处处浓荫匝地,鸟语花香。

他专心读书,展现出不凡的慧心和悟性,念了两年,便开始跳级。

1943年12月10日,陈景润的父亲陈元俊调往三元县担任三元县二等邮局的局长后,为了一家人生计和生命安全,陈元俊将家眷带到了三元县,陈景润进入三元县一所简陋的小学继续读书。

趣味学习英语

科学家并非从小就是严肃认真,和所有孩子一样,童年的陈景润也不时流露出他活泼的天性。

在陈景润15岁之前,他和大弟景光每晚在同一张床上,九哥开了英语课,回来就考小弟:

“你知道1,2,3,4,5,6,7,8,9,10英语怎么说吗?

”还没上学的小弟当然不知道,但他趁哥哥读英语的时候,用福建话的谐音把一到十的发音记了下来,然后得意地告诉哥哥,接着就表演了起来,英语读成了古怪的俏皮话,兄弟俩得意地哈哈大笑。

[1]

当时的三元,四面是深山老林,野兽出没无常。

破烂的县城一片颓败的木屋。

由于他家附近缺水,陈景润便常和兄弟们一起到远处的地方挑水。

他力气小,舀水的活儿归他,他很尽心尽力,干得一丝不苟。

一边舀水,一边把英语译成福州俚话甚至是顺口溜,引得兄弟们一片嘻嘻哈哈的笑声。

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在厦门大学上二年级时,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厦大师生到了龙岩,陈景润和一个叫沙鹏的法国教授关系很好。

沙鹏教授娶了一位福州的姑娘为妻子,奇迹般地向夫人学会了福州话,陈景润小时候学过英语,可以用英语和沙鹏交谈,但结结巴巴,有时英语用不上,于是便用福州话补充。

同学们赞叹陈景润很不寻常的英语功底,但怎能知道,他那趣味盎然而又不乏机智的学习方法,竟源于三元县的莽林野坳之中呢!

数学崭露头角

许多数学家总喜欢称自己有天赋,而陈景润在上学时并没有表现出对数学特别的爱好。

据大哥景桐回忆:

”上学前的大弟(即景润)非常文静,不爱讲话,也不淘气,但对家里的一切书籍感兴趣,包括父亲的佛经和我的小学课本。

确确实实是这样,不是他成了科学家,我才这样讲。

“[1]

1983年初,陈景润在《回忆我的中学时代》一文中谈到他在三明读书的情况:

“1946年春天,我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读初二时的考试成绩是:

代数99分,国文92分,英文89分,几何83分,化学88分,历史83分,地理85分,图画85分,音乐85分,体育80分......我能唱能跳,分数最低的是劳作75分,我那时一双小手可不巧。

“[1]

成名以后,陈景润写的《回忆我的中学时代》一文,把他读初二时各科成绩都一一写了出来。

在三明市档案馆珍藏的学籍档案里,也详细记录着陈景润初二上学期他被评为优等生(学业成绩在80分以上操行及体育成绩到乙等以上者)及初二下学期期末的各学科成绩,好多门均名列前茅,其中:

“国文72分,英语90分,代数80分(数学全班第二,最高分84分),化学95分,历史72分,地理81分,生理卫生85分……”这些,都成了我们今天了解和研究陈景润极为珍贵的史料。

当然,他当时不会想到以后会去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但“万丈高楼平地起”,中小学是基础,他正是从三元县开始起步,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未来,直至开拓了数论研究中一个崭新的时代。

[2-3]

编辑本段婚姻故事

家庭

妻:

由昆(1951年-)1980年8月25日,由昆和陈景润在北京中关村办事处领取了结婚证。

子:

陈由伟(1981年12月生)

故事

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文的发表,如旋风般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震撼着中外数学界。

国内外评论说:

“陈景润成了中国科学春天的一大盛景”。

他被邀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亲切地接见了他。

当时陈景润身体不太好,小平同志关怀备至,会议结束后,陈景润被送入北京解放军309医院高干病房。

他的到来,轰动了整个医院,院领导给予了盛情的接待,医生和护士无不崇敬这位世界级的大数学家。

1977年11月从武汉军区派到309医院进修的由昆,被同伴们拉去看中国这位名人,这真是缘分,过去陈景润连女人名字的边都不沾,连句话都不说的人,此次年近半百的陈景润见到由昆,眼睛一亮,亲切地和由昆打招呼,请她们进来坐下,话也多了。

后来由昆被派到陈景润的病房当值班医生。

这样,接触的机会多了,每次由昆一出现,陈景润都特别高兴。

一天,陈景润关切地问由昆,家住在哪?

有没有男朋友、有没有成家?

由昆毫不设防,她便心直口快地说:

“没有,没有,还早着呢。

”以后,由昆也十分关心这位中国数学家,斗转星移,彼此产生了爱情。

终于有一天,由昆对身边的数学家提出了疑问:

“你是大数学家,有好多人崇拜你,你为什么偏偏选中我呢?

”面对心爱的姑娘,陈景润急的满脸通红,他不会年轻人的山盟海誓,许久,陈景润才说出一句话:

“我想过了,如果你不同意,我这一辈子就不结婚了。

”正是这一句,使由昆不再犹豫,她坦然接受陈景润的感情,并且相依相扶,共同走过了16个春秋。

[1]

他们在组织的帮助下结婚了。

从此这位被称为“痴人”和“怪人”的数字家陈景润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了。

陈景润家庭(3张)

陈景润不仅是数学奇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

儿子名叫陈由伟。

"陈由伟"这个名字是陈景润起的。

陈由是他与夫人各自的姓,伟则希望其对人类有伟大贡献的意思。

陈景润对独生儿子的培养方法是:

民主对待儿子。

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成长,使他的思维方法更具有个性。

陈景润认为,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文艺家、政治家、科学家都靠个性的发展才获得成功。

陈景润希望儿子将来也当科学家。

陈由伟天生聪明,每当他拿玩具,便好奇地把玩具解剖——拆开看个明白。

一个玩具几十元,当母亲的便拉下脸来严肃批评儿子。

这时,陈景润总是乐呵呵地站在儿子一边说:

"孩子有好奇心是件好事。

他能拆开玩具证明他有求知欲望,能研究问题。

当父母的要支持他才对。

"儿子上小学后,常常向陈景润谈自己的事,学习、劳动或与同学的往来。

陈景润认真听着,然后为孩子当参谋,或表扬或批评纠正。

很快,他就获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儿子成了朋友。

陈景润认为,教育培养孩子,要因人而异,不同环境、不同性格,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不同。

这正是这位举世闻名的数学家的过人之处。

陈景润与由昆欣慰地讲,教育孩子要灵活,要分阶段。

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方法分不开。

编辑本段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调来的一名很有学问的数学教师沈元讲课。

他给同学们讲了一道世界数学难题:

“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

他一生也没证明出来,便给俄国圣彼得堡的数学家欧拉写信,请他帮助证明这道难题。

欧拉接到信后,就着手计算。

他费尽了脑筋,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证明出来。

之后,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也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

200多年来,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之谜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从而使它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

老师讲到这里还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数学是自然科学皇后,“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王冠上的明珠!

这引人入胜的故事给陈景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

从此,陈景润开始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艰辛历程......

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曾被留校,当了一名图书馆的资料员,除整理图书资料外,还担负着为数学系学生批改作业的工作,尽管时间紧张、工作繁忙,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科学。

陈景润对数学论有浓厚的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地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关数学的专著。

陈景润为了能直接阅读外国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又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

学习这些外语对一个数学家来说已是一个惊人突破,但对陈景润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陈景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在那不足6平方米的斗室里,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

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做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

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

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可是,这个世界数学领域的精英,在日常生活中却不知商品分类,有的商品的名字都叫不出来,被称为“痴人”和“怪人”。

编辑本段轶事

陈景润出生在贫苦的家庭,母亲生下他来就没有奶汁,靠向邻居借熬米汤活过来。

快上学的年龄,因为当邮局小职员的父亲的工资太少,供大哥上学,母亲还要背着不满两岁的小妹妹下地干活挣钱。

这样,平日照看3岁小弟弟的担子就落在小景润的肩上。

白天,他带领小弟弟坐在小板凳上,数手指头玩;晚上,哥哥放了学,就求哥哥给他讲算数。

稍大一点,挤出帮母亲下地干活的空隙,忙着练习写字和演算。

母亲见他学习心切,就把他送进了城关小学。

别看他长得瘦小,可十分用功,成绩很好,因而引起有钱人家子弟的嫉妒,对他拳打脚踢。

他打不过那些人,就淌着泪回家要求退学,妈妈抚摸着他的伤处说:

“孩子,只怨我们没本事,家里穷才受人欺负。

你要好好学,争口气,长大有出息,那时他们就不敢欺负咱们了!

”小景润擦干眼泪,又去做功课了。

此后,他再也没流过泪,把身心所受的痛苦,化为学习的动力,成绩一直拔尖,终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三元县立初级中学。

在初中,他受到两位老师的特殊关注:

一位是年近花甲的语文老师,原是位教授,他目睹日本人横行霸道,国民党却节节退让,感到痛心疾首,只可惜自己年老了,就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

他看到陈景润勤奋刻苦,年少有为,就经常把他叫到身边,讲述中国5000年文明史,激励他好好读书,肩负起拯救祖国的重任。

老师常常说得满眼催泪,陈景润也含泪表示,长大以后,一定报效祖国!

另一位是不满30岁的数学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知识非常丰富。

陈景润最感兴趣的是数学课,一本课本,只用两个星期就学完了。

老师觉得这个学生不一般,就分外下力气,多给他讲,并进一步激发他的爱国热情,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自然科学不发达是万万不行的,而数学又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从此,陈景润就更加热爱数学了。

一直到初中毕业,都保持了数学成绩全优的记录。

祖国光复后,陈景润考入福州英华书院念高中。

在这里,他有幸遇见使他终生难忘的沈元老师。

沈老师曾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当时是陈景润的班主任兼教数学、英语。

沈老师学问渊博,循循善诱,同学们都喜欢听他讲课。

有一次,沈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古典数学题:

“韩信点兵”。

大家都闷头算起来,陈景润很快小声回答:

“53人”。

全班为他算得速度之快惊呆了,沈老师望着这个平素不爱说话、衣衫褴褛的学生问他是怎么得出来的?

陈景润的脸羞红了,说不出话,最后是用笔在黑板上写出了方法。

沈老师高兴地说:

“陈景润算得很好,只是不敢讲,我帮他讲吧!

”沈老师讲完,又介绍了中国古代对数学贡献,说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欧1000年,南宋秦九韶对“联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瑞士数学家欧拉的解法早500多年。

沈老师接着鼓励说:

“我们不能停步,希望你们将来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比如有个‘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人们把它比做皇冠上的明珠,你们要把它摘下来!

”课后,沈老师问陈景润有什么想法,陈景润说:

“我能行吗?

”沈老师说:

“你既然能自己解出‘韩信点兵’,将来就能摘取那颗明珠: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

”那一夜,陈景润失眠了,他立誓:

长大无论成败如何,都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

编辑本段师生情

稿件结缘

1956年,厦大李文清请数学所关肇直转交华罗庚一份稿件。

华罗庚接到了这个和自己相似的、饱经苦难、经历沧桑的青年的来稿,看后十分惊喜地称赞这个青年,肯动脑筋,思考问题深刻。

这个青年人就是后来和华罗庚一样家喻户晓的陈景润。

回忆在中科院工作的日子陈景润如是说我从一个学校图书资料室的狭小天地走出来,突然置身于全国名家高手云集的专门研究机构,眼界大开,如鱼得水。

在数学所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华罗庚教授的亲切指导和帮助下,我在这里充分领略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论研究成果,使我耳目一新。

当时数学所多次举行数论讨论,经过一番苦战,我先后写出了华林问题、圆内整点问题等多篇论文。

这些成果也凝结着华老的心血,他为我操了不少心,并亲自为我修改论文。

我每前进一步都是同华老的帮助和指导分不开的。

正是华老的教导和熏陶,激励我逐步地走到解析数论前沿的。

他是培养我成长的恩师。

华罗庚指导学生的方法是以自学为主,指定一些要读的书,参加一些讨论班,并平均两周和学生谈一下专业。

在一个权威人士的带领下,不同学科的人员共同探讨同一个课题,是华罗庚从事研究和培养人才十分显著的特点。

生活关怀

华罗庚的好友赛尔伯格曾经说过:

“要是华罗庚像他的许多同胞那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仍然留在美国的话,毫无疑问,他本来会对数学作出更多贡献的。

另一方面,我认为,他回国对中国是十分重要的,很难想,

  陈景润与华罗庚

如果他不曾回国,中国的数学会是什么样。

”中国的数学会是什么样,已无法猜测,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华罗庚如果不曾回国,陈景润的命运和遭遇必定不同。

正当陈景润利用数学所的有利条件埋头工作时,1958年,全国科教系统开展了所谓的“拔白旗”政治运动,在全所大会上华罗庚、张宗燧等人被指斥为“大白旗”。

批判的矛头集中到华罗庚的所谓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陈景润也因此受到牵连。

华罗庚除了给予陈景润学术上的指导和帮助之外,还教会了他的学生如何对待困难和挫折,如何选择人生的道路。

文革风波

文革时期,四人帮曾派迟群找陈景润搜集华罗庚的黑材料,让陈景润站出来揭发华罗庚“盗窃他的成果”。

其证据是,1957年,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再版时,吸收了陈景润的成果。

但是华罗庚在《堆垒素数论》的再版序言中已经写到,“作者趁此机会向越民义、王元、吴方、魏道政、陈景润诸同志表示谢意,他们或指出错误或给以帮助,不是他们的协同工作,再版是不会这样快就问世的。

陈景润婉言拒绝了迟群。

他单独找到华老的学生陈德泉,据实对他讲:

“迟群要我揭发所谓的华老师盗窃我的成果的问题,怎么办?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陈德泉一下又摸不清陈景润的意图,他试探着问陈景润:

“华老师到底有没有盗窃你的成果?

”陈景润果断地回答:

“没有。

”陈德泉暗暗舒了一口气:

“那你就据实说吗,反正实事求是嘛。

陈景润或许讲不出过高的政治理论,他也不会用华丽的词藻表达自己对老师、对祖国的爱,但是他的良知告诉他,搞科研没有错,尊敬老师没有错。

他认定决不做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决不做恩将仇报的事。

当有人再次来让他揭发华老师的剽窃罪状时,他断然拒绝了。

来人威胁他:

“我们已经掌握了人证物证。

”陈景润坚决地说:

“既然你们掌握了证据,还要我揭发什么!

”正是凭借自己的良知和善心,陈景润保护了自己的老师,维护了党和国家的利益。

后来,华罗庚和陈德泉外出,路过陈景润住的医院,陈德泉建议去看望一下陈景润。

由于避嫌,华罗庚没有下车,他委托陈德泉问候陈景润。

陈德泉回来后,转达陈景润的话说:

“华先生永远是老师,迟群说的完全没有那回事。

情谊永存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陈景润两次出国访问、讲学。

出于对老师的尊敬,每次出访之前他都要到华老家道别、请教。

华罗庚曾当面对陈景润和陪同他前来的李尚杰说:

“景润的工作是建国以来,我们在数学领域最好的成果。

”陈景润则谦虚地说:

“谢谢华老师,您过奖了,都是华老的栽培,我才有今天的成绩。

”坐在一边的华师母忍不住插话说:

“景润是够用功的,刚才你没回来,等你的几分钟,他还拿出书来看呢。

”华罗庚赞许地看着学生,满意地点了点头。

华罗庚对自己的得意弟子也是关爱有加的。

1984年当得知陈景润患帕金森氏综合症时,华罗庚十分激动与难过,他说:

“总不能让陈景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