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984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

《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文档格式.docx

(3)添加酵母:

酵母添加量为万分之一,添加前需对活性干酵母进行活化,方法是将活性干酵母加入5.0%葡萄糖溶液中,35~40℃条件下水浴20min后使用。

(4)下酒:

当酒精度达到3.0%(v/v)时进行下酒操作,将皮渣和酒液分离。

(5)终止发酵:

①巴氏杀菌法:

将分离后的酒液在70℃条件下热处理15min,后迅速冷却至室温,将处理后的樱桃低醇酒在室温下储存,研究其终止发酵效果。

②降温结合添加SO2法:

将分离后的酒液迅速降温至0℃,并向其中添加100mg/LSO2,在4℃条件下低温储存,研究其终止发酵效果。

③酵母分离结合添加SO2法:

将分离后的酒液在4000r/min条件下,离心10min,并添加80mg/LSO2,在室温下储存。

3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单因素试验

(1)酵母种类对樱桃低醇酒酒质的影响。

将原料的初始糖度调整到13.6%,即潜在酒度为8.0%(v/v),按40mg/L的添加量添加SO2,0.1g/L的接种量将发利、ST、X16、FB、R17、L13、RMS2、CEC01共8种活性干酵母接种到8个酒样中,在12℃条件下完全发酵,监测发酵过程中酵母数量、总糖含量、酒精度、总酸含量4个指标,并对储存陈酿一个月的成品酒进行各项理化指标的检测和感官评定,其中以感官评分和总酚含量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其他指标作为辅助,研究不同种类酵母对酒质的影响。

(2)SO2添加量对樱桃低醇酒酒质的影响。

将原料的初始糖度调整到13.6%,即潜在酒度为8.0%(v/v),分别30mg/L、40mg/L、50mg/L、60mg/L、70mg/L、80mg/L的添加量将SO2添加到6个酒样中,按0.1g/L的接种量将活性干酵母RMS2接种到6个酒样中,在12条件下发酵完全,监测发酵过程中酵母数量、总糖含量、酒精度、总酸含量4个指标,并对储存陈酿一个月的成品酒进行各项理化指标的检测和感官评定,其中以感官评分和总酚含量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其他指标作为辅助,研究SO2添加量对酒质的影响。

(3)发酵温度对樱桃低醇酒酒质的影响。

将原料的初始糖度调整到13.6%,即潜在酒度为8.0%(v/v),按40mg/L的添加量添加SO2,按0.1g/L的接种量将活性干酵母RMS2接种到酒样中,将6个酒样分别在10℃、12℃、14℃、16℃、18℃、25℃条件下发酵完全,监测发酵过程中酵母数量、总糖含量、酒精度、总酸含量4个指标,并对储存陈酿一个月的成品酒进行各项理化指标的检测和感官评定,其中以感官评分和总酚含量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其他指标作为辅助,研究发酵温度对酒质的影响。

(4)酒精度对樱桃低醇酒酒质的影响。

将原料的初始糖度调整到13.6%,即潜在酒度为8.0%(v/v),按40mg/L的添加量添加SO2,按0.1g/L的接种量接种活性干酵母RMS2,将酒样置于12℃条件下发酵,当6个酒样的酒精度分别达到3.0%(v/v)、4.0%(v/v)、5.0%(v/v)、6.0%(v/v)、7.0%(v/v)、8.0%(v/v)时,用离心结合添加SO2的方式终止发酵,对储存陈酿一个月的成品酒进行各项理化指标的检测和感官评定,其中以感官评分和总酚含量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其他指标作为辅助,研究酒精度对酒质的影响。

3.1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正交试验设计

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4个因素对酒的各项理化指标均有一定的影响,对酒的感官评价影响较大,因此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将酵母种类(A)、SO2添加量(B)、发酵温度(C)、酒精度(D)作为4个考察因素进行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y)作为实验指标,选用L16(45)正交表,试验因素水平编码表如表所示。

3.2结果

3.2.1酵母种类对樱桃低醇酒酒质的影响

酵母菌能直接影响发酵条件和发酵工艺,不同酵母的发酵速度,产香能力、产酒精能力各不相同,所酿果酒的香气、风味也千差万别,酵母对酒的品质影响很大。

为了获得预期的酒精度,樱桃低醇酒需在低温下缓慢发酵,要求酵母有较好的低温耐受能力,但发酵速度不宜过快。

通过监测酒样中酵母数量可知8种不同酵母在发酵期间的生长发

育情况,其中,发利和ST两种酵母对于低温条件耐受能力较强,进入对数生长期最快,起酵时间最短,酵母进入稳定期后数量也最多,酵母CEC01、L13、RMS2、X16、FB这5种酵母的生长发育情况相差不大,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比发利和ST两种酵母弱,发酵速度相对平缓,酵母R17的发酵速度最慢,发酵168h时,其他7种酵母已基本发酵结束,而酵母R17的数量始终还处于较低水平,说明低温对酵母R17的抑制作用明显。

酵母发利和ST的糖消耗速度最快,72h后总糖含量开始迅速减少,144h时,总糖消耗殆尽,发酵基本结束;

酵母CEC01、L13、RMS2、X16、FB这5种酵母的糖消耗速度明显低于发利和ST,在发酵168h时,5种酵母的总糖含量降至10g/L左右,发酵即将结束,5种酵母的糖消耗速度差别不大;

酵母R17的发酵速度最慢,糖消耗速度也最慢,其发酵周期远长于其他7种酵母。

72h后,8种酵母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随着糖的消耗,酒精含量开始增加,其中发利和ST的酒精度增长速度较快,在72h~120h期间,发利的酒精度由0.3%(v/v)上升至5.8%(v/v),ST的酒精度由0.3%(v/v)上升至5.4%(v/v),两种酵母的产酒精速度过快,要在达到预期酒精度时进行终止发酵处理相对困难,不易实现。

酵母CEC01、L13、RMS2、X16、FB这5种酵母的产酒精速度差别不大,其中CEC01、L13两种酵母的产酒精速度相对另外三种更慢。

至发酵168h时,酵母R17的糖消耗量约为45g,但其酒精度仅为1.5%(v/v),酒精得率低,可能是由于低温严重抑制了R17的生长,其自身生长发育消耗了更多的糖,因此产生的酒精相对较少。

总酸对于果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原料中总酸含量可以影响酵母生长,进而影响发酵速度等,而成品酒中总酸含量则对感官评价影响较大,合适的酸度会使酒体协调,口感清爽。

如图所示,8种酵母的总酸含量总体呈先降低后升高再减低的趋势,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部分酸性物质,不同酵母产酸能力不同,所以8种酵母的总酸含量具有一定差别,其中RMS2的酸度明显低于其他7种酵母,另外7种酵母的总酸含量相差不大,都在8g/L左右。

陈酿一个月后樱桃低醇酒的各项理化指标

在原料和发酵条件相同时,不同酵母发酵酿制的樱桃低醇酒不仅

在酒精度、残糖、总酸、挥发酸这些理化指标上有差异,在颜色、营养物质含量及口味上也有明显不同。

8种酵母中发利和ST的发酵速度很快,不易控制,且两种酵母发酵酿制的成品酒感官评分较低,总酚含量和酒精得率也较低,因此这两种酵母不适宜樱桃低醇酒的发酵;

而酵母R17受低温影响显著,发酵周期很长,且最后的酒精度较低,仅为6.2%(v/v),其感官评分为83.09分,在8中母中排第7位,

因此也不适宜樱桃低醇酒的发酵。

酵母X16、L13、RMS2三种酵母酿制的低醇酒感官评分和总酚含量均较高,适宜酿制樱桃低醇酒;

剩余两种酵母分别为CEC01和FB,其中CEC01的总酚含量略低于FB(P>

0.05),感官评分略高于FB(P>

0.05),但异并不显著,而CEC01酒样的挥发酸为0.10g/L,明显低于FB的0.14g/L(P<

0.05),色度值为4.72高于FB的3.80(P<

0.05),因此酵母CEC01更适宜酿制樱桃低醇酒。

经各项指标的综合评定,8种酿酒酵母中X16、L13、RMS2、CEC01四种酵母发酵速度平缓,酿制的樱桃低醇酒感官评分及总酚含量均较高,其他理化指标也相对较好,更适宜作为樱桃低醇酒的酒用酵母。

4SO2添加量对樱桃低醇酒酒质的影响

添加SO2是目前果酒酿造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技术,SO2具有抑菌、澄清、增酸、溶解、护色、抗氧化等多种作用,同时SO2还能对果酒感官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而添加量是SO2应用的焦点,受原料质量、果酒类型、酿造工艺等多个因素影响。

如图所示,在发酵前72h内,SO2添加量为30mg/L的酒样中酵母数量明显高于其他5个酒样,72h后,酒样中酵母率先进入对数生长期,而其他5个酒样中酵母还处于调整期,96h时,SO2添加量为40mg/L的酒样中酵母开始进入对数期,96h后,其他酒样中的酵母也陆续进入对数期,其数量开始大量增加。

当发酵时间进入168h后,SO2添加量为30mg/L的酒样中酵母率先进入衰亡期,数量开始大量减少,随后添加量为40mg/L、50mg/L、60mg/L的酒样中酵母也相继进入衰亡期,但此时,SO2添加量为70mg/L、80mg/L的酒样中酵母还处于生命活动旺盛的对数期,酵母数量还在持续增加,192h后两个酒样中的酵母才开始进入衰亡期,其发酵

周期比其他4个酒样延长24h,这是由于SO2对酵母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SO2添加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因此随着SO2添加量的增大,酵母的起酵时间越晚,发酵周期越长。

如图所示,随着发酵时间的进行,酒样中含糖量开始减少,96h后6个酒样中含糖量均开始迅速减少,其中SO2添加量为30mg/L的酒样中糖含量减少最快,其后依次是添加量为40mg/L、50mg/L、60mg/L、70mg/L、80mg/L的酒样,在发酵进行至168h时,SO2添加量为30mg/L的酒样中含糖量率先降至4g/L以下,其他酒样在192h后糖含量相继降至4g/L以下,发酵完成。

酒样中总糖的变化规律与酵母的生长发育情况相对应,随着SO2添加量的增加,酵母菌生长发育受到的抑制作用越明显,酒样中糖的消耗速度越慢。

如图所示,SO2添加量为30mg/L时,酒样的产酒精速度最快,随着SO2添加量的增加,酒精产生速度依次减慢,这是由于SO2浓度越高对酵母菌抑制作用就越强,酵母生长及代谢受到严重影响,次级代谢产物酒精产生速度减慢。

这与酒样中酵母数量及总糖含量的变化规律相对应。

如图所示,总酸含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其中SO2添加量为40mg/L时,酒样的总酸含量最低,其次是添加量为30mg/L时。

当SO2添加量为70mg/L和80mg/L时,酒样的总酸含量较高,且相差不大。

如表所示,随着酒样中SO2添加量的增加,酒样的总酸、挥发酸都呈递增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随着SO2添加量的增加,酒样发酵时间延长,产生的酸性物质增多引起的,同时SO2具有一定增酸作用,酒中酸度会随SO2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

6个酒样的酒精度、残糖相差不大,说明SO2添加量对这些理化指标影响较小;

当SO2添加量为40mg/L时,酒样的色度值最高,但6个酒样的色度值没有明显规律;

低醇酒中的总酚含量随着SO2添加量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添加量为40mg/L时总酚含量最高,为501.97mgGAE/L;

SO2添加量为50mg/L时,感官评分最高,为90.38分,其总酚含量也较高,为491.63mgGAE/L。

经各项指标的综合评定,当SO2添加量为50mg/L时所酿低醇酒品质最高。

5发酵温度对樱桃低醇酒酒质的影响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酵母的生长速度不同,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种类和数量也不同,酒的香气和风味也就不同,进而影响酒质。

同时发酵温度还能对果酒的颜色产生较大影响,温度较高时,花色素更容易浸提到酒中,酒的颜色较深,反之,则较浅。

如图所示,温度对酵母的生长影响很大,发酵温度为25℃时,酵母起酵时间最短,24h后进入对数期,发酵在72h时已基本完成,随着发酵温度的降低,酵母起酵时间越来越长,发酵周期也变长,当发酵温度降至10℃时,酵母在168h后才进入对数期,到312h时,发酵结束。

酵母进入稳定期后,数量将达到最大值,发酵温度为16℃、18℃、25℃的酒样中酵母数量最大值均在2.50×

108以上,而发酵温度为10℃、12℃、14℃的酒样中酵母数量最大值均低于1.50×

108,这说明发酵温度不仅能影响酵母的起酵时间和发酵周期,对酵母数量也具有显著影响。

如图所示,发酵温度为25℃时,糖消耗速度最快,在发酵前24h内,酒中总糖含量降低速度较慢,由136.00g/L缓慢降至129.32g/L,此时酒中消耗的糖主要用于酵母自身生长发育,当24h后,酵母进入对数期,酵母数量开始大量增加,代谢速度明显加快,酒中的糖开始迅速较少,生成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酒精,72h时,糖含量降至4g/L以下,发酵基本结束。

随着发酵温度的降低,总糖消耗速度逐渐减慢,发酵周期也逐渐延长,当发酵温度降至10℃时,总糖消耗速度最慢,其发酵周期也最长,为312h,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酒中总糖含量降低速度缓慢,始终没有进入快速降低阶段,这是由于低温对酵母的抑制作用引起的,说明10℃低温已经严重影响了酵母的生长与代谢。

如图所示,当发酵温度为25℃时,其发酵前24h内没有产生酒精,而随着酵母进入对数生长期,数量开始大量增加,代谢变得旺盛,其酒精含量也开始迅速增加,酒度由0%(v/v)升至6.0%(v/v),用时仅24h,而当发酵温度为18℃时,酒度由0%(v/v)升至6.0%(v/v)需要48h,发酵温度为16℃时,需72h,随着发酵温度的降低,所用时间逐渐延长。

酒精度上升速度越慢越容易对酒样进行终止发酵处理,以获得预期的酒精度,因此樱桃低醇酒的发酵温度需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当发酵温度为25℃时,发酵速度过快,不适宜樱桃低醇酒的终止发酵处理。

如图所示,不同发酵温度条件下酒样的总酸含量具有一定差异,在发酵过程中,总酸含量差异较大,但随着发酵的进行,差异逐渐减小。

当发酵结束时,6个酒样的总酸含量均在8.50g/L左右。

如表所示,发酵温度为10℃时,虽然发酵速度慢,酒精度上升速度平缓,容易进行终止发酵处理,但由于起酵时间和发酵周期过长,不仅容易引起杂菌污染,而且会使酵母菌自身生长消耗的糖增加,乙酸等酸性物质产生量增多,因此酒样的酒精度最低,总酸含量最高,分别为6.5%(v/v)和8.74g/L,其感官评分和总酚含量也较低,分别为83.20分和498.94mgGAE/L,发酵温度为10℃时不适宜樱桃低醇酒的酿制。

当发酵温度为25℃时,由于发酵速度快,CO2产生速度较快,更多的酒精和香气成分随CO2的逸出而挥发,使酒样的酒精度也较低,为6.9%(v/v),同时酒样在较高温度下产生的挥发酸、杂醇油较多,酒质较粗糙,香气不馥郁,其感官评分最低,为81.42分,总酚含量也较低,为514.89mgGAE/L,因此25℃也不适宜樱桃低醇酒的酿制。

当发酵温度在12℃~18℃时,酒样的感官评分较高,全都在85分以上,总酚含量和酒精度也较高,挥发酸含量较低,发酵速度相对较慢,适宜低醇酒的酿制,其中发酵温度为16℃时感官评分最高,为89.84分,最适宜作为樱桃低醇酒的发酵温度。

6酒精度对樱桃低醇酒酒质的影响

酒精度是果酒产品的一个最基本指标,能够显著影响酒的口感。

同时,不同酒精度是在发酵过程中人为终止发酵获得的,酒精度越高,发酵时间就越长。

由于发酵时间长短不同,果实中色素、单宁、多酚等成分的浸出量及发酵产生的香味、风味物质含量也不相同,因而果酒的品质相差很大。

如表所示,当酒样的酒精度为3.0%(v/v)时,其感官评分最低,为80.85分,因为酒精度仅为3.0%(v/v),发酵时间很短,浸提很不完全,樱桃原料中的花色苷、多酚、单宁等成分没有充分浸提到酒液中,发酵产生的香味和风味物质很少,因此酒体单薄、寡淡,香气不够馥郁、典雅,感官评分很低,其总酚含量也较低。

随着酒精度的升高,浸提时间逐渐延长,酒样的感官评分开始升高,当酒度为6.0%

(v/v)时,达到最大值为92.59,随着酒精度的进一步升高,樱桃核中的苦味物质被浸提出来,使酒中苦涩味增加,因而酒样的感官评分在6.0%(v/v)后逐渐下降。

酒样中的总酚含量也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当酒精度为5.0%(v/v)时,总酚含量达最大值,为617.27mgGAE/L。

当酒精度在6.0%(v/v),不仅感官评分最高,其总酚含量也较高,同时挥发酸含量低,色度值高,因此,经各项指标的综合考量,樱桃低醇酒的最适酒精度为6.0%(v/v)。

7发酵工艺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将酵母种类(A)、SO2添加量(B)、发酵温度(C)、酒精度(D)作为4个考察因素进行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第5列作为误差列进行方差分析,试验结果如下:

由表可知,4个因素对指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D>

A>

C>

B,即在4个因素中,酒精度对感官评分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酵母种类,再次是发酵温度,影响最小的是SO2添加量。

最优发酵参数组合为A1B3C2D3,即选用酵母RMS2,SO2添加量为50mg/L,在14℃条件下发酵,酒精度为6.0%(v/v)时,樱桃低醇酒的感官评分最高。

由表所示,经方差分析可知,因素B即SO2添加量对感官评分的影响不显著,其他3个指标,即酒精度、酵母种类、发酵温度对感官评分影响较大。

验证试验: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3组平行试验,即选用酵母RMS2,按50mg/L的添加量添加SO2,在14℃条件下发酵,当酒精度为6.0%(v/v)时采用离心结合添加SO2的方式终止发酵,对储存陈酿一个月的成品樱桃低醇酒进行感官评分,得分分别为92.81分,93.24分和92.57分,取平均值为92.87分,与正交试验结果相符合。

8结论

(1)分别研究了酵母种类、SO2添加量、发酵温度、酒精度4个因素对樱桃低醇酒各项理化指标及感官评价的影响,并在单因素研究结果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感官评分的影响主次顺序为酒精度>

酵母种类>

发酵温度>

SO2添加量,经方差分析可知,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条件下,酒精度、酵母种类、发酵温度对感官评分有显著性影响,SO2添加量对感官评分影响不显著。

(2)优化后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选用RMS2,SO2添加量为50mg/L,发酵温度为14℃,酒精度为6%(v/v),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所得酒样色泽鲜艳、香气馥郁、口味清爽,其感官评分平均为92.87分,与正交试验结果相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