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360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2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docx

固废复习资料整理2

第1章 概论

1、固体废物的法规定义

答: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体废物的特性有哪些。

答:

固体废物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四点:

时空性、无主性、分散性、危害性。

3、固体废物按来源、化学组成、形态、危险性、燃烧性各分为哪些种类。

答:

固体废物按来源可分为工业废物、矿业废物、城市垃圾、农村垃圾、农业废物、放射性废物;按化学组成可分为有机废物、无机废物;按形态可分为固态废物、泥状废物、液态废物;按危险性可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性固体废物;按燃烧性可分为:

可燃废物、不可燃废物。

4、固体废物资源化途径有哪些,列举5个。

答:

金属回收、生产建筑材料、生产农肥、回收能源、取代某种工业原料

5、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有哪些,列举5个。

答:

固体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和固化处理

6、固体废物处置方法主要有——和——两类,其中——有土地耕作、堆存法、土地填埋以及深井灌注,——有深海投弃和海上焚烧

答:

陆地处置和海洋处置

7、固体废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侵占土地;

(2)污染土壤;(3)污染水体;(4)污染空气;(5)影响环境卫生;(6)燃烧、爆炸

8、“三化”原则具体指什么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第2章 固体废物的产生及性质分析

1、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黄磷的产渣率

 

2、固体废物的物理性质主要有哪些,给出5个

物理组成,粒径、含水率、容积密度、硬度。

3、已知固体废物物理组成及各组分含水率,试求混合废物含水率

例:

已知废物由食品垃圾、纸张、塑料、灰土组成,分别占60%、10%、20%、10%,各组分含水率分别为85%、20%、3%、9%

含水率为:

W=60%x85%+10%x20%+20%x3%+10%x9%=54.5%

4、固体废物的化学性质主要有哪些,给出8种。

工业组成、闪火点与燃点、热值、灰熔点、灼烧损失量、元素组成、植物养分和pH值

5、固体废物工业组成用四组分表示包括哪些,用三组分表示包括哪些,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水分、挥发分、灰分和固定碳,工业组成也可用燃烧三组分(水分、可燃分、不可燃分)表示

可燃分/%=挥发分/%+固定碳/%不可燃分/%=灰分/%

6、固体废物的热值定义,热值测定方法有哪些,什么是高位热值,什么是低位热值,二者换算关系式如何表达。

指固体废物在燃烧反应中所能释放的热能。

测量法、理论计算法、元素组成计算法。

高位热值:

废物干燥样品(水分为零)的氧弹发热量

低位热值:

指从高位热值中扣除因蒸发废物水分散失的热量后所剩余的热量

二者换算公式:

低位热值/(kJ/kg)=高位热值/(kJ/kg)x(1-废物水分百分比)-废物水分百分比x标准状态水的汽化热/(kJ/kg)

7、危险废物定义,危险废物鉴定方法有哪几类?

指具有毒性、易燃性、易爆性、反应性、腐蚀性和感染性等危险特性的一类废物。

名录法,分析法

8、危险废物的鉴别分析方法有哪些?

1、急性毒性

固废浸出液→灌胃(小白鼠)→观察(中毒症状)→记录(48h内死亡率)(死亡率>50%)(二恶英)

2、易燃性

采用闭口闪点测定仪测定,如果闪点低于规定值,认为该废物具有可燃性(苯、氯仿)

3、腐蚀性

采用玻璃电极法测定固态、半固态废物浸出液的pH值或者高浓度液体的pH值,如果pH≦2,或≧12.5,则该废物具有腐蚀性(酸碱废液)

4、反应性

采用立式落锤仪的撞击感度测定法,采用差热分析仪的差热分析测定法

5、感染性

指带有微生物或者寄生虫,能导致人体或者动物产生疾病的固体废物(医疗废物)

6、浸出毒性

翻转法用于废物中无机污染物的浸出(重金属)

水平振荡法用于废物中有机污染物的浸出(有机农药)

 

第3章 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

1、固体废物收集方式按收集时间分为哪些。

按收集实现的功能分为哪些。

❑按收集时间分定点收集定时收集

❑按收集实现的功能分混合收集分类收集

2、定点收集定义,定点收集优缺点有哪些。

指的是将收集容器放置于固定地点,一天中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为居民服务.

优点:

便于居民投放

缺点:

Ø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设立收集点

Ø收集点便于车辆通过,以便收集到的垃圾能被及时清运

Ø要求具有一定的居住密度,否则会造成收集容器容积得不到充分利用

Ø要求收集容器有良好的密封隔离效果,以避免收集过程中带来污染

3、定时收集定义,定时收集优缺点有哪些。

1、定义不设置固定的垃圾收集点,直接用垃圾清运车以固定的时间和路线行驶于居民区中并收集路旁的居民垃圾

2、优点

Ø避免了收集容器给周边环境可能带来的污染

Ø减少了收集容器投资

3、缺点

Ø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居民需定时投垃圾,这就要求居民有较高环境意识

4、混合收集定义,混合收集优缺点有哪些。

1、定义是指将产生的各种固体废物混在一起收集,只起到将废物集中的作用

2、优点:

收集费用低,简便易行

3、缺点

Ø各种废物混杂在一起,降低了废物中有用物质的纯度和再利用价值

Ø增加了后续处理的技术难度、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不利于垃圾减量、循环利用和后续处理

5、分类收集定义,分类收集优缺点有哪些。

1、定义是指根据废物种类和组成分别进行收集的方式,既起到将废物集中的作用,又起到将可回收利用物分流的作用

2、优点

Ø可直接回收利用废物中的有用物质,实现废物源头减量化,减少后续处理处置的废物量

Ø可以提高废物中有用物质的纯度,简化后续处理工艺,降低废物处理成本

3、缺点

Ø分流效果取决于居民的参与程度,需要居民环境意识和奖惩措施的配合

 

6、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分为哪几种。

7、拖曳容器系统简便模式定义,固定容器系统定义,试通过收集系统分析,比较拖曳容器系统和固定容器系统,确定废物回收站距离商业区的最大距离,使得拖曳容器系统每周的收集费用不高于固定容器系统。

移动(拖曳)容器系统

1、搬运容器方式

指从收集点将装满废物的容器用牵引车拖曳到处置场倒空后再送回原收集点,然后,牵引车再开到第二个收集点重复操作

2、交换容器方式

指的是当开车去第一个收集点时,同时带去一只空容器,以替换装满废物的容器,待拖到处置场倒空后又将此空容器送到第二个收集点,重复至收集路线的最后一个容器被拖到处置场倒空为止,牵引车带着这只空容器回调度站

固定容器系统

是容器放在固定的收集点,收集车从调度站出来将各个收集点容器中的废物倒空后,车子开到处置场倒空废物,收集车开回调度站。

 

第4章 固体废物预处理

1、固体废物预处理定义

以机械处理为主涉及废物中某些组分的简易分离与浓集的废物处理方法

2、固体废物预处理技术主要有哪些压实、破碎、分选和脱水

3、固体废物的压实处理定义

指用机械方法增加固体废物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减少固体废物表观体积,提高运输与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

4、固体废物的破碎定义。

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为小块的过程称为破碎,使小块固体废物分裂成细粉的过程称为磨碎。

5、固体废物破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破碎方法有哪些?

主要目的:

1、使固体废物减容,便于运输、贮存和填埋,有利于加速土地还原利用

2、为固体废物的分选提供所要求的粒度,便于回收固体废物中有用成分

3、使固体废物颗粒均匀化,从而提高焚烧、堆肥和资源化等作业的稳定性和处理效率

4、防止粗大、锋利的固体废物损坏分选、焚烧和热解等设备

破碎方式:

1、干式破碎包括机械能破碎、非机械能破碎。

2、湿式破碎

3、半湿式破碎

机械破碎常用方式:

(a)压碎(b)劈碎(c)剪切(d)磨剥(e)冲击破碎

6、破碎设备有哪些?

颚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剪切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磨碎机

7、简述低温破碎原理,低温破碎的应用范围。

利用物料低温下变脆的性能对一些常温下难以破碎的废物进行破碎,也利用不同废物脆化温差在低温下进行选择性破碎,然后进行分选。

Ø塑料低温破碎

Ø从有色金属混合物、废轮胎、包覆电线中回收金属

Ø汽车轮胎的低温破碎

8、固体废物的分选技术定义,分选主要目的,分选主要方法有哪些?

定义:

通过一定的技术将固体废物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或者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粒度级别的过程。

目的:

将可回收利用的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处置工艺要求的废物组分分离出。

方法:

1、人工分选

最基本条件:

废物不能有过大的质量、过大的含水量和不能对人体有害

优点1识别能力强,可以区分用机械方法无法分开的废物

2可直接回收无需进一步加工即能回用的物品

3可消除能使后续处理系统发生事故的废物

2、机械分选—根据物质粒度、密度、磁性、光电性、摩擦性、弹性等

—筛选、重力分选、磁力分选、光电分选、摩擦及弹性分选、浮选

9、分选效率评价方法主要有哪些,如何表示。

回收率——单位时间内某一排料口中排出的某一组分量与进入分选机的此组分量之比。

Rx1=x1×100%/(x1+x2),Ry1=y1×100%/(y1+y2)

Rx1—第一排出口物料X的回收率

Ry1—第一排出口物料Y的回收率

10、简述筛分原理,筛分效率表示方法。

原理:

Ø利用筛子将物料中小于筛孔的细粒物料透过筛面,而大于筛孔的粗粒物料留在筛面上,完成粗、细粒物料分离的过程。

Ø分离过程可看作由物料分层和细粒透筛两个阶段组成,物料分层是完成分离的条件,分层结果是大颗粒在上,小颗粒在下;细粒透筛是分离目的,使小颗粒透过筛孔成为筛下物。

Ø粒度小于筛孔尺寸3/4的颗粒,容易通过粗粒形成的间隙到达筛面透过筛孔,称为“易筛粒”;粒度大于筛孔尺寸3/4的颗粒,很难通过粗粒形成的间隙,而且粒度越接近筛孔尺寸就越难透筛,这种颗粒称为“难筛粒”。

筛分效率:

回收率,是指实际得到的筛下产品中小于筛孔尺寸的细粒物料质量与入筛废物中所含小于筛孔尺寸的细粒物料质量之比E=(m1β/mα)×100%

E—筛分效率,%;m1—筛下产品质量;m—入筛废物质量;β—筛下产品中小于筛孔尺寸的细粒质量分数;α—入筛废物中所含小于筛孔尺寸的细粒质量分数

又m=m1+m2,mα=m1β+m2θ

m2—筛上产品质量;θ[’θitə]—筛上产品中小于筛孔尺寸的细粒质量分数

联立,得:

E=[β(α-θ)/α(β-θ)]×100%

11、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1、筛分物料的性质

固体废物的粒度:

粒度与筛孔尺寸差别大的“易筛粒”含量越多,筛分效率越高,而粒度接近筛孔尺寸的“难筛粒”越多,筛分效率则越低。

固体废物的形状:

同样大小的球形和多面体颗粒比片状或针状颗粒容易通过筛孔。

固体废物的含水率:

当废物含水率低于5%时,属于干法筛分,筛分效率较高,当含水率增加到5~8%

时,筛分效率大大降低,当含水率增加到10~14%以上时,出现了空隙水分,变为湿法筛分,筛分效率又将增高。

2、筛分设备性能

筛孔形状:

采用方形筛孔,筛面的有效面积较大,筛分效率较高,当筛分粒度较小且水分较高时,宜采用圆孔,以避免方形孔的四角附近发生颗粒黏结从而堵塞筛孔。

筛面类型:

筛面有棒条筛面、钢板冲孔筛面及钢丝编织筛网三种,其中棒条筛面有效面积小,筛分效率低,编织筛网有效面积大,筛分效率高,冲孔筛面介于两者之间。

筛面宽度:

过窄的筛面使废物层增厚而不利于细粒接近筛面,过宽的筛面则使废物筛分时间太短,一般宽长比1:

2.5~3。

筛面倾角:

倾角过小,筛上物不外排;倾角过大,废物排出速度过快,筛分时间短,筛分效率低。

3、筛分操作条件

连续均匀给料:

使废物沿整个筛面宽度铺成一薄层,可提高筛子的处理能力和筛分效率。

及时清理和维修筛面:

保证筛分效率。

筛分设备振动程度适中:

振动不足,物料不易分层,透筛困难;振动剧烈,物料来不及透筛,很快移动至筛面末端排出,筛分效率不高。

12、筛分设备有哪些?

1)固定筛:

筛面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筛条组成,可水平安装或倾斜安装,构造简单,不耗用动力,设备费用低和维修方便,用于拦截大尺寸物料。

2)滚筒筛:

筛面为带孔的圆柱形筒体,电机驱动筛筒绕轴缓慢旋转,筛筒的轴线倾斜3~5度安装,使废物在筒内沿轴线方向前进,不需要很大动力,不容易堵塞。

用于垃圾筛分。

3)惯性振动筛:

通过不平衡体的旋转产生离心惯性力,使筛箱产生振动。

适用于细粒废物的筛分,也用于潮湿及粘性废物的筛分。

4)共振筛:

是利用连杆上装有弹簧的曲柄连杆机构驱动,使筛子在共振状态下进行筛分,处理能力大、筛分效率高、耗电少。

13、简述重力分选原理,根据分选介质不同,重力分选分为哪些?

根据固体废物中不同物质颗粒间的密度差异,在运动介质中受到重力、介质动力和机械力的作用,使颗粒群产生松散分层和迁移分离,从而得到不同密度产品的分选过程。

根据分选介质的不同,重力分选分为:

重介质分选:

以重液和重悬浮液

跳汰分选:

分选介质为垂直脉冲介质

风力分选:

以空气为分选介质

和摇床分选:

斜面薄层水流分选

14、简述磁选原理,磁选设备有哪些?

磁选分为两种,一种为传统的磁选,其原理为:

磁选是利用固体废物中各种物质的磁性差异在不均匀磁场中进行分选的一种方法。

磁选过程是将固体废物输入磁选机后,磁性颗粒在不均匀磁场作用下被磁化,从而受磁场吸引力作用,使磁性颗粒吸在圆筒上,并随圆筒进入排料端排出;非磁性颗粒由于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很小,仍留在废物中而被排出。

另一种为磁流体分选法,其原理为:

磁流体分选是利用磁流体作为分选介质,在磁场或磁场和电场的联合作用下产生“加重”作用,按固体废物各组分的磁性和密度的差异或磁性、导电性和密度的差异,使不同组分分离。

当固体废物中各组分间的磁性差异小而密度或导电性差异较大时,采用磁流体可以有效地进行分离(磁流体是指能够在磁场或磁场和电场联合作用下磁化,呈现似加重现象,对颗粒产生磁浮力作用的稳定分散液)。

1)永磁滚筒—用在城市垃圾破碎设备或焚烧炉前。

2)湿式磁圆筒式磁选机—用于回收粒度小于0.6mm的强磁性颗粒,从含铁尘泥和氧化铁皮中回收铁。

15、简述电力分选原理,电力分选设备有哪些?

静电分选机分选原理:

废物直接与传导电极接触,导电性好的废物将获得和电极极性相同的电荷而被排斥,导电性差的废物或非导体与带电滚筒接触被极化,在靠近滚筒一端产生相反的束缚电荷被滚筒吸引,从而实现分离。

复合电场分选机原理:

废物由给料斗均匀地给入辊筒上,随着辊筒旋转,废物颗粒进入电晕电场区,由于空间带有电荷,使导体和非导体颗粒都获得负电荷(与电晕电极电性相同),导体颗粒一面荷电,一面又把电荷传给辊筒(接地电极),其放电速度快,因此,导体颗粒的剩余电荷少,而非导体颗粒则因放电速度慢,致使剩余电荷多。

导体颗粒进入静电场后不再继续获得负电荷,但仍继续放电,直至放完全部负电荷,并从辊筒上得到正电荷而被辊筒排斥,在电力、离心力和重力分力的综合作用下,其运动轨迹偏离辊筒,而在辊筒前方落下。

非导体颗粒由于有较多的剩余负电荷,将与辊筒相吸,被吸附在辊筒上,带到辊筒后方,被毛刷强制刷下;半导体颗粒的运动轨迹则介于导体与非导体之间,成为半导体产品落下,从而完成电选分离过程。

电力分选设备有:

辊筒式静电分选机,YD-4型高压电选机

16、污泥的性质指标有哪些?

1)物理性质:

含水率、密度、比阻、污泥水分结合能、水力特性

2)化学性质:

基本理化成分、植物养分、能量含量、毒害物质含量

3)生物性质:

生物含量、污泥可生化性

17、污泥浓缩定义,污泥浓缩方法主要有哪些,简述各种浓缩方法原理?

定义:

通过去除污泥颗粒间的自由水分,以达到减容的目的。

浓缩方法:

1)重力浓缩:

利用污泥中固体颗粒与水之间的密度差实现泥水分离。

2)气浮浓缩;依靠大量的微小气泡附着在污泥颗粒表面,从而使污泥颗粒密度降低而上浮,实现泥水分离。

3)离心浓缩:

利用污泥中的固体、液体存在的密度差,在离心力场中所受到的离心力不同而被分离。

18、污泥调理定义,污泥调理方法主要有哪些,简述各种调理方法原理。

定义:

就是采用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的方法,通过压缩絮体的体积、改变絮体的亲水性、代谢絮体中的胶体物质等途径,使絮体中的间隙和吸附水分减少,从而有利于污泥脱水。

调理方法:

1)化学调理:

是在污泥中加入适量的混凝剂、絮凝剂、助凝剂等调理剂,起到电性中和和吸附架桥作用,破坏污泥胶体颗粒的稳定,使分散的小颗粒聚集成大颗粒,从而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2)温差调理:

通过热能量的流动来改变污泥胶体颗粒稳定性,削弱污泥颗粒与水分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改善污泥脱水性。

3)生物絮凝调理:

采用微生物絮凝剂作为调理剂,使污泥颗粒絮凝,改善污泥脱水性能。

微生物絮凝剂包含有微生物细胞、微生物细胞提取物、微生物细胞的代谢产物。

19、简述污泥机械脱水原理,污泥机械脱水方法主要有哪些,简述各种机械脱水方法原理。

机械脱水原理:

以过滤介质两面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使污泥水分被强制通过过滤介质,形成滤液,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上,形成滤饼,从而达到脱水目的。

污泥脱水去除的主要是污泥颗粒间的毛细水和颗粒表面的吸附水。

主要方法:

1)真空过滤脱水:

利用抽真空方法造成过滤介质两侧压力差,从而造成脱水推动力进行脱水。

2)压滤脱水:

滤液在压力下,通过滤布、沿沟槽与孔道排出压滤机,从而使污泥脱水。

3)滚压脱水:

先将污泥进行化学调理后送入浓缩段,依靠重力作用浓缩脱水,使污泥失去流动性,以免压榨时被挤出滤布带,然后进入压榨段,滚压的方式有对置滚压和水平滚压两种。

4)离心脱水:

由于污泥颗粒和水之间存在密度差,它们在相同的离心力作用下产生的离心加速度不同,从而导致污泥颗粒与水之间的分离,实现脱水目的。

 

第5章 固体废物物化处理

1、酸浸、碱浸、盐浸特点及其选择的原则。

选择溶剂应考虑的原则:

对目的组分选择性好,浸出率高,速率快,成本低,容易制取,便于回收和循环使用,对设备腐蚀性小。

酸浸:

包括简单酸浸:

易被酸分解的简单金属氧化物、金属含氧盐、少数金属硫化物中的金属。

氧化酸浸:

在有氧化剂存在时,金属硫化物在酸液中被氧化分解而浸出。

还原酸浸:

用于浸出变价金属的高价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碱浸:

碳酸钠浸出-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可溶性钠盐的固废,可采用碳酸钠浸出回收金属。

氨浸-利用氨能与Cu、Ni、Co生成稳定络合物,而与其他金属不生成络合物或生成络合物不稳定的原理,从固废中浸出Cu、Ni、Co金属。

盐浸:

主要是水和盐

2、固化技术定义,稳定化技术定义。

将污染物通过化学转变,引入到某种稳定固体物质的晶格中。

通过物理过程将污染物掺入到惰性基材中。

稳定化:

将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变为低溶解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的物质的过程。

✓稳定化分为化学稳定化和物理稳定化,化学稳定化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有毒物质变成不溶性化合物,使之在稳定的晶格内不动。

物理稳定化是将污泥或半固体物质与一种疏松物料(如粉煤灰)混合生成一种粗颗粒,有土壤状坚实度的固体,用运输机械运至处置场处置

固定化:

在危险废物中添加固化剂,使其转变为不可流动固体或形成紧密固体的过程。

3、简述固化/稳定化技术主要应用范围。

Ø具有毒性或者强反应性的危险废物处理。

如液态或者泥态危险废物

Ø其他处理过程所产生的残渣。

如焚烧飞灰、放射性物质

Ø被有害污染物污染的土壤去污

4、固体废物固化方法有哪两类。

简述各方法的原理。

常用的固化处理方法有:

水泥固化、石灰固化、沥青固化、塑性材料固化、有机聚合物固化、自胶结固化、玻璃固化、陶瓷固化等。

水泥固化:

以水泥为固化剂将危险废物进行固化的一种处理方法。

适用于处理各种含重金属的污泥。

石灰固化:

以石灰为固化基材,以粉煤灰、水泥窖灰为添加剂,含有活性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的水泥窖灰和粉煤灰与石灰、水反应生成坚硬物质而将废物包容的方法。

5、固体废物稳定化方法有哪三类。

简述各方法的定义。

1)药剂稳定化:

是利用化学药剂通过化学反应使有毒有害物质转变为低溶解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物质的过程,稳定化技术主要有重金属的化学稳定化技术、有机污染物的氧化解毒技术

2)烧结稳定化:

垃圾焚烧后的灰渣通过高温烧结制造建筑材料,如制砖、制陶粒、水泥、铺路砖等

如:

焚烧灰制地砖工艺

3)熔融稳定化:

利用热在高温下把固态污染物(如污染土、城市垃圾、尾矿渣、放射性废料)熔化为玻璃状或玻璃—陶瓷状物质,借助玻璃体致密结晶结构,确保固化体的永久稳定。

6、固化/稳定化处理效果评价指标有哪些,如何表示

浸出速率

✓污染扩散主要途径是有毒有害物质溶解进入地表或者地下水环境中。

因此,固化体在浸泡时,其中危险物质的溶解性能,即浸出速率,是鉴别固化体性能的重要指标

✓浸出速率表示方法:

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其表示为标准比表面积的样品每日浸出污染物量

体积变化因数(又叫增容比)

✓固化/稳定化处理前后危险废物的体积比。

即CR=V1/V2

抗压强度

✓为了使固化体能够安全贮存,他们必须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如果出现破碎和散裂,会增加暴露的表面积和污染环境的可能性

✓装筒贮存或处置,抗压强度控制在0.1~0.5MPa

✓用作建筑材料,抗压强度应大于10MPa

 

第6章 固体废物生物处理

1、生物处理定义,主要生物处理技术有哪些。

生物处理就是以固体废物中的可降解有机物或其它组分为对象,利用生物对其作用,转化为稳定产物、能源和其他有用物质的一种处理技术。

Ø堆肥化、厌氧消化、废物养殖蚯蚓

2、堆肥化定义,堆肥化分为哪几种。

堆肥化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有控制地促进固体废物中可降解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生物化学过程。

Ø根据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可将堆肥化分为好氧堆肥化和厌氧堆肥化两种。

3、简述好氧堆肥化原理,如何用反应式表示,试计算固体废物好氧反应需氧量

好氧堆肥化是以好氧菌为主对废物中的有机物进行吸收、氧化、分解及转化,微生物把一部分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释放出能量,把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合成为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

CaHbOcNd+((ny+2s+r-c)/2)O2----nCwHxOyNz+sCO2+rH2O+(d-nz)NH3

r=0.5*[b-nx-3*(d-nz)]s=a-nw

例固体废物好氧反应需氧量的计算。

试计算氧化1000kg有机固体废物的需氧量,已知:

有机废物化学组成式为[C6H7O2(OH)3]5,反应后的残余物为400kg,残余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式为[C6H7O2(OH)3]2

解:

1、反应前后有机物的摩尔数:

反应前:

1000/(30*12+50*1+25*16)=1000/810=1.23Kmol

反应后:

400/(12*12+20*1+10*16)=400/324=1.23Kmol

2、反应前后有机物的摩尔数比:

n=1.23/1.23=1

3、确定a、b、c、d、w、x、y、z,并计算出r和s的值:

有机废物[C6H7O2(OH)3]5=C30H50O25:

a=30,b=50,c=25,d=0

残余物[C6H7O2(OH)3]2=C12H20O10:

w=12,x=20,y=10,z=0

r=0.5*[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