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461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8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9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9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9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9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9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9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9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9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9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9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9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9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9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9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9页
亲,该文档总共9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第1课近大远小

课型:

造型•表现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物体反射的光线透过人的瞳孔投射在视网膜上,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其实物体的尺寸并没有变化,人们只是在视觉上产生偏差,却能“真实”地表现画面的空间感。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

通过观察自然界与生活中常见景物的远近变化、分析和讲解现象产生的原理,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通过学习把有关透视的原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学生情况:

透视学是一门科学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五年级学生空间感知能力、理解力、观察力相对较弱,透视知识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对小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难懂的。

必须创设相应的情境引领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常见透视现象的感知以及切身体验来形成相应的感性经验,把握透视规律,理解透视现象形成的本质。

再通过直观演示表现方法,化难为易,将规律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去。

教学方式、手段:

1.充分利用多媒体方便、快捷、可反复的演示方式,创设利于学生主动发现的情境,引导学生逐渐深入的进行观察,主动分析并归纳出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2.巧妙运用自制教具帮助学生直观感知“近大远小”现象的形成,使抽象的原理直观具象,通俗易懂。

3.范画演示使抽象的概念得到了具体的运用,使“近大远小”的表现有法可循,直观呈现色彩速写过程,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给予学生技术支持。

教师准备:

课件,教具制作材料,水粉、油画棒、有色卡纸等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

铅笔、水粉色、炫彩棒或油画棒等画材,彩色便利贴纸片、有色卡纸或白色画纸,课前布置准备相应的风景照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初步掌握画出透视效果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对比观察的方法,运用透视规律,尝试用油画棒或水粉、水彩等材料表现身边的景物,画出纵深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观察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分析原理,运用透视原理,进行风景画的写生。

教学难点:

表现“近大远小”的画面时,对直立物体的认识及表现。

教学设计

一、照片观察,感知近大远小,点明课题(约4分钟)

1.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外出游玩吗?

你们去过哪些地方?

能展示一下吗?

(课前布置学生带外出游玩照片,选择有代表性的风景照片1-2张,用投影放大观察。

2.师:

请照片的主人给大家介绍一下照片中的风景。

(在分享交流中教师引导观察远近区别,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

)近处看到什么?

远处有什么景物?

你怎么看出是远处的?

同学们发现了吗,照片中的景物越远越怎样?

3.老师也带来一张照片,我们来看一下。

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你发现铁轨的变化了吗?

远处的铁轨本身是不是真的变窄变细了呢?

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它们越远就越小了呢?

你们想知道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近大远小”。

(板书课题)

二、直观体验近大远小,揭示原理

1.教具演示。

取一叠大小相同的绿色彩纸重叠,在重叠的纸面上剪出一棵树的形状,用毛衣针从中间穿过,等距排列开。

然后从侧面(横向)和正面(纵向)观察比较——侧面(如图①)看相同大小的树排列整齐;将树形正面微侧面向学生(如图②)再观察,产生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如不明显还可以将教具一端靠近学生的眼睛,以产生明显的透视效果。

师(梳理提问):

这些树大小一样肯定没错吧?

看来可以肯定树木的尺寸没有变化,可是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树却是近大远小的,这究竟是什么原理呢?

(生:

讨论为什么出现这一现象)

2.揭示原理。

师:

物体反射的光透过瞳孔投射在视网膜上,人的视觉有一定角度,靠得近的景物能够遮挡的视觉角度大,离得远的景物能够遮挡的角度就小,因此,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

其实物体本身的尺寸并没有发生变化,是我们的眼睛带给我们的错觉。

(板书:

错觉)

3.互动游戏。

(1)师:

为了让同学们更简单的理解,请大家伸出自己的手臂一前一后,睁开一只眼睛,用你的小手掌遮挡住观察的视线,看看手掌离眼睛的远近与观看的结果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你的手会不会真的一大一小?

其实是我们的“眼睛”欺骗了我们呢,其实很简单,靠眼睛越近,物体越大,离眼睛越远,物体越小。

(2)师:

下面考考你们,看下老师这里的两个小朋友,我们是从哪个角度看他们,才会看到这样的形象?

(俯视人物形象)

三、图片观察,验证透视规律,学习表现

1.跟我找。

师:

原来近大远小的现象是我们的眼睛带给我们的错觉,那么只要是我们视线里的事物就应该都存在这样的规律。

跟老师来找一找,这些图片中你找到这样的规律了吗?

在哪儿?

①大片向日葵。

学生很容易发现向日葵花盘的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师适当引导观察远处山坡上的树木与向日葵的大小比较,得出结论,近大远小适用于所有景物。

②林荫道。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路面、树木梳理出“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处的清晰,远处的模糊”等同原理的透视规律。

③学生在园林中写生的场景。

请学生找找画面中的“近大远小”。

(包括人物、墙壁、格窗、长廊、柱子等。

师:

像这样近大远小的现象同学们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明显的例子?

2.跟我学。

师:

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确定近大远小的现象无处不在,那么怎样能准确地表现出来呢?

先跟老师来看一看透视分析图。

带领学生观察示意图,简单了解消失点、视平线以及水平面和垂直面近大远小的规律示意线。

3.跟我画。

师:

有了这几个法宝概念,表现一个林荫道就容易多啦。

(正立面林荫道)

教师示范:

在四开淡绿色卡纸上用蓝色粉笔画出视平线,确定消失点,确定路面宽度透视示意线,确定道路两侧树木的透视示意线。

然后迅速的用水粉色(或者炫彩棒)铺出路面、草地天空的大色块。

师:

现在谁来帮我在道路两边种上树?

请学生上来用大笔调色确定道路两侧树木的位置,画出主干,充分体现垂直面透视示意线的作用,教师帮忙快速表现枝叶,完成风景速写。

师:

瞧!

一条幽静的林间小路就展现在眼前了,简单吗?

现在请同学们在你准备的小卡片纸(或厚的有色便利贴)上,用炫彩棒或彩色笔快速地把你看到的林荫道简单勾勒出来。

(时间要控制好,二至三分钟即可。

过程中提醒学生只要画出示意图就可以了。

师挑两三幅速度较快且表现准确、画面有明显的纵深感的小纸片放在投影下点评。

四、作品赏析,巩固透视规律,拓宽视野。

课件展示风景名胜摄影、中外名画、生活中的设计、同学的画四组图片。

第一组:

风景名胜摄影(天安门,长城,引导寻找近大远小现象,展示示意图。

第二组:

中外名画(中国画《大漠之舟》,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引导观察不同角度的近大远小的表现。

比如油画那幅可以设计提问:

这幅画里近大远小的透视线和林荫道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纤夫们在往画面的哪个方向走?

画家站在纤夫们的哪一边看到这样的情景?

第三组:

生活中的设计(建筑上的巧妙设计,课本中展示的两例墙画。

引领感受近大远小的巧妙利用,可以产生奇妙的效果,以实例展示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散思维)

第四组:

同学的画(《门前的路》《小巷深深》,从奇妙利用回到表现目标,明确今天的作画内容)

五、作业要求,表现近大远小,评价总结

1.提出作业要求。

(1)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画画你生活中的景物,画出纵深感;

(2)用你擅长的画法作画,提倡用色彩直接表现,可以选择水粉色或者炫彩棒、油画棒。

2.绘画题材参考。

师:

老师搜集了一些在生活常见的景象,可以给你们的画面作一些参考。

3.展示与评价。

将学生的作业布置成展,师生共同点评,侧重画面的纵深感、景物的正确透视。

对角度不单一、色彩表现大胆有层次,特别是在近大远小的基础上还表现出“近清远糊”的作品要善于发现并加以褒赞,给学生正确的色彩表现方向的指引。

六、课后拓展,巧做近大远小,玩玩看看

教具展示:

书本“小实验”之二的图例做成的陀螺,放到投影下捻转观察。

师:

看到了什么现象?

好玩吗?

这是书上的图形,另一个图形转起来更好玩。

老师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请同学们课后试着画一画,把它也做成陀螺玩一玩,看看它会给我们呈现什么奇妙的现象。

另外,今天我们学习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请同学们充分地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观察和写生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要养成随时写生的好习惯。

作业要求

本课设计有两次学生作业。

第一次作业:

在小纸片(便利贴)上用彩色笔迅速的画出《林荫道》的透视示意图。

第二次作业:

用色彩表现一幅风景画,体现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画出纵深感。

教学后记

 

第2课快乐动漫

课型:

造型•表现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动漫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美术语言,深受学生的喜爱。

学生了解漫画的主要成员:

独幅漫画、多格漫画和连载漫画,学习编画连环漫画。

学生情况:

学生熟悉动漫、喜爱动漫。

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美术表现能力也有所加强,这对编画连环漫画的创作很有帮助。

同时也有部分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教学方式、手段:

1.直观形象教学。

多给学生欣赏动漫作品,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更能体现美术学科视觉艺术的特点,学生是通过眼睛“看”来“感知”和“解读”动漫。

2.直观演示教学。

创作步骤的示范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点演示等。

在采用教师演示的教学方法时,必须做到范画、范作要精选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师演示的每一个过程、步骤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3.注重创新个性的教学。

鼓励学生创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

教师准备:

、动漫范图、画笔、素描纸等示范工具,提供各种动漫作品欣赏,给

学生提供多种动漫视觉参考。

学生准备:

作业纸、水彩笔或彩色铅笔、油画棒等工具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动漫漫画的主要形象,学习编画连环漫画的方法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编画一组有创意的连环漫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动漫的乐趣,能运用学到的动漫技法创作,

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动漫漫画的主要形象,学习编画连环漫画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学生能掌握编画连环漫画的方法,并进行有个性的创作。

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5分钟)

1.()小游戏——考考你:

这是什么画?

(一幅漫画、一幅素描写生画)

2.老师问:

两幅画有什么不同呢?

看看老师给大家变个什么?

学生读秒,教师写生画变漫画,学生看了个个乐翻天。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板书:

快乐动漫。

看老师现场一瞬间变出一个有趣的漫画,你想

怎么变就怎么变,想变成什么就变成什么,变美女,变帅哥,想要多可爱就有多可爱,

想要多帅就有多帅,随心所欲,是不是很有趣?

你想不想也能掌握这个本领呢?

(想)

今天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同走进动漫的快乐艺术世界。

学生一起看教师布置的动漫教室,有很多动漫玩具、动漫作品喷绘的动漫角色,

你最喜欢哪个动漫形象?

(生自主举手发言)还有很多同学自己带来了动漫形象,拿

出自己带来的动漫形象和大家分享吧(平面、立体都可以)。

二、模仿画动漫形象(10分钟)

1.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体验一下动漫的神奇呢?

(想)想不想拿起你的小画笔,画一个动漫形象呢?

(想)

2.()动漫形象欣赏:

唐老鸭、米老鼠、蜡笔小新、机器猫哆啦A梦……(先一个个出示,由学生猜,再汇聚到一个屏幕上。

3.欣赏完,跟老师学画一个动漫形象。

教师一步步示范动漫形象的画法,学生跟着一点点学习画,可以和老师画得一样,也可以画老师提供的形象,还可以画自己带的动漫形象。

难点提示:

动漫形象有其基本的表现方法,如夸张、变形,模仿学习时,要注意学习如何运用这些表现方法。

学生第一次作业:

学画一个简单的动漫形象。

学生第一次作业展评:

小游戏,猜猜我画的是谁?

被猜中的小画家将得到一颗星星的奖励。

三、动漫知识(10分钟)

1.看到这么多漂亮的动漫作品,高兴不高兴啊?

(高兴)

老师想知道同学们现在对动漫产生兴趣了吗?

做一个简单的调查,喜欢动漫的同学请举手(生自主举手)想继续了解研究动漫的同学请举手(生自主举手)。

很好,作为老师我很高兴,那么,你想了解研究动漫的什么呢?

(生自主举手发言)。

跟着老师一起去了解动漫知识吧。

2.动漫的知识。

(1)最早的动漫出现在1760年,日本浮世绘师葛饰北斋是第一个把“漫画”一词用在画作上的人。

(2)各国动漫的发展状况。

动漫的大事年表

1837年:

最早的漫画书在欧洲出版发行,作者是瑞士人,他在欧洲被誉为图片故事的创始人。

1840年:

波士顿约翰斯顿公司发行名为《克赖斯帕》的单页画报,这是美国最早的漫画作品。

1841年:

《笨拙》()画报在伦敦创刊。

1895年:

奥特考特创作的系列漫画《黄孩子》开始在普利策创办的《纽约世界》上发表。

这部漫画的成功不仅促进了美国漫画的发展,也为漫画的商业化运作提供了范式。

1906年:

日本第一份漫画刊物《东京小精灵》开创了日本现代漫画的先河。

而同年美国,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的雷克顿制作了《滑稽脸的幽默相》,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

1919年:

上海长城公司被称为中国动画片创始人的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四兄弟合力完成中国动画史上的开山之作《纸人搞乱记》。

1923年:

22岁的沃特·迪斯尼以3200美元注册成立了“迪斯尼兄弟动画制作公司”。

同年完成了《爱丽丝漫游仙境》。

迪斯尼王国正式起步。

1928年11月18日,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首映,大获成功。

1929年:

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开始创作不朽的名著《丁丁历险记》。

1932年2月17日,美国第一位世界英雄出现,而同年诞生的则开创了美国超级英雄戴面具的时尚。

1938年6月,公司的出版,也诞生了(超人)这个英雄形象。

1940年初,中国的万籁鸣兄弟完成中国的动画里程碑杰作《铁扇公主》。

一个日本青年看完这部动画片后投身动漫行业,他就是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

1946年:

手冢治虫的《新宝岛》面世,迈开了现代主流映像漫画的第一部。

手冢治虫对于全球的漫画界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开创的电影运镜式漫画分镜头,让漫画界产生了深远的变革。

1947年:

中国画家张乐平创作了不朽的形象——三毛。

1950年:

查尔斯·舒尔茨的《花生》开始于当年10月2日连载,史努比成为一代巨星。

1964年:

世界动漫史的一个高峰出现,它就是中国的《大闹天宫》,其制作的精美程度堪称当时的一绝,而其本身的中国式漫画风格成为了世界级的杰作。

1984年:

鸟山明惊世巨作《龙珠》开始连载,此风席卷全球,而鸟山明也成为80、90年代商业漫画的扛鼎巨匠。

1992年:

再生侠作为全球最强的独立制作漫画在当年诞生,同时中国开始出现新锐漫画作者,风格趋向于日本商业作品。

1994年:

好莱坞三巨头成立了梦工厂,《怪物史莱克》《鲨鱼黑帮》等巨作开始酝酿。

1999年:

韩国首个世界级卡通明星——流氓兔席卷全球。

它也是第一个通过因特网红起来的动漫巨星。

2002年:

宫崎骏以《千与千寻》获得“金熊奖”,主流电影开始接受动漫。

(3)动漫是艺术的奇葩,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4)独幅漫画、多格漫画、连载漫画都叫动漫,都是动漫漫画的主要成员。

(5)动漫基本方法有拟人、夸张、变形、幽默等。

3.()各国优秀动漫作品欣赏:

强调动漫的最大特点是夸张和变形。

(1)《漫画读物》,现代,蔡志忠,属于连载漫画。

(2)《漫画》,现代,莫迪洛(阿根廷),属于独幅漫画。

(3)《法国漫画》,现代,属于多格漫画。

4.()学生优秀动漫作品欣赏:

欣赏小朋友学习完动漫知识后的动漫作品。

(1)《寻主记》,学生作品(铅笔)。

(2)《三只老鼠,学生作品(铅笔、彩色水笔)。

(3)《独幅漫画》,学生作品(铅笔)。

引申出动漫的多种绘制方法,除了单色素描动漫法、彩色动漫绘制法,还有其他创新创作的方法,如剪贴添画法、剪纸动漫法、布堆动漫法、电脑动漫绘制法、谐音动漫法、颠倒动漫法、视错觉动漫法、现代构成动漫法等等。

(可略)

四、连环漫画设计(10分钟)

看了漫画家和同学们编画的动漫故事,有趣吗?

(有趣)想不想自己也编画一个动漫故事呢?

(想)

现在,开动脑筋,编一个动漫小故事讲给我们(或同位)听听吧,想象一下动漫主角的形象。

想象一下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一件怎样有趣的故事?

讲给大家听听。

(生讲述自己编的动漫小故事。

师:

你的动漫主角形象是怎样的呢?

简单地设计并画下来。

学生第二次作业:

简单的动漫主角形象草稿设计画。

学生第二次作业展评:

简单交流。

教师个别点评即可。

有了动漫主角形象,同学们继续把在他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画给我们看看吧。

用动漫的方式画给我们看。

构思一下:

你打算用独幅漫画?

多格漫画?

还是连载漫画来表现呢?

(你打算用单色素描动漫法、彩色动漫绘制法,还是其他创新创作的方法,如剪贴添画法、剪纸动漫法、布堆动漫法、电脑动漫绘制法、谐音动漫法、颠倒动漫法、视错觉动漫法、现代构成动漫法等来表现呢?

可略)说给我们听听,开拓一下大家的思路,来个思维碰撞吧,看谁想象的火花被激发的最多。

(生自主举手发言。

动漫故事绘制示范:

教师一步步样图示范,先想好自己要画什么,根据故事长短来确定绘制独幅漫画、多格漫画还是连载漫画。

画笔比划一下大小,再用铅笔快速画出动漫作品草稿,要最大限度利用纸。

学生跟着一点点学习,不要和老师的一样,看谁画的生动而有趣。

提示学生,除了画,还可以运用其他创新创作的方法制作。

画完或剪完贴在纸上并贴到黑板上展示。

学生第三次作业:

编画一个动漫故事。

要求1:

打底稿或不打底稿随手画出大自然中、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情景、物件、动物或人物的故事。

要求2:

用上自己设计的那个动漫主角形象和学习到的动漫方法,可独幅漫画,也可多格漫画或连载漫画。

学生第三次作业展评:

将动漫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

你特别喜欢谁的动漫作品?

为什么?

请指出哪些地方使用了动漫的技法。

五、走进生活——寻找动漫的元素(2分钟)

动漫不只是画出作品挂在墙上供人欣赏呢。

问学生:

你见过动漫可以变身做什么?

(生自主举手发言)

()寻找动漫元素

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人的生活来寻找动漫元素吧,看看各国人们是怎样用动漫来表现生活、美化生活的。

小到生活中的衣衫、鞋子、头饰等的设计应用,大到商店墙饰、现代雕塑、家具设计、商店布景、广告牌等等。

边看边说,强调动漫符号。

()视频:

一起到成都动漫展上看看吧,找一找动漫的元素。

(图片和视频二选一)

小游戏——思维拓展:

想想生活中还有哪里运用到动漫?

引导学生在现代生活的元素中寻找动漫元素。

八、总结拓展(1分钟)

你认为未来的动漫会怎样?

未来的人们会运用动漫做什么呢?

(生自主举手发言)师过渡:

那我们就从现在起好好学习动漫吧。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动漫的基本知识和手绘技法。

动漫一堂课是讲不完的,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电脑绘制动漫的技法。

作业要求

1.打底稿或不打底稿随手画出大自然中、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情景、物件、动物或人物的故事;

2.用上自己设计的那个动漫主角形象和学习到的动漫方法,可独幅漫画、也可多格漫画或连载漫画。

教学后记

 

第3课线条的魅力

课型:

造型•表现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线条是我们最基本的造型方法,也是学生绘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线条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他们用线条造型,用线条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发现线条除了可以勾勒物体的轮廓外形,还可以描绘物体的明暗质感,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情感。

不同的笔能画出不同形态的线,学生体会线的变化与工具材料的关系,用丰富有变化的线描绘形象,体验线的丰富表现力。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尝试过多种绘画工具,有感性的体验,学生对于线条并不陌生,在平时绘画中是常用的造型方法,画线对每一位学生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反而容易忽视不同工具所描绘的线条的特色和美感。

教学的方式和手段:

直观欣赏、对比法,讲解法,实践操作法,游戏法,多媒体演示法等等。

教师准备:

课件、炭笔、水彩笔、油画棒、皮纹画纸。

学生准备:

炭笔、水彩笔、油画棒、水墨画工具材料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体会不同工具所画出的线条特色和美感,用富有变化的线条描绘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尝试画出轻重、粗细、疏密、快慢、虚实等不同变化的线条描绘形象,体会线条的不同表现力、节奏感和丰富的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线条传达出的不同美感,感悟作者的性格、偏好及微妙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不同工具所画出的线条特色和美感,尝试画出轻重、粗细、疏密、快慢、虚实等不同变化的线条,表达出作者微妙的情感,体现性格和偏好。

教学难点:

学生用富有变化的线条描绘形象,体验线的丰富表现力。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

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用什么工具画画?

生:

(学生回答)

师:

今天老师用一样特殊的工具来画,你们能看出我画的是什么吗?

(老师出示绸带)老师就用这根带子作为画笔来画,你们边看边猜老师画的是什么?

(师舞动绸带画波浪、山脉、龙卷风、河流、漩涡等)哪位同学也想上来试试?

我们猜猜他画的是什么?

(请学生上台表演)这些舞动的线条是不是很神奇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会一下这神奇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

(揭题)

二、欣赏大自然中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

师:

说到丰富、美丽的线条,在我们生活中、在自然界就有许多,一起来欣赏。

(课件)

1.这是城市中的高楼大厦,直直的线条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出直直的线条向上伸展,有一种挺拔坚韧向上的感觉)。

2.坚硬的山石上居然有这么美丽的线条,由于形态不同带给我们的感觉还不一样,谁来说说?

生: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感受画面,左边的线条粗粗细细,温柔舒展,右边的却曲曲折折,有粗糙、坚锐的感觉)。

3.这是树木年轮和漩涡的线条,它们都是一圈一圈,从中心扩散出去,但却给了我们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生:

学生回答(感受年轮是凝固的线条,漩涡的线条给人旋转的动感)。

4.这是城市立交桥的夜景图,这些流畅弯曲的线条让你想到什么?

生:

学生回答(弯曲流畅的线条充满了活力,让我们感到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师:

同学们,除了刚才我们欣赏到的,你们还发现生活中有哪些漂亮的线条,谁来说一说?

生:

学生回答(柳树的枝条、水的波纹、流线型汽车、雨丝、斑马、海螺花纹等)。

师:

通过欣赏交流我们一起来总结下线条有哪些形态特征?

(课件)

生: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线条有粗细、长短、疏密、曲直的不同形态)。

师:

这些长短、粗细、曲直不同的线条都是线条的魅力。

(长短、粗细、疏密、曲直)老师边说边板书。

三、学生第一次作业

1.师:

同学们,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根据我们总结的知识,你能用手上的笔简单地画一画刚才我们见到的不同线条吗?

随便用绘画工具画,线条的变化越多越好,(每个学生的工具不一样)2分钟时间。

2.作业反馈。

师:

刚才同学们使用不同工具来描绘线条,这些线条给人的感觉是否一样,来欣赏下。

(老师把学生用不同工具勾画的线条在投影仪上展示,请学生说感受,主要重点分析不同工具画的线条特点,发现不同工具画出的线条可以带给人不同的美感)

(炭笔:

松软层次丰富,有轻重、深浅、粗细变化。

水彩笔:

颜色纯净,粗细、深浅变化不明显,线条边缘光洁。

铅笔:

层次清楚、刻画细腻、质感逼真。

四、教师范画

师:

同学们,其实咱们画中国画的毛笔如果画在宣纸上那线条变化可丰富了,看老师的笔先蘸上水,笔尖上蘸一点墨画出的线条会有怎样的变化?

如果老师运笔的速度变一下,执笔的方式不一样看看线条还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生:

老师示范,学生回答(引导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