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650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docx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

篇一:

胺碘酮的使用说明

胺碘酮的使用说明

一:

正确掌握不同剂型胺碘酮的适应证

两种剂型,不同作用机制:

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种多离子通道阻滞剂,因此,同时具有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

胺碘酮静脉早期应用和长期口服应用效果有所不同。

静脉用胺碘酮,更多表现为Ⅲ类药物之外的作用,即钠通道阻滞、β受体阻滞及钙通道阻滞作用;

而口服胺碘酮或长时间静脉应用胺碘酮后,则表现为Ⅲ类药物的作用,即钾通道阻滞作用。

通过抑制这些离子通道带来的电生理效应包括抑制窦房结、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房室旁路传导及延缓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由此带来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

胺碘酮静脉注射液的适应证:

室颤和无脉搏室速电击除颤失败后,静脉用胺碘酮可用于改善电击除颤的效果;不伴有QT间期延长的宽QRS心动过速(包括单形性室速和多形性室速);可用于房颤患者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及其他心律失常。

静脉用胺碘酮适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伴缺血性心脏病及心功能不全的心律失常。

在房颤治疗中,房颤指南对静脉用胺碘酮做了明确定位及建议:

对于合并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优先考虑静脉用胺碘酮进行复律;对于伴中等结构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伊布利特和维纳卡兰,如果无效,可以考虑静脉用胺碘酮;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复律时有更多的药物可供选择,比如Ⅰc类的药物:

普罗帕酮、伊布利特、维纳卡兰,如果无效,同样可以考虑静脉用胺碘酮。

胺碘酮口服片剂的适应症:

可用于房颤复律及维持窦性心律;不能作为室率控制的首选,因为,在长期治疗中,还有更多更理想的药物可达到室率控制的目的。

对于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选择:

心衰患者首选口服胺碘酮长期维持窦性心律;对于伴器质性心脏病或者无结构病变的患者,应该选择更安全的药物,如决奈达隆、索他洛尔等;对于伴器质性心脏病的室

性心律失常患者,其心律失常或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还不足以置入ICD,为了控制心律失常,可以考虑使用口服胺碘酮;恶性心律失常的二级预防优选ICD,无法使用ICD的患者,考虑口服胺碘酮;对于植入了ICD、应用了β受体阻滞剂,但心律失常仍反复发作的患者,由于ICD对心律失常没有预防作用,为了减少ICD的放电,考虑使用口服胺碘酮。

二:

规范胺碘酮的用法用量,确保临床疗效

累积剂量是保证临床疗效的关键:

对于房颤的择期复律与预防,中国胺碘酮临床应用指南强调了胺碘酮10g的负荷量(包括静脉及口服),急性期转律或控制室率静脉胺碘酮剂量应1.2-1.8g/d。

欧洲房颤指南推荐:

按照5mg/Kg静脉注射,1h后,按50mg/h滴注;

对于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中国指南推荐,10min内静脉注射150mg,如必要重复上述操作,然后按照1mg/min滴注6小时,减量为0.5mg/min;

国外指南推荐,20-60min内静脉注射300mg,之后24h内滴注900mg。

无论是哪种方法,胺碘酮的应用关键是要累积到一定剂量才能发挥药效,累积剂量是指口服维持量之前的总量,包含了静脉推注的负荷量,静脉维持量,口服的负荷量。

可以通过表格记录胺碘酮静脉用量、口服用量及体内累积量。

负荷的方法及剂量:

单纯静脉负荷法适用于短期使用和无法口服的情况;静脉加口服负荷法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和反复发作的心律失常;单纯口服负荷方法适用于病情并不紧急和预防的情况。

负荷剂量分为小负荷量(>10g)、中负荷量(10-20g)、大负荷量(<20g)。

负荷速度分为快速负荷和缓慢负荷。

快速负荷用于急性期,单纯静脉负荷,建议每天不超过2.2g;静脉加口服负荷,一般建议静脉注射1200-2200mg,口服600mg,然后根据病情递减,大约在一周之内能够完成负荷;如果病情并不紧急,但想快速起效,可以选择大剂量口服的方法,每天800-1200mg,然后减为600mg,大约10天能够完成负荷。

缓慢负荷主要用于非急性期的长期用药,通常的做法是每天600mg,服用7-10天,然后每天400mg,服用7-10天,大约

20天完成负荷。

口服维持剂量因病而异,因人而异:

房颤患者普遍用低剂量进行维持,因为房颤并非致命性疾病,需要更多关注安全性;而恶性心律失常推荐使用能够控制发作的最低剂量,一般不超过400mg;总体来说,恶性心律失常的维持剂量比房颤的维持剂量高。

用药早期及减少维持量过程中的心律失常复发,绝大多数是因为胺碘酮的再负荷,胺碘酮累积剂量不够。

所以,如果临床上确定心律失常早期复发与剂量相关,可以进行再负荷治疗。

三:

正确处理不良反应,加强随访和监测

静脉用胺碘酮导致的急性期不良反应和长期口服胺碘酮导致的慢性期不良反应存在很大差别。

急性期不良反应包括:

肝损害、静脉炎及低血压和缓慢性心律失常;慢性期不良反应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占第一位,其次是肝损害及一些不常见的肺毒性反应。

但总体来说,胺碘酮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较少,促心律失常作用最低。

2011年AHA发布声明强调,胺碘酮引起的QT间期延长很少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

一是因为胺碘酮使各层心肌细胞复极均一一致的延长,不具备引起折返性心律失常的必要基础;

二是因为胺碘酮抑制了易引起心律失常的晚钠电流,晚钠电流在病态心肌细胞中异常增强。

胺碘酮与甲状腺功能:

长期口服胺碘酮的不良反应中,容易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

胺碘酮使用的最初三个月内,由于胺碘酮的碘含量较高,当胺碘酮进入体内后,促甲状腺激素(TSH)会有一定程度升高,这是生理反应。

所以,在3个月之内,一般不推荐常规监测甲状腺功能,但在服药前需要对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查,服药三个月后,再次进行检查。

正常情况下,三个月后TSH会恢复正常,三个月后检查甲状腺功能有助于判断胺碘酮对甲状腺是否存在影响。

如果只是TSH的改变,更多的是实验室水平的异常,对临床影响较小。

胺碘酮抑制T4向T3的转化,仅有T4的部分升高,T3水平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产生临床影响。

甲状腺功能异常可以表现为甲亢或甲减,如果发生甲亢,需要停药,因为甲亢会诱发新的心血

管事件和心律失常;如果发生甲减,需要根据病情判断患者是否要承担风险继续服药。

恶性心律失常且没有植入ICD的患者,考虑合并替代疗法纠正甲状腺功能异常。

胺碘酮片剂与肺毒性:

肺毒性患者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肺部听诊会有特异性爆裂音,CO弥散度可用于肺功能的监测,CO弥散功能降低15%提示肺间质病变,值得注意的是,胺碘酮造成的肺间质改变与其他病因的肺间质病变在影像学及客观检查方面无特异性,临床诊断难以区分,尤其是一些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本身就存在肺间质的改变,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长期用药随访建议:

对于长期用药的随访,除了关注患者心律失常控制情况外,还要关注安全性,应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肝功能、电解质情况,甚至要监测肺功能,因为CO弥散度降低对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长期用药过程中,还有一些非常规实验室检测,如,是否植入ICD;植入ICD的患者,药物是否会影响其起搏阈值;是否存在促心律失常的因素(患者能否很好地进食,有无腹泻,电解质情况),尽管胺碘酮促心律失常作用微弱,但在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下,尤其是低钾的情况下,会出现不良反应。

篇二: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说明书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2ml:

0.15g说明书

【功效主治】

适用于利多卡因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急诊控制房颤、房扑的心室率。

【药理作用】

本品属III类抗心律失常药。

主要电生理效应是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

同时具有轻度非竞争性的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和轻度I及IV类抗心律失常药性质。

减低窦房结自律性。

对静息膜电位及动作电位高度无影响。

对房室旁路前向传导的抑制大于逆向。

由于复极过度延长,口服后心电图有QT间期延长及T波改变,可以减慢心率15~20%,使PR和Q-T间期延长10%左右。

对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

可影响甲状腺素代谢。

本品特点为半衰期长,故服药次数少,治疗指数大,抗心律失常谱广。

【药物相互作用】

1增加华法林的抗凝作用,该作用可自加用本品后4~6天,持续至停药后数周或数月。

合用时应密切监测凝血酶原时间,调整抗凝药的剂量。

2增强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对心脏的作用。

本品可增高血浆中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氟卡尼及苯妥英的浓度。

与Ia类药合用可加重Q-T间期延长,极少数可致扭转型室速,故应特别小心。

从加用本品起,原抗心律失常药应减少30%~50%剂量,并逐渐停药,如必须合用则通常推荐剂量减少一半。

3与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合用可加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及房室传导阻滞。

如果发生则本品或前两类药应减量。

4增加血清地高辛浓度,亦可能增高其他洋地黄制剂的浓度达中毒水平,当开始用本品时洋地黄类药应停药或减少50%,如合用应仔细监测其血清中药浓度。

本品有加强洋地黄类药对窦房结及房室结的抑制作用。

5与排钾利尿药合用,可增加低血钾所致的心律失常。

6增加日光敏感性药物作用。

7可抑制甲状腺摄取[123I]、[133I]及[99mTc]。

【不良反应】

1心血管:

较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对心血管的不良反应要少。

①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阿托品不能对抗此反应;②房室传导阻滞;③偶有Q-T间期延长伴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主要见于低血钾和并用其它延长QT的药物时;④以上不良反应主要见于

长期大剂量和伴有低血钾时,以上情况均应停药,可用升压药、异丙肾上腺素、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或起搏器治疗;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发展成室颤时可用直流电转复。

由于本品半衰期长,故治疗不良反应需持续5~10天。

2甲状腺:

①甲状腺机能亢进,可发生在用药期间或停药后,除突眼征以外可出现典型的甲亢征象,也可出现新的心律失常,化验T3、T4均增高,TSH下降。

发病率约2%,停药数周至数月可完全消失,少数需用抗甲状腺药、普萘洛尔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②甲状腺机能低下,发生率1%~4%,老年人较多见,可出现典型的甲状腺机能低下征象,化验TSH增高,停药后数月可消退,但粘液性水肿可遗留不消,必要时可用甲状腺素治疗。

3胃肠道:

便秘,少数人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负荷量时明显。

4眼部:

服药3个月以上者在角膜中基底层下1/3有黄棕色色素沉着,与疗程及剂量有关,儿童发生较少。

这种沉着物偶可影响视力,但无永久性损害。

少数人可有光晕,极少因眼部副作用停药。

5神经系统:

不多见,与剂量及疗程有关,可出现震颤、共济失调、近端肌无力、锥体外体征,服药1年以上者可有周围神经病,经减药或停药后渐消退。

6皮肤:

光敏感与疗程及剂量有关,皮肤石板蓝样色素沉着,停药后经较长时间(1~2年)才渐退。

其他过敏性皮疹,停药后消退较快。

7肝脏:

肝炎或脂肪浸润,氨基转移酶增高,与疗程及剂量有关。

8肺脏:

肺部不良反应多发生在长期大量服药者(一日0.8~1.2g)。

主要产生过敏性肺炎,肺间质或肺泡纤维性肺炎,肺泡及间质有泡沫样巨噬细胞及2型肺细胞增生,并有纤维化,小支气管腔闭塞。

临床表现有气短、干咳及胸痛等,限制性肺功能改变,血沉增快及血液白细胞增高,严重者可致死。

需停药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9其他:

偶可发生低血钙及血清肌酐升高。

本品属III类抗心律失常药。

主要电生理效应是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

同时具有轻度非竞争性的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和轻度I及IV类抗心律失常药性质。

减低窦房结自律性。

对静息膜电位及动作电位高度无影响。

对房室旁路前向传导的抑制大于逆向。

由于复极过度延长,口服后心电图有QT间期延长及T波改变,可以减慢心率15~20%,使PR和Q-T间期延长10%左右。

对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

可影响甲状腺素代谢。

本品特点为半衰期长,故服药次数少,治疗指数大,抗心律失常谱广。

【禁忌症】

1严重窦房结功能异常者禁用。

2II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

3心动过缓引起晕厥者禁用。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

负荷量按体重3mg/kg,然后以1~1.5mg/min维持,6小时后减至0.5~1mg/min,一日总量1200mg。

以后逐渐减量,静脉滴注胺碘酮最好不超过3~4天。

【贮藏方法】遮光、密封保存。

【注意事项】

1过敏反应,对碘过敏者对本品可能过敏。

2对诊断的干扰:

①心电图变化:

例如P-R及Q-T间期延长,服药后多数患者有T波减低伴增宽及双向,出现u波,此并非停药指征;②极少数有AST、ALT及碱性磷酸酶增高;③甲状腺功能变化,本品抑制周围T4转化为T3,导致T4及rT3增高和血清T3轻度下降,甲状腺功能检查通常不正常,但临床并无甲状腺功能障碍。

甲状腺功能检查不正常可持续至停药后数周或数月。

3下列情况应慎用:

①窦性心动过缓;②Q-T延长综合征;③低血压;④肝功能不全;⑤肺功能不全;⑥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4多数不良反应剂量有关,故需长期服药者尽可能用最小有效维持量,并应定期随诊,用药期间应注意随访检查:

①血压;②心电图,口服时应特别注意Q-T间期;③肝功能;④甲状腺功能,包括T3、T4及促甲状腺激素,每3~6个月1次;⑤肺功能、肺部X射线片,每6~12个月1次;⑥眼科检查。

5本品口服作用的发生及消除均缓慢,临床应用根据病情而异。

对危及生(转载于:

wWboThwiN.cOM博威范文网:

盐酸胺碘酮说明书)命的心律失常宜用短期较大负荷量,必要时静脉负荷。

而对于非致命性心律失常,应用小量缓慢负荷。

6本品半衰期长,故停药后换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时应注意相互作用。

篇三:

可达龙(胺碘酮注射液)说明书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适应证】当不宜口服给药时应用本品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下列情况:

房性心律失常伴快速室性心律;W-P-W综合征的心动过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用法用量】

由于药学原因,500ml中少于2安瓿注射液的浓度不宜使用。

仅用等渗葡萄糖溶液配制。

不要向输液中加入任何其他制剂。

胺碘酮应尽量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药。

可达龙个体差异较大,需要给予负荷剂量来抑制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同时进行精确的剂量调整。

通常初始剂量为24小时内给予1000mg可达龙,可以按照下表的用法给药。

可达龙注射液推荐剂量

(可达龙注射液浓度超过2mg/ml,需通过中央静脉导管给药),需持续滴注。

当发生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可以追加可达龙注射液150mg,溶于100ml的葡萄糖溶液给药。

需10min给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维持滴注的速度可以增加以有效抑制心律失常。

第一个24h的剂量可以根据病人个体化给药。

然而,在临床对照研究中,每日平均剂量在2100mg以上,与增加低血压的危险性相关。

初始滴注速度需不超过30mg/min。

基于可达龙注射液临床研究经验,无论病人的年龄,肾功能,左室功能如何,维持滴注达0.5mg/min能谨慎地持续2至3周。

病人接受可达龙注射液超过3周的经验有限。

可达龙注射液应尽可能通过中央静脉导管滴注。

可达龙注射液于5%葡萄糖溶液中,浓度超过3mg/ml时,会增加外周静脉炎的发生,如果浓度在2.5mg/ml以下,出现上述情况较少。

所以如需静脉滴注超过1小时的,可达龙注射液浓度不应超过2mg/ml,除非使用中央静脉导管。

在应用PVC材料或器材时,胺碘酮溶液可使酞酸二乙酯(DEHP)释放到溶液中,为了减少病人接触DEHP,建议应用不含DEHP的PVC或玻璃器具,于应用前临时配制和稀释可达龙的输注溶液。

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根据胺碘酮的给药途径和考虑到该适应症的应用状况,如果能够立刻获得,则推荐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否则,使用最大的外周静脉并以最高的流速通过外周静脉途径给药。

初始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300mg(或5mg/kg),稀释于20ml的5%葡萄糖溶液中并快速注射。

如果室颤持续存在,需考虑静脉途径追加150mg(或2.5mg/kg)。

注射器内不得添加其他任何药品。

【不良反应】

根据器官系统和发生率对不良反应进行如下分类:

心脏不良反应

常见:

心动过缓

非常罕见:

有明显的心动过缓以及更罕见的窦性停搏病例报道,尤其是老年患者。

心律失常发作或恶化,有时伴随心脏骤停。

内分泌异常未知:

甲状腺功能亢进

胃肠道不良反应非常罕见:

恶心

注射部位反应

常见:

可能的炎症反应,例如通过直接外周静脉途径给药时出现的浅表静脉炎、注射部位反应,例如疼痛、红斑、水肿、坏死、渗出、浸润、炎症、硬化、静脉炎、血栓静脉炎、感染、色素沉淀以及蜂窝组织炎。

肝脏不良反应

有肝损伤病例报道;这些病例通过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诊断。

有以下不良反应报道:

非常罕见:

通常为中度和单独的转氨酶水平升高(正常水平的1.5至3倍),减量后恢复;或甚至自发性下降;

急性肝损伤,伴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和/或黄疸,有时候出现致死性结局,需要终止治疗。

延长治疗期间出现慢性肝损伤(口服途径给药)。

其组织学特征对应于假性酒精性肝炎。

由于临床和生物学表现的离散性质(不恒定的肝肿大,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至正常值的1.5至5倍),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治疗持续6个月之后出现的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即使为中度,也应该考虑诊断慢性肝损。

终止治疗后临床和生物学异常通常可消退。

有数个不可逆病例的报道。

免疫系统不良反应:

非常罕见:

过敏性休克

发生率未知:

血管神经性水肿(Quincke’s水肿)

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异常未知:

背痛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非常罕见:

良性颅内高压(假性脑瘤)、头痛

肺部不良反应

非常罕见:

有时候在术后(可能与高剂量氧发生相互作用有关)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通常伴随间质性肺病,偶有致死性病例。

必须考虑停用胺碘酮,并且必须研究皮质醇激素的治疗价值。

重度呼吸衰竭时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和/或呼吸暂停,尤其对于哮喘患者。

皮肤不良反应

非常罕见:

出汗。

发生率未知:

荨麻疹。

血管不良反应

常见:

通常为中度的和一过性的血压下降。

报告了重度低血压或循环衰竭的病例,尤其是过量用药或过度快速给药后。

非常罕见:

热潮红

【禁忌】本品在如下情况下禁用:

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房传导阻滞,病人未安置人工起搏器;

窦房结疾病,病人未安置人工起搏器(有窦性停搏的危险);

高度房室传导障碍,病人未安置人工起搏器;

双或三分支传导阻滞,除非安装人工起搏器;

甲状腺功能异常;

已知对碘、胺碘酮或其中的辅料过敏;

妊娠;

循环衰竭

严重低血压

静脉推注禁用于低血压、严重呼吸衰竭、心肌病或心力衰竭(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3岁以下儿童(因含有苯甲醇)

本品含苯甲醇,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哺乳期;

与某些可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的药物合用:

-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双氢奎尼丁、丙吡胺)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索他洛尔、多非利特、伊步利特)

-其他药物:

苄普地尔,西沙必利,二苯马尼,静注红霉素,咪唑斯汀,莫西沙星,静注螺旋霉素,静注长春胺(见药物相互作用)

-舒托必利

-精神抑制剂:

喷他咪(注射用药时)

这些禁忌症不适用于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注意事项】

必须预防低血钾的发生(并纠正低血钾);应当对QT间期进行监测,如果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不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给予心室起搏,可静脉给予镁剂)。

由于存在血流动力学风险(重度低血压、循环衰竭),通常不推荐静脉注射;任何时候需尽可能静脉滴注。

静脉注射禁用于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等紧急情况下,且应在持续监护(心电图、血压)下使用,推荐在重症监护室中应用。

剂量约为5mg/公斤体重。

除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外,胺碘酮的注射时间应至少超过3分钟。

首次注射后的15分钟内不可重复进行静脉注射,即使随后剂量仅为1安瓿(可能造成不可逆衰竭)。

同一注射器中不可混入其他制剂。

不可在同一注射容器中加入其他药品。

如胺碘酮需持续给药,应通过静脉滴注方式(见用法用量)。

为避免注射部位的反应,胺碘酮应尽可能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药。

应监测低血压、重度呼吸衰竭、失代偿性或重度心力衰竭的发生。

麻醉(见药物相互作用):

手术前,应告知麻醉师患者在在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

胺碘酮相关注意事项

心脏不良反应(见不良反应):

已有报道出现新发心律失常或加重已治疗的心律失常,且有时致命。

药物无效可能表现为加重的心脏病情,与致心律失常作用之间的区分很重要,但又非常

困难。

胺碘酮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报道较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更为罕见,且通常发生在药物相互作用和/或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下(见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肺部不良反应(见不良反应):

呼吸困难或干咳的发生可能与肺部毒性相关,如间质性肺炎。

静脉给予胺碘酮时,有非常罕见的间质性肺炎病例的报道。

对于进行性呼吸困难无论单独或伴随一般情况恶化(疲劳、体重减轻、发烧)的患者,当诊断可疑时,应进行胸部X-线检查。

由于间质性肺病一般在停用胺碘酮的早期是可逆的(临床症状通常在3至4周内缓解,随后放射学及肺部功能在几个月内缓慢改善),因此对于胺碘酮治疗应进行再评价,且应考虑激素治疗。

有极个别病例在手术后立即出现严重呼吸并发症(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且有时致命。

可能与高浓度氧的相互作用相关(见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肝脏不良反应(见不良反应):

建议在治疗开始时密切监测肝功能(转氨酶),并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

开始静脉给予胺碘酮的第一个24小时内可能出现急性肝损害(包括重度肝细胞衰竭或肝衰竭,有时为致死性)及慢性肝损害。

因此,当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的3倍时,应减少胺碘酮的剂量或停止给药。

药物相互作用(见药物相互作用)

不建议胺碘酮与下列药物合用:

β阻滞剂,减缓心率的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可能导致低钾血症的刺激性通便剂。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

动物研究未提供证据表明本品有致畸作用,可预计对人体无致畸作用。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对人体有致畸作用的药物都曾被证明在严格进行的两种动物研究中有致畸作用。

鉴于胺碘酮对胎儿甲状腺的影响,在怀孕期间禁止使用,除非确定其利大于弊。

哺乳:

胺碘酮及其代谢产物,还有碘,在母乳中的浓度高于在血液中的浓度,因为有导致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危险,故本品禁用于哺乳母亲。

【儿童用药】

盐酸胺碘酮在儿童患者中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尚未建立,因此不推荐儿童用药。

注射用胺碘酮含有苯甲醇,有新生儿(出生不满一个月的婴儿)在静脉给药后喘息综合征致命的报道,症状包括呼吸急喘,低血压,心律不齐和心血管衰竭。

【老年用药】本品可使老年病人心率明显减慢,应在心电监护下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容易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

许多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其它药物可以导致这类严重的心律失常。

低钾血症是易感因素,心动过缓或先天性或获得性QT间期延长同样如此。

尤其容易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为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以及特定的神经镇静药物。

禁止联用药物

·容易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的药物:

-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双氢奎尼丁,丙吡胺),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多非利特,伊布利特,索他洛尔),

-其它药物如,苄普地尔,西沙必利,二苯马尼,静注红霉素,咪唑斯汀,

静注长春胺,莫西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