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759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docx

油茶项目实施方案

宁乡县现代油茶丰产示范项目建设

实施方案

第一章油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1.1项目的由来及提出情况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栽培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栽培面积达5400多万亩,年产茶籽70万吨。

她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

茶油的品质能与国际著名的橄榄油媲美,享有“东方橄榄油”的美称。

国际粮农组织将其列入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

当前,我国食用油46%依赖进口,这对我国的食用油安全战略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这种威胁,确保我国粮油安全,在不占粮食生产用地的前提下,国家鼓励和大力支持发展油茶产业。

国家林业局多次组织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并出台了油茶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此同时,国家将油茶产业发展作为重点项目列入到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

湖南省人民政府、长沙市人民政府、宁乡县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意见》,为油茶产业发展给予了政策保障和资金扶助。

借国家重点发展油茶产业的东风,我县迅速掀起了油茶产业发展的热潮。

一是农村居民投资投山入股,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共同开发油茶产业;二是各企业、公司利用单位资金租赁承包山地合作开发油茶产业;三是率先致富林农或城镇居民独资开发油茶产业;四是部分宁乡籍的革命老前辈回乡投资,鼓励、扶持宁乡油茶产业开发。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油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身。

只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注重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就很容易形成一个大的产业,成为社会增效、林农增收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油茶还具有四大产业效益。

1.2.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油料安全

目前我国的食用油46%依赖进口,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大国,这对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食用油安全战略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应对食用油安全战略的威胁,保障国家油料安全,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油茶产业。

油茶产业的发展将对维护我国油料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2.2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油茶是多年生木本植物。

“寿经三四百年尚如新植”,一次种植长年受益,是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据专家测算,与油料农作物相比,每亩油茶的价值约为4.2亩油菜或1.34亩花生的产值,与杉木相比,每亩优质油茶进入盛产期后的年收入比杉树高出一倍。

新造优质丰产油茶林,三年后挂果投产,五年后小丰收,八年后进入盛果期。

亩产茶油可达80公斤左右,产值5000元左右,是活跃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2.3有利于构建现代生态文明

油茶是常绿阔叶树种,适用性强,树冠优美,茶花洁白灿烂,是绿化、美化、香化的优良树种之一,既是“摇钱树”,又是观赏树,还是很好的蜜源林和防火林,大量发展油茶产业,能很好的改善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1.2.4是一种长效环保的新兴产业

油茶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在种植进程中,种植、培育、经营管理、精品加工,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有效的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1.3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1.3.1自然地理概况

宁乡县位于湘中北、洞庭湖南缘。

东依长沙;南伴湘潭;西邻娄底;北接益阳。

地理位置为北纬27°65′00″—28°29′20″,东经111°53′—112°45′,东西长88公里,南北宽69公里,县城距省会长沙27公里。

地貌以低山丘陵山地为主,海拔在100米—1070米之间,山地坡度一般在10-25°之间,境内有湘江一级支流沩水和靳江。

沩水较大,又有主要支流乌、楚两江于沩水上游,常以沩、乌、楚、靳四江之称。

并有全省最大的土坝工程之一的黄材水库及田坪、洞庭桥水库。

水资源比较丰富。

其土壤类型主要为花岗岩发育的山地红壤和砂岩(砂砾岩)发育的山地红壤为主,土层厚度在70-100cm之间,有机质含量3%左右。

主要植被为马尾松、枫香、白栎、白茅等。

境内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受季风影响比较强烈,冷暖空气的交替明显,四季分明,寒冷期短,炎热期长,春温多变,寒潮频繁,春雨秋旱。

历年平均气温为16.8°,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4.5°,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9°,平均无霜期272天,年平均降雨量1356.4毫米,年相对温度81%,年平均日照时数1737.6小时,全年太阳辐射量109.1千卡/平方厘米,光热条件较好,有利各种林木生长。

1.3.2社会经济概况

宁乡县辖33个乡(镇)392个村,国土总面积290864公顷,林地总面积129692.2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4.6%,总人口133.6万,其中农业人口119万,人均占有山地0.1公顷,林业总产值16717万元,人均225元,山地亩平230元。

宁乡县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

公路总长为341.6万公里,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长常高速公路穿境而过,319国道横贯其中,宁韶(宁乡-韶山)、宁娄(宁乡-娄底)、宁灰(宁乡-灰汤)、柘湘(柘溪-湘乡)等省道贯穿县境东西南北。

县级公路,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密如蛛网,100%的村级公路进行了水泥路面硬化。

长石铁路、洛湛铁路的开通,填补了宁乡铁路运输的空白,此外,湘江一级支流-沩水和靳江能通航的水路达50多公路,构成了宁乡十分便捷的水陆交通运输网洛。

1.4林业机构及技术力量

宁乡县林业管理机构比较完备。

林业局机关内设办公室、造林科、油茶办、森保科、林政资源科、、林改办、政工科、计财科等职能部门9个,在编人员40人。

局二级单位有森林公安分局、林业技术推广中心、龙田竹木检查站等三个单位,在编人员35人。

基层林业站32个,在编人员258人。

全县林业技术力量雄厚,其中林业博士1人、林业高级工程师人、工程师15人、助理工程师和枝术人员118人。

完备的林业管理机构,雄厚的技术力量,为本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组织管理和技术保证。

1.5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为了贯彻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落实国家林业局三次召开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精神,宁乡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我县油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提出了十年的奋斗目标。

一是高标准建成一个30万亩丰产油茶基地。

其中高标准新造油茶20万亩,抚育改造油茶低产林10万亩(着力打造喻家坳、资福、花明楼、枫木桥四个万亩油茶乡镇。

重点扶持珊瑚、白果、淳丰、华林、福民、四海、神武等5000亩以上的公司和油茶专业合作社)。

二是建好一个100亩优良油茶采穗圃;三是建好一个50亩油茶优良无性系定点育苗基地;四是建一个生产10万吨茶油精品加工龙头企业;五是建成一个以茶油为主的茶油和油茶副产品交易市场。

我县中下部地区属典型的丘陵地区,非常适应油茶林的生长。

我县喻家坳、朱良桥等乡镇新造丰产油茶1200多亩,早在2009年亩产茶油达70多斤。

2013年省林科院测产,亩产茶油达90多斤,这充分说明我县发展油茶产业潜力之大、前景广阔。

我县从2009至2013年,高标准新造油茶47512亩,低改、抚育油茶42600亩。

第二章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依据和建设内容

2.1指导思想

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理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林业局三次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整合各级财政资金,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建设油茶产业示范基地。

坚持走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因地制宜进行新造、更新与低改,实行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积极稳妥地推广、应用油茶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全面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促进油料生产,缓解耕地压力,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建立起社会增效、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通过创新经营和培管模式,打造“品牌”效应,实现示范带动,促进油茶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2.2规划依据

(1)《国家林业局关于启动开展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的函》(林函科字[2008]87号);

(2)《油茶栽培技术规程》(LY/T1328-2006)

(3)《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1557-2000);

(4)《造林技术规程》(KB43/T140-1999);

(5)油茶工程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T038-94)。

2.3建设内容

2.3.1建设地点:

根据我县中部丘陵区的立地条件和油茶林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结合本项目的要求。

建设地点选在我县适合油茶产业发展的中部丘陵区喻家坳乡神武、南岭、培基、湖溪塘、玉山、涌泉山等村;双凫铺镇月华村;枫木桥乡洞庭桥、洪桥等村;资福乡华宝、万福等村;夏铎铺镇社区、新一家村。

2.3.2建设内容:

根据财政部《关于拨付2013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通知》(财农[2013]172号)、《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新造油茶4000亩,低改抚育油茶2000亩。

(详情见附表1)

2.3.3建设时间:

根据项目的要求,高标准新造油茶丰产林4000亩,低改抚育油茶林2000亩。

在2015年冬季至2016年3月份前全面完成新造,6月-8月份前全面完成低改抚育,并连续抚育三年。

附表1:

宁乡县2014年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按营造林类型统计表

乡(镇)名称

实施单位

营造林类型

所属村

新造

低改

全县合计

4000

2000

喻家坳

兴林林木专业合作社

824

480

南岭、培基、湖溪塘、玉山、涌泉

神武油茶专业合作社

104

970

神武

双凫铺

长沙美锦油茶开发有限公司

240

月华

福明油茶开发有限公司

760

月华

枫木桥

茂林土地专业合作社

241

洞庭桥

华林实业有限公司

912

洪桥

资福

白果油茶专业合作社

359

华宝

珊瑚油茶专业合作社

460

万福

夏铎铺

金夏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

100

550

社区、新一家

 

第三章营造林技术设计

3.1油茶丰产林栽培技术

(1)造林地的选择

根据油茶的生长特性,以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值4.5-6.0的砂质红壤、黄壤、黄红壤为宜。

要求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地下水位在地面1米以下,海拔高100-500米,以阳坡和半阳坡,坡度小于25°的宜林荒山、荒地、采伐迹地及疏残林地为宜。

(2)良种壮苗的选择

一是选择优良品种。

油茶新造林苗木一律选用通过湖南省良种评审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湘林系列”无性繁育的芽苗砧嫁接苗。

合格苗木标准是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二年生裸根苗,苗木健壮,苗高25厘米,基茎0.4厘米,根系完整,无病虫害,一年生容器苗,容器杯8×8厘米或8×10厘米,苗木生长健壮,苗高10厘米,基茎0.2厘米。

(3)精细整地

A、林地清理

整地前必须先进行林地清理。

用刀砍或炼山的办法将造林地内杂草、灌木全部清除干净(炼山时切记注意防火,要砍好防火隔离带,选择合适天气炼山)而后再进行整地,整地时间宜在造林前3-4个月进行。

整地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油茶林的生长和茶籽产量,整地质量标准是决定油茶林优质、丰产、高效的重要环节之一,决不可马虎了事。

整地应该在造林前3-4个月进行。

油茶整地方式主要有全垦、带垦两种。

水平梯土和水平带垦整地,有利于蓄水、保土、保肥,更有利于油茶林丰产栽培管理,是油茶丰产栽培采用最多的整地方法。

全垦整地:

适用坡度小于15°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缓坡。

全垦整地是由下而上全面挖翻,翻挖深度为20-30厘米,清除树根、草根和石块,然后整成水平梯土,梯与梯之间的中心距为3米,梯面宽1-1.5米,梯面外高内低,而后在梯面上按2米或2.3米的株距挖50厘米见方的栽植穴。

带状整地:

适用于坡度在16-24°的山地。

沿等高线水平带状整地有利于保持水土,更有利于油茶林丰产栽培后期管理。

水平带状整地带与带之间的中心距离为3米,带面宽0.7-1米,带面外高内低,有利蓄水保土,而后再在带面上按2米或2.3米的株距挖50厘米见方的栽植穴。

(4)科学造林

A、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根据造林地坡度、土壤肥力、管理水平等情况来定,一般每亩栽植95-110株,即株行距为2米或2.3米×3米(6×9尺或7×9尺)。

B、品种配置

油茶按成熟期分为“寒露籽”和“霜降籽”,栽植时要求“寒露籽”和“霜降籽”分开栽植。

油茶具有自花不育的特点,是典型的异花虫媒授粉树种。

昆虫最佳授粉范围为50米左右,因此必须采用花期相同的多个无性系混系栽植。

即一块油茶造林地,要求5个以上的无性系品种混栽,能有效的提高油茶林的授粉率和坐果率,从而有效提高单位产量。

C、栽植季节

油茶造林宜在冬季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进行。

冬季造林一定要雨后土壤湿润时进行。

冬季干旱、土壤干燥不宜造林,否则将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

一般以春季造林较好,在“立春”至“惊蛰”之间,苗木芽苞将萌动之前造林最为适宜。

用容器苗造林,造林时间可适当延迟到4月底至5月初。

D、栽植方法

裸根苗造林,栽植前先将苗木打泥浆,苗木打泥浆造林,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

栽植时,将打好泥浆的苗木用手拿着垂直放入栽植穴,并使苗木根系自然舒展开,然后分层加土,土加到半个栽植穴时,用手轻轻的提一下苗木,致使苗木根舒苗正,再踩紧压实。

土壤干燥时裸根苗造林,除苗木打泥浆外,一定要浇透定根水,确保造林成活。

嫁接裸根苗造林注意嫁接口与地面平,容器苗造林,注意去除容器杯,将容器苗垂直放入栽植穴内,用手或锄先将湿润细土把苗木压紧即可,切忌用脚踩或用锄头槌,栽植时营养土略低于地面即可。

(5)幼林抚育管理

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

造是基础,管是关键,油茶林优质、丰产、高效关键措施之一,就是抓好幼林的后期抚育管理。

油茶幼林期是指油茶栽植后进入盛果期前的阶段。

又可分两个时期。

一是幼林早期。

即从栽植后到挂果前,一般为3-4年。

二是始果期,即从挂果期到盛果期之前,一般为4-5年。

油茶幼林早期的管理特点是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快速生长,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

油茶始果期的管理特点是促进油茶树体营养积累,为进入盛果期打下良好基础。

A、及时抚育

通过抚育能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控制杂草与油茶幼林争水、争肥、争光,给油茶幼林人为创造适生环境。

一般每年抚育两次。

第一次抚育在5-6月份进行。

第二次抚育一般在8-9月(立秋后)进行。

这时大部分杂草种籽尚未成熟,及时除草可减少当年杂草与幼林争光、争肥,又可清除杂草种籽,减少来年杂草的竞争。

B、合理间种

油茶幼林期间,林地尚未荫蔽,利用林地间隙种植花生、黄豆等低杆农作物,以耕代抚,能有效地抑制杂草灌木生长,提高林地蓄水、保肥能力,改善林间小气候,降低地表温度,提高林间湿度,从而促进幼林根系生长和树体的生长发育,达到速生、早实、早丰产的目的。

通过林粮间作既能以耕代抚,还可以获得部分农作物收益,实现“以短养长”,尽早、尽快回收营林成本。

C、科学施肥

油茶幼林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增施磷钾肥、土杂肥、人畜粪等有机肥,每年1-2次。

栽植后第一年通常不施肥,栽植后第二年3月份新梢萌动前半个月左右施入速效氮肥,每株0.1-0.3千克,约10-30公斤/亩。

11月上旬,则以土杂肥或人畜粪作越冬肥,每株5-10千克,约500-1000公斤/亩。

随着树的增长,施肥逐年递增。

D、整形修剪

油茶幼林早期以整型为主,定植后在距接口40-60厘米处定干,适当保留主干。

第一年在30-40厘米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二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的分枝作为副主枝。

修剪时间以11月至次年2月为好。

并注意轻度修剪尽量留枝,及时剪除陡长枝,病虫枝、重叠枝和枯枝等,前三年要摘除花蕾,减少树体消耗,加快树冠成形。

对树冠过高的中幼林林份,采用摘除顶芽,控制高生长,促进则枝萌发,以培养开心形树冠,促进早产高产。

(6)有害生物防治

危害油茶的有害生物比较多,但在宁乡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比较大的病虫害尚未发生,只要我们严格加强预防措施,一旦发现,及时防治,真正做到治早、治小、治了,就能确保油茶不受有害物危害。

3.2油茶低产低质林改造技术

前提是有改造前途的油茶低产林。

立地条件好,林相整齐,因经营水平低,培育管理粗放,或油茶品种品质低劣而导致产量低,生产潜力未能充分发挥的林分,通过进行抚育、垦复、加挖竹节沟、除杂、间伐、补植、施肥、防病治虫、高截换冠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人为的改造油茶低产低质林生长环境,从而达到丰产的目的。

油茶低产林改造,主要有以下八大技术措施:

(1)清理林地。

将油茶林中的其他乔木、灌木和杂草等清除。

(2)密度调整。

通过过密的疏伐,过稀的适当补植良种壮苗的间密补稀手段进行改造。

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坡度使油茶林每亩保留70-90株。

(3)整枝修剪。

通过修枝整形,改善油茶林内通风透光条件,剪去过密的交叉枝、重叠枝,过弱的营养枝、病虫枝等,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

(4)垦覆深挖。

冬天深垦可熟化和改良土壤,增加肥力,清除杂草和消灭越冬病虫害。

夏天结合除草浅垦培蔸,可增强抗旱能力,提高油茶树体的生长势,有利于保花保果。

在垦复深挖过程中加挖水平竹节沟,可蓄水保肥,促进油茶增产丰收效果显著。

(5)蓄水保土。

坡度陡的林地,尽可能整土成梯,或者每隔6-8米按环山水平开挖1-1.5米的竹节沟,防止水土流失。

(6)合理施肥。

以农家土杂肥为主,结合冬垦时进行。

有条件的春季适当施一些以氮、磷为主的复合肥。

(7)病虫防治。

油茶成林中最为严重的病害是炭疽病和软腐病。

油茶病虫害多以综合治理和预防为主,结合树体管理,在4-7月份定期喷洒波尔多液等杀菌剂,可起到有效预防作用。

(8)劣株改造。

在立地条件较好的中幼龄林分中,将部分不结果或结果不多的植株,采用大树换冠的方法改造成良种株,从而提高林分的整体产量。

第四章投资估算、整合、用途及补助标准

4.1投资估算与资金整合

4.1.1估算依据

(1)《国家林业局关于启动开展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的函》(林函科字[2008]87号);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006年);

(3)《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政部财建[2002]394号);

(4)《油茶栽培技术规程》(LY/T1328-2006);

(5)《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1557-2000);

(6)《造林技术规程》(DB43T/140-1999);

(7)湖南省及宁乡县近年来营造林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8)项目所在地各项生产定额及市场调查所得的有关经济技术指标。

4.1.2投资估算的范围

丰产林基地建设范围主要涉及资福、喻家坳等2个乡镇。

建设投资包括宜林地新造、低产改造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技术培训费用。

直接费用包括劳务费、材料费和基础设施费,间接费包括规划设计费、工程监理费、科技支撑费、管理费、技术培训费和不可预见费。

4.1.3投资估算指标

(1)单位面积投资

项目总投资1350万元,其中新造4000亩按2500元/亩计算为1000万元(中央财政投资占160万),低改2000亩按1750元/亩计算为350万元(中央财政投资占40万)。

(2)其它指标

劳动力价格:

每个工日按80元计;

苗木价格:

油茶嫁接苗2元/株;

肥料价格:

底肥按1.83元/株,追施肥料按照2元/株计算;

建设单位管理费:

5元/亩;

规划设计费:

5元/亩;

监理费:

5元/亩;

科技支撑费:

5元/亩。

4.1.4资金整合

宁乡县整合支农资金发展油茶产业,在不改变资金发展性质、用途的前提下,以政府为主导,以规划为基础,以产业为平台,以统筹为核心,形成现代农业生产资金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多源汇流的新格局。

项目总投资为1350万元,其中拟申请中央财政投资200万元,占14.82%,整合各级财政资金450万元,占33.33%(其中中央财政农发油茶120万元,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80万元,省级油茶发展资金200万元,市级油茶规模造林资金50万元),造林业主自筹700万元,占51.85%。

4.2资金用途及补助标准

宁乡县现代农业油茶产业丰产林基地建设总投资1350万元。

按资金筹措用途和补助标准分为中央财政投资200万元,占14.82%,其中新造丰产林160万元(苗木费96.8万,肥料费63.2万),低产林改造40万元(肥料费40万),地方财政整合450万,占33.33%,造林实体投资700万元,占51.85%(详情见附表2-3)。

宁乡县2014年现代油茶丰产基地建设项目

资金筹措计划安排表

附表2:

单位:

万元、

乡镇

投资

总额

资金来源

中央财政投资

(占14.81%)

地方财政配套(占33.33%)

造林实体投资(占51.86%)

小计

其中

金额

金额

新造

低改

苗木

肥料

肥料

林道

全县合计

1350.00

200.00

96.80

63.20

40.00

450.00

700.00

喻家坳

485.75

66.12

22.46

14.66

29.00

148.77

270.86

双凫铺

250.00

40.00

24.20

15.80

90.00

120.00

枫木桥

288.25

46.12

27.90

18.22

103.77

138.36

资福

204.75

32.76

19.82

12.94

73.71

98.28

夏铎铺

121.25

15.00

2.42

1.58

11.00

33.75

72.50

资金用途标准明细表

附表3:

单位:

元/亩

标准

内容

新造

低改

备注

清山

200

100

整地

600

垦复

700

肥料

400

300

种苗

242

50

栽植

200

抚育

400

250

修枝补植

58

100

林道

300

200

2-3万元/公里

其他

100

50

注:

其他费用包括规划设计、工程监理、科技支撑、项目管理、技术培训。

第五章效益分析与评价

5.1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体现在森林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方面。

基地建成后,项目区将增加森林面积4000亩,项目区森林覆盖率将有较大提高。

对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提高土壤肥力、保护农作物丰产稳产、增加生物多样性、调节区域性气候、对改善湘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可以使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能够涵养水源。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增加的有林地按每年每亩增加蓄水量28.56立方米,每年可增加涵养水源11.4万立方米。

同时,由于涵养水源的增加,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粮食主产区的水利化程度,促进农业丰产稳产,而且可加大地下水的补给量,从而使表层泉均匀流出,暗河动态更加稳定;森林有保土保肥效益,项目建成后,新增有林地按每亩每年保土4吨计算,每年保土量1.6万吨,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按1%计算,相当于减少流失肥料160吨,水土流失强度的降低,有效减少了河流泥砂含量和淤积,对改善湘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森林还具有释放氧气及缓解温室效应和净化大气作用。

5.2社会效益

5.2.1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对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发展油茶生产,提高我国的食用油水平,有利于改善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