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844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12册美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册美术教案.docx

《12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册美术教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2册美术教案.docx

12册美术教案

教学内容

第1课用图形表现

三维目标

1.能够对文字进行大胆的联想,设计出符合文字所传达信息的图形。

2.通过联想、设计,发展综合思维能力。

3.能够发现和体验设计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联想、设计,发展综合思维能力,能够发现和体验设计中的快乐。

教学难点

对文字进行大胆的联想,设计出符合文字所传达信息的图形。

资源开发

电脑资料、图片资料、水彩笔、蜡笔、彩色铅笔、水粉、各种常用的美术工具材料。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学情预设

应对策略

修改补记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组神秘的文字,希望大家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来猜一猜这是一组什么样的字?

我们的祖先在发明文字的时候,受到了大自然和生活的启示,创造出了象形文字,我国出土的最早的象形文字发现于河南安阳一处名叫殷墟的地方,在哪儿出土了大量的乌龟及兽类的骨头,这些甲骨上面就刻着古人遗留的象形文字,也因此,象形字又被称为甲骨文。

(幻灯片)

师:

我们知道汉字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汉字的演变历程是由表形文字过渡到表意文字!

二、欣赏作品

师:

我们再来看这组字,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你们喜欢吗?

好,我们今天来将文字用图形表现,看谁的联想更丰富。

三、讲授新课。

(出示灯片)我们祖先创造文字的时候,就得到生活和大自然的启示。

无论是象形还是会意,文字和世界万象都紧密联系。

展开你丰富的联想!

让文字更形象、更别致、更有趣。

下面让我们来学习一些联想的基本方法吧。

方法一:

〈“菊”在黑板〉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

讲“油”,油是怎样变形的呢?

这些图形有的是局部变化,有的是整体变化,但无论怎样改变,都和字有联系。

方法二:

1、出示变体字"秋"。

"这是什么字?

你发现什么变化了吗?

说说它好在哪里?

"

2、小结:

"蟋蟀、莲藕、菊花,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事物,这样变化使得这个秋字更加的秋意盎然。

3、出示字"甜"。

甜字又有什么变化呢?

好在哪里?

"

4、小结:

"舌头感到甘味即为甜,把甘的中间一横换成一只苹果,苹果是甜甜的,这样使得甜字更加形象。

假如代替其它笔画是否一样?

我们还可不可以用其他的一些事物代替甜字的其他笔画?

(口)可以用口腔,或嘴巴代替。

欣赏作品:

走、断、斜、福。

方法三:

.我们来看折,根据字意改变了字体的形状,把折变成曲状。

这种变形成为夸张变形。

(板书)

师:

我们再来看几组有关夸张变形的字。

(出示灯片)

如,咬,我们把咬的口旁咬掉,也就是拿掉,可以吗?

那到现在为止,我看台下的你们开始跃跃欲试了,我希望你们的创意,设计做的比老师还棒,更富有新意。

好,那我们试一试吧。

(出示作业要求)灯片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展评、小结。

人们创造字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今天,我们美化字的灵感也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我们的艺术之泉,希望大家在课后重新用美的眼光来审视身边的事物,看看除了字以外,你还能将哪些平凡的事物变得于众不同呢?

生:

"这些文字就象画一样,和现实中的物象非常的相似,因此被称为象形字。

 

生:

(甲骨文  金文小篆隶书草书等等)

生:

(笔画有了变化,更美观了)

生:

(字体做了修饰,加以美化了)

生:

(更有趣了,更形象,生动了)(很丰富)

 

生:

想到了菊花的样子)

 

生:

 

生:

是舌和甘蔗组成甜

 

生:

不行,那就成了交字了。

所以我们在对笔画的修饰的时候,无论增加还是减少,都要基本保留字的框架结构,不能画蛇添足,更不能变的面目全非!

 

(你为什么这么猜呢?

 

 如今的文字在经过几千年的演化之后,已经变得更加抽象简练了。

(演示)

 

(出示图片,讲解。

(用三棵花生代替了三点水,更能清晰的表达这个字的意思,也许这里的油字强调了我是花生油)  

 

总结:

像这样根据文字的意思来进行联想的方法叫做会意。

我们再来看另外两种对秋的变形,(出示灯片)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第2课图片蒙太奇

三维目标

1.了解什么是“蒙太奇”以及“图片蒙太奇”。

2.能利用“蒙太奇”手法完成一幅作品。

3.喜欢参与新奇的美术活动。

教学重点

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改变思维方式,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资源开发

电脑资料、图片资料、水彩笔、蜡笔、彩色铅笔、水粉、各种常用的美术工具材料。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学情预设

应对策略

修改补记

一、一、欣赏导入

师:

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

讲讲电影中什么地方吸引你了。

师:

老师象大家一样也喜欢看这些电影,被里面描述的情节所吸引。

既然里面的许多镜头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那么制作电影的人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们现在来欣赏《哈里•波特》里面的一个片段,你们仔细欣赏。

(多媒体课件展示)

师:

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些电影海报和一些图片,说一说这些图片和海报是怎样做成的?

师:

对了,这些都是把几张图片和照片组合到一起的,还有刚才看到的电影也是把几组镜头组合在一起。

这其实是一种表现手法,那么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呢?

合成法?

更准确的应该叫做‘图片蒙太奇、电影蒙太奇'表现手法。

二、认识了解和感受图片蒙太奇。

师:

什么是蒙太奇呢?

(多媒体出示: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

后来被电影工作者们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影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即电影蒙太奇。

那么什么是图片蒙太奇呢?

同学们能根据名师刚才讲的电影蒙太奇总结归纳一下图片蒙太奇的意思吗?

师:

回答的不错哦。

(多媒体出示)图片蒙太奇:

是利用多个图片或图片的多个局部,拼贴成一幅完整的作品的创作方法,用以表达作者的情感。

电影蒙太奇我们制作起来受条件的限制,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制作图片蒙太奇。

“我们应该怎么来做呢?

这种制作方法和以往我学到的表现手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下面,我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位艺术家,通过认识和欣赏他的作品,我们一起来解决刚才的问题。

师:

谈谈你对这两幅作片的理解。

师: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这两幅作品。

师:

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理解,说的也很有道理。

师:

同学们刚才说了很多你生活中见到的运用蒙太奇手法表现的作品。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这种手法。

比如我们经常看的新闻报道,下面这幅图片就是一幅很有名的新闻报道图片,就是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表现的,记者把失火,救火的场面图片拼和在一起,让看到这个新闻的人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整个过程。

师:

下面同学们来说说你对图片蒙太奇的感受吧。

师:

对,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它其实就是一种趣味拼图,但又不同以往人们认识的拼图。

在做图片蒙太奇的时候要知道把图片经过你自己的思考,进行重新的拼贴。

欣赏一幅蒙太奇作品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好像在听在看一段故事一样。

它告诉我们的很多很多,需要我们慢慢的体会了解。

想不想也做一幅这样的作品?

师:

好下面我们来制作图片蒙太奇。

三、制作图片蒙太奇。

师:

每个组都有很多的图片,还有你们手中自己准备的图片,以组为单位每组制作一幅蒙太奇作品。

教师依次进行指导。

并提醒学生注意制作图片蒙太奇的要点。

四、展示作品

师:

以组为单位,每组派一位代表给大家介绍你们的作品,说说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五、课后拓展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大胆尝试。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生:

我喜欢看哈里波特,因为电影中他可以变魔法。

生:

喜欢看科幻电影,因为很神奇。

里面有好多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发生。

 

生:

我知道,是运用了一些特技。

 

生:

是把好多镜头拼在一起,组合起来了。

 

生:

这些都是两张或好几张照片或图片合成的。

 

生:

是不是将图片进行重新组合?

 

生:

这两幅好象是用好多张照片通过作者的组合,又重新组成一件作品。

作品的外形是不规则的,有一幅好象像风车。

生:

这两幅和刚才的不同,是在规则的长方形中制作的。

图片和图片连接的地方有明显的衔接。

作者把形状接近和颜色接近的图片进行了组合。

生:

有些杂志上面的图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

给人设计发型的也应该算是吧?

老师,我家的餐桌布就是许多图形拼在一起的。

生:

运用这种手法表现作品像是在做拼图。

我们可以同一时间在一幅蒙太奇作品中了解很多事情。

可以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甚至不存在的情景,同时表现出来。

 

生:

想。

 

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始制作。

 

作品需要组里的所有人共同努力完成。

最后我们大家一同看一看你们每个组的团结协作的结果。

 

(你为什么这么猜呢?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出示)英国艺术家霍克尼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利用摄影作品,制作图片蒙太奇。

下面是他一些作品。

 

我们在制作图片蒙太奇的时候要知道:

1.利用多个图片或图片的多个局部进行拼贴制作。

2.作品外形的规则和不规则是根据制作者的喜好来决定的。

3.一定是图片进行重新的组合。

师:

同学的生活中见到过图片蒙太奇这种表现手法的作品吗?

大家来说一说。

 

教师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6人。

并发给每组一张大纸和足够多的图片(图片来源学生遗弃的绘画作品,旧照片,以及一些旧杂志图片等等)。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第3课缠缠绕绕

三维目标

1.认识线材的特性,对线的立体构成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感受线材造型的美。

2.掌握线材构成的方法,利用现有线材进行简单的设计制作,增长工艺知识技能。

3.发展想象与创造能力,养成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运用身边线材进行不同种类的造型。

教学难点

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资源开发

电脑资料、图片资料、毛线、各色电线、各种常用的美术工具材料。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学情预设

应对策略

修改补记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作品、探究技法

1、让学生说说课前都搜集了哪些线材?

做过哪些线的游戏?

2、欣赏贾克梅蒂的线材雕塑《三人行》,谈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线材造型的兴趣。

3、分析学生作品,作者在创作这件作品时,使用了哪些线材加工方法?

4、拿几种线材认识线材的特性,让学生共同观察,寻找和总结它们的特点。

体会不同材质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在学生对线材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可引导学生感受线材料的不同点,如质地、长短、粗细、颜色、柔韧性等等。

二、自主制作、大胆表现

1.作业形式或具象或抽象,可以是纯观赏性的也可以是实用的线材造型。

可以根据需要利用橡皮泥、纸浆等辅助表现。

2.创作时出现的构思奇特的作品要及时与大家一起分享。

当学生遇到问题,教师要及时给学生以正确的帮助与指导。

3.提示学生用金属丝等制作时,要注意安全,可将电线两头卷折、弯曲成圆环状,以避免金属丝切断面划伤同学和自己。

必要时可以戴上手套或使用钳子等工具。

三、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组织学生展示本组作品,并让学生设想自己的作品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材质的设想,开一个小型的雕塑展。

 

生:

各种电线、毛线、铁丝等。

生:

玩过毛线游戏

 

了解了线材成型的基本方法,思考怎么组织线材才更符合形式美的法则。

重点分析作品中构成的组织规律,发现构成过程中美的法则的应用,体验视觉带来的不同感受。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第4课缝缝绣绣

三维目标

1.了解缝绣的基本知识。

2.能够掌握缝、绣物品的基本手法和步骤,能够完成简单的缝绣作品。

3.愿意体验用针线缝绣,养成耐心细致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体验用针线缝绣,养成耐心细致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难点

掌握缝、绣物品的基本手法和步骤,能够完成简单的缝绣作品

资源开发

电脑资料、图片资料、毛线、各色电线、各种常用的美术工具材料。

教学反思:

本课选材民间传统手工艺——缝绣,不仅要学生了解刺绣作品,掌握缝绣的基本知识,还要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激发对传统艺术的热情,使学生形成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的意识,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教科书上还展示了一些民间刺绣作品,这些作品造型有趣,做工精美,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学生共鸣。

另外教科书为学生出示了缝绣基本针法和制作过程的示意图,教师可利用示意图有效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教学。

教学过程

学情预设

应对策略

修改补记

一、导入:

找同学说一说自己服饰上的图案都什么,这些图案制作上有什么不同?

(有粘贴的、有印染的、有绘画的、有刺绣的)

二、欣赏民间传统刺绣

1、介绍四大名绣(四大名绣好在哪里,各有什么特点)

2、欣赏、讨论绣品的图案、颜色搭配、针法

3、说说绣品上的图案与生活中的真实图案有什么不同之处,颜色又如何?

三、演示绣品制作工序(课件),学生观察。

1、制作中应注意些什么?

2、用了哪些针法。

四、学生制作

1、自由想象,为自己的小手帕设计出符合自己心意的图案。

2、整体考虑布的运用,把图案绣在恰当的位置上。

五、作品交流

1、选出自己喜欢的绣品,并说出理由。

2、介绍自己的绣品和自己的收获。

3、说说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民间传统手工艺,特别是缝绣工艺,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第5课会动的曲轴玩具

三维目标

1.初步了解曲轴、连杆传动的原理。

2.能够运用曲轴运动的原理,制作会动的曲轴玩具。

3.尝试把科学和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并能够体验其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

体验曲轴、连杆传动的原理。

教学难点

运用曲轴运动的原理,制作会动的曲轴玩具。

资源开发

电脑资料、图片资料、各种常用的美术工具材料。

教学反思:

  曲轴在机械中的应用很广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带动其他一些机械部件,使机器不断重复相同的运动。

飞奔的汽车、驰骋的火车,它们的车轮运动都是通过曲轴的这一特性来实现的。

了解曲轴的工作原理,并尝试利用这一原理制作一件会动的曲轴玩具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本课通过观察、分析、探究曲轴的工作原理,引起学生兴趣,并尝试着把它运用到玩具的设计之中。

教科书中展示有一件日本木制曲轴玩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这一玩具,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曲轴玩具的内部结构、运动原理以及曲轴玩具的制作方法。

从而,使学生对曲轴玩具产生极大的兴趣,引起动手制作的愿望。

        对这些范例的讲解,应从总体设计、制作过程、制作方法、材料运用、色彩谐调对比、图案装饰等多方面着手,使学生对这一课的学习有一个整体把握,在构思自己作品时做到心中有数。

教学过程

学情预设

应对策略

修改补记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在我省民间流行着很多非常有趣的活动玩具,如会翻筋斗的小猴,会摔跤的双人(又叫二鬼摔跤)等。

这些玩具巧妙的利用皮筋、竹弓的弹性,使形象活动起来,加上滑稽可爱的动作,不仅深得孩子们的欢迎,就是成年人也爱不释手。

2、新授:

讲解及示范:

(1)先用硬纸片卷两个圆筒,长约7公分,直径为2公分。

(2)将圆筒用彩纸封起来,上下用纸团塞住,并用彩纸糊实。

(3)将圆筒粘贴或彩画成两个人物形象。

(4)用较硬的卡纸剪出两个上臂和四个下肢。

(5)上臂是两个人物共同的,要用细铁丝穿在两个人物身上,细铁丝的两端弯个圈,使上臂能自如活动,又不会脱落。

(6)将四个下肢分别装在两个人物身上,连接方法和上臂一样。

(7)用一根细线,最好是尼龙线,从上臂中间穿过,线的一端栓个小铁丝钩,另一端栓一根皮筋。

(8)玩的时候,把玩具一端的铁丝钩挂在一个固定的物品上,另一端的皮筋拿在手中,靠皮筋的弹性一拉一放,就会使两个玩具人摔起跤来。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

表扬优秀作业

 

生:

认真听讲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第6课学构图

三维目标

1.感受绘画构图之美,懂得构图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2.初步了解和学习绘画构图知识。

3.发展探究美术知识、进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绘画的构图知识,并感受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绘画的构图知识,并感受形式美感。

资源开发

电脑资料、图片资料、各种常用的美术工具材料。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学情预设

应对策略

修改补记

一、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什么是构图?

构图是指画面结构各种关系的总体。

一般是指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同时也包括线条、明暗,色彩等在画面结构中的组织形式。

一幅画如何安排好所表现物象的位置以及多种物象的组合关系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演示说明

        中间太小   中间太大   偏上       偏下     偏左        偏右

     适中

偏左上角   偏右上角  偏左下角  偏右下角   太分散     太紧凑

师:

任何一幅画面的构图都存在着这13种基本变化,只有大小适当,位置适中,聚散合理的才是比较完美的构图。

3、静物构图与风景构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它们都有一个表现主题,而且都要把主题物象安排在画面的重要位置上,使之突出、明确、大小、位置、比例适度。

不同点: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静物写生

四、小结:

表扬优秀作业。

 

生:

构图就是画一幅画时注意画面的内容摆放,叫做构图。

 

生:

如果我们在创作是就要注意这么多,太难啦。

 

生:

总结不同点:

(1)静物是人为的在一定环境下摆放的物象组合,空间是有限的。

风景属大自然的造化,无边无界,空间是无限的。

(2)静物构图所考虑的是如何将有限空间中的物象合理的安排在画面之中,而风景则要在自然中选取所要表现对象,即取景。

(3)静物的大小、位置、聚散关系比较容易判断,因为它相对集中、独立,而风景是连绵不断的无限空间形态,且形态变化万千,层层叠叠,透视变化也比较大。

 

师:

同学理解的很不错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第7课像艺术家一样创作

三维目标

1.了解艺术家创作作品的过程,掌握美术创作的一般过程。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进行绘画创作。

3.明白艺术创作的艰辛,形成珍惜艺术劳动和艺术作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

艺术创作的艰辛,形成珍惜艺术劳动和艺术作品的习惯。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进行绘画创作。

资源开发

电脑资料、图片资料、各种常用的美术工具材料。

教学反思:

我们经常被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深深地打动——优美的风景、热闹的集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它们之所以打动人,主要是这些作品都来源于生活,有些是艺术家对某一场景一触即发的灵感;有些是艺术家对生活深刻的感受和思考,并经过艺术提炼而成为作品;有些则是有了选题再去搜集素材、勾画草图、最后加工完成一件作品。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是美术创作的一个过程。

美术创作是从艺术构思到艺术传达的过程,与观察方法、思维能力和艺术技能的掌握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要我们认真地观察生活,动脑筋思考,并学习一定的美术创作技巧,就能创作出我们自己满意的作品。

  

教学过程

学情预设

应对策略

修改补记

一、导入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写一篇作文的过程、感受,引出什么是创作。

二、新授

1、欣赏名家作品并出示这些作品的创作草图。

师:

说说欣赏名家作品和作品草图的感受和体会。

2、讲述名家创作故事

3、结合自己的写作经过尝试说一说名家的创作过程。

4、分析讨论艺术创作的四个过程。

选题立意:

师: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场景、人物和风景打动过你?

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根据记忆描述给大家。

启发学生讨论起来,这些熟悉的生活就能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丰富选题的空间,学生也可以从中选题立意。

收集素材:

师:

如何收集素材,从哪些方面收集素材?

(速写、记忆、在书上、网上搜集图片资料,阅读与题目有关的文章。

构图草稿:

师:

构草图时应思考些什么?

(以什么样的绘画形式表现——水彩笔、水粉、水墨、版画?

根据作品的题材选择合适的绘画形式。

加工完成:

根据草图,运用不同的绘画形式,大胆下笔,细心收拾,完成作品。

三、学生创作

四、展评、小结

生:

写作文首先是构思、然后是写大框架、再次进行内容填写,之后整理全文,最后整理。

 

生:

非常像我们写作文

,居然也这样繁琐呀!

生:

1构思、2选材、3整理、4创作、5调整

 

生:

南小区的菜市场,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第8课风驰电掣

三维目标

1.了解平面静态作品表现速度的一些方法和手段。

2.探索并尝试运动物体的多种表现方式。

3.愿意探索新的表现方法,丰富自己的造型手段。

教学重点

了解平面静态作品表现速度的一些方法和手段。

教学难点

探索并尝试运动物体的多种表现方式,愿意探索新的表现方法,丰富自己的造型手段。

资源开发

教学反思:

运动着的物体,无论快慢与否,都离不开“速度”这个词,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它有时也用来形容现代人所追求的一种生活节奏。

本课是让教师通过对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刺激,使学生了解快速运动着的物体的视觉印象,并引导他们细心观察、尝试表现,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有效的造型手段,表现出物体快速运动时的动感。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课,以“风驰电掣”为教学内容,较为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容易让学生观察到快速运动物体的运动特点,感受表现的乐趣。

本课主要通过观察不同物体在不同环境下“风驰电掣”时的状态,使学生初步了解运动与速度方面的简单知识。

锻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快速运动着的物体,以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也就是让通过视觉或身体感受,在静止的平面上通过表现运动的物体,掌握运动物体的一些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

学情预设

应对策略

修改补记

一、一、组织教学

一、1.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室外去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是运动的物体,寻找一下哪些物体的运动速度可以用风驰电掣来形容。

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形式得到更多的资料信息,提示学生在查阅的过程中留存相关的资料。

2.教师组织活动:

游戏一:

让学生们两人一组相对而立,手拉手、脚对脚,由慢到快地旋转,同时提出问题,如:

在旋转过程中注意观察四周的景物发生了什么视觉变化?

游戏二:

找一个小物体,如风车、竹蜻蜓、陀螺等,让这个物体动起来,观察会有什么现象?

3.引导学生总结出两种常见现象:

一是自己运动时看到的周围景物会发生变化;二是自己静止时看到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变化。

尝试将两种变化方式画出来。

二、讲授新课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物体运动着的图片资料进行相互交流。

还可以通过卡通或漫画图片引导学生去总结运动物体的不同表现方法,要求学生找出常见的表现方式进行简单临摹。

本课不要单纯定位在进行简单的造型表现上。

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进行挖掘,例如速度快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有利的事?

答案是多角度的。

三、学生活动

本课的作业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物体的不同运动方式,如滚动的水桶和旋转的水桶两幅图。

注意提示学生独自完成,作业完成后,教师还要及时对表现方法独特、大胆、有创意的同学进行鼓励,并引导学生去评价。

学生们通过做游戏的方式体验运动速度的变化给人造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