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855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1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docx

统编教材七下语文课文所有知识点考点大汇总

七下语文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

1 邓稼先

1.字音字形。

选聘(pìn) 元勋(xūn) 邓稼先(jià) 至死不懈(xiè) 鞠躬尽瘁(cuaì)

无垠(yín)奠基(diàn)彷徨(huáng)鲜为人知(xiǎn)锋芒毕露(lù)

2.重点词语。

可歌可泣: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元勋:

立大功的人(多指开创性事业中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了为止。

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当之无愧:

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

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

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

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截然,界限分明地。

马革裹尸: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层出不穷: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层,重复;穷,穷尽。

1.有人说,这是一篇至情文,作者的感情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明确:

表现在作者对中华民族的至情,对有着50年友谊的老朋友的至情。

如第一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二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第三部分第九、十自然段,第四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五部分第五自然段以及第六部分。

这些语段都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赞扬、怀念之情。

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每个小标题下的具体内容,并思考:

这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

第一个标题:

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

第二个标题:

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

第三个标题:

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出他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第四个标题:

作者为邓稼先领导科研人员独立设计“两弹”获得成功感到骄傲。

第五个标题:

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第六个标题:

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

联系:

第一个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

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

第四部分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邓稼先贡献之大,这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

第五部分则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六个部分各有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止。

3.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通过这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明确: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

②1958年奉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③1985年重病期间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

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勇敢、公正无私。

⑥一封短短的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朴实。

⑦1982年,“我不能走”——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总结:

邓稼先是一位才华出众、意志坚强、信念坚定、敬业爱国、人格“纯正”的科学家。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纯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

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

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这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脉络

邓稼先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创设背景)

“两弹”元勋——总述生平事迹 (总)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忠厚平实

民族感情?

友情?

——严谨求实

“我不能走”——默默奉献 (分)

永恒的骄傲——无比赞颂 (总)

1.文章在介绍邓稼先时,用了大量文字写中国的近代史,这种写法比较新奇。

作者为好友立传,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呢。

明确: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而且开篇即用邓稼先的“巨大贡献”与“鲜为人知”进行对比,既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用真实的笔触,突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人格,开启了下文。

2.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研制“两弹”的过程和巨大贡献上,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做详细介绍?

明确:

按照常理,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两弹一星”功勋的获得者,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

现在这样写,原因在于:

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何况自己与邓稼先阔别二十余年,对邓稼先的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了解太多,这样可以扬长避短;再者,邓稼先是自己50年的朋友,写朋友,自然包含着对老朋友不尽的思念,对朋友的认同钦佩;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作者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

3.默读第三部分。

思考作者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并说说邓稼先的性格特点。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了对比:

职务

功劳相当

学术水平 

 

奥本海默:

锋芒毕露善于辞令复杂的人   

邓稼先:

最不引人注目忠厚平实“纯”

明确: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有烘托作用。

奥本海默出类拔萃,是美国一流核物理专家,在世界早有声望。

此处对比,不仅说明邓稼先的贡献与奥本海默齐名,还比他多了很多优秀品质。

旨在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邓稼先的人格魅力,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坚毅和奉献精神,从而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4.理解“‘粗估’参数的时候……和稳健的判断”这组排比句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

这组排比句说明了搞原子弹工程既要有物理直觉,又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也透露出作者对老友真诚的关怀与深情。

5.说说在戈壁滩上搞核武器试验有哪些困难。

这些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渲染了工作环境的恶劣,衬托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核科学家们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表明中国核武器研究的成功是在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后才取得的。

6.结尾处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有什么作用?

明确:

说明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他有着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品质;同时,将他对民族的贡献放在了特殊的历史背景中,这又与在历史的背景中推出邓稼先的第一部分相呼应。

7.“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试阐释这两句话。

明确: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有着根本的不同。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

邓稼先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将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他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向前)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这两句话流露出作者对老朋友的崇敬与赞扬之情。

8.“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明确: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

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

这两句话总写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小结:

这是一篇优秀的人物传记。

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在历史视野和全球视野上,将邓稼先的生平和贡献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祖国、对民族的伟大贡献。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多处运用排比、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在句式的选择上,长短句结合,使文章生动感人。

三、脉络

运用小标题——条理清楚 内容分明

对比鲜明——突出伟大的人格

取材精练——四个生活片段

句式多变——排比句、长短句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明确:

第一部分(1—7段)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段)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2.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

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

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品质?

明确:

领起本部分,表现闻一多先生“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对比的写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言行一致的人格和谦虚谨慎的美德。

3..本文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先生的人物形象,结合文中一两个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示例:

(1)“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

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3)抓住闻一多先生“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以及“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4.除了描写以外,议论在本文的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

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

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

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叙述的纲领,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

第八、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

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

多种方式的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而所有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议论。

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明确:

语句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明确: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闻一多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力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明确: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作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明确:

“它”指深夜灯火。

深夜只有灯火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却乐在其中,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四壁”出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一多深夜潜心研究的怡然自适,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明确: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闻一多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使他分心。

引用别人所称“何妨一下楼主人”,更是说明他用心之专。

5.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

(1)生动形象。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点拨:

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一词,这就包含了比喻义,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是热情的称赞了。

(2)精练含蓄。

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

①作为学者部分的“说”有哪几种含义?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点拨:

这两句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者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点拨:

这两句中的“说”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②作为革命家部分的“说”有什么含义?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他“说”了就“做”。

点拨:

这几句中的“说”是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这部分的“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斗争精神、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品德。

(3)富于感情。

本文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很难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

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

又如,“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

又如,“饭,几乎忘记了吃”,本来是极平常的一句赞语,但紧接着跟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

(4)富于音乐美。

①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

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

这些词语结构整齐,有节奏感。

②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

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想,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

这些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6.朗读闻一多的《红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点拨:

《红烛》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剖白,诗中概括了诗集所表现的对祖国前途的执着追求和献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

诗人将自己比作红烛,要用那微弱的光和热来照亮险恶的前途,去烧破世人的迷梦,捣毁禁锢着人们灵魂的监狱,为人间培养出慰藉的花和快乐的果。

7.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对你有什么指导意义?

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请你说说关于言和行的成语或名言,并选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

示例:

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大丈夫敢作敢当;言出必行;言必信,行必果;不要做口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4 孙权劝学

1.疏通文意,理解重点文言词语。

当涂:

当道,当权。

辞:

推托。

及:

到,等到。

才略:

才干和谋略。

涉猎:

粗略地阅读。

刮目相待: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擦拭。

更:

重新。

2.重点文言现象。

三个字音:

当、为、更。

这几个都是多音字。

“当涂”意即“当道,当权”,应读作dāng;“但当涉猎”的“当”作“应当”讲,也应读作dāng。

“为博士”“自以为”中的“为”都作动词,读wéi。

“即更……”句中的“更”释为“重新”,具有动词意味,读gēng。

三个多义词:

事、以、见。

“掌事”之“事”,可当“事务”讲,含有一定的“责任”;“往事”之“事”,即“事件、事情”。

“以”,在“以军中多务”中作介词“用”;在“自以为大有所益”中与“为”组成“认为”。

“见”在“见往事耳”和“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分别为“了解”与“知晓”的意思。

三个古今异义词:

治、博士、但。

“治”,古指研究,今为治理;“博士”,古指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为学位最高一级;“但”,古义为只,只是,今为转折连词。

三个句末语气词:

邪、耳、乎。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末的“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见往事耳”,句末的“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末的“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三个称谓:

孤、卿、大兄。

古时王侯自称“孤”,孙权即是。

古代君王对臣子、朋友以及夫妇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为“卿”,前者如孙权称吕蒙,后者如鲁肃称吕蒙。

“大兄”即长兄,文中是吕蒙对朋友辈鲁肃的敬称。

三个成语:

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

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

“士别三日”即读书人分别后三天,或说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相隔了一段时间,特指有了明显的长进。

一般与“刮目相看”连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褒奖久违的友人有能耐或者本事大等等。

“刮目相待”即用新的眼光看待,也作“刮目相看”。

三个古汉语句式:

非复、何见事。

“非复吴下阿蒙”译作“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是个判断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作“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何见事”即“见何事”,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是个倒装句。

3.翻译全文,理清行文思路。

明确: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4.通过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孙权: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写出怎样的语气?

表现孙权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写出坚决的语气,神态郑重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流露出关心与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写出怎样的语气?

表达了孙权怎样的心情?

前一句“邪”表示反问的语气,可译为“吗”。

这里有对吕蒙辞学的责备、恼怒之意。

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另有目的(以古鉴今);后一句中“耳”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这句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与爱护。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教育吕蒙要读书,读书是有好处的。

这番话表现出孙权善劝。

他对吕蒙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希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昭然可见。

鲁肃: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

说明了什么?

表现出鲁肃当时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这句话从侧面反映了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的长进。

吕蒙: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写出了什么?

这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说明了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也表现出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什么?

这句话表现了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而并不是埋怨鲁肃。

“乎”表示反问的语气,相当于“呢”。

吕蒙与鲁肃的对话有一种调侃的意味。

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的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之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5.比较阅读,感悟深化文本。

试分析《孙权劝学》与《伤仲永》两篇文章在创作风格以及人物形象(即吕蒙和方仲永)方面的不同?

明确:

《孙权劝学》:

对话为主,言简意赅;《伤仲永》:

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吕蒙:

年长好学,学有所成;方仲永:

年幼不学,毫无所成。

小结:

知识改变命运,态度决定成败。

学无止境,开卷有益。

只要勤奋学习,定能成功。

希望同学们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多读书,读好书。

三、脉络

孙权劝学

           孙权劝吕蒙赞鲁肃

          关爱部下  能听取意见   爱才

          循循善诱  虚心好学    敬才

 (开卷有益)

5 黄河颂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

内容是赞扬黄河精神——伟大坚强。

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

哪一个词总领?

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明确:

对黄河进行了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由“望”字总领,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明确:

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黄河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等等。

4.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要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5.赏诗歌之美,感受直接抒情的魅力

①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

黄河!

”有什么作用?

明确:

“啊!

黄河!

”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

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②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明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伟大坚强精神的发祥地;黄河天险在地理位置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③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明确:

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拟人句,把黄河当作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

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锐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斗志。

④诗歌中多次出现第二人称“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亲切、自然、直抒胸臆。

⑤诗歌结尾处“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出现两次是否重复?

为什么?

明确:

否。

这里运用了反复的修辞,增强了所表达的情感。

表达了中华儿女有着坚强不屈、斗争到底的民族精神。

⑥请你根据上述探究,总体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与风格。

明确:

本文是一篇直接抒情的文章,风格豪放,气势磅礴,表达了对黄河的赞颂与热爱。

之所以如此,正是综合用运了感叹词、呼告、反复等手法,才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表达效果。

此外,本文节奏鲜明,音节洪亮。

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读来错落有致;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

同时,文本注意刻画黄河的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

6 《老山界》

1.字:

惊惶篱笆骨碌酣蜷缀矗咀嚼澎湃

多音字:

呜咽落得很远

词:

攀谈苛捐杂税奇观绝壁骨碌酣然入梦蜷呜咽澎湃身手

搀扶、慰问、灌输、欺侮、道歉、篱笆、奇观、绝壁、峭壁、

2.事件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

从第一天的下午到次日的下午

地点:

长征路上老山界的山脚下和老山界的整个山路中

人物:

红军某部的干部和战士

起因:

红军总部决定翻越老山界

(1)

经过:

红军战士历经艰险翻山(2-33)

结果:

红军取得了翻山的胜利(33)

下面,请同学把这六要素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出来。

(明确:

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小结:

本文是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

这样写,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情,一层一层说下去,十分顺畅,文章脉络十分清晰,这种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写法,值得我们写记叙文时借鉴。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明确:

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2.对于这些困难,课文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

走路难:

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睡觉难:

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吃饭难:

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

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3.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

明确: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酣然入梦、观赏夜景;鼓着勇气、继续前进;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