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师述职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873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艺师述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艺师述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艺师述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艺师述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艺师述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农艺师述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农艺师述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农艺师述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艺师述职报告.docx

《农艺师述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艺师述职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艺师述职报告.docx

农艺师述职报告

许晨昕农艺师述职报告

一、工作职责

(一)负责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引导生产、经营和使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农作物新品种;

(二)负责为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提供信息、咨询、技术等服务,引导使用优质品种,宣传贯彻《种子法》、《福建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加强种子知识普及工作;

(三)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种子市场和种子质量的监管;

(四)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粮食安全应急种子储备工作,加强安全预警应急能力;

(五)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依法实行许可制度。

依法履行种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管理等职责;

(六)承办主管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主要工作

(一)2008年度

1、组织调供良种,确保示范推广种源。

根据市场需求和推广计划,积极指导种子企业做好各类农作物优质、专用、高效新品种的备供种工作。

城厢区是花生主栽区,春种1.25万亩,秋繁0.8万亩。

花生品种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和种田积极性。

2008年3月3日与市种子管理站共同实施免费提供花生优质品种泉花7号500斤给灵川镇东进村,深受农民的欢迎。

同时邀请新闻媒体参与宣传报道,做到抓重点促面上,促进花生优质、专用、高效新品种在城厢区推广。

2、开展实施良种推广工程,提高种子对农业增效的贡献能力。

重点示范推广优质高产水稻和“两薯”新品种。

在灵川镇下尾村推广“中薯2号”、“闽薯1号”、“紫花851”马铃薯示范栽培100亩,辐射带动全区马铃薯良种更新更换,提高马铃薯单产和质量,让农民从推广马铃薯优质品种中增加收入;甘薯主推脱毒新种花、龙薯1号、龙薯3号、75-55等800亩,福薯系列五个品种示范100亩;早稻推广Ⅱ优航1号100亩。

3、抓好蔬菜名特优新品种推广,品种优质化、专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结球甘蓝有铁头3号、冠军等;甘蓝新品种有兴福一号、日青、春蓝等;花菜有农美;番茄品种有瑞德118、桃星、农嘉B-1等。

4、抓好粮食生产安全应急种子储备,提高农业抗灾救灾能力。

在城厢区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向城厢区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沟通协调,争取申请到12.086万元的应急储备种子专项资金,100%完成省农业厅下达的储备1万亩面积的应急种子储备任务(合3万公斤“佳辐占”常规稻种子),有效提高我区种子储备应急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5、立足科教兴农,积极做好《福建农业》杂志征订发行。

为帮助农民转变观念,切实做好农业科技知识宣传工作。

我站把《福建农业》杂志作为科技下乡的重要工作来抓,帮助农民提高对科技知识的认识,带动从事农业的工作者学科学、用科学,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知识普及中去。

6、大力宣传《福建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积极开展“送法下乡”、“科技下乡”现场咨询活动。

2008年9月份,结合城厢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特地为灵川镇、常太镇农民现场提供《种子法》、《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咨询服务。

同时,深入各镇(街道)乡村集市,张贴悬挂宣传标语,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7、全面监督检查种子市场,开展服务指导活动。

配合城厢区农业执法大队自3月1日开始至3月31日对辖区内的种子企业(商店、门市部)进行拉网式全面彻查,做到绝不漏查、不失查,坚决杜绝非法种子上市下地、坑农害农。

同时对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加强行业服务、指导,促进守法生产、经营种子,引导使用优良品种,促进种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8、同时负责城厢区农业环保能源站和绿办工作。

2008年共完成省农业厅下达的农村户用沼气建设800口(户)的任务。

9、做好站务等日常工作。

认真撰写各种通知、文件、调研报告和总结等材料,做好数据统计、情况收集与分析等工作。

(二)2009年度

1、组织实施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136”工程。

据《2009年福建省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136”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农种〔2009〕73号)文件要求,我区重点示范推广花生新品种莆花1号、泉花7号。

在灵川镇下尾村示范推广花生新品种莆花1号、泉花7号120亩(其中中心示范片40亩)。

因今年受气候干旱影响,花生产量普遍减产,但莆花1号、泉花7号均比对照有较大幅度的增产。

该工程辐射带动灵川镇花生良种更新更换,提高花生单产和质量,让农民从推广花生优质品种中增加收入。

2、完成2009年度叶菜型甘薯新品种福薯7-6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

在灵川镇下尾村、东进村示范推广100亩,取得预期的效果,促进了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该项目深受农民的欢迎。

3、组织调供良种,确保示范推广种源。

根据市场需求和推广计划,积极指导种子企业做好各类农作物优质、专用、高效新品种的备供种工作。

城厢区是花生主栽区,春种1.25万亩,秋繁0.8万亩。

花生品种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和种田积极性。

2009年3月10日与市种子管理站共同实施免费提供花生优质品种莆花1号、泉花7号各250公斤给灵川镇东进村,深受农民的欢迎。

同时邀请新闻媒体参与宣传报道,做到抓重点促面上,促进花生优质、专用、高效新品种在城厢区推广。

4、抓好粮食生产安全应急种子储备,提高农业抗灾救灾能力。

在城厢区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向城厢区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沟通协调,争取申请到12.386万元的应急储备种子专项资金,100%完成省农业厅下达的储备1万亩面积的应急种子储备任务(合3万公斤“佳辐占”常规稻种子),有效提高我区种子储备应急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5、全面监督检查种子市场,开展服务指导活动。

配合城厢区农业执法大队定期对辖区内的种子企业(商店、门市部)进行全面彻查,做到绝不漏查、不失查,坚决杜绝非法种子上市下地、坑农害农。

同时对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加强行业服务、指导,促进守法生产、经营种子,引导使用优良品种,促进种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6、参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负责主导产业之一甘薯的集成技术推广。

包括柯朱甘薯小象虫防治新技术、兴沙应用甘薯专用肥,岭下甘薯新品种示范推广等三项。

7、完成城厢区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和工作总结的编制工作。

同时获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省级先进个人称号。

8、做好站务等日常工作。

认真撰写各种通知、文件、调研报告和总结等材料,做好数据统计、情况收集与分析,全面负责本站的管理工作。

(三)2010年度

1、组织实施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7333”工程

(1)开展实施良种推广工程,提高种子对农业增效的贡献能力。

2010年春季在灵川镇东进村示范推广花生新品种莆花1号、汕油71等120亩(其中中心示范片40亩)。

品比试验是泉花2179、泉花6号及对照种泉花10号。

该项目辐射带动灵川镇花生良种更新更换,提高花生单产和质量,让农民从推广花生优质品种中增加收入。

(2)组织调供良种,确保示范推广种源。

根据市场需求和推广计划,积极指导种子企业做好各类农作物优质、专用、高效新品种的备供种工作。

城厢区是花生主栽区,春种1.25万亩,秋繁0.8万亩。

花生品种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和种田积极性。

积极向莆田市种子管理站争取资金支持,3月24日免费给灵川镇东进村供应莆花1号、汕油71等花生优质种子1300斤,同时邀请新闻媒体参与宣传报道,做到抓重点促面上,促进花生优质、专用、高效新品种在城厢区推广。

(《湄洲日报》3月30日在要闻版显著位置对区农业局所开展的工作进行报道和肯定。

署名为黄永国的《良种农资配送 农技包干帮扶》文章介绍了送种下乡农技帮扶等工作。

(3)推荐适宜种植优良品种。

早稻推荐杂优Ⅱ优航1号、特优航1号、汕优016、T优7889和常规稻佳辐占、漳佳占等优良品种;春花生推荐莆花1号、汕油71、泉花7号等良种;早薯推荐莆薯14号、龙薯1号、龙薯3号、福薯8号、湘薯75-55等良种。

2、强化种子管理,落实种子执法年活动

(1)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检查与服务月活动。

为了贯彻落实2010年种子执法年活动,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服务和指导,规范种子市场秩序,保障春季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维护广大农民利益,促进城厢区种子产业健康发展,我站自3月1日开始至3月31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春季种子市场专项检查与服务月活动。

我站与区农业执法大队形成种子执法合力,对辖区内的种子经营企业实行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坚决有力地开展春季种子市场监督检查,杜绝非法种子上市下地、坑农害农。

深入11个种子商店、门市部,检查是否存在非法种子上架销售的现象,是否向种子购买者提供有关咨询服务;深入6个重点集贸市场,检查是否存在非法分子以“农民个人自繁自用常规种子有剩余”为幌子兜售非法种子和其它违法行为;对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加强行业服务、指导,促进守法生产、经营种子,引导使用优良品种,促进种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第一季度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城厢区全部合格。

为了贯彻落实2010年种子执法年活动,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服务和指导,规范种子市场秩序,保障春季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维护广大农民利益,全面了解今年我区春季供种质量情况。

我站对全区进入流通领域的水稻种子进行全面抽取,委托市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室内检验。

抽查结果:

本次抽查的品种组合有Ⅱ优航2号、金优07、汕优016等11个,种子代表总数量计3080kg。

共抽查8家杂交水稻种子代销点11个样品。

这些样品的内外在质量均通过本次抽查,其中,城厢区海冰种子经营部代销的特优716、宜香2292、Ⅱ优039品种样品内外在质量较佳。

说明今年我区春季种子质量总体较好。

3、强化行业服务指导,推动种业健康发展

(1)落实2010年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

及时核实农作物实际面积,配合财政局下达2010年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督促相关部门尽快将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户手中。

2010年全区发放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47.675万元。

(2)利用媒体宣传普及种子知识。

组织种子管理人员编写了宣传普及种子政策法规知识、农民购种注意事项、科学用种和安全用种技术等文章,以《城厢农业信息》专刊的形式,印发100多份,指导种子生产、经营者增强守法意识,提高广大农民的识假辩劣能力和科学种田水平。

(3)立足科教兴农,积极做好《福建农业》杂志征订发行。

为帮助农民转变观念,切实做好农业科技知识宣传工作。

我站把《福建农业》杂志作为科技下乡的重要工作来抓,帮助农民提高对科技知识的认识,带动从事农业的工作者学科学、用科学,积

极参与农业科技知识普及中去。

4、抓好应急种子储备,提高良种对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

在城厢区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向城厢区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沟通协调,申请到2010年度12.68万元的应急储备种子专项资金,100%完成省农业厅下达的储备1万亩面积的应急种子储备任务(合3万公斤“佳辐占”常规稻种子),有效提高我区种子储备应急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5、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职责分工部分

起草2010年项目实施方案、拟定项目相关文件、编写甘薯产业技术资料、推进项目实施、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组织农技员培训、加强科技入户、落实物化补贴、组织整理示范县项目内部作业等工作。

三、工作成效

(一)加强种子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1、强化品种管理,把好种子“源头关”。

2、强化许可管理,把好企业“准入关”。

3、强化市场监管,把好市场“秩序关”。

4、强化监督抽检,把好种子“质量关”。

(二)实施新品种示范推广工程,促进农民增收

1、推广粮食作物新品种2.1万亩,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一是优化水稻新品种的示范推广。

二是优化甘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

2、推广油料作物新品种1.1万亩,促进提高油料自给率。

(三)规范应急种子储备,提高良种对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

1、优化调整储备种子的品种和数量。

2、采取招标方式统一采购储备种子。

3、采取拍卖方式统一转商储备种子。

4、加强储备种子的质量监督抽查和仓储管理。

(四)强化行业服务指导,推动种业健康发展

1、开展种子法规和科普宣传,提高农民素质。

2、做好杂交水稻种子供需信息分析。

四、发表文章与信息

1、2008年在CN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篇。

《莆田市城厢区种植业发展问题的商榷》发表在《福建稻麦科技》2008-1(独著);《东圳库区生态果园防污带建设技术和效益》发表在《中国农学通讯》第24卷2008增刊(独著);《早稻旱育秧、软盘育秧、湿润秧及其大田栽培技术对比分析》发表在《福建稻麦科技》2008-4(第二作者)。

2、2009年在CN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篇。

《优质常规稻台粳8号在莆田市城厢区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发表在《福建稻麦科技》2009-3(第一作者);《大型出口结球甘蓝生产基地农残控制技术》发表在《中国农学通讯》第25卷2009增刊(独著);《沼气技术在生态村建设中的利用模式初探》发表在《中国农学通讯》第25卷2009增刊(独著)。

3、2010年在CN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篇。

《甘薯新品种莆薯14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发表在《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2期,第一作者;《莆花1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发表在《福建农业科技》2010年第1期,独著;《花生新品种泉花7号在莆田城厢区示范推广初报》发表在《福建稻麦科技》2010年第1期上,独著。

4、2010年在《中国农业推广网》发表《城厢区采取“五抓五保”措施,扎实抓好春耕备耕服务》、《城厢区举办枇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班》、《城厢区开展春季种子市场检查与服务月活动》、《城厢区举办甘薯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培训班》、《城厢区着力强化服务模式,确保科技入户取得实效》、《城厢区创新培训模式,着力提升示范户能力》等11篇信息或科普文章,扩大了城厢区农业局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了美誉度。

五、近三年本人考核与获得奖励的情况

(一)考核的情况

2008年度考核为优秀;2009年度为优秀;2010年度为优秀。

(二)获得奖励的情况

兼任城厢区绿色食品办公室负责人期间,由于工作出色,2008年4月城厢区农业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2007年福建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述职人:

许晨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