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农艺师个人述职报告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09293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报农艺师个人述职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申报农艺师个人述职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申报农艺师个人述职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申报农艺师个人述职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申报农艺师个人述职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申报农艺师个人述职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申报农艺师个人述职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申报农艺师个人述职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申报农艺师个人述职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报农艺师个人述职报告文档格式.doc

《申报农艺师个人述职报告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报农艺师个人述职报告文档格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申报农艺师个人述职报告文档格式.doc

每年我都要深入乡村开展科技兴粮,技术培训效果、科技示范效果,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效果、农技推广体系状况等调查活动,撰写数据详尽,说服有力的各类调查报告20余份,为各级领导当好参谋。

时代在发展,农业科技日新月异,我深知,我所做的工作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差距,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多多包涵。

我必将以此为起点,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用满腔热忱服务“三农”,发奋图强,爱岗敬业,为湘阴农业又快又好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2年12月8日

(稻脖)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药效比较

湘阴县玉华乡杨忠

摘要:

应用3种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

每667m2用80%氟虫腈WG29、39、5%氟虫腈SC48g和90%杀虫单WPlO0g对稻纵卷叶螟一、二龄幼虫药后15d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7.2%、93.8%、98.2%、55.3%、以667m25%氟虫腈SC48g和80%氟虫腈WG39防效和持效性较好。

关键词氟虫腈稻纵卷叶螟防效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是中国南方稻区水稻三大主要害

虫之一。

以幼虫危害稻叶,严重时全田白叶,特别是孕穗后期为害,严重影响产

量。

近十年来,由于不同地域耕作制度、气候特征以及害虫迁飞特性等多种因素

影响,导致该害虫大暴发频率增加。

化学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传统药剂甲胺磷等有

机磷、杀虫双等沙蚕毒已逐渐退出农药市场。

为探求一种防治该害虫的有效药剂,

笔者于2007年9月进行了80%氟虫腈(锐劲特)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第六(4)

代稻纵卷叶螟示范试验。

现将示范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试验材料及方法

1.1试验与对照药剂:

试验药剂:

80%锐劲特水分散粒剂(WG)和5%锐劲特悬

浮剂(SC),由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BayerCropScienceChina)提供:

对照药剂:

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WP),湖北省阳新县化l:

厂生产,自购。

1.2试验田基本情况:

示范试验设在湖南省湘阴县文星镇原种场一组水稻田内,

示范罔面积24.3亩(667m2),连成一片,分属于4个农户,每个农户为一个处

理。

试验前16d进行了对稻飞虱和纹枯病的防治,试验阶段正值本稻区主害代第

六(4)代稻纵卷叶螟一、二龄幼虫高峰,且幼虫密度高(1万条左右667m2)。

1.3试验处理与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

示范处理见下表。

序号

试验药剂

施用量

示范面积

(667m2)

商品用量

(g、ml/667m2)

有效成分

(g/hm2)

1

空白对照(ck)

/

0.2

2

80%锐劲特WG

2.O0

24.00

3.O

3

3.00

36.00

4.7

4

50%锐劲特SC

48.O

36.O0

8.4

5

90%杀虫单WP

100

1350

8.0

1.4施药方法:

试验时间为2007年9月1日下午施药(4个药剂处理同时施药)。

配药时,先用少量水将药剂充分溶解后,再加入适量水后进行全株喷雾处理,每

亩用水量50L。

施药器械为卫士牌WS-16型手动喷雾器,喷头为单个扇形雾喷头,

工作压力为0.2-0.4Mpa,喷雾量为0.36—0.48L/min。

1.5试验条件

1.5.1栽培条件:

试验稻区为洞庭湖冲积滨湖平原,试验阳所有肥水管理基本一

致:

灌溉水由原种场统一管理,肥料使用是先施足基肥(碳酸氢铵40KG/667m2、

氯化钾12KG/667m2),活蔸后追施追肥(尿素8KG/667m2)。

水稻品种(系)为金优207,6月22—23日播种,7/18—20同移栽。

1.5.2土壤条件:

地属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第二隆起带,稻区土质为潮壤和水稻土,

pH值6.84,有机质含量为2.83%。

杂草为矮慈菇、四叶萍、节节草等常发水田

杂草,覆盖率为6.44%。

水田水层深度为3-6cm。

1.5.3气象条件:

施药前一周到施药后l5d气象发生因子见下表

日期

(月/日)

平均气温

(℃)

高温

低温

湿度

(%)

风速

(m/s)

雨量

(mm)

8/26

26.1

29.5

24.5

87

3.8

1.0

8/27

25.4

27.1

24.4

93

3.5

12.8

8/28

25.9

28.8

24.0

1.7

8/29

25.2

26.9

24.1

4.0

0.4

8/30

26.2

22.8

85

2.9

0.1

8/31

25.7

28.9

23.1

84

0.7

0.0

9/1

27.4

31.2

24.9

82

1.3

9/2

26.6

92

0.5

0.6

9/3

34.2

83

1.6

9/4

28.4

33.4

25.3

1.4

0.8

9/5

24.8

26.0

23.9

94

2.7

0.3

9/6

23.7

89

9/7

23.8

22.1

3.2

0.O

9/8

20.3

18.3

2.4

7.4

9/9

20.6

22.6

18.8

86

1.2

9/10

20.7

26.7

19.2

79

2.0

9/11

23.4

27.6

19.4

74

2.6

9/12

27.9

18.6

70

9/13

28.3

19.5

71

9/14

23.3

9/15

31.6

19.0

9/16

33.0

20.0

1.6调查、记录及约效考查方法:

1.6.1调查方法:

每处理l0点取样共查100蔸稻叶,统计卷叶率,与对照卷叶率比较,计算相对防效,同时调查卷叶内的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

1.6.2调查时间和次数:

共调查4次。

处理前调查虫口基数,处理后3d以及药

后7d和15d进行残虫及卷叶防效调查。

1.6.3药效计算方法:

卷叶率(%)=

相对防效率(%)=

虫口减殷实率(%)=

1.6.4药害调查方法:

施药后连续7d目测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

2.示范试验结果与分析

2.1示范试验效果

2.1.1相对防效:

药后第3d各处理防效都差,最高仅36.8%,药后第7d虽防效

上升,但仍没有达到较好效果,最高仅72.9%,只有在药后15d,为害基本稳定

后各处理卷叶防效才明显,以施用5%锐劲特SC的处理最好达83.5%,其次是亩

用39和29的80%锐劲特wG,防效分别为78.6%和65.6%,最差的是90%WP杀虫

单,防效仅42.1%。

2.1.2虫口减退率:

药后第3d,每667m2用5%锐劲特SC的处理为94.4%,用80%锐劲特wG29和39的处理分别为75.7%和66.7%,90%杀虫单仅为33.3%;

药后第7d,用5%锐劲特SC的处理达l00%,每667m2用80%锐劲特WG39和29的处理分别为95.1%和81.4%,90%WP杀虫单的处理仅达50.3%。

2.2结果分析

2.2.1示范试验结果表明:

80%氟虫腈wG,每667m2用量为39,药后7d的相对

防效和虫口减退率高达78.6%和95.1%,虽略低于5%氟虫腈SC,较常规杀虫单

的防效分别高36.5和44.8个百分点。

2.2.2氟虫作用机理独特,有较强的触杀、胃毒作用,还具有由上向下的内吸传

导特性,在水稻孕穗后期,新叶全部长出后防效高。

应用氟虫腈防治稻纵卷叶螟

的同时,还可兼治螟虫和稻飞虱等多种水稻害虫。

因此,80%锐劲特wG亩用39

是目前防治水稻孕穗后期稻纵卷叶螟较理想的药剂,于稻纵卷叶螟一、二龄幼

虫高峰,采用常规喷雾。

施药后无任何药害现象。

表:

80%锐劲特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示范试验调理

湖南/湘阴/2007年9月单位:

叶、%、条

面积

高品用量

(g/667m2)

施药前

药后第3d

药后第7d

药后第15d

调查

叶数

卷叶

幼虫

凋查

相对

防效

虫口减

退率

3.0

2.00

4100

205

5.00

166

4060

216

5.32

10.1

48

66.7

3990

226

5.66

64.8

34

81.4

246

6.16

65.6

29

87.2

168

4.10

146

17l

4.22

28.7

35

75.7

149

3.74

71.3

9

95.1

153

3.84

78.6

14

93.8

4.80

4lOO

157

3.80

130

152

36.8

8

94.4

14l

3.54

72.9

O

lO0

118

2.96

83.5

98.2

8.O

100.0

16l

3.90

122

19l

4.70

96

33.3

286

7.16

45.1

9l

50.3

414

10.4

42.1

101

55.3

3.60

115

240

5.92

144

520

13.0

183

715

17.9

参考文献

高泰东,刘宝云,王生元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年控制技术初探.中国植保导刊2004、14[5]

章士美,赵泳祥。

中国农林昆虫地理分布。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