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业务培训班讲课提纲.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1015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省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业务培训班讲课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省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业务培训班讲课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省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业务培训班讲课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省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业务培训班讲课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省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业务培训班讲课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全省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业务培训班讲课提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全省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业务培训班讲课提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全省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业务培训班讲课提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省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业务培训班讲课提纲.doc

《全省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业务培训班讲课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业务培训班讲课提纲.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省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业务培训班讲课提纲.doc

茶陵县“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

业务培训讲课提纲

一、教育部教育督导团关于《普及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情况登记表》填报说明

表Ⅰ:

“普九”、“扫盲”县市区基本情况

1、自然情况、经济情况为2006年统计数据。

2、学校数、小学教学点数、教学班数、在校学生数、教职工数及调查数据为2006—2007学年度初数。

3、表Ⅰ中隐含下列指标:

⑴小学/初中在校学生规模比(注:

与两项评估考核的要求有区别)

⑵小学班额大班额55—65人

⑶初中班额超大班额65人

⑷小学万人在校

⑸初中万人在校

⑹小学专任教师生师比(见湘政办发[2002]44号)

⑺初中专任教师生师比

⑻小学代课教师占岗位教师的比例(茶陵应没有代课教师)

⑼初中代课教师占岗位教师的比例

学生与教职工之比

城市县镇农村

小学192123

初中13.51618

4、调查数据

⑶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制为六、三制。

表Ⅱ:

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

1、入学率、15和17周岁人口受教育情况两栏为2006—2007、2005—2006、2004—2005三年学年度情况,在校生辍学率、毕业学生的毕业率两栏为2005—2006、2004—2005、2003—2004三个学年度情况,但在情况登记表中只体现2004、2005、2006。

可以这样理解:

2005年的辍学率是指2004—2005学年度的辍学率;2005年的入学率是指2005—2006学年度的入学率,以此类推。

2、小学入学率、小学女童入学率、初中阶段入学率(不含其他县)标准要求都能入学,“都能入学”系要求生理、心理正常的适龄儿童、少年没有违法不入学的。

即使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也应到专门学校接受教育。

3、初中阶段入学率=初中阶段在校学生数/13—15周岁人口总数×100%

初中阶段在校学生含13—15周岁人口中已毕结业、在外就读等。

4、残疾儿童、少年在校学生数指在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班)上学的学生数。

5、在校生辍学率,按照基教口径统计,转出、死亡等不算辍学,但要手续齐、经得起查。

不但2006年要达标,2006年9月至2007年4月也必须达标。

6、毕业班学生的毕业率=实际毕业人数/学年初毕业班学生数×100%。

实际毕业人数包括补考合格人数。

7、15和17周岁人口受教育情况考查2006—2007学年度15周岁、17周岁两个年龄段受教育情况,见自查表一、表二、表十一。

8、调查数据⑴、⑵为计算2004、2005、2006三个学年度初中阶段入学率的数字,分别等于表Ⅱ中L3。

9、调查数据⑶应按照“都能入学”的要求。

10、调查数据⑷应按照自查表二8—13栏填写。

表Ⅲ:

师资水平情况

1、小学表ⅢL2=表ⅠL18,初中表ⅢL2=表ⅠL20

2、教育厅湘教师字[2002]16号文件规定

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

从2003年秋季新学期开始,所有学校(包括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的专任教师都必须持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书,方能上岗任教。

严禁聘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担任教师。

新增教师必须具备规定的学历并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不具备国家规定学历的在职教师,应限期接受相应的学历教育,逾期未取得教师资格的一律调整教师队伍。

即要求:

自查表五11与15栏数字相等。

3、按照新要求:

表Ⅲ中L7、L8应达到100。

表Ⅳ:

办学条件情况

1、校舍建筑面积定额

学校类别

规模

每个学生应占有的校舍建筑面积(㎡/生)

完全中学

18—30班

4.7—5.0

初级中学

18—24班

4.6—4.8

小学

18—24班

3.6—3.8

2、中小学藏书标准

人均藏书量(册数)

完全中

初级中学

小学

30

25

15

25

20

10

20

15

5

3、教学仪器设备:

村小达三类、中心小学和初中达二类为合格。

4、校舍危房控制在1%以下,及时消除,D级危房一票否决。

5、按教育统计数据填写。

表Ⅴ:

教育经费情况

1、一个为主:

即表Ⅴ中L4每年大于50%。

2、每年L5﹥L8。

3、L10、L16、L19、L20、L21、L22均要做到逐年增长。

4、中央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不低于60%用于教育。

5、上级下拨各种教育专款到位。

6、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征足并用于教育。

7、2001年底以前教职工国标工资拖欠,应有还欠计划。

8、2002年1月以来教职工国标工资拖欠,一票否决。

9、省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农村小学150元、初中195元;

预算内:

小学10元;初中15元。

10、截止目前“两基”债务数。

(2006年教育两项评估考核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债务已经剥离)

表Ⅵ:

扫盲情况

两个主要指标:

青壮年非文盲率、脱盲人口巩固率。

二、《湖南省“两基”自查表》《九年义务教育对象普查花名册》填报说明:

(一)有关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1、管理体制

国务院领导、省级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政府为主管理。

2、管理责任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采取措施防止其辍学。

居委会和村委会协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发生违法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3、入学要求

入学年龄。

满7周岁入小学;相应地,初中入学年龄应是满13周岁。

如有特殊情况(主要是适龄儿童、少年身心状况),需要提前、延缓入学或者休学(免学)的,应当由监护人提出申请,乡镇政府或者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属休学(免学)的,还应提供县级以上医疗部门证明。

入学形式。

小学、初中均应就近免试入学。

4、有关学籍管理

①小学、初中均不得留级、复读和开除。

②因家长(或监护人)工作、住所异动等正常原因可以转学,但须按规定履行转出转入手续。

③休学时间一般为1年,特殊情况可以延长。

④一般不能退学,但特殊情况如突发事件丧失学习能力,原学校可以退学。

⑤毕业、结业和肄业:

修完规定课程(德、智、体)且成绩合格为毕业;成绩不合格为结业;未修完课程,为肄业。

国家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只要修业年限达到9年就算完成了义务教育。

(二)“两基”国检有关表册填报

1、正确处理各种表册资料之间的关系。

①处理好国家要求填报的“两基评估验收情况登记表”、省下发的“两基自查表”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对象普查花名册之间的关系。

②处理好原来下发的教育“两项”督导评估自查表与这次下发的自查表的关系。

③处理好各种表册数据与有关证实材料的关系。

2、“两基”自查表的填报

①表一(小学普及程度)的填写

编号6=[(4—5)÷(2—3)]×100%

编号9=8÷7×100%

编号13=[12÷(10—11)]×100%

编号19=[(15+16+17+18)÷14]×100%

说明:

小学阶段适龄儿童数是指7—12周岁的人口数;入学率标准是100%。

但计算时,在适龄儿童总数中除减去残疾儿童数外,还应考虑在外地就读以及缓学、休学等正常异动人数,并有相关手续和材料。

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标准,贫困县或少数民族县达到60%,其他所有的县市区达到80%。

15周岁小学完成率标准为达到98%以上。

②表二(初中普及程度)的填写

编号7=[(4—5)+6]÷(2—3)×100%

编号14=(9+10+11+12+13)÷8×100%

说明:

初中阶段适龄少年数是指13—15周岁的人口数;入学率标准为贫困县或少数民族县达到95%以上,其他所有的县市区应达到100%。

同样,在计算时,在适龄少年总数中除减去残疾少年数外,还应考虑在外地就读以及缓学、休学等正常异动人数,并有相关手续和材料。

17周岁初中完成率,城市达到90%以上,经济文化发达的县85%,贫困县和少数民族县80%。

③表三(小学、初中年辍学率)的填写

编号9=3+4+5+6+7+8

编号10=2—9

编号11=10÷2×100%

编号19=13+14+15+16+17+18

编号20=12—19

编号21=20÷12×100%

说明:

辍学率标准,小学控制在1%以下;初中贫困县或少数民族县控制在3%以下,其他所有的县市区控制在2%以下。

计算时,以学籍为准,并减去正常异动人数。

注意上下年数据要衔接吻合。

④表四(毕业率)的填写

编号4=3÷2×100%

编号7=6÷5×100%

说明:

小学毕业年级学生的毕业率应达到95%以上,初中应达到90%以上。

⑤表十一(扫盲程度)的填写

编号4=3÷1×100%

编号7=6÷5×100%

编号10=9÷8×100%

编号13=12÷11×100%

编号16=15÷14×100%

编号19=18÷17×100%

说明:

第5次人口普查青壮年文盲数应指当年9—44周岁(今年是15—50周岁)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数,也是这些年应该扫除的文盲半文盲数。

其中15—24周岁具有学习能力的青壮年文盲是扫盲的重点对象。

(注:

农村非文盲率要达到95%以上,企业、街道、社区达98%以上,但在一个县内,以村、居委会为单位有低于上述指标的则全县必须开展扫盲教育。

⑥表十二(成人办学及扫盲经费)的填写

编号3=2÷1×100%

编号6=5÷4×100%

编号11=10÷9

3、九年义务教育对象普查花名册的填报按表式说明填写

4、九年义务教育对象统计表填写说明

5、“两基”迎国检学生异动情况统计表说明

三、普及程度操作注意事项

1、与乡镇、居委会及公安等有关部门建立紧密合作机制,及时掌握学龄人口状况。

2、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各方责任,确保适龄儿童、少年能入学,不辍学。

3、严格执行《茶陵县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开除学生,不能留级,学生异动要履行手续。

对于辖区内学生的去向清楚,并留有学生家庭联系电话或村干部联系电话。

4、所有填报的数据应实事求是,前两年的数据已有相关统计的,尽可能不作更改并保持数据的连续性;2006年度的工作必须到位,所有数据均应达到验收标准。

5、学校上报教育股数据应与上报计财股数据一致,数据依据为04、05、06年学校上报计财股教育统计数据。

数据填写位置要准,字迹清晰,看清单位量,入学率按年龄段汇总统计。

6、数据、表格报送各乡镇中小学统一上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象以中心小学为主造册,中学填写相关表册并协助中心小学完成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情况、15周岁人口文盲率情况统计等工作。

7、城区学校数据统计填报分工。

中学:

先由东阳、二中应分年龄段、分村街、分年度做好相关统计,然后将所有数据报云阳中学汇总,再上报教育局;小学:

解放、城西小学分年龄段、分村街、分年度做好相关统计,然后将所有数据报城关中心小学汇总后,报教育局。

8、“两基”表格先发样表,数据核定后统一填写正表,所有表格及要求均可在茶陵县教育信息网上()或登录邮箱jygcledu@密码:

5229897下载。

9、严格执行“两基”国检工作方案,按照“两基”国检主要指标及评估验收标准,认真落实本乡镇的“两基”工作,确保“两基”国检指标达标,如实填写数据,按时上报表格材料,第一次报表时间为2007年元月25日前,第二次报表时间为2007年2月10日前。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