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9 赤壁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293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分层作业9 赤壁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时分层作业9 赤壁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课时分层作业9 赤壁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课时分层作业9 赤壁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课时分层作业9 赤壁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课时分层作业9 赤壁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课时分层作业9 赤壁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课时分层作业9 赤壁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课时分层作业9 赤壁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课时分层作业9 赤壁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课时分层作业9 赤壁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时分层作业9 赤壁赋.docx

《课时分层作业9 赤壁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分层作业9 赤壁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时分层作业9 赤壁赋.docx

课时分层作业9赤壁赋

课时分层作业(九) 赤壁赋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导学号:

14522084】

A.徘徊于斗牛之间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惟江上之清风

D.不知东方之既白

B [B项,“冯”通“凭”。

]

2.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不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

例句: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望美人兮天一方

B.忧劳可以兴国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 [例句“故事”意为先例;A项,“美人”意为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C项,“学者”意为求学的人;D项,“小学”意为小的方面;B项基本与现代汉语相同。

]

3.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

14522085】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B [①和②均为名词作动词,③是名词的意动用法,④是名词作状语。

]

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D [D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安在”即“在安”,“何羡”即“羡何”。

]

5.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导学号:

14522086】

A.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B.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C.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D.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C [C项,把“余音”比作“缕”。

A项,互文、对偶。

B项,对偶。

D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

6.下面是一位语文教师在上课时,为《赤壁赋》写的两个上联,让你对出下联。

上联:

清风万顷托遗响

上联:

横槊中流,不识变幻风云,英雄扼腕曹公恨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下联:

明月一江映残觥

下联:

泛舟赤壁,能悟盈虚水月,迁客折腰苏子文

7.《赤壁赋》可谓是字字珠玑,浑然天成,妙不可言。

请用简明的语言品味下面一句话的妙处。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形象真切,具体可感。

8.根据上下文补写句子,注意保持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①________________;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②________________;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③________________,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答案】 ①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 ②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 ③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

9.下面是“一带一路”相关内容的图片,请结合图片内容给“一带一路”下定义。

(不超过100字)

【导学号:

1452208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带一路”是以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为前提,贯穿欧亚大陆,联系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中间腹地具有巨大经济发展潜力的国家的责任、利益、命运共同体。

二、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导学号:

14522088】

方山子传

苏 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①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

“此岂古方山冠②之遗像乎?

”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

“呜呼!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

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注】 ①朱家、郭解:

西汉著名游侠,《史记·游侠列传》详载二人事迹。

②方山冠:

古代的一种帽子。

汉时为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

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B.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C.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D.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B [根据时间名词“前十有九年”和人称代词“余”,排除A、C两项,根据人名“方山子”,断定“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断句错误,排除D项。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折节,意为降低自己身份或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

2019年台湾地区参选人洪秀柱在临全会演讲曾说“孤臣可弃,但绝不折节”。

B.古代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的词语有拜、除、迁、擢、黜、谪等,谪就是贬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C.《礼记·曲礼下》载:

“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

”看来那时的“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没有身份的。

后来,“妻”才渐渐成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称。

D.《礼记·王制》: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如此看来,公侯是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与诸侯是一回事。

D [“与诸侯是一回事”错误,诸侯是泛指,指的是有实权的地方势力,但不一定有爵位。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出身微贱,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终不得意;晚年放弃了富贵生活,隐逸在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记主人公少年时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

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说方山子可能会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可见作者对“异人”的仰慕,也隐含有对方山子超脱世俗、淡泊自守的赞扬之意。

D.结合苏轼被贬黄州的处境可知,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己之“不遇”,本文可以视为作者当时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A [“出身微贱”与原文不符。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2)(他)都放弃不要了,偏要来到荒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参考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

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

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

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

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

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

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

“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

”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

我说:

“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

”方山子也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

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

(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

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

十九年前,我在岐山,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

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

方山子拉紧韁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

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

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照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

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

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

(他)都放弃不要了,偏要来到荒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癫、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9题。

喻樗,字子才,其先南昌人。

少慕伊洛之学,中建炎三年进士第,为人质直好议论。

赵鼎去枢筦①,居常山,樗往谒,因讽之曰:

“公之事上,当使启沃②多而施行少。

启沃之际,当使诚意多而语言少。

”鼎奇之,引为上客。

鼎都督川陕、荆襄,辟樗为属。

绍兴初,高宗亲征,樗见鼎曰:

“六龙临江,兵气百倍,然公自度此举,果出万全乎?

或姑试一掷也?

”鼎曰:

“中国累年退避不振,敌情益骄,义不可更屈,故赞上行耳。

若事之济否,则非鼎所知也。

”樗曰:

“然则当思归路,毋以贼遗君父忧。

”鼎曰:

“策安出?

”樗曰:

“张德远有重望,居闽。

今莫若使其为江、淮、荆、浙、福建等路宣抚使,俾以诸道兵赴阙,命下之日,府库军旅钱谷皆得专之。

宣抚来路,即朝廷归路也。

”鼎曰:

“诺。

”于是入奏曰:

“今沿江经画大计略定,非得大臣相应援不可。

如张浚人才,陛下终弃之乎?

”帝曰:

“朕用之。

”遂起浚知枢密院事。

浚至,执鼎手曰:

“此行举措皆合人心。

”鼎笑曰:

“子才之功也。

”樗于是往来鼎、浚间,多所裨益。

顷之,以鼎荐,授秘书省正字兼史馆校勘。

初,金既退师,鼎、浚相得欢甚。

人知其将并相,樗独言:

“二人宜且同在枢府他日赵退则张继之立事任人未甚相远则气脉长若同处相位万有一不合或当去位则必更张是贤者自相背戾矣。

”后稍如其言。

又尝曰:

“推车者遇艰险则相诟病,及车之止也,则欣然如初;士之于国家亦若是而已。

”先是,樗与张九成皆言和议非便。

秦桧既主和,言者希旨,劾樗与九成谤讪。

樗出知舒州怀宁县,通判衡州,已而致仕。

桧死,复起为大宗正丞,转工部员外郎、出知蕲州。

孝宗即位,用为提举浙东常平,以治绩闻。

淳熙七年,卒。

(选自《宋史·喻樗传》,有删改)

【注】 ①枢筦:

中央政务。

②启沃:

竭诚开导、辅佐君王。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二人宜且同在枢府/他日赵退则张继之立事/任人未甚/相远则气脉长/若同处相位/万有一不合/或当去位/则必更张是贤者/自相背戾矣

B.二人宜且同在枢府/他日赵退则张继之立事/任人未甚/相远则气脉长/若同处相位/万有一不合/或当去位/则必更张/是贤者自相背戾矣

C.二人宜且同在枢府/他日赵退则张继之/立事任人/未甚相远/则气脉长/若同处相位/万有一不合/或当去位/则必更张/是贤者自相背戾矣

D.二人宜且同在枢府/他日赵退则张继之/立事任人/未甚相远/则气脉长/若同处相位/万有一不合/或当去位/则必更张是贤者/自相背戾矣

C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

其次分析四个选项,把选项两两分组,根据相同点的多少可知A、B两项为一组,C、D两项为一组。

然后分析两组不同之处:

“他日赵退则张继之”中“赵”“张”分别指赵鼎、张浚,此句意为“将来赵鼎退去就由张浚来接替”,后面应停顿,可排除A、B两项。

“是贤者自相背戾矣”中“是”在此句中相当于代词“这”,一般用于句首,其前面应停顿,可排除D项。

]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员外郎:

官名。

员外,指正员以外的郎官。

晋武帝始设员外散骑侍郎,简称员外郎。

唐以后直至明清,各部都有员外郎,位在郎中之次。

B.都督,原是军队中的监察官,后演变为统领军队的军事长官,这里作动词,担任都督。

C.六龙,古代天子车驾为六匹马,古人认为马八尺以上为龙,所以称天子车驾为六龙。

D.路,南宋最高的行政区域单位,由唐代的“道”演变而来,后文的“道”相当于“路”。

D [“路”应为北宋设立的行政区域单元。

]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喻樗喜欢议论时事。

他在拜访赵鼎时曾说,臣子侍奉皇上要竭尽开导、辅佐之责,为此受到了赵鼎的信任。

B.喻樗关心国君安危。

为了解除朝廷的后顾之忧,他向赵鼎推荐当时富有声望的张浚,最终使张浚得到重用。

C.喻樗具有政治远见。

他认为赵鼎和张浚不适宜同时任宰相,否则不利于团结协作,后来事实验证了他的预言。

D.喻樗仕途坎坷波折。

他因反对议和而受到秦桧弹劾,被贬出京,不久又被免官,直到秦桧死后才重新被任用。

D [“他因反对议和而受到秦桧弹劾”错,从“秦桧既主和,言者希旨,劾樗与九成谤讪”可知。

秦桧没有弹劾他,而是有人迎合秦桧弹劾了他;“不久又被免官”错,从“樗出知舒州怀宁县,通判衡州,已而致仕”可知,不是免官,而是降职,不久之后才退休。

]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国累年退避不振,敌情益骄,义不可更屈,故赞上行耳。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车者遇艰险则相诟病,及车之止也,则欣然如初;士之于国家亦若是而已。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朝廷连年退避而不振作精神(抗敌),敌人的气焰更加骄纵,从道义上讲不能再屈服,所以我辅佐皇上亲征。

(2)推车的人遇到艰险的地方就互相指责,等到车子停下来以后,又像先前一样高兴;读书人对于国家也像这样罢了。

【参考译文】

喻樗,字子才,他的祖辈是南昌人。

他从小就仰慕程朱理学,考中建炎三年的进士,为人朴实、耿直,喜欢发表政论。

赵鼎离开中央政务后,居住在常山,喻樗前往拜谒他,趁机规劝他说:

“您侍奉皇上,应当让自己竭诚开导皇上多一些,武断实行政策少一些。

启发、开导的时候,应当让自己表现得诚意多一些而话少一些。

”赵鼎认为喻樗这番话不一般,就延请他为座上客。

赵鼎担任川陕、荆襄都督,征召喻樗为下属。

绍兴初年,高宗亲自率军出征,喻樗见到赵鼎说:

“军队像六条龙一样临江列阵,士气百倍,然而您思考一下这种举动,果真是万全之策吗?

还是皇上的孤注一掷呢?

”赵鼎说:

“朝廷连年退避而不振作精神(抗敌),敌人的气焰更加骄纵,从道义上讲不能再屈服,所以我辅佐皇上亲征。

然而亲征一事成功与否,就不是我赵鼎所知道的了。

”喻樗说:

“这样我们要考虑退却的路,不要让敌人给你家人带来忧虑。

”赵鼎说:

“此计从何讲起啊?

”喻樗说:

“张德远这个人德高望重,现在居住在福建。

如今没有比让他担任江、淮、荆、浙、福建等路宣抚使更好的了,让他率领各道的军队入朝觐见皇上,在命令下达的那一刻,就能独占府库内军旅钱粮了。

宣抚的来路,就是朝廷的归路啊。

”赵鼎说:

“行。

”于是入朝上奏说:

“现在我们沿江的战略布局已经初步定下来了,必须要大臣相互应援。

比如张浚这个人才,难道陛下要放着不用吗?

”皇上说:

“朕起用他。

”于是提拔张浚担任枢密院知事。

张浚到了以后,握着赵鼎的手说:

“这个举措符合众人的心意。

”赵鼎说:

“这都是喻樗喻子才的功劳啊。

”喻樗从此在赵鼎和张浚间往来,大获裨益。

不久,因赵鼎的举荐,朝廷授予喻樗秘书省正字兼史馆校勘。

当初,金人已经班师回朝,赵鼎和张浚相处得非常融洽。

人们都知道他们将要同时为相,喻樗(却)单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两人适宜一同待在枢府,若有朝一日赵鼎下来,则张浚顶上。

这样无论是做事还是用人,都不会在执行上有太大出入,政策传承性比较温衡长远。

假使两人一起处在相位,万一意见不合,一个人离开,则政策势必改弦更张,这是贤者相轻的结果。

”后来果然稍稍证实了他的预判。

喻樗又曾经说:

“推车的人遇到艰险的地方就互相指责,等到车子停下来以后,又像先前一样高兴;读书人对于国家也像这样罢了。

”先前,喻樗和张九成都说和金议和不太可行。

秦桧主张议和之后,言官们都迎合秦桧的主张,弹劾喻樗和张九成毁谤。

喻樗出任舒州怀宁县知县,而后担任衡州的通判,不久后退休。

秦桧去世后,喻樗被朝廷官复原职担任大宗正丞,转任工部员外郎,离开京城担任蕲州知州。

孝宗即位后,任用他为浙东常平提举,喻樗因治理当地有政绩而闻名。

淳熙七年逝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