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361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

《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琵琶记 课堂笔记.docx

琵琶记课堂笔记

南戏与《琵琶记》

一、南戏概述(教材p275)

南戏,又叫南曲戏文、戏文、南曲。

北宋末年在浙江温州(永嘉)一带兴起的一种戏曲形式,最初流行于浙江东部沿海一带,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地位:

元代戏曲创作的殿军,明清传奇的开山之祖

南戏的形成与发展

在南方民间歌舞小戏的基础上,吸收宋杂剧、影戏、傀儡戏、鼓舞大曲、唱赚、缠令等多种民间技艺,逐渐成熟。

元灭南宋,南北统一后,南戏从北杂剧中吸取长处来丰富和发展自己:

把杂剧改编成南戏上演;杂剧的作家兼写南戏;北杂剧的演员兼演南戏。

祝允明《猥谈》:

“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

余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

南戏的体制特点

A.南戏剧本的结构体例具有开放性与灵活性,篇幅可长可短。

可根据剧情自由伸缩,不忌枝蔓,比杂剧冗长。

B.南戏的角色比较复杂,除了净、末与北剧相同,生与丑则是南戏独有的。

歌唱规制丰富灵活,任何角色均可歌唱;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

C.“副末开场”的形式:

即第一场戏照例由副末首先登场,通过歌唱词曲以及与后台演员互相问答,概括介绍剧情和交待创作意图,又叫“家门大意”或“家门引子”。

D.南戏语言和音乐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南曲清柔婉转的演唱风格,与北曲的高亢激昂构成鲜明反差。

南戏与北曲体制的区别(参看教材p276)

1.杂剧通例由四折组成,只有少数超出四折,南戏不称折而称“出”,无固定出数,长短适剧情变化,少则十几出,多则四、五十出。

2.杂剧常有楔子,南戏则有“家门”“开宗”由末或副末介绍剧情,从第二出才是正戏。

3.杂剧一般由一角色演唱到底,南戏则各角色均可唱。

4.在音乐方面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曲子一韵到底,南戏每出则可用几个宫调,并且可以换韵。

5.杂剧一般选调激越昂场,南戏选调柔媚婉转。

6.由唱、白、介组成。

南戏的概况

宋元南戏目前存目共230多种,有传本的有19种。

从现存曲目看,表现爱情婚姻和家庭和家庭纠纷的题材,占最大部分,而表现金戈铁马的英雄题材则极为罕见。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张协状元》,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南宋戏文

《小孙屠》(包公戏、官府的糊涂、“南北合套”)

《宦门子弟错立身》(市民阶层平等爱情观)

传世的20余本南戏中,多经明人改动,甚至已面目全非。

二、高明《琵琶记》

(一)高明的生平

(1307?

——1359),字则诚,号菜根道人。

温州瑞安(今浙江瑞安)人,后人称他为东嘉先生。

祖父天锡、伯父彦和及弟弟均以诗闻名,本人立志仕进,苦读《春秋》。

经历与创作

早年乡居读书,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中进士,在浙江处州、杭州等地做小官。

1351,从军南征方国珍起义,因与统帅意见不合,感悟“功名为忧患之始。

此后隐居杭州,至正十六年(1356)隐于浙东宁波的栎社,“以词曲自娱”,专门从事创作,完成《琵琶记》。

后病卒于家。

另有南戏《闵子骞单衣记》、诗文集《柔克斋集》20卷,已佚。

今存诗文50余篇。

思想

理学家黄潽的弟子,有较浓厚的儒家正统思想,早年胸怀大志,历经宦海风波后对当权者非常不满,最终退隐林下。

作品充满忧民伤世的思想。

《琵琶记》“全忠全孝”的主题;“五娘请粮被抢”。

《琵琶记》

中国戏曲史上传演最广的作品之一

明刊本数十种,明、清至今都活跃于舞台

参考书目:

钱南扬《元本琵琶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

《琵琶记》的题材源流

前身为早期南戏《赵贞女蔡二郎》,写赵五娘和蔡伯喈的故事:

蔡中状元后“弃亲背妇”,赵五娘独立赡养公婆……蔡“为暴雷震死”。

(秦香莲式故事)。

在民间传说中,蔡伯喈只是借用历史人物之名

(蔡伯喈即蔡邕,东汉末著名文人)

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可见:

一.蔡伯喈故事在南宋已成为民间讲唱文学的流行题材;

二.蔡伯喈已被描述成反面人物。

蔡邕其人

蔡邕(133-192),字伯喈,陈留圉(yǔ)人(河南杞县)也。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

与曹操善。

女蔡琰。

《琵琶记》的主题改造

《赵贞女蔡二郎》是意在维护家庭稳定的伦理剧。

《琵琶记》在保存这一核心内涵的同时,又对剧情作了重大改动。

最关键的地方,是把原来作为反面人物的蔡伯喈改造成一个忠孝双全的正面人物,把他抛弃家庭、另娶贵妻处理为被人胁迫而不得已。

改编后的《琵琶记》,通过蔡伯喈的遭遇,揭示了“忠”与“孝”这封建时代两大基本伦理观念的冲突。

《琵琶记》的故事梗概

此剧共42出,重要场次为:

第四出:

蔡公逼伯喈赴试。

第九出:

新进士宴杏园。

第十一出:

牛相奉旨招婿。

第十五出:

伯喈辞官辞婚不准。

第十六出:

五娘请粮被抢。

第十八出:

伯喈牛宅结亲。

第二十出:

五娘吃糠。

第二十一出:

伯喈弹琴诉怨。

第二十四出:

五娘剪发卖发。

第二十五出:

拐儿脱骗。

第二十六出:

五娘葬公婆。

第二十七出:

伯喈牛小姐赏月。

第二十八出:

五娘寻夫上路。

第三十六出:

伯喈五娘相会。

第三十八出:

伯喈夫妇上路回乡。

第四十出:

庐墓。

《琵琶记》删除《赵贞女》中马踏五娘、雷劈蔡伯喈的激烈关目,而代之以“三被强”、“三不从”。

用蔡与父亲、丞相、皇帝之间的纠葛取代《赵贞女》中蔡与五娘的矛盾,使一个古老的婚变故事具有了新的社会内容。

创作动机与主旨

第一出“副末开场”:

“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琐碎不堪观。

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共妻贤。

“题目”中对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作出定评:

“极富极贵牛丞相,施仁施义张广才。

有贞有烈赵真(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

”(明刊本改为本出的下场诗)

剧本主旨:

通过宣扬忠孝节义的道德观念,进行封建教化。

“三被强”——“三不从”

蔡伯喈赴考之前,家庭和谐完满。

皇帝“出榜招贤”以后,蔡父不顾他的意愿,以事君尽忠、立身扬名方为“大孝”的理由,迫使他上京赴考;(“强试”)

考中状元以后,牛丞相强迫他入赘相府,又是以不得违背圣旨为由,用君命和权势来压服;

最后蔡伯喈向皇帝要求辞官,仍被皇帝以“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王事多艰,岂遑报父……可曲从师相之请,以成《桃夭》之化”的驳回。

辞考不从、辞婚不从、辞官不从,使蔡伯喈无法照顾家庭、奉养父母,父母在饥荒中死去。

所谓“只为三不从,做成灾祸天来大”。

“三不孝”——“全忠全孝”

“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

“父母在,不远游”生同居,死同穴传

“守孝三年”

统小农社会的家族观念——以血缘为基础的封建纲常伦理

“三被强”——“三不从”——“三屈从”

“三不孝”的罪名被彻底开脱,使蔡伯喈从背亲弃妇的势利小人转换成了“全忠全孝”的正人君子

原来的悲剧结局——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

封建伦理道德的内在矛盾

在封建时代正统观念中,忠、孝原来统一的,但作者却注意到两者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政治权力的绝对要求对家庭伦理的破坏,这反映了知识阶层在维护家庭和服务于政权之间常常会出现两难选择。

高明把蔡的“三不孝”不是肤浅的归咎于个人的道德品质,而是突出了社会的左右力量,强调蔡“三不孝逆天罪大”,是因为无法抗拒来自封建社会制度的强大的政治和精神压力,思考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和封建制度本身的矛盾,从而积极开拓了剧本的思想意义

人物形象分析

蔡伯喈

元代封建知识分子的典型(人性的复杂):

忠孝两重的正面人物

优柔寡断、委曲求全的软弱性格——君父的“三不从”或出于环境高压的“三被强”,将他推入“三不孝”以及停妻再娶的尴尬境地

元朝受压迫、软弱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封建伦理纲常内在矛盾的牺牲品

同时反映人性的复杂与深刻:

虽然被塑造成一个孝心昭著、恪守经训的形象,但他同时有对新婚妻子的爱恋,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些都因为与君亲之命相冲突而不能满足

“我穿着紫罗襕到拘束我不自在,我穿的皂朝靴怎敢胡去揣?

我口里吃几口荒张张要办事的忙茶饭,手里拿着个战钦钦怕犯法的愁酒杯。

因为个人的意愿被否定,在政治生活中的不稳定感,愈益增强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最终虽得到朝廷的旌表和提升,仍无法平复因“二亲饥寒死”带来的愧疚

有意或无意中揭示出现存道德的不完善乃至虚伪、罪恶。

《琵琶记》虽为有意宣扬道德教化的剧作,受到统治者的欢迎。

但剧中涉及“忠“、“孝”矛盾,个人意愿与社会统治力量的冲突等,表现对生活现实的关注与深刻思考思考。

赵五娘

中国妇女所有传统美德的集中与典型

孝顺、忠贞、善良、坚忍,在艰难困苦中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古代劳动妇女具有人格光辉的典型形象

封建时代中下社会阶层妇女类群的代表:

家庭的真正支撑者,坚韧不拔,忘我牺牲,奉养老人,抚育子女,使丈夫能够在外界获得成功,需要忍受巨大的苦难

《琵琶记》的艺术强化与加工:

被丈夫遗弃却必须奉养公婆,家境贫寒而又遭遇灾年,竭力尽“孝”仍被婆婆猜疑……种种艰难处境集中反映了旧时代妇女的非人磨难

张广才(张大公)

中华民族优秀品德“义”的化身

饥荒年间,将得到的救济粮分一半给赵五娘,帮助她一家度日。

蔡公蔡婆死后,他又赠送棺材,帮助这个弱女子葬送公婆。

他救人于危难之中,有恩于人还不图报答。

他那颗同情苦难之心,救人危难之心,助人为乐之心,是中华民族的善良之心,仁爱之心,无私之心在闪闪发光。

思想内容的深刻性

揭露了社会黑暗和罪恶,揭露了上至皇帝宰相、下至官府小吏甚至父母的昏庸腐朽

第十六出《五娘请粮被抢》:

里正、社长、卖儿鬻女的社会现实

牛相的虚伪:

“我乃紫阁名公,汝乃幽闺艳质,何必顾彼糟糠妇,岂肯事此田舍翁!

揭露了功名利禄是如何破坏了宁静和谐的生活,忠孝等封建道德是如何的虚伪和自相矛盾:

虚假的全忠全孝

虚假的理想人生

虚假的人生道路----矛盾的封建伦理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教材p281—284)

一、成功的人物形象刻画

摆脱单线平涂的类型化写法,多角度展示人物个性及内心世界,在中国戏曲形象创作史上具开拓意义(教材p282—283)

蔡伯喈:

在相府新婚时的春风得意:

“喜书中今日,有女如玉”;辞婚时未明已娶、“父母俱在,娶而不告应难说”——“强宦”、“强婚”隐藏的喜悦;拖延的“鸵鸟政策”(多年不问父母)……

赵五娘:

道德楷模人物的内心隐痛

封建时代小媳妇无法掌握自身命运的苦楚:

丈夫“强试”时根本不得参与—“也不索气苦……索性做个孝妇贤妻,也得名书青史,省了些闲凄楚”——“吃糠吃糠不难,吃婆怨气更难”(礼法枷锁)

作者期待“知音君子另做眼儿看”的深刻内涵

二、双线结构的创造性布局

全剧由双线贯穿,交错并进。

一条线围绕相府展开,写蔡伯喈中举、封官、招赘,过着珠围翠绕、灯红酒绿的富贵豪华生活;另一条线则围绕陈留蔡家展开,写赵五娘独撑门户,在连年灾荒中受尽折磨,一双公婆终因饥饿愁苦死去。

一边凄凄惨惨,另一边喜气洋洋。

冷热相间,增加了戏剧节奏的丰富性,而且构成强烈反衬,有力地渲染了人物的悲剧性色彩,使观众加倍关怀同情女主人公的不幸。

这种双线并进的结构在明清传奇中得到广泛运用。

双线并进结构的展示

牛府——蔡伯喈:

金榜题名——入赘相府——闲庭信步

蔡家——赵五娘:

独守空房——苦度灾荒——乞讨寻夫

一边是蔡伯喈功成名就入赘相府,步步高升,一边是赵五娘形单影只苦度灾荒,乞讨寻夫;

一边是蔡伯喈骏马雕鞍、赏遍皇都,一边是赵五娘独守空房,对镜忧叹;

蔡伯喈入赘牛府一线呈现的是一派富贵豪华的气派,那里甲第连天,乐声如沸,珠围翠绕,美酒肥羊;

赵五娘侍奉翁姑一线展示的是一片荒凉破败的景况,那里黄土成堆,哀鸿遍野,衣尽囊空,忍饥挨饿。

蔡伯喈入赘牛府一线呈现的是一派富贵豪华的气派,那里甲第连天,乐声如沸,珠围翠绕,美酒肥羊;

三、本色自然、清丽含蕴的语言风格

配合不同人物、不同处境运用独具特色的语言

赵五娘一线,语言本色;

代表《糟糠自厌》(二十出《吃糠》)

蔡伯喈一线,词藻华丽

代表:

“琴诉荷池”、“中秋赏月”出

作者充分注意到语言与环境、性格、心理的关系

《糟糠自厌》出赏析

【孝顺歌】呕得我肝肠痛,珠泪垂,喉咙尚兀自牢嗄(á)住。

糠啊,你遭砻(lóng)被舂杵,筛你簸扬你,吃尽控持,好似奴家身狼狈,千辛万苦皆经历。

苦人吃着苦味,两苦相逢,可知道欲吞不去。

【前腔】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扬作两处飞,一贱与一贵,好似奴家与夫婿,终无见期。

丈夫,你便是米呵,米在他方没处寻;奴家恰便似糠呵,怎的把糠来救得人饥馁;好似儿夫出去,怎的教奴供膳得公婆甘旨。

写赵五娘触物生情、从糠的难咽想到自己和糠一样受尽颠簸的命运,又从糠和米想到自己和丈夫的分离,引起对丈夫的思念和埋怨。

本色自然,以口头语写心间事,刻画人物心理、感情活动细致入髓,委婉尽致。

自然朴实,通俗易懂,生活气息很浓;是一种接近于人民生活的语言。

显示出南戏从民间俚俗的艺术形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在戏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文采”语言风格赏析

“琴诉荷池”出(参见教材p283)

“新弦”与“旧弦”,韵味深厚的潜台词

[贴白]相公原来在此操琴。

奴家久闻相公高于音乐,如何来到此间,丝竹之音,杳然绝响?

相公今日,试操一曲。

[生]弹什么曲好?

[贴]《雉朝飞》到好。

[生]弹他做甚么?

这是无妻之曲,我少甚么媳妇?

[贴]胡说!

如何少甚媳妇?

[生弹介]呀!

错了也。

只有个媳妇,到弹个孤鸾寡鹄。

[贴]我一对夫妻正好,说甚么孤寡?

[生介]你那里知道他孤寡的?

[贴]相公,对此夏景,弹个《风入松》到好。

[生]这个却好。

[弹错介][贴]相公,你弹错了。

[生]呀!

我弹个《思归引》出来。

[贴]怎地害风么那!

我却知道你会操琴,只管这般卖弄怎地?

[生]不是,这弦不中弹。

[贴]这弦怎的不中?

[生]当原是旧弦,俺弹的惯,这是新弦,俺弹不惯。

[贴]旧弦在那里?

[生]旧弦撇下多时。

[贴]为甚撇了?

[生]只为有这新弦,便撇了旧弦。

[贴]怎地不把新弦撇了?

[生]便是新弦难撇。

[介]我心里只想着那旧弦。

[贴]你撇又撇不得,罢罢。

“赏月”出(见视频)

同在庭院对月抒怀,风光旖旎,“同一月也,出于牛氏之口者,言言欢娱;出于伯喈之口者,字字凄凉。

一座两情,两情一事”,“所言者月,所寓者心”(李渔《闲情偶寄》卷一)

【念奴娇引】〔贴〕楚天过雨,正波澄木落,秋容光净。

谁驾玉轮来海底,碾破琉璃千顷。

环佩风清,笙箫露冷…

〔生上〕【生查子】逢人曾寄书,书去神亦去。

今夜好清光,可惜人千里。

〔贴〕相公,今夜中秋,月色可爱。

我请你赏玩一番,你没事推阻怎的?

〔生〕月色有甚好处?

〔贴〕相公,怎的不好?

〔酹江月〕你看:

玉楼金气卷霞绡,云浪空光澄澈。

丹桂飘香清思爽,人在瑶台银阙。

〔生〕影透凤帏,光窥罗帐,露冷蛩声切。

关山今夜,照人几处离别。

【念奴娇序】〔贴〕长空万里,见婵娟可爱,全无一点纤凝。

十二栏杆光满处,凉浸珠箔银屏。

偏称,身在瑶台,笑斟玉斝,人生几见此佳景?

【前腔换头】〔生〕孤影,南枝乍冷,见乌鹊缥缈惊飞,栖止不定。

万点苍山,何处是修竹吾庐三径?

追省,丹桂曾攀,嫦娥相爱,故人千里谩同情。

【前腔换头】〔贴〕光莹,我欲吹断玉箫,乘鸾归去,不知风露冷瑶京?

环佩湿,似月下归来飞琼。

那更、香雾云鬟,清辉玉臂,广寒仙子也堪并。

【前腔换头】〔生〕愁听,吹笛关山,敲砧门巷,月中都是断肠声。

人去远,几见明月亏盈。

惟应、边塞征人,深闺思妇,怪他偏向别离明。

蔡伯喈、牛小姐——京城生活线的人物

用文采语言:

词句华美,文采灿然,语言富于色彩,讲究字句的雕琢,典故的运用,是一种高度诗化的语言,文雅语言

《琵琶记》语言述评

徐渭《南词叙录》说《琵琶记》“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于是村坊小技,进与古法部相参,卓乎不可及矣。

与早期南戏粗糙简陋的语言相比,《琵琶记》明显超越了民间文艺的范畴,提炼铸就了纯熟的艺术语言。

总体看来,其曲白以本色自然为主,而兼有清丽含蕴之美,二者是依据不同的人物与环境而有所侧重的。

如赵五娘、张广才、蔡公、蔡婆等社会下层人物的曲白,就多为本色语。

而蔡伯喈、牛小姐、牛丞相的曲白则显得清丽文雅,但仍然平浅晓畅,并未走到明清传奇喜好雕饰堆砌的地步。

讨论:

悲剧或喜剧?

蔡伯喈:

努力按照封建伦理行事,一心想当孝子,“忠孝两全”——因伦理纲纪自身矛盾沦为可怜可悲的牺牲品

赵五娘:

“惟愿取偕老夫妻,长侍奉暮年舅姑”——“索性做个孝妇贤妻”(无奈)

“可惜二亲饥寒死,博换孩儿名利归”

《琵琶记》主题讨论

揭露封建伦理道德的内在矛盾

为何在中国戏曲史上了长盛不衰?

切入传统中国人生活的底里,成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与中国人生活情状的真实写照。

剧中主要人物均依据社会道德观念以真诚、善良愿望出发,但最终都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显示出悲剧意蕴。

赵五娘的忍辱负重反成婆婆羞愧而亡的导火索

蔡伯喈的“哈姆雷特式延拓”

《琵琶记》是一部劝忠劝孝之作,也是一部思想内容极为丰富的主题多义之作。

在古代的孝道中,有维护父母的绝对利益,要儿子作出无谓的牺牲,作奴隶式的服从,诸如“父要子亡,子若不亡,则为不孝”,或“割股救母”之类的愚孝。

也有热爱父母,善事父母,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使父母安度晚年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则为贤孝,值得提倡。

《琵琶记》的地位与影响(参见教材p284)

“南戏之祖”

曲律方面,成为各家曲谱选录的主要对象;演员学习的入门戏本(演剧典范)

教化、载道的思想传统影响明代《香囊记》等大量传奇;“动人”的艺术传统影响“临川四梦”等著名爱情戏

影响深远

中国戏曲史上传演最广的作品之一;案头阅读流传最广的戏曲作品之一

具有重要世界影响的古典戏曲,被译为英、法、德、拉丁等多种文字

三、四大南戏

《荆钗记》

《白兔记》(《刘知远白兔记》)

《拜月亭》

《杀狗记》

简称“荆、刘、拜、杀”。

《荆钗记》

传为元人柯丹丘撰

写南宋人王十朋与钱玉莲的婚姻故事

歌颂“义夫节妇”生死不渝的爱情:

王十朋富贵不忘糟糠之妻、突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纲常观念;钱玉莲不贪恋富贵、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坚强品格

“《荆钗》以情节关目胜”(明人徐复祚《曲论》)

人物故事一无依傍,与其它的移植改编之作价值不同

多用误会、巧合法编制情节,曲折新奇而不流于荒诞,冲突激烈而又真实可信

以荆钗为贯穿全剧的线索,时离时合,极富戏剧性

《刘知远白兔记》

作者不详(“永嘉书会才人编”)

描写五代时后汉的开国皇帝刘知远发迹变泰故事。

刘知远贫困无依,入赘李家,为三娘之婿。

岳父死后,被兄嫂逼迫,离家从军,又入赘于岳节度使家。

他的妻子李三娘在家受尽折磨而又坚强不屈。

在磨房生下儿子咬脐郎,托人送往刘知远处抚养。

后来咬脐郎打猎追赶白兔,在井台邂逅李三娘,母子相认,刘知远也来与妻子相见,一家人终于团圆。

暴露封建家庭矛盾,展示人性在“家财”异化之下的残忍与丑恶。

男主人公发迹变泰的故事,体现着动乱年代下层社会群众幻想通过奇遇飞黄腾达的心理。

《拜月亭》(参见教材p286—288)

又名《幽闺记》,元人施惠根据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杂剧改编而成。

剧作把蒋世隆、王瑞兰和陀满兴福、蒋瑞莲两对青年男女悲欢离合的命运,置于金末战乱的背景下展开,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表现了动乱年代同生死共命运的人情美,着重歌颂男女主人公在患难扶助中所建立的生死爱情。

“巧合”的妙用

多采用误会与巧合的手法结构情节,开了后世沈璟、李渔等错认剧的先河。

曲白质朴自然,往往不加雕饰而富有情韵。

明人曾有《拜月亭》与《琵琶记》的高下之争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拜月亭》南戏,前有所因,至《琵琶》则独铸伟词,其佳处殆兼南北之胜。

《杀狗记》

元人萧德祥有《杨氏女杀狗劝夫》杂剧,南戏应是改编杂剧而成。

改编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徐畛。

剧演富豪子弟孙华将弟孙荣赶出家门,其妻杨月真巧设杀狗之计劝夫,兄弟重归于好。

宣扬封建孝悌观念的社会伦理剧宗法道德,说教色彩较浓。

触及了封建家庭财产纠纷产生的内部矛盾,并告诉人们交友应慎重,有广泛社会意义。

曲文俚俗、平白如何,情节结构松散,其艺术水平较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