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382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docx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例文:

《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

【活动分析】:

本次习作与其他单元稍有不同,在写作之前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与《小站》为学生提供了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模仿,并以课后习题和旁批的形式提示了写作要围绕着中心意思进行。

对习作例文的教学,教师不能从篇章入手,去整篇完整地教学,而应分部分、有选择地教学,把重点放在写法上,不做字词识记、内容理解、情感体会等方面的要求,避免教成略读课文。

单元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则给了学生相当大的自由,围绕一个汉字来写,既可以写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也可以写想象故事。

写作对象虽然只是一个汉字,但中心非常明确。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中掌握的安排材料的方法,先写出写作提纲,再围绕着确定的材料开始写作。

所以,在本次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与单元习作的整合,重视“习作例文与习作”和精读课文、“交流平台”的关联性,有重点地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消除畏难情绪。

【教学目标】:

1.能了解习作例文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3.写作时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重点难点】:

1.结合习作例文,学习围绕中心安排材料的方法。

2.将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与“习作例文与习作”结合起来学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以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导语:

在上课之前,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

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一位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

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

“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

”那个读书人对着蜘蛛网呆看了整整三天,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

事后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大师在告诉我:

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

”这个故事啊,就是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围绕一定的中心意思来写。

今天,我们就把理论付诸实践,本次习作训练的主题就是“围绕中心意思写”。

(板书:

围绕中心意思写。

)二、反馈练习,交流互评

1.复习交流《夏天里的成长》和《盼》。

预设:

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中,学生已经结合课文交流了主要的写法,此时可提问那些基础稍差的学生,对反复交流过的内容,学生应该都能简单地概括出来。

明确:

围绕中心意思,可以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2.反馈“初试身手”的选材练习,展示学生的选材,学生互评。

预设:

在“初试身手”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展示过相关选材,但因时间有限,展示的材料也有限。

而且通过学习,学生或许会对自己的选材做出调整。

此时可再请几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选材,注意每个题目都要涉及,在黑板上做好板书、标注。

在后面的学习中可再运用这些题目和材料。

三、例文引路,学习写法

1.学习写法:

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1)阅读、交流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说说作者围绕爸爸爱订计划这个中心意思写了哪些事例,其中哪一个事例写得最具体。

明确:

作者把爸爸给“我”订暑期计划的事例写得最具体。

(2)学生自由读“订暑假计划”段落,思考:

作者为什么把这部分写具体?

(3)学生汇报,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明确:

爸爸在各个方面都喜欢做计划,却格外重视“我”的暑假计划,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这与“我”息息相关,爸爸特别关心“我”;二是暑假生活很长,爸爸认为这值得做计划;三是这样的计划容易产生戏剧效果——哪个孩子不愿意暑假轻松度过啊,可遇到个这么爱订计划的爸爸就“倒霉”了。

所以作者把这件事写得格外详细。

(4)学生拿出自己在“初试身手”中完成的选材练习,选择需要详写的部分做上标示,并交流汇报。

2.学习写法:

其他部分简单写。

(1)学生思考:

有了一个具体描写的事例,其他的事例怎么写呢?

(2)学生默读《爸爸的计划》前两个自然段,特别要留意例文旁边的批注。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机引导。

教师小结:

一篇文章中,若事事具体,则会显得没有重点,所以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

简单写也是有技巧的,可以罗列式,也可以用一两句简单交代。

比如第1自然段就用了罗列式,罗列了家人的各种计划;第2自然段则用几句话写了两个比较典型的小事例,让人印象深刻。

3.学习写法:

从不同方面去写。

(1)学生阅读习作例文《小站》,留意旁批,思考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明确:

这篇文章没有明显的中心句,但联系课题,再结合具体的描写,我们能发现全文是围绕“小”字展开的。

作者观察仔细,抓住了小站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一个“小”字,表明了车站虽小,却小中见大,从细微处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2)同桌交流: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站的“小”的?

(3)学生汇报,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明确:

文章写了小站的规模小:

“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一间红瓦灰墙的小屋”“几根木栅栏”“三五个人影”。

还写了小站上的布置精而小:

“小小的喷水池”“小小的假山”“小树”“小宝塔”。

(4)学生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

最后两个自然段没有写小站的“小”,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

最后两个自然段中两次提到喷泉和杏花,与前文相呼应。

活泼的喷泉是工作人员精心设计的,这么一个小小的站台,没有几辆车进站,为何还要花费心思修筑喷泉呢?

几树灿烂的杏花是工作人员精心栽培的——在到处是山崖和巨石的北方山区培育几株杏树要付出多少心血啊!

这些都是为了衬托小站工作人员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他们想给旅客们带来温馨、美好的感觉。

喷泉和杏花是小站工作人员精神面貌的写照。

教师小结:

与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的写法相比,从不同方面去写难度稍大点,这需要大家有更强的全局把控能力,而且选择的几个方面都要适宜。

其实我们以前学过的许多文章都采用了这样的写法,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述,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第2自然段是分述,从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四方面描述,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则从春、夏、秋、冬四个方面围绕“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这个中心意思来写。

这种写法比较适合写散文体裁的作文。

四、动笔写作,交流分享

1.读清习作要求,巧妙联结,开阔思路。

(1)要求学生把“初试身手”中的一些题目浓缩成一个字,这个字既是题目,也是中心。

示例:

好斗的公鸡(勇、傲)都是淘气惹的祸(悔)闲不住的奶奶(忙)

忙碌的早晨(忙)欢声笑语满校园(乐)那些温暖的时光(暖)

(2)玩词语游戏:

默契大比拼。

教师准备:

纸盒,上面写有字的纸团。

(字不要过难,参考课本上给出的汉字。

游戏规则:

两名同学一组。

一名同学从盒子中抽出一个字,根据这个字想出一个成语,另一名同学则根据成语说出那个字是什么,与该字意思相近也算对。

在规定时间内猜对字数最多的那组获胜。

示例:

生1抽中“乐”,说成语:

笑逐颜开。

生2猜字:

乐。

生1抽中“忙”,说成语:

焦头烂额。

生2猜字:

忙。

(3)游戏结束,结合课本中给出的汉字,思考:

看到这些字,你想到了什么?

任选一个汉字拟一个提纲,安排材料。

预设:

如果学生想使用自己在“初试身手”中所写的材料也行,可以将其概括为一个汉字,再仔细读一读,完善材料。

不过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另外一个汉字来进行选材的训练。

(4)以某个汉字为例,分别展示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和选择不同的事例该如何写,让学生了解到同一个题目有两种不同的写法。

示例:

①围绕“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可这样安排材料:

选择生活中令你感到温暖的几件事(可体现亲情或友情)来写,做到详略得当,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其他部分略写。

②围绕“暖”从不同的方面来写。

可先思考:

“暖”是什么?

它可能是冬日里的火炉,可能是一句关怀的话,可能是一个鼓励的微笑,可能是一种善良的品质,可能是无私的亲情,可能是融洽的友情……

安排材料:

选择你认为比较重要且有话可说的几个方面,也可以先列出提纲,再确定最终的方面。

2.明确要求,完成初稿。

请你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字作为题目,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一篇习作。

可以是课本上给出的字,也可以是其他字,还可以自拟题目。

可以用“初试身手”中的材料,也可以写其他内容。

3.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五、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投影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

(1)中心意思是否明确;

(2)是否围绕中心意思来安排材料;(3)重点是否突出,是否做到了详略得当;(4)语言是否流畅、有感染力;(5)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

预设:

展示的习作可先不出示题目,让同学们猜一猜这篇习作是围绕哪个字写的。

通过这个小设计可以看出习作是否有突出的中心。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

(1)改正错别字和错用的标点;

(2)改正读不通顺的语句;(3)看看是否体现了中心意思,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具体一些,哪些地方可以删去。

3.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优秀习作】

生活本来是快乐的

快乐就像一个红红的苹果,咬上一口,那甜甜的感觉就是我们要的快乐。

你不咬它,便不知道它的甜美,也就品尝不到快乐。

我的世界里,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在向我招手。

②在假期里,没有了做作业和练钢琴的负担,即使有一些作业,也是很轻松的。

每天一起床,写一会儿作业,玩儿一上午,玩得累了就弹会儿钢琴、练会儿字。

晚上约上三五个小伙伴在院子里尽情地玩耍,一直玩到很晚。

第二天,可以一觉睡到晌午,不用担心早晨不能按时起床。

③然而,上学的时候哪有这么多的快乐呢?

不过,学习当中也能找到快乐。

⑤有时,读着课本上的文章,就好像身临其境一样,那感觉真的好棒!

有些课文带我走进怡人的景色中,让我感受趵突泉的甘甜,西子湖畔不同韵味的绿,海上日出的奇观,美丽如画的夕照。

有些课文让我跟文中的人物近距离接触,过瘾地看小英雄雨来机智地与日本鬼子斗,鲁迅先生为车夫仔细地擦着药水,饿着肚子依旧顽强行军的倔强的小红军。

⑥我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悲苦,一起感动,一起沉思。

想想看,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还真有一种爽快的感觉呢!

特别是看到自己取得了满意的分数,顿时一种成就感洋溢心间,那种感觉真的让我好快乐!

⑦而学习的烦恼便被这快乐驱赶到很远的地方了。

而练字呢,不仅能让我的写字水平提高,还能磨炼我的耐性,真是一举两得呀!

弹钢琴更能陶冶我的品性,有时弹着弹着,连我自己都沉醉在优美的旋律中了。

其实,生活本来就是幸福快乐的,只是看你怎样去感受。

当烦恼找到你时,你也可以从烦恼中找到快乐。

句段赏析

①采用形象的类比手法,表明快乐要靠自己主动去获得。

②段落中心句,总述生活中有许多快乐。

③轻松的假期生活中,自由地玩耍让“我”快乐。

④将假期生活与学习生活进行对比,起到了反衬的作用。

⑤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阐述了学习中的快乐。

语言优美,有气势。

⑦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让读者也感受到了快乐。

⑧简略叙述练字和弹钢琴的快乐,详略得当。

⑨照应文题,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总评:

本文围绕“乐”字具体阐述了生活中的快乐。

“生活中的快乐”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小作者从假期生活和学习生活这两个方面选材,通过记叙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这个中心意思。

本文选材精当,条理清晰,语言朴实生动,值得我们学习。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爸爸的计划》【教学反思】

《爸爸的计划》讲述了“我”有一个爱做计划的爸爸,暑假到了,爸爸为“我”的假期量身定做了一个全面的计划,没有自己的空间自由。

渗透出作者对自由的向往。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作者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导学。

从题目入手,进行质疑。

引导学生进入自学状态,激发自学兴趣,推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2.自读。

依据老师设置的学习目标来阅读课文,探究问题,学生通过默读、动笔圈、点、画,使用工具书查字典、词典,给生字词注音、解释,找出课文的关键词语、精彩语段,做笔记,理清课文的脉络,辨析课文的体裁,提出疑难问题等一系列的活动。

3.点拨。

学生在自读学习过程中,教师予以启发、引导,要传授给学生一些自读的方法,告诉学生学会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去设问,即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是怎样写的,等等,这样就掌握了打开自读课文之锁的钥匙。

4.互动。

学生围绕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当然包括教师在点拨启发中补充的问题)展开讨论。

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轻易给结论,较难的问题,教师也只是加以适当的引导点拨,尽量由学生自行解决。

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5.实践。

通过自读,让学生学会了自读的方法,训练了技能,培养了语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规律,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会了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阅读思路去阅读文章,在做课外阅读题时,就会知道怎样去阅读、去思考、去解答。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

注重了文本的解读,让学生立足文本去分析与理解,避免架空分析。

给予了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与交流讨论的时间,整篇课文,从文意概括到重点品析,难点的解读,基本上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师基本上以点拨指导为主,较好地贯彻了高效课堂的理念。

三、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

而编者的要求则是:

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不要求咬文嚼字。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首先从题目“爸爸的计划”入手,围绕题目进行质疑。

有价值的问题罗列在黑板上,让学生围绕问题读书。

发挥小组的作用,同学之间互相讨论,然后全班进行交流,老师进行适时点拨,渗透描写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最后拓展练习:

小练笔《最熟悉的人》,运用具体事例突出人物特点。

《小站》教学反思

《小站》讲述了一个偏僻的山区小站。

虽然很小,设施很简单,但布置得却是那么精美,使我们感受到小站工作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小站工作人员安心在偏僻的山区工作,给旅客带来温暖,体会他们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

教学难点是:

学习课文按方位顺序有条理记叙和围绕着一个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把作文写得有条理。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互动学习的方式,改变过去班级授课中“传递”式的师生单向交流的局面,我建立了以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形式。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

2.交还自主权,提供学生创新的时空。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转换角色,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

(1)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

这种方法往往是教师创设某种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的方法。

这样做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在“帮助”老师弄清疑问的过程中,更增添了探索的欲望和信心。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好,教师就可以让他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同学学习;如果谁的课文朗读得好,就可以请他范读;如果谁理解得深刻,就请他来表演。

这样在学习中角色不断地转换,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因,不断探索知识,不断完善自我。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

学生深入理解体会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情感后,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所感悟,其中有一位学生这样谈到:

我觉得小站这么干净、整洁、优美都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劳动,可惜过往的旅客只能在这儿停留两三分钟,有的甚至疾驰而过,未能认识到工作人员的真实姓名。

小站工作人员默默奉献,多么像西部建设者啊!

这时我的思想与这位同学产生共鸣,便灵机一动,顺水推舟,引导学生回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文中对筑路工人赞美的语句,引用其词、纂改其句:

“如果没有工作人员的辛劳,没有工作人员的付出,就没有小站的优美、整洁,也就没有旅客的舒适安全……”恰到好处地赞美小站工作人员的高度责任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使学生深刻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不足之处

整节课的布局前松后紧,也就是时间上没有把握好。

一开始给学生的自由朗读时间过多,以至于后面的问题没有充足的时间解决。

造成拖堂这样的严重失误。

造成原因可能是由于紧张,一开始迟迟进入不到状态。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首先介绍作者,本课作者袁鹰,生于1924年,是我国当代作家,诗人。

接着读课文:

想想每段的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分成两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然后分析课文:

通过初读课文,这个火车站给你留下的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

自由读文,思考:

小站内外景色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通过小站这精巧的布置,从中体会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最后进行练笔按方位顺序观察自己住的房间(或教室)。

 

习作例文:

《爸爸的计划》《小站》教案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爸爸的计划》,懂得作者是怎样紧紧围绕“爸爸爱订计划”这个中心意思来写的。

3.自读《小站》,明白《小站》的中心意思,并懂得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表达出来的。

4.学习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懂得两篇习作例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教学难点】

学习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策略】

1.阅读理解

《爸爸的计划》和《小站》两篇习作例文的共同点是:

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写作特点体现得很明显。

本单元的阅读目标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文章浅显易懂,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其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

2.表达运用

通过阅读习作例文,学习两种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写作方法:

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教学准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例文读通顺。

(2)想一想:

这两篇习作例文的中心意思分别是什么?

(3)你从这两篇习作例文中学到了怎样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学《爸爸的计划》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位爸爸,他是工厂的计划科科长,他擅长订计划,特别爱订计划。

我们来认识一下他吧!

2.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课件出示:

2默读,想一想:

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②对照旁批,思考:

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爱订计划的爸爸的?

【设计意图】

自读要求,分别从阅读和写作的角度设计。

首先通过默读,整体把握全文,了解中心意思;其次,引导学生对照旁批(三处旁批,提示了写作思路),根据提示,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最后,按要求自读课文。

3.交流自读情况。

(1)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爸爸爱订计划)

(2)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爱订计划的爸爸的?

(首先罗列爸爸给每个人订的计划,凸显了爸爸爱订计划的特点。

接着举出两个比较典型的小事例,让人印象深刻。

最后十分具体地写了爸爸为“我”制订暑假计划的事。

4.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课件出示:

对照上面的课件,指名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写爱订计划的爸爸的。

二、导学《小站》

1.看图导入。

(课件出示小火车站图)

2.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读一读,想一想:

①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站的“小”?

最后两个自然段没有再写小站的“小”,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②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③文章是怎样一步一步表达中心意思的?

3.交流自读情况。

(1)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站的“小”?

最后两个自然段没有再写小站的“小”,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最后两个自然段虽然没有再写小站的“小”,但小站却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体现了工作人员有着全心全意为旅客着想的精神。

起到了画龙点睛、升华中心的作用)

(2)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小站虽小,却体现了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

(3)文章是怎样一步一步表达中心意思的?

(首先写小站的“小”;接着写小站设施简陋,工作人员精心布置;最后写小站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4.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课件出示:

师生述说文章的写作思路。

【设计意图】

习作例文《小站》的两处旁批,引导思考,同时也提示了写作思路。

而文末的思考题,则是学习的重点。

在导学与交流时,注意要围绕上述思考题展开。

三、总结写作方法

师:

你从这两篇习作例文中学到了怎样的写作方法?

【教学反思】

1.重在自读感悟。

这两篇习作例文是为学生写作文提供的范文。

在处理教材时,安排一课时即可。

时间虽有点紧,但要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重在学生自读感悟。

老师只是引导学生阅读与交流,适当进行点拨与总结。

2.紧扣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让学生理解两点:

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3.引入写作思路图。

写作思路图是一种将写作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扣住“题目”“中心意思”“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等关键词句,以图的形式呈现,使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思路一目了然。

 

习作例文:

《爸爸的计划》《小站》教学设计

课题

习作例文

课型

习作例文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阅读例文,读懂例文的内容。

2.通过阅读例文,根据批注,加深理解“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的写法。

教学

重点

阅读理解两篇例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

难点

感悟文章围绕中心思想选择材料的方法,理解把重点内容写详细、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  )分钟

一、教学例文:

《爸爸的计划》

(一)阅读例文,整体感知

1.根据拼音,借助字典,扫清阅读障碍,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出示课件2】

例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以具体事例写出了一个擅长订计划、执行计划的爸爸形象。

(板书:

爸爸擅长订计划、执行计划)

(二)探究讨论,找中心句

1.学生探究,交流:

文章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画出相关的中心句。

【出示课件3】

(1)我爸爸是一个工厂的计划科科长,擅长订计划。

(2)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

(3)在爸爸的计划之下,我能有自己的计划吗?

(三)分析课文,突破难点

各部分内容中,为了说明一个中心意思,分别选取了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

学生结合课文的批注,讨论,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1)我爸爸是一个工厂的计划科科长,擅长订计划。

指名读一读爸爸在家里给每个人订的计划,从中你看出了爸爸的什么特点?

(列出爸爸给每个人订的计划,凸显爸爸爱订计划的特点)

(板书:

给每人订计划)

(2)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

爸爸是怎样执行计划的?

作者举了什么事例来表现“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这一中心意思?

(事例一:

计划先关气窗后关门窗,不管打雷下雨,哪怕雨水打湿了床、正在订的计划也不改变计划。

事例二:

计划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牙膏,爸爸偶尔用了妈妈的牙膏,还要再还给妈妈。

(板书:

严格执行计划)

(3)在爸爸的计划之下,我能有自己的计划吗?

借订暑假计划这件事,说明爸爸订的计划最全面,我不可能有自己的计划。

这件事是重点,所以写的最具体。

(板书:

制订暑假计划)

(四)课堂小结,明确写法

1.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爸爸爱订计划的特点?

引导学生理解:

【出示课件4】

(1)爸爸给每个人都订了计划,并且给我制订了好多计划。

(2)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

(3)爸爸给我制订了非常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