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554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docx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广泛的炎症反应。

本病是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患,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女性多于男性,左侧较右侧多见,双侧同时发病者少见。

早期表现,仅以疼痛为主,或仅有轻微隐痛或肩关节不适和束缚感;继则疼痛逐渐加重,夜间尤甚,常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也逐渐完全受限;最后形成“冻结状态"。

本病在中医学属“痹证”范围,又称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等。

中医认为,人过中年阳气虚弱,正气渐损,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营卫失调,以致筋脉肌肉失去濡养,遇有风湿寒邪外侵,易使气血凝滞,阳气不布,脉络不通故发本病。

 (1)正气内亏:

“七七肾气衰”,人到50岁左右,肝肾精气开始衰退,或劳逸过度,或病后体弱,致气血不足,筋脉得不到充分滋养,日久筋脉拘急,营卫失调。

《中藏经*五痹》曰:

“肾气内消……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曰:

“夫劳倦之人,表里多虚,血气衰弱,腠理疏泄,风邪易侵……随其所惑,而众痹生焉".现代医学家刘渡舟在《金匮要略诠解·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曰:

“凡尊荣之人,则养尊处优,好逸恶劳,多食肥甘,而肌肉丰盛,不事劳动则筋骨脆弱,以致肝肾虚弱……阳气虚,血行不畅,重因疲劳则汗出,体气愈疲**此时加被微风,遂得而干之,则风与血相搏,阳气痹阻,血行不畅。

” ...感谢聆听...

(2)邪气外侵:

居住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内侵,寒湿留滞于筋脉,血受寒则凝,脉络拘急则痛;寒湿之邪侵淫于筋肉关节,以致关节屈伸不利,如金元·张子和《儒门事亲》曰:

“此疾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阴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濒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潮湿、痹从外入.”又如明·朱《普济方》曰:

“此病盖因久坐湿地,及曾经冷处睡卧而得。

”...感谢聆听...

一、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

       中医临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为以下四型:

  1、风寒侵袭

 主证:

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有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

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

舌苔白,脉浮或紧.多为肩周炎早期。

 主证分析:

体虚之人,肌肤卫阳不固,复因汗出当风,风寒趁虚袭于肌肤经络,痹阻于肩部,使肩部气血运行不利;不通则痛,故见肩部疼痛,局部发凉。

因病程短,风寒仅袭肌表,故其痛较轻。

苔白脉浮或紧,均为寒邪在肌表之征。

 治则:

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

蠲痹汤加减。

 羌活10g,独活10g,秦艽10g,桂枝10g,桑枝10g,海风藤15g,当归10g,川芎10g,木香10 g,乳香10g,甘草6g。

(正耀注:

此蠲痹汤源自《医学心悟》,是程钟龄方)

 方解:

方中羌活、独活、桂枝、秦艽、海风藤、桑枝等祛风散寒,化湿通络;配以当归、川芎、木香、乳香活血理气,并能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共奏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

寒胜者加制川乌、细辛;风胜者,重用羌活,再加防风。

 2、寒湿凝滞

 主证:

肩部及周围筋肉疼痛剧烈或向远端放射,昼轻夜甚,病程较长。

因痛而不能举肩,肩部感寒冷、麻木、沉重、畏寒,得暖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主证分析:

年老肝肾亏虚,正气不足;或因冒雨涉水,睡眠不当,外界寒湿之邪侵及,滞留局部。

日久寒湿内结,致使局部经脉闭阻,故见局部疼痛、麻木;寒凝邪实,故疼痛剧烈、畏寒;湿性重着,故有沉重感,得温则痛稍减。

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均为寒湿之征。

 治则:

散寒除湿,化瘀通络。

  方药:

乌头汤加减.

麻黄10g,制川乌12g(先煎),白芍15g,黄芪30g,甘草6g;全虫12g,羌活12g,细辛6g.

  方解:

方中的制川乌、羌活、细辛、全虫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用麻黄散外寒表湿;芍药、甘草缓急舒筋;黄芪益气固表,并以此缓和麻黄、乌头之性,以防伤正气。

诸药配伍,使寒湿之邪微汗而解,邪去而又不伤正,以达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之功.

 3、瘀血阻络

 主证:

外伤后或久病肩痛,痛有定处。

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拒按,肩活动受限;或局部肿胀,皮色紫暗。

舌质紫暗,脉弦涩。

 主证分析:

外伤内挫,局部经络损伤,气血逆乱;或久痛入络,血脉瘀阻,故见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且有定处,拒按,或肿胀。

皮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涩均为血瘀之征。

 治则: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

活络效灵丹与桃红四物汤合并加减。

 当归15g,丹参15g,生乳没各15g;白芍10g,川芎10g,熟地10g,桃仁10g,红花10g;桂枝10g,桑枝20g,鸡血藤15g。

 方解:

方中用当归、丹参、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止痛;熟地配当归以养血;白芍缓急止痛,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用桂枝、桑枝、鸡血藤祛风通络。

诸药共奏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效。

  4、气血亏虚

 主证:

肩部酸痛麻木、肢体软弱无力、肌肤不泽、神疲乏力;或局部肌肉挛缩,肩峰突起.舌质淡,脉细弱无力.

 主证分析:

久病体弱,气血亏虚,外邪乘虚侵袭,闭阻经络,肩部筋脉失于荣养,故见肩酸痛麻木、肢软乏力、肌肤不泽、肌肉萎缩、神疲乏力。

舌淡,脉细弱无力均为气血亏虚之征.

 治则:

益气养血,祛风通络。

 方药:

秦桂四物汤,或用本方加味治之。

 秦艽12g,桂枝12g,当归12g,白芍12g,川芎10g,生地12g;黄芪15g。

寒甚加羌活、独活、附子;湿甚加苡米、海桐皮;筋缩不利加木瓜、鸡血藤、忍冬藤;痛甚加全虫.

 方解:

本方以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养血柔筋,以秦艽祛风散寒,以桂枝、黄芪益气温经通络散寒;共奏益气养血,疏经散寒之效.

二、治疗肩周炎的中成药

       1、伸筋丹ﻫ        伸筋丹的组成有:

地龙(炒)500克,马钱子(制)、红花各350克,汉防已、乳香(醋炒)、没药(醋炒)、骨碎补(制)、五加皮各150克。

       具体制法为:

马钱子用砂烫至外表呈棕黄色并鼓起祛毛屑,骨碎补用砂烫祛毛。

将上述药物粉碎成末混匀,装入胶囊,每丸含0。

15克。

用时,每日3次,每次5丸。

15日为1个疗程,停药5日,再服15日。

       药效:

该药有较好的解痉镇痛作用。

药理分析结果表明其镇痛作用不属于中枢性镇痛,而是通过局部的消炎,消肿以达到消除疼痛症状的目的.此外,该方对其它骨伤科疾病的疼痛也有较好疗效。

另外,肩周炎重在自我锻炼,如果配合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黄芪桂枝五物汤 ...感谢聆听...

       药方组成为:

黄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3片,大枣4枚;细辛3克,制川乌、制草乌各5克,止痉散粉1。

5克。

用时,除止痉散粉随饮片煎汤送服外,其余诸药加水煎,分2次服.ﻫ       药效:

由于中老年人肝肾渐衰,筋骨、筋膜等组织逐渐退行性改变,在风、寒、湿、邪浸袭的诱因下,造成肩关节局部的肌肉、筋膜、软骨等组织发生紧张、僵硬、变性、增生或萎缩等病理改变,因此,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通过方中的桂枝,可辛温助心阳,通经络,改善肩关节周围筋骨、经络等的血运,驱除肌表之邪,以缓解疼痛.生姜味辛,以佐桂枝、合芍药,调和阴阳,温养血脉;合大枣养胃气而发汗,以去肌肉,筋骨之邪。

黄芪调治营卫气血不足;细辛祛除里寒之邪;制川乌、制草乌温经止痛,治风痹等肢体麻木;止痉散粉解痉挛而且通络.上述诸药加减应用,对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效果.此外,该方对颈椎病、腰腿痛也有较好疗效。

ﻫ       3、昆明山海棠片

       药物组成:

昆明山海棠。

ﻫ        功效:

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

筋骨疼痛,风湿寒痹,麻木不仁,肩周炎之早期。

       服法:

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

       4、风湿寒痛片...感谢聆听...

       药物组成:

见类风湿性关节炎章。

       功效:

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扶正固本。

 ﻫ        主治:

肩周炎各期。

 ﻫ       服法:

口服每次6片,每日2~3次。

ﻫ       5、风痛安胶囊

        药物组成:

防己、木瓜、桂枝、生石膏、姜黄、海桐皮、忍冬藤、连翘、通草、黄柏。

ﻫ       功效:

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主治:

肩周炎早、中期有热象者。

       服法:

口服每次4~5粒,每日3次。

        6、痹苦乃停片

        药物组成:

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制马钱子、怀生地、薏苡仁等。

 ﻫ        功效:

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主治:

肩周炎各期。

       服法:

口服每次5~7片,每日4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

ﻫ        7、痹隆清安片...感谢聆听...

        药物组成:

萆薢、怀生地、制马钱子、制乳香,制没药、薏苡仁等。

ﻫ       功效:

除湿消肿,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主治:

肩周炎各期有热象者。

        用法:

口服每次5~7片,每日4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

三、治疗肩周炎外用膏药

(1)肩贴灵

  药物组成及制法:

雄黄、樟脑、急性子、公丁香、生半夏、乌蛇、蜈蚣、凡士林。

上药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药膏。

 功效:

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主治:

肩周炎之风寒侵袭兼瘀阻者。

 用法:

取药膏适量摊于敷料上,贴患处。

 

(2)肩凝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

牛蒡子1500g,白凤仙120g,川芎120g,桂枝60g,大黄60g,当归60g,白蔹60g,肉桂60g,草乌60g,地龙60g,僵蚕60g,赤芍60g,白及60g,乳香60g,没药60g,川续断120g,防风120g,荆芥120g,木香120g,苏合香油120g,蜂醋3000g,香油5000g.将以上诸药入油炸枯,过滤法渣,加入蜂蜡搅拌成膏状,夏季时蜂蜡酌增,冬季时蜂蜡酌减,制成后放一周后使用。

...感谢聆听...

 功效:

温经通络,祛风散寒,化瘀止痛。

主治:

各型肩周炎.

  用法:

将药膏适量摊敷于棉布片上,敷匀,贴患部,3~5日更换1次。

(3)消散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

清明前鲜泽漆草2500g,生菜油7500g,生麻黄、生半夏、生南星、甘遂各 180g,白芥子、大戟、僵蚕各240g,黄藤90g,火硝30g,炒黄铅粉1500g.先将泽漆草入油熬枯去渣,再入麻黄、南星、甘遂、白芥子、大戟、僵蚕,再熬枯去渣,呈滴水成珠状时加入黄藤,火硝熬枯后将油滤清,入黄铅粉收膏,将药膏摊牛皮纸上。

 ...感谢聆听...

功效:

温经散寒,豁痰止痛。

 主治:

肩周炎痰浊阻络型。

 

用法:

洗净患处,将膏化开,贴于患处,5天换1次.

(4)五枝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

桑树枝、槐树枝、榆树枝、桃树枝、柳树枝各36cm(直径12mm,秋末、冬初采者为宜).将各树枝切成每段3cm长,放入香油500g中炸焦(呈黄色)捞出后,将乳香、没药各15g研细,加入油中,边加边搅拌(朝一个方向搅拌),拌匀再加入漳丹250g,继续搅拌,呈糊状放温后摊在25~30张牛皮纸上备用。

 ...感谢聆听...

功效:

通经活络,化瘀止痛。

 主治:

肩关节周围炎.

用法:

患处洗净,取膏贴患处,5天换1次.同时,嘱患者加强肩关节功能锻炼. 

四、治疗肩周炎-—药浴疗法

 

(1)洗剂Ⅰ号

 药物组成:

防己30g,威灵仙30g,五加皮30g,羌活30g,独活30g,川芎30g,赤芍30g,红花30g,木瓜30g,鸡血藤30g,千年健30g,海风藤30g,青风藤30g,桑枝30g,马钱子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

 功效:

温经活络,祛风散寒。

 主治:

肩周炎.

  用法:

将上药用冷水浸泡于铁瓷盆内,2小时后,文火煎熬20分钟,不去渣,待放置温度适宜后,用毛巾蘸药液热敷患处,或直接用药液洗浴患处,再次用时加温即可,加温前可续水。

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每剂药可用1周。

 

  

(2)洗剂Ⅱ号

药物组成:

伸筋草、威灵仙、续断、麻黄、桂枝各15g,当归、红花、川乌、草乌、木鳖子、乳香、没药、川芎各12g。

功效:

舒筋活血,温经散寒。

 主治:

肩周炎各期。

 用法:

同洗剂Ⅰ号。

 (3)漏肩风熏洗验方

 药物组成:

鬼箭羽15g,桂枝、红花、木瓜各9g,晚蚕沙15g,黄酒250g。

功效:

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经和络。

 主治:

肩关节周围炎属风湿痹阻型者。

用法:

上药加清水适量浸泡15分钟,再加水半面盆,加黄酒煎沸后,趁热熏洗患处,冷则加热再熏再洗,每次熏洗15~30分钟.每日2次,每剂连用3天. 

五、治疗肩周炎-—药敷疗法

(1)肩周散 

  药物组成:

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白芷、生草乌、细辛、红花、没药、乳香、生葱、生姜、白酒各适量。

 功效:

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主治:

肩周炎各期。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再加生姜、生葱捣烂,兑适量白酒,一齐入锅内炒热,敷于患肩部,外包固定,隔日换药1次。

如有皮肤对药过敏者,可用纱布蘸清油隔在皮肤上,再敷药。

 

  (2)川乌散

药物组成:

川乌、草乌、樟脑各90g。

 功效:

温经散寒,通阳除痹。

  主治:

肩周炎。

  用法:

上药研末,根据疼痛部位大小,取药末适量,用食醋将药末调成糊状,均匀敷于患处及压痛点,厚约0.5cm,外裹纱布,用热水袋压在局部热敷约30分钟,每日1次。

 (3)吴薏盐散

 药物组成:

吴茱萸、薏苡仁、莱菔子、菟丝子、紫苏子、生食盐各30g.

 功效:

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祛湿止痛。

 

 主治:

肩关节周围炎.

  用法:

诸药研为粗末,先将生食盐锅中炒黄,再加入中药末拌炒至微变色,然后倒布袋内,外敷患肩,边熨敷边活动肩关节直至药温已低为止。

隔时复炒再敷,日3次。

六、治疗肩周炎——外擦疗法

(1)外擦验方

 药物组成:

生川乌12g,生草乌12g,干姜12g,细辛8g,威灵仙6g,凤仙花8g。

红花6g,川芎4g,桂枝7g,独活8g,寻骨风6g,樟脑15g,松枝6g,大黄8g,仙茅6g,巴戟天6g,茴香6 g,丁香6g,三七6g,五加皮6g,牛膝4g,乳香12g,没药12g,全虫6g,土元6g,山茱萸10g ,麻黄9g,杞子9g,狗脊9g,桑枝6g,当归6g,秦艽6g,白酒1200ml。

...感谢聆听...

 功效:

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

肩周炎各型。

 用法:

诸药粉碎为粗末,用55度白酒浸泡,夏季14天,春、秋季21天,冬季30天,过滤沉淀5日而成。

晚睡前用棉签蘸药液适量涂于疼痛处,用聚乙烯超薄膜(薄软食品塑料袋)覆盖,外用衣被覆盖10分钟左右,有发热感,温度升高(灼热感属正常),6小时后去掉覆盖物。

每日1次。

注意:

药物要均匀接触皮肤部位,孕妇及酒精过敏、皮肤破损者禁用....感谢聆听...

  

(2)消炎止痛液

  药物组成:

丁香、山茶各10g,木香9g,大黄12g,红花10g,当归12g,生地、赤芍、丹皮、白芷、川芎各10g,防风、乳香、没药、荆芥各9g,薄荷6g,樟脑10g。

功效:

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

肩周炎。

证见肩关节疼痛难忍,难以入眠,手不能抬举转后者。

 

 用法:

上药除樟脑外,加入90%酒精(适量)浸泡24小时(酒精与药之比为1∶2),然后置水于锅中,用蒸馏法,收集蒸馏液200ml,药渣中残余液滤尽,把樟脑粉加入蒸馏液中搅匀,与滤液合并,制成350ml外擦液备用。

用时先在病灶部位,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照射10分钟后,将本品涂擦患处,间隔5分钟涂擦1次。

每次照射30分钟,每日2次。

 ...感谢聆听...

七、治疗肩周炎——针灸疗法 

 

(1)毫针疗法

  疗法①

 a.取穴:

寒胜型主穴取俞、肩三针穴、阿是穴、曲池、配穴取肝俞、膈俞。

湿胜型主穴取阿是穴、臂、曲池;配穴取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气海。

风热型主穴取臂、曲池、合谷;配穴取大椎、商阳、肝俞、膈俞。

 b。

手法:

寒胜型与湿胜型用平补平泻法,或针后灸之,或拔罐;风热型用泻法。

 疗法②

a.取穴:

肩贞(深刺),肩井穴。

b。

手法:

令病人垂臂曲肘,用28号4寸毫针刺入肩贞约2寸,使针尖稍向外斜;使局部有较强的酸麻胀感并向前臂及手指放射。

再用同号针自肩刺入,向下经肌肉层刺到臂穴;以肩关节有较强的酸麻胀感为度。

肩井穴刺5~8分即可。

留针后用艾条温灸10~15分钟,每日 1次。

...感谢聆听...

 疗法③

 a。

取穴:

条口透承山穴。

b.手法:

患者站立位,患左取右,患右取左,用泻法,针感向上传导,得气后,嘱病人将患肢用力向上举,活动肩关节,不留针. 

疗法④ 

  a.取穴:

主穴取肩陵穴,配穴取中渚、大椎、肩中.

 b。

手法:

以捻转手法为主,并辅以提插。

据病情施虚补实泻或平补平泻手法。

主穴为缪刺法。

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疗法⑤ 

 a.取穴:

中平穴(足三里下1寸,上巨虚上2寸处,偏于腓侧). 

  b。

手法:

用28号2。

5~4寸毫针,直刺,大幅度用力提插捻转,以泻法为主,针感为闪电式远距离传导.早期者,针后疼痛消失可不留针.后期肩关节粘连较重者留针30分钟,5~10分钟行针1次,隔日1次,7次为1疗程,患单侧针健侧中平穴,双侧针两侧。

...感谢聆听...

(2)头皮针疗法 

 ①取穴:

取顶颞前斜钱(前顶穴至悬厘穴的连线中1/3节段)。

 

  ②手法:

进针约1寸(单肩者针对侧,双肩者针双侧),痛在前针尖方向向阴面,在后向阳面,用抽气法运针,以痛消失或减轻为得气,留针1小时以上,每10~30分钟运针1次,同时活动患肩。

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3)小宽针疗法

 ①取穴:

主穴取肩井、天宗等;配穴取肩前(在肩前面,取肩峰与腋缝前端连线的正中点及抬肩三角肌的正中间)。

  ②手法:

用小宽针快速进针,不留针,不捻转,刺后拔火罐,再行局部按摩。

每10天针1次,3次为1疗程。

 (4)芒针疗法

  ①取穴:

肩背、风池、秉风、肩外俞。

②手法:

以风池为主穴,针尖向对侧目眶下,深刺15寸左右,使针感下行,肩背穴针尖向后下方斜刺2.0~3.0寸,刺在斜方肌中,注意针尖角度,避免刺伤肺脏;肩外俞透秉风,使局部有酸麻胀感为度,施平补平泻手法。

  (5)刺血疗法 

 ①取穴:

主穴取尺泽、曲池、曲泽(任选一穴);配穴取肩贞、肩前、肩后局部.

 ②手法:

取穴位及周围有瘀血现象的静脉血管,以三棱针刺出血10~20ml,血止后拔罐5 分钟.每15~20天1次。

 (6)灸治疗法

  ①温灸器灸

a.取穴:

肩贞、肩井。

b.方法:

将艾绒与中药粉(据病情选用)装在温灸器同点燃,固定在肩部压痛点及穴位上施灸,可垫纱布数层,避免温灸器过热烫伤皮肤。

每次灸30分钟,隔日1次,每次选3~4穴,10次为1疗程。

 

 ②温针灸

  a。

取穴:

主穴取肩三针(肩前、肩后)、天宗、肩中俞、新设;配穴取臂、肩外俞、肩井、曲池、阿是穴。

b.方法:

均取患侧穴,以主穴为主,每次4~6穴,针刺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法,留针不动,将艾段套在针柄上,艾段长2cm,直径1~2cm,下端点燃,每1段为1壮,每穴灸2~3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7)新针疗法

①穴位注射

  a.取穴:

在疼痛处找阳性反应点。

  b。

药物及方法:

选当归注射液,先肩部消毒,用5号针头抽取药液注射于局部压痛点,每次每穴注射0。

5~1。

0ml。

每周1次。

 ②电针

 a。

取穴:

两侧第五颈椎夹脊穴。

 

  b.方法:

穴位常规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挟持一侧穴位,使其皮肤稍稍提起。

右手持28号3寸毫针,快速刺入穴位.进针后,针身与脊柱平行,紧贴皮肤,针尖向下沿皮刺。

得气后,持续运针,使针感放散至肩或背部。

再用同样方法刺另一侧穴位.再将两侧针柄与G6805型电疗机导线联接,并调至连续波段,频率为1000~1500次/分钟,电流大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

...感谢聆听...

八、治疗肩周炎——推拿疗法

 推拿法

(1) 

  ①取穴:

肩井、秉风、天宗、肩贞、曲池、合谷等穴。

 

  ②操作手法:

a。

患者端坐,患肢放松下垂。

医者站于患侧,用一手握住患者手臂使其微外展,另一手用FDA6法或一指弹推法施术,重点在肩前部,三角肌部及上臂内侧。

在肩前部及三角肌部施以滚法时,另一手可配合患肢做被动外展和旋外活动。

若施术时患者怕痛,肩臂肌肉紧张,则可取仰卧位,患肢微外展,并屈肘90*,医者一手握其腕部,另一手施滚法于肩前部、上臂内侧部及三角肌部。

两手协调配合,使肩关节做旋内和旋外活动。

b.坐位,接上势。

医者一手在患肩外侧和腋后部用滚法,另一手可配合患肢被动的后伸旋内,并屈肘使手背沿着脊柱向上抬.要注意上抬的动作必须稳而缓和,幅度逐渐加大,切忌动作粗暴,以免引起剧烈疼痛,使患者不堪忍受。

c.医者站于患侧后方,依次按揉肩井、秉风、天宗、肩贞、肩内陵各穴.夜间痛者,天宗穴可作重点按揉.d。

 医者站在患侧,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其腕部,以肩关节为轴心作环转摇动,幅度由小到大。

接着再做患臂内收扳动:

医者站于患者背后,用腹部紧贴患者背部以稳住身体,然后用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患肘向健侧肩关节方向扳动.本法适用于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明显者。

e. 肩关节后伸扳法:

医者站在患侧前外方,一手握住患侧腕部,另一手扶住健侧背部用握腕之手将患臂由前向后扳动,尽可能使之后伸,幅度可逐渐增大。

f.肩关节后伸旋内扳法:

医者站于患者健侧后方,用一手扶住健侧肩部,防止患者上身前倾,另一手握住患侧腕部,从背后将患肢向健侧牵拉。

一放一紧,逐渐用力加大活动范围。

此法适用于肩关节内旋障碍明显者。

g.肩关节抖法:

医者站在患者前方,用双手握住患肢手腕部.慢慢向上提起,并同时作牵拉抖动。

提抖时要求患肢充分放松,提抖频率要快,幅度逐渐增大。

h.用搓法从肩部到前臂反复上下搓动,以放松肩关节。

拿肩内陵、曲池、合谷。

本法作为肩部推拿之结束手法。

...感谢聆听...

 推拿法(2)

  ①体位:

让患者取坐位,施术者站立其对侧,先将肩关节部位涂上滑石粉适量,方可施术。

②操作:

推拿手法应以摇、拿、揉、压等法为主,交替使用,一般施术20分钟,具体手法如下。

  a.捏拿法:

医者以大拇指和食、中、无名指的指端着贴肩关节,以此向下作对称性的捏拿,并以拇指揉压曲池穴。

反复施术3~5次。

 b.敲击法:

医者手持半握姿势,并以小鱼际着力,沿肩及曲池穴之间的部位,快速敲击,促使肢体震动,如此反复施术3~5次.

 c。

掌握法:

医者以右手掌紧贴于肩关节皮肤上,用大小鱼际着力,在大椎穴及肩关节处施行环形快速揉动,反复施术3~5次。

  d.摇抖去:

医者两手握紧病人一手五指并尽力拉直患肢,然后自内向外;再由外向内交替摇圈,其范围可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如此施术3~5次。

 e。

操作完毕,即刻给予500W红外线治疗仪局部照射20分钟。

 

九、治疗肩周炎--药酒

(1)白花蛇酒

  药物组成:

白花蛇1条,白酒500ml.将白花蛇浸入白酒内浸泡7天即成. 

 功效:

祛风胜湿,通络止痛。

 主治:

风湿寒痹阻型肩周炎。

  用法:

每次服1小杯,每日2次。

 (2)丹参酒

  药物组成:

丹参30g,白酒500ml。

将丹参入白酒内浸泡7天即成. 

 功效:

活血化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