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212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

完整word版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地质勘察报告;

2)××××××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图纸;

3)××××××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相关规范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标准规范):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

《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12);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

5)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文);

1.2编制原则

1)本方案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编制;

2)综合考虑土方开挖量、土方运距、土方施工顺序、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土方平衡,合理调配,减少重复挖运。

3)合理确定土方机械的作业线路、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弃土地点等。

并结合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环境保护要求、场地条件、基坑平面尺寸、开挖深度、支护形式等情况确定开挖的方法和顺序。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简介

拟建的××××××项目由3栋超高层住宅楼、酒店式公寓、1栋6层酒店式公寓及附属商铺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设有1个整体2层地下室(局部3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为30764平方,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该项目结构设计任务由××××××有限公司设计承担,××××××承担该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基坑支护设计由武汉建工科研设计有限公司设计。

2.2基坑支护方案

基坑位于××××××发展大道与唐家墩路交汇处;基坑北侧距离用地红线5.0~11.0m,红线外是1~8层民房,为条形基础;东侧距离用地红线11.0~13.0m,红线外是唐家墩路及轨道交通10号规划线;南侧距离用地红线14.0~17.0m,红线外是武汉市人防办公室,桩基础;西侧部分与B地块相连,距离用地红线4.0~15.0m,红线外是8层房屋,房屋为条形基础。

本工程基坑上口周长约523m,基坑面积约14961m2,基坑开挖深度为8.9m/10.2m/12.7m,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一级。

基坑支护主要采用钻孔灌注桩+坑内水平内支撑的支护形式,桩侧采用土钉挂网喷射混凝土进行支护,支护桩外设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坑内设中深井降水的方案。

支护桩采用桩径1000间距1300及桩径1300间距1600钻孔灌注桩,桩长16m~22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冠梁及支撑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水泥搅拌桩直径为850,中心间距为600,采用42.5水泥,水泥用量不少于20%,复喷复搅。

2.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本次勘察的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岩)试验结果查明,本场地在勘探深度范围内除表层分布有厚度不一的杂填土(Qml)外,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成因的粘性土层及砂土层,下伏基岩为下第三系-白垩系(K-E)泥质粉砂岩及砂砾岩。

各地层的分布埋藏条件及主要特征详见下表:

各地层主要特征一览表

层号及

名称

地层年代及成因

分布范围

层面

埋深(m)

层厚

(m)

颜色

状态或

密度

压缩性

包含物及其它特征

(1)杂填土

Qml

全场地

0

0.8~3.8

松散

主要由粘性土夹杂砖渣、碎石、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组成,局部地段夹淤泥。

(2)粉质粘土

Q4al

绝大部地段

0.8~3.8

0.6~3.2

褐黄色

可塑

含氧化铁,切面粗糙,韧性较好。

(3)淤泥质粉质粘土

全场地

0.8~5.0

1.1~7.2

褐灰色

软~流塑

富含有机质,略有腐臭味。

(4)粘土

大部地段

4.5~8.0

2.0~8.1

褐灰色

可塑

含氧化铁,切面光滑,韧性一般,偶夹粉土。

(5)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

全场地

8.8~13.9

2.3~10.2

褐灰色

可塑

含氧化铁及云母片,粉土粉砂呈层状形式出现,分布不均匀。

(6)粉砂

全场地

14.2~20.3

1.1~8.0

灰褐色

稍密

含多量石英、长石、云母片等,夹薄层粉质粘土。

(7)细砂

全场地

29.0~39.7

0.5~2.2

灰褐色

中密

含多量石英、长石、云母片等,局部段夹少量中粗砂、砾卵石及粘性土。

(7a)粉质粘土

局部地段

26.5~30.6

6.0~17.4

灰褐色

可~硬塑

含氧化铁,切面粗糙,韧性较差,呈层饼状,偶夹少许粉土粉砂。

(8)细砂夹卵、砾石

全场地

38.4~43.5

0.8~4.2

灰褐色

中密

中偏低

含石英、长石、云母片,夹有砾石、卵石及少量腐殖质,粒径一般1~6cm,呈亚圆状,次棱角状,含量变化较大,约5%~20%。

(9-1)泥质粉砂岩强风化

K-E

全场地

41.2~46.7

0.5~5.1

青灰色,褐红色

原岩结构已被破坏,岩芯风化呈砂土状,手捏易散,取芯率偏低,偶夹砾石。

局部地段可见砂砾岩侵入。

(9-2)泥质粉砂岩中风化

全场地

43.1~48.5

0.5~8.0

褐红色为主

粉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较完整,大部呈柱状,节长10~15cm,取芯率75%,RAD=70%.局部地段可见砂砾岩侵入。

(10)砂砾岩中风化

全场地

45.0~53.0

最大揭露层厚度达11.9m

灰褐色,褐红色为主

岩芯呈短柱状,裂隙发育,隙面为铁质浸染,采芯率为75%,RQD为65%,钻进过程中机具跳动感大,砾石含量40~60%,磨圆度一般,形状不规则,分选性不佳,钙质胶结,局部可见红砂岩。

2.4含水层的类型和性质

本场地地下水可分为三种类型:

上层为赋存于

(1)杂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各种排放水渗透补给,没有统一的自由水位,且随季节而变化,可疏干,勘察期间测得上层滞水的稳定水位埋深为0.5~3.0米,对应高程为17.96~19.99米;中层为分布于(5)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所夹的粉土粉砂中;下层为赋存于砂土层中的承压水,与长江有一定的水利联系,其水位变化受长江水位变化影响,水量较丰富。

上下层地下水之间因有粘性土阻隔而无水力联系。

测得拟建场地承压水头标高约为15.92米,承压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为16.6米/天,影响半径为200米。

2.5突涌验算

基坑开挖已经揭露(5)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所夹的粉土粉砂中层含水层,本工程采用疏干降水,将水位降至坑底以下1m左右。

纯地下室板开挖深度12.4m(绝对标高:

8.3),水位需要降至7.3m(绝对标高);10#楼开挖深度11.3m(绝对标高:

9.4),水位需要降至8.4m(绝对标高),其中电梯井开挖深度13.1m(绝对标高:

7.6),水位需要降至6.6m(绝对标高);8#、9#楼开挖深度10.1m(绝对标高:

10.6),水位需要降至9.6m(绝对标高),其中电梯井开挖深度12.8m(绝对标高:

7.9),水位需要降至6.9m(绝对标高)。

2.6土方开挖难点、重点应注意的地层

从拟建场区地层分布特征来看,基坑开挖后坑壁地层为第①层杂填土、②层粉质粘土、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④层粉质粘土,坑底地层为⑤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⑥层粉砂,⑦层细砂。

1)在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会引起土体内部应力的变化,引发坡体坍塌、滑移等不良岩土工程现象发生。

基坑土层复杂,力学性质、物理性能等存在各向异性的特征,若基坑开挖方式不妥,坑壁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发生坑壁土体失稳、坑底隆起或推挤工程基桩等工程施工。

因此有必要对基坑开挖采取一定的措施。

2)基坑内支撑采用角撑与对顶撑相结合的布置形式,支撑覆盖面大,挖土空隙较小,土方开挖受支撑约束较大。

支撑下局部土方需要进行二次转运,挖土效率较低,工期较长。

且进入软土层后,挖土、运土机械行走困难,需要铺设临时行走道路等。

3)开挖至软土层后,挖土、运土机械行走及工程桩两侧高差过大时,极易造成工程桩破坏,需要加强对工程桩保护。

要求每层挖土厚度不得超过1m,土方施工机械行走需要对临时道路进行硬化。

工程桩周边土体应采用人工挖除。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本工程计划设立一个项目部,由四部一室组成,质量安全部、工程部、预算部、物资设备部、办公室。

各部门的责任明确,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现场项目管理机构架构图

 

3.2现场项目经理部主要岗位职责

(1)项目领导班子:

全面负责现场施工管理,服从业主及监理统一协调管理并进行施工。

项目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1人,技术负责1人。

(2)质量安全部:

对工程质量、安全措施进行全面监督管理。

质检员1人,安全员1人。

(3)工程部:

负责测量定位、开挖尺寸、标高及坡度等控制。

施工员2人,工长2人,测量工2人,电工1人。

(4)物资设备部:

做好工程材料的采购,保管和设备维护,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材料员:

1人

(5)预算部:

做好工程预、决算及成本分析合理安排资金,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6)办公室:

负责施工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资料员:

1人。

(7)作业人员

反铲司机:

6人。

土方运输车司机:

12人。

清洁工:

6人。

3.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根据施工需要安排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按规定编制材料总体需用计划,分批到位入场,把好材料验收关,认真组织好工程材料的计划、采购、抽查和复检,并做好进场施工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工作。

主要机械设备需用计划一览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备注

1

反铲

1m3

4

2

反铲

0.5m3

2

适时增加

3

土方运输车

23m3

12

4

污水泵

10

5

高压水枪

2

3.4基坑土方总体开挖方案

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约14961m2,基坑开挖深度为8.9m/10.2m/12.7m。

场地标高暂按绝对标高20.700m考虑,土方开挖量约156200m3,实际场地标高以桩基退场后实测方格网为准,实际土方开挖量以正式蓝图计算为准。

根据业主要求,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土方总体拟分三阶段开挖,第一阶段为支撑以上土方开挖,开挖深度约3m,土方开挖量约41600m3。

第二阶段为支撑下土方开挖,开挖深度约8.3~9.4m,土方开挖量约110000m3。

第三阶段开挖承台、基础梁、电梯井、集水坑及人工清土,开挖深度约0.3~2.7m,土方开挖量约4600m3。

第一阶段土方开挖相对较为简单,开挖不受支撑约束,平面布置上拟分区域开挖,以便冠梁、支撑梁快速施工。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土方开挖受到水平支撑限制,需要在支撑下挖土,开挖相对较为困难,且土质较差、开挖量较大,拟采取分区开挖,支撑下局部土方采用小型反铲转运,大型反铲挖不到、转土距离较远的部位采用长臂反铲站在面上挖土。

第四章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是基坑工程施工的主要环节,所有支护措施均是为了土方的顺利开挖。

并且土方开挖与支护结构施工相互交叉、互为前提,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基坑开挖施工方案,保证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

考虑到基坑土方开挖与内支撑施工需交叉作业,为了尽量缩短施工工期,本基坑土方宜分区开挖。

综合考虑基坑开挖面积、开挖深度及支撑体系平面布置,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基坑土方分三个阶段开挖,平面上从东向西,优先开挖10#楼,大致分四个区进行开挖。

4.1.开挖顺序

4.1.1第一阶段土方开挖:

围护桩及止水帷幕施工完毕后,结合工程桩施工进度,进行第一层土方开挖,本层厚度约3米,为杂填土,分二次开挖,每层厚度约1.5米,开挖至冠梁底(标高为-4.1米),基坑顶至冠梁顶按设计放坡,使用3台反铲挖掘机,配12部自卸汽车,本次开挖约41600立方米。

同时凿除桩头砼,水泥土搅拌桩检测后进行冠梁及内支撑施工,同时进行基坑顶四周截排水沟的砌筑施工及放坡坡面挂网喷锚。

第一阶段采用大挖机开挖,土方开挖前先进行临时道路开挖及修筑,详附图:

土方开挖第一阶段临时道路布置图。

土方开挖分区及开挖流向详附图:

第一阶段土方开挖流向示意图。

4.1.2第二阶段土方开挖:

待冠梁、混凝土支撑强度达设计强度后(以砼强度试验报告为准),进行第二阶段土方开挖,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上的30cm,采用四台大挖机开挖为主,两台小型挖掘机和人工配合进行开挖。

最终坡道挖除采用两台小型挖掘机和一台大型挖掘机转接的方式进行。

本层开挖深度约8.3~9.4米,为黏土、粉质,黏土层,分六层开挖,每层厚度约1.5米,本次开挖约110000m3。

本阶段土方开挖期间穿插进行钢支撑及挂网喷锚施工。

第二阶段土方开挖前先进行临时道路开挖及修筑,详附图:

土方开挖第二阶段临时道路布置图。

土方开挖分区及开挖流向详附图:

第二阶段土方开挖流向示意图。

4.1.3第三阶段土方开挖:

小挖机开挖承台、基础梁、电梯井、集水坑及人工清土,本层开挖深度约0.3~2.7米,为黏土、粉质黏土层,本次开挖约4600m3。

最后的土方约4600m3采用吊车垂直运输的方式出基坑,土方机械也用吊车起吊出基坑。

4.2土方开挖进度计划

本工程土方开挖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计划工期180天,详细工期安排详附表:

××××××土方开挖进度计划。

4.3土方开挖的主要方法

1)整个的土方开挖顺序,必须与支护结构的设计工况严格一致。

要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即杂填土层和黏土地层每层挖深1.5米,淤泥地层每层挖深1米。

2)挖土时,挖土机和运土车辆不得直接在支撑上行走和操作。

3)挖土机挖土时严禁碰撞工程桩、支撑、立柱和降水的井点管。

分层挖土时,层高不宜过大,以免土方侧压力过大使工程桩变形倾斜,在软土地区尤为重要。

4)同一基坑内当深浅不同时,土方开挖宜先从浅基坑处开始,如条件允许可待浅基坑处底板浇筑后,再挖基坑较深处的土方。

如基坑底部有局部加深的电梯井、水池等,如深度较大宜先对其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后再进行开挖。

5)防止深基坑挖土后土体回弹变形过大:

深基坑土体开挖后,地基卸载,土体中压力减少,土的弹性效应将使基坑底面产生一定的回弹变形(隆起)。

施工中减少基坑回弹变形的有效措施,是设法减少土体中有效应力的变化,减少暴露时间,并防止地基土浸水。

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如水量大,则均应保证井点降水正常进行,并在挖至设计标高后,尽快浇筑垫层和底板。

必要时,可对基础结构下部土层进行加固。

6)场地边坡开挖应采取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淤泥地层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1m,其他地层开挖深度控制在1.5m,在边坡上采取多台阶同时进行机械开挖时,上台阶应比下台阶开挖进深不少于3m,以防塌方。

7)边坡台阶开挖,应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边坡下部设有护脚及排水沟时,应尽快处理台阶的反向排水坡,进行护脚矮墙和排水沟的砌筑和疏通,以保证坡脚不被冲刷和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不积水,否则应采取临时性排水措施。

8)边坡开挖,对软土土坡在开挖后应对坡面、坡脚采取喷浆、抹面、嵌补、护砌等保护措施,并作好坡顶、坡脚排水,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4.4基坑土方开挖技术要求

1)土方开挖应严格遵守“先撑后挖、限时支撑、分段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并尽可能对称、均衡地进行土方开挖。

2)对土方开挖过程中临时边坡范围内的立柱和降水井应采取保护措施,应均匀挖去其周围土体,以避免立柱和降水井受到附加的侧向压力。

3)在上、下基坑道路部位的内支撑,宜将支撑下的土填实,并应在支撑构件上覆盖300mm以上厚度的建筑砖渣、黏土等,然后铺设钢板,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对该部位的支撑构件进行妥善保护。

应充分考虑施工作业荷载影响,严禁挖土机械在底部已经挖空的支撑上行走或作业。

4)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坚持信息化施工,注意监测信息的反馈资料,及时指导开挖工程。

应有充分的应急准备,遇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调整施工措施。

若出现紧急情况时,必须采取果断措施,采取回填反压、坡顶卸载的原则,阻断事态发展,再行加固处理,消除隐患后方可继续开挖。

5)基坑土方开挖在深度范围内进行合理分层,在平面上进行合理分块,并确定各分块开挖的先后顺序,可充分利用未开挖部分土体的抵抗能力,有效控制土体位移,以达到减缓基坑变形、保护周边环境的目的。

基坑对称开挖,即对称、间隔开挖;基坑限时开挖就是要尽量控制无支撑暴露的时间;基坑平衡开挖是指保持各分块均衡开挖。

6)采用开槽方法浇筑混凝土支撑梁,开挖到支撑作业面后,应及时进行支撑的施工,减少基坑无支撑暴露时间和空间。

7)土方开挖分层厚度一般控制在1.5m左右。

对于软土各分层开挖的深度不宜超过1m。

8)基坑开挖期间,加强降水,确保地下水位始终在开挖面标高以下至少1m。

9)挖土机械不得碰撞支护结构、立柱及立柱桩、降水运行系统、测量标志和监测元件,严禁损伤隔渗帷幕和碰撞、拖动工程桩;机械挖土应避免对工程桩产生不利影响,挖土机械不得直接在工程桩顶部行走。

10)基坑周边、放坡平台的堆载及施工荷载不得超过支护设计规定的荷载值;基坑开挖的土方不应堆放在基坑周边及邻近建筑物影响范围内。

11)坑底应根据地基土性质预留厚度不小于0.3m~0.5m(对桩基应留1.0m)的余土采用人工清理,防止大型机械开挖对天然地基及桩基的扰动及破坏。

已挖好的基坑应及时清边检底,满封垫层保护基底,以利于改善支护结构的工作状况。

12)邻近基坑边的局部坑中坑宜在大面积垫层完成后开挖。

13)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作好基坑内外的截水、排水,防止水对基坑坑壁和坑内土体浸泡,并保证正常施工作业面;

4.5挖土对工程桩、立柱桩、降水井保护措施

本工程基坑开挖范围内存在深厚的软土,确保工程桩在挖土时不受损伤是基坑土方开挖的重点之一,主要采取的技术保护措施如下:

1)挖土前,对挖土施工单位、反铲司机做好技术交底,明确工程桩位置、挖土顺序、每层开挖厚度等。

2)土方开挖时,派专人负责指挥,分层进行,严格控制高差。

3)工程桩超出坑底过高时,应控制分层开挖的深度和分段进行截桩,工程桩顶与开挖面底部高差保持在1.5m范围。

在深厚软弱土层分布区,要采取严格控制每层开挖厚度(分层厚度不得超过1.0m)及长度,及时截断超出过高的工程桩,清除桩侧不均匀分布的土体,防止桩体受到外力而发生偏移和倾斜。

4)工程桩、立柱桩、降水井周边土体应采用人工开挖,并严格控制其四周土方高差不得超过0.5m。

5)进入软土层后,反铲不得在工程桩、立柱桩、降水井周边行走和挖土作业,以免造成桩体偏位和断桩。

无法避让时,需对工程桩、立柱桩周边土体进行加固,并应派专人进行监护。

第五章基坑土方开挖应急预案

5.1应急机构组织

5.1.1应急小组

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应急领导小组,确保基坑出现险情时,各项措施能及时实施。

要求全体应急小组成员在基坑开挖期间,必须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

应急小组组成:

组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

组员:

技术管理人员4人、后勤保障2人

抢险作业人员:

电工2人、机械操作工3人、普工10人。

5.1.2应急小组职责分工

1)组长职责

(1)负责现场全局的组织协调、沟通工作;

(2)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

(3)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出安排;

(5)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2)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

(1)组织现场快速、有效的执行应急方案的相关操作,最大限度的降低因基坑安全造在的风险;

(2)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3)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3)组员职责

(1)现场指导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2)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4)后勤保障组职责

(1)提供合格、足量的应急处理所需物质及设备,如发电机所需燃料等;

(2)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5.2潜在危险源分析

根据本基坑工程特点,并结合现场实际分析,基坑土方开挖主要存在以下危险源:

(1)基坑底隆起变形过大

本工程基坑底有深厚的软土(淤泥,淤泥质粘土),基坑开挖后,坑内地基卸载,土体中压力减少,由于坑内外存在土压差,在加之坑底承压水作用,可能会使基坑底面产生一定的隆起(回弹变形)。

当基坑底发生较大的隆起变形,一是会导致坑外地面沉降量大,危及周边建构筑、管线安全使用。

二是导致基坑支护结构整体失稳、坍塌。

三是会造成坑内工程桩破坏(整体偏移、拉断等)。

(2)边坡失稳

深基坑的土方开挖,要根据地质条件、基础埋深、基坑暴露时间挖土及运土机械、堆土等情况,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目前挖土机械多用斗容量1m3的反铲挖土机,其实际有效挖土半径约5~6m,而挖土深度为4.5m,习惯上往往一次挖到深度。

挖土速度快即卸载快,迅速改变了原来土体的平衡状态,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这样在软土区挖土,极易造成边坡失稳。

(3)坑底出现管涌、突涌

本工程基坑底以下存在承压含水层,随着基坑开挖深度增加,坑底剩余隔水层厚度减小。

当隔水层重度小于承压水顶托力后,承压水将冲破隔水层涌入基坑,造成基坑底突涌。

土层中的细颗粒、细砂等随水流失,在土体中形成空洞,从而可能会造成地面塌陷、周边建构筑开裂、坍塌等安全事故。

5.3潜在危险源应急措施

5.3.1控制基坑底隆起措施

1)合理确定基坑土方开挖顺序,加快地下室施工,减小基坑暴露时间。

基坑采用机械挖土,坑底应保留200~300mm厚基土,用人工清理整平,防止坑底土扰动。

要严格按结构施工段分层施工,紧紧地抓住“三快”,要一鼓作气快速连续的挖和撑。

20cm层人工挖土和素混凝土垫层要在24h内完,随即抓紧浇注底板,底板混凝土在垫层浇筑完后的最短时间内完成。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尽量避开在雷雨天气下开挖基坑最下层土;若正在挖这30cm土时遇下雨,更要抢,要挖一小段,浇一小段垫层,不能停。

如造成垫层标高不符合要求,则待雨停后,再凿去重浇垫层,以保证坑底土不被软化,避免因此而引起基底隆起。

2)减少土体中有效应力的变化,防止基坑底集水。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施工现场设置足够的集水坑及时进行排水。

在挖至设标高后,尽快浇筑垫层和底板。

3)对基坑底软土层进行加固(被动区加固),可采取深层搅拌桩、注浆等固化措施。

5.3.2边坡失稳预控措施

1)土方开挖严格按照“先撑后挖、限时支撑、分层、分段、均衡、对称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进行施工。

2)严禁挖土机械碰撞支护桩、立柱、支撑梁等的支护结构体系。

3)支撑梁下土方挖空后反铲不得在其上行走和作业。

4)严格控制基坑顶堆载值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坑顶2m范围内不得堆载,不得有重型车辆通过。

5.3.3坑底发生突涌、管涌的应急措施

1)防止流砂、管涌的有效措施是确保降水效果。

在基坑内设置足够降水井、观测井、应急备用井。

开挖过程中严密监测承压水水位,确保地下承压水位始终在开挖面以下1m。

2)若突涌、管涌不严重时,可采用砂包反压、设引流管等。

然后加强降水,待承压水位降至坑底以后,在进行开挖和后续工序施工。

3)若突涌现象十分严重,水量很大时,可以用大量碎石、砂、土方覆压回填基坑。

然后加强降水,待承压水位降至坑底以后,在进行开挖。

5.4土方开挖阶段应急预案

深基坑工程稳定性(包括边坡稳定和渗透稳定)破坏的后果往往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