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465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docx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名词与简答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2011春期末复习题与解答

一、名词解释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指以国家行政组织和相关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为主要分析对象,研究管理机关以社会公正和工作效率为目的、依据法律规定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任用、使用、工资、保障等管理活动的过程的总和。

2、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称。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是指客观存在的、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它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总和,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的外因条件和首要前提,它主要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4、公共部门人力资本:

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指的是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为了实现公共服务的目标,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因素之整和。

5、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

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指的是为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公共权力的所有者和使用者针对公共权力使用者的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权利的归属依法生成契约而分别拥有的一系列权利。

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指的是公共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组织发展战略需要,在对外部环境和本部门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为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制定本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行动方针的过程。

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是指根据工作需要或个人意愿,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变换公职人员工作岗位,从而产生、变更或消灭职务关系或工作关系的一种人事管理活动与过程。

8、调任:

调任是指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副调研员以上的非领导职务,以及公务员调出机关任职的人事行为。

9、转任:

转任是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其他正当理由,在国家机关内部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调动,或在同一部门中不同职位之间进行转换任职的人事交流活动。

10、挂职锻炼:

挂职锻炼是指机关培养锻炼公务员的需要,有计划地选派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上级、下级或者其他地区的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的职务,经受锻炼,丰富经验,增长才干的人事交流活动。

11、公共部门的工作分析:

公共部门的工作分析指的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公共组织中某职务或工作的目的、职责、隶属关系、工作环境以及任职资格条件等相关信息,对该职务或工作的性质以及完成该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等资格条件做出明确的规定的过程。

12、品位分类:

品位分类指的是以国家公务员所具有的资格条件为主要依据,并以其地位高低来分类和确定待遇。

13、职位分类:

职位分类指的是以职位为对象,以职位的工作性质、难以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为评价因素,把职位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和级别,作为人事管理基础的一种人事分类制度。

14、人才测评:

人才测评指的是建立在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一种科学的综合选才方法体系,它通过对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力、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素质进行综合的测量和评价,为人事决策提供支持信息。

15、交流培训:

交流培训是指通过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人员的交流对公职人员实施的培训,有时也表现在公并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相互调任或借调,目的在于帮助公职人员扩大知识面,增强在各种环境中处理问题的能力。

16、无领导小组讨论: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探索并使用的一种新的适用于集体测试的方法。

其操作方法是把4-8名应试人员分为一组,不指定小组负责人,考官不直接参加面试,要求应试人员在限定的时间内就给定的问题提出一个小组意见。

17、文件筐作业:

文件筐作业又称公文处理,它是一种效度高、而又能为多数参加者所接受的一种面试方法。

其操作方法是提供一定数量的备忘录、信函、报告等文字性资料,让应试者阅读完这些资料后,决定处理意见。

18、管理游戏:

管理游戏亦称商业游戏,是评价中心常用的方法之一,以游戏或共同完成某种任务的方式,考察小组内每个被试者的管理技巧、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的素质。

19、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即让候选人成对地扮演各种角色并讨论各种相关的问题,主要是用以测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情景模拟活动。

在这种活动中,评价者设置了一系列尖锐的人际矛盾和人际冲突,要求候选人扮演某一角色并进入角色情景,去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

评价者通过对候选人在不同人员角色的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测评其素质潜能。

2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是指以科学的测评手段和方法为工具,通过招募、甄选、录用和评估等程序,从组织内外获取合适的人员填补职位空缺,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是指为了促进公共部门组织目标的实现,根据组织实际工作情况和员工发展需要,对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所实施的培养和训练。

22、选任制:

选任制指的是以选举的方式任用公职人员,即由法定选举人投票,经多数通过,决定公务员职务的任免。

23、委任制:

委任制是指由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公务员管理权限直接委派工作人员担任一定职务的任用方式。

24、降职:

降职是指由原来的职务调整到另一个职责更轻的职务,是由高的职务向低的职务的调整。

它意味着公务员所处地位的降低、职权和责任范围的缩小、待遇的减少。

25、人力激励:

人力激励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人的需要、动机、欲望,形成某一特定目标并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和持续的积极状态,发挥潜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26、绩效:

绩效是指某一组织或员工在一定时间与条件下完成某一工作任务所表现出来的工作行为和所取得的工作结果,对组织而言,绩效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工作效率、工作数量与质量、工作效益。

27、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又称绩效考核或绩效评价,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和评定组织内部公务员对职位所规定的职责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成绩的管理方法。

28、360度绩效评估:

360度绩效评估又称为全方位评估,它是指从员工自己、上司、直接部属、同事甚至客户等各个角度来了解员工个人的绩效,包括沟通技巧、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行政能力等。

二、简答题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与人事行政管理具有哪些不同?

2、产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的原因有哪些?

3、发达国家公共部门人事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4、发展中国家的公共人事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5、各国公共人事制度共同的发展趋向是什么?

6、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7、人力资本具有哪些特点?

8、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与一般人力资本有哪些不同?

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是什么?

10、在运用德尔菲法进行预测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11、简述公共部门人力使用应遵循的原则。

1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意义是什么?

1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14、人力资源市场对人力资源流动具有哪些作用?

1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的意义是什么?

16、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17、公共部门如何实现培训成果的转化?

18、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系统有什么特点?

19、与工商界的绩效特征相比较,公共部门的绩效具有哪些特征?

20、简述双因素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2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应遵循哪些原则?

22、简述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约束体系存在的问题。

23、人力激励具有哪些功能?

24、简述强化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

25、简述目标设置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

26、工作分析的程序是什么?

27、公共部门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有哪些?

 

二、简答题

参考答案

1、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将组织中的人本身看作资源,强调其再生性和高增值性;

(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的能动性;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不断进行拓展,不仅包含传统人事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而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重视和增强了一些新的管理内容;

(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强调的是人力资源使用和开发并重。

2、

(1)制度性损耗:

制度性损耗是指由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和不合理而导致的人才未尽其用的损耗现象,这种损耗是一种隐形损耗;

(2)人事管理的损耗:

管理的损耗就是公共部门人事管理的问题导致没有充分调动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其聪明才干;

(3)后续投资的损耗:

由于人才知识结构老化得不到及时更新,从而适应不了新技术环境下公共部门工作要求所造成的损耗,这在一定程度是由于公共部门与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对再教育再学习的投资不够而引起的。

3、

(1)政府所有行政组织系统与公务人员管理形态都以韦伯的“理想型官僚体制”为典范,管理法规齐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功能完善;

(2)管理的人力资源以专业性人才为主,重视启用专业人才;

(3)具有相应的职业保障制度,并建立了相应的保障体系,便公务人员的职业稳定;

(4)实行政务官与事务官两官分途的制度,保证了行政工作的连续性;

(5)实行公开考试,公平竞争的选录制度,公务人员的录用与甄选以注重才能为标准;

(6)公务人员体制以有效的政策规划与严密的法治管理为支撑。

4、

(1)做官重于任事。

权位取向明显,公务人员热衷于争取权势地位,却未必勇于任事;

(2)人情恩惠重于人事法制。

重视在行政体制内编织“关系网”,亲情、朋友意识浓厚,在人事任免上注重于亲情、裙带关系,因而往往因人而异;

(3)身份观念重于职位观念。

看重身份与品位等级,而且身份与品位与工作能力和绩效在取向上不一致;

(4)公务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要求,各级行政组织中多缺乏科技人才与管理人才;

(5)政治因素影响浓厚。

政党政治、政治特权、政治活动等因素对公共人事制度的介入和干预程度较高。

5、

(1)在发展的方向上都指向现代的功绩制;

(2)在发展的路径上都是由封建制而官僚制,继而为民主型的开放制。

各国在发展路径上的差别只在于其在这条发展道路上的位置不同而已;

(3)在对公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上,由传统的通才模式向专才模式过渡。

专业化的要求日趋强烈,尤其是对科技专才的需求,已成为各国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4)在人事价值观上由重视个人权威及特权观念向对事不对人的平等价值观过渡。

6、

(1)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性;

(2)人力资源政策体制建设环境还不完善;

(3)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滞后;

(4)劳动力市场环境还不成熟。

7、

(1)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承载者不可分离,不能够直接转让和买卖,只能被出租,或转让使用权;

(2)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效能的发挥都与人的生命周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受其个人偏好的影响;

(3)一个人可能拥有不同形式的人力资本但其总量是相当有限的,同时一个人所具有的非互补的人力资本也不能同时使用;

(4)人力资本的形成一般是在消费领域,当然有时也在生产领域;

(5)人力资本不仅是一种经济资源,而且还是一种涵义更为丰富的社会资源。

8、

(1)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社会延展性;

(2)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成本差异性;

(3)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绩效测定的困难性;

(4)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收入与贡献难以对等性;

(5)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市场交易不充分性。

9、

(1)维持政治稳定;

(2)促进行政发展;

(3)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

(4)实现人事管理技术科学化;

(5)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

10、

(1)挑选的专家应有一定的代表性、权威性;

(2)在进行预测之前,首先应取得参加者的支持,确保他们能认真地进行每一次预测,以提高预测的有效性。

同时也要向组织高层说明预测的意义和作用,取得决策层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支持;

(3)问题表设计应该措辞准确,不能引起歧义,征询的问题一次不宜太多,不要问那些与预测目的无关的问题,列入征询的问题不应相互包含;所提的问题应是所有专家都能答复的问题,而且应尽可能保证所有专家都能从同一角度去理解;

(4)进行统计分析时,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的问题,对于不同专家的权威性应给予不同权数而不是一概而论;

(5)提供给专家的信息应该尽可能的充分,以便其做出判断;

(6)只要求专家做出粗略的数字估计,而不要求十分精确。

11、

(1)用其所长、用其所愿、用当其时。

知人善任,用其所长、用其所愿、用当其时是用人之道的核心。

用其所长,就是使用人才要扬长避短,兼收并蓄。

把人才放在最能充分显示其才能的位置上,让其尽展其才;用其所愿,就是根据使用对象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的意愿来使用人才。

因为兴趣和热情是人们对一定事物的积极态度,是推动人们积极认识事物,从事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用其所愿,有利于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公共部门管理目标相统一;用当其时,就是使用人才要抓住最佳的时机。

人的才能和人自身一样,从萌发到鼎盛再到衰退,其发展轨迹犹如一个抛物线,都有其发展的顶端。

因此,要充分珍惜人才才华的绩优期和其工作的最佳年龄,打破论资排辈、求全、平衡、照顾的束缚,适时“起用”。

当然,有的人才发展可能会有两个甚至多个峰值出现,这就需要领导者灵敏捕捉其才华的“拐点”,适时委以重任,达到用人的良好效果。

用其所愿、用当其时,在某种程度上说都是用其所长,它是对个体不足之处的最佳弥补,在提高公共部门的整体效能的同时,也有助于个人的发展。

系统论告诉我们组织的优化首先以构建组织中各个要素优化为前提,而用其所长、用其所愿、用当其时正是优化组织各个要素的重要途径。

同时,它也能使组织中的每个成员的心理环境得到充分的协调,使每个组织成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因而个体“长处的累积效应”能够做到1+1>2。

(2)鼓励竞争、优胜劣汰、人尽其才。

用人的目的是“激活”人,而非“管住”“管死”人。

要做到人尽其才,必须鼓励竞争,优胜劣汰。

有则“羚羊与狼”的故事,说的是在非洲奥兰洽河两岸,河东岸与河西岸的羚羊相比,不仅繁殖能力更强,而且奔跑速度每秒要快13米。

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别,是因为河东岸的羚羊附近居住着一群狼,这使得它们生存时时处在“竞争氛围“之中,久而久之,它们变得越来越有战斗力。

而河西岸的羚羊恰恰因为缺少天敌,没有生存压力,每天过着悠闲的生活,因而长得弱不禁风。

这则故事说明,竞争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只有竞争,才有发展,不仅自然界如此,社会与人的发展也不例外。

公共部门用人如果缺乏甚至拒绝竞争,不仅会造成用人的高额成本,而且工作只会死水一潭,直接影响到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

因而鼓励竞争,不仅能促进公共部门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和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的形成,而且在存优汰劣、升优汰劣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平庸者的成长与发展,在这种压力下,他们会努力向优秀靠拢,转化。

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

鼓励竞争,优胜劣汰,既适用于公共部门这一组织中的群体,也适用于人才个体。

因为在竞争中,个人为了展示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长处,就会极力克制、避免、改变自己的短处。

时间一长,个人某一短处可能将不复存在。

这在某种程度上,又会刺激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竞争,从而使群体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

这种良性循环,对提高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大有裨益。

(3)以人为本、以能为本。

新经济理论认为人是生产力诸多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卢卡斯也认为,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结合所形成的资本积累(即人才资源)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因此在公共部门管理中,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改变传统的将人作为工具、手段的管理模式,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在我国,以人为本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石,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

用人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知人善任。

尊重人,就是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员工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能力差异。

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科学的用人机制,挖掘、发挥每个人的所长,让其各尽所能;关心人,就是要关心员工的文化生活、家庭生活和身体健康。

关心能使员工在组织中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和亲情。

这需要用人者不断提高员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在政策允许、资金能够保障的情况下,力争使他们工作、生活、娱乐条件每年都要有所改善,尽力解决他们后顾之忧。

这种对员工的关心,能使员工产生亲情感和温暖感并转化为对组织的忠诚感和归属感,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忱;信任能使人的自尊感得到满足。

对于文化层次越高的人来说,组织领导信任与否,对他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起到关键性作用。

国外许多管理者和领导者都十分注重对员工和下属的信任激励。

因为有了信任,才会有员工的牺牲、真诚和奉献。

当然,提倡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绝不是不要制度,不要纪律,不要管理,放任自流。

绝不能打着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的招牌一味强调个人需求,强调个人的特殊利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将员工管理寓于符合实际、体现人性的制度管理之中,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约束,这也是以人为本。

以能为本,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强调以能力为核心的管理理念。

所谓“能”是指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德能、智能、体能的综合集中。

德能反映在一个人所具有的社会公德、社会责任、端正的品行、舍己为人的价值观等;智能反映在一个人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等;体能反映一个人所具有的良好的身体素质等。

以能为本,能把员工的注意力引向对能力的重视上,把“能”作为判断人才和用人的标准,既有利于人才的发现、人才的任用、人才的稳定,又能使能者居其位,谋其政。

对公共部门部门而言自然能创好政。

以能为本体现出向上的活力,形成重能力、讲贡献、论业绩的用人氛围。

在此氛围里,员工就会把想方设法把提高自己的能力变成自觉的行为,这在某种程度上说,又刺激了员工的竞争。

公共部门人力使用以能为本,有利于建立学习型组织、获得新知识、产生新思维,使公共部门不断具备创新意识。

因此,以能为本是对以人为本管理的提升,是公共部门人力使用的根本所在。

(4)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德才兼备,注重实绩是我们党选拔使用人才一贯坚持的原则。

德主要是对人才思想政治和作风方面的要求,才主要是对人才能力和水平的要求。

坚持德才兼备,就是在选拔使用人才时,既要考察人才的思想觉悟和政治品质,又要考察人才的文化水平和领导才能。

首先,在选拔人才时,应将德与才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不可偏废。

“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

离开德,才就失去了方向;没有才,德就成了空洞之物。

使用人才,既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偏向,又要反对业务能力不精的偏向。

其次,德和才相比较,德是第一位的。

德,是才的方向和灵魂,是才发展的内部动力。

只有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人才的聪明才智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的事业服务。

因此,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前提下,应注重对德的考察。

历代开明之士都十分注意用人把德放在首位。

魏征说:

“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

设今此人不能济事,只是才力不济,不为大害,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害极多,但乱世惟求其才,不顾其行。

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这里所说的“行”与“善”和德是同一个意思,历史经验说明,有德的人有了才,就能为国为民干出更多的好事;坏人有了才,将会干出更多更大的坏事。

当然,重德绝非以德代才,选拔使用人才,应以德为前提,选其中有才能者。

工作人员的德和才,往往体现在他的工作实绩上。

通过实绩来衡量工作人员的德和才,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公共部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实事求是精神的具体体现。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指出“要根据工作成绩大小好坏、有赏有罚,有升有降”。

一个员工的工作实绩,既不是主观臆想,也不能凭空捏造,而是一种客观的、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实绩是一个人多方面的反映,把实绩作为选拔使用人才重要依据,容易比较优劣,说服力强,有利于提高用人的准确性、公正性,克服主观随意性。

注重实绩能强化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鼓励工作人员干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更多地创造优秀成绩,从而推动事业的发展。

当然,坚持这一原则,要避免简单地把使用当成论功行赏,把实绩作为使用的唯一标准。

(5)优化资源、合理配置。

公共部门掌握公共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同时,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

而公共权力是由众多员工在不同的岗位分担掌握的,其员工配合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其为民众服务的质量。

因此,在公共部门人力使用上,优化资源、合理配置,意义重大。

优化资源、合理配置,重要的是要做到人岗匹配。

首先要对岗位目标、职责、任务性质等具体要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次,对拟用人的知识、能力、经验、性格等多维度进行具体调研、分析和测评;然后,将拟用人的测评结果与岗位所需条件作比较,对与岗位要求一致或相近的,予以任职上岗使用。

当然,人的成长是动态的,且受环境影响发展变化,在某一岗位工作时间太长,如不予以晋升或交流,容易造成工作疲劳或凭经验办事而缺乏创新精神。

因此,对人力的使用,要做到人与事的最佳配置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晋升机制和流动机制。

送出人才的同时,吸纳新的“血液”充实自身部门,既有利于增强部门工作活力,也有利于调动已有工作人员加强自身学习,不断追求上进的积极性,这从另一个方面又贯彻落实了鼓励竞争的原则。

人岗匹配,主要是从个体的人与事的配置角度来衡量的。

事实上,公共部门的工作需要许多岗位上的众多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人与人之间的配合程度,也是人力使用优化配置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用人上,要根据岗位分工及各岗位任职要求在知识、能力、性格、年龄、思维方式等方面做到人岗匹配的基础上,尽可能考虑人与人之间予以互补,组合成最优配置的工作团队。

只有人与人之间配置合理,才能产生凝聚力,公共部门的管理才能取得规模和综合效应。

12、

(1)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2)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优化公共部门人才队伍结构;

(3)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促进用人与治事的统一;

(4)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改善组织的人际关系;

(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还有利于解决公职人员的实际生活困难,如长期两地分居、上班路途遥远等,体现组织对公职人员的关心和爱护,具有稳定公职人员队伍的作用。

13、

(1)用人所长的原则;

(2)人事相宜的原则;

(3)依法流动的原则;

(4)个人自主与服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14、

(1)人力资源市场构成人力资源流动基本渠道;

(2)人力资源市场改变人力资源流动的方式;

(3)人力资源市场扩大人力资源流动的范围;

(4)人力资源市场提高人力资源流动的效益。

15、

(1)人力资源获取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组织人才输入和引进的质量,进而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

(2)人力资源获取工作有助于塑造和推广组织形象;

(3)人力资源获取工作的有效性影响组织人员的流动率;

(4)人力资源获取工作的质量影响到人事管理费用。

16、

(1)不同等级的公务员一起考核;

(2)重视年度考核,忽视平时考核;

(3)考核过程中出现论资排辈评优秀的现象;。

(4)按比例分配名额。

17、

(1)激发受训者的学习动机;

(2)改进培训项目设计环节;

(3)培育有利于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

(4)积极而有效地沟通。

18、

(1)在我国,公职人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作,“党管干部”是我国对公职人员管理的基本原则。

所以,共产党对公职人员的监控与约束是实施党的领导的手段和必然要求;

(2)在西方各国,工会在监督政府人事管理活动、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