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525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管理学院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经济管理学院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经济管理学院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经济管理学院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经济管理学院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经济管理学院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经济管理学院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经济管理学院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经济管理学院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经济管理学院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经济管理学院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管理学院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docx

《经济管理学院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管理学院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管理学院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docx

经济管理学院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青海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顶格,宋体小四号字)

 

美国西进运动中的农业政策

对中国西部农业发展的的启示

(空二行,黑体小二号,加粗,居中)

 

(下划线对齐)

院别:

(3号宋体,居中)

系别:

(3号宋体,居中)

专业:

(3号宋体,居中)

年级:

(3号宋体,居中)

作者:

(3号宋体,居中)

指导教师:

(3号宋体,居中)

职称:

(3号宋体,居中)

完稿时间:

(3号宋体,居中)

 

目录(宋体5号字)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Ⅰ

英文摘要与关键词…………………………………………………………………Ⅱ

正文……………………………………………………………………………………………1

一、美国西进运动及其主要的农业政策……………………………………………………………………1

(一)美国西进运动简介……………………………………………………………………………………1

(二)美国西进运动中的主要农业政策……………………………………………………………………1

二、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西部农业取得的成就与问题……………………………………………………3

(一)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西部农业取得的成就…………………………………………………………3

(二)我国西部农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4

三、美国西进运动中的农业政策对中国西部农业发展的启示……………………………………………5

(一) 走政府干预之路,科学的引导西部农业的开发…………………………………………………5

(二)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6

(三)大力发展西部科技文化事业,走科教兴农之路……………………………………………………6

(四)大力发展农业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为西部农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6

(五) 加强西部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7

(六)走效率公平兼顾之路…………………………………………………………………………………7参考文献……………………………………………………………………………………………………8

 

(宋体5号字)

【内容摘要】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是美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历史。

在此过程中,农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在农业开发的过程中,美国开创性的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我国西部农业发展应在吸收美国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西部农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美国西进运动;农业政策;中国西部;经验启示

英文摘要:

关键字:

 

正文(宋体小四)

美国的西部开发亦称“西进运动”(theWestMovement),虽然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无疑是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西部开发之一。

不仅对于西部,对于整个美国都是成功的。

西进运动始于美国建国之初,到20世纪初基本结束。

可以说,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就是美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历史,是美国从一个刚摆脱殖民统治的弱小贫国跃升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历史。

美国西部开发是综合性的、全方位的开发,其中农业的开发尤为引人瞩目。

农业的开发为美国奠定了雄厚的粮食、物资基础,并进一步为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美国西部农业开发中的成功蕴含着许多的成果经验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

一、美国西进运动及其主要的农业政策

(一)美国西进运动简介

美国西进运动是一个长期和持续发展的过程,早在美国独立之前,美利坚民族就开始始向北美大陆西部扩张,但直到美国独立之后,美国的西进运动才变得更加积极而有计划。

美国西进运动历时200多年。

共经历了3个时期:

1、以农业为主的开发时期。

从独立战争结束到南北战争时期是美国西进运动的第一个开发时期,即农业开发时期。

这一时期美国人民怀着极大的热情去开发他们用生命和财富换来的西部地区,而联邦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完备的措施和扶持教育发展政策,这些政策使美国西部实现了最初一级的开发,也为之后的工业开发奠定了基础。

2、以工业为主的开发时期。

从南北战争结束到二战是美国西进运动的第二个时期,主要是以工业为主的开发时期。

美国内战结束后特别是经过南方的重建后,资本主义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农场主相互妥协,政治上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与此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也迅速兴起,美国开始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

相对稳定的内外环境和工业革命的动力支撑,加上政府更加优惠和开放的开发政策,美国这一时期的工业实力极大提高。

3、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深度开发时期。

美国西部充分利用其科技革命策源地的地理优势,以科技开发为主,运用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极大的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开发和美国经济的繁荣。

(二)美国西进运动中的主要农业政策

1、制定灵活的土地政策,以土地开发为核心,促进西部农业发展。

正确而有力的土地政策的实施是促进西进运动的最大动力。

早在18世纪80年代,美国国会曾先后通过三个土地法令。

其中1785年的土地规定了土地国有制和向移民出售的原则,并在后来进一步的完善。

这样确定的先垦后买的政策对西部拓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862年5月20日,林肯总统签署了使西部垦殖者获得宅地的法案《宅地法》(Home-stateAct),《宅地法》规定,凡没有参加过反联邦叛乱,年满21岁身为户主的美国公民,或申请加入美籍而未持枪参加反抗合众国的人缴纳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身亲通过四分之一平方公里的尚未分配的共有土地,耕种5年以后这块土地免费成为私有财产。

《宅地法》为移入的定居者免费提供土地从而刺激了人们跨越密西西比河向西部去开拓。

西部地区的开发是一个土地换资本的过程,用土地换的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保证了合众国的稳定和统一。

然后用土地换去了西部开发的运河、铁路河教育投资,事西部迅速成为全国市场的组成部分。

农场主换取了商业生产的资本,农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额产量,并进入了世界市场。

2、发展基础设施,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

美国在西进运动中特别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特别重视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设施建设。

在铁路修建上,美国政府采用“多修铁路多得益”的政策。

铁路每修一英里,可得到沿线一定面积的土地,同时根据长度和地形的不同,可以从政府那里获得不等的贷款。

这一时期的修建,大大推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公路建设方面,美国政府的一个重要政策是鼓励私人投资,为解决公路建设资金不足,收费公路成为美国最优先发展的事业。

从1792年到1794修建第一条公路开始,到1830年修筑公路总里程大6400公里。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美国政府加强了对水运的建设,在1815-1840年间,各州投资1。

25亿美元,建造了3300英里的运河,使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运河最发达的国家。

到1850年左右,美国西部已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运河、和铁路系统。

其中公路系统完全连通成网络,运河系统集中在北部地区。

铁路分为三个相互独立的系统“波士顿北部沿海系统、伊利互铁路系统、佐治亚州铁路系统。

其中波士顿铁路系统和伊利湖铁路系统通过运河连接,实现了水陆联运。

3、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发展农业教育。

1857年,第一所农业学院在密执安州成立,1862-1917年,大体够建了农业教育体系、科研体系和推广体系。

1862年,国会通过了《莫里尔法》,是美国农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使美国政府把职业教育当做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手段。

该法规定,每一位“忠诚州”的议员经国会授权可获得3万英亩的联邦工会土地,以变卖这些土地的收入未基金,以基金的利息去支持捐赠或维持至少一所学院。

“赠地学院”大大推动了中西部高等教育向实用方向发展。

按各州法律规定,学院除了讲授其他知识外,还必须讲授农业和农业机械知识。

1914年国会通过《史密斯-利佛尔法》,有联邦政府自出各州,在州立学院领导下设立专门的农业推广站,把农业科学知识、新品种、新技术、新发明及先进方法及时传播出去,该措施有力的推动了农业科学的发展和应用,为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政府的适度干预政策。

美国政府在西部开发中的行政干预是不可缺少的,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此期间,,联邦政府除了伊宪法和法律未西部开发创造了一个自由、公平竞争的环境之外,还颁布了许多具体的政策。

这些政策中有支持土地开发的法规;有鼓励外国移民而给予公民权的政策;有加强对西部农业的管理与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及培养各种农业建设人才的政策;尤其是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等措施推动了西部开发的政策。

这些政策,支持和保障了西部开发的有效、有序的进行。

二、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西部农业取得的成就与问题

(一)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西部农业取得的成就

作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战略性调整的西部大开发,自2000年开始实施以来至今已经八年多了。

初步测算,2008年西部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257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高于各地区加总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高于东部地区1.2个百分点。

2008年西部地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068亿美元,同比增长35.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高于东部地区19.5个百分点。

这八年来,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条件改善。

西部地区新开工建设60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约1万亿元。

交通干线建设方面,新增公路通车里程9.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600公里;新建铁路铺轨4066.5公里,建成投产铁路新线2819.6公里,复线1653.6公里,电气化铁路1831.3公里;;建成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22个,在建项目16个。

西电东送工程,累计开工项目总装机容量3600多万千瓦,输变电线路13300多公里,新增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电网建设任务提前一年完工。

建设了四川紫坪铺、宁夏沙坡头、广西百色、内蒙古尼尔基等一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改造了115个灌区、建设了535个节水示范项目、安排了62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5年累计安排投资71亿元,解决了西部3200万人饮水问题。

国家投入46亿元,将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102万贫困人口实行了生态移民。

安排10亿元,用于农村96万口户用沼气池建设。

解决了969个无电乡通电问题,6.8万个行政村通了广播电视。

工程。

2、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年累计安排投资71亿元,解决了西部3200万人饮水问题。

国家投入46亿元,将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102万贫困人口实行了生态移民。

安排10亿元,用于农村96万口户用沼气池建设。

解决了969个无电乡通电问题,6.8万个行政村通了广播电视。

3、农业生态建设得到显著加强。

到去年末,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陡坡耕地退耕还林1.18亿亩、荒山荒地造林1.7亿亩。

从2003年开始实施退牧还草(采取禁牧、休牧、轮牧、草场围栏等方式恢复草原)工程,累计治理严重退化草原1.9亿亩。

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及长江上游水污染治理、中心城市污染治理等项目进展比较顺利。

(二)我国西部农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西部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仍然较低,贫困面大。

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不断扩大,成为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十分突出的矛盾。

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8倍,到2005年已经扩大到3.22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获得的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教育等方面享有国家的补贴和按照现行统计口径计算的农民家庭收入中扣除要交纳的税费以及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实际的收入差距大约可达到5倍以上。

同时,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

2005年西部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比重为50.8%。

2、西部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弱。

经济结构不合理现象在西部地区尤其突出,主要表现为区域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单一、低水平重复严重等。

以甘肃省为例,甘肃省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仅粮食作物就有30多种,但在种植上基本上是遍地开花,没有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真正形成规模和产业的很少。

经济结构不合理还表现在一些西部地区没有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产业。

如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适宜果树、蔬菜、花卉的生长发育,与国内其他产区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都有较强的价格优势,有利于国内外市场的开拓。

经济结构不合理还表现在初级农产品多,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少。

尤其是符合国际标准的农产品少,过于强调产量、数量而忽视了质量。

3、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很不完善,尤其是交通方面的建设。

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有历史意义的成就,但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西部地区的公路乃至铁路的路网密度还不够大,西部地区省与省之间的公路连接,特别是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公路主干道的连接还存在着问题。

三、美国西进运动中的农业政策对中国西部农业发展的启示

虽然美国西部农业开发与我国西部农业开发存在很大的不同,但同属于对落后地区进行的农业开发。

因此在实施我国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应当在认真总结和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西部实际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西部农业开发道路。

(一) 走政府干预之路,科学的引导西部农业的开发

政府要重视农业开发,把农业开发作为西部开发的切入点。

美国西部开发始于农业,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就是一部农业开发史。

尤其是在开发初期,美国把农业开发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

那时他们制定的一些开发政策,基本都是围绕农业开发进行的。

把农业开发即作为西部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行开发,又作为西部开发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开发落后地区农业的成功经验。

我国在设施西部开发战略过程中,也应把农业开发作为西部开发的切入点,先行开发。

1、制动灵活多样的土地优惠政策,解决好西部地区的土地问题。

土地问题是农业开发的基本问题。

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不可能用美国的方式来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土地问题,我国西部农业开发需要解决好土地经营权的基本问题,可以通过制定灵活多养的优惠政策来调动西部开发的积极性。

据统计,我国西部尚存在未开垦的土地8亿亩。

草原15亿亩,还有大量的沙漠和沼泽地,这些土地资源得不到开发的重要原因是土地经营权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解决上述问题,可由西部政府在一级《土地法》框架内各自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土地开发性地方法规。

可以考虑将一定面积待开发的土地以低价、无偿或先期投入资金扶持的方式承包、分租给单位或个人。

同时,承包或承租者拥有充分的土地使用、转让和经营管理权。

在这个过程中,采用先投入资金、慢慢少投入到不投入的策略。

采取上述措施,可以调动经营者开发土地的热情和积极性,为西部农业开发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大对西部农业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

在信贷方面,各级各类金融机构要为西部农业开发提供巨额的长期低息贷款。

在税收政策方面,开发初期,对开发者实行免税、减税、缓税的政策。

在价格政策方面,实行价格补贴政策,灾害补贴政策,最大限度的维护开发者的经济利益。

在农业产业政策方面,按市场经济规律和西部地区的农业资源特点,制定符合西部地区要求的农业产业政策。

(二)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长期注重以交通运输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美国西进运动中的一条重要经验。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产期投资不足和地理环境的复杂等原因,交通运输业的落后日益成为制约西部开发的重要瓶颈,因此在西部开中中必须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1.、搞好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设规划,根据我国的西部地区经济、地理件差异较大的特点,坚持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并举的发展方针,并且相互连通形成合力布局的交通网络。

同时又要根据建设周期、建设难度、投资规模、地理条件、经济效益、运输需求等因素的不同,优先发展公路和管道运输,适时发展铁路和航空运输。

2、加大政府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政府应承担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责,通过安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西部的开发,但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综合工程,仅靠政府的投资是不够的,所以政府还应给予优惠政策,即通过政策创新,引进顶部资本和外资进入西部,充分利用外部资金、技术、人才,发展西部交通运输,为西部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大力发展西部科技文化事业,走科教兴农之路

在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落后是制约西部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扩大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是实现西部农业开发的关键。

首先,应加强农业技术投入,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农业技术。

其次,在开发中改变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大力提高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率和经营效率,特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再次,调整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结构,培育适合当地的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农业等。

(四)大力发展农业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为西部农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第一,把农业教育纳入西部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实现西部农业开发的重要战略措施。

第二,建设适合西部农业的开发需求的农业教育体系,形成高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脱产教育和再教育相配套的教育网络。

第三,坚持素质教育,提高人民的农业技术素质,为西部农业开发培养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

最后,加大对农业教育领域的投入,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和提高素质教育,调整和改善西部各类农业院校的专业机构,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给类农业院校的作用。

(五) 加强西部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美国在西进运动中,走的是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

过度的森林砍伐和草原垦殖,是流域内的植被和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给西部农业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我国西部农业发展应吸取美国的教训,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在西部开发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坚决杜绝乱开山、毁林、毁草、围湖造田的行为,避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破坏性开发。

2、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各地应充分利用其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节水农业一级科技农业等特色农业,充分合理的利用西部农业资源。

3、高度重视水资源利用。

加大投入、进行大规模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水资源短缺现象,一方面以不破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原则制定水利规划,另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推行节水灌溉,以从根本上改变水资源不足现象。

(六)走效率公平兼顾之路

美国西部农业开发中未解决好贫困问题,使部分农民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因此,我国西部农业发展中应吸取美国教训,走共同富裕之路,既要效率又要公平。

西部地区农业开发的核心使提高效率。

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大规模的开山垦林会破坏其生态,因此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效率,要采用滴灌、喷灌等技术发展旱作农业,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色农产品,发展多层次利用空间的立体农业、间作农业、农田林网复合的精细农业,发展利用先进农业技术知识,以此提高农业生产率。

同时,在西部农业开发中,也要重视公平问题,千方百计的增加西部农民收入。

对极其贫困的地区或县,国家应给予财政补贴,保证其基本生活标准,对开发中的农产品国家应给予保护。

采用高于内地的保护价格收购政策,价格补贴政策等,以保护西部地区农民的经济利益。

 

【注释】(宋体五号)

[1]

[2]

【参考文献】(宋体五号)

[1]丁俊发.西部大开发—中国21世纪大战略[M].北京:

科技出版社2008、8

[2]石岩、陈毓.西部开发—美国历史重要篇章.学习日报.2000、8

[3] 罗世荣、唐丽山.西部建设中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思考[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4]杨署辉、宋天庆.作物布局单一化趋势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年第5期。

[5] 陈耀.西部大发的对象、产业重点与援助政策[J].新华文摘.2002、4

[6] 邱成利等.西部增值[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4

[7]  米里杰·阿塔克、彼得·怕赛尔.新美国经济史[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 张友伦.评价美国西进运动的几个问题[J].历史研究.1984、3

[9] 姜德琪.论美国西部开发中交通运输条件之改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1

[10]李树生.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资金支持[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