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567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6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7页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7页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7页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7页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7页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7页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7页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7页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7页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7页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7页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7页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7页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7页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docx

史上最全的CFA复习笔记

史上最全的复习笔记,爱不释手

+

风险种类:

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久期风险(利率风险)

^1

贴现率,,

在期末产生现金流在期初产生现金流

永续年金()

对于同一个项目和结论相同:

大于必要收益率则为正,否则为负

如果公司目标是权益所有人财富最大化,那么始终选择(通常都是这样)

(持有期回报)=(期末值-期初值)/期末值或者(期末值-期初值+现金)/期末值

时间的加权平均值,(11)(12)…即几何平均数

如果组合处于高上涨期,时间加权平均会比金钱加权平均小,反之则大。

因此更准确。

如果组合刚经历了现金流入或流出,则金钱加权平均更合理。

和美国政府债不同,它以计算

*360即:

以面值为基准价格,以360天为基准期限,按银行贴现率计算(即不含复利)的一年利率

不代表投资者收益(看上面公式)

(P101)0代表投资者在投资期间获得的所有回报

(1)^(365)-1代表按复利计算的年化收益率,期限为365天

()360天折算的

*360

上述公式中另1可以相互转换

一年复利2次

和之间的区别:

前者是直接数据计算得到,后者是推断

名义尺度:

把某个数直接归类到某类,无顺序:

1到类别1,3到类别2

有顺序归类1~50类别1,50~150类别2

在基础上使得间隔相同

最严格的的排序,有0点

分布频率(不是概率分布)表格化展示各区间分布

上述表格中包含观察值最多的区间叫做

,将上述表格中观察值的数量用相对比例表示

将上述比例或者绝对值累计

(折线图)取每个区间的中点

观察值与均值之间的离散程度的和为0

:

单峰,众数只有一个,众数有2个,

调和平均数可以用于购入股票平均值的计算(每隔一段时间购入相同价值股票,如:

1000,每期固数1000,则总共10001+10002+…股,平均价格就是调和)

一般《《

分位数小于或等于某数量的值

(1)100:

(10+1)*75100%

中心趋势描述回报,离散程度描述风险

平均绝对偏差。

算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标准差》

切比雪夫不等式:

P(《k方差)》1-1^2并且不用顾及分布形状

变动系数=标准差/均值,用于比较偏离相对数(均值相差较大的情况)。

夏普比例(组合回报-无风险回报)/投资组合回报标准差

上述公式分子表示超额收益率。

投资者一般喜欢夏普比例大的投资组合,因为他们一般喜欢收益,讨厌风险。

夏普比例限制:

1.负数时。

2.当标准差不适合测量风险时,如一些不对称的回报组合(大损失,小回报)

互补品:

一个产品价格的上涨会导致另一个产品消费量下降,称他们为互补品,如汽车和汽油

替代品:

一个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另一产品消费量上升,称他们为替代品。

如冰激凌和酸奶

根据供求曲线,Q和P是两个相关关系。

其他因素变化会曲线

稳定均衡:

供给过多,降低供给。

需求过多,降低需求。

若此时能达到平衡就是稳定均衡。

反之就不是。

所以即使供给曲线向下也可以是均衡的。

英式竞价:

竞价者出价比之前高,在限定时间结束,出价最高的那个人得到。

密闭竞价:

出价者之间不知道价格,最后统计最高出价,获得拍卖

第二价密闭竞价(:

同密闭竞价,出价者之间不知道价格,最后统计最高出价,获得拍卖,但按第二高价格付钱

下降拍卖法()从高往低叫价,直到成交。

拍卖:

一部分竞价,一部分不竞价。

竞价部分排序,取可以全部成交的最大价格。

不竞价部分则按照该成交价成交

长期会导致:

购买者排队购买,歧视购买者(卖给朋友),通过贿赂,供给者降低供给。

长期会导致:

供给者卖不掉

(法定)a:

不够富有弹性一方将承担更多税费。

补贴:

导致供给曲线下降,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成交量增加,产生

均衡成交量减小,均衡成交价格上升,产生

弹性:

需求变动价格变动%

对于需求曲线,弹性高->弹性=1->弹性低。

弹性=1时收入最大(P×Q)

购买一样货品占收入比重越大,对于该物品的需求弹性越大(买不起啦)

长期的弹性要大于短期

工资上涨,需求上升。

(劣等商品):

工资上涨,需求下降。

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

(肉,烤肉,高级烤肉…)

(交叉需求弹性):

一个物品价格变化,影响另一个物品。

效用理论:

不同物品对于消费者有不同的满足度。

效用方程是测量。

非测量:

100比50大,但不代表100是50的2倍。

预算约束:

65200

无差异曲线:

凸向原点,向下倾斜,任何一点的斜率表示边际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之间无交点,效用曲线与无差异曲线交点是最优的效用组合。

替代品效应:

物品价格下降,将消费更多。

收入效应可正、可负

是劣等商品的一种,并且收入效应为负,且效果大于替代效应。

不存在

其中

显性成本就是各种成本。

隐性成本就是机会成本(实际没有发生,假设这笔钱用于其他地方会获得的收益)。

0表示:

企业扣除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后没有额外利润,不会退出也不会进入

超过维持资源使用费用(或者机会成本)的部分。

对于完全弹性,没有,对于完全非弹性,全部都是

总收入×Q,平均收入,边际收入表示额外出售一个产品获得的收入。

对于完全竞争市场,

非完全竞争:

下降的需求曲线,价格搜索者,由于产品价格相同,且为卖出更多必须降价,一直下降,且比降低得快。

当且仅当1时,它们才相等

对于经济分析,产出值考虑和。

产出方程()和

产出方程先上升后下降。

即额外工人的效应先增加和逐渐减小。

()总固定成本包括:

金融借债的固定利息,工资等。

部分在产出超过一定比例后会发生变化,称为准固定

()总变动成本,()总成本

与和最低点相交。

最低表示企业单个产出收入最大,但总体收入并不一定最大。

()边际产出随着劳动力上升,先上升,然后下降并与相交于最大点。

对应的先下降,然后上升并与相交于最小点。

完全竞争,短期>企业可以继续生产,否则,长期>。

否则

非完全竞争:

>>;短期运行,长期

()。

U型。

期初规模效应可以下降,之后则效应为负。

最低点叫做。

对于完全竞争企业必须运行在该点。

无论在完全竞争,或非完全竞争。

时,企业利润最大。

增长成本行业:

生产越扩张(进入企业越多)越高。

如石油行业

降低成本行业:

生产越扩张(进入企业越多)越低。

如平板行业

成本不变行业。

输入成本价格不变。

这时供给曲线完全弹性

1122=…其中表示表示

()边际产出收入:

×()

对于一个企业要且:

1122=…1

完全竞争:

所有公司按统一市场价出售,门槛儿低。

独个竞争:

许多企业,每个公司产品有所不同,门槛儿低,价格略有不同。

如牙膏市场

寡头垄断:

竞争企业少,每个企业需要考虑其他企业的行动和反应。

他们是。

如汽车市场

垄断:

只有一个企业,如:

专利,自然垄断等。

协同效应:

当一个企业市场占有率很高时,很难与其竞争。

对于完全竞争市场:

时达到

(完全竞争)市场价格上涨,短期企业获得。

长期,企业会扩大规模,并且其他企业会进入,这样又回归0。

对于单个企业,规模又回归q0

对于独个竞争市场,是达到。

,P>,企业获得。

其他企业进入,长期,无

对于寡头垄断市场

弯折需求曲线模型:

在价格以上,需求富有弹性,价格上升会极大降低需求。

在价格一下,需求缺乏弹性。

因此是最大利润点

古诺双寡头模型:

两家公司制定的需求量趋于相同,均衡市场价格大于。

纳什均衡:

任何企业都无法再增加利润,此时达到纳什均衡。

囚徒困境,中都就是纳什均衡(但都是更好的结果)。

串通。

即上述都

模型()统治公司模型。

在中,有一家公司独大。

此时定价由该公司的决定。

事实上,对于各种的情况,价格应该在完美串通和之间。

对于垄断,有2种定价方式:

单一定价,或者价格歧视。

对于单一定价,时

价格歧视条件:

下降的需求曲线,2组不同需求弹性的客户,客户之间不能低价买卖。

如果可以,则0。

但无论如何,价格歧视比单一定价的小

随着需求,一家公司的平均成本一直在下降,则称为自然垄断。

如电力企业。

由于其他企业进入会降低单个企业产出,从而增加平均成本,因此门槛极大。

高顿财经。

对于垄断,管理者希望增加资源分配,并通过两种方法:

1价格,2授权。

这种方法可以使市场效率满足:

企业支付

只有在完全竞争情况下才可求。

对于其他情况,由于不同公司面临不同需求曲线,因此无法简单得出。

,N公司占有率,计算最大N个公司占有率之和。

缺点:

大公司之间合并无法反应。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计算最大公司平方和。

只包含最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而不包括之前产品的和。

政府转移支付因为不是因此也不计算,并且只计算最终产品。

不出售如自己修房屋不计算在,如环境破坏不计算在内。

()(,,,,)

(个人可存收入)=

(,,支付税收-转移支付)

()()+()

称为财税平衡。

称为贸易平衡。

曲线:

真实利率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曲线(-)与收入的关系是斜向上直线。

并且随着利率下降而右移。

曲线的含义:

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因此该曲线被称为曲线

曲线:

斜向下直线。

为x,真实利率为y

货币供给×货币交易速度=价格水平×真实

曲线是一条用来描述在货币市场均衡状态下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它的斜率为正值。

曲线:

斜向上曲线,为x,真实利率为y

(曲线):

价格水平和产出之间关系。

非常短期,企业不需要调整价格就可以改变输出。

水平曲线。

斜向上。

,价格不影响产出,垂直曲线。

导致(曲线)右移的方法:

消费者财富增加,贸易预期,消费者未来收入预期,产能利用率大,宽松经济政策,宽松财政政策,出口利率,全球经济增长

导致曲线右移的因素:

劳动力效率增加,输入价格下降,输出价格预期,降税或增加补贴,汇率升值(进口输入成本下降,输出收入增加)

对于曲线,只有增加时才会右移:

劳动力的供给和质量提升,自然资源供给增加,实物资本增加,技术

2种短期均衡但长期不均衡的情况:

短期内小于充分就业,价格大于长期均衡的价格。

两者之间的差异叫做衰退或者

此时对于工资和资源价格都有向下的压力,因此最终会降低价格水平,重新回到长期均衡

当大于长期均衡,价格低于长期均衡价格时,需求增长过快(大于)结果就有价格重新回到长期价格,重新回到长期均衡

2种总需求和总供给调节:

短期需求增加,价格上升,工资不变,实际工资下降。

工厂因需求预期,增加对工人需求,工资上升。

企业成本增加,减小供给,需求左移。

总需求下降,劳动力供给过多,对工资和其他资源价格有下行压力,右移(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回到

投资者对于总需求下降的对策:

增加防御性公司投资,减少周期性公司投资。

增加投资级和政府固定收益债券投资,

减少投资,增加投资,因为利率下降他们价格将上升,减少商品和生产商品公司的投资。

反之亦然。

滞涨:

通常是由于某项或多项重要生产输入的突然预料之外的上涨引起。

它将导致高失业率,及通胀。

滞涨政策很难制定:

抑制通胀将导致失业率增加,抑制失业率将导致通胀增加。

不干预虽然最终可以达到平衡,但过程缓慢,政策风险大

对于滞涨,投资者应当:

减少固定收益债券投资,因为预期通胀和名义利率都会增加。

减少权益类投资,因为收入和边际收益都会减少。

增加商品投资。

1拉动力供给。

2劳动力素质。

3资本。

4技术。

5资源

×f()。

即:

总输出=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f(劳动力,可用资本)

也可改写成:

×f()。

边际生产效率下降:

对于每个生产要素,其边际效益下降。

经济周期:

(真实增长)、(真实停止增长,并开始下降)(真实下降),(真实停止下降,

并开始增长)。

经济周期因素:

在经济增长时,会稳定在一个水平。

当经济扩张到时,

开始上升,存货卖不出。

增加的存货反应在里是增长的,但是如果分析一下就知道,经济开始下滑。

反过来,当企业降低了他们的库存,而经济达到谷底后。

企业发现他们的存货加速耗尽,小于水平

由于经济存在波动,企业没有必要步调一致地跟随经济调整。

如可以缩减生产时间,而非解雇工人,减少或延迟更新设备。

而非卖出设备

家庭部门活动:

抵押贷款率:

低利率增加支出,高利率减少支出。

家庭收入成本比。

收入

相对成本处于周期高位,则增加支出。

投机活动:

家庭开支成本上升,导致增长的采购(预期收入增加),导致更多建筑,这将降低价格,减少或消除。

高顿财经。

,导致家庭活动急速降低。

人口因素。

人口结构(年龄层次,职业结构等)

外部交易部门活动:

典型经济周期特征:

波谷:

增长率从负变正;高失业率,对需求增加;耐用品级家庭开支增加;通胀率调整或下降

扩张:

增长率上升;失业率下降,但是雇佣放低速度;消费支出和经济投资增速变慢;通胀率上升

收缩:

增长率变负;工作时间减少,失业率上升;消费支出,住宅和经济投资减少;通胀率缓慢下降;进口

减少,同时增长放缓。

新古典主义:

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偏移是由于技术变革引起的。

经济有趋于完全就业的倾向。

经济周期只是长期均衡的暂时偏离。

凯恩斯:

总需求曲线偏移是由于预期的变化,且总需求曲线的偏移是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

凯恩斯主义认为工资是“”这样减少降低工资来增加短期供给的可能。

主张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增加需求。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

生产输入价格也是的,因此增加了完全就业的阻碍。

货币主义认为:

导致经济周期的总需求变化是由于货币供给增长率变化引起的。

央行应当制定稳健的,可预期的货币供给政策。

奥地利学派认为:

经济周期是由于政府干预引起的。

新古典主义:

认为技术革新和外部突变而非货币原因是导致经济周期的。

他们认为政府不需要干预经济周期。

因为那是有效市场对外部突变的反应。

摩擦性失业:

由于工人匹配雇主需要时间,因此产生。

结构性失业:

由于经济长期调整而使得一些工作消失,一些工作产生。

周期性失业:

随经济活动变化。

当经济运行在低于完全就业水平是,周期性失业为正(即失业大),而运行在高于完全就业水平,则为负(就业大)

参与率:

被雇佣,或积极寻找工作的适龄人口比例。

由于不想工作的人不计入就业率。

而当经济好转时,很多不想就业的人也开始寻找工作,而工作岗位却没那么多,反而导致了经济扩张时就业率下降。

此时经济学家就需要引入类似就业人数等。

上述因素是失业率延迟于经济周期的原因。

此外雇主也可能趋于延迟招聘。

整体通胀:

反应所有商品。

核心通胀:

排除食品和能源。

因为这两种商品通常波动较大。

拉氏价格指数:

使用固定了一揽子商品和服务。

三种因素导致拉氏指数向上偏见:

,,

费舍尔指数:

拉氏指数的几何平均值。

帕氏指数:

使用当期权重,过去的价格,及现在的价格。

成本推动:

总供给减少导致。

需求拉动:

总需求增加导致通胀。

也叫

先行指标:

先于经济周期的指标。

同步指标。

延迟指标。

财政政策:

政府使用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

税收大于支出。

税后等于支出。

税收大于支出。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量和信用货币来干预经济活动。

扩张的货币政策及紧缩的货币政策

货币三大主要功能:

交换媒介或支付手段;计量单位;价值存储。

狭义货币:

()和+短期票据+货币+银行可变现存款

广义货币:

狭义货币+任何可变现流动资产

根据不同流动性区分的。

货币乘数:

=1

3个理由:

贸易需求,预防性需求,投机需求。

货币供给由央行决定,与利率无关,因此货币需求供给曲线是完全非弹性的(垂直)

++即:

名义利率=真实利率+通胀预期+不确定风险溢价

中央银行的几个重要角色:

1货币唯一供应商。

2.银行的银行。

3.支付系统的监管机构。

4最后贷款人(出资者)5.黄金和国外交易储蓄持有者。

6货币政策主导者。

因为通胀变化,企业不断调整价格。

个人因为通胀而必须去银行保持现金数量。

央行三大政策工具:

1政策利率,银行通过回购向央行借款。

2准备金。

3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为了达到,需要有3种特征:

独立性、可信性、透明性。

独立性:

政客由于政治目的,需要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刺激经济和就业。

因此可能会影响央行决策。

独立性就要求政客不能影响央行决策。

央行可以自己决定。

央行不仅可以自己决定政策利率,还可以自己决定通胀如何计算,设定通胀水平

并决定目标如何实现。

可信性:

就是目标和实际相符。

透明性:

通过等公开信息。

货币中性。

货币对经济影响长期为中性。

的直接效果:

使用这种方法的国家会和目标国有相同的通胀。

中性利率:

不会影响经济增长和衰退的货币增长率

经济的长期稳定真实增长率叫做

中性利率=经济增长的真实趋势增长率+通胀目标

超过中性利率,则可以认为是紧缩货币政策,反之为扩张的货币政策。

流动性陷阱:

货币需求富有弹性,个人倾向于持有现金,即便没有利率下跌。

比如通货紧缩。

相机抉择。

政府为了稳定经济而做的支出和税收决策。

相对的,自动稳定器则是内嵌于经济的。

财政政策包括支出手段和收入手段

支出手段:

转移支付:

财富再分配。

经常性支出:

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

资本支出。

基础建设

收入手段:

直接税收:

基于收入和财富。

间接税收:

基于产品和服务如:

销售税、增值税等

税收需要的属性

简单易用,效率:

最小影响经济,公平性:

相似场合税收相似。

富人付更多税。

足够满足支出需要。

边际消费倾向()

财政乘数=1/(1

(1))

平衡预算乘数:

政府为了平衡收支,增加税收。

增加税收与财政支出有类似的乘数效应:

税收本可以用于消费的数量为:

税收×

这样平衡预算乘数×财政乘数

李嘉图等价定理:

当前的赤字意味着未来更多的税收,纳税人因此而存更多钱以备未来税收增加。

这样就失去了赤字效应。

如果纳税人低估了该值则赤字还是有效果的。

该论点不明争相。

财政政策3种延时:

确认延时,行动延时,效果延时。

一些微观经济会影响财政政策的事项:

错误阅读经济指标,挤出效应:

政府投资排挤了个人投资,供给短缺(而非需求),赤字限制(如果预期赤字过多,则无法达到效果),多重目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不同,如:

紧缩的财政政策,扩张的货币政策。

政府直接支出的财政乘数要比转移支付给个人,和给工人减税的乘数大。

自给自足或封闭经济。

和相对

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

一个国际生产一个产品的消耗比另一个国家小。

生产一个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另一种商品来计量)比另一个国家小。

举例:

100110

9080

此时有绝对优势。

但是相对优势:

100/110<90/80。

因此英国在衣服方面有相对优势

(1个人)模型只有一个变量。

而(2个人)有2个变量

贸易限制的原因:

新兴产业,国家安全,保护国内就业,保护国内产业。

几种贸易限制的类型:

关税,限额,出口补贴,最小国内比例,自愿出口限制

资本限制:

使国家免遭大量流入和大量流出资金的影响。

自由贸易区:

贸易区国家之间所有进出口障碍被移除

关税同盟:

1.贸易区国家所有进出口障碍被移除。

2.贸易区国家对非成员国实施共同的贸易限制。

共同市场:

1.贸易区国家所有进出口障碍被移除。

2.贸易区国家对非成员国实施共同的贸易限制。

3.成员国之间的劳动力和资本阻碍被移除。

经济联盟:

1.贸易区国家所有进出口障碍被移除。

2.贸易区国家对非成员国实施共同的贸易限制。

3.成员国之间的劳动力和资本阻碍被移除。

4.成员国建立共同的条款和经济政策。

货币联盟:

1.贸易区国家所有进出口障碍被移除。

2.贸易区国家对非成员国实施共同的贸易限制。

3.成员国之间的劳动力和资本阻碍被移除。

4.成员国建立共同的条款和经济政策。

5.成员国实施共同的货币。

()支付平衡包括:

,,。

现货账户:

商品和服务,已收收入,单边转移(捐赠等)转出国记负。

资本账户:

资本转移,非金融资产的出售和购入。

融资账户:

政府所有国外资产,国外所有资产。

债券契约:

反向约定:

包括资产出售限制、资产负质押(不能将同一资产质押)、额外借贷限制等。

正面约束:

包括保持一定的财务比例、定期偿付本金和利息等。

直接债券(无期权)。

无息债券:

不定期支付利息,而是折价发行的方式支付。

有时又叫存折价债券。

步升票据:

票息率随着时间以特定速率上升。

递延票息债券:

首期票息递延支付,并到一定时间一笔偿付。

之后票息正常支付。

浮动利率债券:

基于特定利率或指数。

逆浮动利率:

参考利率涨,票息率反跌。

反之亦然。

通胀指数债券:

基于通胀的债券。

帽子:

上限

地板:

下限

领子:

上下限都有。

债券应计利息:

卖出者在两个计期之间卖出债券,则卖出者可获得卖出前的所有计期利息,买方将视其为应付。

即买家支付净价+应计利息

附带票息:

交易时将下一期的票息一起交易。

不带下一期的利息叫做

绝大多数的票息国债和公司债都是非摊销的。

即只有到期才支付利息。

这种结构又叫做子弹债券或者子弹到期。

摊销债券:

在债券周期中分别偿付利息和本金。

先付选择权:

债券发行者或者借贷方有权加速本金偿付。

召回条款:

一般有一定锁定期,锁定期内无法召回。

并可在契约中设定数个可召回点,并且召回价格越来越低(因为支付利息了)。

禁止重建债券:

不允许使用债券的召回所得款项用于发行更低票息的债券。

进口大于出口时现货赤字,又叫。

的赤字与和的相等。

这就是。

反之亦然。

即:

个人积蓄+政府积蓄-投资小于0则,必定是向国外借款,即贸易赤字。

():

鼓励国际货币合作,支持国际贸易的扩张和平衡发展,鼓励交易稳定,协助多边系统支付的建立,对于平衡贸易有困难的国家给予可用资源。

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贫穷。

解决两国之间贸易的国际准则。

1.416表示每欧元1.416元,这里是也是,该汇率是名义汇率

实际汇率:

名义汇率()(国外国内):

如果一个国家的涨了,那么该国的商品对其它国家会更贵。

注意!

即期汇率,远期汇率。

()的发行者又称多为跨国银行。

交叉汇率。

两个国家基于一个共同国家(第三国)货币的汇率。

远期汇率0.713+3.5表示:

0.713+0.00035

远期汇率0.7130.062%表示:

0.713×(1+0.062%)

对于远期汇率()

(1+国内利率)/(1+国外利率)

传统盯住协议

因为很多进出口订单都是在未来兑付的因此汇率贬值短期内不会改变进出口贸易量。

这样增加了赤字。

货币贬值,在非完全就业下,国家收入增加量>国家支出增加量,这样就增加了(减少赤字)。

而对于完全就业,先增加,后减少。

无自己货币国:

正式货币化:

没有自己的货币,使用他国货币。

货币联盟:

成员国使用共同货币。

有自己货币国家:

货币局制度:

国家固定汇率兑换一国货币,传统盯汇制度:

控制一国对另一国汇率

±1%,目标盯汇制度:

比前一种有更宽的浮动范围,a爬行盯汇制度:

定期调整,允许汇率波动,但视通胀情况而定

爬行限制汇率管制:

汇率波动范围不断增长的盯汇制度,a

管制浮动利率:

当局在一些指标达到某值时,通过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影响汇率,但没有特定汇率目标。

独立浮动:

利率由市场决定个,当局只限制利率浮动的速度和波动。

 

偿债基金条款:

在债券的生命周期中通过一系列支付偿还本金。

可以通过现金支付,或者通过发行者在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