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427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很全).doc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

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声调;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教学重点。

9、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间笔画、演示(实物、肢体)、电教媒体。

10、巩固识字的最好办法是复现。

11、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学会倾听、乐于表达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

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9、《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

“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20、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

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23、《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

课程目标根据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 的整体提高。

24、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和 交融式目标。

25、“分解式目标”按照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 小目标。

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2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 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 二维乃至 三维的目标都 交融在一起。

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27、 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2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 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 何种结果,最后要注意 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

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 层次性和 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 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 可测度性。

29、学生只有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并且能够正确理解字义,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提高认识能力

30、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1、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2、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言语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33、《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3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35、《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36、课堂即时评价对调控教学、激励学生能起到及时调节与导向的作用,又能为终结评价积累素材。

37、课程资源从存在形态看,可以划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类。

38、“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39、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40、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

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三是熟练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谈举止。

41、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42、课程是动态的生态系统,因“教师、学生、文本”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

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

4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蕴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4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能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二、基本概念题

1、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

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

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

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

5、课程资源:

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

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6、语文课程资源:

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

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

7、人本语文课程资源:

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8、动态语文课程资源:

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9、体验学习:

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

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10、对话: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在平等的情形下,就教学问题展开的互动的、有意义建构的、全方位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活动。

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在对话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11、课堂即时评价:

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对学生的语言、思维等学习行为,作出即时的价值判断。

12、人本语文课程资源:

是指那些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13、物本语文课程资源:

是指那些以物资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14、动态语文课程资源:

是指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15、“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6、交融式目标:

“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

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17、分解式目标:

“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

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18、生字复现:

是指生字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

19、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三、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在四大方面: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发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

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

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

而且,又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处世方法,个性特点、社会背景等的不同,以至想法也不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语文教育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个性化的、多元化的创新理解。

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4、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

新课程强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师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5、《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

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⑴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

⑵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⑶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

7、识字教学在语文学习中有哪些作用?

⑴识字能认识客观事物;

⑵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起点。

8、你是这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的?

复现是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

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

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老师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比如设置一些游戏,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在语言环境中多次与字见面。

9、《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总的要求是: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⑶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⑷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11、什么是阅读教学?

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与阅读有很大的不同。

通俗地讲,阅读就是读书、读文章,是个体的行为。

而阅读教学是在学校里课堂上发生的事情。

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功利目的。

除了促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阅读一些文章书籍,还要有意识地通过阅读,陶冶教化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科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知识——语文的、自然的、科学的、社会的、人文的......还要通过阅读,使学生产生对阅读的兴趣,喜欢阅读,养成阅读的好的习惯。

——阅读教学除了“阅读”的自然功能之外,在客观上被附加上了许多的其它。

这是阅读教学与阅读的根本区别。

12、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3、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的目标要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习作,培植习作的自信心,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是提倡自由表达,提倡想象作文,提倡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写话和习作的兴趣、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14、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6、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十分重要,你认为有哪些途径?

⑴在语文教材中发现课题,即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⑵在校园活动中发现课题。

⑶在社会大环境中发现课题。

17、“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的异同是什么?

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

这种续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交融式目标在续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

最大的优点就是续写方便。

无论是分解式目标还是交融式目标他们都将目标的三维进行有机整合。

无论是由目标导向的学习过程还是由目标指向的学习结果都具有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18、教学目标有哪两种叙写方式?

教学目标有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两种叙写方式

19、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

1、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⑴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⑵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帖“标签式”的教育。

⑶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⑴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

⑵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如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

⑶课内的“扩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20、什么是课程资源?

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狭义的课程资源仅仅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

我们认为小学的课程资源可以在一个折中的点上进行认识,即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

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21、课程资源按获取途径分,有哪些种类?

课程资源按获取途径分有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22、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3、什么是探究学习?

请举例说明。

“探究”学习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

例如:

在读了《狐假虎威》这篇课文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一个问题:

你认为狐狸的做法是否可取?

既可以从狐狸不诚实的角度进行否决,也可以从机智的角度对它表示赞同。

24、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优生的独角戏;事与愿违;“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现象还大量存在:

合作学习的时间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状态,老师就叫停。

教师对采用合作学习过于随便,常常不看时机,信手拈来。

合作学习没有明确分工,任其自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等等。

25、你觉得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任务要求不明确,合作无法实施。

没抓住合作契机,合作过多过滥。

分工不明确,差生容易被忽视。

26、语文教育应重视哪些特点?

⑴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映的多元性。

⑵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⑶语文教学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27、“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

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四、观点论述题

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答: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

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

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

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

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2、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答:

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训练与实践。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

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

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

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

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

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

要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3、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

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探究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的,但不能据此否定接受学习,因为接受学习包括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如果是主动接受还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

比如某些生字的读写,某些词的意思就需要接受性学习。

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它培养了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在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这种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学习的挑战,也是一次革命,尤其是对学生思维的一个解放。

4、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答:

(1)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如板报、墙报、拼音角等)内容。

(2)借助游戏活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把游戏引入教学实践,寓教于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借助图画等媒体,汉语拼音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富有童趣,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图弄明白字母的音和形。

(4)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动手摆一摆,捏一捏等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